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

2024-05-22

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精选11篇)

篇1: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

上完《生命的林子》这课,我很兴奋,为自己的一个设计回味着。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课文,我在备课时动足脑筋想的不是如何让学生懂得文中的道理,也不是认识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方丈的语言技巧。所以,在学习了方丈指点玄奘的内容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题:“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方丈搞得这么复杂,又是带他看,又是启发问话的。如果直接告诉玄奘走是错的,是鼠目寸光,只有留在法门寺与高僧相互竞争,才利于成长进步。行吗?” 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大家畅所欲言,比较两种教育途径的效果。俗话讲,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样一比较,“借喻说理”的语文知识就在自然而然中让学生领会了。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来了个应用训练,举生活例子然后让学生说出一些课内外积累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还真不错,一下子说出不少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光芒不影响光芒”等等。训练的时间不长,但训练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明白了:讲话是个深功夫,“借喻说理”能提高语言的说服力。

学语文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说会道”。方丈的指点如此神效显然因为语言技巧的娴熟。新课标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就有“领悟表达方式”的要求,方丈的这种表达方式正是值得学生学习并在生活中应用的。这样的训练既有意思也有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学生记住我的语文课。有人说,讨好学生的办法终究不是办法,把学生当弱智教的结果可能自己也会弱智掉。我想,课堂应当给学生以冲击力的,我的教学应当表现出一种智慧,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他自己无法抵达的境地。于是在我的课中,我常试图找这样的切入点进行语言训练。

篇2: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

生命,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字眼。

生命的伟大因为它本身的伟大,同时也因为它不断创造着伟大。

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以及被许诺的未来与幸福更神圣。

篇3:《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与意图

《生命的林子》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 写了一代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潜心修身, 但觉得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 青灯黄卷, 苦苦修炼, 付出再多的努力, 也很难出人头地。为解开玄奘心头的困惑, 方丈把他带到寺后树林中。他们来到寺后, 看到不远处小山头上树木稀疏, 即使最大的树, 也是乱枝纵横, 树干又短又扭曲, 只能作薪柴之用。而寺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中, 树木棵棵修长挺直, 棵棵都是栋梁之才。玄奘忽然明白: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的氛围中, 才能蓬蓬勃勃, 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远离群体, 就是出人头地, 生命的发展也是不充分的, 甚至是扭曲变形的。于是, 玄奘放弃了离开法门寺的想法, 继续留在法门寺, 潜心苦修, 发奋图强, 终于成为一代名僧。文章以自然之理阐述人生之理, 思路清楚, 所要说明的道理也在课文最后一节点明。教学的关键是抓住“自然”和“生命”两个着力点, 努力打通自然之理和人生之理之间的通道,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真义, 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

一、赏景比较, 走进自然的林子

1. 山头上

(1) 找词语。师:请找出描写“山头上”树木的词语。 (“树木稀疏”、“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

(2) 想画面。师:看到这些词语, 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一幅画。请大家闭上眼睛, 听老师朗读这些词语, 看看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3) 补词语。师:刚才, 我们根据词语想象了画面。其实, 反过来由画面我们还可以想到其他的词语。想一想, 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山头上的树? (零零星星、三三两两、稀稀拉拉、乱七八糟、无精打采)

2. 林子中

(1) 总结上一段的学法:由“找词语”到“想画面”, 再到“补词语”。

(2) 用上面所归纳的方法学习这段内容。 (略)

3. 作比较

(1) 师:为什么小山头上树木稀疏, 而林子中的树木蓬蓬勃勃、生机盎然, 棵棵都是栋梁之才呢?

(2) 出示课文第8节:“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 就是一个群体, 为了一缕阳光, 为了一滴雨露, 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 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 在灌木中鹤立鸡群, 不愁没有阳光, 没有树和它们竞争, 所以, 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3) 朗读课文第8节, 并根据这段文字,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回答时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 先说“林子中”, 再说“山头上”;第二种, 先说“山头上”, 再说“林子中”。

(4) 归结, 并板书:“群体竞争”、“离开群体”。

(5) 师:在群体竞争中, 树木才能充分生长, 远离群体, 树木是长不好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 (板书“自然法则”)

[设计意图]这是理解“自然之理”的一个教学环节。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同时给了我们无穷的思想源泉。同样是树, 山头上和林子中的树长得不一样, 呈现出来的景象完全不同, 这里有耐人寻味的“深意”在里面。为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 教学中先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两处树木的词语, 并动用学生原有的词汇积累, 分别补充两类词语, 让学生原先积累的词语“活”起来, 也让眼前的景象“丰”起来。在此基础上, 两相比较, 继而思考:同样是树, 为什么它们的命运如此不同?通过思考, 得出“自然之理”, 让学生认识到:群体竞争是生命存在的条件, 在群体竞争的地方, 生命力是蓬蓬勃勃的;远离群体, 缺乏竞争的地方, 生命是萎缩扭曲变形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

二、解惑求道, 走进生命的林子

1. 说“困惑”

师:唐朝高僧玄奘是一位宗教活动家、行家、翻译家, 13岁出家为僧, 29岁就独自一人远行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交流佛教经文, 历经沙漠、雪地、冰川, 花费16年的时间学成归来。回国后一心钻研佛学, 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经文, 一千年过去了, 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我们研究古代亚洲的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可是, 你们知道吗?玄奘的内心曾经有过困惑, 他的困惑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文本之中。

(1) 学生默读第1节。

出示几组词:

(2) 朗读上面几组词语, 并从中选用两到三个 (多用更好) 词语, 说说玄奘内心的困惑。

(3) 师:心里烦哪, 真是越想越烦人!

2. 解“劝语”

(1) 师:“有人”是怎么劝玄奘的?

出示:“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 水深龙多, 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 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 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 你的才华就会很快显露出来。”

(2) 师:我们来劝劝看。 (指导学生:劝别人的时候声音一般不要太高, 语气要诚恳, 要尽量劝得人家动心, “出人头地”后面可长长地停顿一下。先同桌互相劝, 再指名起来劝, 最后齐读这段话)

(3) 师:那个人的劝说对吗? (不对) 老师觉得这话既对又不对。先说说对在哪里?

(4) 师:这话表面上看是对的, 似乎很有道理, 但从深一层次上看, 这话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来反驳那个人的观点。看板书, “山头上”相当于什么?“林子中”相当于什么?板书:深山小寺、法门寺) 自然的林子给我们深刻启示呀!我们在反驳时如果能联系树木的生长, 我们的反驳就更加有力, 更加让人信服。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写反驳的话, 再起来交流)

3. 揭寓意。

(1) 给出句式: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中, 才能______________;远离群体, 就是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的发展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结归纳: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中, 才能尽情地舒展, 充分地发展;远离群体, 就是出人头心, 生命的发展也是不充分的, 甚至是扭曲的变形的。这不仅是一条自然法则, 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篇4:《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与意图

《生命的林子》(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写了一代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潜心修身,但觉得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青灯黄卷,苦苦修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为解开玄奘心头的困惑,方丈把他带到寺后树林中。他们来到寺后,看到不远处小山头上树木稀疏,即使最大的树,也是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只能作薪柴之用。而寺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中,树木棵棵修长挺直,棵棵都是栋梁之才。玄奘忽然明白: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的氛围中,才能蓬蓬勃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远离群体,就是出人头地,生命的发展也是不充分的,甚至是扭曲变形的。于是,玄奘放弃了离开法门寺的想法,继续留在法门寺,潜心苦修,发奋图强,终于成为一代名僧。文章以自然之理阐述人生之理,思路清楚,所要说明的道理也在课文最后一节点明。教学的关键是抓住“自然”和“生命”两个着力点,努力打通自然之理和人生之理之间的通道,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真义,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

一、 赏景比较,走进自然的林子

1.山头上

(1)找词语。师:请找出描写“山头上”树木的词语。(“树木稀疏”、“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

(2)想画面。师:看到这些词语,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一幅画。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些词语,看看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3)补词语。师:刚才,我们根据词语想象了画面。其实,反过来由画面我们还可以想到其他的词语。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山头上的树?(零零星星、三三两两、稀稀拉拉、乱七八糟、无精打采)

2.林子中

(1)总结上一段的学法:由“找词语”到“想画面”,再到“补词语”。

(2)用上面所归纳的方法学习这段内容。(略)

3.作比较

(1)师:为什么小山头上树木稀疏,而林子中的树木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棵棵都是栋梁之才呢?

(2)出示课文第8节:“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3)朗读课文第8节,并根据这段文字,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回答时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说“林子中”,再说“山头上”;第二种,先说“山头上”,再说“林子中”。

(4)归结,并板书:“群体竞争”、“离开群体”。

(5)师:在群体竞争中,树木才能充分生长,远离群体,树木是长不好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板书“自然法则”)

[设计意图]这是理解“自然之理”的一个教学环节。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同时给了我们无穷的思想源泉。同样是树,山头上和林子中的树长得不一样,呈现出来的景象完全不同,这里有耐人寻味的“深意”在里面。为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先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两处树木的词语,并动用学生原有的词汇积累,分别补充两类词语,让学生原先积累的词语“活”起来,也让眼前的景象“丰”起来。在此基础上,两相比较,继而思考:同样是树,为什么它们的命运如此不同?通过思考,得出“自然之理”,让学生认识到:群体竞争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在群体竞争的地方,生命力是蓬蓬勃勃的;远离群体,缺乏竞争的地方,生命是萎缩扭曲变形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

二、 解惑求道,走进生命的林子

1.说“困惑”

师:唐朝高僧玄奘是一位宗教活动家、行家、翻译家,13岁出家为僧,29岁就独自一人远行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交流佛教经文,历经沙漠、雪地、冰川,花费16年的时间学成归来。回国后一心钻研佛学,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经文,一千年过去了,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我们研究古代亚洲的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可是,你们知道吗?玄奘的内心曾经有过困惑,他的困惑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文本之中。

(1)学生默读第1节。

出示几组词: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静思养神 潜心修身

青灯黄卷 谈经论道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出人头地

(2)朗读上面几组词语,并从中选用两到三个(多用更好)词语,说说玄奘内心的困惑。

(3)师:心里烦哪,真是越想越烦人!

2.解“劝语”

(1)师:“有人”是怎么劝玄奘的?

出示:“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就会很快显露出来。”

(2)师:我们来劝劝看。(指导学生:劝别人的时候声音一般不要太高,语气要诚恳,要尽量劝得人家动心,“出人头地”后面可长长地停顿一下。先同桌互相劝,再指名起来劝,最后齐读这段话)

(3)师:那个人的劝说对吗?(不对)老师觉得这话既对又不对。先说说对在哪里?

(4)师:这话表面上看是对的,似乎很有道理,但从深一层次上看,这话其实是不对的,我们来反驳那个人的观点。看板书,“山头上”相当于什么?“林子中”相当于什么?板书:深山小寺、法门寺)自然的林子给我们深刻启示呀!我们在反驳时如果能联系树木的生长,我们的反驳就更加有力,更加让人信服。(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写反驳的话,再起来交流)

3.揭寓意。

(1)给出句式: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中,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离群体,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的发展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结归纳: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中,才能尽情地舒展,充分地发展;远离群体,就是出人头心,生命的发展也是不充分的,甚至是扭曲的变形的。这不仅是一条自然法则,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篇5:《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

《生命的林子》一文叙写了玄奘感到在僧众云集的法门寺无法成才,便想离开另寻山野小寺苦修,经过方丈的设喻对比教育,终于留下苦心潜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阐述了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的道理。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有意思在“林子”、“生命”。联系全文可知,本文中的“林子”是以自然界的林子喻指社会群体,借此及彼,托物寓意。“生命”一词在这里是用来修饰“林子”的,很显然是指这林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着生存、发展的能力。将林子比为社会群体,那么这里的“生命”就至关重要了。所以我以为理解“生命”比理解“林子”更为重要。

就故事本身而言,并不难,学生多读几遍大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何让学生意会的东西言传呢?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补白。就是在反复朗读方丈最后的话之后请学生说说方丈心里的话。采用了“玄奘啊,如果你……,就会……;如果你……,就会……”的形式进行说的练习。学生发言涌跃,领会到位,也不乏有发言精彩者。但课后再想想,假如形式不给出,会不会更精彩呢?假如再适当地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来说,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本文的老方丈是高僧中的`高僧(学生语),值得研究。所以在上面的练说环节结束后,我就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方丈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他们体会到了方丈高超的劝解技术、是个慈祥的长者、是个有独特见解的人、是法门寺那片林子里的一棵参天大树、玄奘就冲着有这样一个师傅也不能走了……这个环节在备课时我犹豫再三,好几次想把它删了,因为感觉上去和主题有些“偏”。现在学生的回答让我豁然开朗,不仅仅是“林子”让玄奘留了下来,更是方丈本身让玄奘止步。

为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林子,我用了图片演示对比、句子深入理解、人物众人解读等方法,学生亦能讲出生命的林子就是生机勃勃、充满竞争的群体。但这“生命的林子”始终充满辩证。它是随着时间、地点、人物、人生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林子。所以我试图将文中的林子引入实际中来,于是我连问了两个小问题投石问路:“同学们你的‘生命的林子’在哪里?老师我的呢?”当学生回答后又问:“你身边的某一个人的呢?”学生亦能举例说明。可不知当时为什么我没有再追问:“十年以后你的生命的林子呢?”只是在后来的总结中稍带了一句而已。另外在备课的时候还有过这样一个思考:那山头上的一片灌木难道就不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吗?现在想来肯定也是,只不过不是一个好的“生命的林子”罢了。可我没在课上让学生讨论。以上这两处是惑?是憾?是钻牛角尖?我还在思考中,期待对文本有更深的解读。

篇6:《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生命的林子》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记述了一个传说,讲玄奘在师父指点下,坚持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苦心潜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说明“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教学要求:

1、理解、学习生字新词。

2、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引导总结文中包含的道理,在竞争中成长。

重难点:

1、领会课文通过某种事物比喻说明一种道理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一块小黑板,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调查学生课外读书情况。

2、师归纳,讲了唐朝和尚唐僧在孙悟空等四个徒弟的保护下,一路降妖除魔,终于取来真经的故事。

3、玄奘功成名就之前又是怎能样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词语意思。

玄奘:俗称唐僧,是唐朝的高僧,佛教学者。河南省洛阳人。

剃发:这里指给要出家的剃去头发,成为僧尼,佛教称为剃度。

晨钟暮鼓:早上敲钟,傍晚击鼓,形容生活十分单调乏味。

香火鼎盛:香火,这里指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鼎盛,指正当兴盛或强壮。

青灯黄卷:青灯,指油灯;黄卷,指书籍。这里指深夜在灯下苦读经书。

思忖:思考。

秀颀:身子高,修长挺拨。

芸芸众生:佛教里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当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课文中用来比喻松树生长在灌木丛中,显得很突出。

三、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起因:应酬太繁、不如他人。

经过:方丈以树喻人开导玄奘。

结果:一代名僧。

四、师生讨论,理解文中所阐明的道理:在竞争中成长。

1、读句子: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

2、点明两处林子的特点:郁郁葱葱和零零星星

3、分析两处林子的环境、生长过程、结果及成因。

密林与疏林的士地是一样的,但密林的树多,能吸收的营养少,疏林的树少,能吸收的营养多。

密林的每一棵树都要争阳光、争雨露,它们必须拼命地向上长,所以每一棵都长得挺拔、修直。疏林的每一棵树都能自由地生长。不必为阳光雨露发愁,每一棵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生长,所以长得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

密林存在竞争,疏林不存在竞争。

4、课文最后一句话:是的,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树林。

一个人也如树一样需要竞争,在竞争中锻炼、成长,最后成为一棵栋梁之材,所以人不能远离社会。

五、课堂小结

竞争是残酷的,正因为残酷的竞争,人类才会奋发、努力,有奋发、努力才会成才。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按照139页的习作要求缩写文章。

篇7:《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1、读懂课文,理解“晨钟暮鼓”“郁郁葱葱”“莽莽苍苍”等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2、学习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

3、学习本文形象描写的方法。

4、明白一个人成材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离不开竞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领悟本文语句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娓娓谈话,激发兴趣

师: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有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唐僧。你们知道唐僧是根据我国唐朝哪个高僧的原型塑造的吗?

生:唐玄宗时候的玄奘。

师:谁从课外书或者影视中了解到玄奘是个什么样的高僧?

生一: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高僧,历经磨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生二:他能够潜心苦读诗经,心地善良,一心想普渡众生。

……

出示玄奘铜像及相关图片,师介绍玄奘的生平:

玄奘生平:唐代著名高僧、佛经翻译家、旅行家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玄奘:一个真理的朝圣者为孤身求法而西行

公元627年秋,唐贞观元年,28岁的玄奘法师混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的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孤身求法的西行历程。

十七年中,玄奘备历艰辛,忍饥挨饿,越沙漠,度雪岭,顶风暴,斗盗贼,九死一生,从未考虑过回头。玄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去伪经,求真经,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师:从以上介绍中,我们知道玄奘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所瞩目的成就,是和他的顽强意志和勤奋学习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玄奘成为一代高僧之前的一个故事《生命的林子》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提纲先自己学习,看谁最会读书。

学习提纲: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

2、方丈为什么带他去山后的松林,是怎样借机启发玄奘的?

3、、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多读读,你会联系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吗?

4、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师:玄奘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呢?

生:因为玄奘静思养神,潜心修身,虽然感到自己青灯黄卷苦习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生二:因为有人劝说他,法门寺高僧济济,水深龙多,玄奘在众多高僧中很难出人头地,不如去偏僻的小寺中阅读经卷,这样,他的才华会很快显露出来。

生三:玄奘觉得别人的话对,变打算离开法门寺。

师:哪个词语写出了玄奘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后,离开法门寺的决心很大?

生:决意。

师:方丈明白了玄奘的`意图,为什么不直接劝说玄奘留下?他是怎样一步步借比喻来告诉玄奘留下来的理由的。

生一:老方丈知道玄奘想了许久才决意离开的,直接讲道理,玄奘肯定听不进去。

生二:老方丈先问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并问他愿意做什么。玄奘思忖了好久并郑重说要做太阳。

师:老方丈为什么要带玄奘去寺后的松林说话呢?你是怎样理解他的话的?

生一:因为松林里有的树木乱枝纵横,只能做煮粥的薪柴,有的树木郁郁葱葱,可以做栋梁,老方丈想借树木成材告诉玄奘道理。

生二:我想老方丈借树木成材的环境告诉玄奘不要害怕竞争。竞争反而有利于成才。

师:我想请两个同学读方丈和玄奘的对话,其他同学体会老方丈是怎样的一个长者?

两生读。

生一:我看出老方丈是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

生二:我觉得老方丈很耐心的,很会打比方教育学生的。

生三:老方丈很亲切和蔼的,很有劝告人的方法,很懂得成才的道理。

师:哦,也就是说他知识渊博,有自己更为独特的见解。他还善于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以眼前的松树为例让弟子心服口服。那老师也要向他学习,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

师:那玄奘领悟了老方丈的话没有?你是从哪一句读到的?

生:玄奘领悟了老方丈的话,他决定不离开法门寺了。我是从第9自然读到的。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玄奘把法门寺比作了什么?把山野小寺比作什么了?

生:他把法门寺比作了郁郁葱葱的大林子,把山野小寺比作了远离树林的不成大器的树了。他懂得自己离开了众多高僧竞争的法门寺,自己失去竞争的环境,就不会成才了。

师:玄奘于是静下心来,结果怎样了?请把第十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玄奘苦心潜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师: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生一:课文讲了玄奘原来要离开法门寺,到一个偏远的小寺去修行,但后来经过方丈的教导和启发,最后留下来潜心苦修,结果成为一个高僧的事。说明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颗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生二:我懂得了成才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成才。如孟母三迁的故事。

生三:害怕竞争,你就会被淘汰。越是和高手在一起,越有利于提高自己。比如玄奘可以从众多高僧那里学到东西,为了超过他们,他就要更加勤奋学习。

师:是啊,我们个人的成长与集体、与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在集体中、社会中,去竞争,去锻炼自己吧,让自己也成为向玄奘那样有成就的人,好吗?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句话齐读一遍。

生齐读。

三、总结收获,积累语言

师:老师很喜欢课文中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亲切和蔼而循循善诱的老方丈,一个是潜心苦修的玄奘。那学完本课,你们在思想上有收获,在写作上有什么收获吗?

生一:我觉得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层次很清楚。

生二:课文把深刻的道理寓于老方丈和玄奘的对话中,这种写法值得我借鉴。

生三:课文用比喻来告诉人们道理,借物喻理,我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师:课文有好多叠词、成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如:喧喧嚷嚷、郁郁葱葱、莽莽苍苍、晨钟暮鼓、出人头地、芸芸众生、鹤立鸡群等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文章的语汇,也使全文显得更加庄重,典雅。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篇8: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境创设,角色对换

对于古诗教学, 我一直是按照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这样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方法十分重视对古诗的死记硬背, 而忽视了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精粹的古诗对培养学生欣赏及鉴赏水平、美感的重要性。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独特阅读品质的培养, 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手段。

前些天, 在学校的磨课活动中, 我上了一节古诗教学《乞巧》。通过这次课例打磨, 我有很多收获。备课前我先拿出课程标准, 仔细看了中段对古诗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写的:“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古诗教学“三要三不要”。“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 诗意要大致了解, 诗篇须熟练背诵。“三不要”:介绍背景不求过全, 诗句翻译不必过细, 意境体验不必过深。教学本课时我就借鉴了这“三要”和“三不要”。

一、诵读涵咏, 贯穿始终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谈古诗教学时, 曾经说过三条基本的实践策略:会心吟诵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泳得其意。在《乞巧》这节课的教学中, 我把“读”贯穿始终。 (1) 初读古诗, 把握节奏。在学生借助注释了解到乞巧是在七夕的夜晚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我就引导学生进入古诗初步的学习。读古诗前, 我先介绍一下有关诗人林杰的相关信息, 之后就是初读阶段, 由学生自由朗读, 并提出要求:读准字音, 找准节奏。 (2) 再读古诗, 合作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我再次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并要求学生试着理解诗中的一些词句的意思。然后学生将自己对本诗的一些领悟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 并对仍不能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这样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探索能力, 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品读鉴赏, 积累内化。在小组学习的集体讨论环节, 同学们对诗意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深入学习古诗, 感悟“乞巧”的文化, 这里是本课的重点环节。

二、学生质疑, 以学定教

备课时, 我有想过让学生学自学, 再质疑, 但是我担心学生不一定会提出什么问题来, 到时万一我无法应对怎么办?再就是让学生去解答疑问, 他们答不出来怎么办?我不敢去冒险, 因此选择了最为保险的教学方式, 我引领着学生去学习。当我把我的担忧告诉张主任的时候, 他笑着说:“你要相信孩子, 要让学生自己学习。看看他们能学会多少, 不会的借助资料, 小组讨论再学习, 学生学习靠的不是老师的教, 主要靠自学及同学之间的互助。”听了张主任的话, 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课堂上, 当学生质疑的时候, 问题都聚焦到什么是“碧霄”和“穿尽红丝几万条”两个问题上。起初, 班里学生都回答不出来, 我让他们再读诗歌、读资料, 然后与同学讨论。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 我巡视着, 倾听着, 对每个小组情况了然于心, 哪些同学学会了我已心中有数。当我再让学生来解答时, 有同学说出了“看碧霄”就是看天的意思, “穿尽红丝几万条”就是对着月亮穿九孔针穿了很多条。当时我心情十分激动, 学生真的是能学会!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三、创设情境, 启发想象

在理解“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话时, 学生很难感受到诗人林杰看到的姑娘们穿针引线、对月祈福的热闹场面。怎么办?我用多媒体创设了当时的情境, 让学生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 “在山坡上, 在院子里……”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紧接着我说:“七夕节, 家家户户的人都乞取智巧, 难道你们没有什么向织女乞求的吗?”身份的变化, 为学生创设了“对话”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由文本走向生活的过程。我放着音乐,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 许下自己的美好愿望。此刻, 孩子的思维被打开,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有的乞求家人身体健康, 有的希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还有的期望考出好成绩……在交流结束时, 还有很多学生高举小手, 想说出自己的愿望,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 我没有给他们机会, 这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遗憾。

四、拓展延伸, 丰富积累

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生活的年代和课文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差距, 对“乞巧”一词的理解难以深入。我就利用课件出示了一些乞巧节人们过节的画面, 让学生对节日有了一个更全面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明白, “乞巧”不仅仅是乞求有一双巧手, 我引用了民间流传的《乞巧歌》:“乞手巧, 乞容貌;乞心道,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使学生对古人“乞巧”的内涵有了更深、更全的领会, 并且兴趣盎然地大声诵读着这首民间歌谣。

为了让学生对七夕节有更多的了解, 我还选取了杜甫和杜牧的两首和乞巧节有关的古诗,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感兴趣的读一读, 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背诵。于无形当中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以此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努力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拓宽语文的学习空间。

篇9: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设计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情”为基线,以“读、悟”为练习主线,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打开情感之门的钥匙,走入文本,我极力通过深情的个别读、引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体悟课文蕴涵的深情。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品悟,不断地深入,逐渐构建起对友情的理解。

二、以“质疑”为切入口,抓住课题——《生命的药方》,让学生品味课题的涵义,并以德诺妈妈的话为突破口,更深层地理解一个“爱滋病患儿”的孤单与无助,理解艾迪的诚挚友情。

三、引领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要让学生走进德诺的内心,走进艾迪的内心,站在德诺妈妈的角度去看,更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在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探讨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使学生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出合理想象,给学生更多的理解与更厚实的情感积累,给学生多维度的丰富体验。本课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朗读不都到位,部分孩子不敢或者不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老师在“以情激情”的方面做的还不够。做为语文教师应该先深入体验文本情感,在课堂中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文本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的情感,擦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继续努力!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

给学生一缕阳光 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说得真有道理,所以学困生就多了另外一种类型,那就是思想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所以要改造一个学生,难度可想而之。但我用爱心抚平着孩子们脆弱的心。记得班级中有个叫潘越的女孩,好的家庭情况很特殊,父亲患有精神病,又因家境困难而无法连续为其提供治疗的费用,只能任他的病时好时坏的发作,这给年幼的潘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她不仅表现得不合群,而且十分暴力。接班后不久,就有几名同学先后到我这里来告状,尤其是她的同桌人选,几乎成了一个难题,没办法我只能将沉默懂事的陈志伟调了过去,刚开始的几天,两个相处得不错,正当我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沾沾自喜时,一天下课,陈志伟哭着找到我让我为他换座,他这一哭倒是让我疑惑不解,我总得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吧!可还没等我追问,陈志伟把他一直背在身后的手伸到我面前,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的手背上已是血肉模糊,简直就像是和猫进行了一场激战。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潘越的杰作,可面对头快塞到肚子里的傻丫头,我也只好在教育之后,强压怒火,劝劝志伟。于是常见的画面便出现了,一个女孩躲在角落里,用怯生生的眼神注视着周遭的一切变化。而她的变化要从一个夏天的午后说起。那天天气炎热,为了降低室内温度,我有意在地上洒了些水,室内果然凉爽下来,这时,我让在班级中的4名同学发放本簿,一个一组,其中就有潘越一个,她发的正好是自己所在小组,也许是太想完成好这个小任务了,她做的很细心,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几个本子一滑,落在了地上,这可急坏了好,她赶紧弯腰捡起,还用眼睛盯着我看,其实我一直暗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只是没有让她看出来,因为我想知道她如何处理这几个脏本子。她在发完所有的本后,不断在调换自己的本子,我多希望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让我有机会可以帮她,所有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发本,我故意在她们小组走了一圈,她真的把最脏的本子留给了自己,这一发现让我欣喜。我就这种情况在全班表扬了她,同学们送来了热情而认可的掌声。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乌审旗查汗淖尔学校 赵轩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多媒体 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一项技术。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枯燥乏味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一如既往的教学方式,争取把语文课堂“改造”成美的殿堂,使它充满魅力、丰富多彩;让学生愿学、乐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看来,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境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例如学《吆喝》一文时:由于学生对吆喝声比较陌生,因此,上课时教师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冯季的相声《卖布头》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这段相声比较长,但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且不方便上网搜集资料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感受民俗美。又如学鲁迅的《祝福》时,由于鲁迅的作品大多较为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在课上放一些背景知识,课件中再以图片展示祥林嫂三次不同的肖像。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所遭受的惨重打击,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她的迫害。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陶冶情感。再如:教《观沧海》时,可以在课件中引入一段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的影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陶醉于浩瀚的沧海、雄浑的声音、博大的胸怀中,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诗歌,情感的陶冶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课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巧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如教学名著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片断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传》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减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还如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因涉及的是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如果仅用语言表达,学生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但运用多媒体将景泰蓝制作过程显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

三、有助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课文中有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不易讲解清楚,如果适当运用电教媒体则可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因为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非常自然的产生愉悦、激励的审美效果,学生在乐中求学,便优化了教学过程,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多种云的形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词,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这时,教师应该展示相应云的图片,再配以简要的文字介绍,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写法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学完一篇课文时,适时、适量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相关训练。

四、加强朗读训练 培养阅读语感

篇10: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

1、领悟文章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从中受到教育。

2、领会课文通过某种事物比喻说明一种道理的写法。

3、体会课文种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学生一分钟说话(以《西游记》为说话主题)

二、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知道《西游记》,也知道孙悟空的师傅唐僧玄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玄奘成为高僧之前的一个传说。(板书课题)

三、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提出读书要求,把心放到文章当中,有心去体会。)

2、课文中有哪些人物?(唐僧和方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老师和你们模仿人物对话,好吗?(老师分别当唐僧和方丈,与多位学生对话,并不断指导)

3、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主要内容的结构图画出来。

(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教师归纳并课件出示结构图)

4、针对结构图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

(1)、想一想,玄奘为什么准备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又留了下来?结果怎样?(方丈使用什么方法指点唐僧的?让玄奘自己观察、比较、感悟)

(2)、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实际跟大家说一说。

(3)、将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和大家议一议。

4、学生读书,并展开小组交流活动。

四、检查点拨,探寻方法规律。

1、汇报,(将读书穿插其中,读出方丈的语重心长。)

2、引导学生抓重点段落,详细分析句子、段意。

3、结合课文说一说,玄奘成为高僧靠的.是什么?

(归纳板书:志向+群体+努力==)成才)

五、知识回归,布置作业

1、霍金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今天通过有关玄奘的传说,我们又懂得了一个人生哲理。

2、重复出现教学目标,学生结合目标进行反思,是否完成学习要求。

篇11:生命的林子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导读感悟老方丈借喻说理诱导弟子的话语。

2、从玄奘没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方丈的妙喻,引发学生对成才的理性认识,产生深刻的启迪。

一、检查复习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庙?(板书: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2、法门寺如此名满天下,香客如流,玄奘为什么想要离开呢?

3、设疑过渡:玄奘、法门寺和生命的林子有什么关系呢?又是什么原因使玄奘决心留了下来,并成为一代名僧的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段的“林子”

1、自读第二段,让我们一起跟随玄奘、方丈去看一看山头的几棵松树和寺后的松林。

你看到了什么?划出关键的词。

2、交流:

(1)你看到的山头的松树是怎样的?(板书:乱枝纵横 短而扭曲)

(2)寺后的松林呢?(板书:郁郁葱葱 遮天蔽日 莽莽苍苍)

3、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读出生命的力量)

读着这些词,你感到这片林子怎样?

4、这就是生命的林子的全部含义吗?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8节。

5、读了方丈的这段话,你是不是对这片林子有了新的感受?

从这里,你读出了这还是一片怎样的林子?而那棵松树呢?(板书:竞争 奋发向上)(柴 才)

6、小结:是呀,同是一棵树,但所处的环境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生命的价值也就不一样,一个无忧无虑,成为薪柴,一个充满竞争,成为栋梁之才。生命在竞争中奋发,在竞争中实现它最高的价值,这样的林子,是真正的“生命的林子”。

(二)学习第二段的“玄奘”

1、看了这生命的林子,听了方丈的话,此时,玄奘会想些什么呢?

2、玄奘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引读第9自然段。

3、法门寺的的确确是一座生命的林子,玄奘留了下来,最后成为一代名僧,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但是,是不是每个人进来法门寺,进了这片生命的林子里,都能成为一代名僧呢?那为什么玄奘能够呢?

4、交流,得出:

(1)玄奘想做太阳

师:烛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一种奉献,但这种奉献是短暂的,有限的。太阳光芒万丈,普渡众生,更是一种奉献,而且是一种永恒的无限的奉献。

(2)有句广告语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玄奘想到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潜心苦修)

5、小结:玄奘一开始想离开法门寺,是因为想做太阳想成才怕做不到,成不了才,现在他决心留下来,同样还是想做太阳,想成才,而且他明白,要想成才还必须在这个水深龙多的法门寺才能实现。他做到了,成为了一代名僧,成为太阳一样的人。他的光辉,从一千年前,一直照到现在。

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最后一节

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必须在群体中,在竞争中奋发向上,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拓展

同学们,玄奘是幸运的,他来到了法门寺这片生命的林子,法门寺也是幸运的,他拥有了玄奘这样想做太阳的人。这样的林子,这样的玄奘,才造就光照千古的一代名僧。当年,玄奘只有13岁,今天,你们也13岁了,你们想做薪柴还是栋梁?想做太阳还是烛火?你的身边也有这样一座生命的林子吗?它是这样的?

将来,你们会进去另一片更高更大的生命的林子,想一想它又是怎样的?在那片林子里,你将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

五、作业

续写:玄奘留了下来,他又遇到了曾经劝他离开法门寺的人……

附板书:

树 乱枝纵横 柴

生命的林子 郁郁葱葱 遮天蔽日 莽莽苍苍 竞争 奋发向上 材

法 门 寺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玄 奘 愿做太阳 潜心苦修 才

动力来源于压力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

作者邮箱: furonglyh@163.com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题下一篇:初中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