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建设项目

2024-04-25

吉林省建设项目(精选6篇)

篇1:吉林省建设项目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有效防止招投标活动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提高招标工作效率和质量,贯彻诚信原则,逐步完善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我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参与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和合同履行的施工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勘察设计、监理及材料、设备采购等其他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以下简称投标活动)实行信用记录制度,是省交通厅对施工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以及合同履行情况的诚信行为进行动态记录,并定期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条 信用记录由省交通厅建立并实施,同时进行监督和管理,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具体负责实施,厅直相关部门和项目法人(包括招标代理机构)参与进行。

第二章 信用记录的建立和更新

第五条 施工单位参与招投标活动时,须在省交通厅建立的信用记录(书面材料,条件成熟后实现网上申报)中进行记录。

施工单位对所填报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基本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按照国家规定须年检、年审和变更的信息(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从业资质证书、年度财务审计数据和相关证书等),应当在规定年检和变更后一个月内进行更新。

省交通厅在投标人填报或更新基本情况信息后10个工作日内,对主要证明材料原件(需验证原件的主要材料清单详见附件1)进行查验,经查验与原件相符的信息将在信息记录中予以确认。

第六条 信用记录(施工单位)包括的如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含投入项目主要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奖励情况;受处罚或受通报的不良行为情况(包括不按合同履行义务,违反廉政合同,发生重大或特大质量和安全事故、弄虚作假、串通、违规分包和转包等违规违法行为,行贿等)的记录;

(三)已完工和在建项目履约考核记录等。

第七条 市(州)和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本区域内从事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作出的奖励决定,处罚或通报决定,以及施工单位的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及时报送省交通厅。

第八条 省交通厅根据收集和其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对施工单位奖励、处罚或通报、决定等(含交通部和我厅2001年后发的相关内容及在此其间有效的内容)信息在信用记录中进行相应记录。

第九条 招标人(项目法人)应当加强招投标活动和合同履行情况管理和考核,制定合同履约考核办法,对施工单位履约情况,统一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考核评价,并及时将招投标情况和考核结果以及存在的本办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所列的不良行为及时上报,经审核后将结果及时记入信用记录。

第三章 信用记录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条 招标人(项目法人)在发布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通告时,应当明确要求投标(资格预审申请)人在省交通厅建立信用记录。

在投标报名阶段,已建立信用记录的施工单位,应向招标人出示并交验信息卡;尚未建立信用记录的施工单位,应当向招标人(项目法人)提供信用记录中应填报的主要信息证明材料原件,并在递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到省交通厅建立信用记录。

第十一条 已在省交通厅建立信用记录的施工单位,可领取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信息记录管理卡(以下简称信息卡,条件成熟后再发)。持信息卡的施工单位在参加投标时,资格预审申请书及投标文件中可不再出具已记入信息卡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招标人(项目法人)有特别要求且在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中载明的除外。

第十二条 在资格预审和评标阶段,评标(审)委员会对投标人业绩、信誉的评价,应当以信用记录的信息为主要依据。

第四章 项目法人对施工单位的考核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对施工单位的履约考核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每个季度考核一次,在每个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将上季度履约考核结果按项目管理的隶属关系报交通主管部门(国省干线项目同时报省公路管理局)核实后,由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在信用记录中予以记录。

第十四条 项目法人对施工单位履约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廉政情况,以及合同履行中的其他相关情况。

第十五条 被考核人在履约过程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履约考核结果应当为优:

(一)项目合同总进度和分项、分阶段进度达到或者超过投标文件承诺的计划;

(二)项目合同履行质量达到或者超过投标文件承诺的质量标准;

(三)履约项目的记录资料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四)履约现场的文明和安全情况达到或者超过投标文件的承诺,并满足国家和所在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五)履约期间未发现有违反廉政合同的行为;

(六)考核期间未发生质量责任事故或安全责任事故(质量责任事故或安全责任事故以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监督部门认定结果为准,下同)。

(七)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

第十六条 被考核人在履约过程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履约考核结果应当为良:

(一)项目合同总进度和分项、分阶段进度基本达到投标文件承诺的计划;

(二)项目合同履行质量基本达到投标文件承诺的质量标准;

(三)履约项目的档案资料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四)履约现场的文明和安全情况达到投标文件的承诺,并满足国家和所在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五)履约期间未发现有违反廉政合同的行为;

(六)考核期间未发生质量责任事故或安全责任事故。

(七)基本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

第十七条 被考核人在履约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履约考核结果应当为中:

(一)项目合同总进度和分项、分阶段进度未达到投标文件承诺的计划,但尚未对项目总体进度造成不可挽回影响的;

(二)项目合同履行质量未达到投标文件承诺的质量标准,但通过采取措施可以补救的;

(三)履约项目的档案资料不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将对交、竣工文件的编制产生影响的;

(四)履约现场的文明和安全情况未达到投标文件的承诺或不满足国家和所在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但未发生质量责任事故或安全责任事故的;

(五)履约期间有违反廉政合同的。

(六)虽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但不严重且未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第十八条 被考核人在履约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履约考核结果应当为差:

(一)有违法行为,对在建项目造成影响的;

(二)有严重违约行为,对在建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的;

(三)发生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四)履约期间有违反廉政合同的行为并构成犯罪的。

(五)拖欠农民工工资,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第五章 信用等级的评定和应用

第十九条 省交通厅每年对施工单位的信用等级评定一次,省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汇总项目法人上报的考核意见,结合其他相关情况提出信用等级意见上报交通厅。

每次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确定后,在信用记录中予以标注,同时施工单位在投标时使用新的信用等级。

第二十条 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同时具备相应信用等级条款之一的,以信用等级低的为准。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承担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没有不良行为记录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信用等级评为A级:

(一)一年内在吉林省范围内(下同)同一个项目中履约考核每个季度连续均为优,且在其它项目上考核等级无中或差的(下同);

(二)最近一年内在履约方面受到省级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表彰两次(包括两次)的以上;

(三)最近一年内在履约方面(下同)受到市州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表彰(适用于二级资质及以下)两次以上(含两次,下同);

(四)已完工同类工程质量被评为部级及以上等级优良工程(自评定之日起一年内有效)的;

(五)在每年一度厅直有关部门组织的公路建设项目的评优工作中受到表彰的施工单位。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为B级:

(一)一年内在吉林省范围内(下同)同一个项目中履约考核有50%及以上季度考核为良及以上的等级,并且无“差”(包括其它项目)的季度考核等级(下同);

(二)最近一年内在履约方面受到省级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表彰一次及以上的;

(三)最近一年内在履约方面(下同)受到市州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表彰(适用于二级资质及以下)一次以上(含一次,下同);

(四)已完工同类工程质量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自评定之日起一年内有效)的;

(五)首次承担吉林省公路建设项目且以往两个年度无不良行为的施工单位。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为C级:

(一)在投标活动中有弄虚作假或其它性质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

(二)一年内对在建项目的履约考核有70%的项目(次)评为中及以上等级,且同一个项目仅有一个季度评为差的;

(三)在建项目发生一般质量或安全责任事故的,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四)有违反廉政合同的行为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五)在履约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招标人、交通(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拖欠分包人项目款和农民工工资被投诉且查证属实的;

(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

(八)在项目变更设计中弄虚作假的;

(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被投诉且查证属实的。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为D级:

(一)在投标活动中有串通投标、以向招标人或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以他人名义投标以及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违法行为的;

(二)在建项目发生重大或特大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的;

(三)履约期间有违反廉政合同的行为并已构成犯罪的;

(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恶意拖欠分包人项目款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的;

(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违法占用土地的;

(六)在项目变更设计中严重弄虚作假的;

(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被劳动主管部门处罚和认定的;

(八)对有行贿行为记录,或其主要从业人员有行贿行为记录的投标人的(自行贿犯罪行为被审判机关认定的法律文件生效之日起);

(九)其它被查处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 省交通厅于每次评级后7个工作日内将信用等级被评为A级和B级的施工单位名单在吉林省交通网站中公布。

对于两次信用等级评定期间施工单位基本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达不到原评定信用等级标准的,省交通厅将适时依据本办法对其信用等级进行降级调整。

对信用等级被评为C级和D级的施工单位,省交通厅向其发出抄告单(格式见附件2),并抄送有关项目法人。其中信用等级被评为D级的施工单位名单由省交通厅在招投标信息系统中向招标人提供。收到抄告单的施工单位应按要求及时整改,未按要求及时整改的,次年度信用等级不得评为高于本年度的等级。

信用等级被评为C级和D级的施工单位,次年度信用等级不得评为A级。

第二十六条 对信用等级有异议的施工单位,在接到抄告单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以向省交通厅提出申辩书面意见,交通厅在接到书面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七条 评定后的信用等级纳入项目的评标(审)细则,并按相应的信用等级对信誉进行扣分,扣分的比例由评标(审)委员会确定。评为A级的施工单位,资格评审委员会在资格预审时,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通过资格预审;评标委员会评标时,在综合评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推荐其为中标人候选人。建议对信誉扣分比例为:A级不扣分,B级最多扣10%,C级扣10%-40%。

第二十八条 信用等级评为D级的施工单位投标时,招标人(项目法人)应拒绝其投标,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省交通厅依法取消其投标资格(具体年限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并上报交通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两个或两个以上法人组成联合体投标时,联合体所有成员的信用记录均作为资格预审评审和评标时的重要依据,同时联合体成员中信用等级最低的成员的信用等级作为联合体的信用等级。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吉林省交通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吉林省建设项目

吉林省林业厅 lyt.jl.gov.cn

来源: 吉林省林业厅办公室

日期: 2015-09-24 14:43: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吉林资〔2015〕388号

各市(州)、县(市、区)林业(管)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林业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林业局,省直各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厅属各有关单位,省厅驻各地(局)专员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以下简称“35号令”)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加强林地保护管理,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认真执行35号令关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的新规定

与原《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2号)和原《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相比,35号令和《规范》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做出新的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森林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城镇、乡村规划区内批次用地范围中的林地,按照35号令规定办理使用林地审核手续,不需提供项目批准文件。二是需要采伐被使用林地上的林木的,可以依据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者建设用地预审意见,按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手续。三是符合35号令规定条件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以分期、分段、分别、分批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四是公路、铁路、水利水电、航道建设项目临时占用的林地在批准期限届满后仍需继续使用的,可办理临时占用林地延续手续,使用林地单位不再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五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应当公示(涉密项目除外)。使用集体和地方国有林场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公示,其中使用市属国有林场林地的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公示;使用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省林业厅所属单位以及其他单位经营的国有林地的,由被使用林地单位公示。公示内容按照35号令规定进行,公示方式除必须在林地所在村(组)或林地所在地的局(场)址张贴公告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进行。六是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单位不再承担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场查验工作,使用集体和地方国有林场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现场查验工作,其中使用市属国有林场林地的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现场查验;使用重点林区林地的由省林业厅负责现场查验;森林经营局、省林业厅所属单位林地的,由被使用林地单位负责现场查验工作;使用其他单位经营的国有林地的,由对该林地具有管理权限的市级或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现场查验工作。七是限制建设项目使用单位面积蓄积量高的林地。35号令和《规范》规定,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单位面积蓄积量高的林地。

二、要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申请材料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请材料,要做到依据充分、符合规定、内容齐全。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一)申请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需提供材料

1.申请文件。要说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依据、必要性、位置、选址情况、权属、面积、林地保护等级、森林类别、地类、林种、是否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用途等情况。1个项目同时涉及永久和临时占用林地的,要分别申请。符合35号令第十五、十六、十七条规定,拟分期、分阶段、分别和分批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的,要说明具体情况。

2.项目批准文件。按35号令第7条及《规范》有关要求提供项目批准文件或说明。

(二)申请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事宜需提供材料

要严格按照35号令要求提供申报材料。由省林业厅审核审批的项目,提供申报材料1份;由国家林业局审核的项目,提供申报材料2份,其中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提供申报材料3份。

1.林业主管部门或被使用林地单位出具的审查意见(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项目基本情况。简要说明项目批准机关、项目建设法人单位、项目建设意义以及拟使用林地面积,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详细说明使用林地的主要用途,临时占用林地的要说明期限。二是拟使用林地情况。说明拟使用林地的权属、林地保护等级、地类、森林类别、林种、起源以及有林地平均公顷蓄积量等情况。三是林木采伐情况。说明采伐林木蓄积量以及森林类别、林分起源、优势树种(组)等情况。四是现场查验情况。主要说明拟使用林地是否符合35号令的相关规定,拟使用林地位置、范围、现地情况与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未批先占、未批先采情况;是否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是否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以及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情况。五是公示情况。主要说明公示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处理情况等事宜。六是未批先占问题处理情况。按照《规范》规定,说明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以及查处情况。

2.项目批准文件。按照35号令和《规范》要求,提供项目相关批准文件或情况说明。

3.用地单位资质证明。提供项目批准文件中确定的项目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其他证明材料。

4.林权证明。按照35号令和《规范》的规定,提供林地、林木权属证明。

5.使用林地申请表。按照规定内容和要求,详细填写新版《使用林地申请表》。

6.补偿协议。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林地、永久使用国有林地的,提供补偿协议;建设项目永久使用集体林地的,向省林业厅报送的申请材料中不需提供补偿协议。

7.现场查验表。详细填写新版《现场查验表》,由现场查验人员、查验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8.上级主管部门对使用国有林地的同意文件。使用地方国有林场林地的,提供其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意见;使用国有林业局林地的,提供由吉林森工集团、长白山森工集团出具的同意意见;使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的,由长白山管委会出具同意意见;使用省林业厅所属单位国有林地的,提供省林业厅的同意文件。

9.违法使用林地查处情况报告。说明违法使用林地的时间、位置、面积以及处罚机关、处罚依据、处罚情况等内容。

10.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图件。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或者林地现状调查表,并根据需要份数提供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

11.其他情况需提供材料。根据35号令第十五、十六、十七条规定可以分期、分阶段、分别和分批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的,按照办理永久和临时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的要求提供申报材料;为林业生产服务项目提供第1、2、3、4、5、7、9项材料;批次用地项目提供1、2、4、5、6、7、9项材料。其他情况需要提供有关证明或说明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要求提供材料。

三、要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

各林业调查规划(勘察设计)单位对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要按照35号令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1.需要修改完善的内容。一是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森林资源调查结果”部分需要增加拟使用林地的林地保护等级、是否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使用林地类型(防护林林地、特用林林地、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其他林地)等内容;二是占用国有林地、征收集体林地修改为使用国有林地、使用集体林地;三是一个建设项目同时涉及永久使用和临时占用林地的,永久使用和临时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权限为同一林业主管部门的,编制一个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否则分别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四是公路、铁路、通讯、电力、油气管线、水利水电、航道等建设项目配套的采石、挖沙、取土项目,要

说明采石、挖沙、取土临时占用林地的总面积及林地面积以及挖方、深度等情况;五是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详细说明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用途。

2.关于可以分期、分段、分别和分批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的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按照35号令第十五、十六、十七条规定,可以分期、分段、分别和分批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的项目,设计单位先行勘测设计该项目全部拟使用林地面积,并根据分期、分阶段、分别和分批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的情况,在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中说明本次建设内容拟使用林地情况,据此明确拟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权限机关。

3.四项费用测算。永久使用林地的,测算使用全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以及国有林地的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林木补偿费;临时占用林地测算全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以及林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林木补偿费(临时占用林地延续项目不测算森林植被恢复费);永久使用集体林地的三项补偿费用是否需要测算,由设计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单位需要确定。测算林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使用的产值标准,可依据加盖当地政府公章的材料中确定的产值。

4.有关图表要求。小班调查因子统计表和补偿费用测算明细表要区分国有和集体,分别以林场和村为基本单位进行统计汇总。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附图主要包括使用林地位置图、布局图、现状图和平面图。线性工程使用林地布局图中,要标明起止点及地名,并画出全线使用林地和其他土地情况;独立选址的项目要画出全部拟使用土地的红线范围,并根据项目批准文件确定的建设内容,标明具体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设施的位置;探矿、采矿项目增加一份探矿、采矿范围图,标明探矿、采矿红线范围及探矿点、采矿点位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文本与附图分别装订。

5.林木采伐设计资料。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林木采伐设计资料不纳入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四、要理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程序

根据35号令规定,建设项目临时占用重点国有林区(含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国有林业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所

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以及原来由国家林业局审批的临时占用林地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省林业厅。对此,要理顺相关材料申报和审批程序。一是以上3种使用林地项目纳入省林业厅行政审批范围,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业局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林业局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请材料组卷后,按照规定程序经逐级审查报省林业厅资源处初审,再报省政府政务大厅省林业厅行政审批办办理使用林地行政许可。二是按照规定应由国家林业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出具同意意见才能审核审批的使用林地项目,需取得国家林业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出具同意意见后再报省林业厅资源处初审。三是对35号令规定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先行使用林地审核手续后,在办理项目整体使用林地审核手续时要一并申请办理审核手续。四是建设项目使用重点林区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由省林业厅预收,经国家林业局或省林业厅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事宜后,省林业厅将预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汇至国家林业局,由国家林业局开具森林植被恢复费收据。

五、要切实加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督管理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执行35号令要求,切实加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督管理。一要落实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督管理责任。各市(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省厅派驻各地(局)的资源监督机构要加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发生未批先占、未批先采以及擅自扩大使用林地面积、改变使用林地位置等违法行为,发现后要及时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二要加强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林地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临时占用林地监督管理的通知》(林资发[2015]121号)要求。切实加强临时占用林地监管,依法规范临时占用林地行为。三要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实行网上申报审批的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送申请材料之前,必须完成网上录入和审查程序;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使用林地项目,必须全部实行网上申报审批。四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建设项目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查处不到位、林业调查规划(勘察设计)人员弄虚作假、负责现场查验的人员不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为我省贯彻落实35号令和《规范》的主要要求,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出台新的规定和要求时,以新规定和要求为准。

附件:

1.《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

篇3:吉林省建设项目

关键词:项目,职业卫生,监督体系

一、吉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情况

( 一) 吉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状况及卫生审查状况

根据吉林省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情况的分析, 认为现在的建设项目比较看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并且根据对卫生管理工作的观察将其应用到项目整个过程中。在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设定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在此机构下普及了职业病的危害, 对职业病的预防制定了方案;另外又制定了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如:职业的健康监护以及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 加强职业卫生的宣传, 培养员工的健康意识, 企业要定期检查员工的身体, 检查出来的数据要制定档案管理, 对职业病的突发事件进行演练, 发放个人的防护用品等这些都属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18 个项目没有对职业卫生实施预防措施, 2 个项目有效的预防了职业卫生中存在的健康隐患。数据显示企业在卫生监督以及卫生管理上没有树立相应的意识, 卫生监管力度不大、卫生服务投入不足等缺陷, 从而无法真正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 吉林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

对吉林省所有的建设项目进行实施跟踪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32.3%的建设项目的卫生状况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根据危害等级的评价发现健康问题最严重的建设项目是井下的煤炭开采, 这种工作无论是采煤工作者还是挖掘司机都会面临粉尘病的危害, 工作环境中噪声超标, 不仅对人们的肺部健康有危害而且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听力。 此外, 很多建设项目都有很多的噪声, 严重的话会让员工失去听力的功能, 建设工程中机器的噪声以及各种操作工具发出的刺耳的声音给员工的听力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在工作中也会伴随着强烈的振动, 会引起工作人员振动病的发生, 所以要做一些提前预防的措施, 减轻员工相关方面的困扰, 不容忽视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健康有威胁的隐患。

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出现的问题

( 一)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总体水平偏低

根据吉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研究表明, 审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 但水平却越来越低。 吉林省的建设项目中的卫生审查在2010 年增长速度最快, 这种形势是由于我国实行了对经济刺激的政策以及扩大省市的审批权限, 从而影响了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

但是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的审查水平较低。 首先, 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相应的职业卫生法律意识, 对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危害不能采取措施, 对职业病的危害项目不进行主动的审报。其次, 吉林省的政府部门没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 且制度管理不完善, 建设项目的企业没有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批, 却批准企业的项目建设, 监管力度不严格。最后, 信息传递有误。由于吉林省的卫生部门不主动的进行监管, 致使监管部门不能准确的掌握项目建设的数量, 造成监管工作的疏忽。

(二) 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分布区域不平衡

当前吉林省的建设项目以及分布区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在建设项目的行业和区域分布中可以看出扔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公众利益安全行业上的建设项目数量大大的增加, 其中极具代表的电力、污水处理、 石油石化以及交通方面的基础设备的实施项目占整个项目的71%, 但是其他行业的建设项目投资较少, 也减少了职业病的多发行业的申报;在地区分布上, 长春、松原、辽源等吉林省中发展较快的地区的项目申报较多, 白山、四平等比较老的城区的项目申报较少, 其他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的项目申报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以来就不利于企业的职业卫生的审查。

(三) 职业卫生专项投入比重不大

吉林省的全部建设项目的总投资金额为262 万元, 但是职业卫生的专项投资却占总投资的2%, 比重与之前几年相比大幅度的下降。在不同的行业中的投入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电力项目投资工程中总投资为5.9 亿, 职业卫生的投资仅为1200 万元, 在污水处理项目工程中总投资为5.7 亿, 其职业卫生投资为110 万,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这两个项目工程的投资相差10 倍之多。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相同的行业中。例如在汽车零件生产工程中, 其中一个项目的总投资为9000 万, 职业卫生投资为800 万;另一个项目的总投资为8000 万, 职业卫生投资仅为100万, 这两项目的投资有8 倍之差。 企业把卫生、安全防护以及环境保护这三项的投资预算进行模糊, 有事甚至只预算其中一项的投资, 是导致各个企业中职业卫生专项投资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建议

(一) 做好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拓宽职业卫生宣传的渠道, 通过建立相应的培训班以及与媒体合作的方式进行职业卫生的宣传, 首先要加强领头人的思想建设, 尤其是政府的领导以及企业职业卫生的负责人, 让他们通过宣传了解到职业卫生审查的重要性, 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讲究职业卫生的好习惯, 在建设项目中自觉上报有关职业病的危害报告, 在项目投资前相关部门就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检查, 要敢于揭露不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 积极的开办职业卫生的培训机构,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卫生监督员, 并且加强员工在职业卫生上的技术培训, 政府部门通过提高自身的监督执法能力展开卫生审查工作。

(二)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 为了建立职业卫生审查制度必须要从源头上控制好职业病的引发, 对防止职业病的关键环节进行严密的控制, 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的审查工作的力度, 卫生部门要取得发改委、安监及工商等行政机关的认可, 并且与之进行合作, 相互支持对方的工作, 了解彼此工作中应该保持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 在合作的方式建立工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的联审制度, 严格执行项目成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把职业卫生审查工作应用到项目的每一个阶段, 包括项目的成立、建设以及投入使用等过程中, 让职业卫生的制度全面落实到吉林省的各个行业的建设项目中。同时国家也要根据职业卫生的要求, 确定职业卫生进行投入的工作的范围, 建设规范的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三) 完善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及评价的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完善装备、保障执法、支撑有力”的原则, 加强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的执法准则, 以技术支撑为依托, 以技术标准为准绳,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和科学执法;加快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强化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减少、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遏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充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在布局上,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领域) 职业病危害程度,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 构建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将职业卫生监督的建设进一步的完善, 通过加强工程进行前的预防监督能力, 在企业以及国家管理机构设立职业卫生监督点, 让基层人员发挥作用, 让国家和企业共同成为监督的队伍, 让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 遵守国家以及企业颁布的有关建筑项目职业卫生的制度, 积极的进行配合, 通过监督检查部门的建设, 设立职业病的预防工作机构, 保证企业员工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也要加强卫生部门的技术能力的培养, 构建完善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加倍的投入, 通过对软硬件的建设, 让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 为了提高职业卫生的技术服务水平必须建立考核制度, 提高工作效率, 让每一份工作都呈现高质量的状态, 让服务机构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能力, 建设一个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四、总结

为了让吉林省的建设项目能顺利的展开, 应该为职业卫生设立标准, 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以及政府的行政部门设定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 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 解决建设项目中由于职业卫生部门监督管理不当而带来的职业病的危害。对员工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检查要符合实际的情况, 不能弄虚作假, 通过制定有关职业卫生的评分标准, 让企业以及政府能够加大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投资力度,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剑锋, 连昌虎, 张红升, 张矗, 刘松, 贺中汉.职业卫生参与式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 (02) .

[2]佚名.首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0) .

篇4:吉林省建设项目

第一条 项目管理分类原则 按照省级示范村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将省级示范村划分为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和差距村进行分类管理。

标兵村应达到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放大作用10倍以上,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无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完善配套,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农民收入有大幅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标兵单位。

先进村应达到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放大作用5~9倍,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无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实现村屯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成为本地区的先进单位。

达标村应达到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放大作用2~4倍,项目建设管理较为规范,资金使用无违规违纪违法现象,集体经济有收入、产业发展有项目、农民收入有增长、农民素质有提高,实现村屯净化和绿化,新农村建设成为本地区的达标单位。

差距村是指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没有放大作用,或出现项目建设不达标、资金使用不规范,或受到有关部门查处发现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上述四类村由市(州)和县(市、区)每年年末评定一次,报省里备案。

第二条 项目管理分级职责 对于项目建设标兵村和先进村由市(州)和县(市、区)管理为主,省里定期抽查和宏观指导;达标村和差距村是省、市(州)和县(市、区)管理的重点,省里要加强检查,现场指导,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三条 项目管理常态机制 年初,各示范村要按照省里规定的要求申报项目,并履行相关程序和手续,省、市(州)在深入县(市、区)复核申报项目时,与每个示范村进行对接,对上个年度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对当年建设项目提出合理性意见。年中,省、市(州)和县(市、区)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对省级示范村上年和当年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并查阅有关账目,检查面达到100%。年末,省里集中听取市(州)和县(市、区)关于示范村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并结合年度省新农村建设督查和全年工作检查情况,提出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第四条 项目管理内容 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公开公示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对申报项目、项目招投标、项目建设预决算等,对村民进行公开公示情况。

项目招投标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按照相关规定,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切实履行招投标手续,并与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签订有效合同。

项目监理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根据所建项目类别,需要聘请监理的项目,聘用相应的行业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理。

项目进度和质量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完成当年批复项目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项目验收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对建设项目组织验收,并完备相关手续。

项目建后管理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对已建成的项目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特别是对大型秸秆气化站运行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建设效益,确保项目建后安全运行。

专项资金管理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对省级专项资金使用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票据是否真实,杜绝白条入账。

档案管理情况。检查示范村是否建立新农村建设工作档案,将建设规划、相关文件、原始资料等及时归档立卷。

第五条 项目管理覆盖范围 以加强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管理为重点,统筹管理好投向省级示范村的其它财政专项、部门帮扶、社会捐助、集体投入、农民自筹等建设资金和项目,确保省级示范村各类项目建设平稳有序向前推进。

第六条 项目建设高风险区域和部位 对于连续出现或多发违规违纪或违法的县(市、区)列为新农村项目建设高风险区域,对于发生问题的示范村列为项目建设高风险部位,作为省、市(州)、县(市、区)严密管理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同时对于补助资金额度大的建设项目也作为管理重点。

第七条 项目调整处理程序 经检查发现示范村因环评未通过、建设用地无法安排、遭受自然灾害、资金筹措无法到位等原因,无法开工建设或者实施不了需要调整的项目,须履行村民委员会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县(市、区)农业部门签署意见等程序,报市(州)备案,省里批准。

第八条 项目建设奖惩措施 对于新农村项目建设成效好、资金账目管理规范的示范村,在下个年度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对于项目建设和管理不到位,适当削减下个年度专项资金支持规模;出现问题的,取消示范村资格,对所在的县(市、区)削减下个年度专项资金规模,并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实行一票否决。

第九条 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省里选定18名干部,每2人负责1个市(州)所辖的县(市、区)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每个市(州)、县(市、区)各配备2名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员,负责本辖区内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配备的项目管理人员具有原则性强、业务过硬、廉洁自律的基本素质和条件。管理人员由省里统一考核选定并持证上岗,每年考核一次,工作不胜任的进行调整。

第十条 项目管理组织方式 省管理员开展工作由省其他工作人员、市(州)管理员配合,市(州)管理员开展工作由市(州)其他人員、县(市、区)管理人员配合,县(市、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可以由其他工作人员或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有关人员配合或联合进行。

第十一条 管理人员廉政要求 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介绍、插手、干预或统一组织项目建设;不准索要或收取示范村、工程承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种钱物;不准出现不履行工作职责、程序和对上虚报、瞒报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里报告。

第十二条 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省、市(州)和县(市、区)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定期召开会议和下发文件进行部署落实。要按照项目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及时开展项目检查工作,工作要实,检查要细,确保管理到位。要积极为各级管理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他们正常开展工作。

(省新农村办 供稿)

篇5:吉林省建设项目

审查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且能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

B.仪器检查法

C.常规检查

D.专项检查

2、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是__。

A.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政府

D.法院

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应当自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之日起__天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告。

A.3 B.6 C.10 D.15

4、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__为工伤。

A.可以认定

B.应当视同

C.应当认定

D.可以视同

5、国家将安全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下列指标中,纳入该纲要的是__。

A.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

B.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

C.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D.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6、安全检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__。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B.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C.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 D.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7、职业安全健康__的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A.目标

B.管理方案

C.运行控制

D.应急预案

8、《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____ A:监察管理B:综合治理C:统一管理D:综合监督管理

9、甲是一名连续工作10年的电工,并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乙是一名连续工作6年的锅炉操作工。甲、乙二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于2009年6月刚完成复审。下列关于甲、乙二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到2011年6月,甲、乙均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B.到2011年6月,甲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C.到2011年6月,甲需要再次进行复审,乙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D.到2011年6月,甲、乙均不需要再次进行复审

10、《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__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矿山公司经理

B.矿务局长

C.班长

D.矿长

11、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__和从事安全的从业人员。

A.政府监管主体

B.政府管理主体

C.政府机关及相关主管部门主体

D.政府主体

1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煤矿关闭矿井的,应当对执行情况随时__。

A.检查,视整改情况给予行政处罚

B.检查

C.抽查

D.监察

13、脚手架工程不包括__。

A.设计计算

B.绘制施工详图

C.编制搭设和拆除方案

D.操作措施方案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__。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15、采取吸声、隔热来控制噪声是控制生产性噪声的__措施。

A.消除或降低噪声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传播

C.加强个人防护

D.加强健康监护

16、根据国标GB 14648—1993《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的规定,机上人员失踪39人时,属于__。

A.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B.重大飞行事故

C.一般飞行事故

D.轻微飞行事故

17、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__年。

A.1 B.2 C.3 D.4

18、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对于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容器__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A.底部

B.中部

C.顶部

D.侧面

19、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到指定的铁路、公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

B.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多于2人

C.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D.蒸汽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对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挂不少于两节的隔离车,并严禁溜放

20、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不包括__。

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D.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21、在某种合同要求的情况下,由与用人单位(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内部审核

D.外部审核

22、重大危险源为四级的情况下,其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应该为__以上。A.A级

B.B级

C.C级

D.D级

23、根据预警控制的目标和管理思想,当企业生产活动处于危险状态,日常监控活动已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发展时,企业应该采取的特殊性质的管理措施是__。

A.人群疏散

B.事故危机管理

C.停产整顿

D.人员安置

24、违法行为在__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四年内

25、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__个步骤来完成。

A.4 B.2 C.3 D.5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根据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对全国煤矿的__。

A.经常性安全检查

B.定期安全性检查

C.重点安全抽查

D.专项安全检查

E.全面安全检查

2、重大危险原控制系统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__。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组成

3、以下属于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是__。

A.使用前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

B.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C.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

D.不得超时限使用

E.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4、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安全检查人员的组成 5、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__。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社会治安

6、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等。

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

B.应急过程中各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

C.通信不畅通

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

E.应急过程的一切活动应向领导汇报

7、下列属于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的是__。

A.偶然损失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E.激励原则

8、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__等。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救援费用

D.环境破坏

E.应急救援措施

9、地方政府负责人在接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当__。

A.立即赶到事故现场

B.组织事故抢救

C.立即展开事故调查

D.立即通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当面汇报

E.立即撤销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职权

10、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__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

A.工艺性能

B.操作人员学历水平

C.操作人员基本素质

D.安全管理

E.安全防范能力

11、露天矿作业一般采取的防尘措施有______。

A.采用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

B.确保全面通风的主风扇连续运转

C.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 D.碎矿作业时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方法

E.设置水幕

12、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包括__。

A.加强执法监督,由国家对煤矿安全实行监察

B.实行政企分开,按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C.把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分开,实行垂直管理

D.加强“预防为主”的监察原则

E.强化有效安全管理

13、当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中的__等。

A.容器内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物质

B.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C.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安全阀仍能在开启压力下准确开启

D.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大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E.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14、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做到__。

A.及时、准确

B.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C.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D.处理责任人

E.经济制裁

15、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__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确定。

A.性质

B.特点

C.寿命

D.环境

E.条件

16、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管理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有__。

A.企业必须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B.烟花爆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C.配备专职注册安全工程师

D.厂区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E.企业要进行安全评价

17、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指__。

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公安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大中型矿区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E.县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8、异常气候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列入国家职业病目录的有__。

A.中暑

B.风湿病 C.减压病

D.高原病

E.关节炎

19、某单位储存有0.5t氰化氢化学品及150t的电石危险物质(氰化氢和电石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分别是1t和100t),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__。

A.公安部门备案

B.负责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备案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D.消防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E.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0、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__。

A.启动时间偏长

B.安全装置失效

C.运动零件或工件脱落飞出

D.运动不能停止或速度失控

E.意外启动

21、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有__。

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身体状况

C.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D.病人的病因

E.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22、为安全生产法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主要工作有__。

A.安全管理

B.安全评价

C.安全认证

D.安全检测

E.安全检验

2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__。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E.力求完美的原则

24、下列站房,属于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是__。

A.污水处理站、通讯总站

B.计算中心、消防泵站

C.制氧站、煤气站

D.消防泵站、通讯总站

E.变配电站、锅炉房、空压站

25、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不包括__。

A.职业危害预知及其预防措施

B.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教学经验 C.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D.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篇6:吉林省职称评审诚信建设通知

申报评审工作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相关驻省中直单位,评聘结合改革高校,省属企业及省内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为进一步做好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和科研诚信意识,现就加强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工作诚信体系建设通知如下:

一、健全完善诚信承诺制度

1.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须严格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规范(暂行)》要求,在《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中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保证所提交的申报材料真实可信。

2.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的审核工作,确保齐备、有效、真实、准确。经审核无误后,须填写《申报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3.凡申报人员未签署《诚信承诺书》或所在单位未填写《申报材料真实性保证书》的申报材料,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一律不予受理。

4.评审工作结束后,所在单位须将《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及时归档备案。

二、建立学历查询认证制度

1.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须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cn)实名注册,免费查询本人学历信息,并打印查询信息。

2.留学人员在海外取得的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系统,网址:http://renzheng.cscse.edu.cn)。

3.查询和认证情况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确认,并加盖公章后,与申报人所提交的学历学位复印件一并作为有效证明材料使用。

三、建立学术论文检索审验制度

1.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所在单位须对申报人员提交的学术论文(著作),通过互联网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网址:http://.cn)和“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网址:http://)等主流数据库网站,免费注册后进行检索、审验。

2.经检索、审验属实的学术论文(著作),由单位人事部门在打印的检索页上加盖公章后,与学术论文(著作)原件或复印件一并作为有效证明材料使用。

四、健全完善申报评审公示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实行三轮公示制度:

1.推荐公示。申报人所在单位结合申报人实际情况填写《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综合情况(公示)表》,并在本单位公众场

所或工作局域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人员,方可推荐上报。

2.审核公示。由申报人员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人员,方可报市(州)人社部门或相关部门受理。

3.结果公示。对各评委会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人员,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经查实无问题的人员,经省人社厅授权由评委会所在地区、省直有关部门发文公布。

五、建立职称证书查询制度

按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查询系统,分期分批将我省颁发的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进行登记、审验入库,并逐步向社会提供职称证书查询服务。

六、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诚信立档制度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诚信档案库。对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评审工作中弄虚作假并经查实的不良信息要及时记入其诚信档案。每年开展职称申报评审时均要在诚信档案库进行检索,综合确定申报人员的申报资格,切实维护学术尊严。

七、建立纪检监督监管制度

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采取纪检监察部门三级监督监管方式阳光操作运行。由申报人员所在单位、主管单位

和相关受理机构三方面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监管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并按相应程序履行监督监管手续,在《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中签字或盖章。评委会例会期间,相应办事机构须主动接受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监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回避,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职称评审工作阳光、透明、公正。

八、建立申报评审责任追究制度

1.职称申报评审实行“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原则,申报人须对自己提供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考试成绩、论文论著、业绩成果等申报材料的真实、准确、齐全性负责;所在单位须对申报人的工作经历、业绩能力、有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推荐程序负责;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或其指定的代办机构要对政策把握、资格审查负责;评委会工作人员要对评审材料接收、审核负责;评委会委员要对主审材料和评议推荐负责;评委会要对标准条件、工作程序、评审质量负责。

2.对违背诚信承诺、弄虚作假的申报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申报评审资格;对评审通过的,评审结果无效。同时,给予通报并记入诚信档案,三年内取消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3.对把关不严、违反规定,为申报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一经查实,给予通报,并视其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令该单位停止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限期进行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恢复申报评审工作。

4.对违反评审工作纪律,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正当活动,谋取利益的评委会委员,按审批权限撤销其评委资格,终身禁止其再参加评审工作,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对违反评审政策规定,不坚持评审程序,超越评审权限,扩大评审范围,擅自放宽条件和降低标准,以及在评审工作中弄虚作假,不能保证评审质量的评委会,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取消其评委会组建权。

九、相关要求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从严治理诚信不良和学术不端行为,是全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营造求真务实道德风尚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遵守和认真践行诚信体系建设措施,严格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规范(暂行)》要求,不断加强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诚信守诺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教育引导各级职称评审办事受理机构和广大职称评审管理工作者弘扬崇实、唯实、求实的道德风尚,诚实守信,遵纪守规,共同维护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我省职称评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为加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共华镇中心小学一岗双责实施方案下一篇:学校禁毒工作自查自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