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04-28

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共7篇)

篇1: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青岛工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调研报告

调 研 题 目:关于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姓 名 学 号: 蔡绵绵 201201105410 年级专业班级:2012级英语4班 所 在 学 院: 外语学院 撰 写 时 间: 2014年2月28日 指 导 教 师: 王 芳

关于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明建设的不断开展,各项经济建设措施也不断落实到全国各地,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的紫帽山也在进行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紫帽山目前主要致力于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自然风光的优势,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打造休闲生态度假区,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繁荣而美丽的生态城市。关键词:生态规划;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引 言

调研目的:打造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的实际调查,对于该项目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该片区的未来有深刻的认识,也通过自己实际的了解,能为自己家乡的改造提出一些建议,使其更好的发展。调研时间:2014年1月13号——2024年1月17号 调研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紫帽镇 调研人员:蔡绵绵

调研手段:访问、观察、搜集资料

相关背景: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与清源山隔江对望,俗称对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紫帽山拥有秀丽的山水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人文历史,自古有“紫帽山峰秀,清源石头奇”之称,虽然用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好的开发,当地经济仍旧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为了改善这些现象,当地政府提出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改造方案,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打造一个4A级的生态旅游景区,建造一个生态大规模的休闲旅游度假区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地“城中村”的面貌,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目前,该方案已经在顺利的进行中,为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大面积的拆迁工作也接近了尾声。

一、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总体概况

(一)调研过程

2014年1月13日,我到紫帽镇镇政府向相关负责人询问了该项目的相关内容,该项目负责人热情的给我讲述了项目的前景,建设计划和资金筹备方案,14日,负责人将这些资料整理打印出来给我,我自己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15日到17日,我参照这些资料对紫帽山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分析。并走访了紫帽山周边村庄的村民,了解到当地村民对该项目的态度以及看法,发现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建设的总体概况

1.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的目标

调研过程中得知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的目标是建设旅游精品,铸造紫帽山旅游品牌,充分体现闽南人文的旅游特色,把紫帽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观光农业、休闲度假与运动健身的4A级旅游胜地。同时加快推进紫帽镇的产业升级、城建提速,推动紫帽当地新一轮科学与经济的跨越发展,打造商贸旅游生态宜居新城镇。

2.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的前景

当前,晋江市委、市政府正下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紫帽山生态旅游休闲区,引进相适宜的旅游及配套产业,引进许多三产项目。由此,紫帽山的定位和意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是普通的“紫帽山风景区”,而是晋江市打造更加美丽生态城市的核心区,不再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而是基于“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相信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而打造的休闲度假区完成后,不仅能吸引大量游客来旅游观光,而且当地绿色的生活环境也能吸引大量的人来当地买房,居住,从而推动当地的房地产事业,与此同时,也能大量吸引投资者的眼光,引进大量的投资。

3.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建设计划

(1)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在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旅游项目,争取初见效益。如:立足现有的登山步行道、登山公路及期间的溪流,开发山体观光健身项目;立足霞茂现有的农牧休闲场、园坂农家餐馆、紫湖新农村,开发乡村生活体验、休闲度假项目;立足现有的金粟洞、凌霄塔、古玄寺、普照寺、法藏寺、心字石,开发宗教文化朝圣项目;立足高尔夫球场、别墅,开发高尔夫体验活动、高端酒店会所商务活动项目;立足紫湖、紫溪两大水库,开发水上休闲娱乐项目。

(2)组织各个周边村庄的拆迁组,配合完成相关的土地征收工作,来进行该项目的统一规划和重建。

(3)委托相关的设计人员及公司,完成相应的设计建设工作。(4)宣传该项目的可观前景,使民众放心,同时吸引投资目光。

(5)实施周边环境整治。在现有基础上,组织对紫帽山尤其是金粟洞周围的环境进行整治,对紫帽山进行高强度绿化。

(6)着手开展4A级景区创建的准备工作,建设紫帽山公园游客管理中心、游步道、停车场,在规划的指导下对金粟洞进行有规划性的修旧建设(适当扩建,增加殿堂座数、修建山门)。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征用土地过程中与寮内村的村民出现冲突

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看见在征用紫帽山所在村落寮内村的土地的过程中,拆迁小组与寮内村民常常出现口头上的争执。征用他们几代人生活的土地,拆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寮内村当地民众难免会有一些情绪。而且当地经济原来并不发达,群众的普遍素质也不高,对该项目不理解,更加容易发生冲突。虽然该现象不可避免,但是对该问题却不可小视,放任其发展将引起更多的问题。

(二)村民担心该项目的建设会破坏紫帽山原因的生态环境

我们走访了许多当地民众,走访中我们发现许多当地群对于该项目还是知之甚少,部分群众对紫帽山将开发利用充满了疑虑,担心紫帽山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会因为开发建设而受到破坏,担心开发建设会破坏了紫帽山的钟灵毓秀。民众产生这种心理是因为对项目的生态建设不够了解,不知道合理的生态开发建设,不仅可以很好的利用资源,同时可以很好的保护资源。

(三)没有抓住投资者的眼光更好的招商引资

调研过程中发现,投资该项目的投资者比预计中来得少,许投资者并不知道该项目的存在,这是因为没有将该项目可观的前景宣传到位,声音没有打响出去,宣传力度不够就不能更好的引起外界关注,更好的吸引投资者的眼光,更好的招商引资。

(四)前期对紫帽山的文物古迹等的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不到位

实地考察中发现紫湖水库、虎岫水库、金粟洞等自然资源被搁置,没有有针对性的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红霞牧场、农家餐馆等旅游资源也没有得到合理的整合管理;对当地一些文物古迹及神话、传说没有进行相关的收集整理。

三、对策建议

(一)对于征用土地过程中部分民众的抵抗情绪,要耐心安抚

部分群众会产生抵抗心理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更需要拆迁小组的耐心安抚,民众对该项目只是不知道它带来的收益才产生这种情绪,这时候就拆迁小组的相关人员有不气馁、耐心的精神和亲和的态度,给群众耐心讲解,只有安抚好了群众焦虑的心理,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获得双赢,反之,如果相关人员硬碰硬,只会让群众的抵抗情绪更高。

(二)要大力加强对该项目的生态性建设的相关宣传

项目负责人可以召开有关该项目的生态性的讲座,对村民大规模的宣传紫帽山建设的生态性,对个别仍然心存疑虑的群总,可以让有关负责人对这些民众单独讲解解疑,设立有关紫帽山生态发展的宣传栏,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海报,还可摄相关的宣传短片,在当地的电视台播放。了解了紫帽山的开发不但不会破环环境,更是合理保护利用,当地群众才会共同努力推动项目的发展。

(三)加大对宣传该项目可观前景的广告力度

可以在市区醒目的广告栏,活着车流量大的道路两旁的广告栏上张贴相关的广告信息,或者通过在当地的报纸刊登相关的广告及信息,来引起关注度以及在拍摄相关广告,在电视上展示出来,从而更好的招商引资。

(四)做好针对紫帽山文物古迹等的旅游资源前期保护工作

对紫湖水库、虎岫水库、金粟洞等天然资源进行进一步美化,例如栽种花草,并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对红霞牧场、农家餐馆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对一些文物古迹及神话、传说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可以建设相关展示栏展示出来,有针对性的投入资金。

结 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生态经济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正是因为此次调研,我也对该项目将对紫帽镇的的改变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作为紫帽镇的一员,我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相信在随着该项目一步一步的顺利完成,紫帽镇的经济也能因此能得到一次跨越性的发展,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当地的农村面貌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个为紫帽山量身定做的方案,也能在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坏境,真正完成经济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曾慎松.泉州鲤城紫帽山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J].林业勘察设计,2006:(01).[2] http:///2012-05/04/content_298846.htm.[3] http://library.xmu.edu.cn/news/detail.asp?serial=59063.[4] http:///2012-01/11/content_287264.htm.[5] 许建林.试议晋江市紫帽山生态旅游景区的植被资源[J].防护林科技,2013:(09).

篇2: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一章:旅游区背景

一、区域背景

紫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泉州市区西南的晋江市紫帽镇境内,是泉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该区所处的紫帽山,钟灵毓秀,景色绮丽,为泉州的一大名山,自唐以来,即是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

紫帽山脉,山岳层迭起伏,有的峻峭参天,有的蜿蜒含蓄,有的玲珑如玉,有的回顾生媚。山间高崖飞瀑,泉水叮当。山下紫湖、紫溪诸湖泊碧波荡漾,或宽或窄,曲折回旋,风韵有致。沿湖四周山坡野地,龙眼、荔枝、杨梅、柿子诸多果树,浓荫蔽空,郁郁苍苍。山中金粟洞、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是唐宋明清历代名人道士的读书修炼之处。保福寺、安福寺、普照寺、五塔岩等都留有历代先贤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迹。而遍布于山中,形体各异的百处“心”字石刻,更是我国的文物奇观

二、自然条件

紫帽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下辖有8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因地处紫帽山南麓而得名。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秀丽的山水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人文历史是紫帽山的三大特色。紫帽镇素有“水果之乡”美称。工业以陶瓷建材为主,针织、服装、食品业也有一定发展。该镇基础设施建设齐全,社会事业发展良好。境内的紫帽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秀丽的山水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人文历史是紫帽山的三大特色。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14612人。

三、人文社会

1、历史沿革:紫帽镇行政区域隶属多次更迭,历史上曾隶属于一都和三十二都,1949年前隶属晋江县梅溪镇,南安县下洋乡。1950年后晋江县先四区后五区,南安县第十五区管辖。1958年属晋江磁灶公社和南安县官桥公社所辖。1960年由晋江县磁灶公社隶属的园坂、湖盘、塘头、浯安等生产大队,南安县官桥公社管辖的紫星、霞茂等大队组建国营紫帽山农场,下辖园坂、湖盘村、塘头、浯安、洋店、紫湖、霞茂、紫星等八个管区,铁灶、红湖、红霞、紫岭等四个农牧场。1984年建紫帽乡将园坂等八个管区改为行政村。铁灶等四个农牧场仍属紫帽山农场所属。1992年撤乡建镇,镇址设在后厝街。

2、社会现状:紫帽镇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经济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2010年紫帽全镇实现企业生产总值达18.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达15.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6家,生产总值达13.7亿元,财政总收入633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958元。

教育:全镇现有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教育“两基”在普及程度、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一定提高,紫帽中学荣获“晋江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在2002年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文体: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全镇有灯光球场8座,高尔夫球练习场2座,群众性文体活动普遍开展。

卫生: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卫生院通过一等甲级医院验收,医德医风有较大改善。

广播电视: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及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实现市镇光纤联网;有线电视入户数1826户,入户率64.73%。

第二章 旅游区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

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钟灵毓秀,景色绮丽,自古有“紫帽山峰秀,清源石头奇”之称。山岳层迭起伏,有的峻峭参天,有的蜿蜒含蓄,有的玲珑如玉,有的回顾生媚。山间高崖飞瀑,泉水叮当。山下紫湖、紫溪诸湖泊碧波荡漾,或宽或窄,曲折回旋,风韵有致。沿湖四周山坡野地,龙眼、荔枝、杨梅、柿子诸多果树,浓荫蔽空,郁郁苍苍。

沿着蜿蜒的山路一直攀登到泉州市区的最高峰、海拔517.8米高的紫峰绝顶凌霄塔,放眼眺望,泉州市区尽收眼底,晋江恰似一条飘带悠悠东去汇入大海,使人顿觉心旷神怡。

(二)人文旅游资源 紫帽山中金粟洞、古玄寺等是唐朝以来名人道士的读书修炼之处;保福寺、安福寺、五塔岩、铁灶佛国等都留有历代名人先贤的佛雕摩崖石刻等印迹;而遍布于山中,形态各异的百处“心”字石刻,更是泉州的一大文物奇观。

第三章旅游区发展战略

一、旅游产业现状

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带动功能,通过为游人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等一条龙服务,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加大发展。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镇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可以扩大再就业,所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速实现富民强镇的战略目标,是紫帽镇的唯一选择。

紫帽的旅游业在诸多方面都反映出其发展处于一个刚刚越过初始阶段的启动阶段。不仅是旅游业的产出小,且在很多具体方面还都刚刚起步。紫帽镇旅游业具体表现出以下特征。

1、旅游产业不健全

在接待方面,紫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社,景区内更是没有讲解导游。

宾馆数量少,档次低,服务差。主要是接待一些商务客,更没有旅游定点饭店之说。由此而知,紫帽镇旅游的接待住宿条件很差。

2、景区尚处自然状态 作为旅游区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是旅游吸引物、接待设施、景区的可达性。

首先,就景区吸引物来说,其建设远远不够,如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

故此,紫帽现有的景区几乎都处于自然状态下,其他景区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区,处于待开发状态。

3、自立型的开发方式

紫帽镇前期的旅游开发模式还是一种初级自发式的旅游开发。自发式旅游开发表现在缺少专业规划,用自己的想象来规划未来景区;旅游营销缺乏主动型,被动的接受外来游客(其中绝大部分是来登山健身)

4、自主经营管理模式

紫帽镇的旅游发展,走的是自主发展之路,不仅表现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上,还表现在景区的管理和经营上。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逐步把紫帽山旅游培育4A级生态旅游景区,并使之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新亮点和未来支柱。

突出紫帽山品牌,体现闽南宗教文化和山水风光特色和生态农业旅游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开发旅游精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造,提升产业规模和素质,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发展战略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紫帽镇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旅游行业管理力度小,产业建设不健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战略。

2、改造环境,可持续发展

紫帽镇目前的旅游景点建设处于自然状态,基础设施差,产品粗糙,档次不高。

紫帽镇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果树成林、农畜业发展基础较好、生态环境良好,这是支撑紫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旅游吸引物,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境依托。山林是紫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

旅游景区的开发,应以规划为先导,坚持开发、保护与再造新环境的高度结合,符合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

紫帽镇旅游业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既要积极发展形成规模,又要提高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和环境的整体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依托交通,扩展市场

紫帽镇地处晋江市西北部,位于泉州市区西南6公里处,紧邻清蒙科技开发区。距泉州火车站10公里,泉州晋江机场15公里,泉州后渚港8公里。西接泉州刺桐大桥的池紫公路及福厦高速公路牛山至国道324线紫帽路段。

三、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旅游精品,铸造紫帽山旅游品牌,充分体现闽南人文的旅游特色,把紫帽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宗教朝圣、观光农业、休闲度假与运动健身的4A级旅游胜地。

(二)旅游业发展阶段目标与指标

1、近期——大力创业期(2011~2015)

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有不到1%提升至6%左右,把紫帽镇建成晋江市乃至福建省省旅游名镇。

2、中期——全力建设期(2016~2020)

把紫帽山旅游区培育成为泉州市知名旅游区和324国道的主要旅游基地之一,324国道上的品牌景区,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提升至10%左右。

3、远期——积极升华期(2021~2025)

把紫帽山旅游区建设成为福建省精品旅游区,全国知名的4A级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第四章 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布局

一、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

总体格局:“三区一轴”即“一个核心区,两个重点区,一条黄金旅游轴”

1、一个核心区:紫帽山核心旅游区包括紫帽山脉及周边区域。作为全镇的核心旅游区,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和接待中心。这里集中了紫帽山登山步道、金栗洞、古玄寺、法藏寺、凌霄塔、高尔夫球场等主要旅游资源点,主要的生态、人文、及健身功能都集中这一个区域内。

2、两个重点区:观光农业区和老镇景区是规划中的两个重点旅游景点,也是镇区核心的重要辅助,与紫帽山景区形成了“一核心两重点”的旅游格局。

3、一条黄金旅游轴:国道324是紫帽河镇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不但连接了省内外的其他旅游点,也连接了省内的主要客源市场。在福建省的整体旅游格局中,324国道也是重要的旅游发展轴线。从横道往西,1-2小时可达漳州、漳浦,3-4小时可到云霄、诏安,继续往西可到汕头、广州等城市;往东,半小时可到泉州市区,1小时可到惠安,继续往东可到福州。

二、近期(2011~2015)项目规划

㈠环境整治与项目策划

1、环境整治

由于紫帽山景区部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已严重影响紫帽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山区。为建设国家级4A旅游景区,近期五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于整治紫帽山的生态环境:集体动迁对影响紫帽山环境的工厂,严格限制紫帽山核心景区的建设项目审批,恢复紫帽山植被,修复山区水系,旅游景点的整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2、近期项目策划

⑴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优秀的旅游景区,应具备完善的游客辅助设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4A级(含)以上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应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游客服务中心需配备咨询台,提供景区全景导览图、游程线路图、人工导游讲解服务等,同时设臵专用的游客休息区,面积要能够满足高峰期游人的需要。针对残疾人游客的需求,服务中心入口、台阶处应设臵无障碍通道。中心内还需提供轮椅、婴儿车、拐杖等器械。提供雨伞的租借服务;提供免费的手机、摄像机充电服务;提供邮政及邮政纪念服务,提供纪念币、明信片和纪念章服务,可随时投递邮件;提供医疗救护服务,设立医务室,配专职医护人员,备日常药品、氧气袋、急救箱和急救担架。

⑵引进投资,建设星级酒店。紫帽山景区现状并无规划建设一家具备商务、餐饮、住宿、会议、健身、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星级酒店。为将紫帽山景区建设成国家级4A旅游景区,引进建设一家高标准的4星级以上的酒店将成为建设紫帽山景区的基础性工程。

另外,可结合紫帽山脚下已建成的别墅区,规划别墅住宿,吸引高级商务旅游客源入住。

⑶闽台合作,开发观光农业。在台湾,观光农业已成为周末、假期亲子游的最佳去处。台湾鼓励将农田、果园、花圃和茶园等农业资源开发形成内容丰富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人们田园观光、农业体验和休闲度假的场所。观光休闲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观光农园: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和茶园,提供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

市民农园: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的甘苦,享受耕作的乐趣;

教育农园: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农园中设臵展示稀有热带植物、水耕设施、农作物栽培和传统农具的娱乐教育设施,并且对教育农园内各类树木、瓜果蔬菜设臵说明标识,同时开放养牛场、挤奶室、奶制品加工车间等农产品生产加工设施,供游客免费参观,增添游客游览乐趣,丰富游客农业知识;

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农场内提供田园景观赏、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解说、垂钓、野味品尝等休闲活动。除了可观光、采集、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紫帽镇是晋江市农牧业基础相对优良的区域,课借助闽台合作,引进台湾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管理模式在紫帽镇结合紫帽山景区旅游开发观光农业例如建设休闲农场,场内分茶园区、自然景观区、竹林游乐区、游园区、滑草区、度假山庄,人们在此不仅可参与从采茶、烘焙到品茗的全过程,学习茶道的有关知识,而且可滑草、烤肉,享受竹林浴等,为厦门、大泉州城市圈市民提供内容丰富的农村、农业休闲游憩活动。

⑷修缮经典宗教建筑,吸引八方朝圣。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紫帽山作为晋江第一高峰,在泉州、乃至福建并不能算是奇峰、高峰,但作为宗教文化底蕴的承载体,其内涵并不亚于清源山、戴云山。要修缮原有的宗教、文化承载建筑体,深度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将其具体化、形象化、形态化,将其演变成如武夷山之大王峰、仙女峰之类传奇,吸引游客。

篇3: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加强生态旅游者的管理实施条例

对于大自然原生态的向往,催生了一部分热衷与生态旅游的游客的出现。他们喜爱原生态的环境,对于纯天然无污染的大自然尤为向往。这样的游客一般在城市生活太久,希望通过旅游得到缓解。但是在他们当中,虽然提倡生态旅游,但是有一定比例的旅游人群在旅游的过程中,并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他们会在旅游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破坏环境,他们注重生态旅游,是想要自己的旅游更健康,更生态,但是他们的行为是与生态保护相违背的。并且在旅游的过程中,他们会随意丢弃垃圾,会破坏花草树木,甚至与一些行为是破坏生态循环的。在进行旅游时,他们还会要求旅游的舒适度,会要求架索桥,会要求坐缆车,但是他们并未考虑到他们这样的要求或者是类似的行为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相对与普通的旅游景区来说,这样的旅游地区更应当加强对于游客的管理。实施游客管理须知,把在景区内游客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细化,并将惩处条例明确地告诉游客。如果游客违反了相关的景区规定,或者是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被发现做出了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情,将严格按照旅游当地的规定执行。并且对于景区的管理规定也应当做好,不仅要使游客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旅游地区自身也应当加强监控与管理。生态环境旅游,首先是保证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因为在开辟了旅游地之后,就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样既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生态旅游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旅游地区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生态环境,相信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也是每一个生态旅游者的心愿,那么相信微生态旅游者制定的一些合理的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的规定也将会得到旅游者的肯定与支持。

二、加强生态旅游地的管理者管理条例

生态旅游的主体是游客,在进行一系列的旅游的过程中,他们应当遵循某些条例与规定。而相应的,作为生态旅游地区的管理者,他们对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作为整个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尽到管理的义务与责任,工作上松懈,或者对于游客的某些破坏认为置之不理的话,那么将会破坏整个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不利于整个生态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有时候生态旅游地区管理者的行为与态度会在无形中给予游客以暗示或者是诱导,使他们可能对于自己的行为的错误认识得不是很及时,导致对于生态环境破坏这件事情不能够达到近一步的认识与醒悟,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首先应当对于管理者的态度以及行为进行管理或者是控制,设立相应的规范进行制约,并为管理者的行为制定相应的规范,使得他们的行为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使他们会对游客进行一个良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其次生态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针对于对环境的严格要求,它需要有一套严格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整体观念或者是全局意识,从整个大的环境出发,对于整个景区进行周到细致的管理。并且针对于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更好地进行实施。而针对于游客,也应当按照旅游地区的规定执行,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公正的态度以及做法。旅游地区的管理人员应该深深抓住游客的心理,了解他们选择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什么,不仅从规章制度上进行约束,更从心灵上对他们进行教育,从道德的层面来教化游客,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从心底里热爱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

三、完善生态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体系

生态旅游地区与其他旅游地区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生态系统的环境。但是这并不代表者不对生态地区进行一点的改造,让游客直接进行纯自然的生态旅游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应当保证旅游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一个旅游地区来说,相应的配套设施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整个旅游地区的档次,而且还会使得整个地区的管理更有效。在进行相应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例如隔多远的距离设立垃圾箱,在什么样的地方设置休息区,是否为游客提供餐饮地区,是否设置相应的纪念品购买地区等。都是应当考虑的部分。这样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方面,是他们的旅游更加愉快,引起他们再次到来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得生态旅游地区的环境得到保障,一些不必要的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乱丢垃圾,破坏草坪等,就可以减少或者是避免。同时加强对于游客的引导,在对游客进行讲解或者是培训的过程中,将环保思想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游客。

四、结语

篇4:发展生态旅游 建设诚信景区

几年来,景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诚信旅游示范单位的要求,以“规范化建设”、“细微化服务”和“人性化管理”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措施,开拓创新,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景区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诚信(窗口)单位、省级文明诚信单位、省级旅游细微服务示范企业、省级“青年文明号”和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以规范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诚信服务意识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诚信基础建设。围绕满足游客需求、打造诚信品牌的目标,提出了“有情有义、细微细致、诚实诚信、公正公平”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始终自觉践行。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秩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作为工作目标,努力争创一流海滨景区。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万平口海滨风景区管理办法》、《景区文明公约》、《诚信经营公约》、《职工岗位目标管理办法》、《入区经营业户百分制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对景区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专门成立了创建旅游诚信示范单位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任组长,将诚信景区的创建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当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诚信服务意识。将诚信意识的培养当作职工教育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培训机制。工作中,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组织职工分批赴北京、上海、西安、深圳、九寨沟、云台山、世博园等优秀地市和景区参观考察,将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引入景区,提高了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聘请专家、老师定期对职工进行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着装礼仪和导游知识培训。几年来,先后有16名职工被管理服务中心派出到上级部门、兄弟单位和著名景区长期带薪学习,其中12名已经学成归来。这些职工归来后,表现出了极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中坚力量。在经营业户中间开展了诚信经营教育活动,将业户服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与摊位设置、评先评优等挂钩,提高业户诚信服务意识。经过几年的努力,景区的职工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有23名职工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证书;有19名职工取得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4名职工取得英语4级证书;有5名职工取得救护证书;有8名职工取得执法证书;有17名职工取得驾驶证;另有4名职工通过了导游员资格证书考试。现在职工日常交流全部使用普通话,部分职工已经能够使用外语与外宾进行简单交流,是日照市为数不多的全部实行普通话服务的景区之一。

完善激励措施,提高诚信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诚信旅游服务措施,深入开展“创争”活动,引导职工在工作中自觉树立主人翁精神,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职工。同时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在景区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业户,在一线服务科室和经营业户中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征求游客意见周”活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营业户的整体素质和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其中业户孔凡红捡到现金和信用卡价值18万元归还失主,业户李慧茹捡到价值6000余元的摄像机交到管理服务中心等等…,受到了游客的高度赞誉。在去年的爱心捐助活动中,十几名职工提出捐助困难学生,19名在景区经营的个体经营者也主动参与,共捐助五莲县许孟镇37名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以细微服务为保障,不断丰富诚信旅游内涵

始终坚持软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始终把游客内在需求作为人本化服务的首要工作来抓,苦练内功、深挖内涵,深入落实“细微服务”理念。近年来,景区相继开展了以“形象效益年”、“改革创新年”、“管理服务品牌建设年”、“生态管理效益年”、“旅游细微服务年”和“诚信旅游服务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班子成员按照“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躬身力行,广大职工也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管理一线开展工作,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努力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不断加强对景区管理人员、入区经营业户的职业道德、诚信、文明经商、文明服务教育。作为一个以海滨生态旅游为主的景区,搞好景区的环境整治非常重要。工作中,我们结合景区实际,创造了“五勤六扫”(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特殊天气及时扫、车辆多时插空扫、人流高时绕着扫、摊点面前轻轻扫、复杂地段来回扫、任务重时集中扫)文明保洁法,实行了区域包干责任制,确保环境卫生达到“七无”(无痰迹、油污、口香糖迹、无瓜果皮核、无塑料包装袋、无烟头纸屑、无污水、泥污、无沙土、砖瓦石块、无杂草)标准,做到“三个满意”(让领导满意、游客满意、市民满意)、“四个一样”(淡季旺季一个样、有无接待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在园林绿化中将责任落实到人,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为游客创造了和谐优美的游览环境。深化“亲情服务”理念,专门设立医疗室和救护中心,配备了各种常用药品,在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游客集中的地方设置手机加油站,配备针线包、打气筒等常用物品,给游客带来极大的便利。不断强化服务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三级服务监督体制,加强社会监督和游人监督力度。在景区醒目位置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游客投诉电话,对于游客的合理化建议第一时间落实并及时向游客反馈落实结果,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印制了20万份诚信名片,将景区的服务内容和各种服务电话纳入其中,通过停车场、各经营业户、宾馆饭店和市内各大旅行社对外发放。实行公开承诺制度,提出“凡在景区购买海产品、绿茶等日照特色旅游产品发现假冒伪劣现象给予三倍赔偿;举报景区内有欺客宰客、尾随、兜售现象的给予举报人200元的奖励”,在景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不断提高服务技能,推行规范化服务,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文明竞赛和文明评比活动。不断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不管淡季旺季,服务热情不减,服务标准不降。一系列的措施,把景区倡导的细微服务落到了实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以文明经营为核心,精心打造诚信旅游品牌

篇5:泉州紫帽山军训作文

星期一,是我们第一天的军训。因为刚到的缘故,我们这些被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糖,没有经受过这么严格的教育,一会儿被教官批评,一会儿被教官惩罚像一只狼狈的小狗,蹲在地上等待主人的同情。这种感觉是多么令人心酸啊!

星期二,是我们第二天军训。这一天,虽然表现较好,但是还是改不了坏习惯早上集合时,声音过于喧哗。教罚我们抄500遍安静!并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听500遍,同学们顿时鸦雀无声。马上起来

星期三,是我们军训的第三天。今天有一项刺激的`活动生态环保游(也就是爬山)走到山脚下时,我们就看见洼地一个接一个,水流湍息,令人感到在海中漂流。大湖像面大镜子;旁边怪石凸兀,绿树掩映,令人心旷神怡。昆虫声、鸟鸣声、水声、脚步声交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大舞台。登上顶峰,看去天空是湛蓝的

星期四,是第四天军训。今天,我们又皮痒痒了。下楼梯说话、集合到位说话,又被教官惩罚200个伸蹲。一、二、三我心里默默数着。到200下时,我已经手脚发软,这真是自作自受。

星期五,最后一天军训。天下无不散的酒席,今天,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准备离开。开毕迎仪式时,我的眼泪像珍珠断了线一样掉下来。登上车时,我还不停地回头看着基地,看着我曾经走过的每一个脚步

篇6:桂林古东瀑布旅游景区生态建设

一、古东瀑布体现生态旅游的一个核心——强调保护性旅游

生态旅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进行保护性旅游。古东瀑布生态旅游景区较好地保护了景区的生态旅游建设,景区内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地方覆盖了森林,共占地到三千亩,而景区内的瀑布溪流可以看到清辙的湖水,四季如春。

景区内存在一个生态广场,里面的表决墙、宣传画报等都可以用于进行环保教育,其主要作用就是让人们自觉地保护环境。当地的居民,管理者和开发商也很好地保护这个生态景区,他们会定检查、维护景区的设施,村民有些在这里工作,负责卫生清洁等。

同时景区先进的管理方式不但保证了游客数量,同时也使景区内的环境得到了很好地保护。景区管理者秉承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了旅游线路,创新的理念是景区的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古东瀑布体现生态旅游的三个原则

(一)旅游者行为约束原则

1、景区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要禁烟

我们观察到游客在景区入口处会有导游和工作人员提醒禁止吸烟,这条规则在普通旅游景点是很少见的。正如我们所知,吸烟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我国的烟民总数达到了三个多亿,每年直接死于吸烟引发疾病的人口高达约10万人。吸烟不只是会对人类的生命产生危害,同时也极大地危害环境,燃烧一支香烟最终进入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一百毫克,二氧化碳大约在一百三十毫克。按照相关的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卷烟的销售总量达到了26079亿支。所以,由于吸烟进入空气的一氧化碳达到了23.5万吨、二氧化碳达到了35.2万吨,更别提随处乱扔未熄灭等所造成的各种火灾事故。

2、巧妙设计的环保小品提醒旅游者善待大自然

随着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和人民意识的提升,人们都对生态绿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旅游消费者比以前任何时候对环境都更加珍惜。从旅游消费情况来看,就是希望通过生态旅游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环保意识。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古东景区通过一系列的环保小品及时地让人们了解大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旅游地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小品和人性化警示语可以让你在旅游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共处。在一片生态广场上制可以制作出一些环保产品,以别具一格的创意,以及与众不同的视角,把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理念渗透其中,让你对各种对环境产生破坏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反思。如今,它已成为广西青少年生态保护教育的一大基地。

(三)旅游业经济发展原则

1、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

古东景区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季节中推出了多种不同的主题活动。如每年6月的大学生泼水节,桂林的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们聚集到古东享受畅快淋漓的泼水,更有文艺表演和一些有较强参与性的比赛活动,加深了游客对景区印象。

2、抓住时机,进行体验式旅游

随着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旅游开始有了个性化需求,人们已经不再想以往那样只是进行一系列观赏类的旅游活动。古东瀑布在此时期跟上形势的需要,近年来通过打造以参与性、体验性等各种旅游形式的出台,让大量的游客前往,使当地的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成为景区得以开发的关键所在。

3、按照市场的导向来发展旅游业

据景区人力资源部经理介绍,景区每月都会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调查旅游者对景区各种项目的喜恶,对于游客喜欢的项目予以保留创新,对于那些反响平平的则经行取缔整改。

4、促进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民众主动参与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景区内外有许多本地村民经营的水果摊、饭馆和手工艺品店以及景区内随处可见的服务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三、古东瀑布体现生态旅游的四个标准

(一)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和谐的、原生的生态系统

古东森林瀑布景区的瀑布群整体格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文和环保思想渗透于景区开发过程的始终,通过一定的构思,得到人们的青睐,以得当的宣传方法和手段向游人介绍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提醒游客要热爱大自然。古东森林瀑布旅游区是桂林市及自治区级的环境保护宣传阵地,游客到这里不只是可以和大自然近距离接触,而且还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也感受到这里的环境保护氛围,以及掌握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社区的参与

在古东景区四周有不少的村庄,景区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充分考虑到社区的参与性,拓宽了周边的就业渠道,使周边的村民在家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考虑到人员与岗位之间要进行匹配,景区在一线岗位中主要有以下人员:溜索操作人员、滑到操作人员、餐厅以及小吃摊位服务人员、水路协管、走瀑布戏浪发放人员、销售人员等岗位,周边村民在岗率达到70%以上。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产旅游工艺品、推销旅游产品等工作,保证了当地居民获得一定的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解决因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而给他们的经济收入出现的矛盾冲突,让他们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队列当中。

古东景区在进行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的“社区的参与性”呈现出以下的几大优点:经济上,社区参与让不少的人直接受益,随着桂林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到当地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景区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村民的工资收入也会逐年增长。旅游上,村民参与到这一服务中,从而感染原汁原味的氛围,增加吸引力。环保上,社区参与可以为保护环境提供一定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来看,发展旅游可以有力地促进当地的发展。

(三)旅游设施生态化

吃、住、行、游、购、娱等都是旅游的要素,都要按照生态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设计。古东景区在景区内有:环保垃圾桶,把日常最常见的垃圾桶设计很有创意,让许多游客看了之后,不忍随意投放垃圾。绿色饭店,使用无毒性建筑材料,提供绿色食物,如土鸡鸭,竹笋野菜,村民种植的绿色蔬菜等充满农家风味的食物,纯净绿色,游客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味。绿色服务,景区内设有环保教育模型以及展示室,让游客一边游玩一边在心中记下环保。开展不损害生态环境的绿色旅游活动,景区设有民俗表演。

(四)生态旅游的对象应受到保护

作为首要准则,保护旅游对象存在于生态旅游的所有环节。古东瀑布是现阶段国内独一无二的通过地下泉眼形成的多级别的串联瀑布。瀑布一个接一个,古木成荫,山明水清、空气清新,其成为自然界的奇观。其瀑布山脚下是大片的热带雨林,林中藤蔓交错,拥有3000多亩的枫树以及马尾松,清风拂过,树叶飘动,花香袭来,鸟声清脆,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其含有大量的高负氧离子,超过了桂林旅游区的含量,是有名的生态旅游区。同时古东景区作为桂林以及广西科委定点的生态环保教育基地,在生态旅游的旅游项目开发中,在景区内设置了生态模型,向游人展示了地球、生物和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唤醒人类保护自然的觉悟。

四、古东瀑布体现生态旅游的七大特征

(一)旅游地域上的自然性

古东森林瀑布地处桂林市灵川县大圩古镇南,与桂林市相距25千米,属于新近开发的景点,被评为4A级景点。景点内很多都是自然景观,很少人工景观。古东瀑布水流清澈见底,树木四季常青,河水平均含有沙量只有0.1克/立方米,年均水流量为5立方米/秒。古东森林瀑布群景区的树木覆盖率高达96%,总面积为三百亩,原始森林两千亩。

(二)旅游产品上的高品味性

古东森林瀑布旅游景点是世界上数量不多能进行游玩的瀑布。在夏季,景点推出的活动为走瀑戏浪以及大学生泼水节;秋冬季有红枫节。除去这些主要活动,还配置了很多的基础设施,游人能乘坐“宝马、奔驰”到达瀑布,“奔驰”指的是利用当地的竹子做成的船只,小船行驶到潭中的小岛,会遇到美女对山歌,唱得好还会得到美女馈赠的绣球,到达岸边之后,游人可以穿着草鞋进行拍照留念;

登上瀑布之后需经过吊桥,这里的吊桥由木板和麻绳制成,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刺激,下山游客可以步行,溜索和滑道,使下山之路充满乐趣。

(三)资源利用上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主要就是要借助于一系列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发展,生态旅游资源属于一些品位相对较高的资源,其主要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来体现。古东森林瀑布旅游景区有很多地方被森林覆盖,这里有我国独有的红枫林三千亩,其中原始生长林达到了二千亩。全景区都禁烟这一举措使景区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以及森林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护。

(四)旅游活动上的强参与性

古东瀑布溪水清澈,四季都会有水,是当前中国唯一的一处由地下水而形成的瀑布。至古东景区开发爬瀑布的项目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城市的喧嚣磨蚀了童年纯朴的记忆,在这里,游客可以与水石的亲密接触,使游客的身心悸动和快乐,许多游客对此都跃跃欲试。除了爬瀑布,景区都在不断地创新,在淡季,在景区内与游客做游戏,如跳房子,骑木马等;以及建设一些城镇中没有的设施,如辣椒墙等;这些耳目一新的活动调动游客的心,使游客积极参与其中。

(五)思想理念上的环保生态性

古东森林瀑布生态景区被广西确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单位,由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再加上空气清新。景区会建立起相应的生态模型,并直接告知人类游客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呼唤游客更加自觉地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将人文、环保等都渗透于始终,构思精巧,使用的文字和宣传方法,也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及告知游客大自然的重要作用,提醒游客要爱护好大自然。

(六)旅游形式上的小规模性

在进行生态旅游过程中,旅游设施只是进行了小规模的开发,设计主要是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古东森林瀑布生态景区的占地达到了几千亩之多。这里占地面积虽大,但是热带雨林浓郁,原始森林和红枫林占大多数面积。这里的设施建设建设得较少,房子多以木头为主题,行走之路为石路,人工建设少之又少,只有部分地区小规模开发,生态受到的破坏少。

(七)旅游设施上的简单性

为配合森林景色,古东许多设施用的都是树木竹子。古东景区的房子都以木质居多,垃圾箱用的是砖石砌成,一些花架用竹子搭成;除了爬瀑布的铁链,溜索,滑道等叫现代化的项目运用了钢铁材料之外。纵观整个古东景区,设施简单明了,这些设施就如绿叶,衬托整个森林的景色,设施融入在自然里,让人放眼望去感觉和谐一致,毫无违和感。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长远发展,以及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好未来的关键所在。桂林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代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立了桂林古东瀑布生态旅游景区为代表的一系列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些都是值得其他地区旅游业借鉴的好案例。

篇7: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教育在支撑旅游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中的作用

(一) 培养生态意识是形成生态安全观念的重要途径

生态意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生态安全建设不仅要有掌握生态科学的专门人才, 同时也有全社会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如果忽视内在自觉, 即使注重法令处罚, 一些工厂或公众也会阳奉阴违, 伺机钻法律漏洞, 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水准, 促使每一个人都以良好的生态安全道德实践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二) 科学的生态安全目标的建立需要教育的支持和保障

现在先进国家除了以经济指标表示国民物质生活品质, 同时也重视文化指标、生态健康指标, 以表示国民精神生活品质。其中文化教育指标包括扫盲率、大学生比例、人均年购书经费、音乐人口比重、日均进出图书馆、音乐厅、戏剧院、博物馆的人数等等。生态建设指标包括人均绿地面积、生态认知水平、环保知识多寡、病态率、死亡率、受害率、土壤侵蚀率、空气与水污染率以及大众对自然和动物的态度等等。景区开发方面由于错误套用城市、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模式, 导致风景名胜区出现“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 使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不少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首先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景区无序建设和盲目开发的不协调, 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而施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方式, 造成景区山体、水体、土壤、空气和景观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其次是丰富、独特的风景名胜资源与景区“三化”现象的不协调。一些风景名胜区违反资源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错误套用城市、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模式, 把城市道路、草坪、豪华宾馆、宽马路等搬到风景名胜区进行错位式开发, 导致风景名胜区出现“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 使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遭到了严重破坏。

(三) 发展教育可以促使生态安全建设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伦理道德、法规制度和科学方法是生态安全建设的3大核心, 缺一不可。生态安全建设必需有科学做后盾、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作辅助, 如果所有工厂企业投资者均能在生产之前, 已充分考虑到防止公害、去除污染, 则比起事后才弥补, 显然要有效得多。事实上, 并非每一位企业家都有此自觉, 因而法治力量也不可或缺。而正确的法制观念不可能自发产生, 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 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旅游生态安全教育的时代内涵

旅游生态安全建设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文化、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 因此, 旅游生态安全教育的内涵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生态环境教育或生态旅游教育, 而应在学习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专业技术的同时, 要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融人文、道德等为一体, 接受更多的旅游生态安全教育。

(一) 旅游人文教育

当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旅游人文教育则受到削弱, 以致旅游职能技术教育已成为追求欲望的工具。从旅游专业教育这条规范有序的流水线出来的, 往往是失却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只拥有知识和技艺、被工具理性所操纵着的单面人, 甚至恶性循环似的引起工具理性之异化, 诸如旅游高科技的滥用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旅游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区域性灾害, 直接威胁到我国旅游产业旺盛的物质基础。因此, 如要挽回旅游旅游发展基础的倾颓之势, 如要保持我国旅游产业和谐、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 就应当重新拾回被纯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所淹没的旅游人文教育, 使两者得到有机的整合。

(二) 旅游生态教育

旅游生态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了解旅游生态系统的性质及规律, 重新认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认识生态安全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 克服对旅游生态环境冷漠无知的态度, 确立旅游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的教育活动。一是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放弃沿袭下来的“征服欲”和“主宰欲”, 而应对自然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爱护之意和敬畏之心。二是加强生态忧患意识。随着旅游科技的渐趋发达和旅游生产力水平的高度现代化, 导致旅游生态平衡的“失重”, 造成资源危机、水和大气污染等。而令人类当需彻底反省和自审, 并把这种旅游生态忧患意识深植在未来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心中。三是加强对生态旅游知识的培训。从总体上看, 我国生态旅游经营人员对生态旅游知识了解不多, 而在生态旅游中, 大多数游客都希望同从业人员进行直接交流, 了解一些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情况。对生态旅游知识缺乏和不足, 势必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的整体感受。增强旅游知识培训, 也有利于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 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四是强化服务规范的培训。生态旅游虽然要形成自身的个性和风格, 以特色来吸引人, 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服务, 特色就不可能存在。做好规范服务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目前, 我国生态旅游在服务上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 各地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 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三) 旅游道德教育

旅游生态安全建设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道德教育的功能和内涵, 注重旅游经济道德和环境道德建设。其目的在于为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 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持。其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公众透彻认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公平与效率这3对辩证关系;培养他们迎接全球挑战所必备的旅游意识、旅游思维和旅游品格;培养他们在认识上完成从“自然之王”到“自然之友”的历史转变, 即引导他们以审美的眼光去关照大自然之外形和神韵, 在对崇高、壮观、优美的情愫之陶醉和自享中, 自然积淀起尊重环境、热爱天地的道德素养, 实现珍惜旅游资源之使用和开发的目标;培养他们敬重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权利, 用人类特有的博大胸怀关怀它们的生命权和发展权, 从它们的生活习性出发赋予其自主发展的广阔时空。

三、旅游生态安全建设意义上的教育支持举措

(一) 构建旅游企业生态安全建设应有的素养

一是公平竞争, 不仅企业与企业之间应公平竞争, 企业对万物也应该表现公平性平等性。旅游企业在生态安全建设上, 不仅不能垄断旅游资源, 更不能具有凌驾万物的心态。二是每个企业都能尊重客观的规定, 而不能有任何自我膨胀, 如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就需要赔偿, 有关各方均应该共同遵守规则, 不能任由制造污染的一方狡赖, 也不容受害一方私自报复。唯有大家共同尊重客观规则, 谋求积极补救之道, 才能真正落实旅游生态保护。三是每个企业均应尊重裁判决定, 不能以主观成见自以为是, 破坏公益权力。环境污染是否已达处罚标准或者公害补偿应该理赔多少, 这些均需要通过客观评监过程, 必要时则应由司法决定。当前, 盲目开发景区有几种力量:一是投机取巧的开发商, 把房地产项目搞到景区来, 名曰回归自然, 其结果是少数人回归了, 大多数人的利益被侵占了;二是各行各业乱建培训中心、招待所、宾馆。许多有钱有势的行业纷纷要求在景区最漂亮的地方、最靠近核心景区的地方, 修建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

(二) 教育惩戒并重, 强化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进化与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生态危机正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为了防止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被破坏, 避免生态环境危机加深,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人类必须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和道德的约束来保护自身的生态安全, 从生态经济观念中寻找经济发展的空间。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建设事关社会的公共利益, 树立全民环保国策观念首要的是增强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让生态道德观念成为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绝非一朝一夕, 必须教育与惩戒并重, 运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方能奏效。一是广泛宣传“生态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生态经济观念。以大型宣传教育造成声势, 推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确立环保国策观, 明确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律义务和经济义务。同时鼓励民间社团和群众参与, 不断壮大环保和生态经济建设的社会力量。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依法行政, 严把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 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三是以“大环保”、“大生态”观念深化环境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文化和“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新风尚。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防止出现流域性污染以及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社会群体性恶性事件。

(三) 加强旅游生态安全教育立法

“依法治旅, 依法兴旅”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基本方向, 随着生态旅游教育的发展, 生态旅游教育立法受到重视。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必须进一步推进旅游业法制化建设。一是制定和完善旅游地方法规、规章。要适应WTO有关规则, 对我国现有旅游法规、规章进行修订完善。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虽然对生态旅游安全教育已进行了原则上的规定, 但尚缺乏单独的全国性的生态旅游安全教育法律性文件, 因此, 必须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新的旅游生态教育管理办法和教育质量监督方法, 从法律上保证生态旅游安全教育的贯彻落实, 建立面向大众的、终身教育的生态旅游安全教育体系, 通过生态旅游安全教育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和意识, 树立旅游生态安全价值观。二是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旅游教育管理法律、法规, 完善旅游教育管理机制, 加大旅游生态教育综合管理力度, 解决旅游教育行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整治规范旅游教育秩序。近年来, 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进行了整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都针对景点开发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现象日渐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依法整治, 加大景区拆迁力度, 使景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

(四) 促进旅游生态教育的全民化

现代旅游生态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全面的终身教育, 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措施。针对其特点, 旅游生态教育应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包括各个层次的所有年龄的人的教育体系。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统一协调的教育方法, 才使人们理解当旅游生态安全建设这一主题, 加强旅游生态文明观, 增强“生态中国”国情和忧患意识。从目前来看, 生态旅游在突出特色上做了很多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在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这些基本原则, 贪大求洋, 追求豪华, 建设上大兴土木, 建筑物富丽堂皇, 不断与生态旅游内涵相脱离, 而且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二是生搬硬套, 不切实际。一些地方为了突出生态旅游特色, 不是对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而是采取“拿来主义”, 不切实际, 生搬硬套, 结果效果并不理想。说到底, 这些都是特色意识不强和对生态旅游特色理解不够, 认识不深的表现, 这样开发建设出来的生态旅游产品必然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各地在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项目时, 一定要结合实际, 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 树立起本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形象。如在一些湖泊较多、水域较广的地区, 可开展“水乡农家乐”旅游活动, 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此外, 温泉、花木、瓜果, 甚至农村的一山一水, 一村一街等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有效资源和载体, 只要肯挖掘, 生态旅游就一定能在特色和创新上取得更大成绩。生态旅游很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各级旅游部门要反复帮助当地农民认识、理解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 追求的不是豪华舒适的饭店设施, 而是彻底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 让居民树立起“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就是资源”的思想观念, 在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上狠下功夫,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系列。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关于湖南“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思考[EB/OL].中国经济网, 2004-09-20.

上一篇:兔的词语及解释下一篇:第三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