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作文

2024-05-18

小学生法制教育作文(共14篇)

篇1:小学生法制教育作文

法制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带来的2021小学生法制教育课心得作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2021小学生法制教育课心得作文

今天,我班观看了《法制教育》片,里面介绍了一些青少年儿童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教育和染上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我看了以后深有感触,也颇受教育。

首先是缺少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由于一些孩子的父母工作很忙或父母离婚了,不能关心照顾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自由地学习生活。他们就会在放学后不回家或者不做作业、贪玩。这样渐渐地远离了学校和家庭的管教,过早地走上社会。

其次,就是染上了不良的行为民习惯。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面不遵守纪律,上课调皮捣蛋,课后打骂其他同学,甚至欺负小同学。他们不爱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就像片中讲到的为了筹齐上网的费用,他们敢于拿出锋利的刀子去抢劫他人,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学校里,做一个好学生,家庭里,做一个好子女,社会上,做一个的好公民。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他想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产生心灵的震撼。

作为21世纪的主人,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篇二:2021小学生法制教育课心得作文

蓝天,它的内涵是七色彩虹,洁白云朵,但总少不了密布的乌云;太阳,它的蕴意是莹莹光无尽,绚烂璀璨,却总抹不去太阳黑子……社会,它的含义是技术先进,经济发达,而洁白中却存在污点——违法犯罪。

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学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座谈会上,有一名身着囚犯服装的青年,他才19岁,正值花季年华,正洋溢青春魅力的他却要在高墙里、铁窗前度过19岁。家人心痛,亲友在心痛,同学也在心痛……

他忏悔地说道:“劳改,着实艰苦,失去自由,失去亲情,痛不欲生。”是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曾经,如果他不沾染社会风气,不讲“江湖义气”与“哥儿们”义气的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当初,在网吧上网的时候,记得些父母的泪,也不至于蹲监狱;那时,如果不涂一时之快,不带同伙去“揍”那网友,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也不至于使得父母伤心欲绝。让我们反省自己,沉思他的历史,是否要让那段过去重演……

忠言逆耳利于行

紧接着又是一位犯人在讲述自己的曾经:在校学习时,因不听父母的良言,认为自己的羽毛已经丰满,可以物通无阻地飞翔于蓝天了。因此时常旷课,逃学,结交了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他经常与“狐朋狗友”进行“拦路抢劫”,抢到的钱平分,时之“其乐融融”,却不知自己已经逼向悬崖。当母亲哭着乞求他的时候,他却不“悬崖勒马“,直到”东窗事发”才知后悔。可惜,一切已经太晚了。19岁的他自毁了元量的前程和似锦的青春。他的过去告诉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享乐是一瞬间的,而痛苦的记忆却是永远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当张浩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自由。他的面孔那般老实,没想到他却是一个犯人。他的从前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他原本成绩还算较好,可却善恶不分,认识了一帮“二流子”,整天混在其中,慢慢地行为由善到恶,从小错到大错。之后,学与不学就不是他谈论的了,他讲的是义气。敲诈、打架频频发生,终于狼锒铛入狱,狱中还顽固不化,可劳改的痛苦使他途迷知返。“回首过去,我体会到了犯罪的危害与可怕……”

三个犯人的教训,我们应该谨记,张警官的“苦口婆心”,我们应该熟虑。

学法、懂法、守法,是反纪的“五指山”,常言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青少年必须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必须知法、懂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篇三:2021小学生法制教育课心得作文

上一周,我们学校利用下午第一节课时间,给我们讲了一堂法制报告会。通过这次开会,我的感触很多。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的人发生一些矛盾,也许都是一些小事。既然是一些小事,那我想我们应该能够和平能够处理,不需要动用武器,这样会毁了大家。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一天,一个小组在班里值日,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还没有值完。一个男生只是在外面刚刚涮完墩布回来,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另一个男生的身上。那个男生随口就说了一句:“喂,你没长眼睛啊,往哪甩呢!”拿着墩布的男生还比较有诚意地说:“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我一定注意。”可另一个男生却得理不让人,“你一声对不起就完了,这衣服怎么办。”那个男生见情势不对,有点怒火了,这下,两个人便吵了起来,还动用上了扫把。被水溅到衣服的男生用扫把的后面把另一个男生的眼睛给弄伤了。仅仅一滴水的事,就引发出这么大的事,太不值了。

接下来,又通过学生们演的一个“抢钱事件”又揭示了如今社会的黑暗。三个男生管一个男生要钱,不给钱就得挨揍,这简直是天理何在呀!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钱,他不是最穷的;但如果他连一点宽容都没有的话,那就是真的穷了。

说到尊重,也与宽容紧紧相连。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就应该学会去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这样才有资格接受别人的尊重,才有资格提“人。”

如果你可以做到宽容一小步,那么社会就会少一份伤害,警察叔叔就会多一些功夫去做别的事。

篇2:小学生法制教育作文

你明白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时时刻刻都在约束着我们。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俗话说“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公民成熟的标志。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有一次,我和妈妈走在十字路口,看到前面是红灯,我就和妈妈说:“我们等一会吧,绿灯亮了再走吧!”我和妈妈在那儿静静的等待,但就在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从我们身后飞速驶过。我十分不开心,心里气愤的不得了,差点没骂出来。这个人真是太没有道德了,没看见红灯吗?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他走到路中时,一辆飞驰而来的轿车和他亲密接触,一瞬间一切都没有了,这个人被汽车撞到了天上又“砰”的一声掉下来,鲜血染红的她的衣裳,看得我直心疼,此刻我都不明白该同情他成了那样,还是该祝贺他的报应!至于那个汽车司机,也会得到相应的惩罚,骑自行车的人也少不了法律的制裁!

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像这个人一样不遵守法律的人满大街都是,而不守规矩的人,换来的就是法律的制裁。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守法尊法用法,为做一个成熟的公民而努力吧!

篇3:小学作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小学生唯有具备了基本的写作能力, 才能适应个人生活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之所需。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 在要求学生学会写条理清晰的文章的基础上, 还应当引入情感教育, 让其文章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将情感体现在小学生作文之中, 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尊重学生, 赞赏他们的优点

尊重赞赏, 就是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尊重他们的人格, 进而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 越发的敬重教师。老师尊重学生, 就是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体罚学生, 不羞辱学生, 更不冷落学生, 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来理解。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发展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在课堂上, 教师做到“目中有人”, 积极地关注学生。同时还要赞赏每一位学生, 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 赞赏他们微小的进步及学习中质疑精神。课堂上, 一句“你真行”、“你真棒”, 使学生更加自信, 学习兴趣高涨, 课堂气氛融洽、和谐自由。在这种尊重理解的氛围里, 学生的身心会得到熏陶, 他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理解、更学会了赞赏。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友爱。

二、宽容理解, 建立师生的情感

宽容理解, 既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关键, 也是联系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纽带。教师面对学生, 必须要真情付出, 宽容爱护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地帮助他们。在课堂上, 如果有深、难的问题, 交给成绩好的学生回答, 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之, 一些较容易的题目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解决, 有了进步就多鼓励, 多表扬。不能只凭学习成绩, 自己的好恶来对待学生, 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那些有缺陷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使之心理更健康。

三、创设情境,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 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 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 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 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 并要求做好记录, 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 只有改革开放, 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 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 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 对小学生来说, 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 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 就越利于加工, 思维就越活跃, 就越具有创造性, 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 笔者首先要做的是, 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 爱水, 爱名胜古迹; 爱父母, 爱老师, 爱周围的人; 爱植物, 爱动物, 爱小物件; 爱看书, 爱收集, 爱手工制作; 还有爱种植, 爱采摘, 爱参观访问……正是由于这些爱, 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 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 他们会随笔写下这样的精彩段落:

奶奶家的门前有块空地, 地里种着许多土豆。今天天气非常晴朗, 碧空万里无云, 奶奶说我们去挖土豆吧! 来到地里, 奶奶拿着铁锹挖土豆, 我拿着盆子拾土豆。那土豆有的是圆的, 像个小皮球; 有的是扁的, 象鸭蛋, 有的大有的小, 大的有我的几个拳头大, 小的只有我小拇指小。不一会儿我们就挖了一大堆, 在太阳的照射下, 土豆笑的乐呵呵的, 好像对我说: “这个世界真美呀, 我们又能上人们的餐桌为人们做贡献了。”

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今,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空间。电脑网络集中了文字、声音及图像等多种载体, 是一种立体化形式十分强的传播方式, 其信息量之大以及知识面之宽是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方式所无法企及的。所以, 运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 能够很好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而更加情真意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比如, 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春日里的景物, 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网络之优势, 向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 小河开始解冻、小草正在发芽、百花竞相绽放……以上景象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当中, 切实调动起其丰富的情感, 从而唤起了小学生千方百计想将自己所看到的各类景物告知他人的欲望, 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激发出小学生群体的写作积极性。在此过程中, 笔者综合应用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 从而全面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其在一种虚拟但又真实的空间之中得到了最为真切的感受。

篇4:小学作文教育之我见

一、 捕捉灵感,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我们经常说到灵感一词,那么什么叫灵感?其实灵感就是在文艺创作过程突然闪现的思想火花。灵感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思考、灵感来源于可持续性的思考,灵感来源于全时性的思考,灵感来源于人的主动性、灵感来源于个体对大自然的爱……我们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往往把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中心任务。这些任务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中心任务,中心任务应该是"灵感"的训练。

老师要善于创设习作情景,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写下当时的感受,写下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总之,如果我们的课堂把灵感当作中心任务,学生一定不会被字、词、句、段、篇、修辞所困扰,因为灵感会全面启动学生的思维,会主动调取素材库的素材,也会自动生成新的话语,积累的作用将面面展现。可以说个人的写作才华,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在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是主体,既可以是活动的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只是活动的创设者,只起着对活动的促进和辅导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勇于创新和实践,把活动推向更高的层次。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持续发展,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积累素材,以备写作时使用

素材就是写作的基本材料,它来源于方方面面。我们要让学生养成搜集素材的良好习惯,“有备无患”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了。

学生作文空乏,语言艰涩,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仓库里缺乏货源,因此引导学生多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笔者有一个多年的做法,那就是定期为学生开一张好书推荐单,包括古今中外的名著,如《唐·吉诃德》、《老人与海》、《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对于特别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我会用彩色笔在前面做记号,并在书目后面附上几句书评。我把好书推荐单贴在教室里,供学生自行选择阅读,而我则在课堂上加以点拨。

大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你要问他们有什么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博览群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妙笔生花。

三、 激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

以前作文讲评容易变成作文批判课,老师常常把错字病句拿到班上念,让学生在班里出丑,让同学笑话;有的在差生作文本上写到:“语句不通”、“离题万里”等话语,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热情,甚至会产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弊端,作文评价应该多肯定,一两句中肯的评语或热情洋溢的话语会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尽量挖掘文中的成功之处,大至节、段、篇,小至句、词、字,都写下眉批和评语,指出妙在何处。当然这种赏识性评语不应言过其实,对于写作水平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既得到鼓励,又不能自满。每次习作后,老师都收集在当次习作中出现的好词佳句,讲评时张贴出来表扬,让学生在备受赏识的欢乐中领悟这些优美语句的同时,无限的喜悦和荣誉油然而生,从而提高写作的自信心。我还鼓励学生将自己写的满意的作文编订成册,定期在班里交流。也鼓励他们积极投稿,学生一次次看着自己的文章见于报端,无限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再次升华,学生心理上解除了怕作文的负担,反而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需要。

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谁都希望自己写的作文能得到回应,引起反响,产生共鸣。小学生更是这样,来自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可以说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动力。所以,在作文评改中,教师应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的肯定、赞扬、鼓励。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实际,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语言写评语。如:“书写如此工整,表达如此流畅,感受如此深刻,你的写作态度与语言基本功告诉老师:你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小作家。”即使不是表扬,也要注意批改用语的委婉。如常出现的作文字迹马虎、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畅等毛病,在评价时应避免使用“字迹马虎”“书写不认真”“句子不通顺”等语言,改为“字迹再工整一些,你的作文会写得更漂亮。”“如果认真书写,就更好了!”“如果你写好以后自己多读几遍,相信你肯定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写出更流畅的文章。”

批改作文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符号来激励学生。如:将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圈出来,有优美语句的地方用“~~~~”标记,精彩之处用“!”加注,生动段落送上“小笑脸”……以此表示自己的欣赏。这种评价,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催化剂和兴奋剂。

篇5:法制小学生作文

我想,造成他们现在的样子,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太差,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应过来。在这些实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时冲动,为了解气,才范下了故意杀人罪,当初如果平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这些事,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陷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

所以,我们要预防犯罪。

篇6:小学生教育作文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我拿着水枪去找小伙伴玩。小区里的伙伴很多,很快我们就聚集到了小区车库旁的平台上,准备在这里玩过家家。其实这个地方是有点危险的,因为平台的边缘很高,下面是一片草丛,如果不小心从这里摔下去的话,可能轻则受点伤,重则将会骨折。我们玩的时候尽量远离了这个边缘,一般都待在平台中间玩。

尽管我们已经十分注意了,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玩耍的过程中,一个小伙伴推了我一把,将我从平台边的水泥柱上推了下去。我“扑通”一声摔到了下面的草丛里,当时我感觉浑身疼痛,脑袋也晕乎乎的,连手表什么时候掉了也不知道。还好当时我好朋友的妈妈也在这里,立刻联系了我的家人,将我送到了医院,不然我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呢?

到了医院,医生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我并没有什么大碍,观察一晚后我们就回家了。到家后,我被奶奶狠狠地骂了一顿,我也在心里一直责备自己:为什么要到那么危险的地方玩呢?现在手表也丢了,唉,该咋办呀?

第二天,那个小伙伴来给我道歉了,我很大度地原谅了他,但我告诉他下次不要再这么做了,他点了点头,说:“好!”

篇7:小学生教育作文

在学校我们班开展了孝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懂的了许多道理。学会了怎样孝顺父母,还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

期中考试我得了第五名,为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放假了,我决定回家帮父母做一些事情。早晨起床后,我帮助妈妈扫地、擦地、擦桌子、整理衣物等等。吃完饭后帮妈妈刷碗、倒垃圾。干完活后感觉很累,真是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晚上,我偷偷帮妈妈打好洗脚水,亲自给妈妈洗脚。妈妈很惊喜,微笑着夸奖了我:宝贝真懂事儿!

虽然干活很累,但是很开心。只要你抱着感恩的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快乐的。

篇8:小学生法制教育作文

一、感悟自然,品味生活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比如:喧闹的蝉鸣、无际的庄稼地、天然的动植物等,这些都是城市学生所没有的生活体验。农家特有的淳朴善良,令人着迷的农村游戏,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等,都是宝贵的素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所见、所闻、所感中写景记事抒发感情,养成平时写观察日记的习惯,不断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一来,学生从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他们的作文题材会更宽、更广、更有新意,他们会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如写一写家中养的兔子,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兔子吃食等生活习惯,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地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同时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开故事会、做实验,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体验生活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素材,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讲真话、抒真情。

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要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学生能写一般水平的作文后,如果还停留在单纯地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用途或叙事过程上,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不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得越新奇越好。

1. 观察现实生活,激发想象

如教学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让学生们自己说该文主要写小兴安岭的什么,再让同组互议。这样可使学生们知道该文主要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抓住校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描写。

通过描写,既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又培养了他们的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2. 结合课文内容,再造想象

有些课文表面已经结尾了,但深思却蕴意深长,此时教师恰当地因势利导,便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捷径。例如教学三年级《小摄影师》一文,教师可问学生:“小男孩跑出去后还会回来吗?如果回来,小男孩会和高尔基说什么?”让学生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3. 选取相关事物或词语,提高想象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或词语,让学生进行整合,填补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画下几种不同的小动物,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想象出这些小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口述表演,这样激起学生的童趣,他们的想象力会更活跃。或者随便写下几个词语,让学生编上一段故事,用上这几个词语。这类填空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逐步提高。

三、读写结合,激发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兴趣是让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兴趣和爱好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位老师,又是动力源。只有使学生想作文、会作文,内心有“我要写”的欲望,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成功目标。

1. 加强读写结合,完善写作技巧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开,致使学生在语基部分能得高分而写起作文来仍感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的课文时,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授课中注意渗透、讲明每一篇课文包含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从教师详细的分析中知道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这样,在写作教学指导时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学生在短小、精悍的点拨中尽快掌握写作方法。并结合每天的日记练笔,不断完善写作技巧,最终水到渠成,顺利地达到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目的。

2. 多用激励评语,产生写作欲望

学生习作中难免存在许多毛病,教师要从文中寻找一些可褒奖的地方加以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面对毛病处采用委婉的口气,常用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指出。这样能使学生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从教师亲切的批语中恍然大悟,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反复的跌倒爬起、跌倒又爬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感到有可信赖教师的亲切关怀,逐渐克服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在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作文,在每次作文训练来临时,也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同时,组织大家对优秀作文共同进行评议,说出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高认识水平,使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产生写作欲望。

篇9:小学作文教学应重视人格教育

【关键词】教师教色;贴近生活;人格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写作文。”叶老先生这番话言简意赅,点明要义。学会写作的本领,等于掌握了社会交际的工具。这种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日趋重要,对于任何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终身受益。也许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在学校里我非常气恼、愤恨。

我叫邴建雷,同学们常常说我:“大饼!大饼!哈哈……我要吃大饼”!同学们每次说完,我都会很不开心,也会找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我,甚至都讥讽我。

还记得有一次,我匆匆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等着嘲笑我,我走进教室,他们就大喊:“哈哈……大饼!你家是卖烧饼的,明天给我们多带来几个,给我们尝一尝……”。我总是说:“我不是卖烧饼的,你们要吃,去小摊买,我家没有!”可能这样可以让我的心里会好受一点。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只好遮盖起来。

为什么我会姓邴?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学校里读书?为什么同学们不来安慰我反而讥讽我?”

点评:说实话,该同学平时的作文并不怎么流畅,没想到这次的文章却能一气呵成。究其原因,这件事取之于他自身的生活积累,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内心思想的独白和真实情感的倾诉,使本文独放光彩。笔者以此为契机,再次对学生强调:作文是一种自我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它与自我心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就是美。

二、端正教师的角色观,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的人。

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行、才学、见识、能力。所以在交流《一件讨厌的事》这篇文章时,我不仅仅停留在文章真实才能感动人的教育上,还在班级中针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邴建雷同学流泪了,班长流泪了,曾经那样说过邴建雷的同学流泪了……整个过程,我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倾听,再倾听,心绪被学生感染着、激动着。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善待学生错误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受到教师责任心的感染,从而认真、负责地从事学习,相信会逐渐形成有责任心的人格;而触动孩子们自己心灵的对话,在他们的心灵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

三、优化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

(1)阅读中渗透写作,陶冶学生的人格。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激流宣泄出来。

(2)生活中生成作文,升华学生的人格“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同时,通过以生活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3)让作文成为载体,及时关注人格教育。每一篇作文都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载体,一行行、一段段文字无处不隐含着孩子的思想、灵魂,教师若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种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及时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矫正学生的一些人格上的不良适应、人格双重倾向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这不失为进行人格教育的最佳渠道。

篇10:小学生法制作文

关于法制,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不按法制办事,而吃了大亏的人,事情是这样的,这个人开了两三年的网店,是做食品生意的,从来不讨便宜,不欺骗人,甚至有时,一些客人买的东西多,他还会送一些小礼品。但几个月前,他遇见了一位同行还是好朋友。好朋友对他说:“你知道你为什么开了两年的网站都不挣钱吗?因为你太古板了,像些名牌,何必用真货卖家价钱呢!你就不会换一下,我告诉你,我就干了一年,挣了一套别墅,还有一辆上百万的豪华跑车,你也试试吧!”起初,这个人觉得违背了良心,于是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后来,他慢慢地动了恻隐之心,考虑到这样做会让自己走向成功,于是走上这条弯路。后来因买卖假冒产品,被公安局捉拿归案。这时的他后悔莫及,但已经晚了。

假想,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非但不会去听取,还回去劝朋友也不要去走弯路,以免惹来牢狱之灾。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法律的重要性,做一个秉公执法的文明人,不要去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篇11:小学生教育作文

影片以“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题,通过“关爱明天”艺术展示,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视,强化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各种意外事故发生,创造一个全党、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在放学后骑自行车,不看来往车辆,便飞快地冲过去,结果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撞倒,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看到那个学生车祸惨景,我不禁想起了我读幼儿园时的一件事,那天,我们放学回家,老师带着我们过马路,表妹站在第一个,她想快点过马路,便飞快地跑了过去。这时,一辆摩托车飞驶过来,看到发呆的表妹,摩托车躲避不及。就这样,一场车祸降临在表妹身上,只见表妹躺在地上,头上流出了鲜血,送到医院缝了十多针,从此表妹额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看完影片,我思绪难平,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交通安全事故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最近,我从《德育报》小学版上看到一则新闻:交通事故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给受害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据调查显示,近几年平均每年有4423名学生死于交通事故。这其中有1000多名学生是由于自己交通违章,而导致死亡。20xx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生死亡的人数是1767人,受伤10098人,造成小学生死亡2656人,受伤10819人。20xx年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情况仍不容乐观。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好好珍惜我们这个宝贵的生命吧!

篇12:小学生教育作文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小故事是《瞪一眼下地府》,它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死亡,他飘到了阴曹地府,发现自己罪不至死。他百思不得其解,便到阎王那儿兴师问罪。他问阎王:“我犯了什么罪过,何以致我于死地?我所有的罪过不都全补了吗?”阎王缓缓地说:“你还有一条罪过没补,那就是你小时候因做错了事,被你父亲一顿打骂,你气急败坏,当父亲转身走了后,你就瞪了父亲一眼。”那个人这才明白过来,追悔莫及。

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孩子都觉得父母太严格了,一点儿也不对自己放松要求。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放得太松了,这反而是害。要适当给孩子“晒晒根”,孩子才会好。孝心很重要,若你不孝,也会像故事中的那个人一样。孝心上天堂,不孝下地府啊!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少数的人是不孝敬父母,而我表弟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一次,他考试时只顾着玩,不做试卷,考试时间过了一大半,他才开始写,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他一道也不会,全部乱填一通,结果时间到时,他还没完成。试卷收了上去老师看了他的试卷,眉头一皱,得了52分,倒数第一。他回家后若无其事一把卷子拿出来签字,表弟的爸爸一看:“怎么回事?”说着就拿起棍子打表弟,他躲在桌子底下也被揪了出来,结果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五颜六色”试卷也不给签字,表弟瞪了他爸爸一眼,气极了,连作业也不做了,骗家长没作业,结果又被老师骂一顿。从此,表弟从一个中差生降为了差生。

篇13:教育信息技术为小学作文教学助力

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了作文教学课堂的困境。近年来, 我校先后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 教师的办公室也配备了电脑, 这就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融入教育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将教育信息技术纳入语文课堂的研究活动, 在阅读和作文教学方面, 我们逐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 具体谈谈将教育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1. 融入就是以简易的方法, 创设作文教学的场景, 营造鲜活的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话来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挥学生的潜力, 创造各种机会,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由此可见,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是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而现代教学手段可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体, 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为了上好场面描写———“秋季运动会”, 我带上数码相机, 亲身到运动会现场, 去发现、去体验, 然后抢拍精彩瞬间, 把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乐曲, 制作成演示文稿, 作为“秘密武器”。不出所料, 作文课上, 当我宣布此次作文任务是描写“秋季运动会”场面时, 一些学生有了畏难情绪———他们虽然参加过运动会, 但疏于对场面认真观察, 一时不知如何下手。这时, 我适时地播放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适当加上寥寥数语的点拨, 于是一组组特写镜头展现在同学面前: 杨XX两腿腾空, 竭尽全力地向远处跳去; 马XX率先跑到终点后, 高举双手, 欣喜若狂;拉拉队员吴XX、张XX等则忙着为运动员抱衣服、递毛巾、呐喊……同学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沸腾的赛场, 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这时, 有的低声交流, 有的互相对话, 还有的主动补充画面的不足, 慢慢地大家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 开始描绘那动人的时刻。

“瞧: 百米决赛场上, 运动员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听裁判员一声———各就各位, 再看六名运动员迅速站到各自跑道做出起跑的姿势, 聚精会神地聆听枪声, ‘砰’的一声枪响, 六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直射向终点。赛道两旁挤满了观众, 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 赵XX的作文片段)

2. 融入就是选择具体适当的声、画手段, 创造和渲染出一种特殊气氛, 触动学生情感, 让学生说出新鲜的话来

“文章不是无情物”, 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魅力所在。小学生的写作更易受情感因素的驱动, 因此, 如何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 便成了作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而形象生动、图像鲜明的电教媒体, 光、声、影有机结合的CAI课件, 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 能够让学生“情动辞发”。

在指导学生写“父母的爱”时, 我先让学生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伴着音乐, 学生们看着一张张关于父爱、母爱的照片, 勾起了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此后, 我再出示汶川大地震中父母用身躯为子女撑起生命的蓝天的图片, 低沉、悲凉的背景音乐响起来, 再加上动情的旁白, 顿时感染了全班学生。从影片回到现实, 不少学生描述了母爱的精彩瞬间: 有的说母亲冬天为我洗衣服, 手背经常皲裂; 有的说, 母亲每晚都要到我的房间, 检查我有没有盖好被子; 有的说, 父母为了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长年在外地打工……针对上述情况, 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 联系生活中的例子, 选好写作材料,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堂作文课, 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写得真挚动人。

在作文讲评课上, 当我读到平时性格内向的“小浩南”的文章时, 全班顿时鸦雀无声: “……妈妈, 我真的好想你。昨天何老师在班里播放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晚上我梦见了你, 你给我买了好多玩具、衣服、吃的, 我躺在你的怀抱里听你给我讲故事。你不知道我有多幸福……妈妈, 我好想你, 你回来吧, 我求你了……”

3. 融入就是恰当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以及资源库, 引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 丰富写作渠道, 让学生说出具体的话来

学生生活不是单调, 而是缺乏引导和发现。不少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写空话、套话, 无病呻吟。其实只要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积累, 调动他们的生活素材, 合理利用网上资源, 就能为学生观察世界、观察事物、观察人物打开一扇神奇之门。教师可以根据作文要求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指导小练笔《鲸的自述》时, 我要求学生上网查找、了解鲸的有关知识。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眼睛都很小, 没有泪腺和瞬膜, 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 外耳道也很细, 但听觉却十分灵敏, 而且能感受超声波, 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可见, 网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见闻, 帮助学生搜集了写作素材。

4. 融入就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参考布局, 模仿提高, 开阔思路, 个性表达, 让学生说出新奇的话来

天下文章皆有可借鉴之处。形形色色的作文书毕竟不可能在课堂上搬出来一一查看, 而且用起来也有一定局限。如今的网络中各式各样的文章难以计数, 只要进行合理搜集、加工和整理, 必能为课堂所用。

例如: 在母亲节到来前夕, 我班开展了“学会感恩”活动。活动中, 我把课前搜集到的孟郊的《游子吟》“羊羔跪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成多媒体课件, 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吟诵、朗读、想象。学生们在感恩的爱河中尽情享受, 此时此刻, 他们的情感之门被打开了。

此外, 在作文教学中, 恰当地使用信息化手段, 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5. 融入就是拓宽各种交流渠道, 师生共评, 提高修改能力, 让学生说出有魅力的话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 评价与修改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自从我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作文的评改环节后, 教学效果立刻有了天壤之别。上课时, 我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片段,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既实现了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工作, 又可利用计算机有针对性地处理文字, 如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都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入下划线。这样做既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 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此这般, 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文交流, 实现了多向互动,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自我修改的能力。学生自我修改能力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自然就充满了魅力。

总之, 将教育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入到小学作文教学中, 是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的一个创新过程。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拓展习作教学的方式, 为学生爱上习作助力。

摘要: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 能够把多种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有机融合, 如果融入得好,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激活学生情感, 改变以往呆板、沉闷的学习气氛, 让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 还能有效帮助学生开阔写作视野, 积累写作素材, 提升写作技能, 拓宽交流渠道, 增强作文评改效果。

篇14: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特点:一是情感性。学生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情感不断趋向稳定,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各种人、事、物、景等欣赏,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形象性。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形的,审美教育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有通过事物的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作用于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愉悦性。美是人类的最高精神境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一旦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的共鸣就能赏其心、悦其目、陶其情。四是阶级性。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等都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对于审美情趣的高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审美教育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的观点、民族的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使他们牢固地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抵制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审美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审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中的人、事、物、自然中的自然景观的观察、感知描写、判断的能力。以往我们只注重强制性的“他育”而忽视了通过形象激情、顺情、寓乐的“自育”。到了作文课,题目一规定,要求如何如何写。学生面对规定的题目,即使没有素材,也要凭空捏造,然后勉强应付,这种被迫完成的文章,纯属空中楼阁,不但矫揉造作,而且言之无物,学生本人痛苦难言,久而久之自然丧失写作欲望。爱因斯坦说得好:“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而审美教育有别于一般教育的强制性,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美的教育,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自觉地去领略祖国建设的壮丽风彩,感受时代特色,领悟人生的真谛。美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且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作法

1.激情。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既然美到处都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在万木竞绿、百花盛开的春天,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花春树、感知春光春风、体验春播春种。在观察中,强调一个”细“字。观察不细,大而化之,掉以轻心,写作之际,就会常常让细节”窘住“,所以,老舍先生要求我们:”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思考。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者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须回去再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回来能用八个字、十个字或二十个字,一写就极精彩。到这时,就差不多了“。可见,看”清“了,才能激发肭内心的审美情感,才能写精彩。在体验中,强调一个”深“字。体验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为什么有些同学和别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和别人一起参观、游览、调查,别人能写出”言之有物“,真挚感人的文章,他却依然感到”写不出“或”没的写“呢,关键在于不善体验。客观的事物现象,周围的人物景观;入耳、入目,但不入”心“。一方面,缺乏体验,感受隔膜肤浅,无法洞见事物背后的深刻内涵,难以领悟生活真谛,无法激发寫作激情,形成不了内在冲动。另一方面,缺乏体验,观察的见闻没有经过主体心灵的咀嚼和消化,写出的只能是”浮“的生活表层。可见,对人、事、物、景体验的深,才能写出融人自己审美观点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作品。

2.引情。情已具,如何把学生的情感引发出来?第一是回答是什么,第二想看到的、感觉到的、体验到的像什么。这两步是建立在细观察、深体验基础上的,有了细观察、深体验,写起来自然会呼之欲出,不召自来。

上一篇:如何提高班级学习效率下一篇:2015职高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