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地面测报质量报告

2024-05-18

2023年度地面测报质量报告(共7篇)

篇1:2023年度地面测报质量报告

2013测报质量报告

一、地面质量

0.44错情率0.010.000.010.010.000.000.000.000.03黔东六盘黔西铜仁毕节合计南水南贵阳遵义安顺黔南错情率0.010.00 0.440.010.010.00 0.00 0.00 0.00 0.03

2013年我省地面质量达标,全年错情47.9个,基数1550972.9个,错情率0.03‰,较去年错情率0.01‰增加了0.02‰,其中贵阳错情1.0个,基数127755.8个,错情率0.01‰;黔南错情2.2个,基数171210.2个,错情率0.01‰;黔东南错情2.4条,基数299135.5个,错情率0.01‰;安顺错情42.0条,基数96351.4个,错情率0.04‰.二、农气质量

错情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贵阳遵义安顺黔南黔东六盘黔西铜仁毕节合计南水南错情率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13年我省农气质量无错情,达标。

三、天气雷达质量

0.030.030.02错情率0.010.01遵义错情率

黔南0.01 毕节0.01 黔西南0.03 合计0.02 0.03 错情均为省级审核报表时发现的错误,请各雷达站认真学习质量考核办法,仔细审核每月上报的报表,并注意每月下发的质量通报上的错情原因。(注:贵阳大修,不考核)

四、高空质量

0.080.04错情率0.00贵阳错情率0.00 威宁0.08 全省0.04

2012年12月1日—2013年11月30日贵阳探空站探空平均高度为29380米,测风平均高度为28108米,错情率为0.08‰,非人为重放球5次(含单独测风),重放球率为4.4‰,系统故障率为0。威宁探空站探空平均高度为29255米,测风高度为28125米,无重放球,系统故障率为0。2012年12月1日—2013年11月30日全省探空平均高度为29318米,测风平均高度为28116米,错情率为0.04‰,非人为重放球5次,重放球率为2.65‰。全年高空探测五项指标达标,且全部指标比2012年都有所提高。

五、酸雨质量

0.30错情率0.000.000.000.000.000.00贵阳遵义安顺黔南0.000.000.03黔东六盘黔西铜仁毕节合计南水南错情率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0 0.00 0.00 0.03

全省酸雨质量2013年错情率为0.03‰,比2012年0.15‰提高了0.12个千分点,达到了≤0.3‰的考核要求。

主 编: 汤筑强 编 审:张沪生 黄笞

编撰人员:李晓静 李赟 周和平

篇2:2023年度地面测报质量报告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基本工作之一,地面气象测报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地面气象测报人员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这项工作.

作 者:侯玉环 李宪光 王燕 Hou Yuhauan Li Xianguang Wang Yan 作者单位:鱼台县气象局,山东,鱼台县,272300刊 名:内蒙古气象英文刊名:METEOROLOGY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年,卷(期):“”(2)分类号:P412.1关键词:

篇3:地面气象测报质量制约因素及对策

1 鲁山县地理气候现状

鲁山县地处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中西部,东与平顶山相接,南与南阳相临,北面与洛阳相依,地势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全县包括5个镇15个乡,总面积为2 432.32 km2。该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4.7℃,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 mm。近年来,该地区大风、干旱等天气现象频繁发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鲁山县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制约因素

2.1 工作人员不尽职

一是工作人员对地面测报工作的责任心不够强,在工作时粗心大意、精力难以集中而导致出错;甚至在测报过程中出现谎报、瞒报等情况。二是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不足,具体表现为不能熟练掌握新设备及软件的应用,进而导致测报上出现误差。三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表现出散漫自由的工作状态,对工作不够严谨从而引发测报数据的不准确。四是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编发时,对数据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电码出错。对设备的使用不够熟练以及技术不够精,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

2.2 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巡检及交接班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导致观测人员在定期巡检观测仪器时不够认真,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作为支撑,使气象测报工作中往往出现疏忽和漏洞,进而对测报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3 设备保养不到位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由于没有定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及保养工作,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往往会忽视一些小问题,长时间持续运行将会严重影响测报数据的准确性。

3 提高对策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业务技能

气象测报是一项技术强且严谨度高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以及熟练的业务技术[1]。在测报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意识,积极对待工作,要有较强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对观测到的气象要素进行准确的、如实的记录和报告。另外,还要开展业务考核活动,使业务人员提高对工作的熟练程度[2]。

3.2 加强测报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要想提高气象业务,必须要有完善的气象测报管理制度。地面测报工作要求观测记录要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和巡检制度,并且进行监督检查,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3]。要求工作人员要仔细认真,观测程序要符合相关规定,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避免出现工作失误。另外,细化奖惩措施,通过奖罚结合来激发测报人员的工作热情。规章制度要公平公正,并且能够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修订,逐步完善,才能加强测报管理,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4]。

3.3 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意识

目前,我国气象测报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对工作人员激情的考验,同时也对气象业务真实地为人民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责任感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各部门配合意识,相关部门在交叉和衔接的工作上,要制定特有的高效工作衔接和配合体制。各部门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进行开会讨论,争取让各部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部门之间能够有强烈的配合意识[5]。

3.4 总结工作经验,避免出错

地面测报是一项严谨而又细致的工作,各岗职员应保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编发报时,首先要了解本站承担的发报任务、发报情况、具体有关规定等,还要熟悉各种发报电码。发报时,做好数据文件和参数文件的备份。在报表方面,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相关的技术规定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为确保报表质量,做到2~3 d审查1次,以提高报表的质量[6]。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气象事业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对地面气象测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还必须熟练新仪器设备的操作及应用,牢固掌握地面气象测报技能,能够较好地应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显著提高[7]。

摘要:以河南省鲁山县气象局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分析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制约因素,提出其相关的对策,从而促进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测报质量,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朱燕.论如何提高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测报质量[J].吉林农业,2013(3):176-177.

[2]韩哲.影响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58-159.

[3]汤鸣昕.关于地面气象测报问题与其强化质量对策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4(19):245.

[4]王帮能,陈鑫.地面气象测报易犯错误分析及其对策[J].贵州气象,2011,35(3):62-64..

[5]李立云,秦宁.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常见问题及应急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4(20):148.

[6]吴艳萍.刍议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16):266.

篇4: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

关键词 地面测报;气象事业;天气预报;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观测人员在地面对天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推测中天气的变化过程,使气象部门能够把天气信息传播出去,方便人们的生活,其在整个气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测报的质量和结果直接影响着人们和社会的活动,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1]。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查工作质量,提高观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通过对山西省稷山县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调查,发现地面测报工作较之前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工作中仍然存在有不足之处。本文总结稷山县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1 地面气象测报存在的问题

1.1 地面测报人员缺乏工作素养

地面测报工作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与观测结果有很大的联系。观测人员的情绪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是做好地面观测工作的基础。首先,稷山县地面气象探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太少,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不强,不能够自觉地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其次,工作人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高,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2]。根据气象事业的发展现状,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由仪器设备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或问题就容易被难倒,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太弱。再次,工作人员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弱。对一些特殊的天气情况不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大部分人新员工缺乏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习惯。老员工缺乏创新意识,使观测工作很难向更精准的方向迈进。最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简单明显的错误;有些人员对天气情况的记录不够认真,使工作流程和内容越来越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还有些工作人员会自行的修改观测的记录,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因素严重地阻碍着地面气象探测工作的开展。

1.2 地面气象探测设施老旧,影响气象观测的结果

近几年,社会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大多数行业都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模式,仪器设备代替了大量人类的工作,而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同样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来完成。所以,仪器设备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对观测结果有着很大的联系。目前,稷山县把大部分的经济主要投入到当地的社会建设中,在地面气象测报的仪器设施上的投入比较少,稷山县的气象探测设备比较落后,其工作性能也远远不如之前。设备在工作中经常性的出现故障,影响着工作的效率和探测的结果。因此,要提高地面气象探测质量,首先应保证设备仪器的可使用性。

1.3 地面气象探测工作没有完善的管理检查制度

地面气象探测部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部门内部的工作出现混乱,效率不高。另外,检查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使工作经常出现纰漏或错误。目前,稷山县地面气象探测工作依然坚持着原有的运行模式和制度,但是随着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气象工作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所建立的制度在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对检查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各部门工作衔接的不够,导致工作质量不能够提高。因此,要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督促工作人员严格的执行制度的要求,降低外界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干扰程度。

2 提高地面气象探测工作质量的对策

要想提高氣象探测质量,就必须深度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出有效的方案,并认真执行。下面对如何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有较高的工作素质,不会因外界的打扰而影响到工作质量。通过对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观测人员的现状还远远不能达到与工作相符合的水平[3]。因此,气象部门应加大对探测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气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交流经验的活动,让员工之间互相分享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者有效的工作方法等,形成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进步的氛围。

另外,气象部门应在部门内定期的开展技能培训的活动或讲座,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法。另外,可以罗列探测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及使用仪器设备的注意事项,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

2.2 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力度

气象探测工作对设备仪器的性能要求过高。设备仪器的效率决定着探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设备仪器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认真对待设备维护工作。仪器设施的维护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使用仪器设施之前,要认真详细地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其中含义,并严格按照要求来使用或安装。第二,在进行观测之前,要首先检查仪器设施是否正确的安装,排除影响工作质量的问题。第三,在每天的工作中,要定时对仪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第四,在工作中,如果水银气压表出现问题,工作人员的观察视线不能和水银柱一致,以免对观测的结果造成误差,影响到观测的质量。第五,地面气象探测工作对计算机的使用时间长久,要定期对其进行杀毒处理,防止病毒入侵,对数据造成损害。另外,计算机中不能下载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2.3 建立完善的管理检查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保障工作能够完整运行的关键,也是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的依据,对提高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气象部门必须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要包含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观测的过程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等多个方面。气象部门不但要对探测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也要及时的关注工作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制止和改善。

3 结语

近些年,虽然地面气象探测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有提高的空间。气象部门应做好管理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使气象事业能够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原廷泽.关于如何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农家科技旬刊,2014(9).

[2]邓圣.关于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4).

[3]赵秀英,罗云高.浅谈地面气象测报现状及措施[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12).

篇5:浅谈地面测报业务质量分析与提高

一 引言

地面气象测报,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业务工作。地面测报业务质量考核的目的在于了解台站及测报人员的测报质量情况,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挥成绩,促进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水平和业务质量的提高。测报质量考核的范围是气象观测、各类电报、月(年)报表。本文对我站近5年半来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我站测报质量的原因,有利于在今后工作中规避类似失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近五年来***站测报质量分析

统计分析2004年——2009年上半年近5年来的***地面测报质量(如表),可见:

(2004-2009上半年)年***地面站测报质量表

年份20042005

0.0

0.0 2006 0.5 0.0 2007 0.1 12008 0.0 4.52009(上半年)0.1 0.0 测报错情(‰)0.2 报表错情(个)0.0

由上表可见,近3年半来***站地面观测业务质量不稳定,测报错情率呈反复下降趋势,2004-2006年报表的错情全无,但近3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08达到4.5个,为近5年之最。导致错情的因素分析:

分析近几年测报错情率和报表错情,我们认为测报错情率呈反复下降趋势,一方面与地面新测报人员业务技术熟练水平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有关,本站在自动站运行后,部分观测项目已由人工观测转变为

自动观测,由于对新技术与新规定的不熟练影响测报质量的人为因素就大大增加,故观测错情率呈反复下降趋势。

而在报表错情方面,2007年报表错情率的上升,客观上与地面测报软件、仪器维护尚未完善,观测员操作、记录处理失误,导致报表有错情出现;主观上与预审员对新业务、新规范不熟悉有关。

各个错情的具体体现为:① 工作制度执行不严,观测员没有做好仪器巡视工作,造成自记记录中断。② 新观测员因不熟练没有认真仔细检查数据是否正确,造成观测数据不正确;③观测员因不熟悉新规定、新规范,当自动站仪器故障时,没有认真仔细检查数据是否正确,在自动站报表制作中,预审员没有把缺测数据按规范规定代替或处理造成报表出错。④在编发区域天气报时,过去天气现象输错、降水量读错从而造成电码出错。

三、对提高测报业务质量的建议

随着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大气探测工作业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以上观测错情的分析,认识到我站测报存在的内在质量问题,为此,建议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以进一步推动我站测报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高。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抓好业务技能培训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气象业务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有些观测员认识不到测报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观测员敬业意识不强,再加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致其工作不够安心,表现为对待工作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等。面对这种局面,很有必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学习教育,通过强化法制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才能激励广大观测员以先进为榜样,不断完善自我,才能确保业务质量稳步上升。

观测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测报质量能否提高的根本保证。因此,各级气象

业务管理部门要认识到提高观测员素质的重要性,加强并组织好在新业务技术流程下观测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督促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适应岗位需求。合理安排测报员参加技能培训,可采取分期分批安排业务技能培训的办法,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岗位所必需的技能。另外,每年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数次岗位练兵活动和业务培训,并严格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2 加强制度管理,狠抓业务质量考核

要使气象业务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有完备而周密的制度来保证。在抓业务质量管理的问题上,要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管理,不仅要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和落实工作,还要将其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在新的业务技术流程下,制定《观测员上岗考核制度》、《气象测报岗位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还要制定较为具体细致的规定,尽量堵塞出差错的漏洞,从制度上保证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畅通地执行和落实,其效能也无法得到发挥。所以要使制度起到应有的监督、约束和激励的作用,还必须有配套的制度管理机制,关键是要将业务质量的考核与观测员的物质待遇紧密挂钩,做到“一流业绩享受一流的待遇”从而激发了观测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协调好利益分配关系,避免造成观测员的逆反心理。充分调动观测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气象业务管理部门要重视第一线业务人员的首创精神,为他们做好服务。对待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及在科研中取得成果的观测员,除了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在评先进、晋升、晋职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从而使大家在工作中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团结互助,加强合作,倡导团队精神。

篇6:2023年度地面测报质量报告

关键词:提高;改革调整;地面气象;测报质量;

引言

地面气象测报作为气象测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科学的手段,系统、连续的对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测定,为气象情报、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相关科学研究等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自2012年地面气象业务改革调整之后,各台站逐步实现了地面观测业务的自动化,使地面气象测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气象测报的质量问题仍然备受关注,改革调整后的地面气象测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测报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气象业务的顺利开展。

1地面气象测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测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地面气象的业务调整使气象测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进,但是测报工作的开展始终离不开人力,分配工作和使用仪器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因此,测报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测报人员的素质较高就会使气象测报的质量有所提高,如果测报人员的素质较低,可能会使气象测报出现难以修复的漏洞和问题。目前,北塔山气象站测报人员的结构并不合理,专业知识水平也不高,从而严重影响气象测报的质量,阻碍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开展。1.2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对于气象测报来说,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的避免错误的发生。但是有些气象站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往往只是敷衍了事,气象测报工作都是在散漫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使气象测报的结果不尽人意。另外,改革调整之后正处于业务的转变时期,工作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观测员不能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不能做好观测仪器设备的巡视工作。值班的制度不够严格,使气象测报出现缺测、漏测、漏报等问题。1.3工作责任心不强影响气象测报的质量

观测员在工作时要尽可能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气象观测制度的改革使北塔山气象站实现了执行业务的一体化。气象测报是一项较为细致的工作,需要观测员集中精力,如果观测员一次性承担的任务过多,就会分散观测员的注意力,容易引起测报的失误,从而影响观测质量,使各项工作都得不到完善。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将情绪带到工作中,严重缺乏责任感。在改革调整后,虽然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调整,但其仍然是影响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1.4对于新设备、新技术、新业务的操作不够熟练

地面气象测报的改革调整引入了一些新的设备、新的技术和方法,由于这些设备、技术和方法与高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比较难以掌握。对于新业务而言,在一年内编报的要领是不同的,个别天气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因此需要了解有关技术方面的知识,争取学好并掌握新业务的应用。对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掌握不够熟练也会影响地面气象测报质量。1.5系统体系方面的调整

气象测报进行改革调整之后,在系统体系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原有的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深了各个气象部门之间的配合。但是,在新的机制条件下,各个部门之间的运作赶不上气象调整的步伐,使气象部门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从而影响了气象测报的质量。2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

在对气象测报进行改革调整之后,必须首先加强对测报人员自身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理论始终是实践的基础,观测员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气象观测工作。尤其是在现代化条件下,更要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另外,相关机构还要尽可能的为观测人员提供学习的平台,积极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观测人员更要积极的参与到业务培训中,争取使改革前后的气象测报工作相互衔接,以保证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2明确规章制度,设立专门的考核机制

气象测报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错报现象发生,因此,在改革前后都必须把规章制度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操作规范、认真负责、分工明确,以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性。另外,还要制定专门的考核机制,定期总结错报现象,并且实施合理的奖罚机制,使其与制度相互配合,从而保证观测人员工作的严谨性。规范的规章制度能够使改革调整后的测报系统做到有法可依,进而保证气象观测系统的高效完整性。2.3测报技术还不够完善,所以要加强与其他气象站的交流与合作

篇7:探讨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措施

1我国现阶段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1 测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量的好坏从根本上是由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目前, 我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 专业能力不强, 知识结构不健全, 不能很好的胜任手头的工作。与此同时, 许多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 工作时间开小差, 以上的种种都严重地制约着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

目前, 我国气象站的工作制度大多不规范, 很多的大错都是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所以, 必须要不断健全相应的地面气象测报规章制度。

1.3 工作责任不明确

目前, 在我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 并没有规定每个工作人员应当负责的工作责任, 经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 不仅需要值班, 还要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 这就相应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值班精力, 导致测报工作频频出错。

2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

2.1 全面提高测报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2.1.1 在工作人员方面, 要加强业务学习

目前, 我国基层的地面气象测报站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 测报工作人员不仅自身专业技能不高, 并且不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新知识的涉猎, 测报工作完全依赖测报仪器和计算机, 一遇到仪器出现问题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严重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 测报人员在平时一定要注重测报知识的学习, 不断充电,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经常与其他的同事交流工作经验, 防止缺测、迟测、漏测、漏报情况的出现。

2.1.2 气象单位方面, 要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

全面提高测报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自身的学习, 而且需要气象单位的监督与配合。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 邀请地面气象测报专业人士担任讲解人员, 组织全单位的测报员参与培训, 帮助测报工作人员更新现有的知识。同时, 也可以派一个工作人员作为代表, 到国家级或者是其他省市的地面气象测报站去实践, 学习兄弟单位的测报手法等等, 回来之后把先进的经验传递给大家。此外, 气象单位还可以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 对于学习积极性高, 成果好的测报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不思进取, 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测报员给予适当的处罚, 不断增强测报工作人员居安思危的意识, 激发出其积极的工作态度, 帮助测报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 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2.2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完善单位的管理

据调查, 超过60%的地面气象测报错误都是由于规章制度缺失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一些错误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测报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 实际上其出错的根本原因就是管理的缺失。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很多测报工作人员都有迟到早退的现象, 迟到了就不能巡视采集器和主机等机器的运转情况, 就可能导致气象站的数据不能实现正常的传输。所以, 制定严格的气象测报规章制度, 不断完善单位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各大气象站必须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的分析, 根据实际来调整目前正在实施的制度, 并增加一些新的制度, 坚决禁止测报工作人员迟到早退, 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在上班之前要养足精神, 保证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能够保持头脑清醒, 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中;在交接班的时候, 要制定相关的制度, 规定工作人员的接班时要仔细检查所有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能够正常接收信息, 查看值班日志, 清点相关的报表和文件, 防治数据的丢失, 在接收报表和文件之后要及时签字确认, 将责任落实到人, 如果工作出现问题就可以找出相应的负责人来承担并及时挽回损失。同时, 规章制度要规定相应的处理办法, 对于玩忽职守导致测报质量出现问题的测报工作人员绝不姑息, 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从根本上改变工工作人员散漫的工作态度。对于测报工作人员来说, 要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 在工作之前, 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做好工作内容的梳理, 今天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什么, 需要做什么工作, 需要拍发那些电报, 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来拍发, 工作内容梳理好之后, 可以将其一一列举出来, 对照完成。在上班期间, 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要特别留意, 如更换仪器、危险报以及一些不正常记录的处理等等。

2.3 做好地面气象测报月报表的预审工作

月报表的预审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重要内容, 可以为今后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测报工作的质量。针对这一方面, 气象站要定期组织测报工作人员对审计库里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定时将每个气象要素的数据与其极端值进行对比, 看两者之间数据是否吻合, 是否存在矛盾, 如果数据有不一致的地方, 就要及时参考原始记录做好数据的修正工作。

2.4 完善网络监控平台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国家气象局建立了网络气象观测监控平台, 对气象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这个检测平台包含了各个省市的气象信息, 为了保障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气象站要组织测报工作人员对监控平台的数据进行日、周、月、年的维护, 及时发展数据问题, 解决问题, 确保检测平台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产公司奖罚制度下一篇:中国中铁投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