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2024-05-15

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精选10篇)

篇1: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襄樊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双沟镇中心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具体操作:

一、加强领导组织机构

校本培训是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办学品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加强培训的力度,从理论的高度对校本培训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使校本培训工作有序、有机地开展,从而使校本培训具有实效性。我校专门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教研处。

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导处参与管理,既抓科研,又带动教师培训,同时还充分发挥学校各处室原有的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师资培训工作融于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使培训的运作过程,同时成为教师的学习过程、实践的过程和提高的过程,促使教师与课改共成长。

二、校本培训的操作模式

(一)校本教研推进教师培训操作方式

1.基础性校本教研培训支撑点(集体备课)

(1)建立以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模式。

全员参与集体备课的过程,通过年级中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搭配,分单元进

行备课探讨,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从组织机构、操作方式、研究内容定位,全面做好集体备课研究工作。

集体备课作为我们进行教师培训的一个支撑点,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操作安排上,具有系统性。

2.常规性校本教研的培训方式着力点(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层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模式。

(1)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研讨(解决随机性问题)

为了对教师的教学现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对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作深入的研讨。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①新调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开学的前三周完成对新分配、新调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初步了解其教学现状及其教学特点。活动程序:听课→评课;参与人员:新调入人员、教导处、校长;评课方式:上课者进行说课及课堂教学反思的阐述→参与听课教师的评课→校内领导作总结性点评;

②随堂听课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2)教研组、备课组人员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解决目的性问题。包括:解决本组研究的课题问题和解决日常小问题、真问题的课题研究;

3.研究性校本培训方式(落脚点)。

研究性校本培训的开展,我们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从而梳理教学中的问题,学校以教研组的小课题研究作为落脚点进行指导培训;包括:①教研组确定课题(本学期);②学校的课题研究(综合性);③省规课题研究;

(二)以综合性教研推进教师培训操作方式

1.走出去培训。注重教师的外出学习,进修。其二,关注不同教师的成长,多渠道、多角度进行教师培训工作。包括:①年轻教师师徒帮扶→教学相长→体会认识;②面上教师的培训;③名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计划;

2.教科研交流研讨模式。将培训与教研紧密结合,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模式(学术交流);教科研评点模式;专家学术培训形式等多种形式进行。

3.学习有关专业专著及杂志。报章杂志往往能带来新的信息,在不断的学习中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我们通过征订有关杂志;推荐几个教育论文及专著;按年龄、限字数

进行有关教学体会文章撰写;进行学习理论著作的知识竞赛活动等方式进行。

4.关注教师各自的专业成长

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必须强调培训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不但要接受政府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任职学校安排或者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认真地反思、大胆地实践。包括:教师的学历进修情况;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情况;基本功训练的发展情况(包括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教态等);教学机智能力的养成情况以及有关教学处理与技巧的培养。

(三)从课程发展与研究中推进教师培训的操作方式

1.校本实践研究。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特色建设。我们以口语交际;地方课程----学习指导;老教材与新课程的比较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来探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两方面的发展。

2.认真做好市局有关新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专题培训。结合进修学校的培训计划,在进修学校集体培训的基础上,学校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时间进行培训,活动开展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

(四)教师培训计划的具体措施

1.组织机构的保障与革新

培训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对教师学习需要的满足。因此在管理机制和导向上,要强化教研功能。设立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

2.建立教研信息网站(资源共享、热点关注式)

校本培训中,通过“IP网”(英特网)、“地网”(校园网)“人网”(校园学术沙龙、读书看报活动、各类交往活动等)充分收集信息,整理筛选和交流发布信息,让教师们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促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及目光视野都与时俱进,关心关注时代发展的“热点”和“亮点”,保持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先进性。

3.筹集资金,加大培训力度。

教师培训能促使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结合教育的形式和学习方式带来的重大变革。因此,在资金极其紧张的起情况下,要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促进现代信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丰富教师培训的形式,提高培训技术,拓宽教师的学习途径和内容,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有关教师培训的评价问题

校本培训的评价,由过程考核、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三个部分组成。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具体操作设置评价)

具体活动安排

1.新调入教师的课堂调研活动(9月份)

2.教师的课堂调研活动(10月份)

3.集体备课活动。(11月份)

4.参加新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12月份)

5.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元月)

6.相关讲座活动:(每月一次)

①集体备课活动主题指导

②解读集体备课的“框架设计”

③让教后小结成为理念与行动的碰状撞点

④教育叙事及课后小结、分析

⑤课程理念实践中的困惑与对策

篇2: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和评价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校本研究与教师成长要求,全面开展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切实有效。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

1、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培训为契机,以质量为根本。语文、数学两科的“两率”达到学校教研计划中提出的各年级的最低目标。综合课要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并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2、大力加强校本培训力度。使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尽快掌握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改方向,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及工作措施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要把推进课程改革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开展理论学习活动采用自学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教师的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万字,并每学期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心得。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以课题改革为主题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学校将建立教学教研制度,详细制定出新教材培训计划,不仅加强对一年级教师的培训,同时也要对其他科任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实施新课程前,对新课标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另外根据学校实际,通过参加全镇小学开展的“培养名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活动选拔基本好,业务水平高,教改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通过上研究课,参加评比活动,成为镇教改带头人。

3、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①继续实行“四个一”工程,即: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写一篇优秀教案,上一次优质课,写一篇优秀评课讲稿。②继续实行“单元集体务课制度”,每周举行一次,分学科、分级部实行单元备课首席制,每位教师轮流做主讲。③围绕新课程改革举行一系列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素质;如讲座、观摩录相、新教材研讨、教法和学法研讨等。

4、继续深化区各项课题实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将以现场会的形式总结阶段性实验成果;“小学数学珠心算”以参加各种比赛的形式推广实验的成果;“小学综合学科评价改革”讲以经验交流和专题汇报的形式推动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

三、本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申洪英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精神欺压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大众日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当代教育科学》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结合区“师德标兵”事迹,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解读》、《教师校本研究》等理论和经验。

⑵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培训反思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⑷每双周一下午第二节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材进行三度开发

⑸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机构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发表论文和经验总结。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教研组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篇3: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回想刚开始研发校本课程时,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在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 我也有疑惑:学生参与的活动多了, 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学生的心“野”了, 还能专心学习吗?什么课程能获得双赢呢?在翻阅语文课标时, 我找到了突破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口语交际就是一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它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辩论正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临场发挥能力的阵地。辩论让孩子在自由表达的诉求中实现人格的发展, 迅速加强思考能力。所以, 开展小学生辩论赛是儿童综合能力与素质发展的平台。

辩论社刚成立时, 里面只有六年级的8名同学。这些学生虽然平日里表达流畅、思维敏捷, 但以前都没接触过辩论, 对辩论一无所知;而作为指导教师的我对小学生的辩论也知之甚少。所以, 一开始, 学生的辩论只是在“打嘴仗”, 毫无章法可循, 为了能让辩论继续, 我声嘶力竭, 却达不到辩论的效果。如何组织这些尚处于基础语文学习, 社会与生活经验很浅, 甚至顽皮的孩子开展辩论呢?通过学习, 我认识到辩论赛中老师是组织者, 要组织好辩论赛的规程, 学生明白了辩论的基本要求和规程, 就不会钻牛角尖和打嘴架了;辩论赛中老师还是导师, 重视启发引导就会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联想与思考空间, 他们会在激烈的讨论中激发出内在的意想不到的潜能, 发展出严密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哲理性的表达能力。小学生辩论赛不以胜负为目的, 而是以参与、以启迪为目的。所以在辩论赛前, 我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充分思考, 在赛场上才能有敏锐迅速的视听讲反应能力。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和学生对辩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学生开始喜欢辩论, 课间经常能看到他们争辩的身影。课堂上, 这些参加辩论的孩子对问题的思考要比别人更深入, 反应也比其他学生快;而我的耳朵好像比原来“灵”了很多, 课堂上, 一下子就能听出学生回答的漏洞, 及时点拨反馈, 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真正认识辩论, 参与辩论, 获得提升的机会来了。大连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演讲与口才》杂志社与市教育局联手启动了“超级小鬼辩论赛”。节目围绕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展开辩论。我带领我校的辩论社参与了这项活动。

“超级小鬼辩论赛”打破常规辩论赛的形式, 比赛分为亮剑 (团队介绍) 、出鞘 (开篇立论) 、争锋 (自由辩论) 、江湖 (围绕辩题编排的原创节目) 、决胜 (总结陈词) 五个环节。为了充分备战, 学校聘请了校外辅导员——一名获得大连市“最佳辩手”的大学生。备战的过程是辛苦的, 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确定我方论点及问题、模拟辩论实战……不断磨合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导师的指导技巧, 就是不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在学生团体思路打不开的时候参与进去, 适时点拨, 将走入死胡同的孩子们引领出来;碰撞出新火花, 衔接他们的思维, 让辩论继续。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辩论中少了相互指责, 多了及时补位;一个人抢着说, 不给其他人机会的现象也没有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2011年11月15日, 我校首战不仅获得了全场胜利, 郭同学还获得了当场的最佳辩手。胜利的取得, 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士气, 辩论社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纷纷要求参加。经过筛选, 现在我校的辩论社已壮大到二十多人。在今年3月8日, 我们参加了“超级小鬼辩论赛”的复赛, 同样取得了好成绩, 赵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

虽然没有进入最后的四强赛, 但我校的四位小辩手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赛场上, 学生们的语言犀利, 旁征博引, 思维灵活, 表达清晰, 层次清楚, 逻辑严密。这与我们一年来的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战是分不开的。辩论,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现场应变能力, 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篇4:小学综合实践课校本化研究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课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课,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校本化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一)综合实践课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课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课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综合实践课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的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二)综合实践课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课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课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三)综合实践课校本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

未来社会要求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多种能力。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的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综合实践课课程就是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转向综合性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中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学校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综合实践课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课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课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校本化对策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将综合实践课主题校本化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课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综合实践课设计上就是要让实践活动与学生、老师、学校实际结合起来。

(一)综合实践课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课内容设计要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课主题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很多地方学校综合实践课以名胜古迹为主题内容,通过对我国名胜古迹的介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名胜古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个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意识。综合实践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另外活动主题要小,要选择一些切入点较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课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综合实践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心理协调等因素,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黄赛芬.小学综合实践课设计的“五突出”[J].教学与管理,2006,(29).

[2]鲁晓千.对小学综合实践课设计的认识与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7).

篇5: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中心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整合,建设学科网络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推动网络教育教学研究,充分激活硬件设备,提升、展示我校办学品位和实力,使全体教师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训目的1、使教师对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根据教学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2、使我校教师能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并能够与各学科教学整合。

3、提高教师对各类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及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对远程教育教学评价、反思及教学研究。

三、培训内容

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组分层次培训,分为入门教师组(45周岁以上)、初级教师组(35—45周岁)、中级教师组(35周岁以下)三个组。

入门教师组:

1、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或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复制、查找等;Windows XP一些基本的设置:开始菜单、桌面等)

2、拼音打字。熟练使用全拼、智能ABC等拼音输入法,掌握正确的指法和打字习惯。

3、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学习。

4、常见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学会Real Player、Windows Media Player的使用。

5、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搜索与教学有关的各类资源。初级教师组:

1、Windows 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相关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安装软件;

2、Word、Powerpoint软件应用及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的使用

3、常见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学会Real Player、Windows Media Player的使用。

4、熟练使用IE浏览器浏览、搜索与教学有关的各类资源并下载下来,能够到与教育有关的论坛发布帖子、回复帖子。

5、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中级教师组:

1、Word、Powerpoint软件应用及多媒体教室电教设备的使用

2、压缩软件Winrar、Winzip的使用

3、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及简单编辑(学会Cool Edit Pro的简单操作)

4、图片、图像简单编辑处理(学会PhotoShop的简单操作)

5、Flash入门讲解。

6、熟练使用IE浏览器浏览、搜索与教学有关的各类资源并下载下来,能够到与教育有关的论坛发布帖子、回复帖子。

7、申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8、参与学校网站的资源上传

9、常用软件的下载、安装、升级、卸载。

10、建立自己的博客。

四、培训形式

集中组织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讨论相结合五、考核方法

1、基本技能:大部分老师都会正确使用现有设备,维护自己的电脑,掌握多媒体教室使用方法,能使用配套光盘上课。35岁以下的老师能够进行常用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Word、Powerpoint、Flash等)及制作简单的课件,并且每学期必须在校课件资源库有1个以上课件。

2、常用软件:能使用一种常用软件,进行下载、安装、升级、设置和卸载。

篇6:中心小学“三笔字”校本培训计划

文字是教师课堂表达和与学生交流思想的工具,汉字书写正确、工整、美观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作为一个身担教育重任,肩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师,应该写一手好字,以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我校对“三笔字”培训做以下安排:

一、培训目标:

让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渐掌握汉字书写艺术,并能在自己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培训内容:

以毛笔、钢笔、粉笔字为培训的项目内容。为了适应教学工作,三笔字应以正楷书写,要求整洁、工整。

①毛笔字训练应突出运笔方法、基本笔划、字体结构、粗细求变的书法韵味。

②钢笔字训练要力争解决字体的间架结构和笔划中的问题,弄清书写规律,强调轻重变化。

③粉笔字训练要着重注意粉笔的执拿姿势和转动方法,在训练结构的同时,适当注意粗细提顿变化。

三、培训要求:

1、书写正确、规范的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

2、掌握“三笔字”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掌握钢笔、粉笔、毛笔字的书写法则。

3、能写清晰、工整、美观的楷体字。

4、能利用计算机键盘输入标准的汉字和拼音,用字规范得体。

5、在课件设计中字号大小合适,字体得当,色彩搭配美观,便于学生观看和记笔记。

四、培训形式:

1、采用集中授课和自学培训两种形式,坚持习惯养成、自省自悟的原则。

2、采用培训与展示、竞赛相结合的方式,以校园展示的形式促进教师书写水平的提升。

竞赛要求:

①限定时间、字数、内容:毛笔字 30 字 /20 分钟,钢笔 150 个字 /10 分钟,粉笔 20 个字 /5 分钟。

②测试命题,要限定在字帖以外的内容上,尤其是毛笔字要尽可能的在临帖的基础上触类旁通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坚持每天习字时间认真练习。

2、每月进行一次毛笔、钢笔字作品展。每月每人展出一块粉笔字板面。

篇7: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从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尽快提高实施新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校本培训是推进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我校将继续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内容,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强校之路、兴校之策。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为主要目标,面向全体教师,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培训领导小组将在学校的领导下,做好本校教师培训的指导、管理、协助、评估、考核及总结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三、培训目标:

1.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群体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改善心智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校发展方向,树立自我发展目标。

2.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建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

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培训,了解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理解新课改的重要思想,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索学科观课议课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需要,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

4.通过学习、借鉴、研讨、交流,进一步培养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指导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5.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教育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6.进一步探索以校为本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岗位成长的培训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典型案例。

四、培训对象、内容和形式

(一)培训对象: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二)培训内容:

1、理解观课议课 理解“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理解“观课” 听课” 议课” 评课”的不同主要有哪些方面?

2、理解什么是“点圆式观课议课”,理解点圆式观课议课

(三)培训形式:

1、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培训方式。

利用各类学习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教育资源,提供教师一些实用的教师学习网站,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任课教师随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发布到网上相应的栏目内,用于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学习、改进。定期由学校选出一个反映教育教学热点、难点、疑点、焦点的问题,作为学习主题,让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2、基于校园的自主的培训方式。

以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观摩、小组交流等形式,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倡导以学习型团队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研究、进步、提高。每位教师都有权利和义务自主地开展和参加教育教学讲座、研究、观摩、研讨等培训活动。

3、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4、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积极组织广大老师开展自学反思、学示范课、研实验课,使他们在自反思中逐步成长和成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

6、结合举办公开课、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科研讨交流,有效开展各种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附、具体工作安排

涡阳县龙山中心小学

篇8: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一、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依据

1. 课程标准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应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的内容为标准,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篮球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如,针对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可通过篮球小游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进行篮球小游戏过程中感受力量、方向、速度等运动现象,并且能在开展篮球小游戏时保证自身安全;要求篮球水平一般的学生能使用专业术语来标述自己已经学过的动作,初步了解篮球活动的基本方法,从而保障篮球运动的安全;针对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多看篮球比赛,熟练运用篮球运动中的组合技术动作、简单处理篮球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情况及预防措施等。

2. 本校实况

学校篮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篮球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若缺乏场地与器材的基本保障,则会导致篮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成为一纸空文。且当前篮球校本课程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完善篮球校本课程体系,成功难度可想而知。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开发与执行篮球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必须掌握丰富的篮球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篮球校本课程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实践篮球校本课程中的学习者,其水平是否与篮球校本课程相符合,是检验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二、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方法

1. 构建小学篮球课程的基本方法

为保证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将复杂的篮球技术进行分解,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改变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技术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及时反馈实践成果,调整不合理的内容,总结和整理合理的课程内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

2. 构建不同水平段的篮球课程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在构建小学篮球课程时,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柔韧性、灵敏度、平衡能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可采用竞技篮球游戏化的方式,构建该阶段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中年级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兴奋度往往会超出自身的抑制能力,所以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应尽量构建以简单化竞技篮球为主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高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活动的目的具有较深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能够适当调整和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可构建竞技篮球实用化的篮球校本课程。

3. 构建不同时间段篮球课程的方法

篮球课堂教学是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应遵循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基本规律,以义务教育体育与课程健康内容为标准,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篮球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在教学进攻技术时,以摆脱、传球、投篮技术等内容的传授为主,而防守技术与进攻技术对应时,则以防摆脱、防传球、防投篮等内容传授为主。坚持由点及面、由面聚点的教学原则,将自身的成功积极辐射到学生中去,促使学生能在篮球运动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增加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篮球水平。其次,学校可通过组织篮球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同时,篮球运动普及化,有利于学校挑选优秀的篮球运动苗子,即“体育工作的提高必然是以普及为基础,并在提高过程中进一步普及。”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而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通过学习篮球,愉悦学生身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明有.中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24).

篇9:农村小学校本研究的主要策略

一、以校为本

以校为本,就是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使这一活动既具备时效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要求必须对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本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进行分析

对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程度如何。认清了,我们就可以研究哪些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哪些是我们要加以诱导、转化或抑制的,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哪些是下一步要解决的,哪些是可以暂缓解决的。

2.对本校教师中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这一分析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视角认清本校教师群体总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确定本校总的教研方向,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到要领的现象发生。就我们学校来说,经过分析,发现教师中除了学历均达标外,年轻人还比较多。这些年轻教师都很有活力,有较强的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还比较能服从组织和领导。但由于年轻,他们教学经验相对就少,又由于身处农村,各种信息来源少,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都慢半拍。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相对保守,不能敏锐地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用的、稍纵即逝的信息,而有的虽然发现并捕捉到了信息,却对这些信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教研活动规划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想方设法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广大教师知识和观念更新的速度;二是注重加强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方面的研究。

3.对本校各学科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每个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对于甲学科可能很有效,但对于乙学科却不一定适用。如果我们的教师一概不加辨别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很可能就会出问题。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分析各学科教师对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本学科教材的研究情况、对本学科性质的把握情况以及教学情况,从而发现他们在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比较适合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研方向和目标。这也是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和不得要领的重要一步。

此外,教师之间也存在差异。个体不同,优缺点不尽相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对此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我们给每个教师安排的工作是否合理,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以及这样的工作安排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校教师的整体优势。

只有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我们才可能制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才可能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真正获得实效,从而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更有意义。

二、以问题为导向

我校的教研活动,都是以校本与片区为单位开展的。由教研组长指派,由某位教师上一节研讨课,大家去听课,然后一起评课,找出这节课的优缺点。这种教研活动看起来热闹,但目的不明确,内容分散凌乱,前后两次教研活动毫无衔接性,上次活动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下次活动的内容不同便不了了之了。笔者觉得这样搞教研没有多大意义,教研活动一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参加活动的教师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说不清这次教研活动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每位教师参加完教研活动后,几乎都还跟原来一样,自己觉得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样的教研活动没有经过认真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家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活动。因此,教研活动应当从问题入手,并且主张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相应的微型课题来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本校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有意义。

以问题为导向,当然首先就得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更不是某个人的异想天开。它首先要求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样才能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其次,也可以通过让一些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进行听课,然后大家从这些课中寻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找出问题后,接下来大家要研究如何解决。解决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我们可以让大家分组试验不同的方案,之后再进行比较,研究形成大家都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三、以整合为目标

经过找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几个步骤之后,我们认为还没有达到教研的最终目标。因为这些解决方案都还是单一的、零散的,可操作性还是比较差的。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要把这些方案与别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各种方法和手段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清晰的认识,运用起来才能比较容易上手。

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刚进入浅水区,今后将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只有坚持以校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才会开辟出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篇10:中心小学校本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暑期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利用暑期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做到思想重视、组织严谨、全员参与、措施得力、培训有效。

二、研修目标

1.开展师德教育,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教学水平。

2.营造学校教师教育的良好氛围和教学研究环境。

3.促进各级各类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作用发挥。

三、研修安排

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今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全员校本研修的时间共为10天,分两个时段实施。

第一时段:(7月1日~7月7日)

1.组织教师校本研修通识理论。

2.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与测评。

3.组织教师制定个人研修目标。

4.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党的理论,参加义工活动。

5.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制定暑假阅读计划。

6.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学习。

7.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技术培训。

第二时段:(8月27日~8月29日)

1.组织教师分学科学习课程标准。

2.组织教师研讨教材教法及集体备课。

3.组织班主任理论学习与交流。

戴窑中心小学

上一篇:我们放暑假了作文下一篇:新干县司法局政法队伍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