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

2024-05-10

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精选7篇)

篇1: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

即将翻过的XX年,中国经济强劲复苏,楼市交投活跃,房价快速上扬。此种背景下,中国购房群体所思所想所感,受到全社会关注。12月1日,搜房控股总裁、搜房网ceo代建功先生在个人博客上发布了博文《给中国购房者的一封信》,呼吁全社会、全行业深度关注购房者,当天博文点击近3万,引发行业热议。12月2日,搜房网全国100个地方分站联动,面向全行业、全社会大声发出了“关注购房者”的行动倡议,同期搜房网《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数十个大中小城市展开。在各地搜房卡会员团购现场、京沪万人看房团现场以及住博会、婚博会等重大活动现场,都有购房者踊跃填写调查问卷的身影,他们希望通过购房者消费调查传递真实声音,表达购房意愿及居住价值追求。在数万购房者的支持下,截止12月21日,全国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1万份,其中北京地区7000份。

12月26日,搜房网联合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报告全面展现了购房者在当前楼市背景下的消费心态,力图通过真实数据和专业分析全面、深入的呈现购房群体所思、所想、购房压力、困惑及居住价值追求。以下是报告的部分内容:

《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购房者消费行为存在三大矛盾点:

矛盾点一:购房者心理上认为所在城市房价太高,但是仍然愿意在短期内购房

此次调查显示,82.93%的购房者觉得房价太高或偏高, 但是61.2%仍计划在一年内买房。

解读一:购房者以刚需为主,置业意愿迫切

53.8%的购房者为第一次买房,其中出于结婚用房的需求最多,占21.27%,其次是改善性用房和自己无房,分别占12.13%和9.74%。这些首次置业需求均比较迫切和紧急,因此虽然购房者觉得房价偏高,但不得不在短期内购房。

解读二:受访者中普遍存在房价上涨预期,因此有急于置业倾向

近60%的受访者表示房价会上涨,46.37%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房价会微幅上涨,14.40%认为房价会大幅上涨。在这种上涨预期的驱使下,购房者更倾向于加快置业步伐,因此虽然觉得目前房价偏高,但仍然急于置业。

矛盾点二:大部分受访者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国家房地产政策,但多数表示置业计划不受政策影响

83.62%的受访者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国家房地产政策,但是47.05%的人表示仍会按照计划购,不受政策调控影响。

解读:购房者对国家的调控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购房者表示出了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信心不足,并且认为目前房价很难得到抑制。只有18%的受访者认为抑制房价可能会有效果,因此购房者虽然关心国家房地产政策,但是由于对国家政策调控的.信心不足,表示会按原计划买房。

矛盾点三:许多家庭收入较低,但仍选择面积与户型相对偏大的住宅

调查显示,近50%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内。但是,当前市场状况下,仍然有50.9%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两室一厅、70-89平方米的住宅,而该类住宅总价处于100万元左右,远远高于受访者家庭年收入。消费者收入状况与产品选择出现一定矛盾性。

解读一:中国人传统上来说对家庭非常重视,而是否拥有舒适的住房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幸福度

据网上调查显示,8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生活幸福度与房子有关,其中70%的受访者认为美满的家庭应该只要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只有10%的人表示住房和生活幸福与否无关。因此,在市场价位偏高的情况下,一些收入相对比较低的家庭仍然非常渴望拥有一个舒适和宽敞的家。

解读二:低收入家庭买房,父母一般都会伸出援手

分析显示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家庭完全靠父母支持买房子的比重多于10万以上的家庭,尤其是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家庭与收入20-24万的家庭相差比较大,前者所占比重是后者的4.2倍。

篇2: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分层随机抽样(不同年龄层)和分块随机抽样

调查范围:郑汴路东建材市场、灯饰市场、管材市场、名优建材市场、商品大世界

调查时间:XX.4.1

4郑州,银基批发市场和郑汴路建材市场是商业比较密集的两大板块,这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大小商贩,他们收入不菲,他们绝大部分是外地人,他们是郑州房地产消费的主力军。了解这一人群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将对房地产的投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XX.4.14,动力公司市场部走访了郑汴路建材市场,对小户型的市场消化力做了调查,而这些建材市场的小老板们对此漠不关心,或拒不作答,说明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敏感度不够。消费疲软,市场敏感度不高,纯小户型在郑汴路这块市场前景严峻。

对建材市场调查发现:

1、大部分员工租房住,潜在客户存在;市场潜量比较大,但需要推广的成本较高

2、大部分员工来自外地或郊县,收入水平偏低,消费力不足

3、小户型需求弹性非常大,对价格非常敏感

4、市场上有很大不稳定因素,8-9月份建材市场要拆迁到莆田,固有的建材市场要做升级换代

5、外地人居多,他们辛苦拼搏,如果要买房子的话,更喜欢一步到位

6、商铺为上下两层,一般下面做门面,上面做仓库和员工宿舍

7、附近都市村庄较多,租务市场一般80—150元/月

8、作为首次购买者,最重要的还是价格

9、他们讨厌郑汴路目前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他们寻求方便、安逸、清净

10、相当一部分是河南总代理,无须过多的现场销售

11、同类产品多,竞争激烈,压缩销售成本是公司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故一般员工无福利分房的可能

12、普通员工不会因为工作而就近选择居住地,她们往往因为居住而更换工作,普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

13、对60—80平米的两室较感兴趣,这部分需求将转化为有力的市场动力

14、凤凰城知名度不高,口碑不好

15、外地商人对郑州的发展较失望,但郑汴路的升值充满信心

郑汴路建材市场蕴涵了较大的市场潜力,随着郑东新区的开发和郑汴路大卖场的形成,郑汴路升值的前景就会更加明朗化,故前期概念的炒作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运作的好坏,“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侵占了客户的意念,就意味着成功!

2)郑汴路板块高档楼盘云集,已经同未来大道板块一样,成为身份、财富的象征。凤凰城二期应借此概念,实现品牌形象的转变。

3)正在形成的“大卖场”商务区能直接带动凤凰城二期的投资价值,甚至有可能使凤凰城二期成为“大卖场”的附属配套。该局面一旦形成,销售将高屋建瓴,出现爆抢局面。

4)凤凰城项目二期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与既得便利

a、107国道的东迁,郑汴路东段将成为郑州东区的财富中转站。有“东之中”或“东区发动机”的本质地位。郑汴路商圈早已成为百万富翁的制造厂。但是这样的天然地产需求优势,却让建业、英协、百合花苑等一批高、中档楼盘风光占尽,而我方楼盘以“中原地产大低震”的角色,不仅没有收获天然的地段优势,而且为二期、三期制造了品牌障碍。这一问题必须在二期项目得到扭转。

b、郑东新区的辐射效应。

郑东新区的开发将使郑州的中心东移,郑汴路地产板块位于老城区与新城区的支撑地带,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条件将给郑汴路东段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商机。而凤凰城项目恰恰位于这一板块的中心。

二)劣势

1)、凤凰城可售资源由三种不同的物业形态组成,这三种物业形态的目标群是完全不同的置业目的。尤其是一期多层现已进入尾盘阶段,可售资源仅850万元,房源主力是159平米的五、六楼3室2厅。

目前,通常142平米的面积即能做出比较舒适的4室2厅,大户型并非市场的主力所在,由于总价原因,总面积在150以上的多层户型五楼以上是最难卖的户型。并且此类房源还要和周围金色年华、金色港湾、百合花苑、东方明花园甚至建业、英协等东南板块几乎所有的楼盘相竞争。尤其是850万元的大户型现房可售资源,不能放任由二期带一期(通常小户型带不动100平米以上的大户型),不能全力以赴主打现有房源(总房源有限,导致营销资源总量较少),也不能先做二期树品牌,在形成二期胜局后再做一期尾房。这对营销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凤凰城二期离郑汴路较远,从售楼部到社区要经过嘈杂的市场,很难形成良好的看房通道。凤凰城一期、二期又被青年路所分隔,很难形成整体楼盘感觉,有“只是两栋临街楼”的印象。

3)凤凰城二期和张庄一墙之隔,有都市村庄的形象,物业安全系数较低,居住环境嘈杂,仅靠硬件设施,很难形成高档楼盘形象。

4)与二期相比,一期楼盘素质高、售价低,形成凤凰城二期销售心理价位抗性。

5)非现房,不符合商户即买即住的消费心理。

6)非独立厨房,做饭起居不方便,这与目前郑汴路商户想改变天天吃大排挡的愿望不符。

三)、机会

1)商铺的拆迁,原本居住在商铺二楼的商户另谋居所,导致租房市场更加火爆。郑汴路商圈约4000户商户,2万人的庞大消费群体将突显凤凰城二期的投资价值。因势利导,单纯商铺拆迁形成的居住需求,即可成为凤凰城二期主力客源。

2)挖掘市场。郑汴路商圈商铺仓库资源紧张,从费用角度考虑,商户、店员在二楼居住很不划算。动员较大的商户从商铺的二楼搬出来,到凤凰城置业,开拓新市场。

3)郑汴路各市场竞争激烈,大鳄级商户正在形成,这些商户为了稳定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和亲属,已开始为他们购置总价较低的房屋。这些房屋通常位于商铺附近,以便于商户们无严格意义上下班的生活工作需求,而凤凰城二期恰恰符合商户们的这一需求。

4)大卖场”的整合,将对大鳄形成推波助澜,凤凰城二期有可能成为“大鳄”的商务配套。

a)小户型的特性导致目标客户对居住环境要求不高。凤凰城二期配套不全,居住环境 嘈杂的抗性可以弱化。

b)凤凰城二期产品总价低,置业风险小。由于郑汴路商圈租房市场火爆,且本楼盘有“大卖场”作依托,购房、租房需求恒久存在,物业几乎不可能贬值,也比较容易转手或出租,这非常符合外地商人置业心理。

c)凤凰城二期应该说具有充足的客户资源,消费的中坚力量是建材市场中的商户,故推广中可采取铺单的形式为主,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为辅的媒体策略,节约大量的推广成本。

d)小户型现房阶段户型劣势一览无余,故期房从另一方面说是一种优势。

e)以大卖场做依托,诱导郑州房东投资市场,这部分客源很难成为凤凰城二期销售的中坚力量。

篇3:中国购房者消费调查报告

2008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房地产市场降温, 给我国住房投资和需求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冲击, 推动房地产市场向下调整。处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80后”群体作为我国未来的消费主力, 面对就业的困境、购房的压力, 成为我国受经济危机冲击最大的人群, 能否合理调整、稳定, 积极引导“80后”树立正确的消费信贷观念关系着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80后”较为超前的消费观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正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希望所在。本文旨在通过深入了解“80后”购房行为倾向, 探析我国现行住房消费信贷政策, 为“80后”购房消费提供合理化建议, 积极引导其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购房计划, 以促进消费信贷与房地产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80后”购房供需现状分析

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 致使全球经济体遭遇寒冬, 我国房地产业也未能置身事外。数据显示: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未能延续07年的红色增长势头, 部分地区的房地产投资甚至以负值增长, 市场交易呈现“量跌价滞”的局面。经济危机使消费者持币观望气氛浓重, 购房动机被进一步约束, 消费行为逐渐减少。据调查, 目前作为国内消费主体的“80后”, 59.6%的人对目前经济形势保持谨慎态度, 并对耐用品及住房等消费有所降低。住房需求不旺, 市场前景看淡,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下降, 这些使原本就未保持供给平衡的房地产市场, 在这次经济寒冬里, 更是失去重心, 严重失衡。

三、我国“80后”购房行为与消费信贷关系分析

(一) “80后”购房方式分析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目标客户群—“80后”群体自然成为这场拉动内需战的主角。经调研发现, 目前60.3%的“80后”所居住房主要由父母或他人赠予, 这与现实中“80后”并未彻底脱离父母, 与父母共同居住或获得父母以及亲人的资金 (住房) 支持有关。由于生活需要, 追求独立, 进行投资等个人需求的变化, “80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选择自己拥有住房, 并将银行作为亲密信贷伙伴。“80后”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由于个人储蓄、住房公积金积蓄不足, 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只有依靠银行贷款进行信贷消费。在可选择的购房方式中, 除去个人关系因素, 有着普遍重要意义的是银行贷款, 因此, 发展80后住房信贷体系尤为重要。

(二) 80后购房需求 (行为) 与住房信贷分析

购买房地产, 牵涉资金庞大, 融资成本必然也高, 在进行住房贷款时, 必须首先明确融资成本和借贷条件。借贷条件包括利率、还本方法、期限、首付款比例、保险等, 这些都是贷款投资者的重要考虑因素。

1、利率与房贷需求

从理论上来讲, 利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利率的变化将影响居民的储蓄与消费决策, 从而促进储蓄与投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具体来说, 利率是资金成本, 利率的任何变动都将对投资的价值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 利率变化取决于货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房贷利率可以表达为:I=r+p+f, I是贷款利率, r是实际利率, p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f是风险贴水。其中, 实质利率是指贷方牺牲现在消费的机会, 而将资金让给借方先使用所应该获得的报酬;风险贴水是对贷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

笔者在搜集历年个人房屋贷款数量和对应期内利率的基础上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实证分析:

从以上散点图可以看出:从07年初到08年上半年, 在利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房贷款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从08年下半年到09年初, 在利率不断下跌的情况下, 房贷款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07-08期间,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GDP增长率达到11%, 房地产经济过热, 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因而即使在利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住房贷款需求仍只增不减, 因而导致住房贷款量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的情况出现。自金融危机出现之后, 我国经济运行趋缓, 房地产业也随之降温, 房价下跌, 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热度消退之后, 房贷量与利率呈现出反向的变化关系, 这种关系更能符合理论上的解释: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居民的消费越来越理性, 对利率的反应越来越灵敏, 利率的降低能够减轻借款人的还贷压力, 刺激投资需求, 从而使得房贷需求随着利率的降低而增加。

利率变动会对还贷额度和借贷者在还款期限内承担的风险产生直接影响。据调查, 当前80后都拥有较高的学历, 并对基本的经济知识有所了解, 因此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 更容易抓住政策变化的实质并迅速利用其中有利的信息。

基于以上结论, 针对房贷体系的利率因素, 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可依据80后客户群各收入阶层对利率变动的不同反应对其进行划分, 并按照这种划分制定不同的贷款细则、利率安排措施和营销策略, 以争取更多的客户, 扩大市场份额。

2、还款方式与房贷需求

比较常用的还款方式包括固定还本法 (C A M) 、固定付款法 (C P M) 、渐进加付法 (GPM) 。其中CAM每月还贷额逐月减少, 由于大部分人的收入一般会随着年龄、经验的增多而增加, 因此固定还本贷款的多少正好与借方的经济能力呈现反方向变动;CPM每月还贷额固定, 相对于固定还本法借款人期初的负担较轻;GPM每月还贷额则逐渐增加, 可以改善贷款支付结构, 减轻期初负担。我国金融机构目前采取的固定还本的还款方式, 使得“80后”客户的期初还贷负担加重, 与“80后”经济能力相悖,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80后”的消费。因此, 金融机构可依据各层次“80后”客户群不同的鲜明的消费特色,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还贷与营销策略 (如特大尾数抵押贷款方式、可调利率抵押贷款等) ,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形式多样的结合保险机制的住房抵押贷款方式, 以调整市场结构,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为经济危机后新的发展做好准备, 打好体制基础。

三、我国“80后”消费信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利率结构不合理, 还贷风险较高

我国现行的房贷利率主要为可变利率抵押贷款, 利率变动的方式为分段计息。这种利率变动的方式将利率风险完全转嫁给了借款者, 如果利率上升, 借款者的偿还负担就会增加, 同时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当前, “80后”群体的收入处于不稳定状态, 不具备能力承受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一旦风险发生, 他们将谨慎消费, 甚至发生违约情况, 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

(二) 还款方式不符合“80后”收入以及消费特征

我国现行的住房抵押贷款的还款方式比较单一, 只有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两种还款方式。在等额本息还款法下, 借款者的综合利息成本比较高。而等额本金还款法中, 借款者在还款初期的还款压力往往比较大。由于“80后”作为新的一代, 与80前消费者明显不同的消费特征。不符合“80后”还款方式为其制造了一定的还款压力,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80后”的消费, 更不利于“80后”更加合理的地安排生命期内的收入。

(三) 住房信贷体系中的保险问题

1、政府在住房贷款保险和担保体制中的缺位

目前银行在发放住房消费信贷时, 遇到首要问题是借款人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担保人。对于“80后”群体中的中低收入者, 普通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承受风险, 而政府在住房信贷体系中尚未建立政策性的保险机构, 使得这类群体很难找到担保, 阻碍了住房信贷体系的成熟与发展壮大。

2、住房抵押贷款保险险种匮乏, 保障范围不大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 财产险、人寿险和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广泛应用于住房信贷保险中, 而我国目前只局限在房屋财产保险中且保障范围小。此外, 还存在这保费昂贵, 设计不合理, 缴费程序繁琐, 投保人与银行之间权利义务不相符等问题。

4、金融机构应协调工作, 保证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是服务性机构, 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此外, 贷款抵押难, 也是“80后”购房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贷款抵押过程中, 银行必须与保险、公证、抵押产权登记等部门协调运作, 减少互不衔接甚至掣肘的情况, 为“80后”住房信贷消费排忧解难。

四、针对发展“80后”消费信贷的有效建议

(一) 创新利率品种, 满足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应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 开展利率创新。如开展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 帮助借款人锁定借款成本, 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同时, 固定利率可以为日后推出房贷证券化产品做铺垫。

(二) 根据不同群体的职业和收入状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信贷还款方式

例如:对于公务员、教师这些收入较稳定的群体, 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这些当前收入较低但预期收入良好的群体采用等额递增还款法;对于未婚白领等经济较宽裕群体则可采用等额递减还款法等等。总而言之, 为各个不同的“80后”购房群体量身打造不同的消费信贷模式。

(三) 完善住房消费信贷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健全其市场机制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住房消费信贷的关注力度, 大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减少道德风险的产生, 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

(四) 完善保险体系, 创新保险品种, 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政府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构, 由政府信用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借款人提供保险, 可极大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 更加有利于开展住房贷款业务, 并启动潜在的住房需求市场。

(五) 倡导健康、科学的消费观, 积极引导“80后”制定正确的住房消费方案

无论是政府、商业机构、房地产开发商还是社会群体都应该积极引导“80后”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 抱着负责的的态度帮其建立合理的购房目标, 杜绝盲目求大、一次到位等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使住房信贷市场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六) 继续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解决好“80后”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扩大内需, 为“80后”, 特别是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提高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信贷能力, 提高其购买力, 同时为其提供较好的住房公积金和银行贷款机会, 从而提高其消费信贷的信心, 减轻其贷款买房的回顾之忧。

摘要:08年全球新一次的经济危机, 致使我国房地产业呈现低迷状态, 为积极响应中央积极拉动内需的号召, 笔者亲身实践, 以山东济南为实证调查地点, 针对“80后”购房方式、购房与住房信贷关系、“80后”消费信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消费信贷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促使消费 (住房) 信贷更好地服务于“80后”。

关键词:80后,购房,消费 (住房) 信贷,关系,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世豪.房地产信贷战略与实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5

[2]、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6

[3]、华伟.房地产金融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8

[4]、周伟民, 潘劲, 陈钟《.中国个人信用贷款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7.9

[5]、王文平《.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政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7

篇4:中国买家海外购房潮调查

美国,仍在最热门国家中居首。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014年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越了加拿大,成为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海外买家。自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美国之外的买家在美国购房的销售额达922亿美元,其中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贡献了220亿美元,占总金额的24%。这个数字不仅远远高于加拿大的138亿美元,也将此前一年自身128億美元的数额翻了近一倍。不但如此,中国买家在美国购房的平均成交价为每套52.3万美元,是美国人的2.6倍。且超过3/4的交易为全款现金结算。

在澳大利亚,中国买家也是房地产市场上的头号外国投资者。根据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的年度报告,2013年中国大陆投资者在澳购买房产达59亿美元,占房地产外国投资总额的11.4%。

从2012年塞浦路斯对中国开放30万欧元房产获绿卡的政策以来,一些欧洲小国逐渐成为海外购房潮中又一个新的热点目标。

洛杉矶、悉尼、多伦多,在所有备受中国买家青睐的热门城市,当地人都能讲出中国人如何豪掷百万甚至千万购房置业的故事。

2013年,搜房国际网曾对中国购房者海外购房的目的进行过调查,发现将近44%的调查者表示在海外购房是为了移民;其次是子女教育,占到24.6%;而投资的比例也超过23%。

移民、教育、投资。在国内房产限购、楼市调控转型的今天,这三个中国人最在意的主题,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

欧洲绿卡:可轻松买到的“黄金”身份

45岁的福建房地产商林耀(化名)一家,从正式决定在葡萄牙置业,到成功获批“黄金居留许可”,只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2013年10月,因为一次和朋友的闲谈中听说了葡萄牙房产移民的政策,他和妻子平生第一次走进了那个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陌生国度。在不到一周的行程中,他们在中介顾问的陪同下,花了两天时间考察了位于首都里斯本的七八处房产,就迅速地与当地的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

他们在里斯本的银行开设了账户,支付了房屋定金,又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一圈之后,夫妻二人便回到了国内,由中介和律师接着为他们办理与那套价值55万欧元的房产相关的一系列后续手续。

2014年1月,林耀一家四口如愿拿到了由葡萄牙政府签发的为期1年的居留许可。

如此直接、高效的过程正是葡萄牙“黄金居留许可计划”吸引人的一部分。根据法案规定,非欧盟国家公民的外籍人士,凡在葡萄牙境内购置价值不少于50万欧元的房产,全家均可获得临时居留许可。此后只要继续持有房产并按照要求定期续签,5年后即可获得葡萄牙的永久居留签证,6年后可申请入籍。

在一个深陷欧债危机、政府财政曾一度濒临破产的国家置业,房产是否会进一步贬值?如果居住在那里,里斯本至今和中国没有直航航班,交通不便,气候、环境、生活皆陌生,但对林耀和妻子来说,这些都不是他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拿身份。

林耀夫人曾遭遇两次赴美国签证申请被拒,“签证难”的“心理阴影”久居不去。

之前,他们考虑过美国、加拿大这些传统的移民国家。就在启程葡萄牙之前,他们才刚刚将大女儿送到加拿大读高中。但是,在加拿大投资移民的门槛提高、手续也变得越来越麻烦了。

虽然,拿到黄金居留许可还不等同于移民,但他们已经能自由出入包括法国、意大利在内的26个申根国家,免去办签证的所有手续和担心;5年后还可以毫无悬念地取得葡萄牙永久居留的身份,“以后孩子大了给他们多一个选择。”林耀的夫人这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月14日,美国加州希尔斯堡,来自中国湖北的李晓君(音译)在房产经纪人的陪同下参观一栋价值440万美元的豪宅。图/CFP

作为非传统移民国家,葡萄牙的这一政策无疑是为了缓解欧债危机给本国经济造成的重创,用“身份”换取外资“自救”。显然,这个看上去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却丝毫没有妨碍像林耀这样中国购房者的投资热情。

林耀之所以选择葡萄牙,而不是其他欧洲小国,还因为朋友告诉他们,持葡萄牙护照可享受158个国家免签或落地签(至2014年7月,又增加至172个),在所有国家护照中仅少于美国、芬兰、德国、瑞典、英国(174个)和丹麦等国。这也是葡萄牙在过去一年成为中国买家首选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北京一家欧洲移民中介工作的Jack介绍,和其他国家相比,葡萄牙是老牌的发达国家,对房产移民的要求更宽松,政策也更明确,因而是目前欧洲移民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国家。而在此之前,最早推出房产移民政策的塞浦路斯,尽管不是申根成员国,拿到居留许可也不能免签入境其他申根国家,而且在正式入籍之前不能在当地工作,但由于当时整个欧洲只有这一个房产移民项目,仍曾吸引了大批的中国投资者,其中甚至包括许多上市公司的老总。

在其他欧洲国家还没有推出政策的2012年,有数据显示,仅从1月到8月,中国就有超过600个家庭申请了塞浦路斯投资移民项目,直接产生的交易金额达2400万欧元。

自2012年10月,葡萄牙投资移民政策正式启动以来,截至今年10月31日,葡萄牙移民局累计共批准了1681个购房投资者的申请,其中中国投资者1429人,占总人数的85%。

“实际上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人数有了一个井喷式的增长。”Jack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2013年年初,在投资移民政策出台后不久,他被公司派往葡萄牙常驻,而当时中国客户还极少,“2013年总共获批的中国投资者大概是400人”。而2014年这11个月间,中国的买房者已超过了1000人 。

伴随而来的,是快速积累的资金。两年来,“黄金居留许可计划”为葡萄牙带来了超过10亿欧元的收益,其中9.72亿为房产投资。今年5月,在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之后,葡萄牙政府宣布退出欧盟贷款援助——这个曾经是欧洲负债最严重的国家,经济开始呈现出了逐渐复苏的势头。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欧洲多个国家都先后出台了类似的投资移民政策。无论是最早的塞浦路斯“购置30万欧元房產获欧盟绿卡”政策,还是只需25万欧元获绿卡的希腊,还是后来西班牙50万欧元置业移民新政、匈牙利债券移民欧洲房产移民以其手续简单快捷、获批成功率高、无须出示资金来源、没有移民监、没有学历、语言要求等特点引起了中国人极大的兴趣。

其中最令他们满意的,是没有移民监,“没有什么居住的要求,不像其他国家要住很久。”林耀的妻子觉得这点很重要。

按照规定,黄金居留许可的持有者第一年只需在葡萄牙累计住满7天,此后每两年累计住满14天,就能够续签。由于家里的生意都在国内,林耀想保留着中国国籍,未来几年也没有过去长住的打算,这样的移民居住要求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

“我经手的客户里,90%以上都是不打算过去住的。”据Jack介绍,选择欧洲房产移民项目的客户大多都是像林耀这样,以经商为主的中年成功人士,也是所谓的高净值人群。他们希望通过拿身份获得签证便利、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但自己绝大多数时间仍在国内工作、生活。

在地段的选择上,中国买家往往会选择首都及其周边地区,然后根据各人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房产。“一些不打算长期居住的客户倾向于选择好打理的房产,那就是公寓。而有一部分拖家带口移民过来的客户,可能就会考虑买别墅。”Jack说。

看房时,林耀和妻子也去看了一套位于高尔夫球场里的别墅,尽管环境优美,他们也很喜欢,但还是放弃了。“因为离市区太远,不住在那里,拿来出租也不好租”。

2014年7月4日,北京,一名装扮成迈克尔·杰克逊的工作人员在北京海外房产移民展览上招揽前来咨询的顾客。

最后他们买下一间位于里斯本大学附近、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公寓。房子附带一个大阳台,看房时,这个阳台曾让林耀十分兴奋,一度计划着日后要邀请朋友来这里来搞露天烧烤。好一会儿,他才醒过来——这套房子并不是为了居住而买的。现在,房子已经委托当地的房产公司挂牌出租,半年多了,房子暂时还没租出去,但这对他不那么重要了:今年林家人去了比利时和荷兰旅游,用的正是黄金居留许可带给他们的申根签证福利。

美国买房,教育第一

今年35岁的子方(化名)是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老师。因为学校和美国的大学有定期的学术交流项目,每年她都会到加州待一段时间。

2011年3月,赴美访学的她借住在朋友家,漂亮的独栋小楼让她第一次萌生了在美国买房的念头。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11年美国的楼市刚刚出现上涨的趋势,房价仍然较低。三四百万元在北京、上海好点儿的地段只能买一套小公寓,但在美国可以买一套拥有永久产权的独栋洋房还带院子,这更是让她非常动心。

“在这边买房,第一是我想换一种投资方式,把国内的一部分资产挪到国外,资金有一个平均分配。第二是房子放到这儿之后,近几年可以出租,它的出租回报可以来支付房子产生的相关费用。另一个角度来说,若干年之后,这也可以作为我生活的一个选择,给自己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子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虽然想得很清楚,在国内时也曾通过购买、置换的方式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过投资,但那时的她对怎样在美国买房几乎没有概念。回国后不久,她开始认真地做起功课。从基本购房流程到加州房产的地区分布,从在美国买房的优势、风险到如何选择房产经纪经过反复地分析、摸索,直到2012年年底,她再次到美国,正式开启了购房之旅。

子方也把目光投向了全美最受中国买家欢迎的城市之一:洛杉矶。和另一个热门城市旧金山相比,洛杉矶的居住条件更宽敞舒适,而且同样华人很多,即使英语一般也能很快融入,生活非常便利。

在美国,买房的第一步是选定房产经纪人。在尝试了两三个经纪人之后,她选择了一个之前曾与朋友合作过的天津老乡。在接下来的两周,经纪人按照她的需求和预算,推荐了洛杉矶周边二十多处房源。在一一考察过后,她最终选择了位于奇诺岗(Chino Hills)一座4房3卫,室内面积2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独栋小楼,总价60多万美元。

奇诺岗距洛杉矶市区大约30分钟车程,是继核桃市(Walnut)、钻石吧(Diamond Bar)之后又一个新兴的华人密集城市。除了预算、户型方面的考虑,子方选择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区。

身为大学老师,子方对中美之间教育的差异感触很深。虽然孩子才4岁,她已经为将来送孩子到美国读书做起准备,而这也是她到美国买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身边90%来美国买房的人,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

选定了房子,在房产经纪人的协助下,她准备了报价,与卖家达成协议后签署了购房合同。之后,她支付了四成的首付,并在当地主要针对华人客户的华美银行办理了为期30年的贷款。由于在国内已经做足了功课,整个过程顺利又轻松。2013年2月,已经回到国内的子方完成全部的购房手续,并很快将房子租了出去,每月租金2500美元。作为后续服务,她只需每月支付 一百多美元的管理费用,房产经纪人在当地替她打理所有与房屋出租、管理相关的事务。

这两年来,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已可以完全涵盖银行贷款、房产税和其他各种费用,还能略有盈余。这让子方十分满意。在她看来,自己“投资型自住”的模式达到了预期:“如果我完全以投资的角度去买房的话,可能三五年之后再售出,美国的房子不会涨得那么快,我会有损失。所以我也没想让它快速增值,保值就可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满足自住的需求。”

在子方看来,如果说过去投资海外地产是很难做到的事情,现在已是非常简单。在中国,像她这个年纪的中产阶层,无论是父母赠予还是个人奋斗,很多人手上都有两套房子。前些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各地的房屋迅速增值,许多人都因此获益。如果在此基础上对国内资产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整理,中产阶层在海外投资置业并非不可能。

子方把自己的购房经验写成了帖子,發在了洛杉矶华人论坛上,很快就受到了热烈追捧。她说,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有了在海外购房的打算。而随着APEC之后中美签证政策的放开,这样的人群还会更多。

子方表示,虽然暂时还没有移民的打算,但未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自己还会继续在海外购房,不会考虑再在国内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了。

不过,在美国的房产经纪人看来,像子方这样的中产买家在目前来讲还是很少的一部分。虽然总有人说“北上广卖一套房就能移民美国”,但实际上,和选择欧洲项目的人群相似,在美国置业的投资者大多仍是资产比较雄厚的财富人群。而这样人群的特点在房价更高的纽约则更为明显。

“我觉得如果资产在2000万人民币以上,或者至少1000万以上,可以考虑到纽约置业。否则会比较吃力,没有必要。”纽约区域中心市场总监刘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虽然身价不同,但他们大都选择的是“投资型自住”的模式。刘斌表示,他经手的客户中大部分都是企业老板、高管一类的精英阶层,由于纽约的房地产保值价值很高,在纽约置业可以实现其资金分散性投资的目的。买房时,客户主要会考虑房产的地段、品质和性价比,大多数人在全盘考量之后选择的是200万美元左右的房产。大约三分之二的购房者是为了自己居住或是给孩子读书提供一个住所。而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第五大道、华尔街都是非常热门的区域。

2014年4月,美国有媒体报道,一位中国富豪购买了两套位于曼哈顿地区、总价值1300万美元的公寓,整个交易通过微信完成,买家只考虑了一天时间,甚至没到现场看房。这事让许多美国人瞠目结舌,但在刘斌看来,这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接触到的客户,我觉得他们都是很精明的,考虑得很周全。也许他们做一个决定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认真考虑。只不过他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衡量很多东西。”

英国、日本正处在上升趋势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伦敦一直是来自全球各地的高净值人群选择投资置业的热门城市。但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者陆续进驻,还只是近两年的事情。

2014年5月,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国际住宅部的负责人张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他们的监测数据,三年前,中国内地买家在伦敦购房的比例仅为2%,如今已接近10%。

在天际(英国)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的国际销售总监文子嘉看来,在实际交易中,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更高一些。近两年来,国内楼市比之前有所滑落,而英国整体经济的复苏则带动了伦敦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加上移民英国的人数逐渐增多,英国的基础教育也越来越受欢迎等原因,中国投资者开始在英国活跃起来。就该公司的销售额来看,“2013年比2012年翻了两番,到了2014年9月,就已经超过了2013年的份额。”

而文子嘉认为这两年还只是一个开始。

“我认为现在还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还是一个起点,没有真正达到高峰期。”他说。

据文子嘉介绍,伦敦的房产租金回报率比北京上海要高出两三倍,如果市场稳定,房价的涨幅每年可达8%~13%。从市中心一区到六区,房产价值平均每6~10年就可以翻一番。而且,英国的贷款利率一般是2%~4%,和国内相比较低;首付只需支付房产总价的10%~20%,对资金的占用也不大。不少留学生的家长会在孩子入学时就买下一套期房,付完首付就能拎包入住,也是为将来做准备。

文子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买家在伦敦购房仍以走量为主,“一次性购买10套、20套的客户也大有人在”,但相比来自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热衷于豪宅的买家,总体而言,中国人的投资金额并不高。

另外,有资料显示:在仲量联行经手的大陆客户购买伦敦住宅案例中,大多数客户以投资为目的,总价50万~100万英镑的中端物业占主流。客户会充分利用贷款杠杆,首套房的贷款比例大多在五成至六成。

对于中国买家而言,同样处于新兴的房产投资市场还有日本。

周一楠已经在日本的房地产销售领域做了五年,在2013年10月之前,中国客户的人数一直非常稳定,但从那之后,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涌入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继而已呈现爆发的趋势。“我自己接触的客户,(2013年10月)之前每个月大概三四位,一年共有三十多人。但现在一个月就有60人左右来咨询、看房,实际成交的也有30人左右。”

自2012年底安倍晋三任日本首相以来,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日元不断贬值,加上2020年东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大阪还将建设大型赌场度假村各种综合因素为常年低迷的日本房地产市场吸引到新一波的国际买家,而中国人正是其中迅速壮大的群体。

根据仲量联行的最新调查数据,截至目前,来自中国的个人和企业在日本房地产市场上的交易额约为2.3亿美元,已经是2013年总金额的三倍还要多。

周一楠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在前几年,中国买家还主要集中在对日本有一定了解的群体,比如曾经在日本留学、工作过的人;但2013年10月以后,许多从没去过日本,对日本不太了解的客户也开始对日本楼市产生了兴趣。

在他经手的客户中,单纯以投资为目的的中国买家占到了70%以上,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将来养老、旅游方面的考虑。他认为,除了日元贬值带来的优惠,较高的租金回报率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日本的房价已经回落到了1991年房地产泡沫之前的水准。即便在房地产泡沫期间,房价虽然暴跌,但是租金一直没有变过,非常非常稳定。”周一楠说。

东京和大阪,是最受海外买家欢迎的两个日本城市,东京的房价基本和北京持平,大阪的房价只有北京、上海的60%,但出租回报率能达到6%~8%左右,是北京、上海的四五倍。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日本和中国相隔不远,生活环境、文化、饮食也都十分相似。而且,日本房产市场的诚信度让许多中国人对于在日本购房颇为放心。

此外,和欧美动辄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币的房价相比,日本的房屋因为体量小,房产总价低,最低六七十万元人民币就能买下一套房。这样低的门槛也意味着客户的背景更多元、年龄层也分布更广。周一楠说,他的客户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六十多岁的老年人都有,有保险公司的CEO,有著名的导演、影视明星,也有非常多的普通人。

对于普通人而言,卖掉北上广的一套房也许不一定能在欧美置业,但完全可以在日本实现。周一楠的一个客户就是在北京卖掉了亚运村附近的一处房产之后,来的日本。卖房所得的325万元人民币在日本买了一整栋楼,土地面积118平方米,里面有14户。整栋出租给他每年带来720万日元的收入,扣除各种税费后到手650万日元(约合33.8万人民币)。这样的收入已经完全足够他一家三口在日本生活。

在现阶段,尽管数量增长很快,大陆客户对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仍处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和台湾人相比,大陆买家的购买周期更长,成交量也较低。不过,许多业内人士都对前景抱有信心。英国朗伯德街研究所(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经济学家弗雷娅·比米什(Freya Beamish)就曾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的个人投资者似乎开始试水日本房地产市场,而这一趋势在中国放开资本控制后会得以强化。”

日前,安倍在宣布解散众议院的同时,也宣布将上调消费税至10%的时间延至2017年4月。有业内人士指出,这18个月的推迟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直接利好于日本的房地产交易。

2014年4月1日是日本消费税从5%涨到8%的一个结算日。“3月末的时候,我每天接电话接到手都酸了。客户打电话问这套房子还在不在,可能就过了5至10分钟,等我确认完毕之后再看,这套房子就已经卖掉了。”周一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海外置业的诱惑与风险    

搜房国际的负责人王凝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14年可以算是中国海外置业热潮的一个爆发点。近几年来,随着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一些有海外背景、之前曾在海外楼市成功“抄底”的购房者都有所收获。在201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不理想的情况下,他们在海外的经验便迅速在周围人中扩散开来。虽然一些人对海外情况可能了解不多,但海外置业相对北上广更低的房价、较高的租金回报率、房产的永久产权以及汇率带来的杠杆效应等,都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

王凝认为,就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国内和海外的市场都各有优势,但从汇率、投资的房产类型、安全角度等方面考量,海外置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正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的财富人群越来越希望进行一些分散性的投资,而全球化的資源配置正逐渐成为趋势。

“中国人愿意投资,但相对比较保守,他们更希望的是至少我不亏本的情况下能赚一些。”   王凝分析,对许多人来说,在对海外经济市场不够了解的情况下,选择发展相对平稳、回报也比较可观的不动产是比投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更稳妥的方案。

在现阶段海外置业的人群中,来自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客户相对较多,但在一些内地省市,比如成都、重庆、上海周边地区、东北、内蒙古,也都有相当大的需求,“有很多客户对于某一个国家不是很了解,但就是想去投资,这批人是我们重点需要去培养的客户,他们未来会呈现一个爆发的增长。”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当然,在另一方面,海外置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对于一些希望通过购买房产实现移民的客户来说,居留许可、永久居留、移民、入籍等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个别移民中介就曾利用客户对这些概念的不了解而设置“陷阱”。以塞浦路斯为例,据媒体报道,就曾有客户花30万欧元在塞浦路斯购房之后,才发现要申请永久居留权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附加条件。即使申请成功也不算移民,在入籍之前既不能在当地工作,也不能享受当地人的许多福利。

除此之外,由于对海外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并不熟悉,加上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中国投资者很容易在商议合同、法规政策、税费计算等问题上出现疏漏,导致判断失误,甚至上当受骗,引来更大的麻烦。根据某移民论坛上的一则消息,就在2014年11月22日,在里斯本郊区的一处小区里,因为在购房手续上出现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和小区保安以“房产不是该业主的”为由,将一名中国房主驱逐。

事实上,单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海外置业也需要投资者非常理性的思考。某国际金融财团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陈思进就向来对国人海外购房的热潮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中国买家之所以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是因为人们“从来没有扎扎实实地吃过房价下跌的亏”。

“最近三四年,我从北京、上海来的亲戚朋友,一到加拿大、美国,第二天就看房子去了。可过六个月、一年以后,渐渐就后悔了。”陈思进说,他的一个表弟前年从上海移民到加拿大,曾花36万加元购买了一套独栋洋楼,可是“当时36万(加元)买的新房子,现在25万卖都难了。”

不仅仅是加拿大,美国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次贷危机期间,全美房价下跌了37%,虽然中国人聚集的区域受影响较小,但唐人街等地区的跌幅也达到10%~15%。

而且,“但凡在美国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养房子的成本是巨大的。”陈思进说,对中国购房者而言,在美国买房意味着难以避免的持房成本。只要房价超过一定数额,租金根本无法涵盖房屋所产生的房产税及其他相关费用。而且,如果投资者长期居住在国内不能亲自打理“跨海房产”,一旦出现问题,也将十分麻烦。

此外,他还表示,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政府对财政的削减,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

根据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2014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房价相对于收入已经高估约10%,上涨势头将在2016年结束,之后将进入长达6年零涨幅时期。

陈思进指出,纵观欧美百年来的房价走势,如果仔细核算成本,无论是房价的上涨还是房屋出租得来的收益,从长远来看都抵不上货币的通货膨胀。

陈思进曾在华尔街工作20年,现在定居多伦多,他和太太至今仍住在位于多伦多金融街、每月租金2500加元的高档酒店式公寓里。他说,在欧美,合理的公寓租售比(月租金/房价)应该在1:140以下,而在租售比已近1:300的多伦多,租房要比买房划算太多了。他现在所租住的公寓,如果购买需要七八十万加元,他更愿意把资金用于投资其他金融产品,收益更高还更省心。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欧美,千万不要把房子作为很好的投资品,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房子就是消费品,像车一样。”

篇5:中国购房者心态调查报告

20xx年,房价走势仍是街头巷议、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何时出手购房,如何选择房产依然是广大购房者和准购房者们避不开的设问。近日,搜房网对全国各地3272名购房者展开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近8成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房价较高,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20xx年房价将下跌。对比去年此时近6 成受访者看涨房市的落空,如今购房者的预期普遍看空今年楼市。

一、八成受访者认为房价较高

1.1近半数受访者尚无房产

调查数据显示,47.47%的网友尚无房产,拥有一套住房的网友占1/3,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受访者占比18.76%。市场潜在购房需求较大,楼市尚有潜力待挖掘。

1.2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房价高

对于所在城市的20xx年房价水平,79.17%的受访者认为房价高,其中37.52%的网友认为过高。对比去年有84%的受访者认为房价水平较高,此次调查这一数字虽然小幅下滑,但反映出当下房价仍是购房者“难以承受之重”的现实。

1.3首套刚需占比过半

当被问及购房的主要用途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买房属于首套刚需,用作改善型住房的占比为34.1%,用于投资的网友不到1/10。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需求占比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2.61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正趋于冷静。

二、超四成网友看跌20xx楼市

2.1半数网友认为政策效果一般

去年各地楼市政策频出,对于调控效果,半数受访者表示效果一般,超过10%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差”或“非常差”,认为“比较好”、“非常好”的分别为12.94%、1.83%。

2.2超两成受访者加快购房节奏

去年第四季度,随着房贷政策松绑、央行降息等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暖态势。这些政策利好是否提高了购房者的入市积极性?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受访者表示会受此影响,表示将加速购房的占比21.21%,仍按原计划买房的受访者占比为28.23%,另有近1/4的人没有买房计划。

2.3近半受访者选择观望

当被问到“哪些因素会拖延购房计划”,结果显示,选择“楼市走势不明”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45.17%,反映当前市场观望情绪依然较为浓重。 受制于“房贷政策偏紧”、“房源优惠少”的网友占比分别为19.82%、15.44%,分列二、三位。其它因素占比均不足10%。

2.4 四成网友看跌20xx楼市

对于20xx年的房价走势,仅有27.56%的网友认为房价将小幅或大幅上涨,而主流声音并不看好今年的楼市:17.46%的网友认为房价将持平,40.98%的网友认为房价会下跌。相比20xx开年有59.88%的网友看涨后市,如今市场预期正在变化,购房者不再认为房价“只涨不跌”。

三、受访者倾向购买中等户型的普通商品房

3.1近六成网友计划今年购房

数据显示,56.8%的受访者计划在20xx年购房,35%的网友计划上半年出手置业。另有近超过4成的受访者表示暂无购房计划。相比去年同期,计划于当年购房的受访者占比仅小幅下降了5.49个百分点,房产作为刚性需求的特点依然十分明显。

3.2 七成购房者倾向购买纯新房

从购房类型看,69.84%的受访者表示将选择新建商品住宅,购买二手房及5年以上二手房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9.38%、8.56%。仅有3.13%的网友表示会购买商住两用等其它物业类型。

3.3 80-100平的房型最受欢迎

数据显示,超过6成网友选择100平米以下的房产,其中,80-100平米的房型最受欢迎。选择60平米以下房源的网友只占3.61%,折射出当下购房者换房成本高、期望一次置业到位的心态。

四、半数网友买房完全靠自己

4.1近8成网友能承受房价低于100万

根据调查数据,77.73%的受访者表示能承受的最高房价在100万元以下,100-300万元区间占17.41%,仅有4.85%的购房者能承受的最高房价在300万元以上。

4.2 超七成网友买房主要靠“自助”

从买房资金的来源看,77.2%网友买房主要靠自己及伴侣的收入,其中占总数50.31%的网友购房完全“自助”,另有7.46%的网友购房完全依靠父母或他人的资助。

4.3 超九成网友买房靠贷款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会选择贷款买房,选择银行贷款的占主流,比例为50.65%,16.74%的网友采取组合贷款。仅有8.08%的网友表示能一次性付款。

4.4 过半数网友可承受的首付比例低于三成

篇6:关于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网购替代率较高的商品(服务)依次是:飞机票和火车票、通讯充值和游戏充值、餐饮旅游和住宿等,其替代率分别为91.6%、87.9%和82.0%。

在网购用户的网购总额中,实物商品所占比重接近八成;服务类消费所占比重为19.4%。

22%的网购消费是网络刺激下所产生的新增消费需求。

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是网购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和网购足不出户节约时间。

城镇居民的网购替代率高于农村。

东、中、西部地区网购替代率差异不大。

网购替代率随着收入水平由低到高的变化而呈“V”字走势。其中,低收入和较高收入人群网购替代率高于中等收入用户。

网购替代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

有八成六的网购用户对网购体验表示满意。

49.3%的网购用户因为网购而增加了购买商品的数量,53.7%的网购用户因为网购而增加了消费支出,48.4%的网购用户表示今后会提高网购消费支出比重。

75.9%的网购用户认为网购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商家存在欺诈行为。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研究网购消费,对于研判经济形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开展的中国网购用户专项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样本兼顾了城乡人口、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分布等方面,共回收有效样本单位8333个。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主要因为:一是实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眼球;二是便捷的方式,大大缩短购物时间;三是丰富的信息,方便了消费者的选择和比较;四是时尚新体验,畅享现代生活方式;五是贴心的服务,体验顾客至上的感受。

网购替代率透析

网购替代率,是网购用户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比率。即在没有网络零售渠道的情况下,网购用户仍会在线下实体店购买商品(服务)金额占其网购总额的比重。根据调查推算,2014年全国网购用户网购替代率为78%。也就是说,在网购用户网购总额中,有78%是原本就需要购买的,其余22%是受网购刺激新产生的。

从商品大类看

服务消费的网购替代率高于实物商品,耐用消费品的网购替代率高于非耐用消费品。调查显示,2014年服务类消费网购替代率为86.5%,其中多数服务消费网购替代率都在80%以上,尤其是飞机票和火车票替代率高达91.6%。2014年耐用消费品的网购替代率为79.3%,其中多数商品的网购替代率都在 80%左右,只有工艺品和收藏品这类非生活必需品的网购替代率相对较低,仅为54.1%。2014年非耐用消费品的网购替代率为73.9%,其中各类非耐用消费品替代率均在73%-78%之间。

从商品品种看

18类商品(服务)按替代率高低可以分成3个方阵。

1.网购替代率较高的商品(服务)有两类,即飞机票和火车票、通讯充值和游戏充值,其替代率分别为91.6%和87.9%,在18个类别中处于第一方阵。这两类商品,基本上属于刚性需求。较高的替代率,显示了网络购物在这些领域的广泛性。

2.网购替代率居中的商品(服务)有14类,包括餐饮旅游和住宿、家具、保险和演出票务、手机和手机配件、汽车用品、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等,替代率介于73.5%-82.0%之间,处于第二方阵。这14类商品(服务)基本上属于次刚性需求。

3.网购替代率相对较低的商品(服务)有两类,即家政家教和保姆等生活服务、工艺品和收藏品,其替代率分别为66.9%和54.1%,处于第三方阵。

从城乡分组看

城镇居民的网购替代率高于农村。城乡居民由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差异较大,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其网购替代率也有一定差异。调查显示,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网购替代率分别为78.2%和76%,城镇高于农村2.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对各类商品(服务)的网购替代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城乡替代率差异较大的是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政家教和保姆等生活服务、工艺品和收藏品等。相对而言,通讯充值和游戏充值、服装鞋帽和家用纺织品、汽车用品、个人护理用品等城乡替代率差异较小。

从地区分组看

东部和中部地区网购用户的网购替代率相近,均高于西部地区。调查显示,中部、东部地区网购用户的网购替代率分别为78.8%和78.4%,西部地区为76.3%。

从收入分组看

不同的收入群体,其网购替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显示,网购替代率随着收入从低到高的变化呈“V”型分布。其中,月收入在10001元以上人群,替代率最高,达到82.9%。

从年龄分组看

篇7:中国玩具消费调查报告2010

发布时间:2011-4-8

一、概述

2011年1月中旬,中国玩具协会特委托专业调研机构,通过网络对近三个月中购买过玩具的全国各级城市消费者进行了系统调研。调查工作历时两周,回收有效样本5000余份;各城市样本比例依城市人口比例。

二、受访者基本情况 1.年龄分布 2.性别比例

3.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年龄分布 4.城市分布 5.学历情况

6.家庭月收入分布情况 1)总体分布情况

2)不同城市家庭月收入分布情况 7.购买玩具的动机 1)总体分析

2)不同城市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动机差异

三、购买对象(儿童)的情况 1.儿童年龄分布 2.儿童性别比例 3.不同性别儿童的年龄分布 4.为男孩/女孩购买玩具的金额分布 5.不同城市购买对象的性别差异

四、消费者实际购买玩具的情况 1.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品类特点 1)按照购买数量 2)按照购买金额

3)男、女性消费者对玩具品类的选择

2.消费者购买玩具的价位分布 1)总体情况

2)男、女性消费者购买玩具的价位分布 3)不同家庭月收入对购买玩具价位的影响 4)不同购买动机下玩具消费的价位差异 5)不同城市消费者购买玩具价位分布 6)为不同年龄段儿童购买玩具价位分布 7)给不同年龄段男孩/女孩购买玩具的价位差异

3.消费者购买玩具注重的因素 1)总体分析

2)不同城市消费者购买玩具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3)为不同年龄儿童购买玩具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4.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选择

(百货业商场、超市/大卖场、玩具连锁专卖店、网络、母婴用品店/玩具小店、批发市场等)1)总体情况——按购买数量 2)总体情况——按购买金额 3)不同年龄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选择 4)不同月收入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选择 5)不同消费动机下购买玩具的场所选择 6)不同城市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选择 7)为不同年龄儿童购买玩具的场所选择

5.消费者购买玩具的次数 1)总体情况

2)为不同年龄儿童购买玩具的次数

五、为各年龄段儿童购买玩具的特点 1.为0-12个月幼儿选购玩具的特点 1)购买玩具的品类 2)购买玩具的价格分布 3)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

2.为1-3岁儿童选购玩具的特点

1)购买玩具的品类(给1-3岁男孩/女孩购买玩具的品类)2)购买玩具的价格分布 3)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

3.为3-6岁儿童选购玩具的特点

1)购买玩具的品类(给3-6岁男孩/女孩购买玩具的品类)2)购买玩具的价格分布 3)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

4.为6-12岁儿童选购玩具的特点

1)购买玩具的品类(给6-12岁男孩/女孩购买玩具的品类)2)购买玩具的价格分布 3)消费者购买玩具的场所

六、消费者对玩具的品牌认知度 1.消费者的品牌敏感度 1)总体情况

2)不同城市消费者对玩具品牌的敏感度 3)品牌认知度整体排名-前10名

2.各品类玩具的品牌认知度 1)所调查的玩具品牌: Ø 婴幼儿玩具:

费雪 SMOBY 澳贝 Little Tikes 智高 仙霸 迪奇 多乐 儿乐宝 乐高 皇室 伊诗比蒂 迪孚 星月 奇智奇思 百利威 芙儿优 拉拉布书 Ø 益智类:

乐高 变形金刚 美家宝 世嘉 智美高 大富翁 哈玛 HABA 头大 爱松 HaPe 英德 大圣 木马智慧 宏基 木玩世家 邦宝 小鲁班 培培乐 培乐多 艾力克 地产大亨

Ø 塑胶电子电动类:

Tomy Takara Tomy Schleich 奥迪双钻 龙昌 星月 银辉 骅威 环奇 迪士嘉 小白龙 群兴 艳阳春 Nerf枪 小马宝莉 Ø 娃娃类:

芭比娃娃 可儿娃娃 迪莎娃娃 迷糊娃娃 丽嘉娃娃 小布娃娃 Lucy 娃娃 乐吉儿娃娃 Ø 模型类:

SIKU 必格 风火轮 火柴盒 蓝盒 万代 雷虎 升华 Piko Maisto 百万城 星辉

2)婴幼儿玩具品牌认知度 2.1)总体排名 2.2)不同城市差异 2.3)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差异

3)益智类玩具品牌认知度 3.1)总体排名 3.2)不同城市差异 3.3)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差异

4)塑胶、电子电动类玩具品牌认知度总体排名 4.1)总体排名 4.2)不同城市差异 4.3)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差异

5)娃娃类玩具品牌认知度 5.1)总体排名 5.2)不同城市差异 5.3)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差异

6)模型类玩具品牌认知度 6.1)总体排名 6.2)不同城市差异 6.3)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差异

3.骑乘类产品的品牌认知度 1)所调查的骑乘类品牌:

捷安特 好孩子 ToyStory 派浪 小丽明 好来喜 Beisida 妈妈爱 小天使 乐美达 宝宝好 大阿福维克斯 好来喜 贝瑞佳 祺月 米家

QQ熊 风速 小叮咚 神马 群兴 智乐堡 华达 囡囝好

2)骑乘类产品品牌认知度 2.1)总体排名 2.2)不同城市差异 2.3)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差异

七、消费者实际购买玩具品牌排名 1.婴幼儿玩具品牌购买率排名 2.益智类玩具品牌购买率排名 3.塑胶电子电动类玩具品牌购买率排名 4.娃娃类玩具品牌购买率排名 5.模型类玩具品牌购买率排名 6.骑乘类品牌购买率排名

八、消费者2010年购买过的卡通动漫授权玩具 18个主要授权形象:

迪斯尼卡通形象系列 天线宝宝 花园宝宝 海绵宝宝 猫和老鼠 托马斯 奥特曼蓝兔 喜羊羊与灰太狼 天眼 西游记 天下掉下个猪八戒 铠甲勇士 晶能战记特攻 机甲兽神 钢甲卡卡龙 开心宝贝

上一篇:熟悉的陌生人情感散文下一篇:班组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