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征文

2024-04-15

丝路文化征文(共9篇)

篇1:丝路文化征文

龙马回甘家国梦

龙行雨马行风,天地之间任我行。

丝路茶语家国梦,龙马精神号长空。

家是望得见的青山碧水,家是记得住的亘古乡愁。

男人一次次漂泊在十字街头,一次次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一直为了追求心中遥远的梦想而奋斗。

累了、倦了,仰望苍天,月明星朗,是那一杯清茶相伴渡过多少孤寂的夜晚。

走南闯北、东跌西撞、伤痕累累、风雨兼程只为拥有美好的明天。

家是温暖的诺亚方舟,家是唯美的心灵码头。

女人相夫教子、执掌家庭,为了身心健康,为了家庭和谐,日日夜夜任劳任怨,多少心酸多少期盼又能向谁诉说?还是那壶水、那片叶、那杯香茗、那缕清香,相随渐渐逝去的沧桑岁月,只为守候幸福的家园。

家乃国之家,国谓家之国,光耀宗祖、振兴民族、深深反省、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我们常常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国家现在繁荣昌盛,翻开历史,那可是历经沧桑才走向今天的辉煌。

古往今来,仁人智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史察今续写春秋,只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无论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还是名扬天下指点江山,也只是留下千古英名,世代传承悠久的历史和镌刻了永恒的中华文明,为世人树立了伟大的榜样。

泱泱大国,50的文化书写着炎黄子孙经典传奇,一颗芽,一片叶,一杯茶,一份功名,一段历史……仿佛幽幽普洱茶香让我们回味无穷。

梦是理想的寄托,梦是心灵的慰藉,中国梦就是华夏儿女的幸福追求,现代文明的发展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放眼未来、前程似锦,季羡林大师曾预言,21世纪是中华文明的世纪。

儒释道尽在千年茶香中,我们骄傲自己是龙的传人,享受了世界茶树发源地的资源优势,我们要带着先人的文化基因开拓茶马古道,弘扬丝绸之路。

用老祖宗的智慧为我们指点迷津,用悠久的茶文化和全世界交流。

丝绸之路,茶行天下的复兴就是伟大中国梦的复兴。

肩负重大使命的各家茶企汇天地之灵气、聚古今之精华争相为报效国家而努力,众茶企连横合纵,各有千秋,诸茶品奇葩绽放,百味回甘,近日欣闻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推出生肖纪念茶,号称“龙马”,聚气凝神。

“龙马号”就是那风雨之后的彩虹,续写了龙马精神的传奇佳话。

叙丝路茶语,品千古陈香,增强我辈的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治大国若烹小鲜”从我做起,不管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后生可畏。

文化强,经济强,军事强,“少年强则中国强”。

复兴之梦、传承始然,让今天有可口可乐的地方明天都飘满中华茶香。

龙行雨马行风,山高水远我纵横,

人生路上多风雨,国茶一盏随君行。

茶香九州,润泽天下,一杯中国茶,温暖全世界。

篇2:丝路文化征文

猪八戒是唐僧西游行旅团队中的成员之一,而唐僧正是沿着“丝绸之路”展开其西游之旅的,所以唐僧西游传说及据此而产生的小说《西游记》、还有小说中的故事及人物都可附会到“丝路文化”中,于是就有了“丝路文化中的猪八戒”这样的论题。

本文刻意把猪八戒牵扯进“丝路文化”,实际上有感于历来丝路文化阐释和研究中的一种不足:即注重历史实证内容而忽视民间想象的开拓,注重宏大的政治经济内容而忽视对审美文化的开拓。

小说《西游记》显然是丝路行旅传说最杰出的书写,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早已淡出丝路文化范畴。

一方面固然由于这部小说巨大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文本,形成一种独立的《西游记》文化研究类型;另一方面也因为历来丝路文化的研究和阐释注重实际的功能性元素的开发,而忽视了想象的和娱乐性元素阐释。

这样猪八戒之于丝路文化而言,自然就显得突兀而牵强。

本文把猪八戒纳入丝路文化范畴,实则强调,在丝路文化的拓展上,还有一个审美的和娱乐的维度。

贞观初(公元627年),玄奘随商人往游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的时候,取经者只有唐玄奘一人。

九世纪下半叶李亢所编《独异志》里有玄奘入维摩诘方丈室题壁,玄奘摩顶松和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一带)老僧口授《波罗密多经》等故事[1],这时也只有玄奘一人。

团队的形成开始于无名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大概是北宋作品[2],因为唐僧取经所回的京城不是长安,而是北宋首都汴梁(开封)。

《取经诗话》中有孙行者和沙僧的原型。

孙行者是一位白面书生,神通广大,变化多端,一路斩妖除魔,对取经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沙僧在《取经诗话》中称“深沙神”,是吃人的河怪,已两度吃掉过河的和尚。

这次受唐僧感化,化作一座拱桥让唐僧一行七人过河。

如果《诗话》的作者是位文人的话,应该知道《旧唐书·玄奘传》、《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前代史料。

但有意思的是作者并不在意真实历史,而对民间想象所形成的传说情有独钟,这样取经故事就成为具有神魔色彩的民间形态。

俄罗斯民俗学家李福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传说最多的国家,神话却不够发达。

神话的保存有赖于早期的英雄史诗。

中国没有完整的史诗,因而神话仅仅是一些断片形态。

而从西汉刘向的《列仙传》开始,到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中国文人一直热衷于志怪,民间传说被巨细无遗地记录在案,唐人小说、宋人说话、明清拟话本、文言小说、章回小说则进一步演绎了这些传说。

李福清以为,神话与传说的最大区别在于描绘时间,神话描写太古之开天辟地,即史前时代;传说描写历史时代,大部分是历史人物[3]。

世界各民族关于长途旅行有不少传说,可以定名为“行旅传说”,其基本结构是与异域的魔怪的斗争。

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属于行旅传说的戏仿形式。

迟至北宋,唐三藏取经的事迹已逸出历史范畴,而进入民间想象,形成中国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行旅传说。

显然孙行者和沙僧是这个传说的基本元素。

行旅传说基本元素即克服路途的种种阻碍,孙行者和沙神都是克服阻碍的功能性元素。

按照李福清的观点,一种传说系统的早期元素都是功能性的,即具有直接克服阻碍的功能。

而后起元素的功能性特征递减,娱乐性特征递增。

尽管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猪八戒是在孙行者之后、沙僧之前加入取经队伍的,但在民间传说中,猪八戒是最后到来的一位。

元人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遵照这一次序,猪八戒成为取经队伍中最后到来的一位。

《西游记》杂剧共六本24出,收服猪八戒在第四本。

与吴承恩《西游记》不同的是,猪八戒不是由孙行者收服的,八戒本领不在孙行者之下。

这显示杨景贤并没有区分角色功能,而给八戒也赋予了与孙行者一样的降妖除魔功能。

不过剧作家同时也保留了八戒身上某些喜剧元素,说他“生的喙长项阔,蹄硬鬣刚……仔细看来,是个大猪模样”,这样的模样却一心想娶人间美妻,显得十分滑稽;由于悟空的存在,猪八戒降妖除魔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展开。

到明嘉靖年间吴承恩的《西游记》,猪八戒的角色功能与悟空有了明显区分。

悟空继续执行行旅传说中降妖除魔的功能,而猪八戒已经从这一功能中退出,而专门承担非实用的逗趣性功能。

《西游记》中作者当然对孙悟空极尽笔墨,安排前七回专门写神猴出世和大闹天宫。

而从十八回“高老庄大圣除魔”开始,作者对老猪展开了妙趣横生的书写,悟空也对八戒极尽挑逗之能,令老猪的憨态表现无遗。

就取经之现实目的而言,猪八戒价值不大,猴哥一个就完全可以保证取经成功。

但别忘了《西游记》是文学著作,是小说。

没有猪八戒,《西游记》最多只是《封神演义》一流的神魔小说,难进“四大名著”(Four Classes)之列,是猪八戒把《西游记》带入“四大名著”的`。

换句话说,猪八戒是小说中最具文学性和审美功能的角色。

小说是各种功能元素的聚合体,如果说孙悟空主要以他的无边神力带来克服困难的喜悦感,那么猪八戒则主要以他的呆、憨、懒带来浓郁的幽默效果。

取经队伍中唐僧只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符号,悟空是个打打杀杀的行动者,沙僧是挑担者,他们三位都具有现实功能,按照理性原则行事,并不像猪八戒那样适合具有性格。

而性格,按照金圣叹的说法,却正是小说具有魅力的根源[4]。

吴承恩对孙悟空、沙僧、唐僧很少采用心理描写,独独对猪八戒却用了心理刻画笔法。

如第三十回,三藏逢灾,小龙战败。

“(猪八戒)从离了沙僧,一头藏在草科里,拱了一个猪浑塘。

这一觉,直睡到半夜时候才醒。

醒来时,又不知是什么去处,摸摸眼,定了神思,侧耳才听,噫!正是那山深无犬吠,野旷少鸡鸣。

他见那星移斗转,约摸有三更时分,心中想道……”下面是猪八戒回去见到白龙马,想散伙回炉作倒插门女婿,结果被马叼住直裰,只好去花果山请大师兄回来解救师父。

这些过程通过精彩细腻的细节和心理刻画,将一种性格趣味呈现出来。

取经故事由史实到神魔小说的完成,大致也可以视为某种自由的想象性境界的实现。

如果拿猪八戒形象比照当今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则不难看出后者太严肃,太沉闷而没有趣味了。

丝绸之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

在今天,它作为“通道”的实用功能已让位给文化触发功能。

“丝路”已成为一种文化记号,记录着自古及今的文化想象。

丝路文化的未来走向,必然如唐玄奘取经的历史故事到《西游记》神魔故事的演进方向一样,进入一种文学和想象的领域。

鲁迅说:“(取经)似自唐末以至宋元,乃渐渐演成神异,且能有条贯,小说家因亦得取为记传也。”(《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唐僧的三个徒弟中猪八戒是最晚到来的。

在他以前,唐僧取经传说已完成了现实布局,猪八戒的到来,意味着这个传说向文学境界转进,国人将要享受取经行旅中妙趣横生的喜剧性了。

那么丝路文化(或其中的某些元素)有没有可能也被演绎成某些妙趣横生的东西?这是值得期待的。

现代影视传媒为民间想象提供了合适的载体,“丝绸之路”将不再是运送丝绸等物资的通路,而要成为故事与想象展开的场域。

文化部门不仅要拍摄一些沿路风光的纪录片,而且要积极推动故事片、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推动想象文化形态(如小说、散文)的创作。

篇3:传承光大绚丽的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的兴起有四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公元前1世纪到12世纪,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繁荣, 需要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与文化交流;二是商人的出现;三是货币成为交易媒介;四是交通工具的发展, 特别是造船业。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以及对周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国家关系的社会政治, 是商品交易的经济活动, 是不同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交融, 所以丝绸之路留给后人的瑰宝之一是丝路文化。丝路文化可以用四句话来慨括:第一, 丝路文化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同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人民的友好往来, 使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四大文明古国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 丝路文化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的典范, 是"金木水火土"的和谐。第三, 丝路文化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交融的价值体现, 使它在时间与空间上从未间断。第四, 丝路文化是全人类开放包容的全球化理念的最早实践。不分国家、民族、宗教、肤色, 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

丝绸之路与物流有何关系?可以这样讲, 丝绸之路是人类古代史上最发达、最辉煌的国际物流现象, 丝路文化也成了古代最灿烂的物流文化。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物流通道, 经过这条通道, 实现了不同商品的货畅其流。丝绸物流文化有三个特点:一、不同国家商品生产的差异化是丝路物流的前题;二、物流要素 (道路、交通工具、货币、商人) 的发展是丝路物流的保障;三、边关的开放、文化的包融是丝绸物流的必备条件。从而形成了供方、需方、运作方的三足鼎立, 也形成了丝绸物流全过程中价值理念、文化交融和合作共赢的模式。

2013年9月和10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和战略构想,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与广泛响应。“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了中亚、西亚、南亚、中东、中南亚、北非、东非、中东欧等区域的65个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44亿, 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 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 是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提出与推进“一带一路”并不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复原, 而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的新形势下的新创造, 它的意义,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但我认为最最重要、最最核心的, 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进而推进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这种模式就是全球供应链, 包括国家供应链、产业供应链、城市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 通过市场化运作, 实现国家、区域相互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 优势互补, 提升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全球供应链, 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 特别是经济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 人类正在改变自己的历史, 正在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 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我们这一代人要为此而奋斗!

篇4:丝路文化征文

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在致辞中说,很高兴2014年丝路万里行活动所取得的成功,同时感谢采访团各位同志的艰辛付出,并表示陕西广播电视台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各种文明相互交融借鉴贡献更多陕西元素,将与相关各方密切配合,继续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时透露,陕台将会在未来五年内陆续推出类似的丝路节目,新一期的活动也正在紧张筹备中。

王志携新书《西行三万里—王志看丝路》出席了发布会,他表示,此行非常感谢陕西广播电视台能够给他这个机会。“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哈萨克斯坦陕西村的所见所闻,一碗正宗的陕西油泼辣子面更是让我记忆深刻。”采访团在丝路沿途受到的高规格礼遇,让他真正感受到身后祖国的繁荣与日渐强大。

活动现场,肖云儒的《丝路云履》,陕西画报社的《丝路万里行专题画册》,光明日报社大型活动部主任胡斌的丝路万里行摄影作品集等同时亮相。这些作品都是“丝路万里行”成员在活动结束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潜心著述。

篇5: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看,那广袤的欧亚大陆上,在闪耀着星星之火的黄河流域,有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西出长安,经陇西高原与河西走廊,穿过茫茫的中亚,遇到神秘的楼兰古国,惊叹沙漠中的东方庞贝城,感受古老的游牧民族大月氏,走过跌宕起伏的

波斯帝国,发现巴格达的新月沃土,触摸感受地中海的东西文明。

我是一匹丝绸,跟随着张骞未知的西域,那里黄沙漫起,一望无际。那一抹瘦削而又坚毅的身影,在夕阳下缓缓前行。我曾不解,为什么需要历尽艰险去到未知的国度。只听闻张骞是“以郎应募,使月氏”,他身上也许是带着国家重担,身负着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艰巨任务吧。这一路上,时常有呼啸的寒风使我瑟瑟发抖,常有漫天的黄沙迷住我的眼睛。不过,还好有瓷器兄的陪伴,还有沿途的大漠戈壁,壮观的莫高窟,更是一览玉门关的风采。我们在身着奇异服饰的人们,充满好奇的目光中,来到这里,许多新奇的东西是我们不曾见到过的……

告别了一路的奔波,告别了张骞,常记得他手执符节,英姿飒爽的的站在丝之路上,风骨凌烈,严峻而又黝黑的脸庞上双目凝视着前方。听说过了很久,他回到了长安,还带回了许多珍奇异宝,长安的百姓,也无一不因此而赞叹。

他凿空万里,两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仿佛又看见他在沙漠中的背影,一如那么坚毅,平静。

丝绸·闪耀西域古城

看,那泱泱长安,我就来自那里,我不仅拥有植物动物图纹更是有了原始的图腾,色彩丰富、绮丽多彩。诗曰:“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中西方的交融使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西合璧的艺术风采。人们的智慧在这里碰撞,人们的友谊在这里生根发芽。

辗转着我来到了古罗马,我被制作成丝绸长袍,披在凯撒大帝的身上,在剧院厂看表演时,他向臣民们展示我的华贵,贵夫人们无一不透漏出艳羡的目光。记得在古希腊时,人们在为他们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披上我们丝绸,楚楚动人,轻柔飘逸。还记得,在战场上时,锣鼓声天,而红艳艳的丝绸军旗被罗马人看到时,他们仓皇而逃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是那时人们身份尊贵的象征,人们都因能穿上我们而骄傲,欣喜。我们的到来,欣起了一股穿丝绸的热潮。

我常感叹,丝绸之路真是一个神奇的通道,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富足与开放,同样也成为当时世界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她使得我们横渡欧亚大陆,拉到这里遇见许多新奇的事物。

大陆桥·重振古时雄风

如今,丝绸之路,隐约间,仿佛又呼之欲出,作为一位中学生,回顾古时岁月,展望今日。在 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这注定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重墨的一笔,正因他如此重要的作用,让人们无无法再忽视它的存在。她与中亚国家,同呼吸,共生存。希望重振古时雄风,让丝绸之路,带来新的文化与经济的碰撞。他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美好畅想,让时代的最强音在西部迸发出属于她的魅力。福泽千秋万代。

展望新的欧亚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经陇海,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它是现代的“丝绸之路”。进入21世纪,“第三亚欧大陆桥”又登上历史的舞台,焕发出与日俱增的活力,无数人在翘首期盼着。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我们将难以想象,历史会如何发展,人民的文明进程,又将如何演变。一条将中国封建王朝的灿烂文明传播到西方的文明之路,一条将西方的奇异珍宝,多姿文化,传播到东方的文明之路。始终在闪耀着,在呼吸着,历尽千年的文明璀璨、沧桑沉浮,丝绸之路是全人类独一无二的财富,是中国的骄傲。

且看,我泱泱华夏之光,福泽千秋;且听,华夏之声,震慑苍穹。

篇6: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踩着张骞深深的脚印,倾听着大漠奏出的挽歌,一双惨淡的的秋目,望着残存的记忆;一队无声的骆驼,承载着永久的繁华,融进风沙里。寒意深深,虚无飘渺,轻轻一碰就会变成粉末,随风无言地散落一地。

曾经的一切,被时间夹缝里流淌出的水打磨得没有了棱角,轻轻触摸历史的碎片,哀淡地回头再看一眼那棵胡杨,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就是这样悲烈的生命,如今也只剩下嶙峋的骨,张牙舞爪地直刺天空,印证着超越红尘的一步步走过的路。

历史的沙漏再也不肯停留一下,使得曾经的`色彩被沙磨洗成了空白,最后连刺目的白色也没有剩下,却再也找不到柳暗花明的酒家。

驼铃声悠悠地回响在大漠,回响在心上,引来无数的魂魄穿越暗夜里最阴郁的黑色。

呼吸着最轻最哀婉的琵琶声,不知千年之后能否守到下一个瞬间,与你再次经历一次回眸,看着银河里的星星落满你的发际,回忆着曾经走过的路。掩埋了脚印,只剩下心底最神奇的一次邂逅。

篇7: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它讲述的是东汉末年蜀、魏、吴三国之间的事。书上一共有39个故事。其中有3个故事我很感兴趣分别是:孔明草船巧借箭、空城巧计退仲达和死孔明吓活仲达。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佩服,使我钦佩。

孔明草船巧借箭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聪明,甚至想除掉他。但必须要找一个好借口才可以。他想了很长时间,于是他请来诸葛亮说:“我们和操曹的水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水中弓箭是最厉害的武器,可我们的箭不够,你十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支箭,不然就要斩首。”诸葛亮告诉他三天就可以了。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又让士兵在每条船上扎了多个稻草人在船的两边。第三天晚上雾很大,诸葛亮让二十条船向北岸曹军的营地划去,接近操营时诸葛亮让士兵擂响战鼓,曹操以为周瑜来了,可雾大看不清,他就让士兵射箭。不一会稻草人的身上就有了很多箭,远远不止十万支。我真佩服诸葛亮,他知天文地理,能把这些运用到在现实中。

空城巧计退仲达主要讲了:诸葛亮下令全军退回汉中。然后带着五千士兵来西城搬草粮。可刚到西城,司马懿领了十五万大军进攻西城!诸葛亮登上城楼,看见魏军往西城杀来,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让把城门全打开,每个城门前要有二十个士兵扫地。他带了两个童子上楼悠闲自得的弹琴,司马懿来到城下看见诸葛亮在城上弹琴,自己来了也没反应,他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认为城里有埋伏:“让我进去,我才不上当呢!”于是他带着军队退了回去。看见魏军走了,诸葛亮终于舒了一口气。这点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遇事不惊慌。

死孔明吓活仲达主要讲了: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听说后,高兴极了,急忙带着军队追杀蜀军。魏军刚进入蜀军的营地,就听见四周一阵鼓声,蜀军把魏军包围了。司马懿惊慌是错时看见“诸葛亮来了”。司马懿吓惨了,原来诸葛亮没死,又中了他的计。他赶紧跑出了蜀军的包围圈,逃走了。其实一切都是诸葛亮生前的计策,刚才的诸葛亮是木头做的。所以说诸葛亮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死诸葛吓跑活仲达,一直传到今天。死人用生前的智慧吓跑了活人,太了不起了!

书里面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好多有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及各类社会矛盾。书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的形象。众多个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篇8:丝路文化征文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翻译问题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外宣翻译也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过去20年,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模式,研究内容集中在语言、文化、翻译过程、理论介绍、自身经验总结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翻译方法与原则,例如:2004黄友义教授在《中国翻译》上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习惯。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而言,外宣翻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问题等待着学界的研究,如:如何推动该领域向纵深发展,拓展研究范围,提高翻译实践质量,形成外宣翻译体系,等。

文化外宣翻译对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且复杂多样,如何系统全面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现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减少文化误解与冲突,是摆在每一个译者面前的任务。在文化外宣翻译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翻译问题研究上,如:1.望文生义,不符合英语习惯;2.不符合国际通用惯例;3.简略语的翻译难懂;4.产生歧义;5.不流畅,别扭;6.强行嫁接,生硬移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外宣翻译原则与方法,如:挖掘文化内涵、选用补偿策略、充分运用补偿性翻译方法;保持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策略,恰当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等方法。

文化、语言、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及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固有看法是文化外宣翻译中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有待学者专家能够从区域文化入手,打造多样化、系统化、实用性强的外宣翻译策略,推动我国文化迈向国际,提升国家软实力。

2国内网络平台“丝路文化”英语宣传

国内网络平台是“丝路文化”外宣的主力军,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国外平台无法企及。通过观察the-silk-road.comtravelchinaguide.comxiantourbooking.com、chiantour.com等国内网络平台,发现其翻译主要以语言文本为中心,多采用直译、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注重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层面上的对等,较少考虑英语读者对于“中国丝路文化”的了解,文化补偿信息相对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容易使译文读者产生疑惑,损耗了译文的可读性、形象性及趣味性,降低“丝路文化”传播的效度及力度。

1.The camels would be clustered in loose groups outside the city walls of Chang An(today's Xian);the traders'camps a mixture of colorful tents,utensils,bags,and bundles.(http://www.xiantour⁃booking.com/silkroad-and-xian.html)

2.In the second century BC in West Han Dynasty under the reign of Liuche emperor,in order to enlarge the territory and estab⁃lish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the glorious Silk Road across Europe,Asia and Africa was created.(chinatour.com)

3.In West Han period,the diplomat named Zhang Qian start⁃ed from Xian and was westward bound with multitudes of silk car⁃ried.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China exchanged economic and cul⁃ture ideas with western countries,hence the Silk Road became world-renowned.The east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is in Xian.It is the prosperity of Xian in that period that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launching the glorious silk road.Xia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ilk Road.(chinatour.com)

例1中“长安”这一丝路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采用音义加说明的方法,翻译为Chang An(today’s Xian),但这一翻译并未明确说明长安城当时的繁华,如果英语读者对“Xian”这一英语表达也了解不多,那么这一翻译没有实现与原文在信息层面上的对等,容易使读者产生疑惑。例2、3简要介绍了古丝绸之路的起源,其中背景信息的介绍很少,没有考虑到英语读者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背景,文化补偿信息不到位,降低了“丝路文化”传播的效度与力度。

3国外网络平台“丝路文化”英语宣传

通过对mitchellteachers.org、hua.umf.maine.eduen.unesco.orgdepts.washinggton.edu等国外英文网络平台的观察,发现“丝路文化”翻译虽文本数量少,覆盖面小,但译文质量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将信息再现与文化再现相结合;2)以英语读者为中心,针对英语读者的语言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信息补偿,如:图片、文内注解、文外信息链接,修辞等。3)针对文化翻译中“信息零对等”的现象,动态平衡文化翻译中的关紧因素,如:语言表达、文化传递、读者认知等,以此尽量减少英语读者对原文的误读及疑惑。

1.At the height of its glory in the mid-eighth century,Chang'an was the most populous,cosmopolitan,and civilized city in the world,occupying some 84 sq.km.with around one million in⁃habitants.(depts.washinggton.edu)

2.Indeed,the man who is often credited with founding the Silk Roads by opening up the first route from China to the West in the 2nd century BC,General Zhang Qian,was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rather than a trading expedition.Sent to the West in 139 BC by the Han Emperor Wudi to ensure alliances against the Xiongnu,the hereditary enemies of the Chinese,Zhang Qian was captured and imprisoned by them.Thirteen years later he escaped and made his way back to China.Pleased with the wealth of detail and accura⁃cy of his reports,the emperor sent Zhang Qian on another mission in 119 BC to visit several neighbouring peoples,establishing early routes from China to Central Asia.(en.unesco.org)

3.The strategy of accomodating the nomads,which had been common under the early Han changed with the accession of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of the Han emperors,Wu-ti(140-87 BCE).As part of his aggressive policy toward the Xiongnu,he sent Zhang Qian(Chang K'ien)on a mission to Inner Asia,to explore the possi⁃bilty of a Han alliance with other nomadic states such as the Yuehchih.Zhang Qian's mission,which took a decade and a half to com⁃plete,mark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Inner Asia.His reports regarding the countries to the West were used as sources for later compilation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lligence(such as the"Descrip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s")and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Silk Road.((depts.washinggton.edu)

例4将“长安”补充表述为“the most populous,cosmopolitan,and civilized city in the world,occupying some 84 sq.km.with around one million inhabitants.”;例5将“张骞”补充表述为“the man who is often credited with founding the Silk Roads by opening up the first route from China to the West in the 2nd century BC,General Zhang Qian”、“匈奴”译为“the Xiongnu,the hereditary enemies of the Chinese,”;例6将“汉武帝”补充表述为“perhaps the most famous of the Han emperors,Wu-ti(140-87 BCE).”;以上3例除了对词汇翻译进行文化补偿外,还添加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信息,这充分尊重了读者认知背景,尽力减少了读者对文章的误读与疑惑。

4网络平台“丝路文化”翻译要点

鉴于国内网络平台“丝路文化”外宣特点,本文建议其从选词、构句、翻译策略及文化补偿方面,优化国内网络平台“丝路文化”外宣翻译,以便在保留“丝路文化”语言信息的同时,适应英译文读者的心理认知,更好地为“丝路文化”传播而努力。具体如下:

1)选词:注重词汇的指称意及隐含意义,尽量选取较为形象的词汇,甚至还可借助词汇进行修辞润色,以符合英语读者对文化读物的心理预期,增强译文可读性、形象性及趣味性。

2)构句:在消除语法错误的同时,调整句型结构,使信息主次分明、结构变化多样,增强译文的流畅性及可读性。

3)翻译策略: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实现以译入语读者心理认知为中心,协调信息、读者、文化三要素,达到有效宣传的效果。

4)文化补偿方法:在译文中充分考虑到英语读者对于中国“丝路文化”的了解程度,利用网络平台特点,适当增加拼音、汉字、图片、文外信息链接、及修辞,等文化补偿方法,使英语读者从多角度了解“丝路文化”,增强文化宣传的效果。

5结语

网络平台“丝路文化”翻译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如:信息量大、互联性强、媒体形式多样化),通过声音、图片、及语言文字等多渠道,传播“丝路文化”;从选词、构句、谋篇方面,优化文化外宣翻译语言,协调语言信息、背景文化、及文本效度,利用网络平台优势,传播“丝路文化”。从以“文本信息”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充分尊重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心理认知及心理预期,采取“以读者为中心—文本为基础—文化为目标—网络为途径”的四维一体翻译路径,生动再现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摘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的不断深化,“丝路文化”对外宣传日益重要,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网络平台语料信息为基础,研究国内外网络平台“丝路文化”翻译现状,以期解决“丝路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难题,即:如何在文化零对等的条件下,重塑原语文化概念,同时又不降低译文的可读性、趣味性与形象性。本文认为网络平台上,文化外宣应充分尊重英语读者心理认知及网络平台特性,提出“以读者为中心—文本为基础—文化为目标—网络为途径”的四维一体翻译路径,重塑原语文化概念。

关键词:丝路文化,网络平台,心理认知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的认同机制[J].中国翻译,2007(1):60-65.

篇9:古道丝路武术文化特征

四、丝路漫漫寻武踪

(一)秦弓弩戈兵马锐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秦矛矛头扁直,宽短;青铜剑剑身窄薄,弯曲后能恢复平直;秦铍的铍头如短剑,前尖后宽,铍体扁平,上钻有孔,用于打钉固铍。坑中的长兵除了矛和铍,还有戈、戟、殳等,还有远射兵器和箭镞。专家对坑中发现的一件有较清晰弓弦的弩进行了研究,认为可借此复原出近似的秦弩,并推算其射程,由此证实秦军控弦锐士荡平六国的战斗力。

(二)关中西红入非遗

“东查西红”是指我国东部的查拳和西部的陕西红拳,它们都是享誉武坛的著名拳种,流传甚广。目前,古丝路起点上的红拳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2批),西安是该拳种盛行地之一。

(三)四方难敌京师剑

班固的《汉书》所载书目“剑道三十八篇”,是古剑术结晶。王充的《论衡》说:“剑伎之家,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道出当时剑术最高水平之归属。两位鸿儒留下了时至东汉还立名天下的剑术信息。至汉末,曹丕说当时的剑术:“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此时是桓帝与灵帝间的三十几年,在洛阳有武士王越擅剑术,曹丕评的剑师史阿得其真传。后来,曹丕与邓展论剑,并下殿以蔗为杖比试,数度交手是“三中其臂”,又“截其颡”,可见这种剑术称善京师是实至名归,也是曹丕师承王越、史阿一脉的原因。

(四)牧马遗存鞭杆舞

秦州鞭杆舞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2批)。主要在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乡斜坡村一带流传,是由秦人牧马遗风演化而来的民间社火舞蹈表演。鞭杆取自放牧赶马用的鞭子和动作,俗成的套路糅合了打花棍和武术动作。此舞体现出古秦文化,反映了秦人亦牧亦兵,剽悍、刚烈和粗犷的风格。表演时伴有各种乐器助兴,常用《八度神仙》等传唱了数百年的曲子。

(五)古朴独门壳子棍

秦安壳子棍是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批),在秦安县西川镇高■村等乡镇流传。壳子棍传自清乾隆年间,由六十六个壳子、一百零八种棍法组成,简朴实用。又称撒手棍,“要入高家门,撒手第一层”是其精要。该棍主要在高家■由高家人代代相传。

(六)引马打熊寓武术

天水民间社火中有一种“跑纸马”表演,含武术内容,有飞脚、旋风脚、扫堂腿、鲤鱼打挺、手翻、空翻等动作,表演单练后由两人相对而练,故名“引马拳”。打熊舞也是源于天水等地的舞蹈,由打熊人和熊扮演者共同表演。打熊人身穿黑色对襟短褂,头戴英雄巾;熊扮演者用黑色羊皮做成熊头和熊皮,装扮成黑熊模样。出场时打熊人单练一套拳,熊扮演者则模仿熊的各种动作,打熊过程中则按人与熊搏斗的情节上演武术的对练。

(七)无头兵枪长亦沉

武威的大枪只系枪缨不装枪头,枪长而重,保持着马枪要求的马快枪沉、稳坐马背、持握长兵作战的技术特征,是清代绿营兵枪训练中的一种武艺。因枪长且重,近代以来多用于锻练功力,已无马上左右击刺的功用,其套路还沿袭着抬腿举步时勾脚的踩马镫习俗。民国时期为保张掖不受流窜土匪的袭扰,曾有上百勇士用大刀长矛与土匪展开过激战,其中马凤图手握一杆大枪,左右拦击,连续搠翻十几个敌人。这是大枪在实战中使用的真实事例。

(八)奔马汉简西凉王

铜奔马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这是一尊极具艺术价值和地域风采的文物,也是古丝路上重要的标志物。张骞第2次出使西域,归来带回乌孙马数十匹,汉武帝得之大喜。为了开拓丝路和稳定西域,汉武唐宗都动用过精锐步骑实施这一重大战略。汉武帝曾派霍去病率万骑击败匈奴,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武威郡。为了获得西域汗血马,汉武帝不惜以金马换宝马。唐太宗爱马尤甚,其陵园还置有“昭陵六骏”浮雕,这六骏均是跟随他征战的骏马。可见,马对于盛世汉唐的创建之功,可谓国之重器。

武威还出土过汉简,其中的《泰射》与汉代教民习射应敌的射术有关。类似的有,居延汉简的简文中所记下属按月上报各种兵器的状况,敦煌汉简中也有守御兵器簿内容的记载。从这些汉简上看,常用兵器和秋射等都反映汉代边塞屯戍与强弓硬弩有着密切关系。武威汉简中的《泰射》和雷台奔马都属国宝级文物,它们珠联璧合,将永远留在武术文化的记忆里。

武威源于武力扬威,后魏文帝因河西寒凉改为凉州。西凉指凉州西部地区,在酒泉、敦煌一带,盛时西抵葱岭。西凉李氏政权历两代三主,太祖李■被李世民、李白等尊为先祖。此人身高膀阔,魁梧伟岸,老虎眼豹子头,食粮斗升,豪饮如海,有拔山之力,舞二百斤剑钺似举鸿毛,且文武兼通,生性宽和,对武艺、兵法都有研究。

(九)高台捶棍申非遗

张掖的高台县将通背捶、八虎棍申报非遗,获省非遗项目(第3批)。张掖自汉以来为屯田驻军之

地,迁移戍边的军民及其后裔形成了浓厚的尚武之风。高台流传的通背捶、八虎棍皆源于中原,传入当地后得到发扬光大。通背捶的捶即为使拳,含捶打之意。其技法都力由背发,动作无滞,贯通顺达。相传清初八虎棍和通背捶由山西一道人所授,故有捶亦有棍。八虎棍以杨家将“七狼八虎保宋朝”为基调,棍诀中的各式从大郎到八郎均凸显出各自的特点,如六郎是边关将领,因此棍诀写“镇守坐三关”,五郎在五台山出家,故有“举手把佛念”之句。八虎棍是流行在河西地区之棍,说明西棍中蕴含着中原文化的影响,映射出古丝路上武术文化西渐的历史印迹。

(十)二鬼打架演争交

“二鬼打架”是甘肃省地方社火表演中的独角戏,不是两人相跤真竞技,而是由一个人独自与仿制的连体假人互摔的表演节目。表演时伴随鼓声,表演者使出勾脚、推搡、扭摔、勾连脚、踏脚跟、扫■ 腿、左揽右缠、翻跃、跌下、撕扯、绊翻、挣扎等动作,逼真地演出两人摔跤时的各种技巧和情景,极富吸引观众娱乐观赏。酒泉市肃州区将其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第3批),这是一份民间文化遗存中表现武术“四击”摔法的瑰宝。

(十一)汉简墨迹留遗珍

nlc202309010046

经嘉峪关北上内蒙古的居延地区和甘肃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都曾发现汉简,简文中载有“相错畜、相散手”、“秋射”、“利善相刀剑”等文字,从记载中还可以看到最常见的兵器弩。这些汉之遗墨是当时与武术的摔跤、散手、射箭、刀剑等有关的内容,是这一地区武术文化的历史见证。此间汉简中的武术内容均为中国武术史上标志性的实物及文化符号,有力地说明在古丝路沿途存有武术的重要遗珍。

(十二)岩画石刻演武图

黑山岩画中除了持械格斗的演武图,还有类似今天的徒手单练和对练内容:画中的左上方两人,前者做左弓步抱拳右推掌,后者也做相同动作,前者回看后者做得如何,像在教,后者似在跟学;下方是两人对练,右者左抱拳右冲拳,左者用左掌格挡来拳,并提起左膝将踢击对方。

(十三)千年壁画呈武姿

敦煌壁画闻名于世,其中就有手持刀、盾、矛的步兵舞乐图、步兵战斗图、回身步射图、抓脚摁头的角抵图、女子双人舞剑图,以及藏经洞中的白描相扑图、佛幡绢画上的力士扭抱相搏的白描画。这些遗迹中不仅有相扑图,还有“相扑”的文字出处,证明相扑在当时与乐舞有关,文献将其归属“音乐部”,是乐舞的一种形式。敦煌文献中还发现许多“敦煌曲子词”,其中一首《剑器词》写道:“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唐代公孙大娘善舞“西河剑器浑脱”与此有关,它是一种配有曲词音律的剑舞,极具西域风情。另从各种敦煌壁画上还可以看到步骑对战、刀盾互劈、拉弓射靶、二人徒搏等武术内容跃然画中。

(十四)湟中明珠八门拳

湟中申报的“西宁八门拳”获青海省第3批非遗项目。八门拳源于清嘉庆年间燕山武术家常巴巴首传,后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流行。西宁所辖湟中县申报的“西宁八门拳”是具有八门拳普遍特点和本地特色的传统拳术。八门拳包括单拳、捶拳和封手,代表性技术有以掌背、掌指击打对方的展法,有里跤、外跤、撒跤、拉跤等跤法,还有运用各种招法进行对抗性练习的跑拳。相传八卦是其拳理,宋元遗技是其蓝本,经历代武术家淬炼而成,而且又是出现在丝路古道之地,反映出该拳由东向西,由兰州、西宁到新疆的传播轨迹。

(十五)大圣形似棍术俑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棍术俑,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颇有相似之处:一、使的器械都是棍,二、斜首目视的眼神,三、脚尖点地的姿态。可见,前人“东枪西棍”的总结是早有缘由的,此为一例。第二例是与孙大圣武艺相当的牛魔王也使一条棍,名曰“混铁棍”,小说中的牛魔王恰恰是火焰山的主人。第三例就是镇守疏勒的中唐名将李嗣业“常为先锋,以巨■笞斗”。这些棍棒事例,无论是实物、小说还是历史,都表明中国的西部地区尚棍是一种习俗,而这一习俗已渗透到文化之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十六)手梃鏖击立威名

史籍记载,李嗣业曾任疏勒镇使(今喀什地区),当大食国联军击败唐军,撤军退路又被溃兵阻塞,情形十分危急时,李嗣业手执大棒,鏖击数十百堵路人马,为唐军打开了通道。随后,李嗣业又率陌刀队留拒追兵,勇猛向前,杀得敌人胆寒怯阵而不敢继续追击。征讨安史之乱时,李嗣业带领勤王之师做平叛先锋,常持大棒奋命冲杀,“为诸军冠”。他不仅以善用陌刀著称,而且其手梃前驱大敌也是八面威风,可谓铸就“西棍”的渊源。唐代提供了“棍术俑”文物,又提供了李嗣业使用棍棒的史料,由此可知,西域之棍由来已久,而喀什正是李嗣业首建西棍之威的战斗舞台。

五、圆梦武术新丝路

(一)特征理念作归结

有人说“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历史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本文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说法:西域的历史酿造了浓郁的丝路武术文化。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抚定西域,派使者远赴罗马,将丝路延伸到欧洲。他们的起点是长安和洛阳,方向都往西。古丝路武术文化中的人与事也都是沿着这条西行之路发生的,“西行交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丝路沿途聚居的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数十个之多,许多至今仍生活在西域丝路周边的民族,早先就与欧亚其他人种有着关联,古丝路的历史不仅反映了这种多民族融合的人文现象,也体现了古丝路上各民族迁徙、融合的武术文化。其中有东归英雄渥巴锡、龟兹的白孝德、安西的哥舒翰、于阗的尉迟氏、身着洋海马裤的武士、维吾尔族的刀郎舞、锡伯族的射箭、蒙古族的搏克、哈萨克族的库热斯,甚至永登的硬狮子舞也与古印度的驯狮人来到西域有关。自开辟丝路起,中国与域外丝路周边的国家、民族有了更多的交往,这是古丝路武术文化之所以蕴含多民族文化因子的重要原因,“共同积淀”是其显著特征之二。

古丝路武术文化是多民族在生存生活中共同积淀形成的,这种积淀尤其体现在历次为消除侵扰、巩固丝路畅通、捍卫祖国统一和边疆安宁的武力斗争中。中央政权与各民族维护统一的力量是开通和拓展古丝路的强大柱石,是古丝路武术文化凸显武功武技的根本原因。“坚持统一”是其显著特征之三。

西域的自然地理环境限定了在此生息繁衍的古代各民族以游牧为主的生存方式,“马背上的民族”从狩猎到战斗都与马有关,与骑射有关,除了射箭、赛马体现出“弓马利”之外,这些民族的粗犷剽悍的性格和勇力,又形成了他们具有优势的各式摔跤和激烈对抗竞争的叼羊习俗。这些遗存有力地昭告世人:这就是解读生活在丝路沿途的各民族自古而来的武术密码。

古丝路武术文化不是荒僻、凋零的文化,而是令人骄傲的辉煌的文化。从源头西安的“兵马俑”到新疆喀什的“手梃鏖击”,我们可以历数诸如秦剑弓弩、壁画武姿、洋海马裤、马超龙雀、残简遗墨等在世界上都能掷地有声的丝路武术文化遗珍,同时关中西红、秦安壳子、武威大枪、酒泉舞剑、乌孙佩刀、吐鲁棍俑、白氏短矛、尉迟绝技、大棒开路等武术本体文化,以及骨镞铜刀、飞将射法、延寿诛敌、哥舒刺喉、楼兰古诗、东归英雄、汉城岳台等文物史料和遗址,还有民俗活动中的肃州戏跤、永登硬狮、刀郎舞乡、飞马叼羊、竞跤赛勇等都体现或蕴含着西部武技的丰富内容。纵观古丝路沿途星星点点的武术文化,我们发现:中国武术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繁衍,其中既有骑马、射箭、摔跤等沿途各民族擅长的武技,也有搏斗、相扑、剑术、长矛、大枪、刀盾、棍棒、陌刀、鞭杆、红拳、八门拳、通背捶等等由东向西传入的武术,它们就像繁星镶嵌在祖国西部辽阔的天幕上,星光璀璨。因此,“一路武踪”是其显著特征之四。

综上所述,我们从古丝路武术文化特征中领悟到的核心理念就是:西行交往,共融合力,坚持统一,一路播种。这是古丝路留给我们的武术继续走向世界的有益启示。

(二)伴行丝路求发展

探究古丝路武术文化,使我们深入其中看到了那些鲜活的事例,其实大多是战争的选择。时至今日,时代不同了,但汉唐开通和拓展丝路、扩大对外交往的远谋深虑仍可作为“武术走向世界”战略的一个重要选项。让我们借助丝路申遗成功之东风,惠及武术的发展;紧随“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国策,引领武术西行发展。古代丝路武术是战斗的武术,而现代武术之西行,应是体育武术、文化武术之西行。让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武术、接受武术、分享武术,让奥林匹克运动深入了解武术、接纳武术。总之,要像接受丝绸、瓷器那样让世界欢迎中国武术,使“武术”进一步深入人心,这才是武术文化高境界的“文明”之到来。

丝绸之路“向西发展”是古代盛世中国八方来朝的原动力,古丝路中国段的武术文化也由东向西延伸,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无论是张骞从长安到西亚诸国,还是班超“东洛阳西罗马”,都是西行之旅,两者都有具体的目的地。张骞第一次苦熬十三年为的是去大月氏,第二次是赴乌孙国;班超不仅派出随从分赴西亚诸国,还遣甘英出使罗马,战略目标十分清晰。现代武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以古长安今西安为策源地,于1985年会聚十七国举办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商议筹备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自此中国武术雄赳赳地走向世界。但是,这个以体育竞赛促使武术推向世界的战略,目标未将其设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的西方,更没有清晰地锁定以高水平竞技为显著特征的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我们尚未圆梦的“国术”较之经久不衰的“国球”,历届世乒赛举办地就有3/4在欧洲国家,而武术的世锦赛多在亚洲。当今开启的新丝绸之路战略正是中国武术实施东西再平衡,由东向转为西行战略之契机,愿在构筑西行纽带的实践中唤起更多人给力、加油!倘若有人试问,古代“丝绸之路”是由西方的一位德国人事后命名的,并获得高度的举世认同,而今能否也使现任奥委会主席的德国人巴赫在武术西行过程中不失际遇为武术冠名呢?这正是本文所述核心理念下做的思考和有待不断实践的问题。

(编辑/张 震)

上一篇:找夏天的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小升初英语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