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2024-05-03

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精选6篇)

篇1: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规避财务风险,保证公司经营活动健康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内部动态跟踪审计规定如下:

一、设置审计部,编制二到三人(审计部负责人一人,业务人员1-2名)

1、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要求: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本规定

(2)恪守审计职业道德

(3)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

(4)具备必要的职业胜任能力

(5)其他职业要求

2、审计人员应当恪守严格执行内部财务制度规定、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职、保守秘密的基本职业道德。

(1)严格执行内部财务制度规定就是审计人员恪守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

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

(2)正直坦诚就是审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不屈从外部压力;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廉洁自律,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维护公司利益。

(3)客观公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以适当、充

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实事求是地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4)勤勉尽责就是审计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勤勉高效,严谨细致,认真履

行审计职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保守秘密就是审计人员应当保其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公司秘密;对于执行审计业务取得的资料,如费用支付审批单、拨款审批单、工资发放等形成的审计记录和掌握的相关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

二、审计部对公司总经理负责,对涉及到公司的费用支付、拨款经营活动安全性、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

1、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履行法定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被审计部门的责任。

2、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有关规程,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独立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部门的责任。

第二条 审计主要业务

一、经济目标责任制的审计

经济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公司的规章、责任目标是否清晰、经济管理责任是否到以及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人力资源经济目标的审计

公司考勤制度、工资奖金制度执行是否符合公司法有关规定,保险金制度是否落实,各项经济目标的检查实施是否到位,有无乱发工资和奖金以及人员赔偿乱发有关费用的情况。

三、财务方面审计

1、财务制度是否合法合规

2、会计人员、出纳人员、物资保管是否做到分管,分工责任是否明确。

3、各项审批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收支有关资料和资产是否真实、合法和有效。

4、部门内控程序和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各部门签字手续是否真实可靠。

5、银行和现金是否安全,账帐、帐证、帐实是否相符。

四、公司负责人离职审计

主要对负责人经管的职权范围内活动进行经济责任的审查、核查,分清前后责任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核定债权债务的法定责任。

第三条 审计计划

一、审计部每日对公司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审计。

编制财务资金收支表格,核对现金、银行存款余额保证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围绕公司工作中心,突出重点,合理安排,不重复审计。

二、选择审计项目

1、重点审计资金收付经济活动情况

2、离职人员责任审计

3、分析相关数据认为需要核查审定的项目

4、公司负责人需要调查经济方面的问题

5、部门负责人要求核查经济方面的问题

6、需要跟踪经营活动的审计

三、审计计划由审计部统一下达,一经下达不得擅自变更(实发重大事件的除外)。

第四条 审计实施

一、审计部门按照审计计划,编制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审计工作要求,以公司的名义通知下达有关被审计单位。

二、审计组成人员:一般要二人组成检查组(设组长和成员)

三、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应当到列名跟踪的具体方式和要求。

三、审计证据

1、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

实进行审查所获取的证据。

2、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3、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有适当性和充分性。

适当性是指对审批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真实可信。

充分性是指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审计人员在评估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和审计证据质量的基础上决定应当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

4、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包括与信息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

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

四、审计记录

审计人员应当每日做出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动态审记过程,得出结论。被审计部门应积极配合审计人员提供所有审批单、银行对账单、凭证等。对审计部需要的所有资料中有违反规定及法规,需复印、需录像或摄像的资料要允许,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配合审计人员。

被审计部门的相关资料、资产如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并影响审计证据的,审计部门要及时汇报公司总负责人采取制裁措施,给予经济处罚。

第五条 审计报告

一、审计部门在做好动态跟踪审计记录同时发现资金运行异常及时形成书

面报告向总经理汇报,及时做出整改措施。

二、审计报告应当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第六条审计整改检查

一、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督促被审计部门或人员和其他

有关部门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整改。

1、督促检查执行处理决定的情况。

2、督促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3、根据审计部门提出的建议是否有实质性措施实施情况。

4、对审计部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对于定期审计,审计部门可以结合下一次审计,检查和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整改情况。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

审计部门对审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行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本规定自2012年01月日起执行。本规定由审计部负责解释。

东营中建国际置业有限公司

2012年01月

篇2: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首先感谢贵小组对审计部内控状况的审计,针对审计报告中提到的几个问题,我部回复意见如下:

1.审计计划性差

关于审计计划问题,临时性审计计划均为管理层和总经理安排,非审计部所能控制.我们的解决办法是根据实际审计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2.人员流动频繁

针对人员问题,我部已全部同离职人员进行了离职调查,主要原因一是压力大,二是待遇低,三是不受重视,此问题已上报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3.内控制度不健全

鉴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特性,在复核、现场管理、底稿、档案管理、内部考评等方面确实还有一些不足,以后将加强内部审计作业管理,尽量作到能标准化的标准化.4.审计工作底稿不完善

针对审计工作底稿问题,请详细列明相关具体审计项目.5.审计工作缺少复核

目前我部采取主管复核制,审计报告经签批发出后即视 为已对审计工作进行了复核.下一步我部将规范审计工作复核流程,完善签字复核手续.6.培训欠缺

公司无此方面的预算.请贵小组考虑我部意见,发表客观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并恳请贵小组将审计部现状提交公司最高管理层,以期引起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审计部

篇3: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1972 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内控制度在会计领域运用的最为广泛。在财务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中,企业应该设定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来确保会计确认、计量的准确和财产安全等,从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审计费用是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对提供的审计服务所达成的价格,其影响因素可以分成企业特征,审计师特征和契约特征(张继勋等,2006),其中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会计师在审计时面临的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费用造成影响。国外研究中,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完善的企业,可以显著地减少审计费用的支出(Simunic,1980;Raghunandan et al .,2006),企业对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修正,会显著降低下一年的审计费用,反之采取不修正的行为会进一步增加审计费用(Hogan et al.,2011)。我国学者也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研究,也同样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会付出比不存在的公司更高的审计费用(张旺峰等,2011;李越冬等,2014);但是对企业进一步对待内部控制缺陷采取修正与否的行为的研究并不多:他们发现企业采取修正行为可以降低下一年的审计费用,但并不显著(盖地等,2013)本文研究内控缺陷中的重大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在重大缺陷存在的情况下,雇佣国际四大事务所是否会进一步地造成审计费用的提高;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上一年出现内控重大缺陷的情况下,企业下一年对其修补与否,分别会对审计费用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纵观独立审计的发展史,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当代国内外已经全面形成风险导向型的审计模式。早在2003年,IAASB发布了三个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分别为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以及ISA500“审计证据”(修订),这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确立。在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中,审计风险被分为两部分: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构成了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会通过对客户的战略及经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即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判断高风险的领域,确立审计重点,设计并实施必要的实质性测试,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其中会对企业的内控环境进行评估,当出现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于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时,审计人员会进一步地增加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会明显地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

企业的内控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财产的完整性,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面临的风险大小,进而影响到会计师在审计时投入的精力大小,最终影响到审计费用。以往国内外学者都对这方面有着不同的研究。

Hogan和Wilkins(2008)以美国2003和2004年披露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的审计费用要显著高于未披露缺陷的公司;Hogan et al,.(2010)研究发现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正常公司,而且企业后续对内控缺陷的修补行为也会对审计费用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张旺峰等(2011)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引入公司治理变量可以显著地降低审计收费;李越冬等(2014)研究,发现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地更为显著;基于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要比不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中,除了公司本身因素外,选择的事务所也会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特别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较严重的审计收费溢价现象。在这种前提下,在企业出现内控缺陷时,四大事务所更加有可能收取比别的事务所更高的审计费用。张帆等(2009)研究发现大规模事务所尤其是“四大”审计收费更高。Hogan和Wilkins(2008)研究发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收费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的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雇用国际四大事务所作为审计的公司,在出现内部缺陷时,审计费用要比其他雇用非四大的公司高

在出现了内控缺陷之后,企业之后对其采取的修正与否的行为也会进一步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Hogan et al,.(2011)研究发现当企业修正内控重大缺陷之后,审计费用会显著地下降,但这种费用的下降需要一段时间。同时他们还对存在连续内控缺陷的公司和审计费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连续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几乎要付多一倍的审计溢价;盖地等(2013)研究发现修正内部控制缺陷可以使审计收费降低,但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理论与研究,本文对后续发生的内部控制修正与不修正分别提出了以下的假设三和四:

H3:存在重大内部缺陷的公司,修正会减低原有由内控缺陷而升高的审计费用

H4:无能力修正或者选择不修正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下一年的审计费用会继续增加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原始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剔除了金融业,保险业两个行业公司的样本,同时也剔除了缺失和异常数值。本文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通过EXCEL和STATA整理取得原始数据。在本文中,假设一和假设二采用2012和2013年两年的数据,而假设三和假设四需要有上一年数据作为基础,故在后两个假设只使用2013年数据。

(二)变量定义

(1)因变量。本文研究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时,对审计定价产生的影响,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Hogan,et al.,(2008),李越冬(2014)的研究将审计费用的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INFEE。

(2)自变量。本文选用内控重大缺陷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外这种健全的市场机制下,样本数众多,外国相关研究可以直接采用企业披露数据来衡量企业内控质量,以此为基础做研究。而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一定规模以上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鉴于实施年份短,可采用数据少,不利于研究开展。本文只能使用其他替代变量来衡量内控缺陷。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指出,企业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能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本文借鉴国内学者(董育军等2012;田勇,2011),将企业在会计年度出现财务报表重述,被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被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三个特征界定为企业内部出现重大内部缺陷,记为IC。当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时,IC为1,否则为0。设交叉变量IC*BIG4,是为了检验四大事务所会不会对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在假设一的基础上,再验证存在内控缺陷公司在对修正内控重大缺陷的行为会不会对下一年的审计费用造成影响。我们设置虚拟变量REMEDY,当上一年出现重大内控缺陷之后,当公司第二年对其进行了修正,令其为1,否则为0。如果公司不修正上一年度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会不会造成下一年的审计费用持续增加。 我们设置虚拟变量CONS-ADVERSE,若在上一年度出现重大内控缺陷的情况下,而下一年度仍未改善,令其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影响审计费用因素很多,本文选取资产规模、审计意见、事务所类别、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作为控制变量。此处的非操纵异常收益ABSAAC控制的因素是衡量企业存在的内部与信息风险, 本变量借鉴由Ashbaugh , Collins, Kinney(2007)的定义,它是由下面等式回归后得到的残差。

在等式中,Total Accruals等于剔除了特殊项目前的盈余减去净经营现金流量,ΔREV等于t年的销售收入减去t-1年的销售收入,ΔAR等于t年的应收账款减去t-1年的应收账款,PPE是当年固定资产的净值,lag1asset是t年的资产总额滞后一期得到。以上数据都对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设置了相应行业的公司对照样本,将同行业的存在内控缺陷和不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得到残差ABSAAC。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在前文的假设上,本文借鉴Simunic(1980)的审计费用决定模型,构建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中可知,平均有15.63%的公司出现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5.48%的雇佣了四大会计事务所;在所有样本中,审计费用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二)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内控重大缺陷和审计费用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内控重大缺陷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H1和H2相符;而内控重大缺陷和缺陷修正、缺陷未修正并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这需要在后面的实证分析中进一步检验。

(三)回归分析

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假设一中IC系数显著为正(p < 0.001),说明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比正常公司要付出更多的审计溢价。假设一得到验证,同时回归结果也表明,公司规模越大、流动性和销售增长越差,会导致审计费用会更加地高。同时,假设二中IC*BIG4的交叉变量并不显著,同时IC的显著性也相对于H1结果降低(p < 0.01),说明聘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在出现内控缺陷的情况下,并不会比聘任其他事务所的公司,对审计费用有着显著地影响。近年相关国内研究也表明,国际四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没有比其他事务所显著地高(刘峰等2007)。假设三中的解释变量REMEDY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存在内控严重缺陷的公司改善了内控缺陷后,审计费用会显著下降;同样在假设四中,解释变量CONS-ADVERS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连续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时,其下一年的审计费用会进一步显著增加。企业连续存在内控缺陷的理由可能基于成本原因或者不够重视甚至企业能力不足等选择不修正。假设三和假设四都说明了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情况下,公司下年度的内控缺陷修正与否的行为都会对审计费用造成进一步的显著影响。

五、结论

本文从内控缺陷中的重大缺陷入手,探讨其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内控重大缺陷和审计费用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出现内控缺陷的情况下,聘用的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会对审计费用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公司,在修正上一年度的重大缺陷之后,能显著地降低本年度审计费用;反之,当公司不修正或者无能力修正时,连续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会使本年度企业付出更高的审计溢价。同时研究中也发现企业规模,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以及本年的盈利情况等因素均会对企业审计费用造成影响。鉴于以上研究结果,企业应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积极识别与改正缺陷,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行,进而降低审计收费。

摘要:本文选取2012-2013年沪深两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正、审计机构及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控重大缺陷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在内控出现重大缺陷时,雇用四大事务所并不会对审计费用造成进一步显著影响;并且在上一年存在内控重大缺陷的情况下,企业修正了缺陷会使本年的审计费用显著减少,反之不修正则会使审计费用显著增加。

关键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修正,审计费用

参考文献

[1]张继勋、刘成立:《审计收费研究综述及启示》,《当代财经》2012年第7期。

[2]张旺峰、张兆国、杨清香:《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11年第5期。

[3]李越冬、张冬、刘伟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产权性质与审计定价》,《审计研究》2014年第2期。

[4]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5]Ashbaugh-Skaife H,D W Collins and Kinney W: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

[6]Simunic D: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

[7]Raghunandam K,Rama D:SOX Section 404 Material Weakness Disclosure and Audit Fees.Auditing,2006.

[8]Hogan C,Wilkins M:Evidence on the Audit Risk Model:Do Auditors Increase Audit Fees in the Present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8.

篇4:审计部内控审计规定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财务报表审计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对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企业角度还事务所角度,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走上整合的道路已经不可避免,整合审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费用,同时能够提高相关利益者使用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确性。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针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关联性命题展开研究。

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控审计的理论概述

1.基础内涵

财务报表审计针对的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反映的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而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则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从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以及披露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告不相关的重大的内部控制缺陷。

2.关联意义

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可以由同一个审计师或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组负责,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相关性制定审计流程、实施审计计划并合理运用审计成果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等作出综合评价。将两者结合起来审计可以在减少审计工作量、审计成本的同时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以及提高相关利益者对企业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知情权,

三、财务报表审计和内控审计的整合必要

1.理论上具备可行性

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抽样规模,因此审计师可以借鉴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成果,从而在确保降低审计风险的情况下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2.人才队伍上有支撑

近年来,随着国内审计的不断发展,审计师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提升,有大量合格的审计师具备相应的审计能力,具备了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的业务能力,也使得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拥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有效节约审计成本

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分别由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那么被审计单位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相关的审计费用也会增多。然而,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审计均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接手,则审计师在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沟通的时候无疑会更加顺畅,整体的审计时间无疑会更长,这更有利于审计师在更充分的审计期间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审计风险,保障审计质量。

四、促进财务报表与内控整合审计的构想

1.善于规划与利用审计时间

在目前的审计实践中,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大量的审计任务,所以大多数审计项目组在安排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时间时都会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这样就导致了因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并没有被用于继续降低审计风险,而是被安排承接另一个审计项目。也导致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很难达到。然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控审计整合的目的即在于高效利用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性。因此,实现内控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机整合,最优化利用审计时间,即对两次审计都需要取得的证据进行一次性取得,并且在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参照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结果设计实质性测试的抽样范围,能够显著提高审计效率。

2.建立健全内控建设与内控审计披露制度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因此,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审计披露制度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逐步降低财务报表的中重大错报,从而有效防止相关人员进行的舞弊案件的发生。同时,对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求强制披露完整的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使内部控制审计披露更规范,更透明;对其中故意隐瞒和掩盖自身内部控制缺陷的,证监会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严惩,以确保内部控制审计披露的公正性、完整性和透明度。

3.夯实内控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基础

虽然我国的审计师的专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审计师的业务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在短短的审计期间内如何准确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缺陷,是每一个审计师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继续加强审计师的培训,增强审计师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把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更准确的做出专业审计判断,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翠琳,张莉,徐娜.我国整合审计主体选择研究[J].财会月刊,2014(02)

[2]张莉,张琳,整合审计文献梳理评述[J].商场现代化,2014(09)

[3]杨志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0(10)

篇5:企业内控审计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不断创造出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这些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并且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内部控制的进程较快,而且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的审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因此为了让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明确的提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 审计 要点

目前在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中,内控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管理效果及效率等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应当整理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要点和方法。实际上,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内控制度概述

企业内控制度实际上是一套制度措施,指的是将企业的内部活动进行分工处理,制定出科学且完善的内控制度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财会信息的完整和安全。这种制度不仅能够使各个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还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工作。根据工作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企业内控制度共由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种制度组成,其中会计控制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企业内部的财产和财务信息的完整和安全可靠,以及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管理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确保企业能够将制定的决策和政策等得到贯彻执行,同时督促企业能够实现其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这两方面的控制相辅相成,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企业内控制度

(一)树立起新的审计意识

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许多企业都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斗争中,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当不断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树立起新的审计意识。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一些人利用法律法规的缺陷以权谋私,或者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为企业甚至是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出企业审计监督的力量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稳步增长;其次,审计意识还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了解开发工作,尽量做到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应当保证所树立的审计意识能够适应现代的需求,现代企业的制度最关键的是要转换一下经营机制,做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由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层非常多,而且复杂,因此更应该加强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将各部门的任务独立化,并且能够直接对各单位的活动的.和成果进行监控,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全过程的审计范畴

在通常情况下,审计指的是事后的审计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此类想法已经不再适用,尤其是目前内控制度审计的确立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因此相关的监督部门应当在事前、事中及事后进行全过程的审计。

对于事前审计来说,最主要的作用是未雨绸缪,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人们通常会忽视了事前审计的作用,而只是注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工作,实际上,事前审计能够为后面的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可以说事前审计的作用有时候会比事中审计或者事后审计要大得多。比如说在签订供货合同时,必须要全面了解购货企业的经济实力及概况,同时需要监督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参与,保证内控制度审计的实施,否则可能会导致企业流失一定的经济效益。

事中审计的目的则是促进经营管理,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难免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问题,而内控制度则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尽量减少损失。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多深入基层,认真监督和分析,并且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找出企业在内控制度中出现的不足并且及时修正过来,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事后审计在内容和范围方面都是比较广泛的,主要是提出企业的整改建议,通过一些常用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并且提出相关的且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保证企业的稳定进步。

(三)建立全方位的审计约束

内控制度审计能够将原来的审计工作进行一定的完善,而且对于企业的人、财、物等都会有一定的牵扯,因此,应当建立起全方位的审计约束。首先,应当掌握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原则,因为只有遵守原则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更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进行;其次,审计的项目和种类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结合,而且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应当加强控制,严重的话要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廉政建设;最后,随着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审计内容,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工作难度就越来越大,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好工作量大与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突出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促进企业的内部强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经济高效益的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企业中,内控制度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和制约作用,因此可以被看做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对于一个企业,如果实施了内部控制,而且制度比较健全的话,企业的经营就会更加顺利,因此企业应当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金祥.小规模企业审计报告对内控制度的考虑[N].嘉兴学院学报,,S2:158-160

篇6:内控制度审计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内控制度审计办法》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保障资产的安全、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促使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种内部协调、组织,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指省公司各级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符合性、有效性进行的调查、测试、评价和建议。包括对与会计记录、会计业务处理直接有关的会计控制系统和间接有关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审计。

第四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等所进行的检查、测试、评价和建议,促进企业完善控制制度,达到保证企业资产资金安全完整和经济信息正确可靠,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确保既定经营方针目标的实现。

第五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2.债权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3.存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4.投资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5.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6.在建(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负债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8.损益管理与核算内部控制制度;

9.电(热)力、其他产品营销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0.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1.生产经营内部控制制度; 12.安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3.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4.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5.经营合同招投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6.多种经营及预算外收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7.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六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1.健全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所有部门、岗位和个人;主要关节点是否得到了严密有效的控制;企业授权是否明确。

2.符合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经济法规、政策和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完全有效的执行。

第七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一、检查与初步评价

(一)了解制度

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组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系统以便能对之作出初步的评价。对内控制度系统了解的方法与手续如下:

1.利用原先的资料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变动不大,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前次审计所掌握和了解的资料,节约审计资源。

2.询问 询问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的主要方法之一。询问时应注意询问对象的不同层次,职工、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和领导者都应有一定的比例。

3.收集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系统的文件记录。

4.凭证和记录检查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真实、完整的凭证和记录,详细了解文件中所记录的内容。

5.现场观察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正在进行的经济业务或观察 工作人员编制凭证和记录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系统运行的了解和认识。

6.交易测试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一笔或几笔主要的经济业务,检查正在处理的每一阶段的全部记录,证实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文件中记录的控制手段是否存在。

(二)记录描述

如果审计人员选择的审计方案是全部或部分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应该将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系统记录下来。记录的主要方法如下:

1.文字说明法:按主要经济业务的流程,用书面形式描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状况。其主要内容一是有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分工、职务的分离、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及控制措施等情况;二是企业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管理方式、控制重点、控制效果及审计人员的初步判断。

2.调查表法:就某项经济业务的主要控制点及主要问题,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来调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3.流程图法:用描述有关经济业务活动处理程序的图式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二、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度遵守情况,以获得审计人员打算依赖的内控制度在企业内部一贯执行并发挥作用的的证据。

(一)凭证检查

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凭证和记录文件,检查签字、盖章等情况,以验证被审计单位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重复执行控制程序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一重要的经济业务,部分或全部重复执行被审计单位已经完成的程序,借以检查其依从性。

第八条 内控制度最终评价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并根据所作出的评价确定其它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人员对于可靠性的判断可以利用风险来表示:

1.低 内控制度系统出现差错很少、违章行为很少甚至没有。它表示审计人员可以依赖、利用被审计单位的文件记录。

2.中 内控制度系统有差错、违章行为很少。它表示审计人员可以部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文件记录。对出现差错或违章行为的内控制度适当增加审计抽样的数量和实质性测试的项目,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3.高 内控制度系统有差错、违章行为的结果很严重。它表示审计人员不能利用被审计单位的文件记录。应增加实质性测试的份量并进行大量的抽样审计或详细审计。

第九条 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审计后,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恰当而慎重地作出评价,应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指出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及薄弱环节,究竟是哪一项措施或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意见和改进措施。

第十条 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肯定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方面的成绩,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失控点的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1)企业是否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各种必要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2)企业和各职能部门及有关人员是否认真执行有关内控制度;

(3)执行内控制度取得哪些成绩;

(4)执行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其影响及后果如何;

(5)通过加强哪些环节的管理能够预防或揭露各种错弊;(6)企业有无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其他检查监督制度,效果如何;

第十一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要点

一、货币资金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货币收支业务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分离;

(二)在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的情况下,出纳员、程序编制员、输入记录员的职务是否分离;

(三)货币支出是否经授权或审批,并有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

(四)货币资金是否有登记、复核、盘点制度和核对手续;

(五)发票、收据、支票的保管是否合规;

(六)企业银行帐户开立和使用是否符合《银行帐户管理办法》的规定;

(七)现金收入是否有合法凭证、并及时登记人帐。库存现金是否遵守银行核定的限额。

二、应收及予付帐项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应收帐款是否为商品交易,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债权;

(二)商品交易的发生和记帐岗位是否分离;

(三)赊销业务是否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

(四)销货,发货,运货,开票环节是否相互牵制,记帐人员是否依据发票和赊销批准单等原始凭证记帐;

(五)企业是否建立催款制度,帐龄分析制度以及对帐制度;

(六)坏帐准备金的计提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坏帐核销是否经授权、批准;

(七)有关经济活动是否有合同管理机构(人员)管理,预付款的支付是否符合合同、协议条款。

三、存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采购,验收、存储,发货岗位是否分离;

(二)采购是否按规定渠道办理申请。批准手续,存货储备是否有定额;

(三)验收是否建立制度,验收记录是否在采购、存储,会计部门之间传递并复核;

(四)存货是否帐、卡、物相符,并有定期盘点制度;是否建立存货退库制度,以及一次性领料,季度假退料制度;

(五)存货的领发是否建立有权领用人制度,会计部门对存货 的收、发、存动态是否及时记录;

(六)存货的盘亏、报废、损失、削价是否有鉴定制度,并有授权、批准手续;

(七)存货价值的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八)招投标管理制度;

(九)合同管理制度。

四、投资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办理投资项目,业务和保管投资凭证以及记录投资业务的岗位是否分离;

(二)投资项目、业务是否经可行性论证,集体研究,并经授权和批准;

(三)投资凭证是否定期与会计记录核对;

(四)实物投资是否经过评估,作价是否合理;

(五)证券投资,出售和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

(六)是否掌握被投资单位的经营状况;

(七)相关制度是否完善。

五、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固定资产的购臵,建设,保管,使用和会计核算的岗位是否分离;

(二)新建(购臵)固定资产是否有计划和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三)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核算是否有专人负责,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四)固定资产帐,卡,物是否定期核对,增减变动是否及时记录,是否建立定期清查制度;

(五)固定资产的调拨、出租、出售是否经授权和批准;

(六)固定资产盈亏、报废是否建立鉴定制度,变价收入是否合理,并及时入帐。

六、在建工程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项目的实施是否经过上级批准,有无计划外施工;

(二)工程成本核算对象是否明确,有元乱挤乱列;

(三)工程发包,设备购臵是否经授权和批准,是否签订合同。协议;

(四)工程项目计价。竣工结算。供货结算,项目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是否相互核对;

(五)工程项目是否有专人负责,项目完工是否及时办理验收和人帐手续,预付款项,工程结算款是否及时清结;

(六)对外发包工程是否办理工程决算审计,工程项目结余款是否按规定办理。

七、应付帐款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应付帐款是否属于商品交易,接受劳务而发生;

(二)采购,验收、财务部门的职责是否分离,有关订货单,验收单。发票是否在这些部门传递,数量。规格,单价。金额是否核对;

(三)应付帐款总帐与明细分类帐是否核对相符,应付款业务是否属实,有无经营和劳务等收入挂帐行为;

(四)应付帐款的支付是否经授权并批准。

八、应付票据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应付票据是否属于商品交易形成的负债。帐面金额与应付票据备查簿是否核对相符;

(二)带息票据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己支付的票据其备查簿是否及时注销。

九、其他负债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短期借款业务是否经授权和批准。借款是否属于急需的周转资金。有无因产品积压。不良超储原因造成的资金紧张;

(二)其他应付款是否按规定核算,存入保证金和包装物租金是否建立备查簿,清理是否及时。

十、实收资本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资本的变动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和企业章程办理,并报请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二)投资者实物出资是否经过评估,投入资本是否遵守章程、协议的规定;

(三)投资者投资额是否有健全的记录,并与实收资本的总帐,明细帐相符。

十一、资本公积金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资本公积的变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是否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二)接受捐赠财产价值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入帐管理;

(三)资本溢价是否维护原有投资者权益。

十二、留成收益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变动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其金额是否正确;

(二)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是经授权或批准;

(三)未分配利润的形成是否真实,用于弥补亏损是否合规。

十三、收入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运输收入部门客货运费,杂费。代收款等收入的核收单据和运输进款,欠缴运输迸款帐户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运输清算收入的清算单据和运输清算帐户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

(二)换算周转量指标与统计部门的报表是否核对相符;

(三)财务清算单价与上级文件规定是否一致;

(四)其他单项清算指标是否真实、可靠;

(五)产品销售业务是否建立合同制度;

(六)销售合同是否有专人负责和登记,签订合同是否经授权和批准;

(七)销售业务的开票人,合同签订者。发货人。办理结算人员的岗位是否分离;

(八)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发票提货联。结算金额、数量是否相符,销售核查制度是否建立,发票存根联与收入帐面金额是否核对相符;

(九)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给予购货方折扣、折让是否经授权和批准。

十四、成本费用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企业是否建立以、财务负责人为主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二)成本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审计组审计终结后,应针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内控制度缺陷意见书和审计建议,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被审计单位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公司负责解释。

上一篇:安稳办工作计划2009年九月下一篇:岛的读书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