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演讲全文:两岸合力拓百年愿景

2024-04-12

连战演讲全文:两岸合力拓百年愿景(精选1篇)

篇1:连战演讲全文:两岸合力拓百年愿景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2011年11月2日下午在“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发表题为“两岸资源,开拓下个百年愿景”的演讲,连战演讲全文:两岸合力拓百年愿景。以下是演讲全文:

(一)中华百年

百年来我们中国人的历史,徘徊在绝望与希望之中,毁灭与重生之中。这段百年历史有国家命运的颠簸起伏,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建,经济的停滞与飞腾,文化的践踏与再生。廿世纪的上半叶大陆与台湾分别陷入军阀割据与日本殖民统治。

西方人对大陆的印象是赛珍珠在1930年代所形容的:农民贫困,地主贪婪,遍地灾害,不断出现水患与瘟疫。西方人对日本占领台湾的了解是:台湾做为日本侵略别国的基地,提供日本本土所需要的资源,殖民政治下,当地人民是次等公民。可惜,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又因内战形成两岸分治。

所幸此刻的中国大陆主要因为硬实力的存在受到国际重视,台湾则因软实力的应用,得到国际支持。当前两岸最重要的良性发展,可以说是2005年的连胡五项和平发展愿景开路在前,马英九2008年当选之后,在“宪法”架构下,以“不统、不独、不武”、“互利双赢”、以及“对等协商”的政策继之在后,这三年多来,两岸关系不断地的突破与往前推进—从直航到ECFA的签订—让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对和平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台湾海峡终于渐渐远离了烽火。美国情报总监布莱尔公开说:“美国看到两岸近年来最正面的发展。”两岸之间有一件事绝不能再发生:那就是和平与战争的循环轮替。两岸只存在一条“和平”的单行道与不归路。台海没有和平,两岸失去一切。因此生活在台湾,没有一件事比追求两岸的和平更迫切。两岸同胞要尽一切力量创造台湾海峡持久和平的条件;让两岸烽火与战争阴影永远不再出现在台湾上空。

冷战末期,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和平红利”(peace Dividend)时指出:一旦获得和平,政府就可以减少军备支出,转而增加人民福利的支出。我在台北创办了“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就是相信并推广及扩大“和平红利”的构思,诱发出更多的实质效果;在台湾的现状下,当战争的恐惧减少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

安身立命的信心就会加强。跨国企业与国人投资就会增加。台湾的国际联结就会扩大。大陆游客及回台定居就会增加。两岸的多项交流就变成可能。疏离的“友邦”就乐意与我们交往。与其他国家签订类似ECFA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了。台湾的竞争力成长、所得不断上升。近三年代表马英九参加ApEC领袖年会,就能深刻感受到台湾有了更多“友邦”的支持。

(二)两项努力改变两岸关系

十年前(2001)恐怖份子对纽约世贸大楼的攻击,撼动了美国的超强地位。三年前(2008)纽约华尔街掀起的金融海啸,折损了美国经济实力。这是21世纪的二件大事,在地缘政治上,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的历史本来就充满了强国的兴起与衰落。称霸一世纪的美国国力在相对减弱时(relative decline),哪那些国家相对兴起?近几年来的观察:不是十年前曾经充满愿景的欧盟;不是三十年前曾经被认为“第一”的日本;而是泛称的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之中,尤其中国大陆领先群雄。在2007年到2010年间,全球平均经济成长1.8%,同期亚洲经济平均增长7.6%,为全球4.2倍,其中大陆经济贡献度最大。

对大陆经济的快速成长,台湾一点也不陌生;在它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台商”、“台资”、“台湾经验”一直扮演着推动与催化的角色。让我坦率地指出:六年来发生的二件大事让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产生质变,从对立与紧张,走向交流与善意。第一项努力是六年前(2005年4月),我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与胡锦涛总书记共同发表了“连胡五项和平愿景”,并且随后列入了国民党的政纲。

第二项努力是三年后(2008)马英九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在“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以及“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求同存异,互不否认”的前提下,迅速地展开了六十年来两岸关系最良性的发展。今天两岸人民受到实惠的直航,从台北到上海,只要八十分钟,即是一例。

(三)中国大陆与美国的关系

近年来在国际间已形成共识,全球的问题以及争议,如气候变迁,能源节约,经济复苏,没有中国大陆的积极参与,就难以解决。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指出:中国是国际社会重要的领导者,不是具有威胁性的敌人,读后感《连战演讲全文:两岸合力拓百年愿景》。换言之,大陆以其经济规模之大,成长之快,消耗能源之多,军事支出之增加,他本身既是许多问题的答案,也同时是许多问题的本身。他可以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或者扮演事不关己的冷漠者,亦或者新发展模式的催生者。这不只是中国大陆的挑战,也是全球关切的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傅格森(Niall Ferguson)即指出:“当前的问题是面对危机,“中美”(Chimerica(China plus America)是同心协力还是分道扬镳。如果合作,危机可以渡过;如果分歧,全球化将瓦解。”

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共领导人面对国际上的称赞,并不自满,而是不断地强调,中国本身仍然有各种问题包括贫穷的问题。在很多国际会议中,中国领导人会不断宣称:中国不走霸强道路。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今年四月的博鳌论坛中,总书记胡锦涛再度宣称: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立场,尤其要与亚洲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迎各种挑战。

大陆这三十年来的变化,是基于生产力的解放,而生产力的解放,来自于观念的解放。我们由以下一些相关数字可以看出这个惊人的变化:

⑴自2010年后,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⑵过去三十年中,大陆是全球经济成长率最高的地区。⑶大陆是全球最大输出国,第二大输入国。⑷大陆是全球最大输出国,第二大输入国。⑸2011年变成全球最大制造业,超越美国。⑹但是大陆的每人所得,以购买力指标,只有7518美元,名列世界第93位,不及美国六分之一。

如果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比较中美的经济规模,根据西方学者如Angus Maddison,大陆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是美国的1800倍,1870时仍为193倍。从二十世纪1913年始,中国已不到美国GDp的一半,1973年(大陆文革期)则仅为美国五分之一。但1978年大陆经济开放改革后,情势改变,到1998年大陆的GDp已达美国一半。哈佛经济学者赛克斯(Jeffery Sachs)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成功的故事。”

接下来很多人在问:中国大陆何时将再度超越美国?不同机构有不同的答案。Global insight说五年2015就是一个例子,但连战认为,我们不能只把焦点放在GDp的规模与成长率上。如果经济发展这个成功故事的背后是贫富的扩大,是贪腐的加深,是环境的牺牲,是劳工的悲惨,那这个故事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大陆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台湾应该共同思考,也应该可以有所贡献。

(四)资源整合创造双赢

在庆祝“中华民国”建国百年之际,在两岸关系的发展道路上,台湾只有一项理性的选择:就是朝野同心合力追求“软实力”与“和平红利”;并且透过两岸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的各种交流,扩大“整合利得”(Gains from Integration),所谓一加一大于

二、两岸双赢之讲法,已非理论,具体实例愈来愈多。在国际权力的赛局中,不论政治光谱上的蓝绿,当能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新加坡一直羡慕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所拥有的中华文化与地理位置。何况我们和大陆不只是近邻,而是两岸中华民族如何共同面对新世纪挑战的问题。

在这次第九届华人企业领袖论坛上,我特别呼吁盼望两岸共同扩大资源整合的利益。概括地说,这些共同的利益来自六方面:

⑴比较利益法则带来了互利。⑵生产因素互补增加了生产力。⑶产业规模扩大减少了成本。⑷产业链的配合,增加了竞争力。⑸微笑曲线两端的追求,增加了利润。⑹彼此互动的增加,减少了战争风险。

这些“利得”就是让参与整合的企业与组织共赚世界的钱;唯有在世界竞赛居于领先的地位,才可能赢得世界的尊敬。在人类300年的历史中,“分工”带来经济繁荣,“整合”则带来战争的减少与人类和谐的增加。进一步说,人才与资源的整合过程,即是在相互尊严、相互磨合、相互学习之中,凝聚共识,减少对立,变成“命运共同体”。让我们以这种视野与格局,共同开拓下个百年的中华愿景。

【读后感言】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在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中国人民实在要感谢两个特殊的人物,其一是新加坡的李光耀,其二是台湾的连战。李光耀的智慧为邓小平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养分,而连战2005年跨越海峡的一步成了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上一篇:早泄的自我调理方法下一篇:把握新兵心理变化规律 强化新兵心理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