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文化传播

2024-04-16

丝路上的文化传播(精选8篇)

篇1:丝路上的文化传播

龙马回甘家国梦

龙行雨马行风,天地之间任我行。

丝路茶语家国梦,龙马精神号长空。

家是望得见的青山碧水,家是记得住的亘古乡愁。

男人一次次漂泊在十字街头,一次次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一直为了追求心中遥远的梦想而奋斗。

累了、倦了,仰望苍天,月明星朗,是那一杯清茶相伴渡过多少孤寂的夜晚。

走南闯北、东跌西撞、伤痕累累、风雨兼程只为拥有美好的明天。

家是温暖的诺亚方舟,家是唯美的心灵码头。

女人相夫教子、执掌家庭,为了身心健康,为了家庭和谐,日日夜夜任劳任怨,多少心酸多少期盼又能向谁诉说?还是那壶水、那片叶、那杯香茗、那缕清香,相随渐渐逝去的沧桑岁月,只为守候幸福的家园。

家乃国之家,国谓家之国,光耀宗祖、振兴民族、深深反省、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我们常常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国家现在繁荣昌盛,翻开历史,那可是历经沧桑才走向今天的辉煌。

古往今来,仁人智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史察今续写春秋,只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无论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还是名扬天下指点江山,也只是留下千古英名,世代传承悠久的历史和镌刻了永恒的中华文明,为世人树立了伟大的榜样。

泱泱大国,50的文化书写着炎黄子孙经典传奇,一颗芽,一片叶,一杯茶,一份功名,一段历史……仿佛幽幽普洱茶香让我们回味无穷。

梦是理想的寄托,梦是心灵的慰藉,中国梦就是华夏儿女的幸福追求,现代文明的发展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放眼未来、前程似锦,季羡林大师曾预言,21世纪是中华文明的世纪。

儒释道尽在千年茶香中,我们骄傲自己是龙的传人,享受了世界茶树发源地的资源优势,我们要带着先人的文化基因开拓茶马古道,弘扬丝绸之路。

用老祖宗的智慧为我们指点迷津,用悠久的茶文化和全世界交流。

丝绸之路,茶行天下的复兴就是伟大中国梦的复兴。

肩负重大使命的各家茶企汇天地之灵气、聚古今之精华争相为报效国家而努力,众茶企连横合纵,各有千秋,诸茶品奇葩绽放,百味回甘,近日欣闻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推出生肖纪念茶,号称“龙马”,聚气凝神。

“龙马号”就是那风雨之后的彩虹,续写了龙马精神的传奇佳话。

叙丝路茶语,品千古陈香,增强我辈的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治大国若烹小鲜”从我做起,不管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后生可畏。

文化强,经济强,军事强,“少年强则中国强”。

复兴之梦、传承始然,让今天有可口可乐的地方明天都飘满中华茶香。

龙行雨马行风,山高水远我纵横,

人生路上多风雨,国茶一盏随君行。

茶香九州,润泽天下,一杯中国茶,温暖全世界。

篇2:丝路上的文化传播

猪八戒是唐僧西游行旅团队中的成员之一,而唐僧正是沿着“丝绸之路”展开其西游之旅的,所以唐僧西游传说及据此而产生的小说《西游记》、还有小说中的故事及人物都可附会到“丝路文化”中,于是就有了“丝路文化中的猪八戒”这样的论题。

本文刻意把猪八戒牵扯进“丝路文化”,实际上有感于历来丝路文化阐释和研究中的一种不足:即注重历史实证内容而忽视民间想象的开拓,注重宏大的政治经济内容而忽视对审美文化的开拓。

小说《西游记》显然是丝路行旅传说最杰出的书写,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早已淡出丝路文化范畴。

一方面固然由于这部小说巨大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文本,形成一种独立的《西游记》文化研究类型;另一方面也因为历来丝路文化的研究和阐释注重实际的功能性元素的开发,而忽视了想象的和娱乐性元素阐释。

这样猪八戒之于丝路文化而言,自然就显得突兀而牵强。

本文把猪八戒纳入丝路文化范畴,实则强调,在丝路文化的拓展上,还有一个审美的和娱乐的维度。

贞观初(公元627年),玄奘随商人往游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的时候,取经者只有唐玄奘一人。

九世纪下半叶李亢所编《独异志》里有玄奘入维摩诘方丈室题壁,玄奘摩顶松和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一带)老僧口授《波罗密多经》等故事[1],这时也只有玄奘一人。

团队的形成开始于无名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话本大概是北宋作品[2],因为唐僧取经所回的京城不是长安,而是北宋首都汴梁(开封)。

《取经诗话》中有孙行者和沙僧的原型。

孙行者是一位白面书生,神通广大,变化多端,一路斩妖除魔,对取经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沙僧在《取经诗话》中称“深沙神”,是吃人的河怪,已两度吃掉过河的和尚。

这次受唐僧感化,化作一座拱桥让唐僧一行七人过河。

如果《诗话》的作者是位文人的话,应该知道《旧唐书·玄奘传》、《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前代史料。

但有意思的是作者并不在意真实历史,而对民间想象所形成的传说情有独钟,这样取经故事就成为具有神魔色彩的民间形态。

俄罗斯民俗学家李福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传说最多的国家,神话却不够发达。

神话的保存有赖于早期的英雄史诗。

中国没有完整的史诗,因而神话仅仅是一些断片形态。

而从西汉刘向的《列仙传》开始,到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中国文人一直热衷于志怪,民间传说被巨细无遗地记录在案,唐人小说、宋人说话、明清拟话本、文言小说、章回小说则进一步演绎了这些传说。

李福清以为,神话与传说的最大区别在于描绘时间,神话描写太古之开天辟地,即史前时代;传说描写历史时代,大部分是历史人物[3]。

世界各民族关于长途旅行有不少传说,可以定名为“行旅传说”,其基本结构是与异域的魔怪的斗争。

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属于行旅传说的戏仿形式。

迟至北宋,唐三藏取经的事迹已逸出历史范畴,而进入民间想象,形成中国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行旅传说。

显然孙行者和沙僧是这个传说的基本元素。

行旅传说基本元素即克服路途的种种阻碍,孙行者和沙神都是克服阻碍的功能性元素。

按照李福清的观点,一种传说系统的早期元素都是功能性的,即具有直接克服阻碍的功能。

而后起元素的功能性特征递减,娱乐性特征递增。

尽管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猪八戒是在孙行者之后、沙僧之前加入取经队伍的,但在民间传说中,猪八戒是最后到来的一位。

元人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遵照这一次序,猪八戒成为取经队伍中最后到来的一位。

《西游记》杂剧共六本24出,收服猪八戒在第四本。

与吴承恩《西游记》不同的是,猪八戒不是由孙行者收服的,八戒本领不在孙行者之下。

这显示杨景贤并没有区分角色功能,而给八戒也赋予了与孙行者一样的降妖除魔功能。

不过剧作家同时也保留了八戒身上某些喜剧元素,说他“生的喙长项阔,蹄硬鬣刚……仔细看来,是个大猪模样”,这样的模样却一心想娶人间美妻,显得十分滑稽;由于悟空的存在,猪八戒降妖除魔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展开。

到明嘉靖年间吴承恩的《西游记》,猪八戒的角色功能与悟空有了明显区分。

悟空继续执行行旅传说中降妖除魔的功能,而猪八戒已经从这一功能中退出,而专门承担非实用的逗趣性功能。

《西游记》中作者当然对孙悟空极尽笔墨,安排前七回专门写神猴出世和大闹天宫。

而从十八回“高老庄大圣除魔”开始,作者对老猪展开了妙趣横生的书写,悟空也对八戒极尽挑逗之能,令老猪的憨态表现无遗。

就取经之现实目的而言,猪八戒价值不大,猴哥一个就完全可以保证取经成功。

但别忘了《西游记》是文学著作,是小说。

没有猪八戒,《西游记》最多只是《封神演义》一流的神魔小说,难进“四大名著”(Four Classes)之列,是猪八戒把《西游记》带入“四大名著”的`。

换句话说,猪八戒是小说中最具文学性和审美功能的角色。

小说是各种功能元素的聚合体,如果说孙悟空主要以他的无边神力带来克服困难的喜悦感,那么猪八戒则主要以他的呆、憨、懒带来浓郁的幽默效果。

取经队伍中唐僧只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符号,悟空是个打打杀杀的行动者,沙僧是挑担者,他们三位都具有现实功能,按照理性原则行事,并不像猪八戒那样适合具有性格。

而性格,按照金圣叹的说法,却正是小说具有魅力的根源[4]。

吴承恩对孙悟空、沙僧、唐僧很少采用心理描写,独独对猪八戒却用了心理刻画笔法。

如第三十回,三藏逢灾,小龙战败。

“(猪八戒)从离了沙僧,一头藏在草科里,拱了一个猪浑塘。

这一觉,直睡到半夜时候才醒。

醒来时,又不知是什么去处,摸摸眼,定了神思,侧耳才听,噫!正是那山深无犬吠,野旷少鸡鸣。

他见那星移斗转,约摸有三更时分,心中想道……”下面是猪八戒回去见到白龙马,想散伙回炉作倒插门女婿,结果被马叼住直裰,只好去花果山请大师兄回来解救师父。

这些过程通过精彩细腻的细节和心理刻画,将一种性格趣味呈现出来。

取经故事由史实到神魔小说的完成,大致也可以视为某种自由的想象性境界的实现。

如果拿猪八戒形象比照当今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则不难看出后者太严肃,太沉闷而没有趣味了。

丝绸之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

在今天,它作为“通道”的实用功能已让位给文化触发功能。

“丝路”已成为一种文化记号,记录着自古及今的文化想象。

丝路文化的未来走向,必然如唐玄奘取经的历史故事到《西游记》神魔故事的演进方向一样,进入一种文学和想象的领域。

鲁迅说:“(取经)似自唐末以至宋元,乃渐渐演成神异,且能有条贯,小说家因亦得取为记传也。”(《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唐僧的三个徒弟中猪八戒是最晚到来的。

在他以前,唐僧取经传说已完成了现实布局,猪八戒的到来,意味着这个传说向文学境界转进,国人将要享受取经行旅中妙趣横生的喜剧性了。

那么丝路文化(或其中的某些元素)有没有可能也被演绎成某些妙趣横生的东西?这是值得期待的。

现代影视传媒为民间想象提供了合适的载体,“丝绸之路”将不再是运送丝绸等物资的通路,而要成为故事与想象展开的场域。

文化部门不仅要拍摄一些沿路风光的纪录片,而且要积极推动故事片、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推动想象文化形态(如小说、散文)的创作。

篇3:传承光大绚丽的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的兴起有四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公元前1世纪到12世纪,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繁荣, 需要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与文化交流;二是商人的出现;三是货币成为交易媒介;四是交通工具的发展, 特别是造船业。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以及对周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国家关系的社会政治, 是商品交易的经济活动, 是不同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交融, 所以丝绸之路留给后人的瑰宝之一是丝路文化。丝路文化可以用四句话来慨括:第一, 丝路文化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同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人民的友好往来, 使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四大文明古国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 丝路文化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的典范, 是"金木水火土"的和谐。第三, 丝路文化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交融的价值体现, 使它在时间与空间上从未间断。第四, 丝路文化是全人类开放包容的全球化理念的最早实践。不分国家、民族、宗教、肤色, 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

丝绸之路与物流有何关系?可以这样讲, 丝绸之路是人类古代史上最发达、最辉煌的国际物流现象, 丝路文化也成了古代最灿烂的物流文化。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物流通道, 经过这条通道, 实现了不同商品的货畅其流。丝绸物流文化有三个特点:一、不同国家商品生产的差异化是丝路物流的前题;二、物流要素 (道路、交通工具、货币、商人) 的发展是丝路物流的保障;三、边关的开放、文化的包融是丝绸物流的必备条件。从而形成了供方、需方、运作方的三足鼎立, 也形成了丝绸物流全过程中价值理念、文化交融和合作共赢的模式。

2013年9月和10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 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和战略构想,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与广泛响应。“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了中亚、西亚、南亚、中东、中南亚、北非、东非、中东欧等区域的65个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44亿, 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 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 是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提出与推进“一带一路”并不是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复原, 而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的新形势下的新创造, 它的意义,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但我认为最最重要、最最核心的, 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 进而推进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这种模式就是全球供应链, 包括国家供应链、产业供应链、城市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 通过市场化运作, 实现国家、区域相互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 优势互补, 提升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全球供应链, 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 特别是经济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 人类正在改变自己的历史, 正在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 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我们这一代人要为此而奋斗!

篇4:蒙元时期草原丝路上的文化交往

摘 要:蒙古军的西征,摧毁了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彼此疆界,打通了东西方之间的交通,中国的火器、印刷、医学、绘画等传到了西方,而西亚的天文、历算、地理学、回回砲技术、语言、宗教、医学、药物、音乐等传到了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

关键词:游牧文化;蒙元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往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31-03

草原丝绸之路是指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要道,是时代最久远、对促进草原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接触、交流起到巨大作用、独具北方草原地带游牧文化特点的交通道路。

这一条草原通道的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欧亚大陆只有在北纬40度至50度之间的地区,是自东向西延绵万里的草原地带,东起蒙古高原,向西经过南西伯利亚和中亚北部,进入黑海北岸的南俄草原,直达喀尔巴仟山脉。在这条狭长的草原地带,河流纵横,有丰富的水源,地势比较平坦,生态环境比较相近。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正好位于欧亚草原地带之上,其生态环境与欧亚草原的其他地区基本相同,适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这样广阔的空间上,赶着牛羊往返迁徙,也造就了游牧民族开朗的性格、博大开阔的视野与兼容并包的胸襟。

这条天然的草原通道,其北线东起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向西,再经咸海、里海、黑海,直达东欧草原,其南线沿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西亚和东欧。

在蒙古族统一蒙古高原以前,匈奴、突厥、回鹘、辽、金等民族依次控制着蒙古高原,对开通草原丝绸之路起到过重要作用。北匈奴人就是沿着这条草原丝绸之路从蒙古高原西迁到欧洲,突厥统治时期,草原丝路的主要地段都在其有效的控制之中,回鹃更是草原丝路上一个活跃的民族,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和西辽政权,也同样对这条古道发挥过作用,到蒙元时期,随着帝国内疆域的扩大,蒙古人担当起沟通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使命。

13世纪前,蒙古草原尚处于各部族独立互不统属、彼此征战不断的状态,是蒙古部落的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蒙古汗国,称汗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逐步确立了统一的政治、军事制度。成吉思汗创立的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度,是一个层层隶属、指挥灵活、便于统治、能征善战的军政组织。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人先后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西征,蒙古铁骑如风卷残云一般横扫欧亚大陆。这样,蒙古帝国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俄罗斯平原,北起西伯利亚北极圈,南到波斯湾的广大地区,整个欧亚大陆均置于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随着帝国的建立,他们在所辖境内广设驿站、重视经济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一、中国文化的西传

(一)火器制造

被阿拉伯人称作“中国雪”“契丹火箭”的中国硝和火药武器在伊斯兰国家最初用于医药、炼丹术和制造玻璃,后用于制造火药武器。13世纪,蒙古军西征将火药和火器带到了中亚、西亚各地。中原汉族发明的火药与创制的火箭、火球等武器,通过宋元时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传播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辽、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又组织火器技术人员在汉族已有火器的基础上,创制出飞火枪、铁火炮等新兴火器。在成吉思汗西征中,蒙古兵曾使用毒火罐、火箭、火炮、火铳等火器。旭烈兀西征时不但带去了中国的抛石机手和火炮手,还使用过飞火枪、火弩之类的火器。火器的巨大威力引起了阿拉伯人的重视,他们将蒙古人传入的火器加以改进,发展成具有阿拉伯特色的火器。到13世纪下半叶,欧洲人才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了火药知识,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阿拉伯人同欧洲的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火器才传到欧洲。

(二)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在蒙古兴起之前,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主要在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国家中流传,在伊斯兰国家和欧洲并未得到应用。到蒙元时期,伊斯兰世界和欧洲才开始接触到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技术。

1310年,伊朗著名的历史学家拉施特·丁在《史集》中对中国的雕版印刷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伊儿汗国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利用雕版印刷术仿效元朝的“至元宝钞”印制纸币在大不里士发行。{1}虽然纸币发行不久即引起了市场的混乱,最终被废止,但却使伊朗人、阿拉伯人开始接触到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其后,印刷术经波斯传入德国、意大利等国,继而促进了欧洲国家印刷业的发展。此外,毕异发明的活字板,13世纪被维吾尔族使用后,来大都的欧洲旅行者,在丝绸之路上便将古维吾尔文木刻单字带回本国,从而促使德国、荷兰、法国都先后试验活字印刷。

此外,伊斯兰医学与中国医学的直接接触也是由蒙古西征促成的。伊朗人拉施特·丁还编制出一部介绍中国医学的医典——《中国医药百科全书》,书中对中国医学的脉学、解剖学、胚胎学、妇科学、药物学进行了介绍。{2}另外,中国的一些医学著作也被翻译成了波斯文,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在元代就被译成了波斯文。

在绘画方面,蒙元时期伊朗等地的插图书更加普遍,插图的题材更加广泛。中国式的龙、凤、麒麟等进入伊朗的纺织品和建筑装饰画中。

二、西亚文化的东渐

蒙元时期,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造炮、音乐等科学和艺术,也沿着草原驿站传入中国。

(一)天文与历算方面

忽必烈在1263年任命叙利亚人爱薛专管西域星历、医药二司,命扎马鲁丁编制“万年历”。爱薛是位著名的回回天文学家,他推动元朝改订新历,并做出重大贡献。扎马鲁丁是位杰出的回回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在编“万年历”的同时,在大都建立观象台,制造了7种天文、地理仪器。他后来又倡导并参与了包括钦察、伊儿、察合台三汗国以及元政府直辖区在内的整个元帝国地图的编绘工作,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3世纪也是中国数学的一个发展高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编入中国数学书中的命题和解算理论。“0”空位和阿拉伯数码、土盘算法及弧三角学等伊斯兰数学知识由于天文数据的使用,在中国得以流传。

(二)地理学方面

蒙元时期,先进的地理学知识也被引入了中国地理学之中。较前代相比,元朝疆域辽阔,主要是西部疆界向西大为延伸,加之行政区划变更较大,所以,元朝建立后,便组织人力编绘了囊括帝国全部疆域的、统一完备的图志《元大一统志》。扎马鲁丁制作的地球仪,“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员之广袤,道里之远近”。{3}

(三)回回砲技术方面

蒙古人在灭亡南宋的过程中,曾从西亚引入了一种威力很大的作战武器——抛石机。因为它是回回人制造和使用的,又称“回回砲”。其实在回回砲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就已有抛石机,但是中国旧有的抛石机不但需要众多的人力,而且所能投射的重物小,射程也短。蒙古西征将中国抛石机带入西亚,之后与西亚的抛石机技术进一步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更为省力、射程更远、能投射重型投射物的石弩。襄樊之役,回回砲大显神威,此后,元军将回回砲用于征服南宋的各个战场。1274年,元朝政府设立回回砲手总管府,以回回制砲专家亦思马因总管,后又改为回回砲手都元帅府和回回砲手军匠上万户府,负责制造和传授回回砲技术。

蒙古军西征过程中,曾将大批有技艺的人迁入中国,此外带回的士兵和商人也不少。当时的和林城中不仅有中亚和西亚人,而且也有欧洲人,他们从事着制作生活用品、翻译、侍卫、贸易等各种职业,元代把他们称为“色目人”。元大都城中聚集着来自亚、欧各地的官吏、使节、传教士、科学家、艺术家、商旅及工匠,是个人才济济的繁华国际大都市。

(四)语言和宗教方面

元代,东来的回回人众多,加之元朝与伊儿汗国关系亲密,波斯语成为元朝的官方国际通用语之一。在元朝的一些重要机关中,经常设有回回掾吏、回回令史、回回译史等职。元朝还设立回回国子学,教授回回文等。回回文一般被认为是波斯文而非阿拉伯文。佐口透先生也认为:“蒙古帝国盛行使用波斯语(被称为回回语),特别是在元朝的政治与文化方面,波斯语扮演着国际语的角色。”{4}而阿拉伯语在元代主要作为侨民和伊斯兰教徒的宗教用语、阿拉伯商人的商业用语和学术用语使用。

在成吉思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影响下,和林城中修建了基督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庙及道观,各种教徒云集,大都设有各种宗教的专司衙门。普兰诺·加宾尼见过贵由汗及汗庭的信教情况,鲁不鲁乞见过蒙哥汗及皇族瞻养、宽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情况。《多桑蒙古史》对蒙古汗国时期各种宗教信仰情况也记载详备。元世祖忽必烈虽偏重喇嘛教,但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原佛教等都加礼敬。特别是元代罗马教廷首次建立了中国教区,这是中、欧宗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五)工程建造技术方面

元代是域外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再度发生影响的时期。由于大批回回人士东来,以及伊斯兰文化的东传,阿拉伯与中亚的建筑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蒙古汗国的首都哈剌和林和元大都建筑就明显带有伊斯兰建筑特色。哈拉和林是窝阔台在位时,聘用中国工匠和穆斯林工匠建造的,它的建筑和装饰兼受东方、中亚和西亚的影响。元大都是由回回人也黑迭儿负责营造的,也黑迭儿以阿拉伯的工程技术,根据中华文化的格式,对宫城的布局、建筑做了具体规划。

(六)医学与药物方面

蒙元时期,伊斯兰医学对中国传统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朗医学是以骨伤科、疮疡科见长,所用药物对肿毒、红伤的治疗有特效,还擅长治疗各种热病、疟疾,而蒙古西征就有伤亡,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等疫情,因此,穆斯林医师赢得了蒙古统治者的青睐,被招为军医,其中一些还成为御医。《回回药方》是这一时期一部重要的回回医学著作,所记载的骨伤科治疗技术及颅脑外科手术具有很高的水平。

此外,元代的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窑在青花瓷生产过程中,从国外引进了釉料才生产出绝世的青花瓷。被蒙古军从中亚和西亚虏来的工匠中,有不少西亚地区的纺织工匠,元朝设立专门的机构组织这些人从事手工艺生产,这样西亚的纺织技术就传入了我国。

蒙元时期回回乐器与乐曲也传入中国,受到蒙古统治者的喜爱。为此,元代宫廷中设有回回乐队。来华的一些西域富商和权贵也在家中蓄养着歌手和乐人,一些回回乐曲也因而深入到民间。

在蒙元时期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使得各文明、文化间相互接触,相互依托,彼此尊重,彼此借鉴。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往对今天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

注 释:

{1}拉施特·丁.史集:卷三·乞合都汗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227.

{2}沈福伟.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32.

{3}元史(卷48).天文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610.

{4}佐口透.鞑靼的和平[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3.467.

参考文献:

〔1〕张郁.草原丝绸之路——契丹与西域.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10.

〔2〕张景明.草原丝绸之路与草原文化.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8.

〔3〕王大方.论草原丝绸之路[J].前沿,2005,(9).

〔4〕孙泓.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草原商路.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5.

〔5〕王欣.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文明交往.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5.

〔6〕周少川.元朝的开放意识与域外史研究.河北学刊,2008,(9).

〔7〕黄时鉴.元代的对外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1987.3.

篇5: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看,那广袤的欧亚大陆上,在闪耀着星星之火的黄河流域,有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西出长安,经陇西高原与河西走廊,穿过茫茫的中亚,遇到神秘的楼兰古国,惊叹沙漠中的东方庞贝城,感受古老的游牧民族大月氏,走过跌宕起伏的

波斯帝国,发现巴格达的新月沃土,触摸感受地中海的东西文明。

我是一匹丝绸,跟随着张骞未知的西域,那里黄沙漫起,一望无际。那一抹瘦削而又坚毅的身影,在夕阳下缓缓前行。我曾不解,为什么需要历尽艰险去到未知的国度。只听闻张骞是“以郎应募,使月氏”,他身上也许是带着国家重担,身负着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艰巨任务吧。这一路上,时常有呼啸的寒风使我瑟瑟发抖,常有漫天的黄沙迷住我的眼睛。不过,还好有瓷器兄的陪伴,还有沿途的大漠戈壁,壮观的莫高窟,更是一览玉门关的风采。我们在身着奇异服饰的人们,充满好奇的目光中,来到这里,许多新奇的东西是我们不曾见到过的……

告别了一路的奔波,告别了张骞,常记得他手执符节,英姿飒爽的的站在丝之路上,风骨凌烈,严峻而又黝黑的脸庞上双目凝视着前方。听说过了很久,他回到了长安,还带回了许多珍奇异宝,长安的百姓,也无一不因此而赞叹。

他凿空万里,两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仿佛又看见他在沙漠中的背影,一如那么坚毅,平静。

丝绸·闪耀西域古城

看,那泱泱长安,我就来自那里,我不仅拥有植物动物图纹更是有了原始的图腾,色彩丰富、绮丽多彩。诗曰:“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中西方的交融使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西合璧的艺术风采。人们的智慧在这里碰撞,人们的友谊在这里生根发芽。

辗转着我来到了古罗马,我被制作成丝绸长袍,披在凯撒大帝的身上,在剧院厂看表演时,他向臣民们展示我的华贵,贵夫人们无一不透漏出艳羡的目光。记得在古希腊时,人们在为他们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披上我们丝绸,楚楚动人,轻柔飘逸。还记得,在战场上时,锣鼓声天,而红艳艳的丝绸军旗被罗马人看到时,他们仓皇而逃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们是那时人们身份尊贵的象征,人们都因能穿上我们而骄傲,欣喜。我们的到来,欣起了一股穿丝绸的热潮。

我常感叹,丝绸之路真是一个神奇的通道,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富足与开放,同样也成为当时世界各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她使得我们横渡欧亚大陆,拉到这里遇见许多新奇的事物。

大陆桥·重振古时雄风

如今,丝绸之路,隐约间,仿佛又呼之欲出,作为一位中学生,回顾古时岁月,展望今日。在 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这注定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重墨的一笔,正因他如此重要的作用,让人们无无法再忽视它的存在。她与中亚国家,同呼吸,共生存。希望重振古时雄风,让丝绸之路,带来新的文化与经济的碰撞。他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美好畅想,让时代的最强音在西部迸发出属于她的魅力。福泽千秋万代。

展望新的欧亚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经陇海,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它是现代的“丝绸之路”。进入21世纪,“第三亚欧大陆桥”又登上历史的舞台,焕发出与日俱增的活力,无数人在翘首期盼着。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我们将难以想象,历史会如何发展,人民的文明进程,又将如何演变。一条将中国封建王朝的灿烂文明传播到西方的文明之路,一条将西方的奇异珍宝,多姿文化,传播到东方的文明之路。始终在闪耀着,在呼吸着,历尽千年的文明璀璨、沧桑沉浮,丝绸之路是全人类独一无二的财富,是中国的骄傲。

且看,我泱泱华夏之光,福泽千秋;且听,华夏之声,震慑苍穹。

篇6: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踩着张骞深深的脚印,倾听着大漠奏出的挽歌,一双惨淡的的秋目,望着残存的记忆;一队无声的骆驼,承载着永久的繁华,融进风沙里。寒意深深,虚无飘渺,轻轻一碰就会变成粉末,随风无言地散落一地。

曾经的一切,被时间夹缝里流淌出的水打磨得没有了棱角,轻轻触摸历史的碎片,哀淡地回头再看一眼那棵胡杨,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就是这样悲烈的生命,如今也只剩下嶙峋的骨,张牙舞爪地直刺天空,印证着超越红尘的一步步走过的路。

历史的沙漏再也不肯停留一下,使得曾经的`色彩被沙磨洗成了空白,最后连刺目的白色也没有剩下,却再也找不到柳暗花明的酒家。

驼铃声悠悠地回响在大漠,回响在心上,引来无数的魂魄穿越暗夜里最阴郁的黑色。

呼吸着最轻最哀婉的琵琶声,不知千年之后能否守到下一个瞬间,与你再次经历一次回眸,看着银河里的星星落满你的发际,回忆着曾经走过的路。掩埋了脚印,只剩下心底最神奇的一次邂逅。

篇7: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它讲述的是东汉末年蜀、魏、吴三国之间的事。书上一共有39个故事。其中有3个故事我很感兴趣分别是:孔明草船巧借箭、空城巧计退仲达和死孔明吓活仲达。诸葛亮的智慧让我佩服,使我钦佩。

孔明草船巧借箭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聪明,甚至想除掉他。但必须要找一个好借口才可以。他想了很长时间,于是他请来诸葛亮说:“我们和操曹的水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水中弓箭是最厉害的武器,可我们的箭不够,你十天之内要造出十万支箭,不然就要斩首。”诸葛亮告诉他三天就可以了。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又让士兵在每条船上扎了多个稻草人在船的两边。第三天晚上雾很大,诸葛亮让二十条船向北岸曹军的营地划去,接近操营时诸葛亮让士兵擂响战鼓,曹操以为周瑜来了,可雾大看不清,他就让士兵射箭。不一会稻草人的身上就有了很多箭,远远不止十万支。我真佩服诸葛亮,他知天文地理,能把这些运用到在现实中。

空城巧计退仲达主要讲了:诸葛亮下令全军退回汉中。然后带着五千士兵来西城搬草粮。可刚到西城,司马懿领了十五万大军进攻西城!诸葛亮登上城楼,看见魏军往西城杀来,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让把城门全打开,每个城门前要有二十个士兵扫地。他带了两个童子上楼悠闲自得的弹琴,司马懿来到城下看见诸葛亮在城上弹琴,自己来了也没反应,他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认为城里有埋伏:“让我进去,我才不上当呢!”于是他带着军队退了回去。看见魏军走了,诸葛亮终于舒了一口气。这点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遇事不惊慌。

死孔明吓活仲达主要讲了: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听说后,高兴极了,急忙带着军队追杀蜀军。魏军刚进入蜀军的营地,就听见四周一阵鼓声,蜀军把魏军包围了。司马懿惊慌是错时看见“诸葛亮来了”。司马懿吓惨了,原来诸葛亮没死,又中了他的计。他赶紧跑出了蜀军的包围圈,逃走了。其实一切都是诸葛亮生前的计策,刚才的诸葛亮是木头做的。所以说诸葛亮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死诸葛吓跑活仲达,一直传到今天。死人用生前的智慧吓跑了活人,太了不起了!

书里面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好多有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及各类社会矛盾。书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的形象。众多个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篇8:丝路上的文化传播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翻译问题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外宣翻译也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过去20年,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模式,研究内容集中在语言、文化、翻译过程、理论介绍、自身经验总结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翻译方法与原则,例如:2004黄友义教授在《中国翻译》上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习惯。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而言,外宣翻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些问题等待着学界的研究,如:如何推动该领域向纵深发展,拓展研究范围,提高翻译实践质量,形成外宣翻译体系,等。

文化外宣翻译对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丰富且复杂多样,如何系统全面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现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减少文化误解与冲突,是摆在每一个译者面前的任务。在文化外宣翻译方面,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翻译问题研究上,如:1.望文生义,不符合英语习惯;2.不符合国际通用惯例;3.简略语的翻译难懂;4.产生歧义;5.不流畅,别扭;6.强行嫁接,生硬移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外宣翻译原则与方法,如:挖掘文化内涵、选用补偿策略、充分运用补偿性翻译方法;保持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选用异化策略,恰当采用音译、音译加注、直译、直译加注等方法。

文化、语言、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及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固有看法是文化外宣翻译中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有待学者专家能够从区域文化入手,打造多样化、系统化、实用性强的外宣翻译策略,推动我国文化迈向国际,提升国家软实力。

2国内网络平台“丝路文化”英语宣传

国内网络平台是“丝路文化”外宣的主力军,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国外平台无法企及。通过观察the-silk-road.comtravelchinaguide.comxiantourbooking.com、chiantour.com等国内网络平台,发现其翻译主要以语言文本为中心,多采用直译、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注重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层面上的对等,较少考虑英语读者对于“中国丝路文化”的了解,文化补偿信息相对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容易使译文读者产生疑惑,损耗了译文的可读性、形象性及趣味性,降低“丝路文化”传播的效度及力度。

1.The camels would be clustered in loose groups outside the city walls of Chang An(today's Xian);the traders'camps a mixture of colorful tents,utensils,bags,and bundles.(http://www.xiantour⁃booking.com/silkroad-and-xian.html)

2.In the second century BC in West Han Dynasty under the reign of Liuche emperor,in order to enlarge the territory and estab⁃lish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the glorious Silk Road across Europe,Asia and Africa was created.(chinatour.com)

3.In West Han period,the diplomat named Zhang Qian start⁃ed from Xian and was westward bound with multitudes of silk car⁃ried.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China exchanged economic and cul⁃ture ideas with western countries,hence the Silk Road became world-renowned.The east starting point of Silk Road is in Xian.It is the prosperity of Xian in that period that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launching the glorious silk road.Xia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ilk Road.(chinatour.com)

例1中“长安”这一丝路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采用音义加说明的方法,翻译为Chang An(today’s Xian),但这一翻译并未明确说明长安城当时的繁华,如果英语读者对“Xian”这一英语表达也了解不多,那么这一翻译没有实现与原文在信息层面上的对等,容易使读者产生疑惑。例2、3简要介绍了古丝绸之路的起源,其中背景信息的介绍很少,没有考虑到英语读者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背景,文化补偿信息不到位,降低了“丝路文化”传播的效度与力度。

3国外网络平台“丝路文化”英语宣传

通过对mitchellteachers.org、hua.umf.maine.eduen.unesco.orgdepts.washinggton.edu等国外英文网络平台的观察,发现“丝路文化”翻译虽文本数量少,覆盖面小,但译文质量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将信息再现与文化再现相结合;2)以英语读者为中心,针对英语读者的语言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信息补偿,如:图片、文内注解、文外信息链接,修辞等。3)针对文化翻译中“信息零对等”的现象,动态平衡文化翻译中的关紧因素,如:语言表达、文化传递、读者认知等,以此尽量减少英语读者对原文的误读及疑惑。

1.At the height of its glory in the mid-eighth century,Chang'an was the most populous,cosmopolitan,and civilized city in the world,occupying some 84 sq.km.with around one million in⁃habitants.(depts.washinggton.edu)

2.Indeed,the man who is often credited with founding the Silk Roads by opening up the first route from China to the West in the 2nd century BC,General Zhang Qian,was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rather than a trading expedition.Sent to the West in 139 BC by the Han Emperor Wudi to ensure alliances against the Xiongnu,the hereditary enemies of the Chinese,Zhang Qian was captured and imprisoned by them.Thirteen years later he escaped and made his way back to China.Pleased with the wealth of detail and accura⁃cy of his reports,the emperor sent Zhang Qian on another mission in 119 BC to visit several neighbouring peoples,establishing early routes from China to Central Asia.(en.unesco.org)

3.The strategy of accomodating the nomads,which had been common under the early Han changed with the accession of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of the Han emperors,Wu-ti(140-87 BCE).As part of his aggressive policy toward the Xiongnu,he sent Zhang Qian(Chang K'ien)on a mission to Inner Asia,to explore the possi⁃bilty of a Han alliance with other nomadic states such as the Yuehchih.Zhang Qian's mission,which took a decade and a half to com⁃plete,mark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Inner Asia.His reports regarding the countries to the West were used as sources for later compilation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lligence(such as the"Descrip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s")and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Silk Road.((depts.washinggton.edu)

例4将“长安”补充表述为“the most populous,cosmopolitan,and civilized city in the world,occupying some 84 sq.km.with around one million inhabitants.”;例5将“张骞”补充表述为“the man who is often credited with founding the Silk Roads by opening up the first route from China to the West in the 2nd century BC,General Zhang Qian”、“匈奴”译为“the Xiongnu,the hereditary enemies of the Chinese,”;例6将“汉武帝”补充表述为“perhaps the most famous of the Han emperors,Wu-ti(140-87 BCE).”;以上3例除了对词汇翻译进行文化补偿外,还添加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信息,这充分尊重了读者认知背景,尽力减少了读者对文章的误读与疑惑。

4网络平台“丝路文化”翻译要点

鉴于国内网络平台“丝路文化”外宣特点,本文建议其从选词、构句、翻译策略及文化补偿方面,优化国内网络平台“丝路文化”外宣翻译,以便在保留“丝路文化”语言信息的同时,适应英译文读者的心理认知,更好地为“丝路文化”传播而努力。具体如下:

1)选词:注重词汇的指称意及隐含意义,尽量选取较为形象的词汇,甚至还可借助词汇进行修辞润色,以符合英语读者对文化读物的心理预期,增强译文可读性、形象性及趣味性。

2)构句:在消除语法错误的同时,调整句型结构,使信息主次分明、结构变化多样,增强译文的流畅性及可读性。

3)翻译策略: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实现以译入语读者心理认知为中心,协调信息、读者、文化三要素,达到有效宣传的效果。

4)文化补偿方法:在译文中充分考虑到英语读者对于中国“丝路文化”的了解程度,利用网络平台特点,适当增加拼音、汉字、图片、文外信息链接、及修辞,等文化补偿方法,使英语读者从多角度了解“丝路文化”,增强文化宣传的效果。

5结语

网络平台“丝路文化”翻译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如:信息量大、互联性强、媒体形式多样化),通过声音、图片、及语言文字等多渠道,传播“丝路文化”;从选词、构句、谋篇方面,优化文化外宣翻译语言,协调语言信息、背景文化、及文本效度,利用网络平台优势,传播“丝路文化”。从以“文本信息”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充分尊重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心理认知及心理预期,采取“以读者为中心—文本为基础—文化为目标—网络为途径”的四维一体翻译路径,生动再现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摘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的不断深化,“丝路文化”对外宣传日益重要,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网络平台语料信息为基础,研究国内外网络平台“丝路文化”翻译现状,以期解决“丝路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难题,即:如何在文化零对等的条件下,重塑原语文化概念,同时又不降低译文的可读性、趣味性与形象性。本文认为网络平台上,文化外宣应充分尊重英语读者心理认知及网络平台特性,提出“以读者为中心—文本为基础—文化为目标—网络为途径”的四维一体翻译路径,重塑原语文化概念。

关键词:丝路文化,网络平台,心理认知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的认同机制[J].中国翻译,2007(1):60-65.

上一篇:跟孩子们做朋友,是快乐而又高贵的事下一篇:让情感走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