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随笔

2024-04-12

小学英语课堂随笔(通用12篇)

篇1:小学英语课堂随笔

我们英语学习之现状:活泼讨论有余,独立深入思考不足;基础知识巩固尚可,基本解题技能有待提高;学习热情高涨,仔细认真程度仍需加强;不可骄傲,亦莫自卑,与他人争进之精神不可丢-----------精神、知识、方法,成功路上三件宝。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我们英语复习已经进入第二轮:专项复习阶段,也面临着四十几天后的中考之战。那么,如何在最后的几十天里将英语复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是我们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发挥出我们应有的英语水平呢?偶有拙见。

一、平心静气,永葆英语学习之信心、耐心。任何科目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英语学习之理亦是如此。我们都不甘人后,但“食不知味,寝不能寐”之计,并非聪明人所为,那是一种煎熬、一种对自己的摧残。我们应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以平静之心面对现在和未来。只有有了一颗平静的心,你才能耐心复习、巩固;只有心情舒畅,你才能又复习的高效;只有心情顺畅,你才能从老师的讲解中、自己的复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进步之基石;只有心情愉悦,你才能随老师理清思路、化解一个个困难、破解一道道难题;只有少了心潮的澎湃,你才能潜心修炼,终成正果。

二、理清薄弱环节,从容突破限制自己发展的瓶颈。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或知识,或方法,或技能,找准这些限制你前进的绊脚石,虚心、耐心、细心地向他发起总攻。当一个个小困难在你面前消失之时,亦是你破茧成蝶之日。信心、虚心、细心、耐心------此“四心”乃是你获得新发展、实现新目标之法宝,可映照出你满脸的欢欣。

三、练习是考试,考试是练习。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平时,我们的练习题均依中考标准而出。如果同学们平时做练习时,总是依考试标准来要求自己:平心静气,沉着应考,仔细答题。那么,有那会发生考试之时的心慌、紧张、无思路之状况。其二是在练习层次上不同而已 。日常练习,是一次次小的测验,而中考只不过是一次大的集中检测而已。日常练习中我们做到了仔细审题、理解清题意、联系知识点、慎重下笔、认真书写,便可以在模拟考试、中考中游刃有余、轻而易举完成之。简而言之:平时练习当做考试,则考试时亦如做练习般轻松。

切记:莫要羡慕他人,人人有强项,人人存弱点。做好该做事,快乐奔向前!!!

亲们,让我们在英语学习之路上,向着幸福的目标,一起快乐前行吧!!!

我们英语学习之现状:活泼讨论少有,独立深入思考不足;基础知识巩固尚可,基本解题技能有待提高;学习热情可再高涨,仔细认真程度仍需加强;骄傲之气无,消沉之风应减淡,与他人争进之精神不可丢-----------精神、知识、方法,成功路上三件宝。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我们英语复习已经进入第二轮:专项复习阶段,也面临着四十几天后的中考之战。那么,如何在最后的几十天里将英语复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是我们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发挥出我们应有的英语水平呢?偶有拙见。

二、平心静气,永葆英语学习之信心、耐心。任何科目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英语学习之理亦是如此。我们都不甘人后,但“食不知味,寝不能寐”之计,并非聪明人所为,那是一种煎熬、一种对自己的摧残。我们应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以平静之心面对现在和未来。只有有了一颗平静的心,你才能耐心复习、巩固;只有心情舒畅,你才能又复习的高效;只有心情顺畅,你才能从老师的讲解中、自己的复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进步之基石;只有心情愉悦,你才能随老师理清思路、化解一个个困难、破解一道道难题;只有少了心潮的澎湃,你才能潜心修炼,终成正果。

二、理清薄弱环节,从容突破限制自己发展的瓶颈。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或知识,或方法,或技能,找准这些限制你前进的绊脚石,虚心、耐心、细心地向他发起总攻。当一个个小困难在你面前消失之时,亦是你破茧成蝶之日。信心、虚心、细心、耐心------此“四心”乃是你获得新发展、实现新目标之法宝,可映照出你满脸的欢欣。

三、练习是考试,考试是练习。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平时,我们的练习题均依中考标准而出。如果同学们平时做练习时,总是依考试标准来要求自己:平心静气,沉着应考,仔细答题。那么,有那会发生考试之时的心慌、紧张、无思路之状况。其二是在练习层次上不同而已 。日常练习,是一次次小的测验,而中考只不过是一次大的集中检测而已。日常练习中我们做到了仔细审题、理解清题意、联系知识点、慎重下笔、认真书写,便可以在模拟考试、中考中游刃有余、轻而易举完成之。简而言之:平时练习当做考试,则考试时亦如做练习般轻松。

切记:莫要羡慕他人,人人有强项,人人存弱点。做好该做事,快乐奔向前!!!

亲们,让我们在英语学习之路上,向着幸福的目标,一起快乐前行吧!!!。

篇2:小学英语课堂随笔

襄阳市新华路小学:王艳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但如何使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一、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

“我会四会单词,我会读课文,”这样的学习目标通用于每一节英语课,不具体、不明确,“方向不明确、何时能到达?”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于是今秋我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便定了我能听懂、会说流利读、正确书写四会句子,等等一系列浅显易懂的学习目标。

二、充分放手,相信学生

在一节 let’s read的课文上,所涉及的新知识较多,如果一不小心老师将重点词组和短语抄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并记忆,学生被动的接受,传统课堂的回归,效果显然不好。如果老师不急于求成,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们总结词组或短语,并且展示交流给大家,随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效果显然比前者好的多。

三、发挥对子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帮扶作用

课堂上我们发现各小组内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一方面要互相启发,另一方面还要提醒和帮助。让优生带差生,也就是异质结对。通过这种传帮带的结对展示,不仅便于展示,更让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更好的溶入到课堂学习中。

四、注重课堂评价

评价是武器,是向导,有了评价,课堂将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两种。显性评价包括教师语言评价、加分、加星、物质奖励等等;隐性评价包括教师的眼神、动作的鼓励。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会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树立榜样,便于大家效仿、学习。

五、关注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从学习过程、对子帮扶,课外辅导等方面入手。比如在独学中,教师要有意去巡视、、指导他们的学习情况;在展示过程中利用对子帮扶对子评价,让优生带学困生,“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师要主动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等。

篇3:小学英语课堂随笔

一、简言方能激趣

失去了精神“故乡”的鲁迅带给读者的是忧郁和悲凉, 而行文开始却仅是一句“我冒了严寒, 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二千余里”“二十余年”, 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浓缩在短短的一句话中;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一个背影, 两行清泪”感动了无数现代中国人, 而文章开首却如学生作文般简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名家写文章开篇“用语”是那样简省, 表达的“语用”却是那样意味深长, 我们的课堂开始是不是应该简言导入呢?

授课之初, 教师表情或宁静平和, 如春日里柔柔的阳光;或豪放奔腾, 似黄河的一泻千里, 而用语却期待要言不烦。简略不繁琐, 学生自然不会“烦”你, 不会讨厌课堂, 这样做能在课堂开始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首因效应。

“随笔”写作指导课堂我这样开场:

有人讲:随笔掌中看, 天地无限宽

也有人说:随笔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随笔有哪些特点, 该如何写呢?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的热切愿望, 明确的学习目的, 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 (第五卷12页《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无欲不举笔, 无情难成文”, 要言不烦的导入, 能攫取学生听课的心, 引导他们搜寻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感点, 产生听课的冲动。

二、感知方能顿悟

教学中, 我们常常重文章的条分缕析, 轻学生的多读多练;重字词句段语义的解析, 轻语言的实际应用;重作文指导的理论言说, 轻学生随手随笔作文后的心得感悟。语文学科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基础科目, 是慢功夫, 需用温火不急不缓的煨。教师常用演绎法操练语文教学, 学生常常是“欲辨已忘言”, 而用归纳法分解整合语文, 学生往往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但却很难精妙地运用语言。教随笔, 讲随笔, 首先需出示随笔佳作, 在感性的基础上梳理随笔的特点, 学生方能自我感悟, 抑或灵光顿现, 触摸作文真谛。

随笔指导课堂我先让学生读两篇短文:《多看了一眼》《面具》

多看了一眼

有一回, 一位老人对我讲:

“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一本书, 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 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 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 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 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 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 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散混日子的味儿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 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 坐在一把椅子上一直为一小块马铃薯地锄草, 在他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 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 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 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 从这一边看过去, 我发现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 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 那位人物, 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 一下变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 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 轻易下判断、作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多看了一眼。”

([美]马里杰·斯比勒·尼格文, 李娟译, 选自《百味小品》,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面具

人面原不如那纸制底面具哟。你看那红的、黑的、白的、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眦怒得欲裂底面容, 无论你怎样裹奖, 怎样嫌弃, 他们一点也不改变。红的还是红, 白的还是白, 目眦欲裂底还是目眦欲裂。

人面呢?颜色比那纸制底小玩意儿好而且活动, 带着生气。可是你褒奖他底时候, 他虽是很高兴, 脸上却装出很不愿意的样子, 你指摘他底时候, 他虽是懊恼, 脸上偏要显出勇于纳言底颜色。

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我们要学面具, 但不要戴他, 因为面具后头应当让他空着才好。

(选自《许地山散文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文章:结合随笔的特点, 谈谈你对这两篇作品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默读, 思考, 言说, 总结, 教师聆听, 观色, 辅学, 释疑。师生初步总结了随笔的特点:

板书:随笔特点———随真活短

随 信手随意

真 取材、情感真实

活 表达灵活

短 篇幅短小

结合佳作, 印证随笔的特点, 避免学生宕开范围, 远离教学主旨, 降低教学实效;对作品的体会和认识, 应让学生感知思考、继而交流汇集, 然后在班级范围内分享。此环节, 意在引导学生感知到底什么是“随笔”, 目力所及, 口中所读, 心里所想, 嘴上所说, 环节相扣, 使学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知道这就是随笔, 好的随笔里似乎还包含着一些特点。这样, 会给学生留下可观的视觉和真实的感受。

三、合作方能共赢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是对教师主宰课堂的否定, 是对学生互助学习的期待。张永君老师曾著文讲, 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支持、扩充、建议、悦纳”等习惯。

基于此, 我在示文题—说思路—写文章后, 安排了以下环节:

1. 组内交流

(1) 学组内传阅。

(以学组为单位, 交流作品,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读几篇文章, 毕竟, 多读———无论何种方式, 总是需要的。)

(2) 推荐一篇最好的, 学习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并简要写下评语。

(学生甄别、筛选, 合作写下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拓宽写的途径。)

2. 展示修改

(1) 实物投影学组推荐的随笔

(2) 所属学组提出拟就的修改意见

(3) 学生各抒己见谈体会

无论组内传阅, 书面推荐, 抑或佳作展示, 组际共享, 均期待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 在学组高层次的范围内交流分享, 激荡学生的思维生成, 疏浚学生表达渠道。你文我读, 我文你阅;你文我评, 我文你说, 在合作中共同提升。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 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 创造火花, 不断迸发喷射;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 通过讨论、辩论、争论, 认识不断提高, 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 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特级教师于永正曾如是期待。

四、尊重才是教育

语文教学中, 要求教师“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 并非让你蹲下身子甚至“跪着教书” (特级教师吴非语) , 倡导教师保持师生平等的心态,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尊重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 尊重学生心绪的每一处细微变化, 打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课堂, 让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场中得到主动、和谐、自由的发展。

随笔指导课堂上, 学生习作展示后, 学生的发言、习题、文章等当做靶子被同学“指手画脚”时, 可能会心生不快, 我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习作者发言。“随笔”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探索, 一种对自我人生意义和与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探求和追问;“随笔”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表述, 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流露。给小作者一个发言的机会, 阐述写作心得, 抑或辩解明志, 对作者是一种尊重, 给其他学生也会带来新的认识。这样做, 或许应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对待它要极为小心, 要小心的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简言、感知、合作、尊重, 是从学生的心理和语用的教学目的出发, 是为了学生激趣、顿悟、共赢, 也是为了教育———学生个人抑或授课学生群体的教育。教师授课时, 应该顺应教育规律, 关注师生行为, 注重学生体验, 突出语言运用。培养学生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 说出声韵悦耳的话语, 合理妥帖地将汉字生灵组成和谐优美的篇章, 让学生自如地使用我们的母语, 在本应生机盎然的学堂, 充满对生活的美好遐想。

一堂课下来, 稍有授课后的轻松和成功, 或许, 离姚伟斌老师在《江苏教育》2012年第1期著文憧憬的理想又进了一步, 他如是说:“只有当‘有效’成为我们的教学追求, 成为教学的现实的时候, 教师幸福地教, 学生快乐地学也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参考文献

[1]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2]周治南主编.语用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祖晶策划.蔡汀, 王义高, 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王元华.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用教学.语文建设, 2008, (Z1) .

篇4:课堂教学随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想方设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教学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去表演、去主持、去朗诵、去当小老师、去当小主持人,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我在教读《两小儿辩日》时,担心学生会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消极对待。于是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另一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把课文改为课本剧,在课堂上当众表演。刚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不会积极参与。可后来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结果,表演小组的表演自然、大方,孔子的扮演者是个天生的表演天才,表演的幽默风趣、活灵活现,两个小孩子的扮演者的表演,也十分精彩。他们把课文内容演繹的详尽而风趣。这节课上,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授《人民英勇永垂不朽》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了起来。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内容比较简单。为了让学生弄清纪念碑十幅雕塑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纪念碑的模型。并且依据课文内容,在“纪念碑”上标出各个地方的特征,也就是说,按照它们的排列顺序标出十幅浮雕的大致内容。任务布置下以后,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了。他们表现得都很积极,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纪念碑的模型,并且在上面标出了十幅浮雕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然后,我让组长上台给大家介绍浮雕的分布以及内容。这些人都表现的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上台介绍。这样,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我想: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渴望学习、乐于学习的。

篇5:英语课堂教学随笔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英语比较陌生,语言环境差,难以学以致用。如何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的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段时间来,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情境氛围,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一、三分钟说话。

每节课安排3分钟时间让学生训练口语。如教完第一模块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使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说者投入,听者有心,气氛异常浓烈。通过“说”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同时激发学习的成就感,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游戏表演。

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自己喜爱的游戏中学习,将大大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教学第四模块时,我在教室四周贴上1——10的生字卡,老师出示铅笔,学生根据铅笔的数量边说边指向相应的生字卡,然后两人一组,一人出示手指,一人边说边指生字卡。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单词的识记。此外,英语课文内容大部分是人物的对话或故事,所以分角色模仿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运用所学的语言,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边读边表演,可单独进行,也可以两人或多人一齐上演“对台戏”,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妙趣横生。

三、TPR活动。

TPR通过动作来表现儿童对输入的语言的理解是否达到内化程度。课堂上,采用适当的TPR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如教学第十模块时,老师可指着自己的眼睛说“eye”,让学生跟着说,这样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eye”的意思。练习时,由老师指自己身体的部位问:“What’sthis?”,学生回答:“It’s„„”,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也可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由老师或其他学生说身体的部位让台上的同学指出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

篇6: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随笔

实验二小

张丹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校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改革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课堂导语设计的有效性。

在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里,导入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我也觉得导语的设计是否有效,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导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时空,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突破重点,切忌生硬

导语设计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内容的简单罗列,过于冗长机械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容易使学生疲劳、厌恶甚至注意力不集中。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因此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结果。

3、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篇7:随笔 也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听一节汇报课有感

虽然通过听专家讲座、学习,我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但对这种教学还处于迷惘、摸索之中。听了王红霞老师讲的课和同事们的发言使我深受启迪,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王老师采用“三星导学”的方式进行。一星题选择基础性习题,让学生自我训练;二星题是发展性习题,在师生讲议后,让学生训练;三星题是拓展训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训练。

接下来王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我认为做的较好。注重开展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对于新知,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在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学生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感悟算理,理解算理,从而由学生自己得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明悟算理,掌握算法,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最后练习反馈,练习设计有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当学生“明白”后,配合了三星练习题,当堂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堂堂清”,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从听课的情况来分析,我认为还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

一、面对学生害怕心理,教师没有引导、鼓励,致使课堂上学生胆小、害怕,气氛不够活跃,思维未能充分开发。

二、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在学生暴露出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这样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汇报时,教师最好不要打断学生发言,应鼓励学生说完,既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好习惯又便于了解学生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怕学生出现问题,有了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兵交兵”,尽可能地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更正,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动合作精神,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篇8:小学英语课堂随笔

她很爱画画, 在绘画时她很专注, 脸上总是浮现着幸福和快乐的表情, 因为她在自己的画里可以圆她很多别人都能轻松圆的梦想, 这样她也很满足, 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病魔让她更坚强, 让她学会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每每看到她在课堂上表现的那种认真劲, 认真地听, 认真地回答问题, 认真地画画, 认真地记录下节课要带的备品等等, 我真想把下课铃延后, 让她多享受一会美术课的幸福, 多些快乐, 可我做不到, 只能眼睁睁地看她因为下课了而叹息, 那种失望的眼神和感受让我不敢多看一眼, 唯一能做的就是匆匆走向下个班级。

可能是因为她很喜欢画画的原因, 她很喜欢我, 喜欢与我交流, 喜欢送我一些她做的小手工, 即使是在冬天很寒冷的天气里, 她不能天天来学校上课了, 也会坚持每个星期来学校参加一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看着她穿着厚厚的棉衣, 戴着口罩, 捂得严严实实的样子, 我心里不由得发酸, 那时我被她的执著征服了, 因为在生活中我没有她坚强。课间休息时间她会和我搭讪, 会骄傲地告诉我她不能每天来上学在家里也不闲着, 有空就画画, 她的妈妈会教她一些数学和语文知识, 她也会帮妈妈做些事情, 比如喂喂小狗、收拾碗筷等,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会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一个在病痛中的小女孩会做那么多的事情, 知道怎样安排生活, 知道感恩父母, 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没有她做得好, 她是多么的坚强、乐观、善良。

去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唯一一个祝福电话, 就是她打给我的, 电话中她说她这段时间没来上课, 不是因为身体不好, 是因为去北京复查去了, 医生说她的病控制得很好, 她很开心。教师节到了祝我教师节快乐。当时电话里我只知道感谢她带给我的祝福, 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因为我已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好像只有反复地感谢她我才能让她感受到我真的很高兴收到她的祝福, 是真的感谢, 发自内心的。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老师, 因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开在生命之中的最美花儿。

摘要:一个疾病缠身的孩子, 教师一句关切的问候, 师生共同收获了属于教育的幸福。

篇9:高效课堂教学随笔

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理解高效课堂并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在科学实验的教学中,我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教学的创设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说一说科学家是怎样想到的、做到的,他们是不是从小都是与众不同的人,比如举几个科学家小时候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大多数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的还不如现在的我们,但是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大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枯燥乏味的实验中一遍一遍地尝试。最后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追问孩子,你们想不想也成为一名科学家,如果想成为科学家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耐心、细心、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将来没准我们在座的某个人就能成为科学家。这样为孩子们拟定了一个人生的目标。有了目标,孩子们上实验课更认真了,看到孩子们做实验时,实验人员小心翼翼地组装着材料,观察人员歪着小脑袋爬在桌子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实验装置的变化,生怕眨眼的功夫错过精彩的瞬间。

在科学实验的教学中,使学生学会独学、对学、群学,而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要具备灵活调整教学环节的良好素质。全面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让学生学会大胆、大方、大气地展示。

要“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科学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以为主要特點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有了高效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高效是课堂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必须精心打造出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

篇10:教育随笔:爱在乡村小学课堂

教育随笔:爱在乡村小学课堂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王家祠小学 吴平

同事们都说我是一个很有学生缘的人,不管是教六年级还是一年级,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甚至是有智力缺陷的孩子,都特别粘我。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我?我想大概就是一个字“爱”吧。不管教高段学生还是低段学生,我始终坚持对学生的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冬天的早上天亮迟,有些学生嘴里嚼着馒头就进了教室,上课铃响了,学生会自觉地把馒头放在抽屉里,等下课了再吃,那时馒头早冷硬了。于是我会让他们边吃馒头边听讲,也耽误不了几分钟,我想别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常常冷食而得胃病。当然,也不忘提醒他们以后要早点起床,别因为贪睡几分钟而搞得手忙脚乱。

有时课堂上,学生头痛、肚子痛时我会摸摸他们的头,询问有关情况,先做一个简单的判断,需要回家看医生的.,我会打电话让家长来接;有些粗心的家长会让学生自己走回家,我不放心他们,会拿几元钱给他们,叮嘱他们要坐车回家。

有些学生早上到校太匆忙,没吃上早点,上了一节课,饿得趴在课桌上,其他的同学跑来告诉我,我会拿一点钱让他们帮忙给挨饿的同学买点吃的充饥。我想,要饿到中午12点放学,那种滋味不好受啊,大人都会有气无力,何况一个孩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带上几本小红花本子(我自己用红纸剪一朵小红花贴在本子上),对趣味题或难题先答对的就会得到老师的奖励――一本小红花本子。同学们都会积极、主动思考,因为大家都想挣小红花本子;对一般性的问题,差生主动举手答对了,我除了口头上表扬之外,也会奖励他一本小红花本子,所以我们班课堂上,随时都能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很好。

三、学习中因人而宜

在学习上,对不同的学生我的要求不一样,对优生,我要他们优上加优,要向100分看齐;对差生,我会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有时单元测试或考试后,我会奖励他们棒棒糖和小红花本子。在我们班,你会看到优生得到老师的奖励,也会看到有智力缺陷的学生也会得到我的表扬,甚至奖励一个棒棒糖。奖励的理由有时是这段时间他坚持写完了作业;有时是做对的题比前段时间多;有时是主动帮老师擦黑板;有时是主动帮助了生病的同学……

四、不歧视差生,气氛和谐

我在班教学的言谈举止中,从不歧视差生,所以差生也从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鼓励优生帮助差生,建立“优带差”的学习小组,所以在我们班课余时,你会看到班上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在一起玩得开开心心,笑得天真可爱。

篇11: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随笔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篇1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随笔

我们先来看第一块内容。王教授作为刚刚由教育部审定并推广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副主编,对此套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性质、教材特点及课堂教学当然了然于胸,因此她的讲座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当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增加新的内涵。尤其是依法治国理念稳步实施,更需要我们将法治教育的内容引入到小学品德课中来。

此次推广使用的粤教版《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为: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x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 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是什么?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定义为:它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任教者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会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德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提升道德认知(道德觉识、价值认知、道德判断、道德决定、道德反省等)

增强关系理解(人生认知、关系觉察、价值体悟、道德敏感、道德对话等)

培养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学习、交往、处事、休闲娱乐等)

提高公民意识(国家意识、责权意识、规则意识、公共意识、独立人格意识、对话协作意识等)

激发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热情(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

丰富媒介素养(媒介识别、媒介选用、媒介批判、媒介责任、媒介法规等)

四: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侧重点是什么?

A、道德教育

(一)人与自我

卫生之道——卫生、整洁、运动、规律作息等。

修学之道——立志、勤奋、好学、专心、讲理、问难、毅力、进取、惜时等。

谋生之道——进取、自立自营、勤劳、节俭、技能、创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诚实、谦虚、自信、豁达、勇敢、坚毅、理智、求真、爱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洁、不贪心等。

(二)人与社会

个人与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

个人与社会——

(1)与熟人(同学、朋友、邻居等):真诚、友爱、理解、信任、体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睦邻、合作、守信等;

(2)人与陌生人:礼让、友善、同情心、关爱、守信、善群、公正、宽恕、尊重、帮助他人等;

(3)人与社群:讲卫生、守纪律、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美化公共环境、珍视社会进步、乐于社会参与等;

(4)对职业或工作:责任、敬业、创新、信用、公平等。

个人与国家——爱国、守法、平等、民主、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个人与国际——正义、和平、国际交往与合作等。

(三)人与自然 贵生、博爱、和谐、探究心等。

B、法治教育: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五、《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是什么?

1、加强法治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2、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

3、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4. 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1. 编写思路:明暗结合、纵横衔接

明线: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体现生活逻辑;

暗线: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关系、内容范畴,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的日常起居、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体现品德发展的逻辑……

2. 编排结构:三位一体

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充分体现法治意识、法治知识与法治行为的三位一体。

3.取材:时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4.呈现方式:体现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想象力

5.独有特色:正确对待儿童成长中的问题,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儿童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七、《道德与法治》教材体例说明

教材主体:单元+主题+“放大镜”(我发现、我知道、我会做)

栏目设计:

小词条:法规小词条、传统文化小词条、谚语小词条

小脚印:自我评价和行为指引

知识卡:掌握相关知识点

小游戏:培养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议是什么?

1.积极体验,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逻辑)

2.尊重儿童的权利,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3、聚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技能

4、关注社会生活,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块内容。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刘秋燕这位美女教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是: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其实是针对任何学科的微课制作与使用的专业培训。

她的讲座跟前面的王清平教授的讲座的结构方式一样,都是先抛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进行阐述,这样让人感觉非常有条理。

三个小时的讲座,让我们对以下四个问题有了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微课?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任何新鲜事物的产生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首先我们处于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我们越来越走向国际化的融合之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的教育环境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技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让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微电影、微信、微博、微店……教育必须紧抱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腿,微课也就应运而生了。

什么是微课呢?定义者众多。这里选用广东省佛山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微课创始人胡铁生的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运用于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形成的全部教与学资源。时长一般在5至8分钟,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

微课的特点是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二、如何使用微课?

微课使用基于以下三种理论:1、(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2、学习金字塔理论(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普通的听讲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5%,而观看现场演示却能够识记30%以上。2、个性化学习理论:这种一对一个性化的辅导外加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模式,其学习效果当然是好的。

其实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均可使用。如课前的学法指导、课中的讨论探究、课后的试卷讲评,教师均可制作微课,发至指定处,让大家观看学习。

微课的类型有:精讲型、实验探究型、操作示范性、虚拟面批型、游戏学习型等。

三、如何开发微课?

1、设计流程:知识萃取——教学设计——媒体设计

2、开发流程:选题——设计——确定开发路线——开发——检测

3、微课的录制:准备步骤 1. 选择要讲的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2 .制作《学习任务单》 3 .做PPT 4 .依据PPT内容设计讲稿(类似小讲课) 5 .准备好麦克风、摄像头 6 .录制与修改 7 .上传网络

4、录制设备:1、电脑2、摄像头、摄像机等设备用于采集电脑外部的视频;用录屏软件直接录制电脑屏幕形成视频3、话筒(音频源)

5、录制方式:PPT录制 使用录屏软件录制 用手写板、数位板、电子白板、录课笔录制 还有DV录制 手机录制

6、制作微课技巧:写解说词对着读 善用暂停,分步录制 操作录像与解说录音分开录制。

7、微课录制中的细节:控制好时间、多样化的提问策略、结束语简短有力、PPT简介大方、画面简洁干净、要有完整的信息、关键信息字幕呈现、录制环境安静、生成视频文件格式正确。

四、什么是好的微课?

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评价标准:叙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

B、江西省中小学微课教师比赛评价指标: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创新

上一篇:手工软陶基础知识下一篇:论利用ISO9001质量管理理念指导财务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