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

2024-04-20

“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通用6篇)

篇1:“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

“银税互动”工作困难及建议

XXXX:

一、“银税互动”工作困难问题

1、统计口径不一致,税务部门统计企业纳税额时按所属期和入库期两种口径统计,银行机构的报表反映的是按入库期统计,有时可能造成不一致。

2、地税局每季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能否共享国税网的,因为资产和负债的有些项目和我们银行实际不是很相符,国税网的报表项目更接近银行报表。

3、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为进一步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让依法纳税、有良好信誉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享受诚信的成果,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生产性资金紧缺难题,我行即将推出“丰收˙惠民税银贷”贷款产品,向辖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强创新、盈利能力,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较好,依法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发放的生产性流动资金的贷款。目前困难是尚未与国税部门签订协议,小微企业依法纳税情况清单没有。

二、相关建议

1、为使我行能尽快推出“丰收˙惠民税银贷”贷款产品,建议能尽快与国税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国税部门能向我行推荐信誉良好、资金实力雄厚、偿还能力有保证的企业清单。

2、税务部门加强对我行税收知识、政策等业务培训,指导我行加强税务筹划。

3、我行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小银行,建议给予我行与其他国有银行差别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XXXXX

篇2:“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师生互动,问题,建议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互动是相对狭义的互动, 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 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 又可以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1]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 (interaction)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教学过程, 激活、展开、丰富与提升师生生命的有机交互过程。[2]

二、当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师生互动作为学生的人际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践师生互动的活动当中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互动形式单一、互动的对象单一、教师垄断课堂互动、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

(一) 师生互动形式单一

目前课堂教学中, 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 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2]课堂师生互动形单一表现为这种互动是预成型的, 教师在课堂上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安排什么活动都是预先制定好的, 没有丝毫的弹性, 学生也只不过是配合教师表演的合作者。课堂教学完全按教师的教案进行, 教师只是得到想要的答案, 对学生其他的丰富想法置若罔闻。在这种情况下, 与其说教师是在倾听、与学生交流互动, 倒不如说是教师在倾听自己。因为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答案。这种互动是虚假的、缺乏生气的形式上的互动, 不是真正的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互动。

(二) 师生互动的对象单一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交往形式, 这种互动多是由教师发起的。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 师生互动多为选择性的互动。这种选择会因学生的性别、成绩、地位及在班级中担任的职务不同而不同, 从互动的对象上来看, 教师更愿意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交往。[3]另有学者研究发现教师更喜欢同“优生”交往, 但又担心“差生”拖后腿, 也不得不和“差生”交往。结果是与“优生”交往的频率大于与“差生”交往的频率, 而与“差生”交往的频率又大于与“中等生”交往的频率。由此可见, 课堂互动中被忽略的不只有“差生”还有被称为“沉默的羔羊”的中等生, 教师互动的对象多为优秀生和担任班干部的学生, 忽略了占班级大多数的中等生, 由此可见其互动对象的单一。[4]

(三) 教师垄断课堂互动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 教师是社会化的承担者, 制度文化的传递者, 具有法定的权威。教师成为了这一微型社会———课堂的领导者, 学生则成为被领导者, 教师主导着课堂, 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单向性, 即教师是互动的发起者、领导者, 并且这种单向的互动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普遍存在, 有学者[5]在32节课的调查表明, 在“提问”的行为类型中, 教师提问次数为740次, 占总提问次数的97.2%, 而学生提问次数仅占2.8%;在“评价”行为中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而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提出异议的仅有6次。由此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垄断地位。

(四) 当前师生互动的深度不够

师生互动的广度不够, 表现为参与的学生人数不多。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往往因担心课堂教学的失控而情愿让自己的活动尽可能多地占据课堂时间。互动的对象偏向于乖巧听话而且成绩好的学生, 而且在互动方式上也多采取常规的、让学生感受不深的全体式互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感受到互动体验的学生受到了鼓舞, 而没有互动机会的同学则体验到心理上的挫败感, 感觉自己备受冷落, 久而久之会对教师形成偏见, 对学习失去兴趣。[6]

三、促进师生良好互动的建议

(一) 课堂的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

要使课堂的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 教师就要从教案控制的课堂走出来, 进而转向师生共同创造、深化经验的课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仅要备课, 而且要备学生。首先学科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是经过一系列的总结概括而成的, 必然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要精心备课,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精辟的分析, 将学习课程的目的、意义告诉学生, 将学科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展示给学生, 引起学生学习和探求的欲望。专业课的内容粗看起来比较枯燥, 如何化枯燥为生动, 必须结合课程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这种探究欲望将成为师生互动的动力。[7]其次, 教师应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他们具有个体的差异性, 同时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活力, 教师不应把学生简化为“物”忽视他们主体性和创造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合作者, 与学生共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 分享学生创造的喜悦, 感受师生精神共同成长的快乐, 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尊严、有价值的发展中的人。

(二) 教师树立有利于互动的教学观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教师要树立有利于互动的教学目标, 要改变以往偏重知识的传授, 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的落后教育目标, 因为这种教育目标不利于师生互动开展, 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多级目标。第二, 教师要树立有利于评价的教学观, 以往教师的教学评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迫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 教师即使有新的教学方法也未能付诸实践, 只能采取较保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建立有利于互动的教学评价方式可采用档案袋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发展成长。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仅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之受到鼓舞, 这样学生就能以较高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主动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 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 建立有利于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 师生关系是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现代教学论认为, 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仅影响学生的智力、能力及其社会化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 而且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和行为包括对学生的态度、教学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的选择等。[8]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首先要构建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生双方有主动交往的愿望, 另一方面是师生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均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这是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克服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的种种弊端, 做到教师的尊严和学生的尊严并重, 正确地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状态, 必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如认知水平低、自控力差、分辨能力弱等, 教师应认识到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心理水平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其次教师应该认识到由于遗传、后天因素, 家庭、社会因素等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教师不应该单单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最后,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某些方面是值得学习的, 比如学生的求知欲、求新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等。认识到师生是可以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 正如以上所述, 教师树立起科学的学生观, 改变以往看问题的角度, 教师的心态平和了, 就能做到真正的宽容和善待学生了, 而学生则更能够“亲其师, 信其道”, 师生关系也就更加和谐了。

参考文献

[1]叶子, 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 2001, (4) :30.

[2]岳欣云.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4) :24, 26.

[3]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当代教育科学, 2007, (1) :21.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93.

[5]赵翠兰.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反思.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1) :27.

[6]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3, (2) :18.

[7]韩时琳.注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中国高教研究, 2003, (4) :90.

篇3:高校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统计;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做好高校的信息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统计工作主要是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高校工作基本情况,掌握和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水平,制定高等教育决策和编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高校领导制定本校未来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共统计工作存在“重视不够、勉强应付、按需报数”等问题,已经逐渐背离了最初《统计法》中所要执行的根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因此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申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思考并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高校逐渐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一方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随着高校扩建和教育发展,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余地将逐渐增加,各高校间招生也呈现竞争态势。高校只有掌握了及时、准确、全面和科学的反映本校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并通过精准分析结果,才能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打造特色专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有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学校资产等情况进行如实统计,并按教委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相关基本办学指标及监测办学条件指标进行测算,使校领导全面掌握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兄弟院校改革发展动态,全面评价本校与其他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便学校认清位置,明确改革目标,争取在办学质量、办学方法上日新月异,不断进取;第三,可以为各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为有关领导和各部门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如利用数据可以更新学校首页的“学校概况”信息、进行有关报表的填报等,此外不仅有利于历史资料的累计和保存,也可以提高办公、办事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二、高校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确实落后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能适应高校精细化、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领导对于高校统计工作认识存在局限性,认为只是单纯的填写表格的简单工作,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完成和提高并无关系,又不能为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而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统计人员自身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法制观念不强,依法统计意识不够,观念无法更新,视野无法拓宽,统计工作上层次上台阶更无从谈起。

(二)工作素质不高。首先,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一部份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从目前高校的统计力度来看,一般是在有关部、处设立兼职统计人员或临时统计人员。这些人员因为还涉及其他工作内容,统计工作为偶尔的一个分支工作,根本无法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无法专心从事统计工作,更无法钻研统计业务。因此只能应付报表,谈不上统计调查,更不用提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统计组织管理分散,系统性不强。高校统计按照调查周期和调查内容分为不同类型的报表,彼此间有联系,有区别,是对高校不同侧面的反映。大致看上去是各部门相互协作,互相促进行政完整的数据系统。但是由于协调与监督不明,导致同一统计数据往往不同,并且重复调查、交叉统计现象严重,信息的可信度也很难保证。

三、加强高校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普法宣传,提高重视程度。《统计法》的社会认知度,是衡量统计法贯彻执行的情况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教育统计工作的不到重视,统计违法较普遍,已成为有效开展统计工作的难点问题。因此,要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引起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宣传画册等媒介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也可以结合法制宣传日开展专题图片展,以邀请校领导参加觀展的方式,提高公众对依法统计工作认识。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统计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高校统计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统计资格职业证书,容易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数据逻辑关系把握不清,统计报表让人担忧。为了改善以上状况,学校对统计人员可以组织多样式的专业培训。可以定期选派专兼职统计人员赴统计专业培训资格的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较强高校间统计工作交流,取长补短。

(三)加大检查力度,保证数据真实可信。目前高校统计工作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各高校独立完成。由于缺乏监督措施,统计数据难免失真。学校层面应加大检查力度,可以召开集体会议,强调高校统计工作重要性,也可实施突击检查。

篇4:“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

一、缩小征地范围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除乡镇企业、村民住宅、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包括现状国有土地和国家征收的集体土地。也就是说,如果非农建设项目选址在集体土地上,只能实施征地,否则无法用地。对于一些经营性项目来讲,由于不符合征地的“公共利益”前提条件,因此陷入法律盲区。开展缩小征地范围改革试点,就是要在征地之外,创造一种新的用地模式,使经营性项目使用集体土地成为可能。此项改革的内容一是建立经营性项目性质的界定方式,二是开辟经营性项目使用集体土地的供应方式。关于项目性质界定,当前多采用专家评判法,待试点经验丰富后有望建立经营性用地目录。本文主要研究集体土地的供应问题。

二、集体土地供应的主要方式

既然是缩小征地范围,退出征地方式,那么经营性项目使用集体土地,应当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只能是使用权的让渡,包括出让、出租、入股等形式。与国有土地类似,出让将是其中的主导形式。为了与国有土地出让相区别,不妨称之为“农村出让”,大体可以分为5个过程:

第一,村委会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做出出让决定,乡镇政府负责监督;

第二,村委会与建设单位签订《集体土地使用协议》,并由公证机关公证;

第三,建设单位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第四,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界定项目性质;

第五,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三、缩小征地范围改革试点的成效

与先实施集体土地征收、再实施国有土地出让的传统方式相比,农村出让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办理周期。对于一些急需开工的项目,新的用地方式更能保证工期要求。但是缩小征地范围的更大优势还在于土地价格的变化。

(一)建设单位的用地成本降低,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

根据天津等试点地区的经验,农村出让的价格通常比同条件国有土地的出让价格低50%左右,有些还可以分期缴纳。对于流动资金并不充裕的中小企业来说,采用农村出让方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反之可证,如果农村出让与国有土地出让价格相当,建设单位当然倾向于选择同条件的国有土地。可以说农村出让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降低了土地产权的可靠性、基础设施配套的完整性等方面的一些要求。至于建设单位如何选择,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但无论如何选择的余地确实增大了。

(二)农民集体的土地收益提高,保障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很多专家曾经指出,当前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土地后,土地的增值收益应当返还一部分给被征地农民。采用农村出让方式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农民直接获得了土地的增值收益。根据天津等试点地区的经验,农村出让的价格与征地补偿费用相比高出2~3倍。最重要的是农民没有失去土地,将来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是继续出让还是收回自用,农民自主决定。一次性的征地补偿,变成周期性的固定收益,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可见,通过缩小征地范围这一制度创新,实现了建设单位和农民集体的双赢,改革试点的成效是显著的,是有生命力的。

四、缩小征地范围改革中的问题和建议

笔者通过对试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及与试点工作人员的座谈,认为积极稳妥开展缩小征地范围试点工作,有下列四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农用地转用与出让的操作顺序问题

农村出让的对象应当是集体建设用地,对于项目选址涉及农用地的,应当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转为建设用地后再签订用地协议,否则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用途。然而有的试点地区在审批农用地转用过程中,要求提供用地协议作为审批要件,将转用与出让的先后关系颠倒了,不符合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今后有必要在政策上加以调整。

(二)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建设问题

实行缩小征地范围、农村出让之后,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开始形成,国有土地的一些管理制度需要延伸到农村,包括土地供应计划管理制度、地价评估确认制度、土地有形市场制度等,制度到位才能保证市场有序运行。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普遍担心村委会的信用弱于政府的信用,一旦发生纠纷难以保证土地权益,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增强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达到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水平,这样建设单位才能放心用地。

(三)农民的利益比较问题

受到农业生产的艰辛、收成的不稳定、机械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已不如前,如今可以通过出让土地获的更高、更稳定的收益,有可能形成利益冲动和惰性依赖,短期内争相大量出让土地,造成本身无地少地的后果,不利于农村稳定。另外,与征地补偿相比,出让收益更高,农民可能会对征地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造成公益项目征地难度加大。為此乡镇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同时增加农业投入和补贴水平,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公平问题

农村出让集体土地的收益十分可观,这部分农民坐地收钱,陡然而富,享受到了政策的实惠。城市居民却没有土地可以出让,一些边远村庄虽然有地,也不能取得同等水平的出让收益,不可避免出现心理失衡问题,对于整个社会诚实劳动的风气也会造成破坏。其结果与小部分人在近郊征地拆迁中大发横财的现象别无二致。为此必须按照“涨价归公”的原则,采取税收或收益分成等方式,提取一部分农村出让收益归于政府,避免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缩小征地范围是党和政府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增收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两三年,在沈阳召开过试点工作研讨会,对各试点城市的经验进行了交流,为制定《集体土地征收征用条例》进行调研。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征地制度改革将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将不断臻于完善,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一条新路。

篇5:“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

摘要:在强化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方面,本文就强农惠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减轻;农民负担;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14-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泉州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泉州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综合治理,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健全减负长效机制,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强化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方面,今年南安市由市纠风办牵头,联合市农海局、财政局、审计局、物价局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就2012~2013年度强农惠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个别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减负工作有所松懈

其表现为:(1)存在超范围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的现象。(2)存在擅自设立项目向企业、群众乱收费问题。(3)存在建房收费问题。(4)存在违规超收卫生费的问题。(5)存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向村级组织收费、捐款、报销相关费用的问题。(6)存在应由地方政府承担或配套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资金转由村级组织承担的问题。(7)存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向村级组织捐款、捐物的问题。(8)存在村级组织擅自设立项目向农民收费的问题。(9)存在村级组织报刊订阅超限额的问题。

1.2 农村“三乱”现象仍时有发生

个别乡(镇)、村对涉农负担事件处理不及时、不细致,是造成群众不满意和来信来访来电不断的重要原因。报刊杂志征订超过限额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各级各部门三令五申,加大监管纠正力度,坚决取消村级招待费,但极个别村还存在报支招待费问题。

1.3 农民隐形负担依然存在

近年粮价调整幅度低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农民因粮价调整带来的利益被农资价格上涨冲淡了。在农村中,由于文化整体水平不高,农民经常举行一些不科学的、花费较大的活动,无形中也加重了自身负担。

2 对策建议

2.1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

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制。针对南安市存在的问题,今后市减负办将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察点,消除农民负担隐患,联合相关部门每年组织一至二次拉网式的农民负担大检查,进一步改进检查方式,把日常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明查与暗访、检查与纠正、检查与处理相结合,对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限期督查督办。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负工作齐抓共管机制,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共管机制。

2.2 加大治理力度,解决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一方面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乱收费的专项治理,实行专项治理定期协调和工作报告制度;另一方面,对农民负担问题比较多的乡(镇)进行重点监控和综合治理,实行检查、处理、整改全程监查督办。既要解决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又要立足于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两方面治理,有效制止农村“三乱”,巩固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果。

2.3 切实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的监管

一是履行职责,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的审核、监督,从源头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二是继续健全农民负担信访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及时受理农民群众的来信、来电和来访举报,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认真调查处理,化解矛盾,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2.4 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保证“一事一议”制度的实施。二是加强村财管理,改善经济基础,着力解决好村级经济困难,力争做到有钱办事。三要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引导基层干部把实施好“一事一议”制度作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应尽责任,执行好“一事一议”制度。

2.5 妥善处理乡(镇)、村级债务,防止将债务分摊、转嫁或变相转嫁给农民及产生新的举债

要认真清理核实乡(镇)、村债权债务,消化存量,控制增量。要在基层建立健全严格的债务管理制度,对乡镇确需兴办的公益事业应根据财力许可进行科学论证听证决定,不得以政府财政名义举债,对村一级确需兴办的公益事业应召开村民大会,应严格按“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办法实行,杜绝新的债务出现。

篇6:“税银互动”工作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农机推广;推广体系;装备;人员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80-02

农机推广就是要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机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新机械合理科学分配到现代农业中,促进农业发展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农机推广的促进,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做好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机化发展所处阶段,创新农机推广体制机制,围绕提高效果改进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机推广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1 彰武县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

1.1 农机推广机构体系不健全

彰武县共有具级农机推广站1个,推广人员11名,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乡级农机推广服务站,推广工作职能被不同程度削弱。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匮乏,加之工作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工作效率低,使农机推广试验项目在基层实施较为困难,不能将新技术、新机械大面积推广使用,延缓农机化发展进程。

1.2 农机推广队伍水平偏低

近年来,农机推广技术力量逐渐萎缩减弱,现有单位在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应往届农机专业毕业生很少进入农机推广机构。没有新生力量进入,推广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缺乏农机专业技术骨干,技术全面、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型技术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乡镇农机站没有具体负责农机推广业务的人员,致使个别乡镇的农机推广工作不能很好开展,甚至开始萎缩或重新变为空白。

1.3 基层推广装备条件不完备

县级农机推广站成立早,当时购置的试验推广机械大都毁损报废,但由于推广经费短缺不能及时购买先进、新型、适用的农机推广机械,无法为新时期的农机推广工作服务。试验示范机械大多从农机合作社租赁,试验基地也多为临时选址,增加了基层技术推广和农机科技创新研究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开展。

1.4 新技术接受能力弱

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上,虽然目前免耕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但大部分是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应用此项技术,广大农民群众还处于观望、个体试验状态,推广过程缓慢。

2 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议

2.1 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

依托建设农业机械化技术项目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先进的新技术。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为例,2015年,彰武县在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精品农业项目区建立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以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以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重点,依托农机合作社重点开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深松、免耕播种、高效植保等实用、新型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真正实现农机农艺融合,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农民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自觉性。

2.2 因地制宜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水利化设施基础薄弱,因此,在农机推广工作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彰武的地理特点和种植结构等选择适用的新机械,并加以推广和应用,使农机发挥真正的效应。

在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的设施农业示范区,重点推广使用设施农业装备机械化技术,在精品农业示范区重点推广推广玉米、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特色产业和农机新技术、新机械的有机结合,使农业示范区建设效果更直观、效益增长更明显,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确保全县农机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一支素质高、懂技术、会传授、能示范的科技推广队伍。一是通过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吸纳农机大学生从事基层推广工作,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广泛开展在职人员学历提升教育和定期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使其适应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要求,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二是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在各乡镇培育典型农机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当地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械实现共同致富。三是将农机合作社纳入农机推广队伍。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引领农业机构调整、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渐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械推广的重要载体。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接受新事物较快,善于研究新技术、新政策,并且能够积极联合社员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新型实用型机械,起到良好的宣传带动、推广应用作用。如沃野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万亩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为平台,推动免耕播种技术、深松整地技术在本乡镇广泛开展,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

2.4 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相融合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观念更新很重要,观念更新才有知识更新、政策更新,才有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机推广信息网络,确保农机信息畅通是农机推广进展顺利的重要因素。

一是建立信息平台,让农机推广部门、农民用户、生产企业、科研单位互相融为一体,及时快速地获取各种所需信息。二是建立农机微信平台,让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农民共享农机惠农政策、农机新技术试验推广信息、农机使用注意事项、农机生产供求信息等各类农机信息和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扩大全市农机信息的宣传覆盖面,缩短农机部门与农民朋友之间的距离,扩大农机推广范围。三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农机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政策、法律、法规,使农民逐渐了解新农机,从而大力推动农机发展和应用。

2.5 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

实现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以彰武县玉米种植为例,农机、农业部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玉米品种选用和栽培管理的重要指标,组织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防病,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制定和完善区域性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规范,适应玉米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要求,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进而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能够大幅度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还可最大限度地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生育条件,发挥良种、肥料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提高玉米单产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对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6 建立长效推广机制

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械需要开展长期的技术培训服务,通过引导性培训与农业技术指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进村入户服务相结合、现场示范与实际操作学习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搞好农机推广主体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服务能力,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把农机新技术和新机械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发挥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助推作用。同时,加大农机作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以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农艺融合中的优势作用,让他们既用农机也搞农艺,参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推广示范一批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先进技术,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查人事档案介绍信谁开下一篇:鲸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