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

2024-04-28

诗言志(通用9篇)

篇1:诗言志

诗 言 志 7/21/2012

高考要求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诗言志:诗人形象在诗歌中的体现

(一)关于“志”—— 由“小我”的真挚情意过渡到“大我”的永恒执着追求(悲天悯人);有时也体现为“矛盾无奈”。

1、羁旅诗:游子的矛盾、孤苦之思乡念家之情。

2、山水田园诗:隐士的怡然自得之情,以及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

3、咏史诗:吊古讽今,人事沧桑、盛衰无常、自然永恒的感慨。

4、咏物诗:借“物”自抒怀抱,表明作者的某种境遇与品格。

5、送别诗: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悲凉伤感的情调之外,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6、边塞诗:慷慨悲壮,豪迈激昂,坚定的报国之情;对兵士生活和人类痛苦生活的同情。

(二)关于“言”

1、“言”第一层意思为“抒情”。

(1)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通常说成“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通常是指“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通常分为:“情景交融”与“乐景写哀情”。(2)与抒情相应的“表现手法”与结构上的“起承转合” “起”是起因,可以是领,也可以是引起,诗的开头;

“承”是事件的过程;

“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是时空上的拓宽与加深; “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李白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统领全诗、奠定基调——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层层深入——卒章显志 衬托或渲染,抑扬变化,托物言志,象征,对比,以小见大等

2、“言”第二层意思为“描写”。扣紧“感觉”(视、听、想象等)各种描写组合:动静、虚实、远近高下、点面结合等 各种积极修辞:比喻、拟人、借代等

与古诗的特殊表达有关:即各种消极修辞。主要有“词性变化、词序颠倒、省略成分”三种

描写与抒情(答题)

阅读时要注意:描写过程中对象的处境、感觉中形象的表现及特点 答题时注意:概括——层深

第一,概括描绘之意境(对象通常为“时地”组合);具体分析(引诗释意——各意象特点)

第二,指明特殊,分析出层次性(包括表达技巧、词语的特殊用法等)(意象的丰富性)

第三,找原因(结合层次性看诗人之“志”——诗人形象)

3、注意古诗的传统底蕴。主要是借代的运用。如

“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代酒;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长安(《滕王阁序》中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代国都(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使用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霓裳羽衣曲》——歌舞升平的景象;《后庭花》——萎靡亡国之音; “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边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定声响氛围的借代;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柳岸” “阳关”“折柳” 寄托离别,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丝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借代音乐;“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梅花落——冷落孤单的感受;

“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4、注意诗歌的个性化语言特点(1)清新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清新”往往与“自然淡雅”相连。(2)平淡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3)绚丽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岑参的诗奇丽。(4)明快

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明快”往往说成“明白通畅”。“浅显”说成“明白如话”,反面说即为“不加修饰”。

(5)“沉郁顿挫”与“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相连;还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体现在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诗句中。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连起来说,比如简洁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例如:“简洁”又可表述为“洗炼(练)”、“简练利落”等。

三、分类例析

第一类:羁旅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送”,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楚。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春光流逝,怎能不更加思念故乡?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引诗释意)游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醒来之后发现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这时,天已三更,月上梢头,子规鸟正在枝间哀哀啼鸣,越发激起游子思乡的哀伤,以景传情(寓情于景),构成一片(楚城暮春之夜)清冷、凄凉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作者形象)写游子孤独哀伤。

颔联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特别之处)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春城败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寓情于景物,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比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恢弘。

第二类:田园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中写了幽美淡远静穆之景,悠然自得之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永深长。“静穆”与“淡远”的结合。

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比拟(移情于物或拟人)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

第三类:咏史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今昔对比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从这一变化发出的盛衰无常(人事沧桑、自然永恒等)感慨。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淡而有味。

第四类:咏物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著:值,遇。②一任:完全听凭。③ 碾:轧碎。

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托物言志,物我相融。

第五类:送别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开心。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悲凉伤感的情调之外,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这首诗在交待了送别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后,只剪取宴会即将结束时对主人的劝酒辞。殷勤告别的话已说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之间惜别之情在这一刻都到了顶点,主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对孤单朋友的牵挂)集中体现。

第六类:边塞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二两句,展现出广阔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的军事要塞——孤城玉门关。这幅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这是“盛唐之音”的具体体现。总的写法为反衬。

篇2:诗言志

诗言志在现代诗学中的价值

诗言志作为古代文论中对诗的本质阐释得最为经典的观点,在千年的发展中得到沉淀,它不断变化和发展,在每一个时代,它被赋予不同的定义。《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指出诗是抒发个人思想、志向和抱负的。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中,“志”的含义已逐渐扩大。到了汉代,人们则倾向于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当下,现代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相比古代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和创新,而诗言志在现代诗学中的价值是否也得到了肯定与传承?

诗言志有着丰富的含义,古今千年各家对于“志”的理解不同,主流的诠释是“情志并重”——文学创作既要抒情也要讲理,既要反映现实,也要展现人情冷暖。我认为诗言志所表达的是诗学之根本,是文学之必要。

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这是应是人的生活态度,也应是文学的态度。我认为,作为歌唱生活的诗歌,既要反映世俗现实生活的“态度”,也要表达属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独特的“情怀”。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有态度的,“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他有忠诚于生活和记录生活。海桑的《乡下的姐姐》也是有态度的,“父母不在以后,乡下的姐姐/算是最亲的人了/我们只偶尔碰在一起/却没有多少话要说/我问她家的猪好,问她家的庄稼好/我没有问她好/然后我们埋头吃饭/逗孩子们说笑”,简单的文字反映着最基本的日

古代文论课程作业

常生活。

谷川俊太郎的《春的临终》是有情怀的,“睡吧 小鸟们/我把活着喜欢过了早晨,我把洗脸也喜欢过了”。“万物都是悲伤的”,而这样的悲伤是一种美。在理解爱的同时也潜藏着一种悲伤。而这种运用诗歌表达的悲伤,美学的价值得到了自然的流露。北岛的《回答》也是有情怀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向黑暗的现实发出怒吼,直抒胸臆、运用诗歌抒发强烈的情感。

篇3:习近平:借诗言志显忧患

春节前习近平曾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万言讲话, 他表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见诸报章的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善禁者, 先禁其身而后人”等已引发舆论共鸣。

针对官场弊病, 他借诗言志, 表露出极具紧迫感的忧患意识。从南北朝时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描述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诗作) , 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成由勤俭败由奢”, 再到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 习近平借古警今, 语重心长。

近来, 最高领导层的严辞警告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级官员中产生“触动效应”。深谙中共党史的习近平肯定新中国建国初期对贪官刘青山、张子善的惩处, 并提及中共早期“清洗党内不良分子”的历史经验, 以史为镜, 力撑反腐, 透露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具体部署。

篇4:“诗言志”

摘要:文同一般给世人对其印象是一名画家,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并被其表弟苏轼深深的佩服,他的诗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这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分不开。面对其所生活的现状,作者借诗言志,其诗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本文试析之。

关键词:文同;诗;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9-01

一、文同社会性的诗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

目前文同的诗共有834首,其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当时北宋王朝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从小受的教育使其关心社会现实成为文同写诗的常态。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文人关心民间疾苦是其分内事,这也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一种表现。身为地方父母官,首先要劝课农桑,既是传统知识分子入仕后的分内事也是朝廷考核官员的指标之一。文同不管在哪为官都关心农业发展,有关农业的内容也就成为其常写的题材之一。

面对虫灾,文同实地走访,了解民间疾苦。如在《宿东山村舍》中作者下乡询问八十老翁受灾状况,老农伤心不语,很久才向作者诉说灾情,“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老农不禁忧虑起以后的生计问题,“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作者听后,痛心不语,“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移灯面空壁,到晚曾不寐。”。短短几百字,就已把灾情及作为官员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来,一名正直的官员呼之欲出。

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最终遭殃的依然是广大劳苦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①由于人祸不断,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人祸”也成为作者关注的点之一。

同时作者对百姓常怀悲悯之心。比较能体现作者关心民间疾苦的诗有,《大热见田中病牛》、《野老》、《采桑》、《织妇怨》等。

作者的这些关于社会的诗,把其关心民间疾苦和作者的悲悯情怀都展现出来。作者的这种情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这些诗具有的社会性也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这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所受的教育。

二、社会性原因分析

北宋初期,结束了我国半个多世纪的分裂局面,封建专制统一政权建立,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生活逐步稳定。然而,北宋一建国,其“积贫”“积弱”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中期以后,土地兼并日益嚴重,赋税日益繁重,民生日益困顿,国库空虚,入不敷出,朝廷上下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变法呼声日盛,党争之祸日益激烈。“自仁宗至哲宗数十年间,凡为文、为宦者无不罹于党祸(只是程度不同而已)”②。与文同交往甚密的同僚如苏轼、苏辙、司马光、文彦博、范镇、赵扑等无人不遭受党争之祸。改革派和反对派激烈的斗争深深的影响了文同的生活,文同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行之以中道”,采取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北宋复杂的社会背景,致使百姓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依然是水深火热。这就激发了最为传统士大夫的文同关心民间疾苦的责任心。这也是文同诗具有社会性的背景之一。

封建社会是官本位社会,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终生奋斗目标,“学而优则仕”,只有参政议政步入仕途,才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真正体现。文同同样是像这样的广大读书人中的其中一位,他的第一首诗《太元观题壁》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三十穷男子,其势胆气成。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③这是作者一首言志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在帝王面前一展雄才的理想抱负。

作者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是与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才使得作者时刻关心民间疾苦,不得不投身世俗生活之中。从作者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一直有一个归隐梦,但实际上他却并不是一个冗官,而是一个积极有为的廉政之官。作者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文官,以天下为己任,自然关心民间疾苦。这和作者接受的儒家思想分不开,幼时熟读经史诸子,经常通宵达旦。这才使得作者成为一个诗人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文同人们知道喜欢他的画,但是不知道他的诗文,然而他的诗文一样的精彩。一生有八百多首诗,反应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关于画的,有关于风景的,有表达归隐山林的等等,但文同的反映民间疾苦的社会诗同样不容忽视。做为一个接受儒家思想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知识分子,民间疾苦是需要他们来反映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社会需要像文同这样的人,百姓需要像文同这样的官。北宋复杂的社会背景,恰恰为文同施展抱负,提供了平台,他以诗言志,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天下事而奔走。文同的铭文是对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最好印证:

“蹈直方而不诎兮,不负其君。

乐吾土而徜徉兮,不遗其亲。

处单邈而怀国兮,恤一物之不伸。

琢至宝而不售兮,韫吾椟而晦珍。

令有否而胶戾兮,诚激烈而傥陈。

善则择于太上兮,不忘于梁洋之民。

刍豢牢醴之不吾嗜兮,甘吾之芹。

黼黻貂冠之不吾好兮,服吾之文。”④

注释:

①关汉卿著,《国学典藏 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3版,第128页。

②何增鸾、刘泰焰,《文同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③何增鸾、刘泰焰,《文同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④何增鸾、刘泰焰,《文同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页。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何增鸾、刘泰焰,《文同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3]关汉卿著,《国学典藏 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 , 2013版。

[4]文同著,胡问涛,罗琴校注,《 文同全集编年校注 上》,巴蜀书社出版社 , 1999年版。

[5]陈斌,《文同:现实与理想》,《新美术》,1998年第3期。

[6]谭逢平,《文同及其诗歌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7]曾永久,《文同及其诗歌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8]马郁,《文同及其诗文研究》,西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篇5:诗言志思想近十年发展总结

[摘要]“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论命题。“志”的训诂及“诗言志”产生的时代确认是学者们绕不开的问题。此两者也是大部分学者展开不同阐释的依据。同时,由于汉学的国际化,“诗言志”渐成为研究中国诗歌的元问题,许多外国学者也提出了观点鲜明的见解。

[关键词]诗言志 亚洲 北美

一、亚洲文化圈关于“诗言志”的理解

(一)文化空间说

李春青在其著作《诗与意识形态》中提出,诗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诗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是独特的文化空间之“结构性因果关系”的产物。诗能够成为普遍性的言说方式需要有言说者、听者、传播方式与渠道及评价系统等,需要形成一种以诗为核心的特殊文化空间或者特殊“场域”。

基于此,他提出了“诗言志”的含义不应一概而定,而应根据时代不同有具体的含义:一是“诗”与“志”或“识”通,是指“记忆”或“记录”。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西周之初甚至更早就只能是这种含义。二是“赋诗”意义上的“诗以言志”之义。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就极有可能是这种含义。三是后人通常的理解。如果此说产生于西周后期到春秋赋诗普遍出现之前,则可能是这种含义。

无论“诗言志”产生于何时,至此到了战国中叶这种说法已经被

普遍理解为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含义,即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的。

(二)以情补志说

詹福瑞先生在考察“诗言志”思想时分析了先秦到两汉“诗言志”的发展流脉,最后将“诗言志”这一特定话语定格在汉代《毛诗序》中。他认为,《毛诗序》的“诗言志”的话语与先秦“诗言志”相比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首先,“诗言志”的话题性质不再是对诗的应用属性的认识,而是对诗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其重要依据是“诗言志”主要是指诗人言己之志。其次,从人的情感的心理欲求去认识诗的言志抒情的本质,揭示了诗的创作中情和志不可划然分开的浑融特点。在《毛诗序》作者的心中,志中是含情的成分的,志并不完全排斥情,言志亦有抒情之意,这与后人把情志判然分为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在汉代,情、志并举,“吟咏性情”就是“言志”的同义语,此种情况很普遍。《毛诗序》把情引入诗论,以情补志,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以及诗作用读者的情感特征,无疑丰富和深化了“诗言志”的理论内涵。

(三)“情”为基础说

孙秋克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中提到,无“情”就无从“言志”,也无从进行政治教化。我们之所以把“诗言志”归于文学的情感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即着眼于“情”为“志”的基础,二者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在文学创作中“情”和“志”不仅不可能判然分明,而且以“情”的感发为基础。另一方面,虽然“诗言志”的确以感性的“情”为基础,但不能把“情”“志”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这种“志”带有伦理和群体的一面,不同于表现个人情感的“情”。

(四)文学表达说

蔡先金在其著作《孔子诗学研究》中提出,“诗”与“志”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诗”“志”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诗”是“志”的外在表现形式,“志”则是“诗”所蕴含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诗”是诗人内心之志的外化,而“志”则是诗人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原始之诗。在“诗”与“志”之间用“言”连接,“言”是诗用以表现内容的手段,意味着光有“志”还不能称之为“诗”,还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诗言志”就是说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内心之志,或诗歌是一种表达诗人内心之志的文学样式。

(五)“物我交融”产生论

韩国岭南大学教授洪瑀钦认为,诗是由“物我交感”而产生的语言艺术。并将诗的产生要素分为(1)诗人之心性;(2)对象之形象;(3)诗人之心性和对象之交感;(4)诗人和对象交感而成立的意象;(5)表现其意象之言语等五个范畴而已。通过这五个层面的分析,他指出非“物我交融”则不可能产生“志”的道理。对物象的关照和作者的心理是产生不同“志”的条件。因此,要想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伟大的“志”,就必须先涵养最伟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网络期刊电子资源关于“诗言志”的资料比较丰富,但是鉴于多是单篇论文,多数并未成书结集,可能有些思想未必成熟。所以只选摘了笔者认为有价值的观点罗列于此,不辨稂莠之处也不可避免。

(六)工具说

北京大学美学访问学者杨慧芳在总结“诗言志”阐释时提出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工具论。她认为,《诗三百》产生以后的“诗言志”或被赋予某一时代士大夫的政治理念,或被赋予儒家的伦理之意,甚至就是一个时期统治者的统治意志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会重新诠释过去时代传给他们的文学,那么作为“诗言志”的诗学理论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解读也是必然。

(七)“功成作乐”说

中南民族大学赵辉教授认为诗是周代乐制中乐的表现形态,属于乐的范畴,故所谓先秦诗论都是乐论。“诗言志”原本是西周礼乐理论形态中乐论的一个命题,是“功成作乐”的乐学观在“论乐及诗”时的不同表述。“功成作乐”表现的是乐以功德为价值取向,“乐以道志”即乐以功德为表现内涵。“诗言志”即“乐以道志”,与“功成作乐”的核心内涵一致。作乐以功德为基础,故诗也以歌功颂德为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决定着诗只能言“志”。言“志”于主体来说,表现为美、刺两个方面,即对功德的歌颂和对违德的讽刺,以保证和维护功德的实现。孔子的诗论,包括他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王者迹息而诗亡”,还有《毛诗序》亦都是从“功成作乐”的理论发展而来的。

二、北美汉学家对“诗言志”的理解

北美汉学家们探讨“言志”问题,并不是像中国历代文论学家那样,主要去探讨“志”的道德、政治教化的意义内涵,而重点在从中国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角度讨论“诗何以言志”,以及从作家个性情怀角度讨论“诗言何志”。

(一)言意关系说

冯若春在其著作《〈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中根据分析指出,“诗言志”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号学的问题,即符号(言)与意义(志)的关系,用中国传统话语来说就是“言意关系”问题。北美汉学家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学里对语言功用的看法基本上是“言志”与“表意”的看法,这与西方的“模拟”或“再现”的定向是不一样的。中国话语理论注意的是“言尽不尽意”而非“呈现”或“再现”与“现实”的关系。这就是说,关于“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讨论是在“诗言志”的“言志”问题统辖之下思考和论说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说

北美汉学家普遍认为,音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语言形态的表达方式,“诗言志”的论述离不开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语境。只有在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诗才能充分言志。言志之诗,如果

离开了调式、旋律的低吟浅唱,则不能达到言志的目的。这就提出了“诗言志”最初含义是“何以言志”。

如杜志豪多次指出,在文学文本独立之前,诗歌、音乐与舞蹈合一的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是能够充分表情达意(言志)的,而且,与诗歌相比,音乐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潜能。中国早期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一切艺术审美的基础。

高友工同样认识到了音乐在“诗言志”话语中的重要性。他说,在这个早期诗乐舞的艺术混合体结构中,或许音乐是惟一形式化和构成性的艺术品类,这就使它在中国抒情美学文本的谱系中,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和可作为范本的媒介。

显然,这些学者都注意到了音乐在早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他们对于“诗言志”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从术语的意义诠释发掘音乐在构成“诗言志”审美内涵中的作用。(2)“诗”所言“志”的途径是听觉,听觉成为“志”的象征。(3)诗乐舞结合、特别是音乐的美感能够充分体现人的情志。

(三)心理学说

北美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考察从《尚书》“诗言志”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发展,发现二者的差异:“诗言志”是根据过程或活动下的定义,即诗就是其活动或过程。而“诗者,志之所之也”则是一个等式定义,该定义说的不是一种活动,它再次陈述了诗的本质,这个本质得之于是的本原。

这被解释成一种“运动”,也就是诗的进程的空间化,它与那个得到成分确立的内外范式相符。这成了诗的心理学理论根基。其中“之”创造了一个跨越内外的运动模式。宇文所安说,假定我们有了个“事物”x,它也许是“志”,也许是“诗”,是哪个取决于它在什么地方。当这个x从“志”的状态进入其“诗”的状态时,必然暗示着“志”被转移了,“志”所包含的张力被消耗了。我认为,“诗言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论的滥觞,在后世的传播演变中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及意义,对于它的阐释有来自文学方面的如情志关系、文学表达等,也有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讨论如功成作乐、伦理情感等。一些学者也引用了其他领域方法来重新审视“诗言志”如心理学角度、语言符号学角度。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近年出土的文献重新梳理研究,引入“诗亡隐志”等课题来进一步阐释“诗言志”的发展流脉,如赵玉新、王国健等学者。这些都为近年来“诗言志”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将“诗言志”纳入文化角度审视,还原其产生时的语境状态。而“诗乐舞三位一体”“乐”为核心的思想无疑说明了“诗言志”的产生。中国远古时的艺术处于一种混合的状态,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要素,当时的“乐”是三者合一的一种形态。通过诗舞乐合一的活动,先民以情绪的体验、宣泄这种最直接、最具本能行动的方式,完成了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和个体内心完满的审美体验。【参考文献】

篇6:诗言志

郊居言志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体裁:五古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

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

篇7:诗言志

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抱负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其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其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志趣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其五)》)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操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篇8:诗言志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在天宝三年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诗———《行路难》。

诗人要别离长安了, 心中苦闷不已。面对金樽清酒, 面对玉盘珍馐, 如此丰盛的宴席, 诗人却一反常态,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他感到无所适从。一个心怀伟大政治抱负的人,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壮志难酬, 功业难建, 世路艰难。

回想当年, 25岁离蜀辞亲远游, 南到洞庭湘江, 东至越州, 写下了无数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诗篇。他一生浪漫, 不受羁绊, 他不愿应试做官, 只是广交天下名士, 多次拜谒社会名流, 他希望千里马遇伯乐, 能够得到高人引荐, 从而一举登上高位, 难道这一切, 不就是为了踏上仕途, 邀取名誉吗?然而十年辛苦两茫茫, 妻离子别, 千金散尽, 贫穷潦倒, 李白的人生列车没能按照他所画的轨迹行驶。李白愤慨惶惑, 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怀才不遇, 何时才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呢?狂热执著的李白没有轻言放弃, 他想尽办法接近荆州刺史韩朝宗, 毛遂自荐, 可是韩朝宗的势利、迂腐让李白无法忍受。

经历了多年的干谒失败, 李白已是遍体鳞伤, 可是苦心人天不负, 他有幸得到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力荐, 受诏入京。李白得意地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感叹。李白美其名曰翰林学士, 其实只是个侍奉皇上和当时的宠妃杨玉环的弄臣而已。国家一派繁荣, 玄宗无需倦于政事, 诗人报国无门, 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无疑给诗人当头一棒。李白恃才放旷使其目空一切, 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天子引纸, 让李白得意非凡, 也让力士怀恨在心。玄宗听信杨国忠、高力士等的谗言, 李白被赐金还山, 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的喜怒哀乐, 从不掩饰, 跃然纸上。从此, 从政之梦成为泡影,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仕途如此艰难, 我的路在何方呢?诗人感慨万千。

为了从政, 他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 饱读经书, 可谓满腹经纶;为了从政, 他执著等待君主的醒悟?“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当年的吕尚、伊尹开始也是政治不顺, 而后来不也照样受到了重用吗?前面的路崎岖不平, 歧路甚多, 可是诗人却倔强地认为“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摆脱彷徨, 摆脱苦闷, 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呼喊。在《梁园吟》中, 他坚信, “东风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应未晚”, 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 乘长风, 破万里浪, 大济天下之机会终会到来, 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会得到体现。

篇9:诗言志歌咏言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诵读意象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全诗意象内涵丰富,歌颂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我爱这土地》是艾青作品中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一首,诗体自由奔放,情感深沉炽烈。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解读意象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思想。

一、诵读贯穿教学过程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自由体的新诗,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要首先范读,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指导同学们注意用心体会,初步感受诗的韵味。学生自由诵读2—3分钟,注意把感情体现出来。请几个学生分别单独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学生通过听读、自读,归纳朗读应注意的方面:声音(响亮、激昂)。感情(投入、沉稳、雄浑)。节奏(鲜明停顿安排重音突出)。语速(适当变化有起伏)。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分别用“/”划分诗歌的停顿。(参考)《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歌作为抒情的艺术,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同学们都能把诗歌的字词句读对,还要把一些诵读的技巧恰当地用上去,例如读重音、语速的急缓变化、语调的上扬下降、语音的延长等等。作为现代诗歌的名篇,本诗情感真挚动人,文字优美易懂。因此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比比看谁背得快。背诵思路: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进而续写歌唱的内容(生前),死后魂归大地,最后由鸟代之以诗人形象,诗意层层递进。在诵读背诵中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潜涌在这首诗文字之下的深沉的情怀,与作者共鸣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二、《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就是作者的感情,“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从“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1.诗人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就像一只杜鹃,声声啼血,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这就是诗歌常采用的象征手法,鸟是诗人的象征,借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2.“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土地”——被暴風雨打击着的土地是我们历史悠久而又灾难深重的祖国的象征。“暴风雨打击”——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这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所遭受的列强的入侵蹂躏。“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悲愤”、“激怒”表现了反抗精神,“永远汹涌”、“无止息”这两个词能表现出我们这个民族对列强的抗争一直在进行着,一直没有停止过。“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象征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诗人既为祖国大地正在遭受的苦难而心情沉重,同时又为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为黎明在远方的出现而兴奋,激动。这是一块成熟伟大、有着美好未来的土地,它是我们的家园。所以诗人艾青才会深沉地爱这土地,爱得这样执著、毫无保留。

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生前要歌唱这片土地,死后也要葬身这片土地。诗人一切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这是何等的执著而又深沉的爱啊。诗人在借这只喉咙嘶哑的鸟,唱出对祖国的眷恋,对正在饱受苦难的祖国唱出最真挚最深沉最凝重的爱,唱出自己要为祖国献身的决心。

上一篇:公检法联席会议发言稿下一篇: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