《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2024-04-22

《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通用7篇)

篇1:《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包括长白山开发区、长春新区)及省直相关部门(单位)脱贫攻坚责任的落实。

第三条

本细则按照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乡村管理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第二章 省负总责

第四条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确保责任制层层落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根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向中央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五条

省委、省政府负责调整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与国家要求和省财力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明确省级脱贫攻坚投融资主体,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统筹协调使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第六条 省委、省政府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的检查监督和审计,下放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限,推进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推行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及时纠正和处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

第七条 省委、省政府负责结合实际,推动落实国家扶贫成效考核、督查巡查等工作机制。加强对贫困县的管理,严格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保证贫困县党政正职在脱贫攻坚期内稳定,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级,但不调离扶贫岗位,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第八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脱贫攻坚的综合协调,组织开展市、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督查巡查、贫困退出和第三方评估等工作,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根据目标任务,制定相关规划和计划。

第九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建立部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完善农村贫困统计监测体系,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管理。

第十条 省直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结合工作职责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定配套政策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对行业部门承担的脱贫攻坚相关刚性指标负主体责任,确保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各部门(单位)每年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扶贫脱贫任务进展情况。

第十一条 省纪委负责对脱贫攻坚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省检察院负责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进行集中整治和预防;省委组织部负责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同扶贫部门对各级各部门(单位)驻村包保帮扶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考核;省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省审计厅负责跟踪审计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等落实情况;省财政厅会同扶贫部门负责做好涉农资金整合、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三章 市(州)县抓落实

第十二条

市(州)党委和政府负责协调域内跨县扶贫项目,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监督。负责细化实化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制定本级脱贫攻坚规划和脱贫计划并组织实施,对贫困村退出进行全面查验把关。市(州)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年向省委、省政府签署脱贫责任书,同时向省委和省政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十三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主要做好脱贫攻坚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帮扶措施落实、建档立卡信息统计等工作,负责对贫困人口退出全面查验把关。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每年向省委、省政府签署脱贫责任书,同时向省委和省政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十四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制定脱贫攻坚的具体实施规划和计划,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建立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机制;配备与脱贫攻坚工作相适应的县级扶贫工作队伍。

第十五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镇)、村组织开展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退出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保证识别和退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十六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制定乡(镇)、村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并监督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证贫困退出的真实性、有效性。

第十七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镇)、村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第十八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强化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切实加大乡村干部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党政正职稳定。

第十九条

县级政府应当建立扶贫项目库,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现“应统尽统”;放大专项债券,扩大融资规模;创新融资产品,鼓励多渠道融资。健全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透明度;对扶贫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强化常态跟踪监管。

第四章 乡村管理

第二十条 乡(镇)、村负责承担脱贫攻坚具体责任,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相关规划和方案开展工作。负责对贫困村、贫困户调查摸底,结合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合理调配扶贫资源,完成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任务。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每年向县级党委和政府签署脱贫责任书,并向县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乡(镇)、村应当严格按照省市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安排扶贫资金,实施扶贫项目,确保资金和项目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按规定向群众公示公开扶贫资金和项目有关情况,预防扶贫领域“微腐败”。

第二十二条

乡(镇)、村应当组织实施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等工作,做好贫困村、贫困户的识别认定和脱贫退出的初验、公示、上报等工作。组织贫困村党组织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帮扶联系人进村入户填写脱贫攻坚手册卡片等资料,及时更新补充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第二十三条

乡(镇)、村应当制定本级脱贫攻坚规划和脱贫计划并组织实施;谋划贫困户参与度高的扶贫产业项目,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达标。

第二十四条

乡(镇)、村应当安排专人负责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应当设立扶贫工作站,村应当安排扶贫信息员。

第二十五条

乡(镇)、村应当协助驻村工作队开展包保帮扶工作,帮助解决驻村队员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难题。加强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配合做好对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考评工作。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驻村帮扶经验共享。

第二十六条

乡(镇)、村应当组织乡村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责任人一起,进村入户宣传落实扶贫政策。强化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从思想上解决“等靠要”问题。

第五章 合力攻坚

第二十七条

承担省内对口帮扶责任的有关市、县主要领导,应当认真研究帮扶工作,推动对口帮扶对象脱贫摘帽。接受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亲力亲为,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推动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加强产业带动、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第二十八条

各级部门(单位)应当承担包保帮扶责任,组建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扶贫;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制定帮扶规划和帮扶计划;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细化实化帮扶措施;督促政策落实和工作到位,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不稳定脱贫不脱钩。驻村工作队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各项工作。

第二十九条

各级部门(单位)的党员干部应当承担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树立为民情怀,深入调研,因户施策,配合乡(镇)、村做好贫困户脱贫规划,经常走访慰问,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

第三十条

驻吉央企应当承担帮扶贫困村责任,开展帮村联户工作,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捐赠等,帮助解决贫困村难题。

第三十一条

组织优秀民企,面向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以村企共建等形式,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光彩项目,帮助贫困对象尽快脱贫。

第三十二条 支持和鼓励军队和武警部队发挥组织严密、突击力强等优势,积极参与地方脱贫攻坚,有条件的应当承担定点帮扶任务。

第三十三条

支持和鼓励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在人才和智力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

第三十四条 扶贫部门应当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及时公开扶贫捐赠信息。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领扶贫任务,主动参与脱贫攻坚。

第六章 考核奖惩

第三十五条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市县两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负责,省委组织部、财经办、扶贫办、人社厅、审计厅等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对市县实施考核。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市县,在专项扶贫资金分配上,给予奖励和倾斜。

第三十六条 各级组织部门和扶贫部门负责对部门(单位)包保帮扶贫困村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单位)绩效考评。对业绩突出的驻村干部,在晋级晋职方面优先考虑。对帮扶工作不重视、弄虚作假行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各部门(单位),对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表彰,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八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各部门(单位),对在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帮扶主体和个人,予以大力宣传,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第三十九条

省委、省政府应当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成效较差或存在突出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对分管负责人进行组织调整;对不负责任、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市(州)、长白山开发区、长春新区,各县(市、区)参照本细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位。

第四十一条

本细则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2:《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市抓协调指导、县(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脱贫攻坚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七个一批”为路径,以提高扶贫质量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抓手,突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强化责任担当,聚集深度贫困地区,加强特殊贫困人口保障,聚力破解难点问题,推动全市脱贫攻坚从注重整体推进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进度到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完成脱贫目标向更加注重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年内稳定减贫10万人,武山、甘谷两县整县摘帽退出。

2引进或合作模式发展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产加销龙头企业,扩大对外销售渠道和窗口。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继续开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试点和推广工作,加快实施张家川县第六期世界银行贷款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

6.抓好劳务输转脱贫。围绕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抓好全市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全年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应培尽培、应输尽输。着力开展就业技能、学历型职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创业技能和劳务品牌等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示范培训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进一步挖掘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依托“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推广适合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产的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扶贫车间和加工点,带动创业吸纳就业;积极开发农村保洁、绿化、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等公益性岗位,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让特困户家庭实现就近就业。推进建立东西部劳务对接常态化协作机制,加快劳务基地建设,发展定向、订单式培训输转。完善贫困劳动力输转台账,开展职业介绍、就业指导、跟踪服务等劳务维权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劳务产业健康稳固发展,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年度计划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70万人以上,创劳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7.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抢抓国家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对居住在深山林缘、高寒阴湿、半山干旱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的农村深度贫困群众,采取“帮村搬迁、集中安置、分散搬迁、分散安置”等多种方式,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年内搬迁贫困户1731户8561人,力争全年对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应搬尽搬。切实抓好搬迁入住工作,年底前2017年7890户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入住,2018年搬迁群众入住率达到50%以上。着力推进旧房拆除和生态恢复工作,制订搬迁群众到户到人后续产业帮扶措施,建立搬迁入住群众家庭就业档案,确保一户有一个产业或一名产业工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8.抓好生态保护脱贫。持续加强国土资源整治,新修梯田10万亩。结合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摸清生态资源底数,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我市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护林员等项目资金,力争对符合政策条件和群众有意愿的深度贫困村任务安排全覆盖。提升经济林增收效益,大力发展苹果、花椒、核桃、葡萄、大樱桃等林果产业,向深度贫困县倾斜安排产业发展资金,落实林果产业发展相关补助政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探索建立扶贫造林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抚育管护,支持鼓励贫困户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财政补助资金入股,6项目”。学习借鉴省检察院在麦积培训基地开展“精准扶贫实验班”等成功经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精准培训。以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特色林业、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和家政、烹饪、建筑、焊工等劳务技能为主要内容,采取课堂教辅、现场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实行结业考核评定和后续跟进扶持,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实现贫困村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后生”培训全覆盖。分层次分阶段对各级扶贫干部进行培训,提升扶贫干部组织实施脱贫攻坚的能力。

13.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进脱贫退出贫困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有条件的村进行巷道硬化;积极争取国家省上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资金,推动村组道路硬化、窄路加宽、桥梁及县乡道改造;强化质量监管,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加强乡村道路维护管理,切实把农村道路建好、管好、护好。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稳定问题,通过巩固提升改造,使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8%以上,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着力提升2491个(其中贫困村1034个)行政村综合文化中心(乡村舞台)建设标准及服务水平。重点解决剩余行政村(贫困村已全覆盖)未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剩余贫困村未建学前幼儿园等问题,逐步实现行政村有综合文化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加快农村光缆线路、无线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网络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14.实施集体经济提升工程。坚持产业扶贫联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采取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继续抓好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支持有能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集体土地,通过集体自办、招商引资、能人领办、入股联营等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将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投入形成的资产,以村集体股份的形式投入到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的合作社、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增加集体收益。大力实施村级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占用费除去正常开支外,全部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15.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制定全市农村C级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加快推动C级危房改造和D级危房改造收尾工作,年内完成农村C级危房维修加固1.33万户。将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户、优抚对象及国民党抗战退伍老兵放在优先位置,提高补助标准,保证房屋质量,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以上“五类户”基本住房安全。鼓励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兜底解决无能力自建房屋的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严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监管和“一户

10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获得稳定的分红利益。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得收益,优先分配到贫困户。探索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资源开发改革试点,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让资源开发成果更多惠及贫困人口。

五、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完善大扶贫工作格局

20.深化东西协作和定点扶贫。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与天津对口帮扶联系协调,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精准对接机制,深化拓展东西扶贫协作《实施携手脱贫攻坚奔小康行动协议书》内涵。加强产业扶贫协作,协调引进天津企业在我市设立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式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强化劳务供需对接,加强人才交流,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天津设立销售点。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对接,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定点扶贫部门单位的优势,有针对性地争取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定点扶贫向深度贫困村户精准发力。

21.加强驻村帮扶。调整优化驻村帮扶工作力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在目标任务、帮扶力量、资金项目、培训资源四个方面的“融合联动”。帮扶单位重点为贫困村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计划,着力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富民产业弱小、社会事业滞后等问题,切实做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五个落实”。帮扶工作队重点做好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宣传落实扶贫政策、加强村民教育、激发内生动力等工作参与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推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帮扶责任人重点推动“一户一清单”帮扶计划落实,主动为贫困户办实事好事。建立驻村工作考评制度,落实“召回问责”制度,表彰驻村帮扶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

22.开展社会扶贫。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将能力突出和与农村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企业调整到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以市场化手段为主、慈善捐助为辅,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协调服务机制,制定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驻军和武警部队人才、组织优势,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脱贫攻坚行动。

六、强化组织服务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

23.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落实市委常委牵头联系县区、市级领导包抓深度贫困县区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严格落实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抓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责任,建立行业部门定期述职和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和检查考核,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水平。

24.强化调研督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

篇3:《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到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2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到2020年,把江西打造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

江西脱贫攻坚“时间表”

1、2016年:实现70万人脱贫,500个贫困村退出,2个贫困县摘帽;

2、2017年:实现70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摘帽;

3、2018年:实现60万人脱贫,1400个贫困村退出,17个贫困县摘帽。

4、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把江西打造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

具体要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主要衡量指标。

贫困村退出标准:《实施意见》指出,到2018年,29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具体要以贫困发生率低于2%,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全部完成作为退出标准。

贫困县摘帽标准:根据《实施意见》,到2018年,实现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具体要以贫困发生率低于2%作为摘帽标准。

江西到底有哪些贫困县?

国家级贫困县,又称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国家对其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目前,全国共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而江西共有21个国家级贫困县,以及4个享受国家级贫困县帮扶政策的县。其构成是:

3个纳入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莲花县、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南康区、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乐安县(其中14个县与国家级贫困县名单重合,3个未重合的县市区是:石城县、瑞金市和南康区)

都昌县(虽然不是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但其享有与国家级贫困县一样的扶贫补助资金与政策优惠)

贫困县摘帽前党政正职不调整岗位

根据《实施意见》,以脱贫攻坚为最大政绩,完善对设区市、贫困县和定点扶贫单位的考核。设区市、贫困县及省直管县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以脱贫实绩作为对各地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建立完善机关干部到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乡镇、贫困村交流任职工作机制。对在基层一线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重点培养、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好的,要予以问责。贫困县党政正职除领导班子换届和特殊情况必须调整外,原则上在贫困县摘帽前不得调整岗位。

提前脱贫的有奖!虚假脱贫的要罚!

江西省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至2020年,继续享受中央、省级扶贫开发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对2016年、2017年提前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贫困县,适当予以奖补。省级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由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牵头,对当年退出的贫困户和贫困县进行评估。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被脱贫”现象要责令整改并严肃追责。

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2020年省财政筹集扶贫资金200亿元以上,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农村扶贫开发。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构建多元化的资金监管机制。

扶贫攻坚战,江西放出十大招!

1、产业扶贫工程:大力推进电商扶贫,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

2、就业扶贫工程: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等免费服务。

3、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十三五”时期完成50万人左右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4、危旧房改造工程:力争到2018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

5、村庄整治工程:在2018年底前2900个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6、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加快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

7、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力度。

8、社会保障扶贫工程:加大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力度,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五保人员供养标准。

9、健康扶贫工程: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

篇4: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

(二)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与各地发展改革、扶贫、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规划信息。指导金融机构认真梳理精准扶贫项目金融服务需求清单,准确掌握项目安排、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时间进度等信息,为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奠定基础。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包括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内容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

(三)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各金融机构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积极支持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健全和完善扶贫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支持带动贫困人口致富成效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订单、仓单质押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稳妥推进试点地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农村产权融资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

(四)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支持。积极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担保公司担保、农户联保等多种增信措施,缓解贫困人口信贷融资缺乏有效抵押担保资产问题。针对贫困户种养殖业的资金需求特点,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有针对性改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管好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扎实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金困难。

(五)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筹措信贷资金,按照保本或微利的原则发放低成本、长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做好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同时,严格贷款用途,确保贷款支持对象精准、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并定期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报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发放等情况。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合作性金融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安置区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加强辖内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监测统计和考核评估,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放贷款。

(六)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信贷、债券、基金、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在信贷资源配置、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信贷管理权限设置等方面,对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给予倾斜。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扶贫项目,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可依法依规发放过桥贷款,有效撬动商业性信贷资金投入。

三、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七)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加强贫困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网络的应用,提升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巩固助农取款服务在贫困地区乡村的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便利农民足不出村办理取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支持贫困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促进服务点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填补其基础金融服务空白。在农民工输出省份,支持拓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金融机构范围。

(八)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探索农户基础信用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的共享和对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贫困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探索建立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电子信用档案。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鼓励发放无抵押免担保的扶贫贴息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

(九)重视金融知识普及,强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优化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公平、公开共享现代金融服务的环境。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在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nlc202309091558

四、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主体作用

(十)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加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防范信贷风险。“扶贫金融事业部”业务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加大对扶贫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十一)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完善商业性金融综合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稳定和优化县域基层网点设置,保持贫困地区现有网点基本稳定并力争有所增加。鼓励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委托贷款、批发贷款等方式向贫困县(市、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中国农业银行要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强化县级事业部经营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要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强化县以下机构网点功能建设,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各金融机构要加大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力度,从资金调度、授信审批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有效支持。鼓励实行总、分行直贷、单列信贷计划等多种方式,针对贫困地区实际需求,改进贷款营销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十二)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市场定位,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要依托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服务主力的作用。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资本实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服务职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贫困地区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支持在贫困地区稳妥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十三)加强融资辅导和培育,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鼓励和引导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加强对贫困地区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育和孵化力度,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完善上市企业后备库,帮助更多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进行融资。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来源。支持期货交易所研究上市具有中西部贫困地区特色的期货产品,引导中西部贫困地区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区域集优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十四)创新发展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贫困地区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改进和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险业务,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

(十五)引入新兴金融业态支持精准扶贫,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入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精准扶贫。

五、完善精准扶贫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设立扶贫再贷款,发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设立扶贫再贷款,利率在正常支农再贷款利率基础上下调1个百分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切实降低贫困地区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合理确定扶贫再贷款使用期限,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较长期资金来源。使用扶贫再贷款的金融机构要建立台账,加强精准管理,确保信贷投放在数量、用途、利率等方面符合扶贫再贷款管理要求。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改进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

(十七)加强金融与财税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继续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健全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管理机制,增强政策精准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贫困地区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以及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各类扶贫经济组织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各级政府建立扶贫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通过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精准扶贫融资担保。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支持力度,鼓励采取定向承销等方式参与债务置换,稳步化解贫困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各地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银监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指导,推动地方债承销发行工作顺利开展。

(十八)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优化银行机构考核指标。推行和落实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在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机构呆坏账核销效率。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贫困地区符合政策规定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适用相对较低的风险权重。

六、持续完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发展改革、扶贫、财政、金融机构等参与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互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各级行在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提升片区脱贫攻坚金融服务水平。

(二十)完善精准统计,强化监测机制。人民银行总行及时出台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统计监测制度,从片区、县(市、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各层次,完善涵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信贷投放、信贷产品、利率和基础金融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及时动态跟踪监测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为政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金融机构要按政策要求,及时、准确报送脱贫攻坚金融服务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二十一)开展专项评估,强化政策导向。建立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专项评估制度,定期对各地、各金融机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评估考核。丰富评估结果运用方式,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将对金融机构评估结果纳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综合评价框架内,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银行间市场管理、新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实施差异化金融监管等的重要依据,增强脱贫攻坚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十二)加强总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组、社区等公共宣传栏,大力开展金融扶贫服务政策宣传,增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政策的了解,增强其运用金融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梳理、总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加强宣传推介和经验交流,营造有利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中国人民银行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3月16日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篇5:《吉林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全省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3 号)、民政部等 9 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21 号)、《吉林省殡葬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殡葬改革举措,精心组织实施殡葬专项行动,积极稳妥推进殡葬事业发展,坚持惠民殡葬、绿色殡葬、文明殡葬、创新殡葬,全省殡葬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殡葬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殡仪馆(火葬场)、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骨灰树葬区和海葬纪念设施建设。全省现有殡仪馆(火葬场)47 个,经营性骨灰公墓 52 座,农村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 60 座,市、县骨灰树葬区 1 个。新建或改扩建德惠市、磐石市、辽源市、白山市、大安市、珲春市等一批殡仪馆。

二是殡葬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惠民殡葬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 年,出台《关于免除城乡低保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通知》(吉民发〔2011〕72 号),从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对全省死亡城乡低保对象免除6 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覆盖保障人群达 200 余万人。截止 2016 年 12 月底,全省累计为 6 万余名困难群众减免 5600 余万元殡葬服务费用。2014 年,农安率先实行免除无丧葬补助人员基本殡葬费用,2016 年,长春、通化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此外,长春、辽源还实施骨灰树葬、海葬、草坪葬等免费政策。

三是殡葬服务管理逐步规范。通过开展殡仪馆专项整治等活动,不断加强全省殡葬服务管理。2012 年,省物价局、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吉林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清理整顿殡葬延伸服务收费项目。2013 年,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规范殡葬服务和管理,依法保障消费者权益。2016 年,省民政厅下发了《吉林省民政厅关于核发〈经营性骨灰公墓许可证〉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全省经营性骨灰公墓管理。

四是节地生态安葬逐步推广。近五年来,全省共火化遗体 61 万具,火化率保持在85%以上。采取树葬、草坪葬、海葬等(不含生态节地型墓位、寄存)节地生态葬式的骨灰 3228 份。2016 年,出台《吉林省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为全省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辽源市已完成节地生态安葬树葬林建设,已安葬骨灰 196 份;白山市、延边州节地生态安葬树葬林建设项目已立项并着手建设,预计2017 年可以投入使用。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殡葬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的殡葬改革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深化殡葬改革提出的要求还有差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大力推进殡葬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还有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还有差距。一是殡葬资源配置、殡葬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殡葬管理法制建设滞后,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执法难度大;三是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四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殡葬事业发展支撑不够;五是传统民俗与现代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不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大局,以全面深化殡葬改革为动力,以“保障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根本,以“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坚持殡葬基本服务公益性属性,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殡葬先进文化引领,促进“互联网+”与殡葬领域融合发展,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深化殡葬改革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惠民殡葬、保障基本。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坚持深化殡葬改革与维护人民群众殡葬基本权益相结合,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优先保障困难群众殡葬需求,逐步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殡葬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各部门在殡葬规划、统筹、服务和监管等方面的职能。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

参与殡葬改革发展,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殡葬服务。

3.统筹兼顾、创新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实际需求和各方面因素,合理布局、规模适度、设计实用,促进区域城乡殡葬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适应我省实际的殡葬改革、管理、服务新模式,鼓励支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

4.倡导俭约,绿色环保。倡导文明节俭殡葬新风气,鼓励丧事简办、节地安葬、低碳祭扫。将殡葬改革与节约资源、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紧密结合,树立绿色殡葬理念,引导群众绿色殡葬消费,积极推广生态节地葬法,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少占耕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加强殡葬领域新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运用,推动殡葬事业科学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更加健全,殡葬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机制更加完善,殡葬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区域间殡葬资源配置差异逐步缩小,殡葬服务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成果得以巩固,节地生态安葬逐步推广,低碳文明祭扫逐步形成,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更好的得到满足。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新建和改造。统筹考虑现有人口规模和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需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科学规划布局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殡葬服务设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利用国家、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完成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重点对落后火化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型火化炉,实现节能减排。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殡仪馆作为试点,围绕标准化和人文化的功能定位,按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便民利民的发展方向进行建设改造,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规划目标:全省每年新建或改扩建 3-5 所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全省每年更新改造火化炉不少于 10 台,到 2020 年底已有火化炉全部达到环保标准;全省更新殡仪服务用车 20 辆以上,到 2020 年底已有用车全部达到排放和安全标准。】

2.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规划。积极探索建立县(区)级、乡(镇)级、村级公益性安葬服务设施网络,面向辖区居民提供安葬服务,并逐步扩大公益性安葬设

施覆盖率。指导有条件的村(镇)选择荒山瘠地或原有墓葬地建设遗体或骨灰集中安葬设施,为广大群众安葬遗体或骨灰提供便利条件,逐步解决乱埋乱葬问题。

【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底,以行政村为单位,规划新建或改扩建村级公益性墓地60%以上;新建或改扩建乡(镇)骨灰堂 100 所以上。】

3.加快推进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落实吉林省民政厅等 9 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吉民发〔2016〕27 号),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优质人文安葬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整合安葬设施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精品化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和纪念设施,提供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寄存等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节地生态安葬需求,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命文化教育基地。

【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底,在建和新审批的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安葬比例不少于30%,新增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安葬纪念设施不少于 10 处。】

(二)进一步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

4.健全完善殡葬基本服务惠民政策。在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对象 6 项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减免无丧葬补助居民基本殡葬费用,不断扩大惠民殡葬服务覆盖面。

【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底,全部地级市、40%以上的县(市)实现无丧葬补助居民基本殡葬费用减免政策。】

5.努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加大殡葬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行殡葬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在殡仪馆全面推进落实服务满意度评价、服务回访制度。研究制定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置管理办法,提高殡葬服务应急保障能力。有条件的市、县要开通殡葬服务电话小号段专线,及时受理群众咨询,为便民利民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殡葬服务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鼓励殡仪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与临终关怀服务有效衔接,为遗属提供悲伤慰藉、情感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支持。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专业化礼仪服务机构,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殡葬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

【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底,全部市(州)、县(市)开通殡葬服务电话小号段专线;全部村(居)委会建立红白理事会;每个市(州)、县(市)至少有 1-2 个专业殡葬礼仪服务机构。】

(三)进一步加强殡葬重点领域管理。

6.加强殡葬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围绕殡葬管理服务重要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廉正风险防控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各项制度,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和具体责任,为殡葬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开展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建立行风监督员制度,推行“阳光殡葬”,接受社会监督。

7.加强殡葬服务市场规范管理。区分殡葬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建立健全殡葬基本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科学制定殡葬服务价格标准,推行价格公示制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殡葬延伸服务,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推行殡葬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殡葬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炒买炒卖、经营暴利等行为,发挥殡葬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规划目标:按照省政府简政放权、放管服要求,到 2020 年底,所有殡葬服务价格标准制定权限下放各市(州)、县(市、区)。】

8.加强经营性公墓审批管理。制定出台《吉林省经营性公墓管理办法》,落实公墓年检、双随机抽查和经营性公墓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公墓管理风险基金提取制度,有效防范公墓售罄后续管理风险。对已有经营性公墓但 5 年内即将售罄或已经售罄的市(县),根据人口数量和墓葬需求,允许审批新的公墓;对已建和未建墓穴至少还可出售 10 年以上的,原则上暂不审批新的经营性公墓。新建公墓重点项目要预评估项目用地规模,并将项目用地纳入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审批的经营性公墓,除按规定上报审批要件外,还需符合区域人口 100 万以上的,占地面积不少于 30 公顷;50 万-100万人口的,不少于 20 公顷;50 万以下的,原则上不低于 15 公顷,总绿化面积不小于30%的要求。

【规划目标:2018 年底前出台《吉林省经营性公墓管理办法》;到 2020 年底,建设园林式骨灰公墓 10 所以上。】

(四)进一步推动殡葬事业改革创新。

9.合理规划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合理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在人口稠密、土地较少、交通便利的区域和群众实行火葬意愿强烈的地区划为火葬区;在人口较少、土地较多以及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可根据实际划分遗体土葬改革区,对土葬改革区自愿实行火葬的,应予鼓励和支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积极参与土葬改革。严格限制墓葬用地,鼓励和推广在土

葬改革区相对集中深埋、不留坟头的安葬方式。按照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丧葬管理规定,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规划目标:2018 年底,各地政府根据实际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由省民政厅汇总上报省政府审定;到 2020 年底,火葬区遗体火化率达到 100%,土葬改革区公益性墓地实现全覆盖。】

10.强化绿色殡葬政策指引。稳妥开展现有合法公墓老旧墓区改造工作,推行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替换等措施,探索实行墓穴循环使用办法。对公墓剩余墓区和新建经营性公墓要积极推行可降解、墓碑小型化等节地生态安葬。新建公益性公墓应全部实行节地生态安葬,使用可降解棺木。建立完善殡葬改革激励引导机制,制定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鼓励实行骨灰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

11.加大殡葬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殡葬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录入、数据统计、动态查询、流程监控和资源共享。推动“互联网+”在殡葬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宣传殡葬改革、提供殡葬服务、倡导文明祭祀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制定并实施殡仪馆服务规范、殡仪馆安全规范、公墓安全规范等方面地方标准,积极开展殡葬领域标准化试点,引导殡葬管理服务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底,省、市(州)、县(市、区)全部建成使用殡葬管理服务综合性信息系统。】

12.树立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尚。强化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在殡葬改革中的带头作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在殡葬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厚养薄葬的孝德理念,反对大操大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深化殡葬改革摆上重要日程,健全殡葬改革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发改、公安、财政、国土、规划、林业、环保、城管、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完善殡葬设施规划,加强殡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基本殡葬服务,规范殡葬服务市场,强化殡葬行业管理。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加大对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其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兜底工程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提供多元化殡仪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殡葬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

(三)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和完善殡葬改革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地方性殡葬立法,推动政策理论创新。结合权责清单,深化殡葬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规范审批流程,加强殡葬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殡葬管理法治教育培训和政策法规宣传。

(四)完善考评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督查督办,落实工作责任。省级民政部门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篇6:全镇脱贫攻坚普查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依据《省脱贫攻坚普查实施方案(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县脱贫攻坚普查实施方案(审议稿)》等规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普查目的

全面了解全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情况,重点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为分析判断脱贫攻坚成效、总结发布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

二、普查范围和对象

普查范围为全镇 15 个行政村,普查对象为所有建档立卡户。

三、普查时间

普查标准时点为 2020 年 12 月 31 日。

普查时间:县为 2019 年底前脱贫摘帽的县,参加第一批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普查时间是 2020 年 7 月 20 日至 8 月 10 日。镇上普查时间根据县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普查日程安排通知确定。

四、普查内容

普查内容包括建档立卡户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主要收入来源、获得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以及行政村基本公共服务情况等。具体分为 2 类普查表:

(一)建档立卡户普查表。主要包括建档立卡户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主要收入来源等内容。

(二)行政村普查表。主要包括行政村基本情况、基本公共服务、经济与扶贫参与、村组织建设、驻村帮扶等内容。

五、普查方法

县作为国家贫困县进行普查。在对普查范围内的全部建档立卡户进行清查摸底基础上,由跨县异地派驻的普查工作组使用智能终端进行现场登记。

(一)清查摸底方法。以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资料为基础,对普查范围内的全部建档立卡户进行清查摸底,整理形成普查底册。具体按照《省脱贫攻坚普查实施方案》中《清查摸底工作细则》和《数据审核验收工作细则》组织实施。

(二)普查登记方法。建档立卡户普查表由派驻普查工作组按照建档立卡户普查底册逐户填报。行政村普查表由镇普查机构组织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填报,经村委会及镇人民政府分别审核盖章确认后,由县普查机构统一报派驻普查工作组组织审核录入。

(三)数据采集报送方法。普查对象数据及相关信息广泛使用智能终端采集、在线报送的方式获取。

六、普查组织实施

成立镇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以及扶贫站副站长担任,成员为各包村组长以及各村支书,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普查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工作站,由扶贫站副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做好与县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工作,同时做好业务指导、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监管、上报以及现场普查登记和审核验收等工作,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列入普查范围的村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七、依法普查与质量控制

篇7: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征求意见稿规定的主要内容为:

我国从1984年开始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为了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制化、机制化,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廉政勤政建设,审计署等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的基础上,起草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同审计署等部门对送审稿进行了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征求意见稿规定,经济责任是指因担任特定职务管理运用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和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第三条)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家的事业组织,以及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第二条)

(二)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形式与组织管理方式。征求意见稿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实行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两种形式,即主要负责人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晋升、辞职、退休,或者被免职、辞退和开除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进行。(第四条)考虑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机制,征求意见稿规定: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审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管理、协调、指导、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八条)经济责任审计由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委托同级审计机关实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同级干部管理部门提请上一级审计机关实施;国务院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中央干部管理部门组织安排。(第九条)

(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程序。征求意见稿规定,审计机关接受委托后,要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组成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以适当方式公示被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组的联系方式等有关事项;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后,在书面征求并研究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意见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研究后,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的基础上拟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连同审计报告、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送达委托部门。(第四章)

(四)关于审计评价与责任界定。征求意见稿规定,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中,应当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决策能力、行政或者经营效果、管理水平,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国家政策和廉政规定情况,作出审计评价(第三十五条),并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担任特定职务期间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包括对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定(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并将运用情况书面反馈审计机关。(第二十二条)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对征求意见稿有修改意见,可在2008年5月15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

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和廉政勤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家的事业组织,以及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由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托审计机关实施。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经济责任,是指因担任特定职务管理运用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和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第四条 主要负责人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晋升、辞职、退休,或者被免职、辞退和开除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进行。

第五条 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第六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主要负责人的依据。

第七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机构、人员、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 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审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管理、协调、指导、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第九条 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委托同级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同级干部管理部门提请上一级审计机关实施。国务院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中央干部管理部门组织安排。

第十条 经委托部门同意,审计机关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实施。

第十一条 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审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审计力量等情况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建议,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审计计划。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在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的人员参与审计。

第三章 职责权限与权利义务

第十三条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本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一)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

(二)工作目标(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合同协议、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业务资料;

(三)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提供的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

(四)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有权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在审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商业秘密和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个人隐私,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十七条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照有关规定要求有关审计人员回避;

(二)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三)对审计结果有异议的,向有关部门申诉;

(四)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第十八条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应当配合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并负有下列义务:

(一)提交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材料及相关资料;

(二)提供审计需要了解的有关情况;

(三)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签字确认;

(四)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十九条 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及有关单位的权利、义务,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其他法律法规有关被审计单位及有关单位的权利、义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可以提请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协助。

第二十一条 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供与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协调解决审计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第二十二条 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并将运用情况书面反馈审计机关。

第四章 实施程序

第二十三条 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计划,向审计机关出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书,并提出需要关注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后,应当向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干部监督部门、干部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单位、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根据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委托要求、调查了解的情况等,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配置审计资源,组成审计组。

第二十六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委托部门同意,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第二十七条 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前,应当以适当方式公示被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组的联系方式等有关事项。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在开始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组织召开有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也可以与干部监督部门、干部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共同组织召开。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应当在会议上报告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接受委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主要审计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下列情况:

(一)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任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或者所任职单位的事业发展状况,或者所任职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

(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规定、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

(三)重大经济、经营决策情况;

(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情况;

(五)内部管理状况;

(六)被审计主要负责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

第三十条 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有关信息系统及电子数据,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召开座谈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

第三十一条 审计组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

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书面征求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意见。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收到审计报告后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三十二条 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出具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

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审计依据、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查出的事实、审计评价、责任界定、审计建议等。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的基础上拟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连同审计报告、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送达委托部门。

第三十三条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执行;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其他问题,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移送有关主管单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章 审计评价与责任界定

第三十四条 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应当以审计查证或者认可的事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规定、国家有关政策和标准等为依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三十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决策能力、行政或者经营效果、管理水平,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国家政策和廉政规定情况,作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第三十六条 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客观描述审计事项的结果,反映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问题,分析列举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所采取的有关重大措施,并评估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采取措施的影响程度。

第三十七条 审计报告中的责任界定,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以及审计机关认可的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内部管理规定,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担任特定职务期间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界定,包括对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定。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所称直接责任,是指主要负责人对其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的下列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

(三)失职、渎职行为;

(四)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主管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主要负责人对其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条 本条例所称领导责任,是指除直接责任外,主要负责人对其非直接主管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提供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由审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

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有前款规定的情形的,由审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向有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

第四十二条 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被审计主要负责人个人隐私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其他法律责任,依照审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第二条所列单位内部管理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由其所在单位参照本条例的规定组织实施。

上一篇:向他人自我介绍的技巧下一篇:三年级想象作文:假如我是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