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

2022-04-20

【摘要】民事执行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此项制度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权利人实现民事裁判所确定的实体权利,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至上的权威。纵观我国当今司法现状,“执行乱”、“执行难”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而现行的民事执行机构自我约束体制却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愈加凸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 篇1:

浅谈我国民事检察监督之完善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新问题开始出现。其中关于检察监督制度的规定就是一个突出问题,显著表现为检察机关检察监督不力。因此,如何解决检察监督不力的问题,就成为民事检察监督完善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法律地位;完善;构想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自1991年实施以来,对我国的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该法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新问题开始不断出现。诸多的法治概念和观点以及具体的法律制度都进入到了被重新审视的阶段。在这其中,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制度就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的现实问题

我国立法对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的监督虽有明确的规定,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但立法上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了适用上的障碍,陷入了法律监督制度运作上的难解的困境。这主要表现为:

一是检察机关重侦查、轻监督的思想影响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致使从事民事检察的人员积极性不高,不愿监督。受功利主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事检察监督不如查处职务犯罪成绩明显,致使工作安排和考核力度都逊色于侦查工作,表彰民事检察监督与查办职务犯罪相比更是凤毛麟角。

二是监督对象仅限于生效判决、裁定,监督面太窄。特别程序、执行程序、破产程序均不发生检察监督的问题。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强制措施的适用,财产保全、先予执行措施的适用等也缺乏检察监督。这样的规定,既不利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也不利于保障诉讼主体的权利,从而影响了检察监督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全面发挥。

三是事后监督,难以预防枉法裁判的发生,达不到监督之目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只规定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进行监督,即事后监督。那么,立案阶段、庭审阶段和执行阶段如何进行监督呢?显然法律没有相应的规定。仅靠事后监督,并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也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监督手段只有抗诉,①方式单一、作用有限,监督力度不够。主要有:1.抗诉事由不尽合理。《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抗诉的理由,这五种理由在适用中多是粗线条,不具体明确,实践中很难把握。当事人以此申请再审时,举证困难或根本不能举证。2.我国民诉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抗诉期限。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超过两年将不能提起再审。但是没有对检察机关的抗诉限定一个时间,也就是说检察机关对生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何时提起抗诉都可以。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事人在判决、裁定生效的两年内没有向法院申请再审,通过检察机关抗诉而获得再审。所以检察机关的抗诉没有时间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使民诉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所设置的期限形同虚设。

二、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完善之构想

任何一种制度是、且只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作为制定基础或背景的社会经济、运作环境以及人的意识等又开始处在永不停息的情势变化中,立法之初难以估计和预料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因此,不管设计者或制定者具有多么远的前瞻性,其设计或制定的制度都不可能逃脱滞后的命运,以辩证观看,这也正是人类社会得以向前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孟德斯鸠说过:“任何一个有权力的事物都容易产生腐败,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这句话恰恰揭示了检察监督制度产生的初衷并反映了完善其立法的迫切要求。因此,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只有不断革新与完善,才能更好地为司法实践保驾护航,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所以,民事检察监督改革势在必行。

(一)明确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检察机关亦可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介入民事诉讼,对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其中包括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和对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行为的监督。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受民事诉讼基本结构制约的法律地位。有学者精辟地提出:民事诉讼是诉讼法和实体法共同作用的“场”。②民事诉讼结构则是对这个“场”的最恰当的描绘和规制,体现了“场”的空间范围,也体现了各诉讼主体在“场”中的位置及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诉讼结构是指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③在民事诉讼结构中以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为基本结构,在其中不仅允许法院作为与原告、被告保持一定距离的第三者的角色,并且要求法官作为当事人之间的一个中立者,从而使民事诉讼结构在原告、被告、法院这三个角色间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人们常把这种结构称为“等腰三角形”的结构。在这种诉讼结构中必须存在而且只能存在三种最基本的诉讼职能,即原告方的控告职能、被告方的抗辩职能以及法院居中裁判的职能。这种三角形的诉讼结构的稳固性要求,即不能缺损其中的某项诉讼职能,也不能以其他某种职能取代其中的某项职能。从民事诉讼结构的权利构成分析,在诉讼结构存在两种基本权利即审判权和诉权,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享有法律监督权,但这种监督权在民事诉讼结构中无论如何是不能、也无法取代审判权的根本地位的,否则民事诉讼将失去其基本性质和特征。从维护诉讼结构的稳定与平衡角度分析,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维护诉讼秩序负有天然的职责,其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对审判权和诉权形成监督与制约,使诉讼结构保持其固有的稳定与平衡。

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参与民事诉讼,与其监督者身份相适应的称谓莫过于王桂五先生提出的“国家监诉人”。④首先,这一称谓能够直接反映出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也能直接反映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实际地位。其次,这一称谓还反映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超然地位,即检察机关在诉讼中独立于法院和双方当事人,是独立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一定的法律地位需要一定的权利来保障,作为监诉人,这种法律地位决定了检察机关应享有监督职责范围内的所有诉讼权利,如调查取证的权利、从法院取得必要的法律文书和调取案件卷宗的权利、获得参诉通知的权利、参加法庭审理的权利、对法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和纠正意见的权利及在法庭结束前有权发表出庭意见的权利等。同时,检察机关在参与民事诉讼过程中还应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主要是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的诉讼主导地位、服从法院诉讼指挥等义务。

(二)检查机关对民事诉讼全过程监督应该具体化

检察院应该对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实行监督,包括审判过程、判决结果、强制措施、回避申请等。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但是没有对检察机关的抗诉限定一个时间,也就是说检察机关对生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何时提起抗诉都可以。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事人在判决、裁定生效的六个月内没有向法院申请再审,通过检察机关抗诉而获得再审。所以检察机关的抗诉没有时间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使民诉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所设置的期限形同虚设。在不影响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前提下,应该赋予人民检察院较为灵活多样的实在的监督权力和手段,如赋予检察机关发现错误权(包括调卷权、旁听权、调查权)、纠正错误权、提请惩戒权、立案侦察权等。

1.民事检察的立案监督

立案是进行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法院实施此项监督。具体讲,一是当事人起诉后,法院不予立案,而检察院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且属法院管辖的案件应向人民法院发出“立案通知书”,人民法院接到通知书后应当立案。

2.民事检察的庭审监督

开庭审理民事案件,是民事审判活动的集中体现和核心,人民检察院对庭审实施监督有利于防止错案发生。对参加庭审监督的方式有两种,即申请出庭监督和法定出庭监督两种。

第一种,申请出庭监督。即当事人接到人民法院开庭传票后,在遇到“如有事实和理由认为可能影响公正裁判行为发生时”可向人民检察院提供相应的证据和理由,申请人民检察院出席民事审判法庭实施监督,是否准许有检察院决定监督的方式。

第二种,法定出庭监督。此类规范是审判权和检察权既相结合又相制约的体现,故由法律统一作出规定。诸如以下几类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以前应向人民检察院发出出庭通知书,检察院应当出庭实施监督:①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行为的纠正;②争议标的额巨大的经济案件;③重大涉外案件,如涉外知识产权、人身权等;④大型国有企业破产案件;⑤本辖区人大常委会认为有重大政治影响的案件。

3.民事检察的执行监督

执行监督,就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判调解决定的执行活动实施监督。方式也有申请监督和法定监督之分。申请监督由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是否实施由检察院决定,法律对申请的事由不宜作统一规定。法定监督,只限于人民检察院出庭监督的案件和抗诉后改判案件的执行两种情况。

另外,有必要在立法上确立检察机关抗诉的期限,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法律的完整性、严肃性,建议将期限定为六个月。

三、结语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监督职能,这无疑是民事诉讼立法上的重大发展。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以往仅是在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中发挥其监督制约作用,现在检察院也可以在民事审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无疑使审判监督机制趋于完善。但是,这样的完善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实际,承前启后,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不断推进司法公正的司法效率的实现。这当中,势必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它不仅需要检察部门的努力,人民法院的配合,还需要学者的呼吁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必将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呈现出一个合理而有序的新局面。

[注释]

①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至188条对检察监督的方式做了规定,将抗诉作为其监督手段。

②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③梁书文.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④王桂五.试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J].人民检察,1988,(11).

[参考文献]

[1]梁书文.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黄娟娟,女,广西警官学校教师。

作者:黄娟娟

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 篇2: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摘 要】民事执行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此项制度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权利人实现民事裁判所确定的实体权利,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至上的权威。纵观我国当今司法现状,“执行乱”、“执行难”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而现行的民事执行机构自我约束体制却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愈加凸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指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制度,旨在依照法定程序规范人民法院的执行实施行为和执行裁决行为,保障民事执行权合法、良效的运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事执行权的监督和矫正,有助于民事执行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执行乱;执行难;构建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概念

民事执行监督,是指“具有监督权的机关认为受其监督的民事执行机关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裁定、决定、通知或具体执行行为不当或者存在错误,要求受监督的民事执行机关予以矫正的法律制度”。如上所述,民事执行的监督形式和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作为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是各界呼声最高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简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享有民事检察权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实施行为或执行裁决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执行错误的意见,从而规范民事执行权合法、合理运行的法律制度。

二、我国民事执行监督的运行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纠纷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而社会公众法治观念的提升、维权意识的加强,也使得更多的人愿意选择法院、仲裁委员会等权威机构来解决民事纠纷,生效裁判的数量自然也随之增长。在民事执行案件数量大爆炸的年代,“执行难”、“执行乱”现象愈演愈烈,其原因各有不同:“执行难”的原因包括当事人、法院、地方保护、部门保护、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执行乱”的原因相对单一,主要是因法院不按照正常程序执行或消极执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部分“执行乱”是在“执行难”的大环境中滋生的,反过来“执行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二者紧密联系。

(一)民事“执行乱”的具体表现

“执行乱”涉及到执行权行使的正当性问题。“执行乱”案件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形:(1)执行指导理念错误导致的执行乱。由于法院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文明的司法观念和落后的执行环境之间存在落差。(2)消极违法执行。执行人员不遵守法律规定,以一种不作为的姿态对应当强制执行的案件消极拖沓、不予执行。(3)积极违法执行。执行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积极采取不当执行的行为。

(二)民事“执行难”的具体表现

“执行难”涉及到被执行文书的实践性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有:(1)被执行人久拖硬抗。这是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常用方式。(2)委托执行难。当被执行人或者执行标的在外地的时候,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委托执行的执结率普遍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3)反执行的花样不断翻新。越来越多的企业法人成为反执行的主体,有的借改制之际转移资产,有的通过抽逃资金的方式转移资产等。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具体制度的构建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

(1)依法监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只要发现有违反国家法律统一和正确实施的情形,检察机关就应进行监督,而无需当事人申请;二是检察机关的监督要建立在自身合法的基础上,不仅体现在对民事执行监督的程序严格、合法上,还体现在监督活动的具体实施方面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2)有限监督原则。由于我国民事检察制度运行环境的限制,检察机关的监督应有合理的边界范围。检察机关所进行的民事检察监督在理论上涉及案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而,但在司法实践中,应把监督重点放在案件合法性监督上。从法院的角度来看,如果检察机关对案件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将与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发生冲突,有干涉审判独立之嫌。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检察机关过多关注案件合理性问题将与当事人处分权发生冲突,有违私法自治。此外,民事检察制度的启动,必然要进行相应司法资源的投入,在我国现有司法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检察机关的民事监督应放在对案件的合法性监督上。(3)事后监督与事中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审判机关执行案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常应在违法的、不当的执行行为发生后检察机关才启动监督程序。但执行程序的特殊性在于,有些案件一旦执行完毕其结果往往不可逆转,所以在违法的、不当的执行行为发生后,虽然案件未执行完毕,检察机关仍应依法启动监督程序。如果将监督理解为案件执行完结后才能监督,则会出现两种不利后果:因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监督程序已无法启动或已无实际意义,或者因执行案件长期无法执行完毕,监督程序也长期无法启动。(4)监督效率优先原则。虽然公正与效率同为法律的价值取向,但在诉讼中的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民事执行毕竟不同于民事审判:审判的实质是通过厘清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法律关系以解决纠纷,在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公正。而执行的目的在于尽快实现裁判文书所确定的权利,其价值取向更加侧重于效率。因此,决不能因为检察机关的介入而使得执行程序变得冗长复杂,执行工作变得拖沓,这不仅不利于解决执行难,反而会加剧执行难。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本质上也就是监督对象,主要是执行瑕疵。执行瑕疵是执行程序或执行行为有违法律规定的情形。具体包括违法民事执行行为和不当民事执行行为两种形态。

1.违法民事执行行为。违法民事执行行为一般存在如下几种情形:(1)执行开始要件欠缺;(2)执行主体不合法。执行机关、执行债权人或者执行债务人任何一个主体不合法,(3)执行内容不合法;(4)执行标的错误,包括财产和行为。(5)存在执行障碍事由,主要是指存在执行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或者执行名义被变更、撤销等情形,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终止、中止或变更执行措施却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2.不当民事执行行为。不当的执行行为是指执行机关在民事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上合法但不合理,从而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民事执行行为。这种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以把握,具体来看主要包括怠于执行、严重的不文明执法、违反法律职业道德的行为以及滥用执行权损害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方式

在民事执行过程中,因执行瑕疵的违法程度存在差异,执行监督也应当根据执行瑕疵的具体情形确定有针对性的监督方式,从而确保监督的效果。在设计执行监督制度时应当明确规定如下几种监督方式:

1.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纠正意见等监督方式是人民检察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该种监督方式具有灵活性、快捷性的特点,也易于被法院所接受,且在近年检察机关对执行监督的试点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因而应当继续保留,但是,检察机关在发出检察建议的同时,还应当制作检察监督意见书,说明有关的事实和理由,并附证据材料,以便法院及时纠正。部分学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该种监督方式缺乏刚性,检察机关提出的监督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法院的态度,因此监督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笔者认为这种质疑具有一定的道理,这种监督方式的适用范围应当进行一定的限制。具体到检察建议的监督范围,应当主要适用于不当执行行为,因其本身难以证明,且是否不当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也不易把握,而这种执行瑕疵又需要监督,结合检察建议的柔性特征,从而使得其对不当民事执行行为的监督较为适宜。违法执行行为的破坏力较大,其得到及时纠正需要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保障,不宜以检察建议对其进行监督。

2.纠正违法通知书。为了克服检察建议等检察监督方式刚性不足的弊端,需要创建纠正违法通知书这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监督方式,一旦检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执行机构必须及时纠正,除非经复议后上级检察机关认为法院有充分的事实及法律依据而撤销该纠正违法通知书的,但发出检察建议的前提是检察机关经过调查及询问当事人已确定执行行为违法。检察机关以抗诉作为民事执行监督的方式需慎重,因为涉及当事人实体利益的执行瑕疵,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执行救济制度和执行监督制度获得充分的救济保障。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保障性权力

“法律监督权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可操作的,必须有配套的具体手段,否则,监督权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从操作,无从实现,最终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要确保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配置相应的监督手段即保障性权力,主要是调查取证权。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核实有关情况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权的基本手段,同样也是确保人民检察院判断准确性的重要途径,是其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根本保障。因此在此次民事诉讼立法修改引入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同时,还应赋予人民检察院调查取证权。

参 考 文 献

[1]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谭桂秋.《民事执行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田凯.《执行监督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4]徐汉明,蔡虹.《中国民事法律监督程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5]童兆洪.《民事执行前沿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6]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沈德咏,张根大.《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法律出版社,2003

[8]彭世忠,郭剑.《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现代法学.2003

[9]何小敏,吴世东.《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职能》.人民检察.2004

[10]贾一锋,王功杰.试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中国检察官.

2008

作者:刘阳

现行检察监督制度论文 篇3: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存在问题与完善

摘 要: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对限制犯罪嫌疑人自由和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检察监督制度作为新增法规,首次出现在新刑事诉讼法中,这一新规定健全了强制措施的检察监督制度,有利于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检察机关对强制措施适用情况的法律监督。但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这一新规定有关法律的适用、监督方法的选择和相关配套保障设施等方面并不是十分明确和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司法解释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来加以改进。

关键词: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法律适用

对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完善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在司法实践中对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和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3条第4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检察监督制度作为新增法规,首次出现在刑事诉讼法中,加强了检察机关对强制措施适用的法律监督。但是,这一新的规定的相关监督方法和配套保障措施并不完善,需要通过一系列司法解释等相应法规来加以改进。由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程度严厉于普通监视居住,在适用中要更加严格、慎重。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被扩大和滥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有些涉嫌贿赂犯罪的案情并非特別重大,也不存在同案犯潜逃、转移、隐匿、销毁证据等法定情形,甚至有些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了,但为了深挖案源,而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第二种情形是,犯罪嫌疑人涉嫌贿赂犯罪,符合逮捕条件,办案单位为了获得较长的办案时间(法定最长时间期限可以达到6个月),以为了办案需要、在其住处执行有碍侦查为由,而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第三种情形是,已有部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但无嫌疑人口供,案件没有突破,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第四种情形是,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认犯罪事实,态度强硬,定罪证据不充分,尚不足以决定拘留或批捕的案件。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存在于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案件中。

2.风险成本较大

由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在专门的执行场所以外进行的,如何确保嫌疑人的饮食起居和办案安全得到保障,如何确保专门的经费和人手得到保障,如何有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都成为办案机关长期以来困扰的问题,担心出现办案安全事故,这是实践中大多数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不敢采用、不愿采用这一强制措施的主要原因。

3.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安全保障还存在诸多隐患

目前,公安机关在监管人员、医生的配备、饮食、休息等保障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执行人员不明确、不固定,一般由办案部门自行派遣2至3名干警对被监视居住对象进行监管。被监视居住对象的医疗、饮食、休息尚无明确的制度规范,被监视居住对象进入指定居所时未安排体检,监视居住过程中也无医生对其进行日常体检,如遇突发疾病难以及时落实应急措施;被监视居住对象的食物均由当班干警各自购买提供,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有些地区由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案件数量较少,执行机关出于成本考虑未建立专门监视居住场所,通常是临时借用某处所作为指定居所。由于场所较为简陋,缺乏硬件设备,导致对被监视居住对象的日常管理无法全程监控,对讯问过程也无法进行全程录音录像,难以掌握保障被监视居住对象合法权益的情形。

4.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主体不分、主次混淆

当前,各地市纷纷采取由市级检察机关建立共用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集中执行。但是,在交付执行时,公安机关无法抽调警力执行的客观因素不参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或者检察机关担心泄露办案秘密,被动或主动以协助执行的方式让检察机关的法警负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这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72条和《人民检察院刑诉规则(试行)》第115条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的执行主体地位得不到法律保障,检察机关执行的合法性存在质疑。

二、破解存在问题的方向和途径

1.完善监督程序的启动

刑事訴讼法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监督程序的启动没有规定,刑事诉讼规则第119条第一款规定:“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认为侦查机关、人民法院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存在违法情形,提出控告或者举报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报送或者移送本规则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的承担监督职责的部门办理。”根据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采用的依申请的启动模式,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进行监督,所以检察机关应当依职权启动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的监督,由此可见,检察机关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采取的依职权和依申请启动两种方式进行,由于未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实践中监督部门较难掌握到有案件实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信息,造成了依职权程序启动的困难,建议在立法上完善建议信息通报制度,要求决定机关在决定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将相关材料向检察院的监督部门送达。

2.设置符合法律规定的“居所”

根据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笔者认为,法律条款规定的总体精神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的管理应公开、透明,特且应当防止侦查机关直接管理,对外封闭,因为一切直接管理的直接结果均会导致该场所的功能逐步异化为准羁押场所。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由省级办案机关统一规划、选址和建筑,并委托个案办案机关或“居所”所在地本系统机关使用和管理,“居所”的基础设施和监视设备应达到监视居住所要求的条件,并且符合生活条件,距离城区适当,且“居所”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专项办案经费支持,人员由办案机关自行解决。

3.完善监督的形式

在实践中,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进行监督的主要是各级检察机关,对检察机关作出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有误的,根据现行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均为上一级人民檢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发现下一级检察院决定有误,可直接通知下一级人民检察院纠正;如果发现同级公安机关或者法院的决定有误或者执行活动违法违规的,通过口头纠正、制发检察建议或者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予以纠正。建议完善该项机制,为保证纠正意见得到切实落实,建立规范的受理程序、审查核实程序、纠正程序、答复程序、追责程序。

4.建立严格的报请审批机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7条规定公安机关提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其上一级公安机关有决定权。《人民检察院刑诉规则(试行)》第101条规定检察机关报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由其上级检察机关审查决定批准与否。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因此,对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权应当比照逮捕的决定程序,建立类似的严格规范的审查制度。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建议从立法层面进行修改,提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比照逮捕程序由报请同级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准;检察机关报请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按照原来的程序报送审查;对于法院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基于法院审判阶段的特殊性,由其上一级法院审查决定。报请机关严格遵照审查程序报送,审查机关准确掌握立法本意,遵从法律、司法解释等的规定严格审查,把好事前审批的入口关。对于由检察机关批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要履行审批监督职责,对于由法院批准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需报送同级检察机关备案。

参考文献:

[1]李自民,康健民,刘怀印.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监督制度的完善[J].河南社会科学,2014(01)

[2]王辉,曾昭奇.论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J].法制与社会,2013(15)

[3]侯为大.论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以2012年新修改《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06)

[4]莫湘益.监视居住的独立地位与限权空间[J].学术论坛,2012(07)

[5]尹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适用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06)

[6]宋英辉,王贞会.刑事强制措施修改若干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7]潘雪亮.论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机制的完善[J].河北法学,2011(03)

作者:何荣平

上一篇:高职食品包装技术论文下一篇:工程变更中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