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读书卡

2024-04-30

畅游书海读书卡(共9篇)

篇1:畅游书海读书卡

“畅游书海、塑美好人生、创书香校园” ———小河小学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学习型社会”精神为指针,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向导,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读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从阅读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与书为友,读书促成长,让学生的精神花园永远沐浴着春天的阳光.2、在活动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学生在深厚文化熏陶中成长,积累丰富自身的底蕴,提高整体素养.3、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校园里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品位,在品位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提升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活动时间及对象: 2010年4月—2011年12 月 在校期间、在家期间 读书活动面向全校师生

四、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学校读书活动系列: 1.开学第一周,召开“书香溢校园”主题班会,倡导学生与。书为伴.2.利用课间、中午或课外活动时间,及每周 1-2 节的语文阅读课开展,其他学科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内容自行安排,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的阅读课,教师做好读书方法指导工作, 可用浏览读、快速读,也可用精读法、重点读,明确读书要求, 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例:1—2 年级每天读书10—20 分钟, 每周读两个小故事或两首诗;3—6 年级学生每天读书20—30 分钟,每月 1—2 本书,低年级学生能用一两句话口述读物的内容, 中、高年级能流利地说出读物的主要内容、人物特点。3.要求学生撰写阅读笔记,低段要以摘抄感想、赏析为主, 字数不限,高段以赏析、读后感为主,并有字数限定,各班要将学生摘录的采蜜集、创作的童谣、美文佳作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每周进行评定.4.实施条件:校图书室借阅及阅览室阅读,重点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作用,使阅览室成为老师、学生最向往的地方。5.学校各科教师定期推荐优秀书目。例: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儿歌、古诗、童话、小说及科普读物、中外名著等,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向导,同学之间可将图书互相推荐、借阅,以达到交流、共享。6.参与读书实践活动 <1>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是写作的前提条件,我校将在全校学生中举办以“读书改变了我”为题的征文比赛。<2>举办“与好书同行、与生命阅读”为题的演讲比赛,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3>举行“读书笔记交流活动”“阅读笔记展评活动”。7.成立读书小组或“读书俱乐部”,发挥小组长作用,让小组长代替教师进行管理,定期了解小组成员读书进展,让小组同学互相督促,及时强化学生读书意识。8.教师以每一个教研组为单位,成立读书活动小组,教研组长为本组的读书负责人,负责本组教师读书研讨活动的安排、交流及有关工作的组织推荐。<二>家庭读书活动系列 将家庭引入到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行动之中来。1.父母应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不少于30 分钟>,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形式不限,篇幅不限,篇数要求不宜过多,具体由语文教师确定。2.经常为学生购买一些文学书籍。3.1—6 年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家长平时要关心孩子的阅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4.开展父母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活动。5.开展读书汇报会,邀请家长参加。6.有条件的家庭可开展“网上读名著”等活动。

五、评价方式: 1.每学期每班选出“读书小专士”“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各一名进行表彰。2.各年级中分别选出“书香班级”各一名,获“书香班级” 荣誉称号的班级,在年终考评中给相应教师加分。3.积累学生及教师“读书活动各类积累资料”,学期末进行评比。

六、活动安排<仅供各班参考,可具其情况另行安排> 9 月份:<1>各班制定读书活动计划。<2>各班利用课堂教学、班会进行宣传,做好读书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1

各班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落实,如在班级组织学生讨论: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为宜。②在什么地方读书。③读些什么书?④怎样读等等,让学生真正做读书的主人。<3>教师可适当地推荐一些书目。<4>各班级明确应积累的内容,引导学生积累。10 月份:根据 10 月份的节日特点,各班组织同学们参加读书活动。三—六年级每位学生至少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五、六年级撰写读后感,一—二年级学生至少读5 个,会讲2 个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故事。11 月份:1.各班推出“书香伴我成长”黑板报专刊。

2.举行“读书改变了我”征文活动。3.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4.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及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形式,内容可结合本班具体情况确定。12 月份:1.开展“与好书同行、与生命阅读”为题的演讲比赛。2.“优秀读后感”“阅读笔记”展评活动。3.评选“读书小专士”“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4.评选 “书香班级”。5.总结表彰。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篇2:畅游书海读书卡

——记五月心理健康活动月总结

众所周知,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也可以蜕变自我,重新塑造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2010年5月9日,经济管理学院活动中心

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参与了一个读书汇报演讲的比赛。此次大赛特别邀请了演讲与口才协会以及成功英语俱乐部的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另外,也成功的邀请到“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亚军担任嘉宾也是一项巨大的突破。为全体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良好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出参赛选手的优劣程度,在心灵上给予他们肯定和支持。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十一名选手介绍了十一本不同的书,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文化,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

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了他们十二个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好榜样,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起来,勇敢的接受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成为青春和命运的主宰者。

一、前期准备

为迎接五月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到来,王子君导员组织各班班委纷纷召开以读好书为主题的班会。在各班班长的努力下,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成功的挺入最终的读书汇报演讲比赛。经济管理学院活动中心的学习组主动联系了演讲与口才协会以及成功英语俱乐部的专业裁判人员,又与刚刚夺下“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亚军的王维夫打好关系,成功的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并且所有成员都积极投入到比赛的布置中,除裁判的座椅格外的惹人注目之外,黑板上的主题大字也分外的耀眼。值得一提的是,比赛流程连续、紧凑又精彩,还精心的为观众准备了小礼物,来吸引和鼓励他们参与到比赛中来。当然,获奖者的奖状和奖品也是温馨暖人的。

二、比赛进行中

十一本不同的书有着十一种不同的风格,也讲述了十一个不同的道理。第一本《狼道》,在传统与狼阴险、狡诈、又凶残的背景下讲述着一个动人又温馨的新狼象。大自然是变化万千的,在它爱的守护下,最凶残的狼也有着最温情的一面。然而,现在的它却在逐渐的走向灭亡。这不仅仅是给予大学生的一个启示,也是给予了全人类的一

个警告。人类不要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安逸而夺走了原本属于其他生物的一切,那些和人类共同生存和繁衍的生物,也有权利享受属于它们

自己的幸福。第二本《圆明园》更是有着深刻的道理。它大声释放着圆明园的哭诉,曾经那些灿烂辉煌的文明就在中华民族愚昧软弱的时候浩浩荡荡的毁灭了。圆明园已经毁灭了几百年,世界也早已恢复了和平,可中国那些珍惜和罕见的文物却依然漂泊在海外,不得收复。是中国人依旧软弱,还是中华民族不够强大?历史早已给予我们启示,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懂得如何站起,如何背负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二十一世界是我们的世界,我们更要学会主宰我们的青春和命运。而这一切的一切又说明着责任心的重要性。这两本书都打开了同学们心中的另一个世界,增强了他们对社会、国家、世界以及整个大自然的责任心,被给予了他们最真诚的启示。

第三本书,讲述着《哈利波特》与《幻城》的魔法世界,给予了同学们一个幻想的城堡,让他们欣赏不一样的世界,享受不一样的快乐。第四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从老鼠到人类,告知我们,要摆脱生活中的安逸才能发现更好的奶酪。从心灵上给予同学们最温馨的警告。

第五本和第十一本都是一本英语小说,它打通了同学们与外界交流学习的通道,激起同学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对自己的青春又增添了一份色彩。第六本《等待花开的时候》则更倾向大学生的心理,讲述着一个朦胧忧伤又至纯唯美的爱情故事。而第八本《茶花女》却又同样是一个心痛的爱情故事。他们教会同学们如何走出爱情的泥沼,真正的成熟起来,勇敢的向自己的幸福迈进。同时也告诉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热血青年——插上你们梦想的翅膀,远航吧!

第七本《平凡的世界》是体味着方雨遥的文化苦旅、人生智慧以及她独特的人生哲学,给予正在成长的同学们一个个温柔善意的警告,同时,太多太多的经验和智慧等待着同学们的学习与吸纳。而第十本《不抱怨的事情》则讲述着一个外国人的快乐生活。它摆正了大学生的心态,让他们乐观自信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不幸。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看世界的角度;也许我们不能左右每天的天气,但至少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的人生就会多出一道又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所以同学们都要做一个积极乐观的挑战者。

第九本《全球通史》则洞穿了历史,告诉同学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使自己成为奴隶,而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成为命运的主宰。此外,十一名选手对“黄船钉精神”,“友情”,“责任”的即兴演讲也分外精彩。

十一名参赛选手都想法独特,观点鲜明,风格迥异。他们的精彩演讲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支持,场外场内气氛格外火爆。值得一提的还有,主持人与场外观众的互动环节中,把同学们的兴致推到了极点。能够让同学们真正的参与到比赛中来,真正得到收获是本次大赛最为成功的地方。

三、目的为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让他们成为自己青春和命运的主人,为了梦想坚持不懈,乐观积极的奋斗下去,做一个真正的健康、自信、乐观、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才。

四、存在的问题

1、会场布置过于简单

2、会场观众秩序较差。

3、有些环节中气氛过于紧张。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能够真正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畅游书海,享受快乐。除了要保证定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心得感悟的平台之外,还要保

篇3:让孩子们畅游在浩瀚的书海里

前不久, 笔者与几位教研员再次 (以前也曾做过两次同样的调查) 对我们城区某小学2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0.8%的同学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49.3%的同学有偶尔阅读的习惯, 29.9%的同学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通过与该校的多位语文老师进行交流得到:大部分老师在班级中都会强调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 可是大部分孩子对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依然不大, 有部分同学六年下来竟然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状呢?究其成因主要有:

1.课外阅读的时间被挤占了

素质教育提倡了很多年, 但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在强有力地挥舞着。学校、教师、家长更看重的只是孩子们每次考试后的那一组组数字, 所以大量的练习题、这样或那样的辅导班已经把孩子平日的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的。即使孩子也有那么丁点的时间大都放在了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或网络游戏上了。我们的孩子哪里还有时间捧起课外书来读呢?

2.课外阅读的氛围没有了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不断加快的工作节奏、开足马力运转的城市以及物欲横流的社会, 都让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们变得狂躁。在这般躁动不安的氛围中, 孩子们哪里还有心思安静地捧出书本来读呢?

3.课外阅读的指导缺失了

在日常教学中, 许多老师无暇顾及孩子课外阅读的情况, 多是泛泛要求, 未能具体计划、落实。孩子的家长有些是无暇、也有些是无“能”关注孩子课外阅读的情况。老师和家长都缺少了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引导与帮助, 如对孩子课外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等, 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孩子课外阅读的数量及质量。

那么,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保证孩子课外阅读真正、有效地实行呢?多年来, 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收到一定成效。

一、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渴望

“阅读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 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书读, 形成“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须臾离不开阅读”的观念。具体的做法有:以班级为基地, 建立图书柜、读书园地;老师在课堂上定期不定期地安排时间与学生共同阅读课外读物。同时, 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 请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如果条件允许, 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 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

在给孩子尽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同时, 教师要努力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 如:在读书时, 留下悬念给孩子, 促使孩子继续读书;只讲故事的大致内容, 激发孩子去阅读全篇、全本书;抓住好的电视剧的播出机会, 因势利导, 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等。

二、推荐读物, 保证时间, 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的“有米之炊”

指导与敲定孩子去买什么样的课外读物, 是保证课外阅读真正实施的第一步, 如果随其自然, 孩子手中有什么读物就读什么, 想买什么读物就买什么, 只能导致教师无从指导, 更无法检查、督促。时间一长, 课外阅读就会变成课外不读了。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由课内向课外扩展, 介绍、引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同学之间交流各自所读之书;另外, 还要联系生活实际, 及时推介一些读物, 像前面所提到的抓住好的电视剧的播出机会推介读物。总之, 要做到美文共赏、有书可读、好书共读。

三、点拨指导, 活动促进,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里畅游

恩格斯说:真正有价值的方法可以长久地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教给孩子必要的阅读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方法得当, 阅读效果就好。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 用课堂上掌握的读书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 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在课内阅读中我教给我的学生读书“六字诀”即读、查、划、摘、想、记。“读”就是读内容, 知其概要;“查”就是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 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划”就是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摘”就是摘抄好词佳句;“想”就是读后思考所感所得;“记”就是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同时给孩子们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一是“全读法” (容易读懂的书, 一次读完) ;二是“分读法” (比较生疏或难读的, 一部分一部分地读) ;三是“学思结合读书法”;四是“快速阅读法”;五是“重点精读法”。

篇4:畅游书海 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09-01

新时期的小学生是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的践行者,知识的快速累积与替代更新将超过以往,单一学习课内知识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只有善于博览群书并终身学习的人,才能快速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尽人意。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陈旧的阅读教学“指挥棒”仍然高悬,真正的阅读被边缘化。因此,加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刻不容缓。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动积极地影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关注学生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徜徉于读书的快乐体验之中,翻开书页,在浓浓墨香中,倾吐读书之乐,畅叙情节之趣,抒发心灵之悟。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不知不觉间我们课题组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已经开题近一年了,研究中我们发现地处农村学校的孩子,在阅读课外书方面远不及城镇孩子。由于相当部分的农村家庭受陈旧思想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某些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使得许多孩子在阅读上只满足于学校书本知识的学习,从而严重忽视了课外知识的吸收。(调查发现,有些六年级的学生,家庭藏书还不满10本,有的竟无一书。)上述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知识面。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已经刻不容缓,它将对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中设立“读书乐”阅读角。动员孩子们把家中已看过的图书、杂志等“闲书刊”暂借给“读书乐”。这样孩子们利用课余和中午时间在“读书乐”中随便翻翻,这简单的翻翻,无意中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另外我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发布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读书兴趣。

课题研究实践刚开始时,孩子们阅读兴趣都很浓。就那“读书乐”来说,一到课余,“读书乐”中坐满了人,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去阅读。可是几个星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的孩子由于随便翻翻,大部分书刊都已经看过,无心再重复去看;有的孩子本来就没兴趣,只是一时热情,根本没有习惯,时间一长,自然消失。发现情况后,我们一方面要求孩子们不定期地更换书刊,增强新鲜感和可阅性;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如何去看懂一本书的内容。告诉孩子们:有些书随便翻翻就能看懂;有些书却要系统地看完,才知它的涵义;有些内容较深的书,要反复地看几遍,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其内容。同时,还给孩子们介绍一些伟人看书的方法:如毛主席看书要写旁批,边看边写;周总理看书速度很快,一目十行,遇到值得研究的地方,反复推敲并做好笔记……并让孩子们懂得阅读课外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增强记忆,还能提高生字复现率和表达能力,更能懂得道理和培养良好的情操。通过指导,孩子们懂得了阅读方法:第一,“多读”,多读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储存丰富的知识;第二,“多背”,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好文章,使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第三,“多摘”让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对读物中的佳句、名段、奇事、珍闻分门别类,摘录下来,为将来的应用,积累知识;第四,“多写”,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完一本书,根据内容和自己的感受,作好读书笔记,日积月累,可以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分析品评能力;第五,读书不要太滥。要想学有所成,读书一定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畅游书海,快乐成长。

1、“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我们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始几分钟诵读古诗或名篇;开展专题诵读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经典诵读才能。

2、“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我们课题组利用每周三的“大课间”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开展了“故事会”、“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好书推荐”、“知识竞猜”、“报刊剪辑”等活动。

3、“智慧芳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学生每月每人认真阅读一本好书或一篇美文,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用简短的语句点评自己看过的书或美文的精髓,字数为300字—500字左右;体裁不限(诗歌、随感等)均可,形式多样,可以用文章式、卡片式或小报式,自由创意。

4、“智慧碰撞,亲子读书”活动。建议每位学生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读书信息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部分。

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还举办了读书周、读书新星、书香班级等评选活动,对先进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读书的欲望,营造书香校园。

篇5:畅游书海读书卡

八年级(1)班 沈玉梅 指导老师:姚存岭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国学经典,品中华文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已传承了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国学经典,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在浩瀚的国学宝库中,《弟子规》无疑是一朵奇葩。《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它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之根白;贪嗔痴慢,人心堕落之原因,皆在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弟子规》这本书,正是从根本出发,明伦教孝,务其根本。《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类似《弟子规》这样的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更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席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的豪言壮语!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美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化,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篇6:畅游书海、品味书香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伍泳梅

【内容摘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农村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所以,要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传授阅读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正文】

时下,经常耳闻同行感叹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课堂教学四十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作业兢兢业业、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的愁眉不展。语文素养依然故我。”这似乎已经成了大部分语文教师共同的困惑。其实,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授渔”的过程,真正“捉鱼”的过程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但是我校地处农村,经济不发达,文化缺失,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与小语课标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课文不过300来篇几十万字,所得非常有限。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就必须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我认为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当前,农村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家长很少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的模式。他们甚至认为,自修课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这观念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另外,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也很狭窄,一说要买课外书,大部分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学生阅读

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便完事。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二、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还阅读以正当的地位。当前除了家长,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错误的阅读观。有不少语文教师认为“一学期30余篇课文都来不及教,怎么有时间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家长们也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因此课外阅读不被重视,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误解也不容小觑:各科作业的压力和考试的压力已经使我们累得够呛,哪里还有时间阅读?即使略有时间读一会书也根本静不下心。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必须让转变观念,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学校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学生时期能不能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势和发展 ”。同时,语文教研组充分调动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积淀文化修养,开阔生活视野;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是拓宽阅读教学、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提高学生全面的素养。

(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指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或课外阅读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它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动力。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索、操作、掌握、运用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则说:“教学的艺术在不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的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蝶来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小学生的年龄有限,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也有限,在选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学生选择刺激的武侠、言情小说,有的学生则选择了新奇的卡通漫画书。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值得理解的,现在视听传媒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

取向。老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经典名著与流行的快餐读物之间的本质区别,矫正学生浮躁的心理和行为,提高阅读品味。

对学生推荐的篇目,我们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性。小学生大都偏好阅读故事性强的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有计划、有目的地介绍和鼓励学生阅读历史、地理、科幻等方面的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广泛阅读兴趣。

2、层次性。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因个性方面的差异,指导时,我们常常根据情况分层次指导,低年级的学生着重看以图为主的书籍,初步培养起喜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中年级的学生着重看以文为主,辅之以图的童话、神话、寓言等书籍,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指导其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集、短篇小说集,并引导其进行阅读积累。这样注重层次的指导,能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3、相关性。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文,但仅有课文是不够的,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常结合课文学习,以课内带动课外。学习了《秋夕》,就向学生推荐杜牧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去了解他的身平和作品;学习了《蟋蟀的住宅》就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代表作《昆虫记》,了解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学习诗歌《长征》,可引导学生课外去查找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告诉他们只有通过课外阅读,了解长征的一些史实,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从而更深刻在理解诗歌的内涵。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图片等材料在班活动课上交流,举行“长征图片展”以加深认识。通过多读多看,学生从中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懂得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

三、指导阅读方法,做到读有所得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而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的学生对待不同类型的书籍都是一视同仁,看完就行;有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强,一目十行,食而不化,结果连大概内容也没有记住,这样的读书对学生的帮助真的是微乎其微。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读书更有效率。

1、让学生阅读作品前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作品奠定基础。

2、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3、多种阅读方式整融

合。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内容,选取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

4、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抄金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多种方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及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家肖复兴曾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激发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们都学会读书,在广泛地自由阅读,获取丰富的知识,那将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功。让我们借着课改的东风,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篇7:书海畅游

一走到那里,我的眼睛就在图书的海洋里寻找着,上次我来书店未看完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本书。我不断地在书柜和人群间隙里穿梭着,眼睛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山”里寻找。我一边找着,一边想着,这本书会不会被买光了?因为我上次来的时候,只剩下四五本了。我找了一遍没找到,我的心里很是恐慌,难道真的卖完了?我不甘心,又仔细地寻找了一遍,突然,我眼前一亮!啊!它就在这里!原来这本书被人移动了位置,已经不在先前的地方了。

我兴奋极了,迅速拿起书,立马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书,翻开书页,目光移到书本上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每一页的文字。周围人群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吵闹声,我都不理睬,当作没听见一样,只是全神贯注地读着书。我的心情也跟着书中的情节而变化着。每读一页,我就会想象接下来书中的人物会怎样做。他们是把新发明卖出去了,还是自己留着做一些帮助他人的善事?或者被坏蛋偷去干坏事,从而引发了主人公与坏蛋的一场激烈的争斗?每当我读了一页,心中的疑问就解开了一点。如果我读到一些有趣的话语,就会情不自禁地念出来,仿佛我自己也进入了书中的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作者笔下所描写的一个绘声绘色的人物一样。有时,我读到一些幽默诙谐的话语,还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引来周围人侧目的眼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书店里的喧闹声小了,我读的故事也逐渐接近尾声。故事里的主人公终于利用新发明打败了坏蛋,使坏蛋被绳之以法,同时,他也销毁了新发明,避免其他坏蛋得逞。我伸了个懒腰,舒展舒展有点僵硬的身体,这时,我才发现我在这里已经读了两个多小时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书中所有的智慧都咽了下去。我把书放回书架上,起身向书店外走,虽然我的脖颈有些发酸,但是我的心情十分松快。

篇8:畅游书海读书卡

一、兴趣是港口,让孩子们从随意轻松的港口出发

现在的孩子手中拥有了好多优秀的书籍,却不能去欣赏、去阅读、去吸收,抛去电视等直观手段的刺激不说,这其中恐怕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读书多了,作文也就不成问题了。孩子们来不及喜欢就已生厌烦之心了,其实读书是不需要目的。读书最可贵的,就是那一点自得其乐!越少加施功利性,越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读书的起始阶段从“随意轻松”的港口出发,就会驶向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海洋。

平时我常向孩子们介绍一些佳作,通过我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孩子们带入一个个特定的情境,或优美空灵或忧伤凄惨或激情四射,朗诵完后,我从不布置任何作业,只是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细细回味一段时间,如此兴趣盎然地散散漫漫地听,兴趣盎然地散散漫漫地读,于不知不觉间渐行渐远,越登越高,仿佛在有意无意间,孩子就有了阅读的愿望!

经常创设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比如在组织学生阅读时,我总是让孩子们放下手中一切,全员参与,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读书,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有一两个孩子起先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但看到其他孩子认真读书,他也只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我还组织学生参观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采用了交流展示,评比激励的方法。先让学生确定评比的内容,然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这四个环节评比出各类优秀作品,如“大事要闻”奖、“奇事怪物”奖……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方法是船桨,孩子们用桨儿不断划向知识的海洋

搞好课外阅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我创新能力,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送给学生一支划向知识海洋的船桨。

我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常指导孩子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将自己的所想所感及时记录下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

“舍弃是为了更有效地获取!”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精读,读时要借助工具书,解决所有的疑惑,全身心投入,仔细品味,在感触最深处进行圈点批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对某些不影响整体把握的难点,则采用略读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读有所得。

在学生读书有了一定收获或读完一部书后,我想方设法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生命创新的价值。

三、推荐是灯塔,指引孩子们在浩瀚书海中辨方向

孩子缘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对书籍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常常发生“偏食”或不加选择地盲目读的现象,这样就有可能受到不良读物的精神毒害。所以我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推荐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使孩子们在茫茫书海中始终把握好方向。

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使学生在读中扩展知识。具体做法有:由文及人、由文及史、由文及“著”、由文及地等。如在教学《沉香救母》一课时,我就紧紧抓住孩子们急于了解小沉香是如何救母的心情,向大家极力推荐《宝莲灯》这本书;学完《美丽的南沙群岛》后,向学生推荐《南沙群岛的海岛资源》、《小百科全书》等;这样依托文本来进行拓展性的阅读,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巩固拓展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课内精耕细作,课外跃马平川”。

推荐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符合这些教育要求的读物,首先在内容上是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坚强、进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读物。在这个前提下,一般宜向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可增加人物传记、传奇、科学、惊险小说等。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关于卫生保健知识、安全防范方法、自我服务技能以及礼仪、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风光名胜、经济物产、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读物。这些读物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努力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成为真正能够生活、懂得做人、热爱家乡的人。

篇9:畅游书海?品味书香

【关键词】阶段报告;聊书;好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研究》课题于2013年2月申报淮安市第12期教学研究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列书目,荐好书

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选择的书的质量也决定了阅读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当然不能只选择文学类的书,也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国家的书,还应该有传记类、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无论怎样选择,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符合儿童阅读的普遍规律。

本课题组向学生和家长发放了调查问题,经过大家的推荐,我们课题组老师进行了分类、整理,筛选出的一些适宜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详细书单见附录一),提倡同学们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阅读。

二、多途径,得到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解决书的来源问题呢?

(一)学校图书室

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室,但是当我们走进学校图书室,去细细查看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学校图书室里的图书不是老旧严重,就是成人化倾向十分明显,甚至七八十年代的一些政治书、哲学书、空讲大道理的书比比皆是。当然这些书籍并不是全无益处,但是肯定不适合现在的小学生阅读。庆幸的是我们学校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学校在借鉴《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又比较了国内一些权威机构和学者的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在综合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每年都会大量地选购优秀的书籍来填充、更新学校的图书室。如今,走进我校的图书室,你会看到既有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读物,也有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儿童小说,既有文学类的少儿书籍,又有科学类的少儿书籍。书籍的数量增加了,书籍的种类增加了,书籍的质量提高了,孩子们爱读的书变多了,这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二)班级图书角

我校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早已形成了一套制度与模式。学生向班级捐出自己的课外书,交给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编号、登记、管理。从近几年来看,平均每位学生都能捐书4册,多的能达到十几本。其中既有《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等传统文化书籍,又有《小王子》《夏洛的网》等西方优秀童话,还有《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科普读物。在图书角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图书捐赠登记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借阅制度,每个班选出两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捐赠登记、图书摆放、图书借阅等工作。并规定每个学生一次只能借阅一本,一周后归还,如果没看完也可以续借,并要求全体学生爱护书籍。

(三)家庭图书柜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环境不容乐观。一双双眼睛全都盯着学生的分数,在许多家长看来,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是应该制止的。为了扭转家长的这种错误认识,课题组老师还充分利用校信通、家长会等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讲解阅读的好处与重要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议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倡导亲子阅读。

三、积分制,想读书

“你能把马儿牵到河边,却并不能强迫它喝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读书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为了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变“被动读”为“主动读”、“要我读”为“我要读”,课题组研究并制定了“班级读书小明星评比细则”,主要采取了积分的形式,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使读书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内心需求,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习惯。各班课题实验老师利用阅读课或语文课,以阅读为主题,开展阅读交流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每月评比出班级的读书小明星。(具体细则见附录二)

四、聊一聊,读懂书

叶圣陶说过:“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可见在叶老心中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对于整本书的阅读该如何指导呢?我们课题组通过实践,摸索出一条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和学生聊书。

读之前聊书。主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通过设置悬念或读一些书中的精彩片段来吊学生胃口,促使他们迫不及待想要读书。如《草房子》一书,老师可以先抑扬顿挫地朗诵一首童谣:“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学生很快就会被这首颠倒歌吸引;或是出示一段桑桑把碗橱改成鸽笼、蚊帐改成渔网的片段,可以稍加改动去掉人物的名字,让学生读一读,他们一定会对这个机灵、调皮的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想到书中去一探究竟。

读之中聊书。学生阅读整本书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教师一直放任自流,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没有教师的监督产生半途而废的念头。因此,学生课外自由阅读,教师可以限定大致的进度,等到读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和他们聊一聊你读到哪里了,读到了些什么内容,有没有什么有趣、感人、惊险的地方,通过讨论提示一些方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有利于下面读得更好更深入。

读之后聊书。整本书读完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整本书的阅读收获,也可从整本书入手,提炼出某一两个主题,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如读完《小王子》一书,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领悟“大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不同”,或是就“驯养”这一话题聊开去,从而领会书中的“驯养就是爱,就是责任。”这一主旨。读完《草房子》可以和学生聊一聊“什么是成长。”

聊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引导也就会更加有的放矢。整个聊书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学生的自读与自悟,聊书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交流收获、交流经验的过程。

上一篇:当了姐姐以后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夏是那样美丽宁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