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制度有关

2024-05-06

现行制度有关(共6篇)

篇1:现行制度有关

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退职制度及有关待遇

一、退休、退职条件

(一)退休条件

参考文号:国发[1978]104号、国务院令第125号、浙政[2000]1号、浙人薪[2000]62号

我国干部职工退休制度中的退休条件,主要是依据干部职工的年龄、工龄而定,有的还要考虑身体条件和劳动条件等因素。

1、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退休条件

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凡是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全民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和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1)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干部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工人连续工龄满10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低温、高山地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干部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工人连续工龄满10年的。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干部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工人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因公致残,由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5)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职工和患一期矽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符合上述第(3)项规定年龄的职工,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

(6)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低温、高山地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都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能办理退休手续:一是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的;

二是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的(从事高温工作是指经常在摄氏三十八度以上场所工作);

三是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的。上述年限期指实际工作年限。但是,在计算连续工龄时,凡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时间,每年按一年零三个月计算;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时间,每年按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另外,经常在摄氏零度以下低温场所工作和常年在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流动工作的人员,可以参照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常年居住在四千五百米高山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可以参照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

2、《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退休条件

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退休条件作出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丧失工作能力。

此外,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1)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2)工作年限满30年的。

(二)退职条件

参考文号:国发[1978]104号、国务院令第125号

退职的主要条件是: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所谓不具备退休条件,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达到退休年龄。男年未满50周岁,女年未满45周岁,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者;二是不符合参加革命工作年限。参加革命工作未满10年,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退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放宽。现行的退职条件是国务

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即: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劳动)能力的干部、工人,应当退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丧失工作能力的公务员,应当退休。因此,公务员只有离退休,没有退职。

(三)退休、退职手续的办理

参考文号:国发[1978]104号、中组发[1988]9号

1、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认真执行干部退(离)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组发[1988]9号)规定,凡达到规定的退休(包括离休,下同)年龄(周岁)的干部,都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不需要本人提出申请。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本单位达到退休年龄的干部,应事先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经任免机关批准,在其达到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通知本人,并在其达到退休年龄后的一个月内按规定办完有关手续,不再列为在编人员。

2、退休时出生日期的认定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等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0]24号)规定,凡干部居民身份证同干部本人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的,组织人事部门在办理其退(离)休等手续时,应会同干部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查证核实,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户口管理权限批准后查实的出生日期作为计算年龄和户口登记的依据,查证材料归入干部本人档案,同时抄送干部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对无法查实的,应以干部档案或户口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二、退休、退职待遇

退休、退职待遇主要是指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包括退休费、退职费和其他物质生活待遇。为了保证退休、退职干部的晚年生活,国家和省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待遇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退休待遇

退休干部的待遇分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两部分,主要介绍生活待遇。

1、退休费标准

参考文号:浙人退[1994]85号、浙人退[1997]19号

1993年10月1日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其计算退休费标准按照浙人退

[1994]85号文件规定,即:

实行职级工资制的退休人员,其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按本人原标准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本人原标准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满35年,按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的88%%计发;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的82%%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按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的75%%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的60%%计发;工作不满10年,按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的40%%计发(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为了同公务员制度相衔接,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只实行退休制度不实行退职制度)。

机关技术工人退休后,其退休费按本人原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按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奖金三项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普通工人退休后,其退休费按本人岗位工资和按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奖金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退休时工作满35年的,退休费按90%%计发;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按本人职务(技术等级、等级)工资和津贴部分(在计算退休费时,全额拨款单位的津贴部分按工资构成的30%%计算;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单位的津贴部分均按工资构成的40%%计算)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退休时工作满35年,退休费按90%%计发;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2、退休人员享受特殊贡献(优异)待遇

参考文号:国发[1978]104号、[81]劳险字14号、劳人险局[1982]8号、[83]教师字第009号、[85]公政治第304号、国办发[1983]95号、国办发[1984]75号、[87]高检人厅字第128号、[87]浙法人字25号、浙政办发[1990]99号、浙总工字[1990]46号

(1)根据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对有特殊贡献的干部和工人,退休时可以酌情提高退休待遇。凡获得国务院正式命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劳模待遇的先进工作者)和中央军委命名的战斗英雄、模范等,在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的,其退休费可以提高15%%;凡获得国务院各部、委和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的劳动模范,部队军一级命名的战斗英雄、模范,在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的,其退休费可提高10%%。

(2)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1956年至1964年期间获得省级先进生产者称号的职工退休费计发标准问题的复函》(浙政办发[1990]99号)的规定,由于我省1956年至1964年未评劳动模范,对此期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会议或表彰决定表彰的省级先进生产(工作)者,在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其退休费可按原规定提高5%%。

外省和中央各部委及部队军以上单位表彰的1956年至1964年期间的先进工作者,在取得原发证单位证明后,可参照浙政办发[1990]99号文件精神执行。

(3)根据原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文件规定,凡是下列人员在退休时保持荣誉的,可以分别享受提高退休费标准5%%至15%%的优异待遇:1950年、1956年、1959年三届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出席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会的个人代表;1965年以来全国召开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财贸双学会议及科学大会上受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1956年全国人民警察、治安保卫委员功臣模范代表大会,1959年全国公安、检察、司法先进工作者大会,1980年全国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1985年全国公安战线功臣模范和立功集体表彰命名大会的个人代表;1983年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代表会议表彰的优秀教师;两航起义有特殊贡献人员;九龙关起义有特殊贡献人员;国民党海军起义有重大贡献的人员;198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上述人员享受特殊贡献(优异)待遇后的退休费标准,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享受特殊贡献(优异)待遇的人员,必须在退休时仍然保持其荣誉。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授予机关复查批准可取消其荣誉称号,不能享受优异待遇:

a、主要先进事迹是伪造的;

b、因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分的;

c、犯有严重错误,受到党内开除党籍、行政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

d、品行堕落,在群众中影响极坏的。

凡没有上述情况,表现一贯较好,就应视为保持其荣誉称号。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不能提高退职生活费标准。

3、适当提高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退休费标准

参考文号:国发[1983]141号、劳人科[1983]153号、国发[1986]26号、[86]国科发干字0281号、浙政办[1986]54号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规定,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退休时,可按下列办法酌情提高退休费标准:

(1)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星火奖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集体奖指主要发明人与作者,下同),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15%%;

(2)省或中央、国家部委一级授予的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星火奖的三等奖、四等奖获得者,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10%%;

(3)省或中央、国家部委一级颁发的各种科技奖、成果奖、推广奖等奖的获得者,其退休费标准可提高5%%。

4、提高教师退休费标准

省教委、省人事厅根据浙政[1994]13号文件精神,下发了浙人退[1995]55号文件,规定:“教龄满30年的中小学教师,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按其基本工资的100%%发给退休费。”此规定从1995年1月起执行。浙人薪[1997]220号文件规定,从1997年3月起,高等师范学院校(含教育学院)教龄满30年、享受教龄津贴的教师,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按其基本工资的100%%发给退休金。

(二)退职待遇

1、职工退职金

参考文号:国发[1978]104号、国办发[1993]85号、浙人退[1994]85号

退职金亦称退职补助费、非因工残废救济费、退职生活费,分为一次性发给和按月发给两种。1978年6月以后退职的,全部改为按月发给。

(1)1993年9月30日前,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其退职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40%%计发。

(2)1993年10月1日后,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其退职费按浙人退[1994]85号文件规定的计发比例计发。即:

机关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工作满35年,按本人基本工资(技工按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和规定比例奖金,普工按岗位工资和规定比例奖金)90%%计发;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事业单位退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职费计发比例为:工作满35年的,按本人职务(技术等级、等级)工资和津贴部分的90%%计发;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本稿由区人事局提供)

关于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比例的有关事项

根据浙政办(1986)54号文件第4条规定,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正、副高级职称人员)退休时,经省教育厅批准,其退休费标准可按下列不同情况,酌情提高(5%至15%)。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标准的范围:

一、符合下列第1条或第2条的可提高退休费15%

1、全国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

2、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科学成果奖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集体奖指主要发明人与作者,国家级前6名)

二、符合下列第1条或第2条的可提高退休费10%

1、省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一级授予的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

2、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科学成果奖的三等奖、四等奖获得者(集体奖指主要发明人与作者,国家级前6名)

三、符合下列第1条或第2条的可提高退休费5%

1、省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一级颁发的各种科技奖、成果奖、推广奖等奖的获得者(集体奖指主要发明人与作者,省部级前3名)

2、经省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一级批准确认在生产、科研、文教、卫生、管理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者

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比例后,最高不超过本人工资。同时符合上述两项以上条件的,不能重复计算。高级专家在办理提高退休费比例时提交下列三个有效证件(证件和复印件):

(1)获奖证书;(2)高级职称资格证书;(3)高级职称聘书。

特殊贡献、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

事项名称:特殊贡献、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标准审批

设定依据:

1.《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

2.《人事部关于全国先进工作者退休后可否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问题的复函》(人办函〔1997〕76号);

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对高级专家离退休有关规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1986〕54号);

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1956年至1964年期间获得省级先进生产者称号的职工退休费计发标准问题的复函》(浙政办发〔1990〕99号)

数量限制及方式:无

审批和登记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特殊贡献人员、高级专家:

1、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劳动模范待遇的先进工作者)和中央军委命名的战斗英雄、模范;

2、国务院各部委和省政府命名的劳动模范,部队军一级命名的战斗英雄、模范;

3、我省1956-1964年期间的省级先进生产(工作)者;4、1989、1995年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

5、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

(1)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科技成果奖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集体奖指主要发明人与作者,须附相关材料,下同);

(2)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科技成果奖的三等奖、四等奖获得者;

(3)省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一级颁布发的各种科技奖、成果奖、推广奖等奖的获得者,以及经省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一级批准确认在生产、科研、文教、卫生、管理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者。

6、以上人员均应在退休时仍然保持其荣誉。

申报材料: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上报以下材料:

1、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提高退休费比例申报表(一式三份)或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比例申报表(一式三份);

2、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原件或单位确认并盖章的复印件,一份)或高级专家获奖证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聘书(原件或单位确认并盖章的复印件,一份)。申请表格:浙江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提高退休费比例申报表、浙江省高级专家提高退休费比例申报表

三、有重大贡献高级专家获得集体奖项的(指受奖者只有单位名称,未列主要完成人名单的),应依据原始科技成果申报材料中该科研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名单,按下列排名确定:国家级一等奖的前15名,二等奖的前9名,三等奖的前5名;省(部)级一等奖的前9名,二等奖的前7名,三等奖的前5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前9名;国家部委和省联合科研获奖项目中浙江省课题组的前3名为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项的,可确定总编、副总编、主编、副主编为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

浙江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提高退休费比例申报表

注:

1、本表填写一式三份,分存核准、呈报单位和本人档案各一份。

2、申报时需附:劳模荣誉证书复印件一份。

篇2:现行制度有关

【摘要】保证期间是担保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决定着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限制。保证期间事关保证责任的承担实现,在保证制度中处于关键地位。保证期间制度一直是我国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综合诸多争议,本文以保证期间性质为基础,通过对比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并结合我国法规情形,对保证期间的计算起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最后,探讨保证期间较有争议性的问题之一: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问题。

【关键词】保证期间诉讼时效起算点中断

【正文】

一、保证期间的确立与发展:

保证期间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为我国所确认始于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此时对保证期限的规定虽然十分简单,但已经将保证期限作为保证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保证期间制度作了较为完备的规定,至此正式确立债权人超过保证期间未依法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可以免责,此时保证期间制度采取的是当事人约定主义。

1995年出台的《担保法》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保证期间制度的内容,保证期间这一提法正是在该法中得以确认。《担保法》还确立了保证期间约定主义与法定主义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合同,强制认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至此不适用保证期间制度的保证退出历史舞台,保证期间真正成为所有保证合同的必备内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担保法》司法解释在《担保法》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未约定保证期间与保证期间约定不明的不同法律后果。该司法解释还规定了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对长期争论不休的保证期间的性质问题给出了司法机关的态度。

二、关于对保证期间的理解和认识

(一)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

保证期间的性质一直是理论界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担保法》出台后,我国法学界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致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因为保证期间届满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归于消灭;第二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是诉讼时效,此观点依据“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担保法》第25条六个月之规定应属特殊的诉讼时效,而第26条之保证期间则属除斥期间;第四种观点则在前述观点基础上认为保证期间是有别于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一种特殊期间。本人认同第 1

四种观点。理由如下:

1、保证期间不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区别较为明显:

(1)规范目的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起源于罗马法裁判官法上出诉期限,目的在于通过对民事权利的限制,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加快民事流转,并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保证期间的设立则是基于保证制度中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考虑,立法上向保证人倾斜以维护保证人利益的结果,避免债权人因怠于行使权利而加大保证人的风险。(2)规范的性质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属于法定期间,当事人不得以法律行为加长或缩短诉讼时效,也不得预先抛弃时效的适用;然而保证期间属于约定期间。(3)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而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一般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时。(4)是否适用中断、中止、延长方面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属于可变期间,可以由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中断、中止或延长;而保证期间为不变期间。(5)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消灭的仅是胜诉权或产生抗辩权而已,实体权本身并不因此丧失;而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尚未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丧失的是实体权。

2、保证期间亦不是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先存在的期间,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变期间,期间不适用中断、中止或延长。除斥期间与保证期间虽均会因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而发生权利消灭的效果,然二者规范方式、性质等大有不同。具体表现为:

(1)规范性质不同:虽然二者均属不变期间,但除斥期间为“法定不变期间”;而保证期间为约定保证期间,即使适用法律推定的期间,也只是法律对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补正,本质上仍当事人意思自治。(2)就期间起算点而言:除斥期间自权利发生之时计算;而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3)就客体而言:因除斥期间而消灭的,均为撤消权、解除权等形成权;而因保证期间而免除的是一种可能的保证责任,即保证期间所指向的是请求权。

(二)关于保证期间起始点

保证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当债务人至债务履行期届满不履行债务,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责任。

1对于一般保证:债权人在未催告债务人履行债务或未对其提起诉讼、申请仲裁之前,保证人可以先诉抗辩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第25条规定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即开始计算。

2对于连带责任保证:所谓连带性,就是在债权人提出债务履行要求时保证人与债务人的地位应当是同等的。因此,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履行的同时也可要求保证人履行,从二者选其一。此时即为保证责任的产生之时,保证期间的起算点。由此可得,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应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

3、对于最高额保证:当最高额保证的债权确定后,保证人履行责任的期间开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应受单个形式保证的保证责任期间的限制。最高额保证是保证人在其承诺的额度范围内,对债务人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额的确定应当以决算期为准。在当事人对最高额保证存续期间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担保法》第27条规定,“保

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达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的书面通知到达债权人之日,即为债权额的决算期。

三,我国关于保证期间的现行立法较有争议的问题

我国关于保证期间的现行立法有争议的问题不少,如关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断的问题、关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中止的问题、保证期间是否受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等。其中较具有争议性的是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问题。

众所周知,保证债务与主债务相比具有从属性,即保证债务随主债务的发生、转移、消灭而发生、移转、消灭。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法正是从保证债务具有从属性出发,规定主债务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保证债务。《担保法》对此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解《担保法》第25条第2款,不能仅从保证债务具有从属性着眼,而应从诉讼时效本身中断的特点和《担保法》把保证区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这一特点入手。所谓诉讼时效中断,学者通常认为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事由的发生阻碍时的进行,致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换句话说,没有诉讼时效的起算肯定就不会有诉讼时效的中断,所以,对第25条第2款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中断的只能是保证期间而决不是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因此,《担保法》并未一概承认主债务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保证债务。它仅仅是借用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来说明一般保证期间可以中断,是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保证期间。当然,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保证期间,应理解为债权人对主债务人提起的诉讼或仲裁结束之时,而不应理解为受理之时。因为如果是很短的保证期间,如法定的6个月,若从诉讼或仲裁受理时开始计算,在6个月内诉讼或仲裁可能尚未结束,而保证期间就已经届满。当诉讼或仲裁结束时,债权人已经丧失对保证人的请求权,这显然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有违《担保法》保障债权实现的立法宗旨。

以上论述的是一般保证中保证期间的中断问题,至于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是否也有“中断”,《担保法》未作规定。笔者认为,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并不存在“中断”与否的问题。在连带保证中,当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保证人与债务人即处于同等地位,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债权人于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可以不经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而直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债权人向连带责任保证人主张权利后,紧接着是保证债务履行期限的确定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问题,并无“中断”保证期间的必要,而是以一种期间代替了另一种期间,因为只要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后,保证期间存续的意义即已经完成。因此,《担保法》对第25条和第26条作不同规定,并非是立法疏漏,恰恰是因为《担保法》对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作了严格区分的缘故。

【参考文献】

1、《我国当代保证期间制度新论探究》来源:中顾法律网

2、《主合同的变更与保证》作者:王利明

3、《我国现行担保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陈奇伟

4、《浅论最高额保证的期间》作者:范李瑛来源:中顾法律网

5、《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理解与运用》来源:中顾法律网

篇3:墙改有关政策解读和现行政策汇总

最近有机会到一些省市调研和学习, 所到企业、工地和有关管理部门, 对墙改和建筑节能工作积极性都很高, 都很想把“禁实”和新墙材发展工作做好, 为节能建筑推广作出贡献, 但是由于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多次换届, 加上缺乏行业及时引导和有关信息沟通, 使得一些地区对墙改政策缺乏全面了解, 对新墙材发展感到茫然, 有的认为“禁实”和淘汰24门轮窑是不了解我国国情的想当然政策, 有的认为“禁实”根本不彻底, 还需要“禁烧”、“禁土”才能保护好土地和当地生态环境, 除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外, 几乎在20多年前墙改初期提出的各种质疑, 在一些地区又重新提出, 如此认识不一致, 不但影响墙改事业正常发展, 而且在一些地区引发了激烈争议, 有可能滋生社会不安定因素。我作为墙改老人, 处于对这项事业的关心, 使这项工作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本着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的想法, 谈谈个人见解。

1 墙改有关政策的解读

20多年来, 我国墙改政策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 形成了系统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 体现了国家对墙体材料革新实行堵疏并重的全面政策措施, 它包括行政法规、经济政策和技术法规, 其中行政法规和经济政策就有15~16项, 当然有些政策随着国家经济和建设发展, 有所变化和调整, 但总体上墙改的政策法规体系还是较为全面的, 在这些政策法规体系中, 较为重要的政策有如下几项:一是“禁实”政策和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二是征收新墙材发展专项基金;三是实施差别税率, 对利废新墙材产品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等等。下面我就有关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1.1 有关“禁实”政策

1.1.1“禁实”的必要性及其含义

“禁实”是墙体材料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禁实”是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由于我国10多万个乡镇砖瓦企业占地约500多万亩, 截止2005年每年生产7 000多万块粘土砖, 年耗土量约14.3亿m3, 相当每年毁田地100多万亩;这些乡镇砖瓦企业大多数是轮窑和土立窑, 每年生产能耗约7 000多万t标煤, 加上实心粘土砖保温隔热性能较差, 难以达到节能建筑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要求, 因此推进墙体材料革新, 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发展利废节能的新墙材产品, 不但可以保护农田耕地, 而且可以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使用能耗, 减少碳的排放, 从某种意义讲, “禁实”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

起初在国务院[1992]66号文件中是“限制生产和应用实心粘土砖”, 从1989年启动墙材革新, 经过10年实践, 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 提出“从2000年6月1日起禁止在沿海城市和其他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 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并根据可能条件限制其他粘土制品的生产和使用”, 明确首先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即城区建设规划内, 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以后又逐步推进到城市郊区、县镇, 2000年后尤其在2005年后, 经济发达地区, 土地紧缺地区, 大规模开展城镇化建设, 有的省市已扩展到城郊、乡镇、农村, 说明“禁实”政策的落实正在逐步深入推进。

20多年来通过“限实”、“禁实”的推进, 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资料, 20多年来节约耕地300万亩;利用固体废弃物15亿t、节约能耗2 500万t、减少碳排放5 100万t、减少SO2排放50万t, 可见“禁实”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但是由于我国国情, 大量乡镇砖瓦企业是农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 它不仅提供了乡镇经济和建设的财政来源, 而且解决了众多农民工就业问题, 正确实施这项政策, 还关系到是否扶持乡镇砖瓦企业升级改造的问题, 加上各地新墙材发展和应用都需要有个过程, 因此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就不能简单而为之, 必须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准确地认识和贯彻执行, 为此“禁实”工作的推行, 必须严格区分政策界线。

“禁实”的原意, 是禁止破坏农田和耕地建砖瓦窑和取土烧砖。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这一政策含义, 以后又扩展到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为保护植被, 不得乱恳滥挖土地, 因此“禁实”的含义准确理解, 是禁止破坏农田、耕地, 破坏生态环境建窑和取土烧砖。

1.1.2“禁实”不能等同于“禁粘”, “禁粘”不是“禁实”的必然

“禁粘”是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制品, 换句话说, 既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同时又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空心制品, 同样也是指禁止破坏农田、耕地, 破坏环境取土烧制粘土制品。“禁粘”是有条件的, 不是所有“禁实”地区都要发展为“禁粘”, 这两者在政策上是有区别的, 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稀缺地区, 具有相应建筑功能可替代的新墙材产品, 并且建筑设计和施工都有相应的技术规程和构造图集, 施工条件许可, 是可以“禁粘”的, 否则“禁粘”就不大可能实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72号文件中, 只是提出“根据可能条件限制其他粘土制品的生产和使用”, 并没有要求禁止粘土制品使用, 目前有的城市只是禁止生产和发展粘土制品, 或者在有条件的地区一定范围内禁止使用粘土制品。

1.1.3“禁实”、“禁粘”更不等于“禁烧”

“禁烧”是禁止生产和使用烧结制品, 它也不是“禁实”和“禁粘”的必然, 烧结制品尤其是作为节能墙体的多排孔的烧结空心制品, 包括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性能, 我国经过20多年各种新墙材产品应用实践对比, 证明烧结制品质量和性能最稳定, 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欧美, 至今也没有禁止烧结制品, 仍占有一定的比例, 更何况我国烧结制品主要是以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为主要原料,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因此提出“禁烧”就不大符合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应当慎之又慎。

1.1.4“禁实”不等于“禁土”

前面解读了“禁实”含义是禁止破坏农田、耕地, 破坏环境取土烧砖, 如果不是这样, 而是用建设工地的建筑垃圾包括废弃土、建筑碴土等烧砖, 就不能列为“禁实”范围之内, 因此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 各地建筑废弃物增多的情况,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3年修订《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 (2008年版)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中, 特别增加“利用建筑垃圾、淤泥和污泥烧制空心砌块”, 也就是说在城市建设中废弃的渣土和淤泥被利用烧砖, 不但不会禁止, 还要鼓励, 享受资源利用的有关优惠政策。

1.1.5 建筑垃圾包括哪些内容

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都可作为建筑垃圾, 它包括建筑渣土、坑基土、筑路及城市轻轨地铁隧道的挖掘土、为建设用地平整土丘荒坡土等固体废弃物, 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些渣土都是生土, 按照农业科学院的解释, 这些土质在短期内没有形成农作物可生长的泥团结构, 因此不能种植农作物, 泥团结构要经过较长年份在日晒雨淋条件下, 滋生植物可生长的细菌, 由这些植物细菌逐年繁殖形成泥团结构方可种植。建筑渣土长期堆放不处理,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污染环境, 因此利用这些渣土烧砖与“禁实”、“禁粘”是有区别的, 不能等同而语。

1.2 淘汰落后工艺装备

在国家新颁布的 (2011年版) 《产业政策目录》中淘汰类建材行业的目录列有, “砖瓦24门以下轮窑以及立窑、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 (2011年) ”, 我理解有如下几点含义: (1) “24门以下轮窑”应包括24门轮窑在内, 而且是截止2011年必须淘汰, 2011年以后暂未规定, 但2011年以后淘汰力度可能进一步扩大, 这是墙材行业调整结构的大势所趋; (2) 淘汰的是落后工艺装备, 不是“企业”, 也就是说企业把轮窑和烟囱拆除, 落后设备淘汰了, 改造成符合产业政策的先进工艺设备或者转产其他产业是完全可以的; (3) 绝不能借淘汰落后砖瓦工艺装备为理由, 占用砖瓦厂用地, 有关砖瓦厂用地处置问题, 应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不能借机侵占农民土地或乡镇企业用土地, 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是不涉及到土地变更问题。

1.3 实行差别税率, 利废产品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利废企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和产品增值税, 生产实心粘土砖企业一律按实用税率征收, 不得减免, 这是国家推进墙材革新, 鼓励企业发展新墙材产品非常重要的政策, 既鼓励现有砖厂转产、升级改造, 向利废节能产品方向发展, 又调动新建利废墙材企业的积极性。现在不少企业没有落实这一差别税率政策, 利废企业困难重重, 难以为继, 更无能力升级改造, 使得众多企业多年来停留在同质产品、低水平生产的基础上, 有关管理人员应当想企业所想, 急企业所急, 尽快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认真落实这项政策, 在墙改先行的省市已执行20多年了, 未执行的省市应当尽早落实。

1.4 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使用政策

这是推动墙体材料革新, 促进新墙材应用和发展的支柱政策, 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07]77号文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 (1) 不能任意减免, 要按新墙材使用比例返还; (2) 一定要专款专用, 不能挪作他用; (3) 不能只征收不使用, 长期积压不用等于失去政策意义。

目前新墙材基金还是用于同质产品的贴息较多, 用于上档次上水平的新墙材示范项目并不多, 从有关省市征收资金的强度看, 完全有能力对转变墙材生产方式、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导向作用的示范项目,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例如: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墙材产品、工厂预制化的装备式板材等项目都是非常必要的。

2 国家现行墙体材料革新政策汇总

为推动墙体材料革新和节能建筑推广, 20多年来国务院和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限制 (或禁止) 粘土砖生产使用和扶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政策, 并根据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 不断进行调整和修订。在这里特别说明, 过去墙材企业大多依赖于享受国家对墙材行业特定的政策, 不大注重国家综合性的大政策调整和变化,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为加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在环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 同样适应墙材企业, 然而行业大多数人士并不注意, 不会利用这些政策支持墙材行业发展, 现就汇总国家现行墙材革新政策之际, 结合国家近年来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有关政策一并整理如下。

2.1 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政策

建设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示范生产线、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新产品、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可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给予贴息和补助 (财综[2007]77号文件) 。

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墙材产品 (空心砖、砌块、墙板、砂浆等) , 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 列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的部分新墙材产品,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财税[2008]156号) 。

生产产品原料70%以上为废渣的新型墙材企业, 其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技术标准, 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减按90%计入当年收入总额 (财税[2008]47号文件、财税[2008]117号文件) 。

企业销售自产的下列货物, 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财税[2009]9号文件) :以自己采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矿物连续生产的砖、瓦、石灰 (不含粘土实心砖、瓦) 。

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可以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 。

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国务院令第512号) 。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 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当年不足抵扣的, 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国务院令第512号) 。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 确需加速折旧的, 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国务院令第512号) 。

再生节能建筑材料企业扩大产能可享受不超过3年的财政补助资金, 贴息、贷款优惠政策 (财建[2008]677号文) 。

2.2 限制或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砖的政策

对生产实心粘土砖、瓦产品, 一律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减征或免征增值税 (财税[2008]156号文件) ;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 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应按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财综[2007]77号文件) 和相关规定, 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加强环境监督执法, 依法处罚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国办发[2005]33号文件) ;

对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地区的企业, 仍继续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的, 以及无照生产经营、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 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 (国办发[2005]33号文件) ;

禁止向新建、扩建、改建实心粘土砖的生产项目供地, 限制向空心粘土制品生产项目供地, 对违反规定的, 不予办理用地和采矿登记手续, 停止发放土地使用证, 并依法予以查处 (国办发[2005]33号文件、国土资发[2006]296号文件) ;

对现有粘土砖生产企业, 严格控制取土范围和规模, 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办发[2005]33号文件) ;

对年产2000万m2以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15万m3以下石膏 (空心) 砌块生产线、单班年生产能力2.5万m3以下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及单班年生产能力15万m2以下混凝土铺地砖固定生产线、5万m3以下人造轻集料 (陶粒) 生产线、10万m3以下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3 000万块折普通砖以下的煤矸石、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及5 000 t以下岩 (矿) 棉生产线,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办理用地相关手续 (国土资发[2006]296号文件) 。

篇4:现行制度有关

关键词:《会计法》《刑法》刑事责任扰乱会计秩序犯罪

《会计法》有关法律责任的研究,学界呼声最高的是对于民事责任的规定,研究者都已经关注到了《会计法》中对民事责任规定缺失的现状,而对于刑事责任的研究,由于会计和法律学科的分属,导致相互结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刑事责任规定错综复杂的条文表述下和会计学科强调的实践技能下,应该说将两者贯通进行的探索,学界的研究还仅仅是个开始。

一、现行《会计法》刑事责任的规定的多样性和不合理之处

现行《会计法》对违反正常会计秩序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但在这些看似详尽的规定下,其实反映了对刑事责任规定的笼统和不清晰,具体体现为:

第42条规定的十项内容,包括:(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2)私设会计账簿的;(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本条规定的十项内容,有些行为根本不具备达到犯罪的标准,比如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规定就不可能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的程度,因此也不可能构成任何的犯罪行为。而《会计法》笼统地规定:“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讲,会计法的立法者过于严苛,同时对相关的刑事法律责任又未进行系统的梳理,导致了上述规定的不切实际。

《会计法》后续的几条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是对第42条内容的扩充说明,比如第43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内容是关于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伪造变造后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第44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是对《会计法》42条第8项规定内容的延伸说明,在本条中强调的是手段上体现出的主观恶性,是通过隐匿和故意销毁的方式进行,体现了主观上的恶性较之第42条规定第8项“未按照规定保管”更加严重。

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强调的是授意、指使、强令的各种主体,其行为内容涵盖了43条和44条的规定,一般而言,授意、指使、强令的主体都是单位的负责人或者领导人。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会计法》在第六章中规定的法律责任里,虽然全面强调了各种行为的刑事责任,但这些规定由于立法上的考虑不周,导致了对刑事责任规定的过于笼统,不具有可行性。多样性的规定,在执行上也容易出现矛盾。可以这么讲,《会计法》作为规范会计秩序的基本法律,其在法律责任上的规定过细,甚至在不同的法条中不断重复,直接导致了执行中因为其他法律修改而产生的困难。同时,部分立法上的用语过于宽泛,如“构成犯罪的”说法让人容易产生误解,虽然《会计法》的立法者是为了避免和《刑法》产生矛盾而做出的技巧性表述,但却不断成为理论界的讨伐的对象,笔者以为这种看似严谨的用语实质上最不严谨,因为这其中规定的若干构成犯罪的行为,在刑法中并未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我们不难揣测,广大的公民将认为这些行为是会构成犯罪的,但又不知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犯罪,犯罪了又会有何种刑罚。这种怀疑导致的不信任反而比没有规定更加严重,将导致对整个《会计法》法律责任的不认可。

二、现行《刑法》及修正案对扰乱会计秩序治罪的空缺

现行刑法里将会计违法行为单独作为犯罪加以惩处的仅有“不按规定披露公司、企业重要信息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等少数罪名,其调整的范围和力度明显不足。又因现行刑法对于偷税罪、贪污罪等都已有了明确的界定,因而在实践中多数会计违法行为都被作为偷税罪、贪污罪等相应目的犯罪的犯罪手段,最后被以偷税罪、贪污罪等目的犯罪而追究刑事责任。[3]

篇5:现行退休制度规定

现行退休制度规定

一、全国各地职工退休规定统一吗?干部与工人身份有什么不同?

解答:

目前全国各地职工退休仍然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连续工龄满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连续工龄10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国各地标准统一。

关于干部与工人身份问题:干部和工人的概念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以前工作在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员统称国家干部,在企业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工人。干部由人事局管理,工人由劳动局管理。在招用上,凡由大专以上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一般为干部,由人事部门负责招用;其他人员参加工作,则由劳动部门负责招用。在档案管理上,干部档案由人事部门负责管理,下设有人才交流中心。工人档案由劳动部门负责管理,下设有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从开始,国家将人事部门(局)和劳动部门(局)合并,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两个中心(人才中心和职介中心)也进行了合并。从机构合并上看,就表明干部与工人的`区别逐渐消失。但是为了尊重历史和尊重人们的惯性思维,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仍有些区别。如:女工人退休50周岁,女干部退休55周岁。

实际上现在所有用人单位(企业),都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那么就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如果聘用你在管理工作岗位,则可认为你是干部身份。如聘用你在工人(普通)岗位,则你就是工人身份。为此,我们不要为自己的身份过多纠结。

二、地方性规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四大城市),对退休年龄、社保缴费时长等规定,是否有不同?有户籍限制吗?

解答:

(一)关于户籍限制问题:

上面已经说到,目前全国各地退休年龄标准统一(男60周岁,女工50周岁,女干55周岁),社保缴费年限标准统一(最低)。北、上、广、深四城市也与全国相同,没有地方性特殊规定。至于退休是否有户籍限制的问题,原则上讲应该说是有的,对全国所有城市都一样。但现今政策也不完全是这样限制的。2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国办发[]66号),《办法》规定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条件和退休待遇领取地的确定。条件:凡跨省市流动就业人员,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均可以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达到退休条件时,凡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也可以在非户籍地办理退休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待遇。

(二)关于退休待遇领取地确定问题:

退休待遇领取地确定问题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办法》确定了三条原则,即:“户籍

地优先,从长从后”。

何谓户籍地优先?即不管你在达到退休年龄时社保在何地,无条件的可以转到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并享受待遇。

何谓从长?即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看其缴费地的缴费时间长短,如满10年的,则在缴费地退休。如不满10年的,则要看其上一个缴费地是否满足10年,如满足10年,则转入上一个缴费地退休。如所有缴费地都不满足10年的,则要转回户籍地办理退休。

何谓从后?如果参保人在多地缴费都满足10年,则从后看其各地缴费,以最后一个满足10年的缴费地办理退休手续。

现行退休制度规定 [篇2]

一,退休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汉朝(公元前2),随后唐太宗进一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修正案。也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含退休制度在内的福利型综合性法规。 二,退休需要满足的条件

休退条件:老干部离休是以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作为主要条件的,而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制度是以年龄和工作年限为主要条件。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大致相同,但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退休条件的规定也略有差异,主要条件如下: 年龄条件: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年龄,男的均为60周岁,女的干部比工人延长了5年。

篇6:现行教育制度的利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家族,是任何一个个人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中教育的意义不光是教人向善,遵纪守法,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得一定生活地位的垫脚石,简单来说教育也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门槛,但是就其本职,应该是以育才为主,这个必须是要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却与社会之间的“代沟“很大。所以本次的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从制度本身查找现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原因所在。

为了便于实践调查和研究,我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以调查“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切入点和中心展开实践,最后将实践的成果与教育制度本身联系,找出其不合理之处。以切入点为中心,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我把工作分为三个模块,下面就是相关模块以及实践成果。

一: 当下的教育制度在实际中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作为教育制度的最后践行者,学校在这一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以学校为主要的研究中心。同时应该说明一点,此次研究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其成果是从制度推倒出来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比较合理的,我基本上不会采纳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所谓培养口号,应为任何口号如果没有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它就是一个口号,以口号代替相关制度是肯定会失败的,所以为了使成果更加合理科学,我始终是以制度为暗线的。

而学校的培养方向实际上在最终的目的上可以看到,由于在大学

里面问题得到了最大展示,但是客观的讲,这种结果早在小学幼儿园时期已经埋下了隐患,所以让大学承担此后果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大学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高中等是形似的,在一些方面还病的不足以成为患者代表,所以我研究的学校是以大学以前的教育过程为主,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会变得残缺。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讲,其教学活动是以壮大生命线为中心轴的,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育部门、社会捐助、学费收入,那么这些资金来源部门的教学评比将成为学校活动的准绳,显然对与大学之前的教学部门,升学率是一个核心指标,因为学校的评优以及成果检验都是以此为最重要的元素,而这种评比又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以及资金深度,所以学校怎么可能不把这个当做头等大事来做呢? 更要命的是教育环节的所有参与者都患上了“分数依赖综合症”,教师的工资奖金以其学生的成绩为主,学生被按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家长更是像赌徒一样把资金和希望压在学生的分数上,所以说考试成绩是教育环节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实际上都是为此服务的,在这里检验学生能力的不是社会而取而代之的是考试,从“考试进化论“来讲,长此以往,那些能够取得更高分数的能力将会被保留并继续提升,而与此关联不大的能力是会被忽视甚至淘汰。而至于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可以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所以这些都是些口号,都是在打搽边球,从教学环节上是推不出这样一个教学目的的,在实际中即使有那也是精力剩余的馈赠,当真真与分数发生大的冲突时这些都得让位于分数。所以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陪样学生的考试能力,关于这种培养我总结为:以知识代替思想,以记忆代替思考。也就是说学校主要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记忆能力,当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学校是一个知识批发工厂,学生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技工,可惜的是这种技工最悲惨,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太差了。

所以我们看出学校现在已经变味了,一些人抱怨现在中国技工学校太少,其实不对,当下这里除了技工学校还是技工学校,可惜连技工学校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经过一些分析和研究我认为社会需要的能力是一个人对资源的获得,处理,利用的能力,因为在社会中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涉及资源的利用,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快速的获取资源,并能够将资源向着自己有用的方向加工,最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价值,可以看出在社会中它所要求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分析、实践能力,是与学校的培养方向所不同的。这种资源既包括知识也包括一些物质资源,但从知识来讲,社会要求的是一个人可以高效的获得,处理,利用知识的能力,至于知识来源并不要求非得都来自自己的大脑,毕竟人的大脑不能成为一个知识储存器,他的更主要的作用于职能在于如何分析加工这些知识,但这种能力却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相反一个劲的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舍主求次的做法。甚至我觉得把学生单纯培养成一个知识储袋在一种程度上是谋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最主要的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是需要从小培样的,但是那个时期却被

一些对今后的发展作用不大的教育所占用,所以说从社会这个需求来考核现行的教育制度,它连及格都做不到,所以说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碰壁是最不为奇的,在随后的实际调查中,举一些已经工作的毕业生说,以前的那些知识是有帮助的,但与实际工作来相比,所占比例严重不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储备占到教学活动的九成以上,但是,在社会中,所储备的知识在工作中所占的比例却让人寒心,所以说一些学长感慨当初的教育实在是在走弯路,效率太低了。当然一些学生出来后社会适应能力很好但是那是以放弃走这种畸形的教育路线为代价的,我佩服这样的学生,毕竟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还得自己把握,教育制度的不足是很多而且很不合理,但是教育制度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它所涉及的领域不光是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资源的分配,完成这些事情肯定会错过好几代学生,这时候我们学生就得自己成全自己,不能指望教育部门快刀斩乱麻。

上面的实践工作主要是完成了对教育制度的切入,从人才培养方面挖掘了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所在,下面我将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从而以此指出现行教育制度的相关弊端。

当下的教育制度模式实际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应试能力为核心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这是从教育制度本身出发,从社会角度来讲,教育制度又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最终来源,同时教育制度又是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重要渠道,所以说教育制度在社会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而当下中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如此畸形的现状也是这两种身份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

从人才培养来讲,教育就是为社会提供各种高素质人才,而且人才培养的能力应该以社会实际为导向不能简单的由几个教育专家坐在屋里决定,前面讲过社会所需的人才具备的能力是对资源的获取就、加工、利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能精确量化,他是一种比较隐形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和检验的,即使量化那标准也觉不是像分数那样精确,而且量化形式也觉不只是做做题就可以的。再从资源分配来讲,由于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大多是以物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在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多数的学生都是选择以教育为路线参与资源的分配,那必须得制定分配的标准,由于在中国人口太多加之资源分配模式单一,所以这个标准必须是量化而且得精确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资源分配的合理与公平,而当二者融合在一起时肯定是有矛盾的,所以产生出这样一个畸形的教育制度,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和资源分配的公共标准,显然这是很不合理的。

归结一下就是: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利就是以分数作为标准可以公平公正的完成资源的分配,这主要依赖于他的精确的量化标准,但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弊端是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关键原因是一些能力是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和精度来量化的。所以说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主要是由他的双重身份对标准的要求不同导致的。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显然就是解决上述这对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不的标准来考核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在形式上单一的局面,因为现在基

本上教育制度在模式上还很单一,显然其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的大,所以政府应该拓展资源分配的模式与渠道,不能是教育垄断仕途之路,另外丰富能力培养形式,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教育,但同时也应该有实践类型的正规教育,在教育制度中,更应该打破应试能力为教育考核标准的局面,并采用市场需求考核制,能力培养应该瞄准社会需求,应该坚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养的学生,同时这个应该在教育制度中加以体现,用制度保障成果,不能让其停留在口号上面。这样学校才更容易回归到其应该的位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我也觉得这种转变还得需要很多调研才能实施,所以彻底的改变现状还得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希望政府能够徐徐渐进,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去解决,尽量加快改革步骤,因为这种延迟是以几代人的未来为代价的。但话有说回来了,天地尚且不全之时,我们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成全自己,毕竟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上一篇:高中生行为不规范检讨书下一篇:公司人事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