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专业安全措施

2024-05-26

热控专业安全措施(精选6篇)

篇1:热控专业安全措施

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措施(热控专业)

一、防止DEH/MEH系统故障导致机组非停

(一)DEH/MEH系统检修:

1.DEH/MEH系统检修中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卡和质量验收单,防止设备检修漏项。

2.检修中对DEH/MEH系统各设备检修及校验时要做好检修记录和校验记录,校验不合格的设备禁止使用。转速探头和位移传感器LVDT、电磁阀等进行绝缘测量、电阻测量,对其填写校验记录,并建立设备健康档案,将使用时间及测量电阻、绝缘电阻进行记录。

3.检修中对DEH/MEH系统所有信号回路电缆进行绝缘测试,绝缘不合格的要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4.检修中对所有信号回路接线进行校线,拆线、接线时均要与图纸核对,发现接线与图纸不符的应立即查明,若发现图纸有问题的应及时修改图纸,涉及到继保专业所送的并网及自动同期信号和电源信号,联系电气专业校线,确保接线准确。

5.对DEH/MEH系统所用电源如直流电源,控制柜电源、24V电源接线进行检查,冗余电源切换,测试切换时间应满足要求。

6.对DEH/MEH系统各卡件与端子板间通讯电缆进行紧固,防止插头松动引起系统异常。

7.对DEH/MEH系统控制机柜接地及信号屏蔽接地进行检查。

8.做好DEH系统的仿真试验、103%超速试验、DEH110%超速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9.检查电磁阀电源、熔断器、电缆绝缘,防止直流接地。

10.检查VC、SD卡配臵,确认设臵参数正确可靠。

(二)DEH/MEH系统维护消缺:

1.严格执行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制度,重要设备必须保证每天巡视检查。

2.发现设备缺陷及时消除,消缺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涉及到保护的设备必须解除保护,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

3.每天巡视时对DEH/MEH系统各参数进行检查,如LVDT反馈及大机转速信号,观察各系统各参数工作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处理,避免事件扩大。

4.定期对DEH/MEH系统24V、220V交直流电源进行检查,观察电源指示灯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

5.每天对DEH/MEH系统卡件进行检查,观察其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

6.每天对DPU工作状态进行检查,从自检画面和DPU工作指示灯判断DPU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每周对负荷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7.对靠近热源的电缆槽盒加强测温工作,发现温度过高,立即采取措施降温,防止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缆短路使设备误动。

8.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异常事件的处理能力。

二、防止FSSS/ETS/TSI系统误动导致机组非停

(一)FSSS/ETS/TSI系统检修:

1.FSSS/ETS/TSI系统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卡和质量验收单,防止设备检修漏项。

2.检修中对FSSS/ETS/TSI系统设备检修及校验时要做好检修记录和校验记录,尤其是要做好FSSS/ETS保护压力开关的定值校验工作,回装前做好三级验收,主保护用压力开关回装时一定要注意接点使用正确。

3.对FSSS/ETS/TSI系统回路进行绝缘测试,绝缘不合格的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4.检修中对所有信号回路接线进行校线,拆线、接线时均要与图纸核对,发现接线与图纸不符的应立即查明,若发现图纸有问题的应及时修改图纸,确保接线准确。

5.对FSSS/ETS/TSI系统接线进行检查,冗余电源进行切换,测试切换时间是否满足要求,对FSSS/ETS/TSI系统24V、220V交直流电源进行检查。

6.对ETS/TSI系统PLC进行检查和测试,核对程序,检查配臵,逻辑备份,检查PLC电池,发现问题尽快处理。

7.对重要设备回装时专工要到岗到位,严把回装质量关。

8.按照试验项目做好FSSS/ETS/TSI系统保护传动试验,防止试验漏项,必须将全部逻辑纳入到相关系统的试验中,不能实际做的试验从信号源头进行试验。

9.对继电器进行检查校验。

10.对后备硬手操按钮进行检查,确保接点动作正确可靠。

11.对所有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修质量。

(二)FSSS/ETS/TSI系统维护消缺: 1.热控人员定期进行保护定值的核实检查。2.热控人员应加强定期巡视检查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ETS)和汽轮机监视仪表(TSI)。

3.若发生热工保护装臵(系统、包括一次检测设备)故障,必须办理工作票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迅速处理。锅炉炉膛压力、全炉膛灭火、汽包水位(直流炉断水)和汽轮机超速、轴向位移、振动、低油压等重要保护装臵在机组运行中严禁退出,当其故障被迫退出运行时,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8小时内恢复;其他保护装臵被迫退出运行的,必须在24h内恢复。

4.热工逻辑在试验和异常需要强制部分信息点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或试验进行时,必须经过相应权限运行及生产管理人员许可批准,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方可进行强制。

强制时必须有人监护,核对强制单。当强制点需要释放时必须根据机组现运行方式来进行,防止保护误动。

5.对DCS连锁保护逻辑定值由相关专业提出,经生产技术部核准,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以修改通知单的方式下发执行。修改后的定值应该存档,并且及时更新热工保护定值单。

6.热控人员应定期在DCS各机柜入口检查电源,如发现电源异常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7.对于处理主保护相关缺陷,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起到安全监督的作用,做好安全措施,解除保护后方可开始工作。

三、防止DCS系统故障导致机组非停

(一)DCS系统检修:

1.DCS系统检修中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卡和质量验收单,防止设备检修漏项。

2.检修中对DSC主机、卡件及各机柜的积灰进行吹扫,做好静电防护措施,主机启停时要做好备份。

3.检查机柜系统地与屏蔽地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对接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

4.对DCS系统所用电源进行检查,对电源接线、切换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检查。

5.检查通讯电缆,总线电缆接线是否牢固,检查对应的模块端子电缆与连接端连接紧固,对应的电源与网线连接

紧固可靠,并对接线端子进行紧固,防止插头或接线松动引起信号波动造成DCS系统和现场设备异常。

6.对重要的辅机、调节系统的卡件和设备检修和回装时,专工要到岗到位,严把质量关。

7.检查卡件通道测量精度,对不合格的卡件予以更换。8.冗余DPU分别做断电、断通讯切换实验,不合格的应处理正常后投入使用。

9.做交换机的切换试验,应保证机组能正常工作。

(二)DCS系统维护消缺:

1.严格执行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制度,重要设备必须保证每天巡视检查。

2.发现设备缺陷及时消除,消缺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

3.定期对DCS系统电源进行检查,并在DCS工程师站检查系统管理软件有无报警,有问题及时联系领导和专工解决。

4.定期对DSC系统卡件及网线连接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如“黑屏”或“死机”时,由热控人员检查DCS电源柜操作员站的电源状态、电源快切装臵状态,检查系统状态及网络状态,若热控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设备,又无备用仪表可以监视时,应停机、停炉。

6.当部分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应由可用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停止重大操作),同时迅速通知热控人员排除故障,并及时汇报上级,记录现象及时间,若故障无法排除,则应根据当时运行状况酌情处理。

7.辅机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可切至手动方式运行,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处理系统故障,并记录相关现象及时间,同时汇报相关领导,若条件不允许则应将该辅机退出运行。

8.涉及到机、炉保护的控制器故障时应及时联系热控人员到场,汇报相关领导,在做好相关防范措施情况下方可更换或修复控制器模件,涉及到机炉保护电源故障时则应采用强送措施,并应做好防止控制器初始化的预想,若恢复失败则应紧急停机、停炉。

9.调节回路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应将自动切至手动维持运行,同时迅速联系相关人员处理系统故障,并根据处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该做好相关纪录及时汇报相关领导。

10.每三个月对DCS逻辑程序进行备份,备份必须注明执行人、时间、内容。

11.加强DCS系统的监视检查,特别是发现CPU、网络、电源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采取相应对策。

12.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将磁盘插入DCS工程师站的磁盘驱动器中进行文件的存取操作,也不得将未经本机格式化的存储设备插入DCS工程师站的接口。

13.规范DC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软件的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授权及责任人制度。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

14.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人机接口系统应分级授权使用,严禁非授权人员使用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的系统组态功能;每三个月更改一次口令,同时检查每一级用户口令的权限设臵应正确,口令字长应大于6个字符并由字母数字混合组成,修改后的口令应做好记录妥善保管。

15.未经允许禁止进入电子间。电子间及工程师站的门锁应保持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未经允许禁止携带非本专业人员进入,作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机组正常运行期间,未经运行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网控楼、电子间及工程师站。外来学习,参观人员经领导同意后方可在专人陪同下进入电子间及工程师站。

四、防止就地设备故障导致机组非停

(一)检修期间对所有带保护、自动调节的测点进行检验,并定期对重要测点进行抽检,对校验不合格的变送器、开关等进行更换。

(二)检修期间对所有阀门进行传动实验,保证阀门动作灵活,开关到位,对重要阀门应能实现"三断"保护,并且保护动作方向满足工艺需求及机组安全要求。

(三)对于重要的自动测点及保护测点应实现全程冗余,对于单点保护测点应根据机组情况更改为冗余测点,不能改造的测点应根据情况在逻辑中实现速率判断或质量判断功能并进入保护逻辑。

(四)定期对热工电缆进行巡视、清扫,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处理。

(五)就地设备应做好根据季节做好防雨、防寒防冻、防风预防措施。

(六)对于振动较大的地方加强巡视检查,发现设备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七)对较热地方的就地设备加强测温检查和防范措施。

(八)加强就地端子箱、盘柜等设备检查巡视、清洁。

五、防止热控电源系统故障导致机组非停

(一)定期检查热控电源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对热控电源系统进行测温,以便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二)对冗余配臵的电源系统利用每次检修机会做电源切换试验,列为每次检修必做项目,确保电源切换可靠。

(三)进一步完善热控电源失电报警,便于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避免产生不利后果。

(四)在设备改造及电源开关更换时应计算和核对需要的容量,杜绝开关与负载不匹配。

(五)做好设备的防雨措施,防止因设备进水接地造成电源跳闸的事故发生。

六、防止人为原因导致机组非停

(一)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二)机组运行期间修改逻辑必须慎重,可改可不改的逻辑尽量放到机组检修期间修改,并有专人监护并做试验,防止在线下装逻辑造成设备误动。

(三)对控制逻辑的修改要格外慎重,要经过各专业的充分讨论,避免因考虑不周留下事故隐患,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四)热控人员在修改逻辑时必须先画出逻辑图,经充分讨论后再进行修改,逻辑修改时必须由一级检修工以上人员监护。

(五)新修改的逻辑必须经过试验后才可投入运行。

(六)对闭环控制逻辑除了核实设计的逻辑图纸和内部组态,还对参数进行审查,防止参数异常导致非停。在机组启动前和大小修期间对逻辑的正确性进行试验传动,确保逻辑动作可靠正确。

(七)DCS强制点时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强制时必须核对清楚要强制的点名,是强制为1还是强制为0,再三确认,防止出现误强制。

(八)对于带保护的模拟量点禁止直接强制,强制时强制模拟量自带的高低限点,防止解除强制时无法预知模拟量值而造成保护误动。

(九)处理带保护测点缺陷时必须先进行强制,必须保证强制点是所要处理的点,如果不能100%确认必须将不能确认的点全部强制(走审批手续)然后处理。任何时候绝不允许只依靠现场标示牌进行确认。

(十)处理缺陷时必须小心,严格杜绝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电源接地、短路等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发生,安全措施必须做好,需要停电处理的必须停电,杜绝侥幸心理,安全必须通过措施保证。

篇2:热控专业安全措施

一、专业主管安全职责;

1.1专业主管是本专业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专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负全面责任,对所管辖设备负责组织完成检修管理,保证设备处于健康、安全、经济、可靠状态,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优质的服务。

1.2组织建立健全热控专业的安全生产体系,支持安全监督履行职责。1.3负责组织专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的制定;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文件,并组织贯彻落实。1.4及时了解和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运行及检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5监督《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在本专业的贯彻落实。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6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督促本专业各级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1.7监督本专业工作票管理、反违章等工作的落实;监督指导本专业生产用工安全管理、安全性评价;负责本专业人身、设备(或设施)的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对班组进行安全业务的管理和考核。

1.8监督指导工作票标准化工作的落实;监督指导危险点分析工作的开展和预控措施落实在具体工作中。1.9 搞好本专业“春检”、“秋检”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1.10做好本专业安全培训工作,规范培训档案管理;及时转发上级的通报并组织学习,监督落实。

1.11搞好本专业反违章工作。对本专业安全生产提出奖惩意见。1.12指导班组安全活动的开展,抽查班前班后会,了解班组安全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1.13对工作票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深入现场,检查、纠正违章作业,对违章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1.14每天至少参加或抽查一次班前、班后会;每天对各作业点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抽查,对重大隐患、缺陷的处理中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1.15督促、指导和检查班组安全工作。

二、专业专工安全职责;

2.1在专业主管的领导下,对本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是本专业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2.2负责建立健全本专业技术监督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执行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技术监督管理到位。

2.3搞好本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和设备管理工作,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4负责组织岗位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制定、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和技术培训计划。2.5负责履行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体系的职责,确保监督管理到位。

2.6按照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参加或受专业主管委托主持本专业不安全事件的调查,并组织制订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技术措施,督促落实。

2.7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督促本专业各级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2.8监督本专业工作票管理、反违章等工作的落实;监督指导本专业生产用工安全管理、安全性评价;负责本专业人身、设备(或设施)的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2.9监督指导工作票标准化工作的落实;监督指导危险点分析工作的开展和预控措施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2.10监督机组(或系统)检修、重要防火部位动火作业、起吊作业、高处作业等过程中安全措施的制订和落实;监督重要缺陷消除前本专业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落实;执行重大作业到位制度,并对所属工作负责。

2.11监督检查本专业安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登高工器具、特种工器具、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保管以及定期试验的落实,监督本专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12监督指导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的落实;监督作业环境存在危害员工身体健康因素的治理以及威胁人身安全的问题和隐患的整改。2.13搞好本专业“春检”、“秋检”防洪防汛、防寒防冻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2.14对工作票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深入现场,检查、纠正违章作业,对违章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2.15每天至少参加或抽查一次班前、班后会;每天对各作业点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抽查,对重大隐患、缺陷的处理中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三、专业安全员安全职责;

3.1负责监督本专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协助专业负责人建立健全本部门安全监督体系。

3.2熟悉并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规章制度以及现场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3.3做好岗位安全技术培训、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各班人员经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负责督促工作负责人做好每项工作,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签字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3.4监督各项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以及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指示的贯彻执行,及时向本专业负责人反馈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修改意见。

3.5监督涉及人身、设备安全的防护状况和技术状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督导限期整改解决,并及时向本部门领导汇报。3.6监督《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 求》在本专业的贯彻落实情况。

3.7组织编制专业安、反措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劳保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使用。

3.8及时编写事故快报、通报,反馈事故信息、分析事故规律、制定防范措施并监督落实。

3.9每年组织专业全员安全培训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协助专业负责人组织安全分析会。

3.10参加或协助组织事故调查,监督“四不放过”原则的贯彻落实,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并提出考核意见,并及时、准确、真实向领导报告不安全事件。

3.11对为本专业安全生产作出贡献者提出给予表扬和奖励建议;对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提出批评和处罚建议。

3.12组织本专业的安全大检查、春季安全大检查、秋季安全大检查等工作。组织本专业“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安全检查活动。

3.13对本专业的安全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14对外协施工队伍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审核,对施工过程安全监督。

3.15把班前、班后会纳入日常安全监督工作的重点,不定期对班前、班后会的质量进行检查,并指导班组对工作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分析、辨别、把握和控制。3.16协助专业主管抓好反违章、防误操、防三误、“两票三制”日常工作的落实;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监督作业人员严格遵章守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人员,对不服从者有权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汇报。

3.17组织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抓好班组控制异常、个人控制差错措施的落实工作。经常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汇报。

四、班长安全职责;

4.1是本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负全面责任。班长必须带头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上级指示,同时教育全班人员认真执行。

4.2经常对本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杜绝人身伤害。4.3组织协调本班人员检查、巡视所管辖的设备,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确保所管辖的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对管辖的设备安全负责。

4.4根据本班人员和设备、任务情况,组织好班前、班后会。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5对各种安全用具、电动工具、仪器、仪表,按有关规定、制度和要求进行定期检查、试验,并安排专人做好登记、记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严禁使用。4.6组织全班人员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和《检修规程》以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制度、规定。对违章、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严肃处理。性质严重不听劝阻的违章、违纪人员应令其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4.7对新进班组的人员(含外包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讲解有关安全知识、安全注意事项,并组织考试。

4.8认真开展“三讲一落实”工作,在安排工作和指派任务时,对派出人员的技术水平、思想状态、身体健康情况的合理性负责,保证工作过程的安全。

4.9发生异常以上情况或不安全现象时,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本班组人员讨论、分析并迅速向上级汇报。

4.10支持班组安全员履行安全职责,搞好班组安全活动。及时将班组当天安全工作情况认真、规范地登录入班组工作日志。

五、班组技术员安全职责;

5.1在班长的领导下,对本班的安全生产负监督管理责任。5.2熟悉并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集团公司《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规章制度以及现场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5.3协助班长抓好反违章、防误操、防三误、“两票三制”日常工作的落实;检查本班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监督作业人员严格遵章守纪;及时制止本班组违章作业人员,对不服从者有权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报告班长或上一级领导。5.4协助班长组织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抓好班组控制异常、个人控制差错措施的落实工作。

5.5经常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报告班长进行处理。

5.6监督指导本班组的安全工器具、电动工器具、登高工器具、特种工器具、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保管以及定期试验的落实,监督本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7协助班长搞好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协助班长对新入厂人员、转岗人员和生产用工进行班组安全培训教育。

5.8协助班长组织安全活动、“春检”、“秋检”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周对本班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估,针对班内发生的不安全情况或不安全苗头,协助班长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及时吸取教训。5.9发生不安全事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汇报,协助班长提供原始资料;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参加分析,制订防范措施。5.10及时将班组的不安全情况向专业安全员汇报,做好班组安全情况记录,积累安全资料。

六、员工安全职责;

6.1遵守安全规程、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提高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保证安全检修。对本人负责、参与的工作和所管辖的设备负安全责任。6.2及时反映和处理危及人身、设备和系统安全的隐患情况。有权制止任何人的违章作业,有权拒绝接受和执行违章命令和违章指挥。6.3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遵守《电业生产安全工作规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标准,做到安全作业和文明作业。

6.4是所分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直接责任人,对所分管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按照定期工作标准和巡检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的不安全、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办理工作票及时处理,避免所辖设备故障导致机组和主设备非计划停运。6.5担任检修项目的工作负责人时,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负责工作的危险点源分析预控并告知工作班全体成员,对检修工作全过程全体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检修工艺质量负责。

6.6正确使用和保管好电动工具和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具,避免人身触电和机械伤人。熟悉和掌握《紧急救护法》,会正确使用消防报警、消防工器具设施。

6.7认真执行个人差错控制卡,不违章作业,做到“四不伤害”。对本人违章作业造成的后果负直接责任。

篇3:热控专业安全措施

热控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在电厂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起重大的事故时可以及时的对电厂设备及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避免出现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深入的开展热控保护装置的分析研究,才能找出隐藏在设备深处的隐患,并及时的做出调整,才能够保证电厂安全平稳的运行,保护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实现电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 电厂热控装置简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设备的科技含量也不断的提高,这也符合现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作用直接体现在发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保护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对于产生的损害起到缓冲的作用。事故发生之后,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尽量的减轻设备的损失,同时,热控保护装置也在事故发生时尽可能的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减轻对人员的伤害。现代电力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加,这对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这就需要加强热控保护装置的安全系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转,保障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

2 电厂热控装置的故障分析

2.1 回路故障

在电厂热控装置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通常发生回路故障,对整个热控装置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回路故障主要体现为回路短路、回路断路、回路误接等方面,其中回路短路和断路时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生产机组的长时间负荷运转,可能会使线路老化或者其他东西的影响,造成回路短路,短路出现可能就会使设备烧毁或者部分线路损坏。回路断路也是由于线路的老化等其他原因造成线路断开,影响设备的电力供应,造成无法进行数据采集的或者下发指令的问题。回路误接一般是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疏忽导致接错或者线路杂乱造成误接。这几个方面都会对热控保护装置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供电与接地故障

供电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电规格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电源线质量不达标,造成过大的电阻影响电力传输,电源线屏蔽层或者护套质量不足,造成线路易破损影响电力传输;接线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火线、零线、地线的接线方式进行连接;线路布局不合理,造成混乱的线路布局,出现问题不易查找解决;地极网逐渐增大时,地极和地网可能会有断开的情况发生,影响电力闭环系统的形成。

2.3 DCS系统故障

DCS系统出现故障时主要变现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个方面。硬件故障一般体现为输出错误,指示灯不亮,这主要是因为硬件本身损坏或者插针插接不良导致。软件故障体现为无法进行正常的数据读取及下发指令等方面。软件方面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系统的复杂性,通信的繁复性影响了数据的更新,造成测量值的不准确,同时,数据库的信息混乱也会造成软件的故障。

2.4 传感器故障

热控保护装置最精密的一部分就是热控传感器,热控传感器是用来进行数据采集,指令下发的工作的。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测量不准,指令无法下发,数据延时的情况出现。传感器出现故障主要表现为硬件整体损坏,测量设备失效测量不准确。硬件整体损坏和测量的不精确会严重影响热控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到电力运行的安全保护系统。

3 电厂热控装置的保护措施

3.1 全面排查装置故障

要想确保电厂热控保护装置正常的运行并发挥作用,必须做好热控保护装置的检修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的对热控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提前做好电力生产故障的预防工作。如果电力热控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就会使电力生产及供应脱离正常的运转状态。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及时的排除电力热控装置的故障,并制定详细的解决故障的记录,以便后期再有类似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机动快速的解决问题。既然热控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就应该对这一设备实时的进行监控,防范出现问题和事故,以满足电力生产的需要。

3.2 严格贯彻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设备维护的规章制度,要求所有员工对相关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由于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大,责任大,所以要想做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全体人员要学习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自身警觉性,将设备的使用维护工作做好,监管人员要将责任落实到人,人人对工作负责,这样可以很好地执行公司的制度,确保设备维护工作有序地开展,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3.3 强化装置检修与管理

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维护体现在在该装置设计、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使用、检修等各个方面。对热控保护装置进行必要的保护与管理才能使其正常的工作,保护电力生产的安全。加强热控保护装置的检修,必须做好在这几个阶段的防护工作,并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设备的严谨性、精确性。同时,做好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质量,将设备的隐患及时的挖掘出来并寻找科学的对策予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进而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所以,加强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是提高设备质量,预防事故发生关键的举措,保障了电力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的发展。

4 结语

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热控保护装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热控保护装置故障的存在,对电厂的发展起到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作为设备维修人员,应全面分析故障的产生根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促进电厂的健康发展。

摘要:电厂热控保护装置在电厂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厂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热控保护装置在电力生产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热控保护装置能够确保电力生产的稳定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厂,热控装置,故障,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洁.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88.

篇4:热控专业安全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百年大计,总体目标把控“质量、安全、进度、造价”,建设精品工程。

初步设计专业审查!热控涉及,全厂DCS网络是否分段、单元机组网络分开与否,是否需要“一键启停”功能,厂级监控系统的构建。

设计院技术规范书出稿时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热控专业所辖标段包括:分散控制系统(DCS)、全厂消防联动火灾报警系统、调节阀、全厂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包括电子围栏)、在线烟气监测系统(CEMS)、热控仪表成套设备、热控实验室设备、全厂SIS系统、热电管理信息系统(供热机组)。(按照以上顺序出技术规范书,满足工程基建流程工艺需要,贴合基建要求),对接设计院热控主设。

分散控制系统DCS是热控专业乃至整座电站核心设备,制约其技术规范书出稿,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全厂IO点表的预估,解决方案:参考同类型已建成项目,分系统来预估IO点表,热控是一个与电气、机务、化学、锅炉等其他专业交叉专业,IO点表及仪表相关设备的提资工作量较大,建立厂家通讯录,制定相应的提资表格,提高效率。

热控造价把控。建安工程总包合同,弄清楚全厂IO点的预估,包括相关电缆量等,预留5%~10%的裕量设计。

根据项目工程里程碑节点计划,倒排热控施工一级计划。到现场开工建设后,联络电建施工单位热控负责人,按土建、机务二级网络计划,倒排热控网络二级施工计划。包括现场的施工安全。

到热控设备安装期,核对图纸设计与实际安装工艺,及时和施工方、设计院沟通,通过邮件、传真、工程联系单(协调电建单位)。

无锡蓝天燃机热电工程一共出具13份热控设计变更,其中火灾报警系统有3份,

RK001设计变更已执行,原因;火灾报警设计未按最新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执行。

RK002:设计变更未执行,变更原因:集中控制室内火灾报警盘背面要求具有一米的检修空间,现场解决方案:通过延长盘柜后方控制电缆的距离,火灾报警控制盘挪出现场检修措施,没有调整控制盘柜的位置。

RK010: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原因:火灾报警系统接线布置图修改:变更原因:主厂房8.5米层之前没有设计红外对射检测探头,现场加装三组对射装置。

RK003: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锅炉补给水系统增加一台反渗透装置浓水复用、排放流量测量装置,每台机组循泵出口供水母管增加1个压力变送器;增加3台天然气调压站流量计算机与天然气调压站DCS远程柜的LC卡的通讯电缆。

RK004: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ETS机柜接受2路220VAC电源,一路由UPS机柜供电,另外一路由电气MCC供电。抽气快关阀增加全开/关信号(DI),增加紧急关指令(DO)。高压启动油泵出口增加一个双支铂热电阻(12MAV10CT101)及相关接线增加。

RK005: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辅控楼会议室温度、辅控楼工程师室温湿度仪接线方式修改,电气相关点到DCS机柜DI点公共端的跨接修改事宜。(此处不符合DCS系统分散控制要求,属于设计缺陷)

RK006: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锅炉380VAC电源柜母线电源故障(10CBB00CSB02R003)、锅炉220VAC电源柜母线电源故障DI点取消(厂家图纸修改导致)。增加#1~3自清洗过滤器的进线电源。(厂家图纸修改导致)

RK007: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每台炉增加锅炉电源柜至CEMS电源箱的UPS电源电缆和伴热电源电缆各1根(设计遗漏)。#1汽机房相应设备已关闭(J0CYE00CBD00R001)、#2汽机房相应设备已关闭(J0CYE00CBD00R002)由DI点修改为DO点。(厂家图纸修改导致)

RK008: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循环水泵摄像机视频信号电缆由网线改为光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除盐水箱单法兰液位变送器的一次门,型号修改为J41H P1.6,DN50,共计2个。(设计遗漏),根据汽机厂的到货情况,增加凝汽器热井水位3(12MAG10CL103),每台机组1台导波雷达液位计(汽机厂图纸不完善导致)。

RK009: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增加冷却塔进口电磁流量计动力电源。增加化水废液泵出口电磁流量计(原为平衡流量计)电源.。增加循泵冷却风扇电机的控制。380VAC变频电机增加冷却风扇的停止反馈信号。每台机组增加润滑油滤油器前后差压开关的220VAC电源2根。(设计遗漏)

RK011-012:设计变更已执行,变更内容:高低旁DI测点修改,真空泵、开闭水泵温度测点数量修改。(厂家资料变更)

包括化学区域室外的变送器取样管,应该考虑保温箱,加装电伴热。室外的电动执行机构应该设计防雨罩。

设备调试期,做好与调试单位热控专业对接联络,将现场DCS组态逻辑与二联会定稿的逻辑联锁保护说明书核对(在DCS逻辑组态之前,组态方编写DCS逻辑组态说明书,提交生产准备部相关专工审核定稿,后开始DCS逻辑组态工作),DCS设备到现场安装就位,搭建现场DCS网络,工程师站现场配置,开始现场逻辑核对工作(将定稿后的逻辑说明书转调试热控与DCS组态核对),把现场组态不符的逻辑做好统计,和DCS现场服务工程师对接修改。

厂家资料收集,将温、压、流、振动、位移等相关保护定值整理成册,在分系统调试、信号联调时安排调试单位将其在DCS逻辑组态中修改完成。

在机组整套启动前,将容易误动的热控保护逻辑梳理,召开热控逻辑定值保护讨论会,邀请项目总工参加,形成终稿,签字公示,执行下装修改。

安装做到与设计图纸一致、DCS逻辑组态与逻辑说明书一致。

南汽9E燃机机组热控调试顺序

1、南汽厂9E燃机机组MARK盘上电条件:TCC内部接线已完成(南汽电气、热控厂家调试TA)燃机就地控制室MCC上电、直流蓄电池组上电调试完毕、直流屏已调试完毕(需要南汽协调直流屏厂家到现场配合调试)。

2、MARK盘上完电,冷却通风风机具备试转条件,试转风机。

3、燃机专业的油循循环结束、油质合格后,油泵保护联锁试验。

4、CO2保护模块,IGV等相关模块调试、可燃气体检测模块调试、TSI系统静态调试。

5、4个燃料伺服阀调试、防喘阀调试。

6、燃机调试的下一个节点就是盘车/高盘。

7、燃机假点火试验。

8、燃机点火、燃机熄火保护试验。

9、燃机全速空载、假同期、单个控制器死机冗余试验。

10、燃机一次调频、一次调频在线监测试验。

每天晚上制定第二天的调试计划,EXCLE表格梳理当天存在的调试缺陷,及时联系处理。

篇5:热控专业安全措施

一、热控设备可靠性指标控制目标

1、机组非计划停运控制目标≤1次/年;

2、磨煤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3、引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4、送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5、排粉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6、一次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7、高压加热器非计划停运≤1次/年;

8、给水泵组非计划停运≤1次/年;

9、增压风机非计划停运≤1次/年;

二、可靠性指标工作重点

1、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热工检修人员因违章作业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

2、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防止因热工设备自身故障引发机组非计划停运。

3、加强检修管理,防止热工检修人员误动、误碰及误整定等误操作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

4、认真开展季节性及专项安全大检查,消除设备隐患。同时,严格执行厂部迎峰度冬、迎峰度夏规程,防止恶劣天气造成热工设备故障引发机组非计划停运。

三、可靠性指标工作措施

1、管理措施:

1.1严格执行厂部及热工专业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考核,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

1.2严格按照点检标准对运行机组热控主要设备进行点检,同时加大巡回检查的力度,对重点部位做到专人负责,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1.3严格执行月度工作计划和周计划,加强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投入跟踪力度,不断提高自动投入率,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及误操作机率。对于已经投用的自动装置每天进行跟踪检查,因工况问题没有投用的自动装置要对其设备状态进行跟踪,确保调节系统本身没有缺陷,工况转好时可以随时投用。跟踪检查人员应每天如实、详细地记录检查情况,专业定期检查记录情况。对于因热工设备本身原因无法投用的自动系统,应抓紧处理,争取早日投用。1.4严格执行迎峰度冬、迎峰度夏规程,在落实过程中加强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及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确保不因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引起热工设备故障而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

1.5加强检修管理,认真执行检修作业文件包、技术方案及相关技术和作业标准,对于重要设备的检修要求按照设备分管原则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到现场全程指导。

1.6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检查和整改工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而限于条件不能及时整改的设备要加大检查力度,必要时采用临时措施整改。

2、技术措施:

2.1严格执行《热工保护管理制度》,规范热工保护投退及DCS仿真操作程序,确保不出现因热工人员误操作引起主、辅机跳闸。

2.2机组运行中发生的热工保护、联锁、自动方面的异常现象,坚持异常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应受教育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于发生的异常现象分析要举一反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杜绝异常重复发生。

2.3严格执行《#5#6机组卡件故障反措》,在防止机组保护拒动和确保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卡件故障引起的保护误动,防止故障扩大,把卡件故障损失降到最小。当卡件故障又必须在线更换时,根据《卡件在线更换措施》和现场实际情况,在做好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的情况下,更换卡件,保证机组及辅机安全运行。

2.4加强机组运行时的消缺管理,严格按照《热控设备检修维护流程图》规范地进行消缺,做到消缺中检修工作不扩大,重要缺陷应有技术管理人员指导。消缺前参照《热工设备检修危险点库》和现场情况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从热力系统上、DCS逻辑上、设备电源上和测量系统上全面分析,做到检修工作和设备运行完全隔离。工作中应加强监护工作,特别是节假日和夜间消缺的监护力度,防止热工热工检修人员误动、误碰和误整定等误操作造成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每月应细化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工作,找出设备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消除,以降低设备缺陷数量,提高消缺率和设备健康水平。

3、工作措施 3.1防因DCS系统(含脱硫系统)故障导致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1每天按照点检标准对DCS设备(包括CPU、卡件、电源、通讯网络、计算机等)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安全措施后处理解决;并检查机柜内温度及冷却风扇是否正常。当中央空调失效、电子间环境温度高时应立即打开前后柜门进行通风,并加强测温、必要时加设风扇通风。点检时要认真检查柜内是否有老鼠等小动物活动的痕迹、如老鼠屎等,并认真检查柜内孔洞是否封堵严密,如发现异常应立即组织封堵好孔洞。

3.1.2每天应检查保证柜门紧密地关好,在柜内进行检修工作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以防止射频干扰。

3.1.3TB端子按照规范要求使用保险,当保险炸需更换保险时在更换前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回路,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信号跳变引起意外事故。

3.1.4整理好各控制柜、现场接线盒的接线图,粘贴在控制柜或接线盒内,对重要信号及电源加上醒目的标记。检修时检查核对控制柜、现场接线盒内的电源线或带有强电的接线标识套管是否清晰、醒目,否则应讨论完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事后利用停机机会核对整改。

3.1.5每月检查清洗滤网,检查调整电源模件的输出电压。

3.1.6现场检修工作时严格按照检修规程/文件包要求作业,防止强电引入炸保险及损坏卡件,且严格执行设管部下发的严禁就地短接操作设备的通知,防止强电串入烧坏DCS设备。

3.2防止因UPS(含脱硫系统)故障导致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2.1每天检查UPS电源负载是否正常、设备温度是否正常,并检查UPS总输出开关是否正常工作、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温度是否异常升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2UPS二次侧未经审核批准不得随意接入新负载。

3.3防止因火检冷却风机、火检故障导致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3.1每天检查火检控制柜门紧密地关好、柜冗余电源、柜内温度及冷却风扇是否正常。柜内检修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

3.3.2锅炉运行时如要倒换风机在倒换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冷却风机全停引发MFT。

3.4防止因送/引风机、一次风机跳闸,炉膛压力、风量、一次风压力故障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4.1每天检查现场测点及接线盒,防止受高温、雨水、灰尘以及强电、电磁干扰等环境侵害。风机运行时检修开始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风机跳闸。

3.4.2每天检查所有的炉膛压力信号、风量信号、一次风压是否正常,防止取样管堵塞。锅炉运行时消缺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引发MFT。

3.4.3每天跟踪炉膛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效果,确保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且调节品质合格,防止因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差引起正压/负压保护动作。

3.4.4每月定期吹扫一次风压力取样管。

3.4.5检修部在检查送风机动叶执行器时,应解除动叶指令到引风机的前馈关联,防止检修时造成炉膛压力大幅摆动。

3.5防止汽包水位异常引发MFT 3.5.1每天检查所有的汽包水位变送器、给水流量变送器、汽机第一级压力变送器(代表蒸汽流量信号)、汽包压力变送器是否正常。一旦发现汽包水位、汽包压力显示异常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到场检查处理,对于不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部、设管部专工确认,并采取必要的临时防范措施。锅炉运行时消缺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

3.5.2处理电接点水位计电极泄漏时应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影响汽包水位信号的测量和自动调节。

3.5.3每天跟踪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效果,确保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且调节品质合格,防止因水位调节品质差引起汽包满水/缺水。

3.5.4当小机发生EHG 小故障并切除CCS模式时,运行人员应立即采用小机后备手操方式操作调整水位、并及时通知热控检修人员处理。

3.6防止因磨煤机跳闸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6.1定期检查现场测点及接线盒,防止受高温、雨水、灰尘以及强电干扰、电磁干扰等环境侵害。磨煤机运行时检修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磨煤机跳闸。

3.6.2定期校验油压、油流量开关、油压表计、磨一次风流量变送器,并定期检查校验PASO、BSO行程开关。

3.6.3定期检查校验喷淋油系统压力开关、电磁阀,一旦喷淋油系统出现报警运行人员应立即去现场复位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3.6.4启动磨煤机时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必要时投油)防止燃烧扰动引起其它磨煤机跳闸。磨运行时如果需关掉粉嘴时应检查其它BSO全开信号,做好防范措施后,才能关该粉嘴。

3.7防止因高、低压旁路误动引起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7.1定期检查旁路系统的主汽压力、高旁出口温度、再热器压力、汽机第一级压力等信号是否正常,并检查高、低旁调门的行程及位置反馈(含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是否正常在全关位。如异常则通知设管部到场执行安措后及时处理。

3.7.2每天检查柜门紧密地关好。检修前通知设管部到场指导,柜内工作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严禁随意接触柜内任何接线及端子。

3.7.3检修工作时严格按照检修规程要求作业,防止强电引入炸保险及损坏卡件。

3.7.4按照规范要求使用保险,当需更换保险时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信号跳变引起意外事故。

3.7.5因#

5、6机组高、低压旁路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已退出运行,定期检查高、低压旁路退出运行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因高、低压旁路退出运行相关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引起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8防止真空低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8.1每周检查循泵RTB柜内温度及冷却风扇是否正常、每月清洗滤网。定期校验循泵润滑密封水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检修前做好安全措施。

3.8.2发电部定期进行真空泵、循泵倒换试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管道泵自启动试验,确保管道泵能正常自启,防止因密封润滑水中断引起循泵跳闸。

3.8.3在循泵停后将密封水阀打开、确保该泵密封润滑水压力正常,保证该泵在紧急情况下能实现自启动。

3.9防止低油压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9.1每天检查各变送器、压力开关接头是否漏油。处理缺陷前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和控制回路,并做好安全措施。

3.9.2发电部定期进行润滑油系统、高压抗燃油系统油泵倒换试验,确保备用油泵能正常自启。

3.10防止因定子冷却水系统故障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0.1每天检查定子冷却水压力变送器、压力开关、温度信号是否正常。消缺前检查相关逻辑和控制回路,并做好安全措施。

3.10.2每天检查定子冷却水压力、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是否正常,确保调节品质合格。

3.10.3发电部定期进行定子冷却水泵倒换试验,确保备用泵能正常自启。3.11防止轴瓦温度、主汽温度、高压排汽缸内壁温度、低压缸排汽温度等信号故障跳机

3.11.1每天检查现场测点及回路,检查TMC柜柜门紧密地关好,在柜内检修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

3.11.2机组及辅机运行时严禁随意接触柜内任何接线及端子。3.12防止因高胀、低胀、轴振等TSI信号故障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2.1按照点检标准每天检查柜门紧密地关好、所有通道的信号、报警信号、现场测点及回路,如发现有信号异常应立即处理并汇报。

3.12.2检修工作时严格按照检修规程要求作业,柜内检修时将手机关机,对讲机应远离控制柜5米以上并严禁对准控制柜。

3.13防止因增压风机跳闸,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原烟气温度等信号故障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3.1每天检查现场测点及接线盒,防止受高温、雨水、灰尘以及强电、电磁干扰等环境侵害。增压风机运行时检修开始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风机跳闸。3.13.2每天检查所有的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原烟气温度信号、增压风机振动信号、增压风机相关温度测点是否正常,防止信号故障引起设备跳闸。脱硫系统运行时消缺前应仔细检查相关逻辑,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引发机组及辅机非计划停运。

3.13.3运行人员应严密监视原烟气和净烟气挡板运行情况和行程指示,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检修部做好相关安措后处理。

3.13.4利用停机检修机会检查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取样管,防止取样管锈蚀、堵塞及泄漏,在必要时需对取样管进行吹扫。

3.13.5定期跟踪增压风机入口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效果,确保自动调节系统正常投入且调节品质合格,防止因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差引起脱硫系统保护动作。

四、检查与考核:

1、每天跟踪检查班组的点检记录,如发现点检不到位或点检质量不高、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即按有关规定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2、每天跟踪检查主要保护投入情况及主要自动设备的自动投入率及调节品质,如发现未按有关规定正常投入则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3、每天跟踪检查班组对缺陷消除的情况,如发现重要缺陷消缺不及时影响发电量或消缺率偏低,将按有关规定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4、热工设备出现异常后,班组如未严格按照异常管理制度及时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或未完全落实防范措施,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对责任班组进行考核。

篇6: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1.1 为了加强热控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和促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热控技术管理职能、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3 管理内容与要求

热控技术管理是搞好热控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3.1 热控负责人职责:

3.1.1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按照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公司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检测工作。

3.1.2 贯彻执行有关热控装置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指示、规定及规程制度,掌握我公司热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人员状况,建立热控装置和计量装置的技术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3.1.3 参加新建机组、扩建机组热控设备的设计、选型审查和安装、调试的验收工作。3.1.4 参加热控装置的技术改造工作,分析热控装置的使用情况,解决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3.1.5 按照国家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热工计量标准器的建立、配备、管理和调整提出意见。督促建立健全相应的热控计量标准室,检查本单位热控量值传递、热控计量人员的持证情况和标准装置的考核等工作。

3.1.6 组织热控装置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热工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认证等工作。3.1.7 参加热控设备上发生的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试验工作,提出反事故措施。3.1.8 组织开展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检查、抽查和考评工作。3.1.9 每年对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的重点工作提出意见,提出工作计划,组织力量贯彻实施。

3.1.10 及时跟踪国内、外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新技术与先进经验,组织交流、推广和技术培训。

3.2 生产技术部门是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牵头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3.2.1 建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热控技术监督网,设热控监督专职工程师一名,负责本单位热控技术监督工作,协调好热控专业和其他部门间的工作。执行有关计量法令、贯彻上级有关热控技术监督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3.2.2 及时填报由热控专业引起的非计划停机事故报表、按时填报热控装置的季度“三率”报表、季度安全报表、年中技术小结、自评分表以及热控监督工作总结,上报省电力系统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3 组织建立热工计量标准装置及配套设施,根据周期检定计划,按时送检标准计量器具,保证热工计量标准量值准确。

3.2.4 组织和实施对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定期对在线仪表的系统误差进行现场抽检。

3.2.5 组织热控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参加上级计量检定人员统一考核。3.2.6 建立安全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安全活动。

3.2.7 制定本单位热控装置技术改造计划,审查热控装置的大、小修计划,并负责大、小修标准项目和非标准项目的验收。大修工作安排及时上报省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8 研究热控装置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

3.2.9 组织热工仪表及控制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技改措施和技术改进工作。3.2.10 负责热控设备的更新改造、检修项目、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与重要检修项目的验收。

3.2.11 参加新建和扩建机组热控装置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和启动试验及质量验收。3.3 热控正、副班长职责:

3.3.1 在所属部门领导下对本班专业人员及所属设备负全部责任。

3.3.2 负责组织热工专业仪表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工作和做到仪表指示正确、灵敏、安全可靠的运行。

3.3.3 负责组织本班大、小修工作,并监督各专业检修进度和质量,保证检修任务按期完成,并组织参加主要仪表及自动设备的验收工作。

3.3.4 负责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制定日常维护计划,及时掌握,迅速消除对平时无法消除的缺陷,提供给热控检修技术员,列入大、小修计划。

3.3.5 根据公司或本部门每月下达的计划任务书,订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月度计划每旬检查、季度计划每月检查。

3.3.6 做好本班原始技术资料记录及改进项目的记录,并及时交班组技术员整理汇总存档。

3.3.7 负责检修中的特殊项目技术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对工作人员作必要的指导。

3.3.8 根据部门规定的日期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月度总结,并配合技术员做好材料、设备、备件计划的制订汇总工作。

3.3.9 班内发生局部异常情况、事故、障碍等不安全现象,应及时追查原因,并组织全班分析,认真吸取教训。

3.4 热控班组技术员职责:

3.4.1 协助班长对班内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工作,班长不在时,代理班长职责,接受检修部门热控专职的技术指导。

3.4.2 对班组所辖设备在技术管理上负全面责任,除重大技术性更改需经检修部门热控专职批准外,有权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3.4.3 搞好本班的技术管理工作,编制本班大、小修施工计划,材料消耗定额,协助班长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做好技术改进,检修总结等技术文件。

3.4.4 负责健全并领导制定本班组技术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4.5 协助班长做好经批准更新改造,推广项目,审查班内合理化建议,并推广兄弟单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经验。

3.4.6 负责建立,充实本班的技术台帐、项目数据齐全;负责监督并收集各专业组对各种原始技术资料及改进记录整理,保管工作收集整理检修技术记录及各项试验报告、数据;按月向部门提供热工设备的完好率、投入率、准确率及设备缺陷消除率、工作票合格率。

3.4.7 负责掌握本班标准仪器,试验设备的健康情况,做好标准传递和定校工作计划的落实及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

3.4.8 机组检修时应深入现场,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督促协助检修人员做好技术记录,检修验收,配合调整重要项目,努力降低消耗,提高工效。

3.4.9 负责绘制本班范围内简单的零件加工图、设备改进草图、施工后的竣工草图,并及时交检修部门汇总审核;做好技术资料的保管工作并严格执行保管制度。

3.4.10 协助本部门做好本班技术培训、技术讲课和技术考核;搞好技术问答。3.4.11 负责班内设备、仪表“三率”统计、公布,并督促设备的定校、定核工作。3.4.12 对班组设备系统的投用及现场试验、参数整定调整,负责组织和技术指导作用。3.5 热控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

3.5.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是否准确指示和动作可靠;直接危及热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热工人员必须到现场巡回检查和做清洁工作

3.5.2 各班每天应指定专人对所属设备进行现场巡回检查。3.5.3 现场巡回检查必须在每天上午8:30之前到达现场。3.5.4 巡检人员必须执行公司关于记录仪表的使用维护制度。

3.5.5 巡检人员对查出的设备缺陷要及时处理,对处理有困难的缺陷应作好记录,向班长汇报,以便组织处理。

3.5.6 巡检人员应仔细听取运行人员对热工计量仪表和控制装置运行情况的反映。3.5.7 巡检人员有义务向运行人员解释热控设备一些技术问题。3.5.8 各班每周必须对所属热控设备及环境进行一次打扫除。3.5.9 本部门每月对热控设备的清洁工作进行一次检查。3.6 热控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制度

3.6.1 热控装置的现场定期校验是保证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监督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可靠方法。

3.6.2 热工计量仪表必须按计量周期进行周期校验。3.6.3 现场校验方法按省电科院规定细则进行。

3.6.4 定期校验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填写周期校验记录,主周期校验中发现仪表超差,进行了修理、调整或调换备品仪表以后,除了在周期校验记录中说明外,还应按缺陷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记录。

3.6.5 根据热工计量要求,主要热工仪表当月定校季统计,故每季主要热工仪表仪表校验一次(除“保护”用一次表)。

3.6.6 逢大、小修按常规项目,对已校表按“周检”计划统计报本部门和生产运技术部门。3.7 热控技术资料图纸管理 3.7.1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注册和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技术档案,注册档案应包括:

3.7.1.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的注册,出厂说明书以及校验调整与试验记录。3.7.1.2 试验室用仪器仪表设备注册,出厂说阴书以及历次校验记录(证书)。3.7.1.3 机组及系统的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图、原理和实际接线图。3.7.1.4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源系统图。

3.7.1.5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部件(如热电偶保护套和插座等)的加工图。3.7.1.6 流量测量装置运行日志(包括运行巡视记录维修和故障处理记录系统改进记录)。3.7.2 热控装置的检修规程,调校规程、运行维护规程以及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3.7.3 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单元图、系统图、接线图做到部门有总图,班组有分图。3.7.4 仪表及控制装置有变动更改时必须出更改图或附更改说明.

3.7.5 新设备的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原本交档案室、部门与班组应有复印件。3.7.6 技术资料、图纸的借出必须履行借还手续。

3.7.7 技术资料、图纸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要防止损坏、丢失。3.8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3.8.1 评级原则

3.8.1.1 热控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3.8.1.2 热控装置必须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3.8.1.3 仪表测量系统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压力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1/2。

3.8.1.4 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3.8.1.5 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要求。3.8.2 评级标准 3.8.2.1 热工仪表 3.8.2.1.1 一类

3.8.2.1.1.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3.8.1.3规定。

3.8.2.1.1.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3.8.2.1.1.3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3.8.2.1.1.4 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3.8.2.1.1.5 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3.8.2.1.1.6 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3.8.2.1.1.7 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3.8.2.1.2 二类

3.8.2.1.2.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3.8.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1.2.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3.8.2.1.2.3 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3.8.2.1.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3.8.2.1.3 三类

3.8.2.1.3.1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3.8.2.2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3.8.2.2.1 一类

3.8.2.2.1.1 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调校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3.8.2.2.1.2 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3.8.2.2.1.3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3.8.2.2.1.4 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作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技术要求。

3.8.2.2.1.5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90%以上。

3.8.2.2.1.6 试验报告、检修报告、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3.8.2.2.2 二类

3.8.2.2.2.1 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规程的要求。3.8.2.2.2.2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3.8.2.2.2.3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3.8.2.2.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3.8.2.2.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自动调节装置者。3.8.2.3 保护、联锁信号及报警装置 3.8.2.3.1 一类

3.8.2.3.1.1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3.8.2.3.1.2 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3.8.2.3.1.3 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3.8.2.3.2 二类

3.8.2.3.2.1 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3.8.2.3.2.2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3.8.2.3.2.3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3.8.2.3.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者。3.8.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 3.8.2.4.1 一类

3.8.2.4.1.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99%,主要测点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规定。

3.8.2.4.1.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DRT屏幕显示数据,画面应稳定清晰,信号动作正确,画面切换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8.2.4.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完整无缺,打印机动作灵活,打字清晰,时间制表准确。

3.8.2.4.1.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事故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动作顺序正确。

3.8.2.4.1.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性能计算准确。

3.8.2.4.1.6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机柜内,输入、输出信号二次线路排列整齐,铭牌正确,孔洞严密。

3.8.2.4.2 二类

3.8.2.4.2.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为98%~99%。

3.8.2.4.2.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测点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打印机和操作系统单元内有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使用要求。

3.8.2.4.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3.8.2.4.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者。3.9 分散控制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随着计算机产业和仪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机组配备的主要控制设备都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软、硬件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其结构较复杂,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定期维护、检修,以保证系统在电厂的安全运行。

3.9.1 DCS系统的运行

3.9.1.2 对运行中的DCS系统设备应每天巡检一次,检查及处理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1.2.1 DCS设备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9--23℃,湿度控制在35%—50%之间,如发现超出范围,应及时处理。

3.9.1.2.2 过程控制柜内的温度,一般应小于30℃,对带有冷却风扇的控制柜,应检查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处理,对某些设备在运行中不能处理,则应采取必要措施,每天观察柜内温度。

3.9.1.2.3 滤网的清洁完好程度,必要时进行清理,如有损坏则要更换。

3.9.1.2.4 模件工作状态。此工作分两部分,一是检查人员直接查看模件,利用模件指示灯等观察模件工作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另一部分检查工作是利用DCS控制系统的自诊断手段,检查模件运行情况及故障记录,并对故障作及时处理。

3.9.1.2.5 电源情况。主要是查看电源指示灯的状态,如DCS的自诊断功能检查电源情况,发现故障,如能处理的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直至正常。

3.9.1.2.6 顺序事故追忆装置是否正常,打印机是否正常,打印纸是否充足,打印效果是否良好,否则立即进行处理。

3.9.1.2.7 操作员站的模件、电源、风扇、滤网等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处理,滤网应每周清洗一次。

3.9.1.2.8 检查完毕,柜门应关好,所有设备应恢复到需要状态,对检查内容、处理情况和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

3.9.2 DCS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对DCS控制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排在机组检修时进行。3.9.2.1 对过程控制柜的检修和维护 3.9.2.1.1 拷贝所有模件的组态或程序。

3.9.2.1.2 对控制柜进行防尘、密封处理,并清理防尘滤网。3.9.2.1.3 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及固定螺丝。

3.9.2.1.4 清扫电源及控制设备,包括柜体和各种模块。3.9.2.1.5 检查接地系统,使接地系统符合DCS要求。

3.9.2.1.6 对电源进行测试,测试应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3.9.2.1.7 对控制设备室的温度、湿度及含尘量进行测试,如不合格,应在检修期内进行处理,使其合格。

3.9.2.1.8 核实控制模块的标志和地址及各种硬件组态。

3.9.2.1.9 消除运行中出现的全部故障和缺陷,恢复和完善各种标志。3.9.2.1.10 送电后预运行48小时,运行期间须加强观察,发现故障,分析原因,即时处理。

3.9.2.1.11 各种功能测试,如冗余功能测试(电源冗余、模件冗余等)、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旁路功能测试(通信节点、手/自动站等)。

3.9.2.1.12 对整个检修过程及处理结果作详细记录。3.9.2.2 模件的清洁

DCS控制系统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由于环境的影响,需经常对模件进行清理,如处理不当,会损坏模件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模件清洁主要清除模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污及其他污染物,以提高模件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清洁按以下方法进行:

3.9.2.2.1 所有的清洁处理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以防静电放电,损坏模件。在清洁处理、搬动模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带上接地防静电环,在每次工作前应检查防静电环及其接地是否良好。

3.9.2.2.2 印刷集成电路板表面污物可用经干燥、清洁过滤、除静电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吹扫,或用防静电的真空除尘器清除。

3.9.2.2.3 对一些用空气吹、吸无法去除的污物可用80%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与蒸馏水混合,将不起毛的绸布浸泡其中,然后取出用来擦洗模件,重复操作,直到干净为止,再用干净的麂皮或不起毛的绸布将模件擦干。

3.9.2.2.4 如果确实需要,可用集成电路板专用清洁剂喷扫,但不宜反复使用,以防污物流入插结脚。

3.9.2.2.5 对于印刷集成电路板的边缘部分或插接件部分,也可按上面的方法处理。3.9.2.3 电源及风扇的检修和维护 3.9.2.3.1 电源应清扫(如使用的是非模件电源,则解体清扫),减少积灰,延长电源使用寿命。清洁完毕送电前,应仔细检查电源有无异常损坏痕迹,电源电压等级切换开关或跨接器是否正常。电源清洁方法可参照模件清洁方法进行。

3.9.2.3.2 电源检修中更换的元件应严格挑选,不可使用温度稳定性差的元器件、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芯片,应选用进口的同类型产品代换,分立元件应尽可能选用金属电阻、钽电容、聚丙烯电容等参数稳定的元器件。

3.9.2.3.3 修复后电源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通电实验。投运前应进行输出电压和保护定值校对。保护定值不可随意变更,必需变更要有审批手续。

3.9.2.3.4 对运行电源,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输入、输出电压测试,并做好记录,检查并紧固电源接线端子、接地母线螺丝(注意不要将螺丝松动或紧固过头)。

3.9.2.3.5 每年检查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

3.9.2.3.6 每两年一次检查所有电源内外,对所有螺丝进行紧固,同时校验电源输出应达到规定值,校验值必须记录。

3.9.2.3.7 24V开关电源,每五年应更换电源,因电源上的部分器件(如电解电容器)已到其运行寿命,应予更换。

3.9.2.3.8 对运行中的电源更换应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影响机组运行。

3.9.2.3.9 风扇应每半年清灰一次,如风扇故障须更换,更换前应仔细检查绝缘情况、电压等级、功率、转速等是否相符,更换风扇的电源接线应用焊接或其他可靠方式连接,不宜采用导线绞结。

3.9.2.3.10 风扇投运后必须确认其运转方向正确,防止反转。

3.9.2.3.11 DCS系统运行中,风扇故障如无法更换,应加挂临时风扇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并加强巡检,注意柜内温度。3.9.2.4 操作员工作站的检修和维护

操作员工作站是操作员与DCS系统的人机接口。它能监视过程参数,对参数的越限作出报警,并做趋势记录,能记录历史数据,打印各种报表,为操作员提供全部操作、控制和有关画面。

3.9.2.4.1 操作员工作站的全面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对检查和维护,首先要利用工作站的各种测试和诊断程序进行,并保存有关诊断数据,以利查找故障,分析故障原因。

3.9.2.4.2 每年应对工作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3.9.2.4.3 检查和清理的设备应包括主板、模件、总线、网络服务器、监视器、电源、键盘、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各种设备。

3.9.3 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 3.9.3.1 现场设备巡检

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将 事故消灭于萌芽中,需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在最佳方式下运行。

对现场设备的巡检,每周应进行一次,巡检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3.1.1 电动和电液执行机构

3.9.3.1.1.1 执行机构电源及外部接线是否正常。3.9.3.1.1.2 执行机构连杆是否完好无损。3.9.3.1.1.3 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

3.9.3.1.1.4 执行机构的位置状态和手动自动离合器的状态。

3.9.3.1.1.5 对电液执行器除按照电动执行机构内容外,还应对油位、油压及油管路泄漏进行检查。

3.9.3.1.2 气动执行机构 3.9.3.1.2.1 检查执行机构所需气源及气压设定值是否正确,实际气压是否正常。3.9.3.1.2.2 检查执行机构连杆及插销是否完好无损。

3.9.3.1.2.3 检查执行机构进出气仪表管是否完好,有无泄漏。

3.9.3.1.2.4 检查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设备标牌应完整、清楚。3.9.3.1.3 现场仪表、仪表柜、箱

3.9.3.1.3.1 检查仪表两次阀门和排污门应完整无缺,接线完好。3.9.3.1.3.2 所有仪表接头和管路是否泄漏。

3.9.3.1.3.3 如是仪表柜、箱,应检查柜内照明,冬季应检查柜、箱内加热保温装置是否正常运行,保持柜内适当温度。

3.9.3.1.3.4 柜内应保持清洁,密封应完好,检查完应关好柜门。

3.9.3.1.3.5 应对巡查内容和线路制定专门表格,巡查发现的故障、缺陷应及时处理。对巡检情况和处理结果有详细记录,班长和班组技术负责人应对巡检记录进行验收。

3.9.3.2 现场设备的检修

现场各种仪表和执行机构应利用检修机会每年检修校验一次。一年一次的检修校验应是较彻底、全面的。至少应包括以下设备和内容:

3.9.3.2.1 差压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包括对电缆检查、接线接头紧固、变送器管路检查、接头紧固等,对校验不准的变送器高水平修理或更换,并做好校验前和校验后记录。

3.9.3.2.2 压力、温度开关和各种位置开关的校验,并整理、紧固接线,规范管路,做好校验记录。

3.9.3.2.3 对电动、液动等各种执行机构进行解体检修、清洁。包括电缆、接线、管路、电源、气源的检查、维护。

3.9.3.2.4 对特殊仪表也应进行校验,如振动、偏心等仪表,本单位无法校验,应送有关单位校验。对有些特殊仪表,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校验周期,如炉膛氧量表,应半年检修、维护一次。

3.9.3.2.5 对温度测点、各种热电偶和热电阻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抽查、抽校一批,五年应全部校验一次。

3.9.3.2.6 就地指示仪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每年校验、维修一次,对其接线、管路也全面维护一次。

3.10 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管理 3.10.1 自动调节系统

3.10.1.1 火力发电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可靠的调节品质、优良的自动调节系统能代替运行人员管理和控制机组的运行。

3.10.1.2 自动调节系统应定期做试验。一般自动调节系统应每年进行两次试验。通过试验发现调节系统隐患,提高调节品质。除定期试验外,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做调节系统试验:

3.10.1.2.1 自动调节系统发生异常。3.10.1.2.2 调节参数改变之后。

3.10.1.2.3 设备大修或控制策略变动之后。

3.10.1.3 调节系统出现异常,通常系统性能下降,动、静态偏差增大,当遇到扰动时出现震荡,甚至会被调量大幅度变化,出现跳闸事故,对机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一般来讲,造成调节品质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0.1.3.1 调节设备特性不好,如变送器、执行传送机构性能不好等。

3.10.1.3.2 被控对象特性发生变化,原有的调节参数不再适应,如检修更换过热器后,对燃烧给水、温度等控制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3.10.1.3.3 控制策略不完善,即调节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当受到扰动后,被调量就会发生较大偏差,甚至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3.10.1.4 由于采用DCS控制系统,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也含有开关量(逻辑量)的控制。在自动调节系统试验中,应特别注意调节系统的逻辑量及保护定值。另外,复杂的调节系统,其调节参数也不仅仅是调节器的PID。其中会增加许多辅助参数,如为了提高调节系统抗外扰能力,增加外扰作用通道,往往会有函数发生器F(x)和加法器∑等,其中会有很多可调参数,通过扰动试验同样会发现这些参数的好坏。

3.10.1.5 采用负荷扰动试验主要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滑参数运行机组,则在定参数运行区,参数也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调节品质才能算合格。

3.10.1.6 有条件情况下,自动调节试验应先在仿真机上进行,在仿真机上取得足够的数据后再在机组上试验,这样可提高实际试验的质量,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防止盲目试验造成不必要的停机,同时对仿真机的仿真性也是一个检验。

3.10.1.7 试验前应编写好试验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如达不到规定的调节品质,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使其符合要求。

3.11 热工保护系统的试验管理 3.11.1 热工保护连锁装置的试验

3.11.1.1 仪控保护连锁是为保障热力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而设计的,当某一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时保护连锁回路动作,自动地使该设备停运,进入安全状态,防止设备损坏。同时向相关的设备发出信号,使其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保护整个热力系统的安全。

3.11.1.2 保护一般包括两大类,即主机保护和辅机保护。主机保护包括气轮机跳闸保护、锅炉跳闸保护和发电机跳闸保护及机、电、炉的连锁保护,辅机保护一般指重要的辅机保护,如给水泵、小汽轮机、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3.11.1.3 保护连锁试验是防止保护误动和拒动的必要手段,是保护机组安全运行和提高检修质量的重大措施。

3.11.1.4 根据保护连锁的重要性,热控保护连锁试验可分为三级实施 3.11.1.4.1 班组负责的试验项目

3.11.1.4.1.1 所有测点的校验(即静态校验)。3.11.1.4.1.2 一般辅机保护连锁试验。3.11.1.4.1.3 所有挡板、阀门的试验。3.11.1.4.2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试验项目 3.11.1.4.2.1 主要辅机保护连锁。3.11.1.4.2.2 功能组试验。

3.11.1.4.3 公司级组织安排的试验项目 3.11.1.4.3.1 汽轮机跳闸保护。3.11.1.4.3.2 锅炉跳闸保护。

3.11.1.4.3.3 发电机跳闸保护(仪表控制保护是指发电机非电量保护,如发电机定冷水流量、发电机线圈温度等)。

3.11.1.4.3.4 机、电、炉大连锁保护。3.11.2 保护连锁试验的时间和周期

3.11.2.1 一般保护连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遇下列情况应进行保护连锁试验: 3.11.2.1.1 设备检修后应做保护连锁试验。

3.11.2.1.2 保护系统(设备、定值、逻辑等)变更后,应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正确性。3.11.2.1.3 保护连锁试验一般安排在全部检修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进行。为了保证保护连锁试验的顺利进行,机组检修后必须留有足够的试验时间,大修后应有5~7天,小修后应有3~5天。保护连锁试验项目必须明确列入检修计划中。

3.11.3 保护连锁试验方法

3.11.3.1 试验方法尽量采用物理试验方法进行实校,即在测量设备处加入被测物理量的方法。如凝汽器水位低脱扣凝泵,采用凝汽器放水直至水位低凝泵动作;汽轮机润滑油低压,采用停油泵法等。

3.11.3.2 当现场采用物理试验法有困难时,在测量设备校验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在现场测量处模拟试验条件,如短接、拨动开关等。严禁在控制柜内输入端子处模拟条件,这种方法只试验了逻辑,未包括整个保护回路。

3.11.4 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 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试验项目,3.11.4.1.1 机组小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项目: 3.11.4.1.1.1 锅炉保护连锁试验。3.11.4.1.1.2 汽轮机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3 小修中变动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3.11.4.1.1.4 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3.11.4.1.1.5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 机组大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2.1 大修全部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部分辅机的保护连锁试验可穿插在大修工作中进行)对全部主机和辅机进行保护连锁试验,试验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3.11.4.1.2.1.1 仪表控制部门应将所有主机和辅机的所有保护测点定值进行校验完毕。3.11.4.1.2.1.2 有关辅机的分步试运工作已结束。

3.11.4.1.2.1.3 试验应用厂内标准试验单,完成所有试验准备工作,应有完整的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

3.11.4.1.2.1.4 试验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3.11.4.1.2.1.4.1 汽轮机跳闸保护。

3.11.4.1.2.1.4.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3 汽轮机液压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4 汽轮机盘车功能联动试验。3.11.4.1.2.1.4.5 抽汽逆止门开关保护试验。3.11.4.1.2.1.4.6 高、低加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7 所有给水泵保护试验。3.11.4.1.2.1.4.8 真空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9 锅炉跳闸保护试验。

3.11.4.1.2.1.4.10 送、引风机保护连锁试验,送、引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11 一次风机保护试验,一次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12 磨煤机保护试验,磨煤机油系统保护试验,给煤机保护试验。3.11.4.1.2.1.4.13 风烟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14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1.4.15 对试验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查出问题,并彻底解决,然后重新试验,直至全部试验合格后机组才能启动。

3.12 热工仪表及热控计算机软件权限管理

3.12.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备份制作、存档管理和软件修改程序。本标准适用于#

1、#2机组的所有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管理。3.12.2 引用标准:NETWORK--6000系统软件手册、DEH系统设计手册、FSSS系统设计手册、输煤程控系统设计手册等。

3.12.3 内容和要求

3.12.3.1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范围定义如下: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12.3.2 PLC编程软件和PLC应用软件。3.12.3.3 智能式外部设备的编程软件。

3.12.4 Password 作为软件的特殊部分,分级定义,分级使用,注意保密。修改时需办理 Password 修改申请单。改动完成后,Password 修改单由案存档,存档级别为绝密级。紧急调用或借阅时需公司领导批准。

3.12.5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用户级别定义如下:

3.12.5.1 技术管理人员为管理级。

3.12.5.2 仪表控制一般值班人员为维护级。3.12.5.3 运行人员为操作员级。

3.12.5.4 NETWORK--6000 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3.12.5.5 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3.12.5.6 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外设的运行情况,遇到外设编程故障时需立即解决。3.12.6 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备份制作

3.12.6.1 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下列软件每月复制一次,保存三个月:NETWORK—6000、DEH、FSSS、输煤程控系统的系列数据库、PLC在线逻辑、运行环境。

3.12.6.2 机组消缺需修改软件时,修改前对所属软件系统制作备份。修改完成后即做备份。经运行证明正确后,再做备份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3 在进行技术改造、软件开发时,技术管理人员需在未改动软件之前作备份,修改后即做备份,直至完全成功,经公司认可后,再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4 对于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的画面。在机组移交时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两周。

3.12.7 软件存档管理

3.12.7.1 机组移交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2 机组大、小修后,进入正常运行工况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3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取得成功后,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4 历史数据存盘后,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3.12.7.5 上述软件存档级别为机密级。3.12.8 软件备份的保存

3.12.8.1计算机所用外部存储介质属高精设备,需放于防磁、防尘、防灰、防静电的专用盒子里,并存放于专用的柜子里,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3.12.9 软件修改程序

3.12.9.1 在日常机组消缺时需修改软件,由消缺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2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中需修改软件时,首先按《设备异动管理标准》、《仪控逻辑管理标准》进行技术审核。批准后由申请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3 技术管理人员接到软件修改申请单后,进行软件功能审核。若软件功能不能实现技改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及时将信息通知有关人员。否则应及时修改软件,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申请者。

3.12.9.4 软件修改由技术管理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指定人员实施操作。操作步骤和内容需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

3.12.9.5 夜间值班或技术管理人员不在时,需紧急修改软件,值班人员向有关领导汇报后,得到授权后进行处理,在线修改。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后,把操作步骤和修改内容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移交给技术管理人员后,由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并消除软件修改申请单。

3.12.9.6 技术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好软件修改申请单和操作记录本。3.12.9.7 具有修改软件权限的有关人员名单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3.13 #1#2机组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1 为了保证新机组的安全运行,必须对重要设备所使用的蓄能器进行定期试验,根据哈尔滨汽轮机厂提供的HA100电液执行器说明书和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电液控制快速关断阀说明书,特制定如下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2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蓄能器的使用与定期试验必须遵守蓄能器使用规范。3.13.3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必须充氮气。3.13.4 蓄能器充氮气完成、投入使用一周须进行检查,若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四个月后,若仍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一年后。

3.13.5 主设备大修时,须对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

3.13.6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结果须报检修部与生产技术部门。3.13.7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责任人为蓄能器的设备主人。4 检查与考核

上一篇:对联的创作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训学生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