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温总理剑桥演讲全文

2024-05-04

敬爱的温总理剑桥演讲全文(共2篇)

篇1:敬爱的温总理剑桥演讲全文

敬爱的温总理剑桥演讲全文——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同学们,今天外边下着大雪,天气严寒,但是我的心是热的,我早已盼望在剑桥同老师同学们见面,互相交流。现在正是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但是我看到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来。因为我坚信知识的力量,年轻人的勇气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整个世界的命运。一篇好的演讲应该是不加修饰的,用心说话,讲真话,这就是演讲的实质,我希望我的演讲能够给老师、同学们思想以启迪。你们能够记住其中一两句话我也就满足了。

其实到高等学府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这种心情是由于我对知识、对老师、对学校的尊重,所以我刚才深深的给校长、给老师们鞠躬,那不是礼节,而是一个学生对待校长和老师应尽的礼貌。剑桥举世闻名,培养出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致以热烈祝贺。首先我向剑桥大学赠送“中华数字书院”,其中收入了中国出版的20万册电子图书,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大家可以从中更多的了解中国。

这是我第四次访问英国,中英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断增多,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经贸、文教、科技等领域的有效合作,为发展中英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说他古老,他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说他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制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条件下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发,成功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9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我愿借用两句唐诗形容中国的现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弦”,这是一个古而又新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1000年不死,死而1000年不倒,倒而1000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几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的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他百折不挠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主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今年春节除夕,我就是在灾区渡过的,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在救援的现场我曾经指挥过抢救,我紧紧抱住两个孩子。前不久一位在西班牙学绘画的同学把这幅场景画了一幅油画送给了我,标题就叫“依偎”。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乡亲们已经在废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兴邦”几个字,地震发生以来我七次到灾区,碰到这样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这种越挫越奋的精神感到高兴,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这种基本国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仅为英国的1/18。到过中国旅游的朋友,你们所看到的城市是现代的,而我们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面临三大历史任务: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世纪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封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了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中华民族宽广博达的胸怀,我们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一样彰显正义,15世纪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几个国家,他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还帮助沿途的国家剿灭海盗,真正做到了博人爱与友邦。说国强必霸这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

我们的新闻广播天天都在介绍文化艺术,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见解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他吸收未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我希望朋友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有助于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们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的冲击,现在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合作应对、共度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

中国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要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要搞以邻为祸;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在达沃斯会上已经重申,应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我不想再重复在达沃斯讲的那些观点了,这里我想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局面,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中国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千亿元,我们还大幅降息和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二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们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了汽车钢铁等10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的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时效对路的产品。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高科技术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在制订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开辟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经长期实行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制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制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的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扶持,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9(待续)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同学们,今天外边下着大雪,天气严寒,但是我的心是热的,我早已盼望在剑桥同老师同学们见面,互相交流。现在正是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但是我看到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来。因为我坚信知识的力量,年轻人的勇气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整个世界的命运。一篇好的演讲应该是不加修饰的,用心说话,讲真话,这就是演讲的实质,我希望我的演讲能够给老师、同学们思想以启迪。你们能够记住其中一两句话我也就满足了。

其实到高等学府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这种心情是由于我对知识、对老师、对学校的尊重,所以我刚才深深的给校长、给老师们鞠躬,那不是礼节,而是一个学生对待校长和老师应尽的礼貌。剑桥举世闻名,培养出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致以热烈祝贺。首先我向剑桥大学赠送“中华数字书院”,其中收入了中国出版的20万册电子图书,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大家可以从中更多的了解中国。

这是我第四次访问英国,中英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断增多,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经贸、文教、科技等领域的有效合作,为发展中英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说他古老,他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说他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制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条件下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发,成功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9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我愿借用两句唐诗形容中国的现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弦”,这是一个古而又新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1000年不死,死而1000年不倒,倒而1000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几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的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他百折不挠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主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今年春节除夕,我就是在灾区渡过的,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在救援的现场我曾经指挥过抢救,我紧紧抱住两个孩子。前不久一位在西班牙学绘画的同学把这幅场景画了一幅油画送给了我,标题就叫“依偎”。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乡亲们已经在废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兴邦”几个字,地震发生以来我七次到灾区,碰到这样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这种越挫越奋的精神感到高兴,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这种基本国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仅为英国的1/18。到过中国旅游的朋友,你们所看到的城市是现代的,而我们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面临三大历史任务: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世纪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封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了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中华民族宽广博达的胸怀,我们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一样彰显正义,15世纪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几个国家,他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还帮助沿途的国家剿灭海盗,真正做到了博人爱与友邦。说国强必霸这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

我们的新闻广播天天都在介绍文化艺术,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见解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他吸收未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我希望朋友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有助于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们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的冲击,现在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合作应对、共度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

中国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要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要搞以邻为祸;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在达沃斯会上已经重申,应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我不想再重复在达沃斯讲的那些观点了,这里我想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局面,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中国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千亿元,我们还大幅降息和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二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们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了汽车钢铁等10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的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时效对路的产品。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高科技术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在制订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开辟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经长期实行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制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制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的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扶持,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女士们、先生们,英国是我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这次访问加深了我对欧洲的了解,中欧合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对中欧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充满信心,我们之间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在根本厉害冲突,中欧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光明,英国是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你们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愿意向你们学习,加强交流与合作。

未来属于青年一代,中英关系美好的前景要靠青年去开拓,抚今追昔,我和校长一样想起了对中英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

人类的幸福是历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请让我讲下去。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宏篇巨作架起了桥梁,希望更多的剑桥人关注中国,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使中英交流的友好实质,在剑桥代代相传,我相信只要中英两国的青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一定会谱写出中英关系崭新篇章,谢谢大家!

篇2:敬爱的温总理剑桥演讲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外边下着大雪,天气严寒,但是我的心是热的。我早已盼望在剑桥同老师、同学们见面,互相交流。现在正是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但是我看到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来。因为我坚信,知识的力量,年轻人的勇气,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整个世界的命运。一篇好的演讲应该是不加修饰的。用心说话,讲真话,这就是演讲的实质。我希望我的演讲能够给老师、同学们思想以启迪。你们能够记住其中一两句话,那我也就满足了。

到高等学府,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敬意。这种心情是由于我对知识、对老师、对学校的尊敬。所以,我方才深深地给校长、给老师们鞠个躬,那不是礼节,而是一个学生对待校长和老师应尽的礼貌。

来到向往已久的剑桥大学,非常高兴。剑桥举世闻名,培养出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致以热烈祝贺!首先,我向剑桥大学赠送“中华数字书苑”,其中收录了中国出版的20万种电子图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大家可以从中更多地了解中国。

这是我第四次访问英国。中英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断增多。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经贸、文教、科技等领域的有效合作,为发展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向长期致力于中英友好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说她古老,她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说她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古国焕发了青春活力。

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实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公正的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国家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发,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光辉业绩。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我愿借用两句唐诗形容中国的现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人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古而又新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乡亲们已在废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兴邦”几个字。地震发生以来,我7次到汶川灾区,碰到这样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为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深深感动。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这种基本国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仅为英国的十八分之一。到过中国旅游的朋友,你们所看到的城市是现代的,而我们的农村还比较落后。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

“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中华民族宽广博大的胸怀。我们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刚健运行一样,彰显正义。

15世纪,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几个国家。他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还帮助沿途有的国家剿灭海盗,真正做到了播仁爱于友邦。

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今天的中国,有3亿人在学英语,有100多万青年人在国外留学。我们的电视、广播、出版等新闻传媒,天天都在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学习,在借鉴中收获,才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她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老师们,同学们:

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古老、多彩和现代的中国。我希望朋友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有助于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们了解中国是如何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严重冲击。现在危机尚未见底,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还难以预料。合作应对、共渡难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中国政府主张:第一,要首先办好各国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搞以邻为壑;第三,要标本兼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在达沃斯会议上已重申,应该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这里我想谈一谈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局面。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中国政府推出了以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我们还大幅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措施。

二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们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汽车、钢铁等十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的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场大的危机常常伴随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开辟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公平、可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老师们,同学们:

英国是我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这次访问,加深了我对欧洲的了解。中欧合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对中欧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充满信心。我们之间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中欧合作基础坚实,前景光明。英国是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你们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愿意向你们学习,加强交流与合作。

未来属于青年一代。中英关系的美好前景要靠青年去开拓。抚今追昔,我想起对中英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品格。希望更多的剑桥人关注中国,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做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我相信,只要中英两国青年相互学习,携手共进,一定会谱写出中英关系的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敬爱的温总理剑桥演讲全文】相关文章:

温总理答记者问全文08-29

总理演讲稿05-01

总理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演讲稿解析04-13

学生敬爱老师范文06-03

学习周总理04-26

温总理语录05-03

怀念周总理05-07

敬爱党组织范文05-20

我敬爱的老师范文06-02

至敬爱的老师范文06-05

上一篇:河海大学法学院历年考研真题下一篇:关于调整XX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