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2024-04-16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精选6篇)

篇1: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回顾篇

一、工作现状

特种设备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是具有较大潜在危险性的设备。目前,枣庄市在用特种设备总量9028台件,其中锅炉1034台、压力容器4778台、电梯1001台、起重机械1526台、客运索道1条、大型游乐设施20台、场内机动车辆668台。另有气瓶5.7万余只,工业压力管道77公里。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枣庄市质监局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十一五”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运行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安全评价、动态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了生产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把关责任、各级监察管理部门的监督责任的特种设备三方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宣传贯彻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使社会各界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安全法制环境正在逐渐形成;建立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安全监察工作达到有效覆盖;对事故多、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土锅炉、简易电梯、气瓶、工业压力管道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安全专项

整治,一批安全隐患得到整治和消除;完善了特种设备的行政许可制度,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发证工作,从源头把紧安全关;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了多次演练,有效地预防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制度,有效地打击了各种非法生产和非法使用行为;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十一五”时期,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安全监察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重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100%、定检率10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事故结案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新上和开工的企业明显增多,大量设备将会投入使用,不安全的因素将会大大增加,全市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部分使用单位或使用者不主动依法依规报检情况突出,过期未检设备仍然存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健全,行政执法的力度有待加强;二是特种设备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分布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少,监察任务繁重,造成监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盲点和盲区,对特种设备事故还未完全达到可控可防的目的;三是检验机构装备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和工作的需要。

三、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在扩大投资方针的刺激下,我市各类特种设备数量仍将会迅速增加,加上我市正在加快城市转型,易燃、易爆、剧毒的煤化工特种设备将会大量增加。因此,特种设备事故的因素将会增加,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机率将会增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当前,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市政府已将特种设备安全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纳入对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考核范围,这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对形势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将面临重大考验,必须在人员素质提高、技术装备配置、监察经费保障等基础工作上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安全监察形势的需要。全市特检机构肩负的任务将越来越重,承担的责任将越来越大,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客观地分析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抓紧做好。要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突破口,创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思路和创新监管机制,推进企业“两主动”,着力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由微观式管理向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宏观管理的转变,全面强化两个主体、落实两个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服务科学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安全、促发展总目标,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继续创新监管思维,深化监管改革,加强监管基础,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预警,促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种设备各方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力争实现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目标;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机技术把关、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设备定检率、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8%以上;事故结案率达到100%;重要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率、设备定检率、人员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3、完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杜绝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

(三)重点任务篇

创新监管思维,加强监管基础,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企业安全主体意识,完善监管预警,加快建设特种设备齐抓共

管的大质量工作机制,达到“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主要任务

将工业压力管道、监检产品归入特种设备管理系统;完善安全监察机构考核体系,开展网上绩效考核;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建立消防、质监、安监联合接警、处置的联动机制;深化信息化建设,逐步采用并实现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对工业气瓶、车用气瓶及电梯进行电子动态监管;完善隐患督办指令书制度,落实“四不放过”要求;帮扶新上附加值较高的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通过宣传、培训、检查、执法等各种方式,推动企业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使安全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制定全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目标,学习先进地市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的监管经验,抓好节能监管的各项工作。

二、实施步骤

2010年到2012年,加强基层安全监察队伍建设,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充实人员队伍、保障经费落实、规范工作行为、落实工作责任等基础建设,真正把安全监察工作的基础打好。继续抓好企业“两主动”,推动企业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深化信息化建设,全市工业气瓶、车用气瓶和电梯进入运用RFID技术实施动态监管的常态管理。制定全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规划,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应用示范及推广,加快形成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

备节能监管的工作格局。

2012年到2015年,认真落实国家总局加快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安全监察机制的创新,完善四位一体动态监管体系,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的沟通和联动,形成特种设备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特种设备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紧迫性,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统一,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处理好特种设备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特种设备安全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要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分析特种设备安全形势,认真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责任到位。针对特种设备安全每一项重点工作,要提出具体的安排落实意见,明确进度要求和考核标准,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学习理解,增强落实有关政策的可操作性;定期进行总结,找出薄弱环节,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督导,严肃纪律。

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做出的决定,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对事故隐患进行不折不扣的治理。要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检查督导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和省局报告,确保各项工作在每个企业得到切实落实。严格按照督导内容,严格考核,狠抓落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落实情况按照计划扎实有序的向前推进。

四、广泛动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动员,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想落实,人人抓落实”的氛围,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各级干部职工和全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职工群众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枣庄市质监局特监科 二〇一〇年九月

篇2: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发展规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根据《“十二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专项规划》和《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阐明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较为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发展规律,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制、体制和机制,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监察检验机构和队伍的能力素质显著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安全发展经验。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坚持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理念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思路,狠抓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科技支撑六个体系建设,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开展事故多发设备和薄弱环节专项治理,着力强化使用环节安全监察,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大规模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监察和检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十一五”期间在注册设备数量增长约72%的情况下,事故死亡人数稳定在每年300人左右,万台在用设备死亡人数从“十五”末期的0.97人下降到“十一五”末期的0.67人,下降31%,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在保安全的同时,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顺利起步,节能监管法规标准初步建立,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取得进展,节能工程及试点示范产生明显效益。积极服务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产业调整振兴,在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全力保障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不断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面临良好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这就要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质检系统把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等相关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方向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刚刚起步,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监管基础建设薄弱,监管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监察检验工作定位和安全责任界限不够清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企业诚信和社会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工作体系有待完善,监管方式方法还欠科学。总体上看,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更高要求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在法制、科技、管理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降低风险、保障安全,提高效能、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监管模式,大力推进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完善科学监管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重点防范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抓质量。质量是基础,严格生产源头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生产企业安全质量责任,提升特种设备质量水平,保障特种设备本质安全。

——保安全。安全是底线,要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依靠科技,加强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

——促发展。坚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保障重点工程和重大活动安全。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有效降低能耗。

——强质检。坚持以战略和系统思维,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六大工作体系建设。继续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和检验工作改革,大力推进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改革监管体制机制,优化监管工作模式,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工作有效性。

(三)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特种设备安全水平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显著提升。

主要目标是: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和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联合监督、检验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科学监管设备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大以上事故结案率和重点设备监控率、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规范要求。

——万台设备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38人以下。——推动高耗能特种设备累计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安全发展,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针对事故多发易发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发展。继续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科学实施许可和监督检验制度,提升许可和监督检验工作质量,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对生产企业持续保持许可条件、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情况、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监管,把握好鼓励创新和保证质量安全的关系,强化设计、制造单位保证新技术、新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相关专业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权威技术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及专家学者的技术把关作用,改进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许可鉴定评审工作。规定制造企业在产品资料中明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探索建立设计和制造缺陷召回制度。

着力加强使用环节安全监管。继续坚持全过程安全监管,同时根据事故规律,把监管重点和监管资源大幅度地向使用环节倾斜。探索建立使用企业安全管理者代表制度,规定其任职条件、职责和技术决策、指挥权。推进基于风险的企业分类监管,建立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度,组织制定使用安全管理标准,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等有效对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加强动态监管、现场监察、法制宣传和绩效考核等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行为,不断提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制度,保证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落实到位,对重点设备实施监控,并建立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安全管理制度,支持建立一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使用单位提供安全咨询管理服务。

加强重点设备领域安全监管。推进基于风险的设备分类监管,把事故易发、多发、频发的设备和社会影响面大、敏感度高的高风险设备作为监管重点,对低风险设备逐步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研究应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基于风险的检测评价管理技术,提高本质安全性。推动生产、使用、维保单位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对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故障监测。加大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电梯维保单位诚信评价体系,防范作业过程伤害事故,推动建立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制。建立大型游乐设施限定设计使用寿命、定期大修和专业维保制度,监督运营使用单位严格落实日常检查维护责任。鼓励运用条码、电子标签等手段提高对气瓶等移动式特种设备的电子监管水平。完善对压力管道、小型锅炉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督管理。

(二)促进绿色发展,提升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水平。

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同时,全面推进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换热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加快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健全节能监管工作机制、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及工程示范,促进节能降耗,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加快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健全节能监管的法规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能效测试机构与节能技术研究实验室,建立完善涵盖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节能工程、运营管理和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等领域的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的特种设备节能工作格局,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各环节的节能监管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节能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全面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监测节能机制。统筹兼顾设备与系统、技术与管理、设计制造与使用节能,组织开展产品能效状况普查,研究制定产品能效指标,逐步开展能效审查、能效测试、能效等级评定和节能技术改造,探索建立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限制和淘汰能效超标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加强重点高耗能特种设备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定节能目标,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节能奖惩制度。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单位开展节能设计、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营管理服务,提高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各环节节能水平。

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及工程示范。建设节能科技平台,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制造单位开展节能技术研究,加快推动节能科技进步,在设计制造、运行管理、测试监测等方面形成一批节能核心技术。推广若干项成本低、易推广、见效快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冶金、电力、石化等典型行业建立若干个锅炉、换热器、电梯节能示范点,总结经验并加强宣传交流,完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企业广泛参与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三)服务转型升级,提高特种设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水平,加强管理与技术服务,积极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高新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围绕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产业调整振兴,依托高效清洁发电、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等领域的重点工程,实施有利于产业振兴的行政许可、检验检测等监管措施。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共性关键重大技术难题,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按照区域和产业特点,建设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管理、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大型电站锅炉、大型压力容器、大型成套装置等重大装备自主化,提升大型铸锻件、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保障大型石化成套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障石油、石化、电力、冶金、水利、交通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项目安全顺利实施。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着力支持高效燃烧、高效换热、高效保温、先进水处理、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和高能效锅炉、余热锅炉、高效换热器、变频控制电梯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锅炉、厚壁容器、超大型起重机械、新型式大型游乐设施和大型客运索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承压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配套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特种设备设计、安装、维保、热处理、理化、无损检测、水处理等专业化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安全管理、安全责任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促进现代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立完备的含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科研开发、法规标准服务的特种设备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技术支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特种设备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的现代特种设备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配合城镇化建设,做好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根据一些地区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特种设备公共检测平台。鼓励特种设备制造业向中西部和城镇、农村转移,引导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农村特点的特种设备产品,做好农民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创造条件。认真落实总局与各地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大力推动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活动,做好援藏援疆工作,促进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特种设备科学监管体系。树立系统思想,围绕规划重点,全面推进科学监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许可和检验工作改革,不断提升科学监管水平。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工作进程,进一步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制,明晰各方责任,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以监察环节为主,兼顾设备特点,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加快制定行政许可、使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机构与人员管理、信息化工作和压力管道安全监察等规章。做好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所需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优化技术规范制定程序,提高技术规范制定质量,加强对技术规范的合法性审查。以规定基本安全要求和提高科学性为原则,加快技术规范的修订和完善,并逐步整合形成综合性技术规范。理顺技术规范与规章、标准的关系,建立相关标准化组织的联动协调机制,推进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标准化,在各设备领域形成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坚持开门立法,逐步开展立法对社会冲击性的预评估和后评估,完善科学决策机制,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法规解释工作。

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基层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建设,按照监察层级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监察工作规范体系,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质监稽查队伍的作用。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有序整合或有效利用各地现有的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实现全国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努力实现动态监管体系对各个设备、各个环节、各个地区的基本覆盖,做到对特种设备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基本实现网上办理许可、告知、报检等业务。加强数据信息挖掘利用,为风险监控提供有效信息,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动态监管水平和效能。

构建安全责任体系。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责任划分方法与准则,厘清市场经济环境中各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界限和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积极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管理工程师、合同安全管理、责任保险、缺陷设备召回与强制报废等制度创新,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责任的机制与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科学分解下达事故控制考核指标,落实县(市、区)、乡(镇)基层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责任。注重安全监察制度、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制度以及与相关行业管理制度的协调衔接,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落实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一岗双责”责任。按照有限、有效原则,立足立法与监督,不断推动工作理念转变和职责调整,弥补缺位,纠正越位与错位,突出监管重点。在发挥行业组织监督和自律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执法监督,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追究监管、检验的失职渎职责任。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应用风险理论,制修订相关规范标准,研究构建针对不同设备、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分类监管模式并进行试点示范。大力推广基于风险的检验,并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分类体系和排查治理机制。重点围绕系统性、广泛性和重大的事故风险、管理风险和队伍风险,建立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及时进行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快速应对和妥善处置。根据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资源作用,分级建立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为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依法履行事故调查职责,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建立四级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制度,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全面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和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评价模型和统计指标,形成固定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报告机制并试点应用,积极争取将重要的统计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监管资源有效投入与合理配置的模型。探索对企业和一定行政区域、设备领域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开展试点并推广应用。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紧密跟踪国内外前沿科技,畅通科技需求渠道,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基于风险的事故预防关键技术难题,在检测监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寿命预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救援、节能技术、检测仪器设备研发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从战略高度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国家级技术机构为龙头,有效整合行业科技资源,建好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完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科研试验基地和区域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能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特检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东、西部检验检测能力差距。

深化许可工作改革。深化受理、审查、批准三分离的许可制度改革,调整许可条件,提高安装、改造、维修、维保单位许可条件,严格市场准入。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转变方式,减少、合并许可项目,缩小许可范围,调整许可分级。进一步下放许可权限,简化和规范许可程序,厘清各方责任,建立对许可机构的监督机制。继续将许可的审查工作逐步交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承担。深入研究鉴定评审工作性质,探索实施将鉴定评审前置的工作模式,规范对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的授权和工作委托,调整对鉴定评审机构和考试机构的监督方式,提高对鉴定评审和考试工作的监管效果。完善证后监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稳妥推进检验工作改革。明确各类检验的性质、定位、责任和实施方式,调整检验范围和项目,强化企业自检责任,完善监督检验。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程,坚持检验机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研究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检验力量的作用,积极培育委托检验市场,发展和规范专项检测市场,建立政府检验机构与社会检验机构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新型检验机制。打破地域限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检验资源有效利用;探索检验检测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检验检测机构的做优做强和集团化发展,打造“中国特检”品牌。

四、重点工程

围绕规划重点和科学监管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工程,带动规划全面落实。

(一)信息化建设工程。

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及时动态、面向公众的全国特种设备“一库三平台”,即全国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库和安全监察信息平台、检验检测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金质工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安全监管、事故管理、检验报告管理、综合统计五大系统的安装与应用,加快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和应用接口标准,实施监察、检验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实现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开发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信息系统和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的风险监控系统,优化全国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统一技术标准,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移动式特种设备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维保单位对设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动态监测、诊断和监控,在部分省开展特种设备物联网建设试点和示范。

(二)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和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建设。制定全国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机构、编制和经费,完善并有效整合事故数据库、预案库、事故调查专家库和应急救援资源库,添置必备的应急装备,形成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平台和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特种设备应急管理支持机制。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分析,应用各类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技术,有效预防事故。按照设备特点建设若干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负责人、作业人员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培训及能力考核制度,提高事故预防和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完善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急预案,完善各类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指导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演练。推动企业建立重点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提高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

(三)分类监管及示范工程。

根据特种设备的风险程度、安全状况和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诚信程度等因素,推进设备和企业分类监管。研究制定分类监管的基础性标准,在若干个行业领域分别制定基于分类监管的安全管理标准。选择若干典型行业和设备领域,建立若干个分类监管示范点(区),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建立完善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并力争与行政许可、检验收费、信贷发放、税收优惠、保险费率、工商登记等事项有效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完善基于风险和基于分类监管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以解决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检测与监测、应急救援、节能降耗和科学监管的紧迫、关键技术问题为主线,申请立项和组织实施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快速高效先进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与设备研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支撑急需技术研究和特种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申请国家公益科研和质检科研项目,建设完善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和科技经费多渠道投入机制,筹措科研经费,每年组织一批实用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五)技术机构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和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1至2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建设10个左右国家质检中心,引领行业打造“中国特检”品牌。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种设备国家质检中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质量安全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和培训考试基地。持续实施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提高特种设备技术机构技术保障能力。

五、保障措施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创造规划实施有利条件,营造规划实施良好环境,凝聚规划实施整体合力,推动各项任务如期完成,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一)加强战略管理和系统工程。

加强中国特色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理论研究,把握安全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特征,找准薄弱环节和战略重点,采取战略性和系统性措施,将安全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持续推进。建立稳定的战略研究队伍和战略制定、实施、评估、修订的动态机制,形成战略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并滚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规划。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建立充分胜任中长期战略规划任务的人才资源胜任力模型,制定人才建设规划,科学指导人才队伍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机制地加快人才培养,努力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的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科技攻关、专家咨询、技术服务、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队伍,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特种设备技术专家。分级搭建行业培训教育平台,加快考核大纲、教材、题库和基地建设,创新培训方式,完成对市(地)分管局长和监察、检验人员的轮训,组织开展技术练兵竞赛活动,加速提升队伍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逐步推行检验检测人员执业化改革。发挥基层质监和安监站所的作用,支持和规范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企业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责任,提高作业人员的能力水平。

(三)加强经费保障能力。

建立安全监察与检验机构的投入模型和标准,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在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研究许可和检验检测收费机制,规范收费行为,完善检验收费收支管理,保证检验收入主要用于检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督促企业建立合理的安全投入机制,加大企业安全投入,保证重大特种设备隐患整改资金落实到位。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的投入。

(四)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按照总局部署开展基层局能力达标活动,加强基层安全监察机构建设,重点解决基层监察机构编制不够、经费不足、装备欠缺和待遇与责任不匹配等突出问题,保持基层人员队伍稳定。采取多种模式和灵活机制,加强各级应急管理与事故调查处理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监察、检验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层级管理的工作规范体系,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落实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要求,加强安全节约文化建设,倡导“本质安全”核心理念,建立“生命至上、节约并重”的价值观,形成特色鲜明的特种设备安全节约文化。鼓励和支持出版发行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建设特种设备宣传平台,建立宣传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通过举办大型专题活动和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法制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发布安全信息,力争使受众达到上亿人次。建设若干个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全社会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意识。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围绕国家外交外贸大局,加强与重要国家、地区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推动标准的国际互认,在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优势领域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升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支持检验机构、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特种设备产品和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出口。

(七)加强组织领导。

篇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2011年11月1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安监总培训[2011]175号)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培养造就高素质安全监管监察队伍,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结合实际, 制定本规划。其中, 主要任务包括: (一) 全面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二) 全面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 (三) 全面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队伍建设。 (四) 全面强化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五) 全面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法规标准体系。 (六)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师资和教材三项基础工作。 (七) 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质量。 (八)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 (九)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重点工程包括: (一) 企业全员培训工程。 (二) 安全监管监察干部素质能力提高工程。 (三) 教育培训法规标准建设工程。 (四) 网络教育培训工程。 (五) 教育培训考核体系建设工程。 (六) 教育培训教材开发工程。 (七) 警示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工程。 (八) 师资队伍培养工程。 (九) 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工程。

篇4:“十二五”规划与我国能源安全

为了实现国家能源安全,2010年4月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能源战略的十六字方针:“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能源“十二五”规划重点围绕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和碳减排40%-45%这两项目标展开。为此,各类能源在“十二五”能源“饼图”中的份额将出现明显变化:煤炭占比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占比要翻番,而新能源比重将显著上升。所以,能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我们国家未来5年能源领域的重点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战略物资,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5%的中国来说,能源安全在相当大程度上就等于石油安全。根据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的方针、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国内外石油资源、石油经济与石油政治格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石油领域必须重点解决好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石油领域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规划最根本的战略目标之一是要将国民经济这一“蛋糕”做优。所谓做优就是要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国家决策机构统筹经济社会与能源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制定能源规划时,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能源替代、科技创新、能源效率等多种因素,结合我国主要能源品种的产业化发展情况,以能源结构优化、碳排放控制总量等为约束条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同时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具体到石油领域,就是要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

第二,建立健全石油期货市场。所谓石油安全,必要条件之一是合理的价格。我国的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出口量都非常大,但是至今未建立健全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从而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波动,对石油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国际上应对油价大幅波动的有效手段是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通过购买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由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缺乏,我国企业在与外国油商进行交易时没有国内期货市场提供的基准价,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石油定价权的丧失对我国显然是不利的,因为国际油价反应的并不是我国的石油供求情况。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缺乏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承担溢价和安全的双重风险。

事实上,我国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首先,上海期货交易所曾经在1993年开展过石油期货交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次,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构架,石油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意识也不断加强,这为我国重新开启石油期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最后,我国目前的石油市场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在石油期货需求方面,国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主体已经形成。中国作为石油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尤其是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完全有理由成为亚洲地区的石油定价中心,也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石油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快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安全的首要条件是持续的供应能力。除了油源的多元化等方面,持续供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国稳定石油市场价格、保持石油持续供应、遏制石油供应中断威胁的有力武器。国际经验表明,一次能源中石油比例越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越大,能源安全目标越高,国家石油储备的目标规模就应该越大。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近年来呈现加快局面。2004年3月开始,国家选定第一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浙江宁波、舟山,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开工建设,2008年底这4处基地建设完成并开始注油。此间2008年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使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我国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基地建设增加石油进口,同时制定《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确定2020年之前国家要完成第二、第三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形成相当于我国100天的石油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2009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宝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决定比照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其成员国的储备标准,近几年内要逐渐达到90天消费量的国家石油储备规模。种种迹象显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第四,大力加强管网建设,提升天然气的消费比重。经验表明,天然气领域受能源地缘政治影响十分显著,呈现出“管网决定一切”的特点。我国天然气开发应用的核心工程是西气东输。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已经于2004年12月实现全线商业运营。在此基础上,西气东输二线也于2008年开工,计划2011年全线贯通。该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并联通中亚数国,东达上海,南至广州,加上8条支干线总长度超过9000公里,以中亚地区引进天然气为主供气源,国内西北地区气源为补充,联通我国中西部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天然气消费市场,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这对于实现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互利共赢,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的、长远的意义。

篇5: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国质检特„201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各有关单位: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服务安全发展、节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增强和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特种设备工作的安全保障作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编制了《“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及2个子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认真学习,并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取得实效。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特种设备

安全

规划

通知 抄送:特种设备局,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12年1月17日印发

“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

发展规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序 言

根据《“十二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专项规划》和《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阐明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较为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发展规律,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制、体制和机制,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监察检验机构和队伍的能力素质显著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安全发展经验。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坚持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理念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思路,狠抓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科技支撑六个体系建设,严格市场准入,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开展事故多发设备和薄弱环节专项治理,着力强化使用环节安全监察,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大规模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监察和检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十一五”期间在注册设备数量增长约72%的情况下,事故死亡人数稳定在每年300人左右,万台在用设备死亡人数从“十 五”末期的0.97人下降到“十一五”末期的0.67人,下降31%,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在保安全的同时,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顺利起步,节能监管法规标准初步建立,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取得进展,节能工程及试点示范产生明显效益。积极服务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产业调整振兴,在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全力保障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不断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面临良好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这就要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质检系统把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等相关法制、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特种设备 安全与节能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特种设备向大型化、高参数、高风险方向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刚刚起步,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监管基础建设薄弱,监管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监察检验工作定位和安全责任界限不够清晰,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企业诚信和社会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工作体系有待完善,监管方式方法还欠科学。总体上看,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更高要求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在法制、科技、管理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降低风险、保障安全,提高效能、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监管模式,大力推进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完善科学监管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重点防范 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抓质量。质量是基础,严格生产源头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生产企业安全质量责任,提升特种设备质量水平,保障特种设备本质安全。

——保安全。安全是底线,要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依靠科技,加强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

——促发展。坚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保障重点工程和重大活动安全。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有效降低能耗。

——强质检。坚持以战略和系统思维,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六大工作体系建设。继续深化行政许可改革和检验工作改革,大力推进基于风险的科学监管,改革监管体制机制,优化监管工作模式,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工作有效性。

(三)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总体要 求,综合考虑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特种设备安全水平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显著提升。

主要目标是: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和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

——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部门联合监督、检验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科学监管设备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大以上事故结案率和重点设备监控率、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规范要求。

——万台设备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38人以下。——推动高耗能特种设备累计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安全发展,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针对事故多发易发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坚决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发展。

继续坚持从源头抓质量安全。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科学实施许可和监督检验制度,提升许可和监督检验工作质量,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对生产企业持续保持许可条件、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情况、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监管,把握好鼓励创新和保证质量安全的关系,强化设计、制造单位保证新技术、新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相关专业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权威技术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及专家学者的技术把关作用,改进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许可鉴定评审工作。规定制造企业在产品资料中明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探索建立设计和制造缺陷召回制度。

着力加强使用环节安全监管。继续坚持全过程安全监管,同时根据事故规律,把监管重点和监管资源大幅度地向使用环节倾斜。探索建立使用企业安全管理者代表制度,规定其任职条件、职责和技术决策、指挥权。推进基于风险的企业分类监管,建立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度,组织制定使用安全管理标准,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等有效对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加强动态监管、现场监察、法制宣传和绩效考核等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行为,不断提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制度,保证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落实到位,对重点设备实施监控,并建立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安全管理制度,支持建立一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使用单位提供安全咨询管理服务。

加强重点设备领域安全监管。推进基于风险的设备分类监管,把事故易发、多发、频发的设备和社会影响面大、敏感度高的高风险设备作为监管重点,对低风险设备逐步实现企业自主管理。研究应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基于风险的检测评价管理技术,提高本质安全性。推动生产、使用、维保单位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施对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故障监测。加大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电梯维保单位诚信评价体系,防范作业过程伤害事故,推动建立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机制。建立大型游乐设施限定设计使用寿命、定期大修和专业维保制度,监督运营使用单位严格落实日常检查维护责任。鼓励运用条码、电子标签等手段提高对气瓶等移动式特种设备的电子监管水平。完善对压力管道、小型锅炉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督管理。

(二)促进绿色发展,提升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水平。

紧密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同时,全面推进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换热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加快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健全节能监管工作机制、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及工程 示范,促进节能降耗,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加快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健全节能监管的法规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能效测试机构与节能技术研究实验室,建立完善涵盖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节能工程、运营管理和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等领域的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的特种设备节能工作格局,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各环节的节能监管工作。

加快建立健全节能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全面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监测节能机制。统筹兼顾设备与系统、技术与管理、设计制造与使用节能,组织开展产品能效状况普查,研究制定产品能效指标,逐步开展能效审查、能效测试、能效等级评定和节能技术改造,探索建立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限制和淘汰能效超标的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加强重点高耗能特种设备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定节能目标,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节能奖惩制度。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单位开展节能设计、节能改造和节能运营管理服务,提高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各环节节能水平。

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及工程示范。建设节能科技平台,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制造单位开展节能技术研究,加快推动节能科技进步,在设计制造、运行管 理、测试监测等方面形成一批节能核心技术。推广若干项成本低、易推广、见效快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冶金、电力、石化等典型行业建立若干个锅炉、换热器、电梯节能示范点,总结经验并加强宣传交流,完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企业广泛参与的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三)服务转型升级,提高特种设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水平,加强管理与技术服务,积极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高新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围绕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产业调整振兴,依托高效清洁发电、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等领域的重点工程,实施有利于产业振兴的行政许可、检验检测等监管措施。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共性关键重大技术难题,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按照区域和产业特点,建设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管理、技术、信息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大型电站锅炉、大型压力容器、大型成套装置等重大装备自主化,提升大型铸锻件、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保障大型石化成套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障石油、石化、电力、冶金、水利、交通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项目安全 顺利实施。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着力支持高效燃烧、高效换热、高效保温、先进水处理、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和高能效锅炉、余热锅炉、高效换热器、变频控制电梯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锅炉、厚壁容器、超大型起重机械、新型式大型游乐设施和大型客运索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承压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应用,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配套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特种设备设计、安装、维保、热处理、理化、无损检测、水处理等专业化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安全管理、安全责任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促进现代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立完备的含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科研开发、法规标准服务的特种设备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做好技术支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先进特种设备制造业基地。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的现代特种设备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配合城镇化建设,做好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根据一些地区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特种设备公共检测平台。鼓励特种设备制造业向中西部和城镇、农村转移,引导企业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农村特点的特种设备产品,做好农民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创造条件。认真落实总局与各地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大力推动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活动,做好援藏援疆工作,促进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特种设备科学监管体系。树立系统思想,围绕规划重点,全面推进科学监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许可和检验工作改革,不断提升科学监管水平。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积极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工作进程,进一步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制,明晰各方责任,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以监察环节为主,兼顾设备特点,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加快制定行政许可、使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机构与人员管理、信息化工作和压力管道安全监察等规章。做好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所需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优化技术规范制定程序,提高技术规范制定质量,加强对技术规范的合法性审查。以规定基本安全要求和提高科学性为原则,加快技术规范的修订和完善,并逐步整合形成综合性技术规范。理顺技术规范与规章、标准的关系,建立相关标准化组织的联动协调机制,推进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标准化,在各设备领域形成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坚持开门立法,逐步开展立法对社会冲击性的预评估和后评估,完善科 学决策机制,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法规解释工作。

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基层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建设,按照监察层级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监察工作规范体系,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质监稽查队伍的作用。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有序整合或有效利用各地现有的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实现全国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努力实现动态监管体系对各个设备、各个环节、各个地区的基本覆盖,做到对特种设备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基本实现网上办理许可、告知、报检等业务。加强数据信息挖掘利用,为风险监控提供有效信息,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动态监管水平和效能。

构建安全责任体系。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责任划分方法与准则,厘清市场经济环境中各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界限和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积极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管理工程师、合同安全管理、责任保险、缺陷设备召回与强制报废等制度创新,加强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责任的机制与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科学分解下达事故控制考核指标,落实县(市、区)、乡(镇)基层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责任。注重安全监察制度、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制度以及与相关行业管理制度的协调衔接,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落实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一岗双责”责任。按照有限、有效原则,立足立法与监督,不断推动工作理念转变和职责调整,弥补缺位,纠 正越位与错位,突出监管重点。在发挥行业组织监督和自律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执法监督,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追究监管、检验的失职渎职责任。

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应用风险理论,制修订相关规范标准,研究构建针对不同设备、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分类监管模式并进行试点示范。大力推广基于风险的检验,并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分类体系和排查治理机制。重点围绕系统性、广泛性和重大的事故风险、管理风险和队伍风险,建立风险分析报告制度,及时进行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快速应对和妥善处置。根据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资源作用,分级建立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为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依法履行事故调查职责,完善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建立四级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制度,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全面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和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评价模型和统计指标,形成固定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报告机制并试点应用,积极争取将重要的统计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监管 资源有效投入与合理配置的模型。探索对企业和一定行政区域、设备领域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开展试点并推广应用。

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紧密跟踪国内外前沿科技,畅通科技需求渠道,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基于风险的事故预防关键技术难题,在检测监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寿命预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救援、节能技术、检测仪器设备研发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从战略高度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国家级技术机构为龙头,有效整合行业科技资源,建好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完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科研试验基地和区域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能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特检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东、西部检验检测能力差距。

深化许可工作改革。深化受理、审查、批准三分离的许可制度改革,调整许可条件,提高安装、改造、维修、维保单位许可条件,严格市场准入。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转变方式,减少、合并许可项目,缩小许可范围,调整许可分级。进一步下放许可权限,简化和规范许可程序,厘清各方责任,建立对许可机构的监督机制。继续将许可的审查工作逐步交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承担。深入研究鉴定评审工作性质,探索实施将鉴定评审前置的工作模式,规范 对鉴定评审机构、考试机构的授权和工作委托,调整对鉴定评审机构和考试机构的监督方式,提高对鉴定评审和考试工作的监管效果。完善证后监管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稳妥推进检验工作改革。明确各类检验的性质、定位、责任和实施方式,调整检验范围和项目,强化企业自检责任,完善监督检验。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程,坚持检验机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研究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企业和社会检验力量的作用,积极培育委托检验市场,发展和规范专项检测市场,建立政府检验机构与社会检验机构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新型检验机制。打破地域限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检验资源有效利用;探索检验检测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检验检测机构的做优做强和集团化发展,打造“中国特检”品牌。

四、重点工程

围绕规划重点和科学监管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工程,带动规划全面落实。

(一)信息化建设工程。

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及时动态、面向公众的全国特种设备“一库三平台”,即全国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库和安全监察信息平台、检验检测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金质工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安全监管、事故管理、检验报告管理、综合统计五大系统的安装与 应用,加快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和应用接口标准,实施监察、检验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实现监察与检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开发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信息系统和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的风险监控系统,优化全国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统一技术标准,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移动式特种设备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维保单位对设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动态监测、诊断和监控,在部分省开展特种设备物联网建设试点和示范。

(二)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加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和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建设。制定全国特种设备应急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落实机构、编制和经费,完善并有效整合事故数据库、预案库、事故调查专家库和应急救援资源库,添置必备的应急装备,形成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平台和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特种设备应急管理支持机制。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分析,应用各类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技术,有效预防事故。按照设备特点建设若干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负责人、作业人员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培训及能力考核制度,提高事故预防和救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完善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急预案,完善各类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指导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演练。推动企业建立重点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提高应 急反应与处置能力。

(三)分类监管及示范工程。

根据特种设备的风险程度、安全状况和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诚信程度等因素,推进设备和企业分类监管。研究制定分类监管的基础性标准,在若干个行业领域分别制定基于分类监管的安全管理标准。选择若干典型行业和设备领域,建立若干个分类监管示范点(区),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建立完善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并力争与行政许可、检验收费、信贷发放、税收优惠、保险费率、工商登记等事项有效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完善基于风险和基于分类监管的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以解决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检测与监测、应急救援、节能降耗和科学监管的紧迫、关键技术问题为主线,申请立项和组织实施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快速高效先进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与设备研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支撑急需技术研究和特种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申请国家公益科研和质检科研项目,建设完善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和科技经费多渠道投入机制,筹措科研经费,每年组织一批实用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五)技术机构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和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1至2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建设10个左右国家质检中心,引领行业打造“中国特检”品牌。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规划建设一批特种设备国家质检中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质量安全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和培训考试基地。持续实施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提高特种设备技术机构技术保障能力。

五、保障措施

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创造规划实施有利条件,营造规划实施良好环境,凝聚规划实施整体合力,推动各项任务如期完成,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一)加强战略管理和系统工程。

加强中国特色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理论研究,把握安全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特征,找准薄弱环节和战略重点,采取战略性和系统性措施,将安全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持续推进。建立稳定的战略研究队伍和战略制定、实施、评估、修订的动态机制,形成战略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并滚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规划。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建立充分胜任中长期战略规划任务的人才资源胜任力模型,制定人才建设规划,科学指导人才队伍建设。多 层次、多渠道、多种机制地加快人才培养,努力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的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科技攻关、专家咨询、技术服务、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队伍,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特种设备技术专家。分级搭建行业培训教育平台,加快考核大纲、教材、题库和基地建设,创新培训方式,完成对市(地)分管局长和监察、检验人员的轮训,组织开展技术练兵竞赛活动,加速提升队伍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逐步推行检验检测人员执业化改革。发挥基层质监和安监站所的作用,支持和规范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企业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责任,提高作业人员的能力水平。

(三)加强经费保障能力。

建立安全监察与检验机构的投入模型和标准,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在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研究许可和检验检测收费机制,规范收费行为,完善检验收费收支管理,保证检验收入主要用于检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督促企业建立合理的安全投入机制,加大企业安全投入,保证重大特种设备隐患整改资金落实到位。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的投入。

(四)加强基层能力建设。

按照总局部署开展基层局能力达标活动,加强基层安全监察机构建设,重点解决基层监察机构编制不够、经费不足、装备欠缺和待遇与责任不匹配等突出问题,保持基层人员队 伍稳定。采取多种模式和灵活机制,加强各级应急管理与事故调查处理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监察、检验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层级管理的工作规范体系,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落实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要求,加强安全节约文化建设,倡导“本质安全”核心理念,建立“生命至上、节约并重”的价值观,形成特色鲜明的特种设备安全节约文化。鼓励和支持出版发行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建设特种设备宣传平台,建立宣传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通过举办大型专题活动和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法制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发布安全信息,力争使受众达到上亿人次。建设若干个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社会实践基地,提高全社会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意识。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围绕国家外交外贸大局,加强与重要国家、地区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推动标准的国际互认,在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优势领域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升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支持检验机构、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特种设备产品和检验检测技术 服务出口。

(七)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规划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定期总结、评估规划推进实施情况,及时跟踪分析和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工作新形势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发展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特种设备科技水平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阐明了特种设备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建议和保障措施,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特种设备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本规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质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专项规划》、《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进行编制。

一、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涉及到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检测、修理改造等环节,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的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法规标准的协调一致、先进的工业基础和安全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的整体成效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科技进步的总体 状况。因此,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必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在用特种设备647.65万台,另有气瓶14072.73万只,压力管道73.2万公里。我国现有特种设备制造单位1.3万多家,年产特种设备60多万台、产值10000亿元左右,占国家GDP的2%~3%,特种设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安全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第10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科技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第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优先主题。保证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对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节能目前在我国尤为重要,工业节能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能源领域第1优先主题。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空间和潜力巨大,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对于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一五”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工作回顾 国家质检总局成立10年来,通过开展“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使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研基础能力和基础条件显著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上了新台阶。

第一,从研究项目层次上,从原来的课题级跃升为项目级,首次实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层面立项;从研究内容上,从原来仅限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首次实现了八类特种设备全覆盖,并首次开展了科学监管等软科学研究,为全面探索建立特种设备科学监管技术体系打下基础。从保障能力上,新增了基于风险的检验评价、寿命评估、先进无损检测方法应用等综合技术能力。特种设备安全试验研究能力、处理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法规标准制修订的支撑能力、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和技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从技术创新上,围绕生命线工程(长输管线、城市管网以及战略储备用大型储油罐)、石化成套装置、电站锅炉、典型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分析技术、寿命评价技术和检测监测技术以及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技术,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埋地管道外腐蚀检测评价技术体系、石化成套装置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体系、危险介质大型储罐群安全检验技术体系,开展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和安全状况等级综合评价技术的研究、特种设备法 规标准体系和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支撑技术的研究工作。

第三,从团队建设上,建立了以国家级特种设备检测研究机构为龙头,以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为纽带,以优势互补、自愿共赢为原则,以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为主要任务,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技术机构等广泛参与、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有机结合,200多名专家为骨干组成了特种设备安全科技队伍。

第四,从推动进步上,实现了从注重安全性到安全性与经济性并重、从关注个体设备到整体考虑成套装置、从点对点的成果应用到系统性整体推进的跨越式发展,并通过强化安全节能基本要求,促进安全发展和节约发展,效果显著。

三、“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面临的形势与科技需求

(一)“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面临的形势。1.国家重大工程和特大装备建设对科技提出新要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的基础,随着国家天然气长输管线和燃气管网、战略石油储备库、大型煤液化装置、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等重大石化成套装置、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型火电机组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特种设备向超大型化、高参数等方向发展。如:100万吨乙烯装置 的反应塔高度超过100米、直径超过10米,煤液化装置中的加氢反应器的工作温度达454℃、工作压力达20Mpa、壁厚达340mm、重量达1900吨,“西气东输”沿线天然气调峰用球罐容积达1万m,液化天然气低温储罐容积达16.2万m,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原油、成品油储罐单台容积为10~15万m,“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线管道的直径达1219mm、压力达12MPa,管道材质为X80高强钢,1000MW超超临界锅炉运行温度达到700℃、主蒸汽管道直径和厚度达到φ559×102mm,三峡电站单台桥式起重机起吊能力达到12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单台起重能力达到1600吨,三代核电吊装履带起重机起吊能力达到3600吨,起重力矩86000吨米。这些特大特种设备几乎均处于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因此对材料、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检测等安全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特种设备安全提出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状况更加关注,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在民生方面,采暖锅炉、液化石油气钢瓶、城市公用管道等承压类特种设备进入千家万户,电梯、车用燃气气瓶、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和休闲娱乐等密切相关,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模式、安全评价技术、检验检测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等提 3

33出更高要求;在工业生产方面,特种设备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对法规、标准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种设备大型化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对安全检测的效率、可靠性和检测技术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型石化、电站锅炉等成套装置长周期运行,对设备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设备可靠性、在线或不拆保温层检测技术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3.国家“节能减排”形势对特种设备节能提出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外来能源依赖性不断提高,能源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节约能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40%到45%。特种设备节能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节能潜力很大,是落实“节能减排”战略的重点。目前我国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总体水平不高,能源浪费较大,尤其是工业锅炉、余热锅炉和换热器的能效问题更加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仅为65%左右,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仅有60%~7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需求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特种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对监管方式提出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特种设备的保有量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在用特种设备保有量从

2005年的374万台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648万台,五年增加了74%,但在这五年期间,安全监察人员数量增加微乎其微,检验人员仅增加了17%,监察检验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提高监察实效,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提高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二)“十二五”特种设备科技需求分析。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对特种设备科技提出的要求,全盘考虑到我国目前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面临的形势,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五个方面的科技需求。

1.安全评价技术。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是特种设备科技工作永恒的主题,而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科学分类和分级,是对特种设备实行分类监管的基础。安全评价技术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支撑,“十二五”期间安全评价技术的攻关重点是适应八类特种设备安全使用需要的基于风险的安全评价与寿命评估技术。其重点科技需求如下:

 电站锅炉、起重机械和大型游乐设施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

 压力容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计制造技术;  大型成套装置基于风险的预知检测和评价管理技术;  埋地压力管道和大型常压储罐基于失效模式的检验、寿命预测与完整性管理技术;

 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和综合安全评价技术。

2.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

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是发现特种设备存在隐患和缺陷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主要是开发适应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和监测技术发展的高效、快速检测监测技术,针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和使用不同阶段,其重点科技需求如下:

 钢板、钢管等原材料在线自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  大型承压设备制造和安装急需的快速高效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

 电站锅炉、大型石化装置、压力管道等长周期运行急需的在线检测、监测、预警、预知和诊断技术与设备;  机电类特种设备急需的不拆卸检测、监测、预警和诊断技术与设备;

 节能减排急需的检测、监测和评价技术与设备;

 埋地压力管道不开挖检测、诊断技术与设备;  埋地压力管道腐蚀和泄漏内检测技术与设备。3.应急救援技术。

现阶段,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还不可避免,应急救援技术是处理特种设备事故、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技术十分原始和落后,基础薄弱,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课题层面以往从未列入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方面的研究内容,“十二五”期间急需适应不同特种设备事故特点和抢险救援需要的应急救援需求如下:

 压力容器和管道泄漏带压密封技术;

 承压设备泄漏与爆炸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及预案;  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故障与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及预案。4.节能降耗技术。

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刚刚开始,技术基础薄弱,法规、标准不健全,很多方面需从头开始,首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目前需重点研究工业锅炉、余热锅炉、换热容器、电梯和起重机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降耗技术,高压长输压力管道的压力能回收技术等,主要科技需求如下:

 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指标评价方法;

 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方法和装备;  在用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诊断方法和装备;  高耗能特种设备先进节能技术;  特种设备轻量化技术;

 产品能效指标确定及测试技术。5.科学监管支撑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特种设备监管和检验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状况更加关注,安全意识更加提高。因此,急需开展特种设备科学监管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对不同安全类别和级别的特种设备进行科学分级和分类,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监管,科技需求如下:

 特种设备安全科学监管系统工程战略及基础理论; 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制与方法;

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综合分类与分级方法;  基于本质安全的特种设备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  特种设备用材料使用性能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  支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  支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关键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的制

定;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特种设备科技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科技强检”的方针,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基于风险的安全评价技术、快速高效检测监测技术、应急救援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科学监管技术研究,为实现《国家质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以保障特种设备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及节能降耗为目的,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学监管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特种设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开展系统、集成的共性、关键性的安全检验与评价技术、检测监测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应急救援技术和科学监管支撑技术研究,建立特种设备科技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设备研制、标准制定和工程应用新机制,努力实现特种设备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1.科技队伍门类和学科更加齐全,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员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科研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我国特种设备科技整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争取3到4个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和80个左右质检公益项目立项,对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急需技术全面开展研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科研成果应用明显增加,特种设备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和科学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四)具体目标。

1.在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争取1到2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不断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科技保障。将电站锅炉、大型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的安全评价与寿命评估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国家标准,促进推广应用;压力容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大型成套装置基于风险的预知检测和评价管理技术得到突破;埋地压力管道和大型常压储罐基于失效模式的检验、寿命预测与完整性管理技术得到完善。在此基础上制定、颁布若干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

2.在特种设备检测监测技术方面,突破一系列关键技

术,开发一批能够进行在线检测、监测与安全诊断的仪器装备,打破国外对高新检测设备的垄断局面,制定若干特种设备检测与监测国家标准,填补国内空白,争取2到3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特种设备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3.在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技术方面,初步建立应急平台和健全应急预案,填补国内空白,满足政府应急管理的基础需求。

4.在节能降耗技术方面,建立工业锅炉、换热容器、电梯和起重机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指标评价、能效测试评价和能耗诊断评价方法,并在节能新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5.在科学监管支撑技术方面,研究和解决满足特种设备科学监管需要的共性、基础性技术难点问题,初步建立满足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学监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特种设备风险监控、分类监管和绩效评价方法,为建立相应的科学监管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6.在科技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以国家级检验检测科研机构为龙头,以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为纽带,以优势互补、自愿共赢为原则,以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为主要任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技术机构、38 政府部门等广泛参与、团结合作、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门类和学科基本齐全的特种设备科技队伍,人员数量和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7.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建设以国家级检验检测科研机构为依托,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对试验测试、技术鉴定、事故分析的基本需求,并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科研试验条件与平台。同时建成1至2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10个左右国家质检中心;以部分有条件的省级和副省级市为基础建设电梯、起重机械、低温容器、阀门、气瓶、安全阀、爆破片、安全保护装置、节能测试等多个拥有专门特色技术的试验基地,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推进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研基础条件与科研仪器装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8.在科研机制创新方面,以国家级检验检测科研机构为龙头,集中行业科研资源,建立完善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组织和吸收全国更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参与,使国家和地方检验检测机构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科技对检验检测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加强。

五、重点任务

为实现本规划制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工作的重点方向和研究任务如下:

(一)开展适应特种设备发展和使用需要的基于风险的检验、安全评价和寿命评估技术研究,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评价技术水平。

重点研究任务为:

1.锅炉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安全评价和寿命评估技术研究;

2.压力容器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设计制造技术研究;

3.大型成套装置基于风险的预知检测和安全评价管理技术研究;

4.大型常压储罐群基于风险的检验和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

5.埋地管道基于风险和失效模式的检验、寿命预测与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

6.电梯基于风险的检验和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7.起重机械基于风险的检验、寿命评估和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8.游乐设施基于风险的检验、寿命评估和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9.客运索道基于风险的检验和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技术研

究;

10.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基于风险的检验和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二)开展适应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监测需要的现代检测监测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设备研制,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监测技术水平。

重点研究任务为:

1.基于电磁(涡流、漏磁、磁记忆、电磁超声、电磁感应)技术原理的非接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设备研制;

2.基于声(超声、声发射、导波、声-超声)技术原理的自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设备研制;

3.基于漏磁、电磁超声和泄漏检测技术的多功能管道腐蚀内检测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

4.基于数字射线、红外、光和电等新的检测监测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设备研制;

5.大型游乐设施、电梯、客运索道等机电类特种设备运行状态安全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

(三)开展适应特种设备事故特点和抢险救援需要的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建立应急救援技术保障能力。

重点研究任务为:

1.特种设备应急技术平台的研究建立;

2.带压密封技术的研究开发; 3.应急救援和保护装置研究开发; 4.应急预案研究建立。

(四)开展满足工业锅炉、换热容器和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需要的支撑技术和节能新技术研究,为节能指标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

重点研究任务为:

1.能耗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 2.能效测试方法研究和装置开发; 3.能效诊断方法研究;

4.先进节能降耗技术应用研究; 5.设备轻量化技术应用研究; 6.产品能效指标试验研究。

(五)开展满足特种设备科学监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技术研究,为实现科学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任务为:

1.科学监管系统工程战略和理论研究; 2.动态监管数据流数据库数据挖掘;

3.基于风险的安全状况等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优化研究及对社会冲击性评价; 5.特种设备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全国统一的特种设备信息资源和共享交换中心的建立;

6.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监管模式与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7.国外最新法规标准研究及分析;

8.新材料使用性能要求的研究确定和数据库建立。

六、重大科技项目

(一)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本项目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生命线工程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和工程示范”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项目围绕安全评价技术、检测监测技术和科学监管技术3个方面,设置6个课题,提出92项研究任务,其中56项为纵向深入、36项为横向拓展。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技术体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发展长效机制,为实现我国特种设备到2015年“事故率控制在0.4起/万台以下、死亡率控制在0.38人/万台以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在埋地管道、成套装置、特殊压力容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机电类特种设备事故预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方面,形成70项新方法(其中:形成新标准15项、安全技术规范2项),将“十一五”时期形成的15项技术标准草案完善成为技术标准,实现4种检测设备的性能提升和产品化,开发13种检测监测设备样机,技术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2.在科学监管技术方面,提出科学监管系统理论、检验

模式优化方案和5项新方法、初步建立“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信息技术平台”、提交2项国内外技术标准比较分析报告(无损检测、材料性能试验),技术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3.稳步发展以国家级特种设备检测研究机构为基础,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所、检验单位广泛参与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研发基地和实验研究基地。

项目的研究课题设置如下:

课题1:基于风险的埋地管道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2: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重要承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研究;

课题3:基于失效模式的成套装置预知检测及动态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课题4:基于失效模式的超超临界电站锅炉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5 :基于风险的机电类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6 :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

(二)快速高效先进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与设备研制。

针对我国特种设备检测监测技术现状,紧密围绕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工作对检测监测技术的科技需求,紧跟国 44 外的技术发展趋势,开展一系列快速、高效检测、监测与诊断技术的研究,在各类特种设备检验中急需的在线检测监测与诊断技术、埋地管道检验急需的内检测与泄漏和内腐蚀监测技术、长输集输管道站场设备状态运行监测和诊断技术,机电类特种设备急需的状态运行监测和诊断技术等各个方面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建立健全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体系,开发研制一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仪器设备。

项目的研究课题设置如下:

课题1:基于电磁检测和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快速检测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设备研制;

课题2:基于声学检测原理的自动快速检测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设备研制;

课题3:大型游乐设施、电梯、客运索道等机电类特种设备运行状态安全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

课题4:基于漏磁、电磁超声和泄漏检测技术的多功能管道腐蚀内检测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

课题5:埋地钢质管道内腐蚀状况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

课题6: 长输集输管道站场设备状态运行监测和诊断技术研究。

(三)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支撑急需技术研究。

本项目一方面针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开展适应特种设备事故特点和抢险救援需要的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其中重点开发压力容器和管道泄漏带压密封技术,承压设备泄漏与爆炸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及预案,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故障与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及预案等。另一方面,针对工业锅炉、换热压力容器和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重点开展能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及标准研究,产品设计方案节能评价、审查方法及标准研究,在线监测、节能评价、节能诊断和调节及控制技术研究,节能监管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热工参数监测传感器技术研究,节能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工程示范。

项目的研究课题设置如下:

课题1: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应急预案体系研究与建立;

课题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带压密封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

课题3: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应急救援和保护装置研究与开发;

课题4: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状况及节能对策研究 ; 课题5:高耗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和节能监管工作

模式研究;

课题6: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指标、评价方法及标准研究;

课题7:高耗能特种设备运行过程监测评价诊断控制技术研究;

课题8: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工程示范。

(四)特种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本项目拟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等信息传感设备,构建满足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要求的约定协议,将特种设备与互联网相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

项目的研究课题设置如下:

课题1:全国特种设备物联网体系设计与建立; 课题2:特种设备物联网感知关键技术与传感器研究; 课题3:特种设备物联网信息传输关键技术与网络研究; 课题4:特种设备物联网信息处理与诊断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5:基于物联网的特种设备风险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课题6:特种设备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研究与标准建立。

七、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规划的实施,从组织管理、项目论证与申请、科研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科技体制创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实施保障:

(一)在质检总局科技司和特种设备局的领导下,以国家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科研机构为龙头,充分吸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各方优秀科研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组成项目工作组,开展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建议与申请、项目组织实施和验收工作。充分发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专业技术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专家的把关和指导作用。

(二)通过“十二五”科研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壮大、优化和完善已有的科研队伍,建立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技术机构、政府部门等广泛参与、团结合作、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门类和学科基本齐全的特种设备科技队伍。建立鼓励合作、鼓励进步、鼓励创新、鼓励成果应用的政策,保持产学研、老中青相结合的特种设备安全科技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制订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研究实验室框架体系和全国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实验室框架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分批建设,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区域性的 48 实验室和型式试验机构,建立以法规标准、试验基地和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的特种设备安全研究试验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

(四)以国家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科研基地为依托,参照国际一流水平,分步建设国家综合性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试验基地,满足特种设备试验测试、技术鉴定、事故诊断的基本需求,以部分有条件的省级和副省级市为基础,建设多个拥有专门特色技术的试验基地,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具有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模式识别、机理研究和预测预防技术研究的实力,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实验能力,持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推广应用。

(五)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科技创新能力,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减少重复建设、增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科研能力,促进特检事业科学发展。以优势互补、自愿共赢为原则,以国家级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机构为龙头,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为纽带,以科技协作平台为依托,整合国家、省、部分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机构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设备、经费资源,搭建特种设备行业大科技的工作平台,创新科技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机制,统一规划,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共同推动,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积极培养更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加速提升队伍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建立以国家

拨款为基础、以地方配套为补充、以单位自筹和企业资助为扩大规模的科技经费支撑体系。

(六)加快和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和水平,从科研项目的论证到实施都要吸收政府主管部门和最终企业用户全面参与,研究任务要针对政府开展的安全与节能科学监管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来设置,方法类成果力争被安全技术规范或标准多吸收、多采纳,仪器设备类成果要尽早商品化、实用化。

篇6: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

传 达 提 纲

同志们: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个《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贯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有关精神。

一、《规划》是国家总体规划纲要的细化和延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食品安全内容,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作为

第41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具体表述为“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1-

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规划》紧紧围绕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一脉相承,提出10大建设目标,10大主要任务,并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着力抓好9项重点建设项目。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规划》共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重点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

《规划》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目前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监管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二是监管能力较为薄弱。三是法规和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四是风险监测评估和科技支撑能力仍需提高。五是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亟待加强。

《规划》提出了五项原则,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规范建设、科学监管。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五项原则。《规划》明确了十项具体目标:一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并明确办事机构。这项目标目前我市已经率先实现。二是食品安全标

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风险管控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防御体系。四是国家级风险评估机构建设成为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储备充分、具有较强科学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权威技术支持机构。五是食品安全检验能力显著提高,满足监管工作需要。六是“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比例从30%提高到60%。七是向我国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境外出口商和代理商均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八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全面建立,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所有食品经营者和中型以上餐馆、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信用档案实现电子化。九是乳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经营单位。十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规划》提出了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建成较为完善的法规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过程控制、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科技支撑、食品安全诚信和宣教培训等10个体系,并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要着力抓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监管队伍装备标准化、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平台、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食品安全培训能力以

及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能力等9项重点建设任务。《规划》还制定了五项保障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指导衔接、严格督查评估。

三、《规划》的主要亮点和特点

《规划》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需求,全面指导“十二五”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亮点突出,特点鲜明,简单概括为“目标明、指标实、抓重点”。

第一、目标明。规划的总体目标精准凝炼,即经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预防为主、全程覆盖、责任明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米、面、油、蔬菜、肉、乳品、蛋、水产品等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第二、指标实。《规范》从食品安全机构建设、标准完善、风险管控等10个方面都提出了实实在在的量化指标。如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全面完成装备配备的标准化建设;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处置能力大幅度增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能得到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监测点由344个扩大到2870个,监测样本量从12.4万个/年扩大到287万个/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哨点医院由312个扩大到3120个;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全面建立等。

第三、抓重点。食品安全工作产业链长、基数大、涉及部门多,《规划》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建设9个涉及全局、部门和地区难以独立解决的重点项目。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能力建设,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风险监测逐步从省、市、县延伸到社区、乡村,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建立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各级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产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先行实现电子追溯,并逐步拓展到其他重点食品品种;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等。

在这个规划的实施中,突出5个强化。一是强化弱项短板。重点解决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预防为主。坚持关口前移,着力加强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标准制定等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强化基层基础。重点加强基层监管队伍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装备,尤其是快速检测设备的配备,提高快速反应、有效监管的能力。四是强化资源整合。推进检验机构合理布局、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五是强化科技支撑。在加强传统监管手段基础上,注重信息网络、电子追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

上一篇: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申请表下一篇:入宿管部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