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托物言志作文

2024-05-18

荷花托物言志作文(通用18篇)

篇1:荷花托物言志作文

“出淤泥而不染”人们常用这句话赞美荷花方洁高贵的品质,可我以为这样有些贬低了淤泥,在人们赞美荷花时为什么偏要认定淤泥在荷花下面就是污染了荷花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池塘里开满了荷花,赏花的人们纷纷赞叹道:“我们生得这么美丽为什么要受淤泥的污染呢?我们把他脱掉吧!”于是淤泥被驱逐了,而不久后美丽的花也就纷纷凋谢枯萎。

可见淤泥在荷花下面并非污染了荷花而是养育保护了荷花,它们是荷花赖以生存的沃土,只不过面貌丑些,但品质高贵。

在世界上,人们做到默默奉献是很难的,而做到像淤泥这样在默默奉献的同时还要忍受人们对它的鄙视那就更难了。

虽然陪衬荷花的绿叶也具有默默奉献的品质,但它的这种精神还能被人吗发现颂扬,而淤泥却不同。人们啊,当你们赞美荷花时是否想到了默默无闻的淤泥呢?

篇2:荷花托物言志作文

六七月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荷叶上挺立着美丽的荷花,花朵是那么纯洁,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粉红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纯白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很难用几个优美词句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荷花开花有早有迟,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还有的尽情绽放,粉红柔嫩得如少女的笑脸,恬静,美丽,惹人喜爱。一阵微风吹过,那些美丽的少女摆动自己动人的舞姿,翩翩起舞,亭亭玉立,让我情不自禁的陶醉于其中,自己好像变成一只蜻蜓在荷花上嬉戏,玩耍,唱着歌儿。。。。。。。

在烈日炎炎之下荷花竟然能开得如此轻松自在,顶着炽热的太阳,散发出沁人的香气,这跟别的花比起来不显得非常可贵吗?别的花在烈日面前垂头丧气,而荷花却挺立枝头敢于对抗,在烈日面前毫不畏惧,这种顽强的精神令我赞叹不已。

当然我对荷花的喜爱还不止于此,它出自淤泥而不染,有着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使我明白它有着高尚的品德,而荷花的叶子微呈波状,富有光泽,似乎涂了层蜡,在这淤泥里丝毫感受不到一点儿感染坏色,始终透着生机,活泼。有了它的衬托,荷花便显得格外清丽,纯洁了,想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我又不知不觉想起一首诗,来吟咏赞美荷花: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那荷花总是那样谦逊,那样顽强那样高雅,又是那样坚贞纯洁,我又被陶醉了……又如蜻蜓一般在荷花上嬉戏,玩耍,唱着歌儿……

篇3:如何写好托物言志的作文

所谓托物言志, 就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 或叫感物抒怀, 又叫咏物抒怀。中学语文课本上, 选择了大量优秀的托物言志的文章, 诸如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 通过描写客观事物, 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心得, 托物言志的作文,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训练, 提高认识, 学生才能写出优秀的托物言志的作文来。

一、探究优秀作品

中学课本有多篇著名作家写的托物言志的文章, 如 《陋室铭》, 《白杨礼赞》等。在这类作品中, 作者往往只是借助常见的平凡的事物就能把自己所言的“志”托出来。通观几篇文章, 妙笔生花的作者都不约而同遵循一个思路:即先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 接着把所要写的事物放在这个不利于物成长的环境中, 进行一番全面细致的叙写和描绘, 然后对这个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进行赞美感叹, 同时进行相关的联想, 完成由物到人的转化, 进而来赞美这类人或赞美这个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最后进行号召或表明自己向它学习的愿望。语文老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 要有的放矢, 引导学生反复读诵这些经典的名家佳作, 细细品味和揣摩, 认真探究, 学会方法, 对托物言志的文章, 有了认识和基础, 再让他们动笔写, 至少他们不陌生, 容易上手。

二、细致观察事物

在对中学生进行托物言志的作文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观察是学生作文前的重要准备, 也是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生不去观察, 得不到材料, 作文当然就写不好, 进行托物言志方面的作文写作时, 容易陷入空洞, 肤浅, 事物写不好, 缺乏精彩和亮点, 要想言志出彩, 要想整篇作文浑然一体, 那是不可能的。写作就是写生活, 要想写出好文章, 尤其写出托物言志方面的好作文, 观察是第一课, 一定要学会观察。如《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干、枝、叶、皮的描写, 对其颜色、形状、性质, 进行细致描写。这些都是建立在作者仔细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

观察的时候, 一定要认真仔细, 对任何细小的地方都不能放过, 要进行多次观察, 了解事物的特征。比如说我们观察一只猫, 对猫的大小、颜色、形貌, 要有大体上的认识, 再观察它的头、耳朵、眼睛、鼻子、嘴等五官特点, 它的叫声有无变化?它在来生人、外出、进食、睡觉时, 又是什么样子的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细致的观察。在描写的时候, 就要对观察得来的材料, 根据文章内容需要进行选择, 把最生动具体, 最有用的材料写进文章里, 这样写出来的托物言志的作文, 就内容详实, 为言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入笔饱含感情

描写的事物, 一般都是自己熟悉的或是家乡的特产、小吃。所以要求学生要带着感情去写, 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为此, 我们可以巧妙使用一些修辞方法, 尽量使所写的物品生动形象。最好能用人物或事例, 以情感人, 以情取胜。

在进行托物言志的作文的写作时, 学生要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 如果只是描写细致具体, 而看不出作者感情态度, 那还不能算是好文章。一般首先可以在文章开头、结尾, 通过叙述和抒情, 表达自己的感情, 但重要的还是要在描述当中, 自然融入自己的感情, 使文章声情并茂, 分外生动。没有感情, 写出的作文就干巴巴的, 不容易感染人, 连作者都感觉写出的文章不好读, 更别说影响别人了。

四、中心积极乐观

在对事物进行一番有计划、有目的、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 就要展开联想。

篇4:托物言志 寓意深远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在这首诗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竹的典型特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简笔勾勒,画面感特别强烈。“也只有沿着坚硬的环节/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变的志向”组成第一幅画,其主题是奋发向上,力争上游;“也只有绿/才是你一生想说的/那句话”组成第二幅画。“绿”,是其中唯一的色调,满目苍翠、终年常青的直观感受不仅显示了竹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引发我们美妙的遐想:“在忠臣传里/才能读到/茹冰饮雪/终于成为你生命的全部”几句诗凸现了竹傲立冰雪的英姿。接着扑入我们眼帘的是竹子面对“风的构陷”甚至“最冷的朝代”仍然笔直挺立、宁折不弯的坚影。四幅画分开来看,卓尔不群,超凡脱俗,拼起来又组合营构出竹的完整形象、品格和气质。

当然,出色的诗人绝不是个机械的素描家,诗人笔下流出的竹也绝非单纯的、静止的物象描摹,而是经过了诗人主观情致的浸泡,渗透了诗人对民族底蕴和民族灵魂的深邃探索。这种在“物”境中建构“情”境的艺术追求,使得他笔下的竹除了固有的具象意义、给人以具体的艺术美感之外,还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种象征。不言而喻,竹直插云霄的“不变志向”、“一生”追求“绿”的不变信念、“茹冰饮雪”的无畏壮举,分别寓意着“龙的传人”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高贵精神,执著顽强、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以及藐视强暴、勇于牺牲的豪迈气概。在第四幅画里,“人”的影子已十分明显——竹的坚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不因赞美而酥软、不因诬蔑而屈服的具有强烈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坚贞不屈品格的龙的传人。而“父母兄弟都是/这样的个性”更是全诗画龙点睛之笔。它不仅使每幅极具感染力的独立画面及其象征意蕴得到了巧妙的整合和升华,而且把对个体“龙人”人格的由衷赞美自然扩大为对整个民族精神的纵情讴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中国脊梁式人物”在诗人明朗清新、朴实有力的笔端流淌下跃然纸上,傲然挺立!

篇5:荷花托物言志的作文

听长辈说荷叶用处可大哩!它生长时挨挨挤挤的像一些绿盘子。它在初夏时,就已经发芽了;它在夏至过后,就像圆盘子了,那时,就已经可以剪下来,洗干净再煮出汤汁做成暑茶了。

荷花有许多颜色,粉红色的、深红色的、白色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每一朵荷花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荷叶之中。

最有趣的当然是莲蓬了。为什么说它有趣呢?因为它像变色龙,会变颜色,而且还能结果子呢!荷花凋谢后,剩下一个像倒过来的圆锥体,那就是莲蓬。莲蓬的果子是什么呢?原来,莲蓬的果子是莲子。它生长时是看得见的,在花凋谢后就能看见莲蓬里面有一些黑黑的“斑点”,那是莲子的嫩芽。大约过了十天,莲子就能看见四分之一了;再过半个月的时间,莲子就有三分之一大了,同时莲蓬的颜色也开始由绿变黄了;等再过半个月的时间莲蓬开始由黄变黑了,同时莲子也就熟透了。

等到荷花、荷叶、莲蓬全部凋谢时,就剩下躲在泥土里不肯出来的莲藕了,莲藕也跟莲子一样能吃的,煮成汤香喷喷的,做成葱藕辣菜那味道更是说不出的好吃了。

篇6:托物言志作文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小的不值一提。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到座位上,放好课本,等待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书本放到桌子上,开始讲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的住的粉笔,转身为我们写课题。“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了粒粒白色的颗粒状,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就慢慢地不见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点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就消失了。

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旁。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啊,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与他人。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你是多美的伟大,我赞颂你,粉笔!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头上有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尾巴细长。年轻力壮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身影。牛把自己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头牛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堆干草和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是草,挤却是牛奶。

这默默无闻牛让想起了,生活中像它样人。种地农民、工厂工人、学校老师,他们就像牛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人。二零零六年七月日,青藏铁路开通了,这又使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们就没有这样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尊敬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定要好好学习牛这种精神!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像蜡烛的老师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教师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地照料我们,使我们可以茁壮成长;有人说老师是我们学习征途上的导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还有人说老师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但我却要说老师像一枝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像蜡烛的老师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教师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精心地照料我们,使我们可以茁壮成长;有人说老师是我们学习征途上的导师,是他们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还有人说老师就像一个永远不停止工作的机器;但我却要说老师像一枝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老师默默无闻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每当放学后,经过老师的窗前总会看到老师们仍然在那些电灯的陪伴下认真地批改作业、备课,甚至为了使我们可以理解得更透彻,学得更扎实,老师不惜花费很长时间去做很多的模型。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对勾以及每一个红叉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当我们有不懂的难题时,老师总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师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学们,不要等到事业有成,就在今天,就在师生相处的日日夜夜,我们就要把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福献给恩师,使我们的恩师时时感受到莘莘学子的爱的热流!

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甘为人梯,他们清贫一生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给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

篇7:托物言志作文

昙花的颜色是白色,淡淡雅雅又让人觉得清新的白色。它的香气十分宜人,昙花枝叶翠绿,颇为俊俏,每逢夏秋夜深人静时,展现美姿秀色。此时,清香四溢,光彩夺目,花开时令,犹如仙女降临,甚为壮观。

昙花开花的时间一般在晚上8~9点钟以后,盛开的时间只有短短3~4个小时,非常短促。昙花开放时,花筒慢慢翘起,将白色的外衣慢慢打开,然后由20多片花瓣组成的、洁白如雪的大花朵就开放了。花瓣在逐渐张开时呈螺旋状。花朵颤悠悠的摇动着,好像在翩翩起舞。只要它动一下,便会有一片花瓣缓缓张开,这时便能闻到一股清香。每一片花瓣张开,就有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觉到里面好像是存放香气的“仓库”,正在把香气贡献出来,这香气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淡淡的香气弥漫出来。每片洁白的花瓣光如镜,白如玉,它那娇媚、诱人、可爱的花瓣好像对着人们点头微笑,散发出纯正的芳香,沁人心脾,令人舒畅。可是开放只有3~4小时后,花冠闭合,花朵很快就凋谢了,真可谓“昙花一现” 真是十分之短啊。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只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灿烂。”——萧伯纳《解放军报》。是的,人生对于我们来说,很长很长,但是,对于昙花来说,很短,刚刚开放,才三、四个小时就凋零了,可是,它也让自己的生命有了光彩、有了意义。很多人的生命都是默默无闻的。有些人做了个调查:如果,生命重来一次的话,75%以上的人,都能成为名人。我们一定要在生命漫漫的长河中,展现我们自己生命的光辉。我们一定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要让无意义的事占满了我们的生命。

篇8:托物言志的名篇——《陋室铭》

文章开头用古人常语:“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接着写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房屋虽简陋, 但它的主人却有高尚的情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就不会觉得其“陋”。

文章对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描述:“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写陋室环境 (景色之雅) 一“上”一“入”, 生动传神, 化静为动, 一“绿”一“青”衬托陋室别致宁静。写人际交往 (交往之雅) , 前句实写, 后句虚写, 一“有”一“无”对比, 虚实相映。写陋室中的日常生活 (情趣之雅) , 前两句实写, 后两句虚写, 一三句相照应, 二四句相照应, 一正一反, 虚实相生, 相映成趣。

文章最后写道:“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收束全文, 说明“陋室”不“陋”。文章境界至此突然升华, 令人拍案叫绝。

同学们学完课文除了要能背诵、能翻译、有感受, 更主要的是需要领会“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的高明之处。

篇9:托物言志激励人生情怀

1.适逢改革开放无意中发了横财,家里经济宽裕,父母文化浅薄,影响到子女不认真读书。

2.父母贪官受贿,金钱来得容易,对读书不感兴趣。

3.父母离异,无人看管,无拘无束,对读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且经常旷课甚至在社会上打架斗殴。

对于以上缺乏励志,而尤其是没有上进心、厌学的中学生来说,倘若不对他们在精神上加以深入教育,长此以往,必将大面积影响到那些爱好读书之人。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些缺乏励志的中学生的教育工作重担肩挑起来。结合自己所教中学语文学科,除了教好自己的学科之外,借助八年级上册课文中的《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短文,以自己的几种教育模式,对阻碍当今中学生的励志消退起到了一些小小的作用。

一、以短文精髓为“底蕴”,促进学生好学行为增长

《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短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文字优美,意味深长。学习时反复诵读、用心品味,可以从中慢慢领会作者的人生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两位作者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的内在灵魂。刘禹锡、周敦颐虽然不是同一代人,但是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境界却是相同的。两位古人共有的文人气质尽管我们不能去相继模仿,那种以狭小陋室为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成为做人的圭臬,与我们当今部分人们追求豪华享受、贪图腐败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首先,我点名那些学生朗读这两篇短文。虽然他们极不情愿,但我还是反复鼓励:“同学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同学朗读这两篇课文!”教室里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这种压力之下,几位同学再也不好意思拒绝,其中一位同学主动要求由他起头,我欣然答应。朗读正式开始了。虽然不算铿锵有力,但也比他们平时懒得张嘴好得多。朗读结束了,我又向这些同学其中一位提出问题:“王××同学,读了这两篇短文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是否能给我们分享?”说句心里话,以前我提问总习惯偏向那些成绩好的,今天我专门指向那些不愿读书的学生。当然,我的这一“新举措”他们自然也心中有数,看来今天老师要拿我们“开刀”了!停顿了大约十秒钟,那位同学开口了:“读了两篇短文,我的感想是两位作者有着比一般人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听到这一回答,我非常高兴,紧接着我又将问题深入一步:“好的,请问王××同学,你能否将这不一样的思想境界说得更具体点?”我的声调明显比平时温柔了许多。又大约停顿了五秒钟:“这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就是他俩以德至上,看待问题和一般人不一样,托物言志,体现了他们的志向和情操。”

二、以当今名人事例为范,提高学生励志情怀

为增强学生的励志意识,我在课堂又采用当今名人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今年在我国,有一位作家获得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还没等我的话说完,就有一位男同学举手抢先回答:“老师我知道,他是莫言!”其他同学也在下面纷纷议论,有的说他得了750万元人民币,有的说他的著作已脱销……看来同学们对这件事还是极为关注的。“同学们,莫言在我们中国是第一个获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我们在座的同学要不要向他学习啊?”“要!”全班同学立马回答。其中有一位擅长写作文的叫马××的女同学举手,我示意要她发言。“老师,我特别喜欢写作文,长大了我也要和莫言一样获诺贝尔文学奖!”一席天真、富有豪情壮志的言语把全班同学说乐了。“同学们不要笑,我认为马××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大家从小就应该有理想抱负,要有励志意识。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因为世间什么都可以买到,唯有时间不可求。至于说到莫言获奖,这不单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国家的光彩。但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莫言获奖除了他的文学水平高以外,还存在一个机遇问题,不是所有作家都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有的作家写了半辈子还没有得过任何文学奖,更有的爱好文学之人写了一辈子也没出版过一本书。我认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不要过多去考虑什么利益,就像我们写作文不要过多去争论分数一样。语文不像其他自然科学有一个标准答案,例如:刘翔跨栏体育项目,是以科学计时为标准,没有半点讨论可言。但水上芭蕾等一些记分体育项目,就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每位裁判所定的分数不一样,语文有点类似于这种记分方法。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就拿莫言来说,当初他写小说,绝不会为了这个“诺贝尔奖”去废寝忘食、日夜操劳地写,倘若是这样,我想他今天绝对没有资格站在这个领奖台上!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不为虚荣所迷惑,才能真正创造、创作出不一样的产品和作品。同样,我们学生写文章,能获奖当然是好事,但也不要为了获奖而绞尽脑汁。就拿《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短文来说,我想当时也没有获得什么奖项,只是两篇文章寓意深刻、文字优美,是育人的好教材才得以世代流传下来,刘禹锡、周敦颐的大名才名扬天下。我希望缺乏理想抱负的同学振作起来,认真读书,读好书,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你们的一切!”也许我的这一段话较为精辟,博得了全班同学的一片掌声。

篇10:托物言志作文

它就是蜡烛。

蜡烛的长相十分普通,十分不起眼,加上现在有了电灯,它便渐渐被我们冷落了,被我们随随便便地扔在某个角落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它始终没有再次戴上那顶金帽子,没有再为我们做出贡献,它的身上有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们也没有注意到,没有给它擦洗身体,就这样,它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摆设。

有一天晚上,我正赶着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头顶上的大灯照在我的作业本上,作业本上的一切我都看得一清二楚,使我做作业时倍感轻松。

突然,电灯灭了,没有任何心里准备,光就消失了。一瞬间,周围一片黑暗,和我们家相邻的几幢房子里也是一片漆黑,没有一丝丝的亮光。这一大片黑暗告诉我:停电了!

这可怎么办呢?没有光我可怎么做作业呀?不做作业,明天会被老师批评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老师批评多难为情啊!

我想啊想,忽然想起了蜡烛,对了,蜡烛也能释放光芒!

我立马冲出房间,在放蜡烛的地方不停地摸索着,没过一会儿,我摸到了一根矮矮的,白色的蜡烛,立刻用火柴将它点燃了。

小小的蜡烛静静地站在我的书桌上,用它头上的那小撮火焰照亮我的作业本,让我能够继续做作业。一阵微风吹过,烛光抖了抖,蜡烛流下了一滴眼泪,也许是因为自己终于派上用处而激动地流泪了吧。在蜡烛的帮助下,我做完了作业。

电来了,蜡烛已经几乎烧光了。我十分感激蜡烛,如果没有蜡烛,我根本做不完作业。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看似很平常,但却有很大的作用。

篇11:托物言志作文

化学里学到,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态。它或为井,或为湾,或为湖,或为溪,或为河,或为海。水适应着不同的环境而成为不同的形态。

海固然可以吞吐日月,湖亦可把天空与白云揽入怀中,而一滴水同样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

生活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像水一样吧,去适应生活。即使我们是一滴水,也用不着妄自菲薄。我们同样能反映出生活的五彩缤纷。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先也。这是老子的一句话,此语道出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

每次到海边玩耍,看着手中的圆滑光洁的鹅卵石,看着被冲刷成姿态万千的礁石,我总有种莫名的感叹:这就是水啊。

水与石哪一个更坚硬?柔与刚哪一个更永恒?

女人是水做的。如水一样柔弱秀美,如水一样坚韧顽强。

当苦难让男人长吁短叹,当不幸让男人仰天长号,当命运让男人卑躬屈膝,女人用自己柔弱的手,拉起自己的男人,扯上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前走着。

有时我想,女人便如那被禁锢的水。当堤岸牢不可破时,你看到的是波平如镜,水光涟滟,天光云影;可一旦堤岸塌毁,水无尽的潜力瞬间被释放出来,一泻千里。

水是无色无味的。而我们喝的水却是有味的:泉水是甜的,海水是咸的,除非是蒸馏水。为什么水会有味道呢?答案很简单。水中含有“杂质”。

看来某些杂质并非不好,这正像山泉,因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而备受人们青睐。

有杂质并不可怕,最要紧的是它是有益的,并且能化有形为无形,将自己融入水中。

篇12:托物言志作文

在暖洋洋的春风中,她跳着美妙的舞蹈。她有些羞涩,花苞略微张开。青绿的妙曼身躯上,粉红的面庞上好似罩了一层淡白的纱巾。万花丛就是她的舞台,她像一位花中皇后,露出甜美的微笑,盖过了千万花朵,其它的一切好似都不复存在,有的,仅是这株优美的郁金香。

深浸在花的意境中,对成绩平平的懊恼飘散如烟,口中喃喃“花、花……”

去年夏季,我到这里时,它还在休眠,与现在相差甚远,一直到冬季,它还才刚刚生根,发出一点新芽却还埋藏在土地之下,我对他很失望,认为他已经是无用的了。可到了几个月前,翠绿的新芽开始蓬勃生长,没过多久,一只郁金香长了出来。我惊了!

花和人一样,会慢慢积蓄能量,那时,他们平凡、无光,可经历了漫长隐忍,它终会绽放美丽的花朵,他终会释放耀眼的光彩。

篇13: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两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 但学生易将二者混淆, 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它们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 但只要仔细分析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 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 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心情, 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 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爱莲说》就是一篇借物咏志的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莲花的形象和品质, 借莲喻己, 托物言志, 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 要在污浊的世间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讽喻趋炎附势, 追求富贵的世风。二者有相同点。首先, 都是间接抒情, 不同于直抒胸臆。它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 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 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其次, 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 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 或景中含情, 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 蕴而不露。托物言志是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 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 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志向表达出来。第二, “托物言志”中的“志”, 含义很广, 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 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如“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 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 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 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第三, “托物言志”, 只要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 即达到写作目的。“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 情与景会, 寓情于景, 情景相生, 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下面我们对比两首古典诗词, 来分析二者的区别。 (1)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全词上阕写景, 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 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下阕写散步。江村小景绘好之后, 视角则陡然一转, 步入画中:“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最后两句乃点睛之笔,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 “又得浮生一日凉”则又更进一层。透过幅幅画面, 我们可以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 (2) 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刚出土, 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但它虽小而并不弱, 在“深草”的包围中, 它不低头, 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 又直又硬, 一个劲地向上冲刺, 锐不可当。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 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小松尚幼小, 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 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 而加以爱护、培养, 那才是有识见, 才有意义。然而, 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 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 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才的, 有多少小松, 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啊!读到这里, 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名义上写不为人识“小松”, 实际上在写人。诗人通过描写“小松”坎坷的经历描写, 表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思考。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篇14:托物言志作文

竹生长在荒山野岭,竹子开始出土,一寸长的嫩芽,就有节有叶了,生机盎然,当寒冬的气流还没完全褪去的时候,新竹就悄悄萌生了,春雨过后,竹笋脱壳成竹,冲霄而上,像剑从鞘中抽出,高达八丈,竹子生长本来的情态就是这样。

我爱竹子,竹子有不惧压力的强大和不惧困难的品格,竹子全身都是宝。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这句话不正是说明竹子有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吗?竹子使我想到了过去的中国,在被外来侵略者欺凌时,那些英勇的战士,为了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为了保卫国家,坚持作战,甚至不惜失去了生命,他们身上体现的这种自强不息,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不正如同竹子的品格吗?

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们确实常常躲不掉风吹雨打,但是如果愿意,我们何必要打造一艘艘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船呢?为什么不让我们的梦想在饱受风吹雨打的同时被冲洗得更加光鲜亮丽呢,在别人畏惧不前的地方,你勇敢地走出去;当别人还像风一样凝望着远方的时候,你却像风一样已将远方一步步的走过了,你可能会弄的伤痕累累,但是你勇敢的走过了,感受过了,经历过了!

篇15:托物言志作文

――题记

反复在心里追问着:再次相见,你会和我面生吗?

银铃般的歌声碎落进溪水,许是这样,小溪才会“哗啦啦”地流淌吧,慢慢滋润岁月的土地。没想到再见时,你还是那般的可人!俏丽的藤蔓依旧灌浆丰盈,探出头,也不知流动的溪水能否映射出你不变的容颜?鹅卵石愈冲愈光滑,溪流也只有触碰到这错落有致的宝石,才会扬起水珠,飞出好远,去反射着太阳光,溅落在草叶上,明晃晃的,真美。虾米若隐若现,拉着弓,自以为隐蔽地时刻待命,准备射击……

怎会忘记小溪曾是山村的`缩影?小溪如旧,没想到再见时,山村会变了摸样!

麻雀栖息在电线,零零落落;盘山公路伸向天边,曲曲折折;卡车穿梭在公路,轰轰隆隆……那时的鸟语混着花香,那时候小径像你娟秀的笔迹,书写着山林的清新……哪比得上现在?信息发达了吧?交通迅速了吧?小溪呢,真没想到再遇见时,这是你生存的环境。

那时小溪醒得那么早,她总和着清风,“叮叮咚咚”,奏起交响乐。那时人们都太腼腆,低声细语的,是怕扰了自然的兴致吧。小溪耳中,唯一来自人类的,是叫卖声吧?什么“鱼四元一斤”,“菜一元三把”。太淳朴了,世外桃源般的恬静。也没过几年,现在就不同了。天还蒙蒙亮,远方就传来刺耳的卡车轰鸣,远远盖过那份恬静。人自然就不那么温婉了,粗声粗气的。山村倒是热闹得很快,小溪却被盘山公路拦腰折断,死气沉沉,真令人压抑啊。还有满坡塑料薄膜,只会反射太阳光,晃人的眼睛。

篇16:托物言志作文

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我的眼前一片漆黑,不用说,肯定是停电了。我边想边用手电筒的光亮照着,找到了一根不足十厘米的短蜡烛。之后,我用打火机把这根蜡烛点燃,房间里顿时明亮了起来。这根平时不起眼被我遗忘在角落里的蜡烛,在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帮了我大忙!瞧,它那微弱的光亮照亮了我的作业本,我又能够写作业了,真棒!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的作业最终完成了,蜡烛也慢慢地流着它那晶莹的泪珠,一点点,一点点,悄悄地消失在我的眼前。

看着那越来越短的蜡烛,我仿佛懂得了什么……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我,它把自已的一点生命,化做了火光,留给了别人。自已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它完成了自我的职责、使命和任务……蜡烛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我们尊敬的教师不也像这蜡烛一样吗在课上,教师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像园丁一样,精心培育着自已苗圃里的每一株小苗。在课下,教师像母亲一样关爱着我们,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教师及时地给我们阳光般的温暖和关心,使我们能够重新鼓起勇气,勇敢地应对挑战。而当我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教师却要为我们辛苦地伏案备课准备明天的上课的资料,为我们批改作业、试卷。在教师精心地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地“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地重复着这平凡而又简单的工作,教师不就正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我,照亮了别人。在生活中像教师一样具有这样蜡烛精神的人还有很多,如,城市中的美容师清洁工,山区里及时为人们传递信息的邮递员,救死扶伤的医生……

那一根根普通的”蜡烛",精神是那么可贵啊!品格是那么高尚!是那么值得我们学习啊!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位俱有蜡烛精神的人。

篇17:荷花托物言志作文

高考诗歌专题复习中, 托物言志与象征手法这两个概念使用的频率很高, 但有些学生却常把二者混淆起来, 甚至有些教师有时也分不清这两个概念。二者同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都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来寄寓某种情感, 那么, 它们又有哪些细微的区别呢?

一、从内涵理解上来看, 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作品内涵易于理解, 而运用象征手法的作品内在含义却委婉曲折

要理解托物言志的内涵, 无需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及特定的环境, 往往只需明确所咏之物 (意象) 的特点即能揣摩到作者的用意, 其目的是为某种情感或哲理寻找寄托的载体, 形象地表现出来。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这里物象 (蝉) 的自然属性很容易把握:生性高洁, 啜饮清露, 居高声远。作者借咏蝉所抒发的情感就是:贤能之人, 并不需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然能声名远扬。这种物象的自然属性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和推断是很明显的, 所咏之“志”往往在字面上就有所提示。

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贯穿在一个句群、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 是含蓄深沉的, 它着重于阐明内在含义, 对内在含义的理解, 必须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文章所描绘的特定环境和具体形象, 而且这种内在的含义一般不出现, 需要读者展开联想才能委婉、曲折地表示深远的思想意义。如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 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要想得知“菊”的象征义, 非得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不可, 非得对诗中的一些形象展开联想不可:诗人郑思肖生活在宋元之际 , 这首诗写于宋亡之后, 文中的“百花”象征丧失民族气节, 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象征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寓指坚持民族正义;“北风”象征元朝统治者。这样一联想, “菊”的象征义就明确了, 它象征着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再如, 鲁迅《药》的结尾、茅盾《风景谈》的结尾, 整个段落是象征。高尔基的《海燕》、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茅盾的《白杨礼赞》等更是象征贯通全文。

二、从形式运用上来看, 运用托物言志侧重于形似而抒情, 而象征却重在神似而明理

托物言志的特点是由实到虚, 由所咏之物的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 (情感、意趣) , 不苛求“神似”, 只在乎物之特点与人之情感的相通。如梅花, 它最先开放、傲雪斗霜 (自然物性) , 表达着敢为人先, 不畏权贵的情感 (意趣) 。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写梅花因风布远, 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梅花反映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言浅而意深。

象征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某一特定形象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 特点也是由实到虚, 以物示义, 但却苛求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神似”。如杜牧的《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萧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诗中“早雁”象征了遭射四散, 流离失所, 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表面写“雁”, 实际句句写人, 婉曲细腻。

三、从运用范围上来看, 二者也有细微的区别

篇18:托物言志作文

7.13班

53号

文世辉

我走在繁花争艳的小路旁,停住了脚步。望着那鲜艳的花丛,心里不禁有些厌恶。

花,总是那么引人注目.因为花儿美并香.想想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有那品德高尚的梅花.无数的花儿,美的美,香的香,招蜂引蝶.花,的确很美,但还有更美的,那就是草.草,没有花儿鲜艳的色彩,没有花儿浓郁的香味,也没有花儿那样的千姿百态.但,却是最美的.草很美,因为它是无私的.它不要美貌,不要彩衣,不要赞赏,默默无闻的装饰着春天.春天,花儿争芳斗艳,美丽迷人.而草却显得有些单调,只是绿绿的,小小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小小的、绿绿的草来衬托花儿的美,或许,它们至今都得不到人们的赞赏.草很美,因为它独一无二.花儿,红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时间久了,不免有些乏味.因为他们太艳了,太香了,看久了,就烦了.而草儿,只有一种颜色,却能让人百看而不腻.夏天,当烦躁的你,看着那青翠欲滴的小草时,是否会觉得舒心?早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看着那顽强的草儿,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时,是否觉得要上进呢?当你与好友吵架时,看见那宽容的草儿时,是否想到得饶人处且饶人呢?

没错,我们是人类,是高级的动物.我们会说、会走、会动、会跳,我们有自己的意识.但是,在没有温暖,没有呵护,没有关心,只有你争我斗的社会,我们需要像小草这种“低级生物”学习.学习宽容、大度、无私.我曾看见过参天大树的巍巍英姿,也曾看到过“凌波仙子”的高贵身影,但我却认为它们都比不上小草——平凡、普通的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真嫩啊!好象像初生婴儿的脸,吹口气就会破似的,真不忍心踩在它的身上,更加不要说残酷得将它连根拔起。

春天的小草真绿啊!绿得青翠欲滴,似乎叶面就快要滴出水来;那颜色,不像成熟的叶片那样灰暗,而是透亮的,似乎里面充满了阳光,十分地好看。

春天的小草真可爱啊!顶着宝石般耀眼的露珠,披着一身灿烂的阳光,十分地引人注目!

偶尔有一阵风拂过,小草们挤来挤去,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小草是美丽的。

可是,我们人类呢,为了一点点利益不惜争得你死我活,再看看小草呢,无怨无悔的衬托着鲜花,相比较起来,我们可真是无地自容。

在别人的眼中,小草可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了,可我认为,小草是最美的,她美得那么平常,那么伟大。因为她有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上一篇:基因工程教案下一篇:100字个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