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保护

2024-05-06

女职工保护(通用8篇)

篇1:女职工保护

女职工保护现状:

一、加班加点严重、体力透支。

二、四期保护得不到落实。

原因:

一、立法、执法和监督体系滞后, 违规处罚力度不够, 制约着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法律、原则性过强, 操作性不强、。企业内部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漠视国家法律, 致使女职工劳动保护无法落实。

三、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率, 政府监督职能不到位、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不是以人为本, 而是以资本为本, 不惜以牺牲女职工的健康为代价来换取投资。

四、工会缺失及女职工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造成女职工劳动保护得不到充分落实。

五、她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绝大部分的女职工不知道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和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女职工自身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 使非公企业不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有了可乘之机。

措施:

一、、加大法律法规宣传不断优化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制环境, 营造全社会关心和重视维护女职工权益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是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要措施。必须健全有效地执法监督机制, 建立以政府劳动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参加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机构, 并与工会群众性法律监督组织形成网络和体系。将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定期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及时纠正问题,、加大惩罚力度。

三、加快非公企业女职工组织建设, 为维护女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提供组织保障。

篇2:女职工保护

40、什么是女职工劳动保护?

女职工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妇女的生理特点,对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所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我国《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凡男女职工从事同样的工作时,享有领取同等劳动报酬的权利;对女职工不得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为理由拒绝录用,或解除劳动合同或降低其工资待遇;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对女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别有害的工作;实行女职?quot;四期“保护;设立托儿所、妇女卫生室等。

41、处理女职工劳动保护问题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处理女工保护问题所依据的实体法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

(2)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

(3)1990年2月17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省妇女儿童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3号)。

(4)1989年1月20日原劳动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劳安字[1989]1号)。(5)1990年1月18日原劳动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安字[1990]2号)。(6)1988年9月4日原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

(7)1989年5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28号)。(8)1989年12月20日原河北省劳动人事厅《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问题解答》(冀劳人护[1989]342号)。

42、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适用哪些单位?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号令)第2条和原劳动部《问题解答》(劳安字[1989]1号)的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含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军队系统参照执行。

43、单位实行承包或租赁是否执行女职工保护规定?

根据原劳动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劳安字[1989]1号),单位实行承包或租赁只是经营形式的改变,单位领导人仍应执行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44、”女职工“的范围包括哪些?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及《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问题解答》?quot;女职工”包括一切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女干部和女工人。具体范围应按照国家统计局《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掌握。即在全民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全民与集体合营、全民与私人合营、集体与私人合营、中外合营、华侨或港澳工商者合营、外资经营的企业、事业、机关及其附属机构中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包括国家干部、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职工、计划

外用工、季节工、轮换工等。

私营企业也应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和要求。

45、《劳动法》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主要内容是:

(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4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5)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6)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女职工依法享受生育保险。

46、女职工孕期享受哪些劳动保护待遇?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实行以下劳动保护:

(1)女职工在怀孕其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3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2)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3)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47、孕妇产前检查能否算作劳动时间?

为了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应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做产前检查。根据原劳动部《问题解答》(劳安字[1989]1号),女职工产前检查应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48、停薪留职女职工受聘期间怀孕如何处理?

根据原河北省劳动厅《对〈关于停薪留职人员在其他单位受聘期间怀孕聘用期满能否终止聘用关系的请示〉的复函》(冀劳办[1997]326号),按照《劳动法》和有关规定,企业或有关单位招聘职工应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应视为事实劳动关系

。停薪留职人员在被其他企业或有关单位招聘期间应视为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女工怀孕的,聘用期满的,聘用合同应延续至怀孕期、产期、哺乳期满。并由聘用企业或有关单位支付工资、福利和生育医疗费用。

49、女职工怀孕检查和分娩费用由谁负担?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女职工怀孕,在本

单位的医疗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费用由原医疗经费渠道开支。

50、女职工的产假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原劳动部《问题解答》,女职工产假90天,分为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即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51、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如何确定产假?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河北省人民政府在《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省政府第28号令)中,对流产产假作了明确规定,即:女职工怀孕不满2个月流产,给予产假20天;满2个月不满4个月流产,给予产假30天;满4个月不满7个月流产,给予产假42天;满7个月分娩,给予正常产假。

产假期间,基本工资如数发给。

52、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如何处理?

根据原劳动部劳险字[1988]2号文件,女职工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过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

53、女职工产后请长假带小孩,假期多长为宜?

女工产后请假问题应按照原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全国整顿企业劳动组织工作座谈会纪要》(劳人计[1983]42号)精神办理,即?quot;富余人员中的女职工,因怀孕或者哺乳婴儿而自愿请长假的,可以允许,包括产假在内,时间不超过2年。“也就是说,请长假的女工必须是企业的富余人员,请长假的时间不得超过2年。

54、女职工产后请长假超过了劳动合同期限怎么办?

劳动合同制女工产后请长假时应注意与合同期限相衔接。若合同制女工产后请长假超过了劳动合同期限,女工应与所在单位协商,经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续订或重新订立。

55、女职工哺乳期应多长?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9条和原劳动部《问题解答》第14条规定精神,哺乳期应为12个月,即从婴儿出生之日起至满1周岁。

56、女职工哺乳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号令),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57、女职工哺乳期满能否延长哺乳期?

根据原劳动部《问题解答》(劳安字[1989]1号),女职工哺乳婴儿满周岁后,一般不再延长哺乳期,如果婴儿身体特别虚弱,经医务部门证明,可将哺乳期酌情延长。如果哺乳期满时正值夏季,也裳映ぃ薄ⅲ哺鲈隆?br> 根据卫生部、原劳动人事部等四部门《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试行)》([86]卫妇字第7号)规定,婴儿满周岁时,经县(区)以上(含县、区)医疗或保健机构确诊为体弱儿,可适当延长授乳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

58、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工资如何发给?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号令)第4条,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按现行规定所含项目执行。

59、女职工”三期“期间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29条和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都规定了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根据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309号《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女职工在”三期“内,只要同时存在《劳动法》第25条规定四种情形之一(违纪),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随时通知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60、女职工在”三期“期间企业能否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的规定,企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合同制女工在”三期"内合同期已满的,原劳动人事部办公厅《关于执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几个问题的复函》和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309号均规定,合同制女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凡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合同期虽满,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

61、对休长假的女职工如何发放卫生费?

根据原河北省劳动人事厅《问题解答》(冀劳人护[1989]342号)规定,卫生费或卫生用品只发给在岗女职工,对休事假、病假、产假、工伤假等超过30天的女职工,在休假期间不发给卫生费或卫生用品。

62、女职工离退休后是否还发给卫生费或卫生用品?

篇3:切实加强女职工权益保护

一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法律制度保证。女职工作为普通劳动者, 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 为了保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国家还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企业作为保护职工权益的具体实施单位, 绝大部分企业在各种企业规章制度中都能充分体现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我厂作为一家国有机械类加工企业, 在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中都全面体现了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 企业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中, 也尤其注意到了这一点。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对女职工权益的保护。

二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组织保证。《中国工会章程》指出“各级工会建立女职工委员会, 表达和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包括“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同歧视、虐待、摧残、迫害女职工的现象作斗争”。因此, 工会是全体职工, 特别是女职工的娘家, 企业工会是女职工的利益代表者、权益维护者。实践中, 我厂工会也在履行着这一神圣职责。当女职工有了困难, 工会会及时帮助解决;个别女职工患了重大疾病, 我们组织了为其捐款活动;当女职工有什么利益诉求, 工会会全力反映、协调、帮办, 保证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工会为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技术手段保证。保障女职工的权益有明文的法律制度可依, 这为我们提供了法律制度保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除了像探亲假等规定的简单明了、易理解、好操作外, 还有些规定专业性强、不易理解、不好操作。如在《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的有些条款就是如此。如一,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而劳动强度分级需要理论计算。它涉及“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体力劳动方式系数”“劳动强度指数”等概念。那么, 针对不同的劳动对象、劳动实况如何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 普通车工在加工不同的工件的劳动中, 不用或不能用天车吊件时, 就要自己搬拿上车 (床) 、下车 (床) , 她要有站立操作、猫腰搬件、蹲下测量等姿态, 这里的劳动强度实在不好计算, 但劳动强度确实较大。如二, 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 “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上述作业分级均需要计算, 有的还设定不同工况。实际工作中, 劳动者本人和组织进行计算都难以及时、到位。如三, 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中包括,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在机械加工类工厂中, 油漆工中女职工占大多数。他们的岗位属于有毒有害作业。作业场所分散, 有时还不固定, 作业场所弥漫着上述多种有毒有害气体, 其浓度受到场所、温度、湿度、季节等因素影响, 到底有几种有毒有害气体, 浓度是否超标, 一是职工和企业根本无法测量, 二是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也不够明确, 还需要查找更专业化的标准。

此外, 除了国家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外, 有些情况没有具体规定, 需要具体协调。如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就不适宜继续做焊工工作, 一是工作场所有有毒有害气体, 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二是焊工大部分时间是半蹲前倾姿势工作, 挤压腹部胎儿。因此, 焊工怀孕后, 应暂时调离原岗位。

基于上述原因, 企业特别是工会组织, 要想保护好广大女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上述工作, 把解决好上述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 二要上一些技术手段、装备, 或者聘请专业队伍, 进行计量、测试、计算, 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同时要切实从女职工的利益出发, 协调解决女职工遇到的具体问题, 确保女职工在任何不同时期都不从事应禁忌的劳动, 保证女职工免受职业危害, 确保女职工身心健康, 确保下一代发育生长正常。

四是保障女职工权益的人员素质保证。通过企业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 要想保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要提高女职工自身的素质, 首先这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为有位, 保持职业竞争的优势;其次, 自己可以知道什么情况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什么情况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以便维护好自身权益。另一方面, 要提高女职工工作者的素质。首先要提高工会领导、女职工委员会成员的素质, 从思想上真正热爱、重视女职工工作, 真正掌握上级的方针政策;从技术上能够掌握具体业务, 能够解决女职工保护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胜任女职工保护工作;从具体工作作风上, 能够经常深入劳动现场和女职工之中, 贴近女职工生活,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能力上, 要能够迎着困难上, 敢于、善于为女职工说话、办事, 并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能把女职工的事情办好。其次, 要提高女职工保护过程中具体工作人员的人员素质, 如, 劳动强度计算人员, 冷水、低温、高处作业等计算测定人员, 有毒有害气体测试人员等等。只有这些人的工作到了位, 女职工权益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才不会是空话。

篇4:浅议女职工的法律保护

摘 要: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法律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已经成为我国法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我们国家之所以对女职工进行法律保护,是因为女职工社会地位的特殊以及生理特点的不同。然而在女职工法律保护的实施与落实中,很明显相关法律保护体系不健全,女职工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文在女职工法律保护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女职工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劳动法;女职工;法律保护

一、我国女职工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比较重视女职工的法律保护工作,目前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形成。2011年,国务院成立了专家团队对其进行修正,并更名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对女职工法律保护力度。但近几年,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女职工法律保护难度比较大,存在一系列缺陷与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就業歧视严重

以性别为理由对于女性求职者的公开歧视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值向女性求职者提供技术不强、条件较差、收入低廉的职位。同时,由于女职工生理方面的特殊,即使女职工能够胜任某些工作,一些用人单位也采取优先录用男职工的原则,使得女职工不能享有和男职工同等的就业权利。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往往以女性职工会因“四期”耽误工作为理由,拒绝对女职工进行晋升或者拒绝其担任重要的工作岗位,对女职工的权利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工作环境恶劣,保护设施落后

女职工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生命健康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些企业以橡胶、硅胶以及其他有害的化学物质为原材料进行生产作业,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从事这些工作的女职工往往是接触这些有毒有害原料的第一线工人,例如鞋厂,一线职工中,女性占大约90%,这些企业本应该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劳动者的身体,但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往往漠视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权,造成女职工身体上的残疾,更为甚者直接造成死亡。此外,女职工进行的劳动保护的设施上具有局限性。目前,企业缺少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投入。因为女职工的权益受害问题普遍存在,其在劳动期间的没有能保护正当权益的现象严重。

(三)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得不到落实

首先,女职工的“经期保护”普遍没有受到重视,一些用人单位在经期时依旧安排女职工在超出其工作强度范围内进行劳动。其次,一部分用人单位回避女职工的“孕期保护”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往往拒绝适婚年龄的女工,或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求女职工在聘用期间不得生育。一些已经与女职工订立了劳动合同的企业,在女职工孕期随意解除合同关系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与怀孕女工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企业,有时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上夜班。在女职工的“产期保护”问题上,一些企业并没有按规定执行女职工的产假假期,任意缩短产假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对女职工法律保护的对策

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我国女职工的法律保护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要想女职工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需要通过妥善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工作环境问题、加强监管力度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妥善解决就业歧视问题

首先,应当从立法的角度出发,从根源上消除就业歧视。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关于就业歧视的法律,很多有关于就业歧视的问题在现有法律中体现的并不明显,界定较为模糊,因此制定完善的《就业平等法》可以从根源上保护就业平等,消除性别在就业时对求职者的限制,是对女性劳动者人身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其次,完善就业歧视的救济方式。很多女性职工在遭受不平等待遇后,求助无门,因此应当开放多样的、便捷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最快速、最高效的解决女职工的就业歧视问题,让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最后,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的受益人群,避免女职工需要生养后代而在就业上遭受歧视和排挤。

(二)建立监管体系,加强女职工保护设施

对于劳动环境方面的问题,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劳动环境问题涉及到女职工的生命健康权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和程序,对企业的劳动环境进行评估和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应当进行惩罚和规制,特别是一些经营含有有害物质材料的企业,应当严格把关,让女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是保障劳动环境符合标准的有效方式。企业内部应当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检测工作环境质量,定期相相关监管部门做工作汇报。同时,相关的劳动保障机关应当针对劳动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要求企业达到相应的标准,从而达到切实保障女性职工工作环境的效果。

(三)落实女性职工的“四期”保护

国家应当加强对女职工在“四期”时的保护,通过立法和法律监督的方式,让用人单位能够彻底落实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对于用人单位违反法律的行为,对单位及其直接负责人应给予严厉的惩罚。另外,可以通过建立劳动执行检查长效机制来增强对女性职工的“四期”保护,也就是监督机构应依法监督侵犯女职工的权利保护要求的行为,需要明确自身的自认和职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严格惩戒违法行为。

三、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在我国,对于女职工的法律保护体系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但是,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使得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侵害合法权益,使得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仍然受到威胁,因此,必须继续完善相应法律规定,方可创造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本篇文章重点在于探究女职工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女职工法律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妥善解决就业歧视、建立监管体系、落实“四期”保护等。

参考文献:

[1]崔娟.我国育龄女性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研究[N].苏州大学,2013.

[2]王玉信.当前私营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亟待改善[N].劳动保障世界,2003(9).

[3]崔娟.我国育龄女性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研究[N].苏州大学,2013.

[4]王玉信.当前私营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亟待改善[N].劳动保障世界,2003(9).

[5]王涛.关于妇女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的争议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7).

作者简介:

篇5:山西女职工保护条例

山西省在对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中,也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经期保护,规定女职工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可给与一至二日的休息;从事连续四个小时以上站立劳动的,安排二十分钟工间休息;《条例》中规定,“哺乳时间不包括往返路途时间”,并且延长哺乳期,规定“婴儿满一周岁,经用人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为体弱儿的,可以适当延长该女职工的哺乳期,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还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建立女职工哺乳室等设施,以保护女职工哺乳期的合法权益。

山西省240多万女职工收到一个特殊的“礼物”:10月开始实施的《山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中规定,对女职工特别增加了“更年期”保护。条例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女职工,经治疗效果仍不显著,本人提出不能适应原劳动岗位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其他适合的劳动岗位。

篇6:女职工产期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1、产假的期限

(1)正常分娩的产假

《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生育时遇有难产的(如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者),可增加产假三十天。属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按《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增加产假。

《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第36、37条和《深圳经济特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35、36条规定,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在三个月内办理独身子女证的,增加产假35天。

由此可见,产假期限为,一般情况下为90天(产前15天,产后75天),如果属于晚育的增加15天;如果多胞胎生育的,每多一个小孩增加15天;如果难产的,增加15天;如果办独身子女证的,还可增加35天的产假。《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第6条规定,难产的是要增加30天产假。领取独身子女证的增加产假35天,并且给男方看护假10天。

(2)怀孕流产的假期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应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四个月以上(含四个月)流产的,给予42产假。

《深圳经济特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项规定:怀孕不满三个月人工流产的, 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15日;怀孕三个月以上人工流产的, 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42日。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 合并计算假期。据此,我国法律目前对于女职工产假长度的规定可以归纳为四方面内容:(1)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假长度为90天;(2)对于流产的,根据怀孕时间长短,给予不同时间长度的产假;(3)对于难产、多胞胎生育等生产中遇到的特殊情形,考虑到对产妇身体健康的影响,增加给予一定时间长度的产假;(4)对于晚育,根据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奖励一定时间长度的产假。

2、孕检和分娩的费用承担

《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女职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费用由原医疗经费渠道开支。

《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第五条第(四)规定: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指定的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所在单位应全部负担。费用由原医疗经费渠道开支。

《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第34条第三款规定:生育医疗保险参保人可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生育医疗保险待遇。第51条规定:参加生育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其产前检查、分娩住院、产后访视、计划生育手术的基本医疗费用(不含婴儿费用)由生育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另行制定。

3、产期的工资待遇

《妇女权益保护法》第27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聘用)合同,变更女职工工作岗位应当征得女职工同意。第二款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劳动(聘用)合同期限届满的,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聘用)合同,劳动(聘用)合同的期限应当自动延续至哺乳期期满为止。

《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第五条第(五)规定:产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原有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第 七条规定:职工享受节日休假、年休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产假、看护假期间,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其中,参加了生育保险的企业,女职工产假工资,可按当地生育保险规定的标准发给。

《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第38条和《深圳经济特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37条规定,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在三个月内办理独身子女证的,增加产假35天。在规定的产期内,所在单位应照发工资和全勤奖金,原有的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深圳市工资支付条例》第22条规定: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

4、岗位调整

”三期“期间的工作岗位调整与在女职工”三期“期间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相比,企业”三期“期间调整女职工工作岗位,以变相达到降薪目的的更为普遍。

由于工作内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所以”三期“期间的工作岗位调整实质上是一个劳动合同变更问题。

《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 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聘用)合同,变更女职工工作岗位应当征得女职工同意。

根据以上规定,企业无权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处于”三期“的女职工一旦就此与企业发生争议,无论其工作岗位是否在劳动合同中载明,只要企业不能证明其调整工作岗位并未违反双方此前签订的劳动合同,企业都应当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岗位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与工作内容的调整一致,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除载明工作岗位名称外,往往还会将相应岗位的职位说明书作为附件,但是,如果劳动合同中只有岗位名称,没有职位说明,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仅仅是变更了该岗位的名称,工作内容并无实质改变,则不能认为企业单方面变更了劳动合同。

另外,如果根据女职工工作的性质和强度,其虽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三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企业也未延长工作时间和安排夜班劳动,但女职工仍认为工作中的某些因素不利于其自身及胎儿的健康,要求调整工作岗位的,也不属于企业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范畴。

如果企业与女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对于工作岗位的规定较为模糊,例如,王某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仅规定王某的工作部门为研发中心,而未规定王某的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研发中心有多个工作岗位,软件研发人员与测试人员均属研发中心),同时合同中还规定,企业有权根据业务需要对王某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这在现今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相当普遍),情况就要复杂一些。此时企业对女职工工作岗位的调整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双方劳动合同的变更,对处于”三期“的女职工而言,此时较为有效的救济途径就是审视企业调整其工作岗位的合理性,是仅仅因为女职工处于”三期“而调整,还是确因女职工不能胜任工作而调整。在劳动仲裁过程中,企业必须提出充分的证据论证”三期“不是其调整女职工工作岗位的主要理由,否则往往会面临败诉的结果。

5、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 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法》第42条第(四)项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注:第26条、40条是关于企业无过失性辞退的规定,第26条、41条是关于企业经济性裁员的规定)

《妇女权益保护法》第27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聘用)合同,变更女职工工作岗位应当征得女职工同意。第二款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劳动(聘用)合同期限届满的,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聘用)合同,劳动(聘用)合同的期限应当自动延续至哺乳期期满为止。

《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以上规定,企业在女职工”三期“期间是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这是一般规定,但需要说明,女职工”三期“期间企业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以上是关于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上述两条法规的规定解除处于“三期”的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至于企业与处在”三期"的女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双方同意,法律并未做任何限制。女职工主动要求离职,当然是可以的。

篇7:女职工的法律保护问题

女职工的法律保护问题

[摘 要] “妇女解放”这个口号提出已经近百年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妇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妇女的各项地位得到了提高,在各行各业里都有女性职工的存在。而女性职工作为劳动者,由于所特有的生理特点,所以在我国的《劳动法》中特别提出了关于“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而除了依法能享受《劳动法》所规定的一般劳动者所能享受的一切权利以外,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规规定了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女职工能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了。

[关键词]女职工 法律保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不断变化、各种新型职业的诞生,女职工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行业中。我国女职工已占职工总数的近一半,如果忽视对女职工的法律保护,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引起社会不安定。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对职工的劳动保护特别是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规定的不够明确,有些法律、法规过于陈旧,因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对女职工劳动保护不力甚至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

一、女职工法律保护的意义

女性承担着孕育下一代的重任,所以对女职工进行法律保护,是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有利于民族优秀体质的延续。由于女性自身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与男性存在着差异,例如妇女生长发育机能、生理机能(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机能(基础代谢,对高温、寒冷等条件的承受机能)等。所以这就决定了在法律上对女职工要给予特殊的保护。女性在一生中所遇到的经期、孕期、产期、哺育期生理机能的变化过程,是需要在劳动中给予特殊保护,有一些作业环境是有害的,例如铅、苯、汞、磷、尼古丁等有毒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的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女职工进行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第三十二条中就提出“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在之后的几部宪法中也提到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同工同酬。根据宪法保护妇女的原则,为了保护妇女在劳动中的特殊权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布过一些行政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近年来,女工劳动保护的法律保障受

到重视。1990年劳动部颁发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对女职工在劳动保护方面作出了具体的特殊的保护规定。1995年1月1日开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专章规范了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使我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有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国务院于1998年7月21日发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于同年9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妇女劳动保护法规。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这些规定,陆续制定了一些条例和办法,各单位根据这些规定,也制定了不少措施保护女工的特殊权益,建立了一些女工保护制度。

二、女职工法律保护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思维观念、生存方式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企业里领导、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在这个多元化的国家里,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也出现了多元化,存在着积极保护、消极保护和不予保护等多种局面。

(一)国有企业的保护是积极的,同时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国有企业对女职工的保护都是由工会组织实施的。目前,我国的基层工会组织还都比较健全。所以工会组织的存在和制度的健全,能够促进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在贯彻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方面都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仅是一般性保护甚至是消极性的保护,这些企业由于一味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主张经济效益第一,而忽视了劳动安全保护,致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且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劳动安全事故。有的企业领导甚至不知道《劳动法》,他们只管企业的效益、报表、数字、自己的政绩,只知道自己赚钱,而不管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这无疑是不能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因素。

(二)其他企业经常侵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力鼓励发展私有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存在,涌现出一批不同于国有企业性质的其他企业,例如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不同于国有企

业,在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方面等都与国有企业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目前市场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还处于摸索实践阶段,这些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还有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政绩,对一些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及时、彻底,监督管理不够扎实,从而导致了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案件的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业主、法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他们的目的是赚取最大的利润,而不考虑工人的死活。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等制度,他们是置若罔闻,我行名素。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情屡见不鲜,女职工们经常加班加点,劳动与工资不能挂钩,同工不能同酬,生病、怀孕、生孩子就有可能被辞退,职工培训、社会保险仅是形式上的,甚至就没有。更有甚者,有的企业让女职工从事《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的工作,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仍让其加班加点和安排夜班劳动,有的企业虽然规定了女职工有产假,但规定的产假少于90天,对请假(包括产假)的妇女停发工资、扣发奖金、取消福利待遇,甚至加倍扣工资、奖金。对经期、哺乳期的妇女更是谈不上什么保护。

案例1:某企业劳动合同制女工赵某和李某于今年1月起休产假,产假期满后,二人要求厂方补发她们3个月产假期间的“工资”。厂方解释说,厂里实行的是日工资,不上班不发工资,从而拒绝了赵某和李某的要求。赵、李二人认为这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侵犯了她们的合法权益,于是上诉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依法秉公处理。

(三)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女职工得不到法律保护

尽管我国《劳动法》在第七章专章规定了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此前,国务院、劳动部也分别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但由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尚不尽人意,而且有些规定又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致使在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出现漏洞,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性别歧视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有些职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男士已成为默认的规则。这种性别歧视首先侵犯的是女性的平等权,并进而侵犯到女性赖以实现经济独立的就业权。女性连基本的就业问题都得不到保障,怎么来保障她今后的生活呢。虽然我国已经在各种就业

政策中对这一做法予以禁止,但由于没有一定的法律做保障,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性骚扰也在成了日益突出的问题。据人民网2002年报道,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相当多的职业女性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30岁以下的未婚职业女性最为深受其害。性骚扰中50%来自工作场所,其中36%来自上级,14%来自同事。性骚扰的危害结果往往表现为被害人情绪波动,心理加压,名誉受损,家庭出现矛盾,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及由于离职等因素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专门意义上的性骚扰规定,性骚扰在我国的立法上还是空白点。在对性骚扰处理方面,我国司法界还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受理投诉后举证困难,没有专门的受理投诉机构等问题。

(四)宣传不彻底、执法不严,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在很多企业,女职工对《劳动法》不够了解,有些企业里甚至都不知道《劳动法》,女职工对自己应该享有哪些合法权利,都不清楚,劳动保护又何从谈起。如果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那么一旦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只有听天由命,自认倒霉。尽管各地都设有妇联会,但能够到此投诉伸冤、请求法律援助和保护的毕竟是少数,而且由于妇联会的职能限制,在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时也是束手无策。尽管《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仲裁机构迫于地方经济的保护主义对这类案件受理和裁决一般都有从企业利益着想,有些案件甚至受到非法干预,即使诉讼到法院,处理结果往往也有不尽人意。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在女职工诉诸法律时,采取的措施是处分、开除甚至诋毁名誉,进行人身攻击,这些都严重地侵犯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女职工法律保护的未来

让人感到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应该说目前为止还是很好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相关规定,加大惩处侵犯女职工权益的力度,明确违法责任,加强可操作性。相信女职工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 刘术林:用立法和制度保障女职工劳动保护.《劳动保护》2001年第2 期。

[2] 朱安平:不应忽略的空白——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透视.《劳动保护》2000年第3期。

篇8: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探讨

一是劳动用工制度不规范。据调查, 我国私营企业中, 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与女职工签订合同, 即使签订了合同, 男女权利义务不一致, 权利义务不对等, 并未涉及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保护的内容, 对女职工的招工条件比较苛刻, 大都要求19岁到25岁, 并避开孕、产和哺乳期, 以避开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 女职工怀孕离岗现象比较常见。有些企业甚至采取“试用期”的方法, 来达到不履行义务的目的。

二是男女职工议事比例失衡。我国宪法规定企业女职工同男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在现实工作中, 企业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 出现“一多两低”现象, 即企业女职工下岗人数偏多, “内退”年龄偏低, 下岗再就业的比例偏低。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 女职工代表比例均偏少, 女职工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安全生产、民主管理的力量也弱, 很难落实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监督权。总之, 出现男女职工议事力量失衡现象, 这就失去了男女职工在企业实现基本平等的前提。

三是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前, 女职工大部分都知道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但对可以通过哪些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就不是很清楚了, 法律知识缺失, 甚至有部分女工不了解《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 失去了维权的基础, 就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保障女职工权益的对策

一是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目前, 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推广女职工集体合同, 但是, 覆盖率仍然不高, 仍然有很多地方、企业和女职工没有实施。首先, 加大宣传, 营造合同签订的良好氛围。各级工会及女职工组织应通过各种形式, 加大宣传, 帮助广大女职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提高女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 从实际出发, 加强指导。在推进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中, 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从实际出发, 加强合同工作的指导。再次, 不断总结和学习兄弟地区的成功经验。各个省市县要构建交流平台, 交流各地合同推广和实施的成功经验, 推动全国各地《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施。最后, 形成监督机制, 保证集体合同落于实处。各地要从省级向地方到企业的工会及妇女组织,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建立对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 确保专项集体合同落于实处。

二是提升女职工权益保护意识。维护女职工权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企业、工会组织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外, 对于女职工自己来说, 提升自身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这就必须应把《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作为工会系统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大对广大女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和时间。其次, 女职工也要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工会等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 女职工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法律意识, 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本领。最后, 工会要定期开展学习活动, 创建平台, 让女职工形成自己的组织, 从案例中提升自身法律维权意识。

三是改善政府的监督职能。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政府过于关注经济效益方面而忽视了劳动权益,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贡献的税收比较关注, 而对企业内部是否和谐不大关注, 更忽略了企业弱势群体——女职工的声音, 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制裁缺乏力度。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要改变这种缺位现象, 积极推进企业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预防、监督、调节功能的协调机制。最后, 要注意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障的监督。女职工在孕、产和哺乳期的权益受损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政府应把特殊时期的维权问题当做工作内容的重点, 只要解决了特殊权益问题, 女职工权益维护就基本实现了一半。

三、保障女职工权益的着重点

树立“三破除”的观念和“三改变”的工作方法, 做好四项工作。

“三破除”:就是要就女工工作业务抓女工工作的观念;破除就维护抓维护的观念, 树立在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的同时, 维护好女职工具体利用的大维护观念;破除“一刀切”、“大统一”的工作方法, 采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工作发方法。“三改变”:就是要改变封闭保守、孤军作战的工作方法;改变工作中以“虚”为主的工作方法, 采取“虚”“实”结合, 以“实”为主的孩子方法;改变单纯靠“靠感情、靠恩赐”解决问题的方法, 采取参与立法、参与决策、依法维护的方法。

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做好女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会组织特别是工会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定期研究, 加强宏观指导, 支持女工要实际情况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解决女职工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二要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加大工会依法维护女职工劳动权力和切身利益的力度, 一方面各级工会组织应加强对已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 大力推动《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贯彻落实。

三要努力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 增强她们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建设中的竞争能力。工会组织要尽力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女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不断加强女职工的就业培训、岗位培训和各种技能培训, 增强其竞争能力。

上一篇:内衣的广告语下一篇:宿舍维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