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2024-05-03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通用8篇)

篇1: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尽管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好的,但具体执行起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党的十四大以来,针对原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影响效率提高的情况,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党的17大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没有缩小,仍在扩大。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0.42,但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0.48以上。

.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居民收入的大致水平是有一个社会心理基准线的,一般来说,国立和公营部门的工资薪金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政府公务员和公营单位的工资薪金水平往往成为收入调控的基准。在我国,目前国有公营单位的工薪标准尚待完善。其主要问题是,各国有公营单位之间的工薪水平本身尚不能充分显示出可比性和公平性。

收入分配不公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造成的。市场把人的机会,人的能力,人的活动范围,所造成的收入差别很明显的暴露出来,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没有市场,能干的,不能干的,拿的钱都差不多。现在有了市场,差别就看出来了,我觉得市场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就是非市场的收入,比如贪污腐化,贩毒走私,各式各样非市场性的收入也导致了收入差距扩大。一般来讲,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收入分配不仅受国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收入调节也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的开放性。特别是要认识到:我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本身,就与对外开放密切关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篇2: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所有制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之所以采取这种制度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是由下列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活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主要是指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是主体,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决定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另外,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所给予社会的,所能进行比较的,只有他们的劳动。劳动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

同时,生活资料的按劳分配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是对按资分配的否定,没有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失去了其经济意义,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就不能实现。

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其意思只是说明,没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根本谈不上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但是,仅从公有制本身还不能充分说明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因为,公有制下也可实行平均分配,也可实行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非原始社会可比,而又远非具备实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条件。在这种条件下,除了以劳动作为尺度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其次,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三大差别的存在,不仅束缚了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引起劳动差别的长期存在,这种差别在分配上应予以承认,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再次,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人们要把劳动看作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手段。因此,人们要把劳动同收入联系起来。

最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恩格斯曾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采取对全体劳动者来讲都比较公平的方式,即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劳动量的多少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究竟怎样认识“按劳分配”?在理论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它还是一个相当不确定的“模糊概念”。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都是把“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理解为具体的付酬尺度。

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按劳分配”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完全实现是要通过我们无数代人艰辛努力才能完成的。

第一,从“按劳分配”的思想来源看,它是19世纪后期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

分配趋势的一种“预见”。

马克思是这样来预见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趋势的:

在《资本论》中,他提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又进一步作了详细论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表述最完整、对“按劳分配”思想表现最充分的就是这两段话。从这两段话里的“设想”、“假定”、“例如”等词及其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按劳分配”还只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趋势的一种“预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集中了主要精力,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情形的研究却比较少。所以,他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情形进行说明时,是非常谨慎的,总是再三声明,只是作一些“预见”、“设想”。他从不对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做过多的描述,不对未来社会作出什么结论。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分配问题,马克思同样也持这种态度,声明自己只是对未来社会产品分配趋势进行了一些“设想”或“预见”。

当然,马克思以社会主义所有制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以按劳分配否定按资分配,这是符合规律的逻辑抽象。所以,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实行“按劳分配”的“预见”自然包含有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条件的成熟,这种“预见”必然在社会主义社会成为普遍现实。

第二,从“按劳分配”的内涵看,它反映的是与生产者“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相适应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的“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的说法,我们应该把生产者“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作为“按劳分配”的内涵。列宁把它概括为“按劳分配”,这是非常恰当的。

那么,这个内涵如何理解呢?生产者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获得这种内涵呢?

我们知道,生产者(包括体力生产者和脑力生产者)所创造的产品价值中,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原料等转移过来的价值(C),一部分是生产者自身及其家庭在生产劳动中所耗费的社会必需品的价值(V)。这两部分都是对生产中消耗掉的物力和人力的补偿,生产者在其中并没有给予社会任何东西。那么,他们“给予社会”的是什么呢?这当然要从这两部分价值以外出寻找,那就只能是剩余价值(M)(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过去把它叫“利润”)。剩余价值经过市场交换得到实现,并且作了社会必需的各项扣除之后,在生产者之间按照他们在生产劳动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权利和所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意思。也就是说,生产者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和他们的劳动贡献构成正比例关系。“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所表述的含义,就是全部剩余价值归生产者所有,这才是“按劳分配”的真正内涵。

生产者获得“按劳分配”的这种内涵,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生产

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资本所有者和生产者才能合为一体,成为生产劳动过程的唯一主体,以致只需根据劳动贡献便可以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根本不必要考虑资本、技术等等其他要素的贡献。显然,“按劳分配”反映的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换言之,生产者“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的首决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根据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企业能够实行这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远没达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的条件。因此,“按劳分配”还只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按劳分配”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来实行和规范自己的行动。

第三,从“按劳分配”的依据看,它依托的是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

“按劳分配”的实现,不仅要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还必须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全面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

马克思总是把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与分配方式相联系,认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参与分配的前提和依据,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他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中,按劳动量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只有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全面结合,生产者的劳动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才能实现。生产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没有差别,这对生产者个人而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失去了作为分配尺度的意义。由这种生产条件分配结果所决定,就只能以“劳动”这一因素来作为分配的尺度了。

目前全世界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家企业存在“按劳分配”所依托的这种社会生产方式性质。在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使是公有制,也还是处在较低发展阶段。所以,全体生产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一生产条件也就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者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有差别的。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这种差别对个人分配而言,是一种有意义的现存尺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我们的这种“按劳分配”显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它的内涵和依据与完整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现实中生产者劳动后所得到的并不是“作了社会扣除后”的全部劳动成果,而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是必要劳动。它体现的是生活资料与劳动力的交换关系,这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有差别的。我们还没法实现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的分配方式,因此,对“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全面结合”的生产方式性质而言,“按劳分配”只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是要通过我们多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最终完全实现的。

综上所述,目前阶段我们无论是在“按劳分配”反映的内涵方面,还是在它依托的社会生产方式性质方面,都还达不到它的实现条件。因此,“按劳分配”现在不只是一种具体的付酬尺度,而只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坚持这种认识,在理论信仰上,它就如同“共产主义”目前不能实现但代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样,可以继续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理想和信念,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纲领,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在实践上,它就可以与现有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相适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它就可以与市场机制相兼容,借助市场机制逐步来实现。如

篇3:对我国现行保函制度的一些思考

尽管海运保函存在一定合法性缺陷, 但它对国际贸易和航运实务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不能因为缺少法律依据就废弃这种符合实践需要的单据。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海运保函的效力, 使其积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既然在海运中要大量使用到保函, 那么保函又是什么呢?保函又称保证书或信用卡, 是指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或个人应申请人的请求, 向第三方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它的作用在于:保证在申请人未能按双方协议履行起责任或义务时, 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某种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

1 保函分类

1.1 从属性保函

国内的银行做国内业务时大多采用的是从属性保函。从属性保函是担保人在保函中对受益人的索赔及对该索赔的受理设置了若干条件的限制, 保留有一定的抗辩权利,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得到满足之后, 担保银行才予以受理、付款。因此, 在从属性保函中, 怎样在索赔条款中设立条件更成为保函内容的重点。在实际操作中, 有条件的索赔条款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1.1在保函中约定, 受益人 (指合法权益被侵害的一方, 通常是接受保函的一方) 提出索赔请求时, 由委托人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已履行基础合同义务, 或受益人没有履行基础合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 由委托人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委托人不能证明, 则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推定受益人的索赔成立, 银行承担担保责任。1.1.2在保函中约定, 受益人提出索赔请求时, 同时提出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基础合同义务, 或能够证明委托人没有履行基础合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 受益人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受益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 则银行不予受理, 由受益人承担不利责任。受益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可以是发运货物的提单副本、第三家检验机构的商检证明或检验报告、合同双方之间的往来函电、项目监理工程师出具的证明或签字认可的其他书面文件等。1.1.3在保函中约定, 受益人提出的索赔请求, 必须经委托人同意或确认, 银行才能受理。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作用大为减少, 保函的银行信誉转化为普通的商业信誉, 对受益人的保护不利,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不被受益人所接受。1.1.4在保函中约定, 受益人的索赔请求, 必须经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生效的裁判文书确定, 担保银行仅凭仲裁机构的裁决或法院的判决来实施付款或免于付款责任。担保银行于签发保函时往往无法知道申请人在保函所涉及的法律诉讼案件中究竟应承担多大的实际赔偿责任, 甚至还不能肯定委托人是否必须作出这样的支付, 因此, 保函项下是否发生赔付, 以及实际上应赔付多大的金额等, 都要根据法院的有关判决来确定, 而绝不能仅仅依据受益人的单方索赔予以支付。

从属性保函在我国国内广泛使用有其适用的原因。首先, 国内人员流通便利, 不放心交易安全时, 可以派遣人员护送货物。其次, 在我国, 虽然有较多的银行, 但在处理商业事务时, 有专业的银行处理, 当遇到索赔请求时, 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断, 从而减少时间, 提高效率。然而, 从属性保函运用在国际货物流通时, 就会遇到很多不方便。第一, 国际货物运输中空间距离极远, 派遣工作人员成本极高, 普通公司无法承担。第二, 当涉及国际货物流通时, 发出保函的银行往往不是交易双方共同熟悉的, 可能不具有专业的人员来审查保函请求, 从而可能发生意外。第三, 各国对保函条款格式的规定不尽相同, 不同的法律条款对保函有不同的解释, 这在检查保函时又会造成各种影响。所以, 从属性保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并不适用。更多的是见索即付保函。

1.2 见索即付保函

见索即付保函是二战后为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由银行和商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并成为国际担保的主流和趋势。见索即付保函与我国国内经常使用的保证合同有明显区别, 它有备用信用证的某些特征:1.2.1见索即付保函具有独立性。虽然担保人是依照基础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申请, 向基础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作出见索即付的承诺, 但一旦见索即付保函生效, 担保人与受益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完全以保函中所记载的内容为准, 而不再受基础合同的影响。只要受益人按照保函的要求提交了索赔文件, 担保人必须付款。担保人不得主张先诉抗辩权, 也不能以基础合同的债务人的抗辩理由来对抗受益人。1.2.2见索即付保函具有无条件性。受益人只要提交了与保函中的约定相符合的索赔文件, 担保人即应付款。担保人并不审查基础合同的履行情况, 担保人的付款义务的成立也不以委托人在基础合同履行中违约为前提。

见索即付保函大大简化了银行的工作, 但银行还是有一些必须履行的义务, 这里只简单的指出两点:a.银行仅负有对保函规定的单证在表面上进行谨慎审查的义务。b.银行对受益人的赔偿请求负有通知义务。

2 现阶段我国在司法中采纳的主要标准

目前为止, 我国法律尚未对保函的效力给出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 己经渐渐形成了基本得到公认的做法。

2.1 善意原则。

我国对海运保函的效力判定基本采纳了善意原则。承认保函仅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效, 不论保函有效与否均不影响收货人向承运人或托运人索赔的权利。只有出于善意出具的保函才被认定有效, 存在欺诈的恶意保函无效。对于善意的标准我国借鉴了民法通则中关于诚实信用原则和“欺诈”的规定。

2.2 届时原则。

最高院《关于保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中还强调保函的善恶与否只能从当事人双方实施行为时所表现出的事实去分析, 这里体现出另一个判定保函效力的原则, 即届时原则。所谓届时原则是指海运保函善恶与否的事实因素是有时间限制的, 应该依据保函设立时的原因、动机、双方的主观状态等事实综合进行分析识别, 而不能以保函设立后所发生的事实加以推断[3]。届时原则是对善意原则时间上的限制, 它有效的筛选了需要采用善意原则评判的素材, 是对善意原则有效的补充。

我国的司法实践对于推动海运保函的发展以及我国海商法体系的完善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我国的法律对于这个问题尚未予以名文规定, 对于实践经验和惯例还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给予明确和强化, 这部分工作亟待完成。

海运保函这种新兴的航运业务信用单证, 它的存在对于现代贸易和航运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为了把它的这种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 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明确海运保函的效力, 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充分肯定其效力。而构建这个合理的范围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海商法立法, 使得海运保函的效力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成为真正的、无害的国际贸易和航运的“润滑油”。

[1]司玉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问答[M].北京:

[3]转自陈海燕.海运保函的法律缺陷和效力范围[D].外交学院97级硕士论文, 2000, 5 (19) .

摘要:提单制度是国际航运业务和国际贸易体制的基石, 是航运和贸易分工后单证交易的核心[1], 提单运转环节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运与贸易的衔接是否顺畅、交易能否顺利实现。尤其是在结汇和提货过程中, 因为不清洁提单或者提单迟于货物到达的情况, 使得船货双方的合同利益和既后利益的实现出现了障碍。造成这种障碍的实质问题是货物交接和付款这两个核心环节脱节, 而克服这个问题必须借助信用的介入, 以求交易在安全保障中顺利进行[2]。保函就是顺应这一要求、本着这一目的而被引入海运实务的信用单证。

关键词:保函制度,思考,原测

参考文献

[1]司玉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问答[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 (90) .

[2]尹东年.当代海商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11) .

篇4: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

关键词:汇率 货币政策 浮动汇率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

当一国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当局不得不为维持固定汇率而立即购入外汇的赢余,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这会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产生加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财政扩张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力。固定汇率制会对财政政策有一个加强效应,其强弱跟资本流动性的强弱有关:当资本有限流动时,会有一部分的加强效应,并且随着资本流动性的增强,这一加强效应会逐步趋强,当资本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制会对财政加强效应达到最大;当一国存在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货币当局不得不为维持固定汇率而抛售外汇,从而又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对扩张的货币政策产生一个完全的挤出效应,完全消除了货币扩张及其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就是说,无论资本的流动性如何,长期来看,扩张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国民收入是完全无效的。

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

浮动汇率制会对财政政策有一个挤出效应,其强弱随资本流动性的强弱。当资本有限流动时,会有一部分的挤出效应,并且随着资本流动性的增强,这一挤出效应会逐步趋强;当资本完全流动,浮动汇率机制会对财政扩张产生一个完全的挤出效应。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会自动升值,会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产生一个挤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扩张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力;存在国际收支逆差,此时该国货币会自动贬值,会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产生一个加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货币扩张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长期来看,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其影响力会随着资本流动性的趋弱而相应减弱。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情况下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最终将会完全失效,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最终是无效的。固定汇率制对于货币政策总是有着一个完全的挤出效应,而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情况下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其影响力会随着资本流动性的增强而相应减弱;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最终将会完全失效。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则总是有效的(无论资本流动性如何),浮动汇率制对货币政策总有着一个加强效应,并且其加强力度还会随着资本流动性的增强而上升,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这一加强效应达到最大。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改革现有汇率制度的基本取向及措施

(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第一,中国已经加入WTO,从长期来看,贸易体制改革和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第二,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只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从我国国情和国家利益考虑,我国不可能为保持汇率稳定而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最有可能调整的只能是汇率制度。第三,当前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浮动汇率制。

(二)汇率目标区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中期目标和近期的现实选择,从我国现实的金融市场等条件看,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

近期只能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之间进行调和、折中,建立一种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可供选择的汇率制度也只能是介于固定与浮动两者之间的“混合”体制。“混合”体制除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外,还有一种“目标区汇率制”。比较而言,汇率目标区具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制度的优点,更适合改革与开放中的中国汇率制度。这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

第一,明确、公开的汇率目标区优于有管理的浮动。在明确的游戏规则下,中央银行与市场参与者共同把汇率运动的轨迹置于区间内,传递给市场参与者一个稳定的预期,而稳定的预期保持了信心,使市场参与者行为方式与中央银行的目标趋于一致,共同将汇率限定在目标区内。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由于缺乏有关波动区间明确的、公开的信息,市场参与者只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预期。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银行比市场参与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其预期不确定性;预期的不确定将导致市场参与者反应过度,进一步导致汇率波动过度。

第二,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可增强我国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有效性。原因之一是中央银行控制汇率的运动有更大的自主性。在汇率目标,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移动,而且,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改变中心汇率与波动区间,避免汇率高估所引发的外部投机冲击。其二是央行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公众的预期心理来增强政策干预的有效性。在目标区内,央行的干预是不定期和不定向的,因而公众难以对央行的行为做出“完全理性”的预期,也就无法预先准确采取“逆向而动的对策”。因此,多数投资者会赶在央行干预前,顺应预计的干预方向进行市场交易,使现实汇率在央行干预之前就产生央行所希望的走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央行干预的压力。

第三,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可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灵活性。原因之一是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后,汇率自由浮动的余地相对增大了,央行有了相应干预的自主权,在它认为无干预必要时就不采取类似购入外汇、抛出本币一类的行为,这样就不会为维持一个“内在固定”的汇率水平而被动的增加货币投放。即使进行强力干预时,由于汇率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总量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其二是目标区汇率灵活性和稳定性兼顾的特点使汇率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平衡。

第四。汇率目标区制度与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与开放的渐进式路径相吻合。我国经济改革与开放是渐进的,金融的改革与开放也必然是渐进的。在渐进式的改革与开放中,汇率制度的设计也应该是渐进式的,即以现存的汇率水平为中心汇率,确定一定的波动区间,然后再逐步放开,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汇率制度。

(三)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的具体措施

第一,确定人民币中心汇率。改变目前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单一汇率参照,将人民币汇率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以一篮子货币来确定人民币中心汇率。在确定中心汇率时,根据我国经贸关系的实际情况,应盯住美元、欧元及日元与我国国际收支关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货币,如港元,由这个货币篮子产生一个加权中心汇率。

第二,确定汇率波动范围。围绕中心汇率,设定一个汇率的带状浮动区,即目标区。在目标区中,可以允许本币币值围绕中心汇率小幅波动。当汇率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时,货币当局不予干预;当汇率预期将超过目标区上下限时,货币当局通过在市场上买入或卖出本币进行对冲性干预。另外,中心汇率本身也是可以调整的,货币当局可根据本国国际储备状况或价格的近期变化定期地对中心汇率进行小额调整。

第三,实施汇率目标区制的配套改革。首先,取消强制性的结售汇要求,实行意愿结售汇制,改进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200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所有中资企业均可获得上限为去年外汇收入20%的留汇权,新企业则可获得5万美元的留汇额度。这一举措不仅能减轻央行经常性以市商身份入市干预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削减涉外企业因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的额外经营成本;同时,扩大了企业用汇自主性和灵活性,给它们以控制管理外汇风险的压力,从而分散汇率风险,有利于其逐渐适应将来更大弹性的人民币汇率。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留汇额度仍可进一步放宽,直至变强制性结汇制为自愿结汇,使整个外汇供求有效地出清价格,灵活地引导和调节需求。其次,转变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角色,扩大外汇银行持有外汇余额的比例。放松对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净头寸管制,中央银行只需依法实施监管和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适度干预,以免汇率过度浮动。这样可以改变当外汇市场供大于求时中央银行是惟一买者,求大于供时央行又是唯一卖者,央行若不入市买卖,外汇交易就无法顺畅运行的局面。再次,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及我国企业回避汇率风险奠定良好基础,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趋于完善。我国的利率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应制定未来5年内利率市场化的战略步骤,采取先贷款后存款、先浮动后放开、先大额后小额、先农村后城市、先外币后本币等措施。

第四,完善资本项目管理,积极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一要甄别资本项目交易,避免与经常项目交易发生混同,防止逃避管制。二要对资本项目交易所涉及的货币兑换、支付和转移加以管理,尤其要区分经常性交易和资本性交易。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外汇管理部门、外汇经营者和海关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是有效区分经常性交易和资本性交易的手段。

第五,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其一是适当增加市场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买卖,以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对市场价格水平的操纵,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其二是增加外汇交易工具,充分发展远期交易、调期交易、回购交易、外币期货期权等交易手段;其三是逐步扩大外汇交易中心的交易会员数量;其四是建立有形外汇市场和无形外汇市场相结合的、近期与远期相协调的外汇市场体系。

篇5: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覆盖人群最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能够共同享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一、2001年起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辖区所有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2005年起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辖区农业人口(含外出务工人员);

三、2007年起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辖区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其原则: 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2)其覆盖范围和缴费方法: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3)其目的:在矫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性缺陷的基础上,实现对城镇正式部门就业人员的全面覆盖。要为个体劳动者参保提供激励,鼓励那些有稳定工作、除了户口身份之外与城镇就业人口并无区别的农民工群体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步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够覆盖所有正式部门就业人口、退休职工以及愿意参加职工医保的个体劳动者,成为城镇筹资能力最强、保障范围最广的医疗保障制度。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矫正新农合的制度性缺陷的基础上,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实行强制性参加,实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覆盖,以避免逆选择。同时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缴费方面的补贴。对于那些季节性打零工性质的农民工群体,在制度上保证其参加新农合的重要前提是改变目前报销时的种种障碍。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一是探索多种途径与农民工输入城市合作,设立或委托更多农民工定点“医保”医院,为所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同时按规定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从而解决农民工带“新农合”进城的“医保”问题;二是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看病回乡报销医疗费用的门槛。如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所有农村居民,提高低收入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免遭疾病导致的贫困,提高现有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增强风险分担能力

篇6: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这个学制还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了确认。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学校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

中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4~5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招收获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或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得相应学位。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

制。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越来越迫切,我国的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分支型学制。

篇7:对于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 的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和在校生由建国初期的44所、l.52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177所、71.48万 人。普通中等卫生学校由1949年的181所发展到2000年的489 所。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50年来,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医药 卫生人才,2000年卫生队伍总量已超过559万人,其中卫技人员 449万人,医生207.6万人(医师160.3万人)、护士126.7万人。每 千人口医师数从建国初期的0.1上升到1.30,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这支队伍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医学教育一系列改革计划的实施,对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注重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医学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使医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尽管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应当中肯的说,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制度存在不少的问题。当然,也正是因为有问题存在,才能迫使我们解决问题,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提供线索。

我认为,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学制和学位制度混乱.我国医学教育现有3,5,6,7,8五种年制,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获得医学硕士学位,若从大学起点算起,有的需要7年,有的8年,有的要9年.博士学位的情况也类似.这种混乱的学制和学位培养制度,造成人才培养规格的混乱,更重要的是,由于难以制定准确,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造成了人才规格区分的不准确,培养质量难以全面保证,同时也不利于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再由于与其他国家没有可比性,势必阻碍我国卫生事业的国际化进程,影响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08年人民日报有报道,“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系有点儿乱”。确实,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有点儿乱,有三年制大专、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还有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人文修养不够,医学教育质量堪忧。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重点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合并,由卫生部主管变为教育部主管。

目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学教育”。据介绍,2007年,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高等职业学校有350余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400余所;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医学门类在校学生达到138.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医学门类在校学生达到137.2万人。现在,有150多个国家(地区)的2万多名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医学,其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1455人,接受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11689人,接受本科中医学专业教育的3564人。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由于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学科和医学教育的发展。比如,医学院校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地位问题,附属医院和大学及医学院的关系问题,附属医院的建设及投资渠道问题,医学教育的质量保证和规模控制等,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第二,专业设置过多过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通科教育.,而我国医学类专业达47个.带来的后果是,基础训练不扎实,以致专业技能难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由于知识技能单一,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突发性变化,造成巨大浪费.如法医学作为一个单独专业,首届毕业生分不出去就是一个例证.。

学制越来越长,学历越来越高,实习时间却越来越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对于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应该是第一位的。但目前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削弱,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医学教育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学制越来越长,学历越来越高,但临床教学实习却相对缩水,与之相应的实习时间也越来越短。以前医学本科5年,至少有1年实习;硕士研究生3年,其中有两年实习;博士研究生3年,基本上都是在临床实习。这样,从上大学到博士研究生毕业,有五六年的实习时间。而现在,8年制的本硕博连读医学生,主要精力都在教室或实验室里,在医院临床一线见习、实习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年。

我认为,现今医学教育有两个很大的漏洞:一是只看成绩、不求质量,平时学习不怎么认真的同学,突击一下也能考个好成绩,但学不到真本领;二是教学与科研脱节,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老师上课的幻灯片质量也不够高,有的老师干脆照着课本念,很枯燥。

目前还有一批令人信赖的专家活跃在临床医疗第一线,能让人放心地去就医。如果听任这种医学生实践能力削弱的状况发展下去,20年后,谁来给我们看病? 还有谁敢让我们这些将来的医生给他们看病?

每年都有不少考研的同学,理论考试成绩挺不错,但一经面试或谈到技能、动手操作,就露怯、露馅了。所以,我们医学生要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规范临床实践教学行为;要通过加强模拟临床实践,训练医学生的基本诊疗操作技能;更要通过社会实践、临床见习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

第三,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多地注重传授知识,缺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对道德品质和精神素质的培养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医学是“极其复杂的教育”,我们的医学教育应该加强基础及潜能的培养。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体,医学教育是极其复杂的教育。医学教育应该是一个包含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育过程。以5年制医学本科为例,虽然大学毕业了,医学教育并未完成,起码还要再经过3到5年的“住院医师培训”,才能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医师。

在国外,医科毕业生仅仅是一个“半成品”,但我国很多地方却把“半成品”当作“成品”,硬往医院里塞!目前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不配套,户口、待遇、社会福利等因素,制约了全科医师培训和住院医师流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些人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医科院校扩招势头很猛。有一所地方医学院校,一年招收1000多名临床专业的本科生,而它才有一所直属医院。这么多学生,他们到哪儿去实习啊?教学质量又怎么能得到保证?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及偏远地区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一些偏远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甚至还没有一个正规本科毕业生。然而,由于人员编制和就业观念等因素,医科毕业生“上不来、下不去”的状况普遍存在,致使大量医学人才“半途而废、流失严重”。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界限不清,学校教育的内容包含了一部分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容,而忽视了大学应加强基础以及潜能的培养。精英医学人才必须要有宽厚的基础,扎实的基本功底,否则难以承担重任。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严格的准入制度、长学制教育、优秀学生的出路遴选,是发达国家一流医学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卫生改革,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和广阔的空间。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是: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稳步发 展,提高质量。

优化结构——优化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根据21世纪科技发展和卫生服务模式,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各类医学教育,改革医学教育的培养模 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稳步发展——调整医学教育总体规模,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压 缩中等医学教育,使其与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人力发展需要相适应;提高质量——根据医学的特点,加强医学生全面素质、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并完善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制度将会有很大的改善,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将推动着祖国的医疗事业蒸蒸日上!

篇8: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一) 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 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 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 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 所得税收入近几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近70%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 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 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 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35%、52.32%、54.13%, 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 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 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 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 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 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 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 税负轻重不一, 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 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 致使偷税、避税、逃税现象大量存在。从我国目前的法制建设水平和税收征管环境状况看, 增值税征管成本较高, 税收损失严重。

(三) 税负结构不合理

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 我国增值税的税负设计明显偏高, 个人所得税税负设计虽然不算高, 但由于税收级距较小, 实际起到的调控作用倾向于一般收入水平者, 边际税率水平显得偏高, 从实际税负水平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占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

产业税负不公平, 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中,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四) 征管方面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征管环境不完善, 征管手段落后, 征管人员素质偏低。

自1994年新税制运行以来, 随着征管模式的变革, 各地都在征收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从实际运行状况看, 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征管大厅的建设层面, 计算机的配置既不能满足需要, 使用效率也不高, 在税收干部队伍中, 征管人员能力偏低, 征管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扭曲现象。由于各级政府存在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过于关心本级政府能使用的税金的现象普遍存在, 越权减免税、截留、拖欠中央税收, 鼓励多入地方金库的做法相当普遍, 从而使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的正确执行大打折扣, 税收弱化问题相当严重。

二、税收立宪的欠缺

目前我国宪法中只有第56条对税收进行了规定,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从税收立宪的起源及其本质来讲, 税收立宪重在规范国家征税权、保护人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 而我国宪法的这一条规定显然是从维护国家权利、保证人民履行义务的角度出发的, 很难说我国已经进行了税收立宪。

我国宪法关于税收立宪的缺失导致了我国税法领域行政法规占主导, 而法律占次要地位的局面, 这一立法现状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在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之时, 大力加强税法领域的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三、环保设计的缺陷

我国现阶段补偿环境侵害、调节污染者行为、筹集防治污染资金主要是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现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一些污染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千方百计逃避监管。排污费的征收主要是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企业, 大量小型企业和非企业污染主体, 由于涉及面广, 监控难度大, 缺乏有效的监管。排污费的征管主要由地方环保部门负责, 实施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资源收费政策着眼于微观环境, 征收主体偏重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收费标准低, 征收面较窄, 渠道单一;征收管理混乱, 主管部门职能交叉, 部门利益冲突严重。

环境税发展才刚刚起步, 严格说来, 还不存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环境税。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有消费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现已暂停征收) 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在资源税方面, 其性质被定位于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一方面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 而不是开采量, 客观上鼓励了企业对资源滥采滥用, 造成了资源的积压和浪费。另一方面, 税率过低, 税率之间的差距没有拉开, 缺少以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的的专门税种,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过窄。优惠措施注释单一, 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 受益面比较窄, 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影响了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 我国目前的税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已不能与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相适应, 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的问题及形势, 从而扎实有效地完善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制度。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 文章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税收制度,缺陷,税制结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励志成长教育下一篇: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