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2024-05-05

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共12篇)

篇1: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田江小学

黄梅

电话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极为重要,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总希望学生的回答是自己预设内的答案。当课堂出现意外,或者是学生有不一样的发现时,老师匆忙下评价,草率结束了学生可能是很精彩的回答,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课堂中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评价语言,实则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怎样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语言的品位和水准,关注课堂评价细节,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要具有激励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中听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个男孩音质悦耳,吐词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于老师。

我认为,教师评价语言的激励性也要适而有度。现在有些教师上公开课,不论学生回答的好坏,总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表扬:“你真棒”“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很喜欢你!”“你真了不起!”弄得听课老师和学生心里都不是滋味。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无愧于接受这个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大大赞扬,尤其在中高年级,则不仅难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所以,赞扬要适而有度,只有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才显得可贵,才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学习内在的、长久不竭的动力。激励性评价能提高学生成绩。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心剂,推动着他们向前。评价不紧紧是左右着学生一堂课的学习情绪,还会延伸到课外。所以在我们的评价中尽可能地多激励孩子,尽量少一些批评,这点对于后进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要具有巧妙幽默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明确地给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所以教师的评价也不可缺少幽默风趣的语言,它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课堂中的幽默能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课堂中师生能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

充满巧妙有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草原》一课,有一位模样可爱的男孩对草原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草原美得不空洞。”教师马上称赞道:“你也可爱得并不空洞呀,你看,样子可爱,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可爱草原呢?”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开心地笑了。这样巧妙有趣的评价是根据教学进程随机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气。

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们班的学生们经常发出的一阵阵笑声。一些老师会问:“为什么你们班的上语文课的时候老是有笑声呢,在搞什么?其实,这些笑声,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我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文中课后拓展部分提到杂草被祖父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 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幽默的语言会无处不在。

三、概括性评价

在教学中,概括性评价语言是重要功能之一,好的概括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学生读书时可以这样评价:“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后可以说:“读得非常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会更佩服你的,继续努力!”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金色的鱼钩》时,在一学生朗读后指出:“你已经理解了,但是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感受没有感情更不行,请你再带着感情读一读。”学生思维自然活跃升华而灵光闪动,当再一次朗读时,读得入情入境。教师短短的几句评价语言,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

概括性的评价语言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概括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要点。我上关于写信的内容的时候,问:“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信呢?”学生说:“我给好久不见了的爸爸或妈妈写信。”我点评:表达思念之情。学生说:“我心里不愉快的时候给我的朋友写信。”我点评:“倾述自己的烦恼。”学生说:“我在遇到快乐事情的时 候给好朋友写信。”我点评:“跟别人分享快乐。”学生说:“在过新年的时候,我给亲人写信。”我点评:“节日上的祝福。”这些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有帮助,让他们愿意去写真实的东西。因此,概括性评价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导向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上儿童诗两首《我想》一文,开课时要学生先谈谈自己有什么梦想,学生们踊跃发言极为热烈,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老师、还有的想成为最聪明的调查员,„„答案可谓精彩纷呈。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的梦想就是当孙悟空。”听到这个回答,我明显一怔,但我很快走到男孩身边,微笑着说:“你的想法很特别,那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男孩答:“没有”。我顺势引导说:“那就很遗憾,看来你的这个梦想是无法实现了。”很显然,课例中男孩的回答是缺乏合理性的,也是我始料不及的。但对这独特的回答我既没有热情赞赏,也没有断然否定,而是通过适度评价(想法很特别!)和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使学生自主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的问题,从而纠正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错误倾向。在这一教学细节中,我就是机智地运用了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成功地生成了课堂的精彩。能够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从而让学生学 会学习,促进发展。因此,导向性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是妙处横生的表述,是精辟见地的分析,是画龙点睛的概括,是恰到好处的点拨,是由衷的表扬。它如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心田,催开学习兴趣之花;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虽然不是磁铁,但可以牢牢吸引学生;虽然不是蜜糖,但能让学生感觉到甜蜜;虽然不是矿产,但能开发出无穷的资源;虽然不是航标,但能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篇2: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性语言;应用效果

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除了发展科技和经济以外,对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应该加大力度,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学生的教育问题要从小抓起,因此,近年来,国家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激励教学法来教学,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1激励性语言的概念和重要作用

篇3: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 教材中还新加入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文章和名言名句等, 使得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不但塑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同时还描绘出了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 将各个时代的社会百态和人情冷暖都描述得淋漓尽致。

经过不断改革, 小学语文教材变得丰富多彩, 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教师不但要对教材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 还要对教材内容给予准确诠释, 在适当的时候还要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美感, 从而使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才可以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

有的教育家说:“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语言修养来决定的。”因此,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将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用最为通用的语言来进行诠释, 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 就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展开思维, 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使语言艺术独有的魅力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 在讲解《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课时, 教师可在讲课之前为学生播放一段录像, 录像的内容就是送总理的过程,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 教师对课文中比较深刻的话语进行朗诵, 让学生动容, 从心里打动学生, 让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加深刻,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 生动形象的艺术性语言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征。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一般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学生上课的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并且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都不是十分成熟,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事物列举出来, 从而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 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列举具体的事物, 并没有具有想象力的语言进行配合, 这样单纯直观的想象在更多的时候会更加让学生感觉到无聊和单调。

例如, 在讲解疑难词“躁”和“噪”时, 如果只是单纯以字的直接意义和用法进行讲解, 是很容易让学生混淆的。如果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用以下方式, 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解的过程中, 让学生对两个字进行观察, 一个左边是个“口”, 一个字的左边是“足”, 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左边是“口”的“噪”是不安静的意思, 就像很多的人在说话一样;左边是“足”的“躁”是急躁的意思, 就像一个人在办一件事情的时候, 没有办成就去另外的一个地方, 显得这个人非常急躁。在经过了教师的生动讲解之后, 学生对于疑难词的记忆就会变得非常深刻,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风趣幽默的启迪性语言艺术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将幽默语言艺术充分发挥出来,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从而更好地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有效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采用幽默并且生动的语言对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要比单调和枯燥的说教效果要好很多。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一些比较幽默的语言, 在不打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 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 同时还不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 机智灵活的敏捷性语言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好语言的意识。单纯的教训和批评是不能够对学生起到绝对的教育意义的, 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和后果。当学生出现矛盾的时候, 教师不要上来就是对其进行指责, 应该先对其进行安抚, 然后私下无人的时候对有冲突的双方进行询问, 然后了解事情的始末。如果当学生之间发生了冲突, 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对双方学生进行批评, 虽然有可能解决问题, 但是会严重地耽误教学进度, 耽误了其他学生的课堂时间, 同时还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为以后教学出现副作用埋下伏笔, 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 教师在维持课堂秩序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时, 一定要掌握好语言的艺术, 以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对艺术性的语言进行充分利用, 以合适的语言和方式来维持课堂的秩序和学生之间的矛盾, 使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党志波.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 2013 (1) .

[2]李华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3) .

篇4: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一、要使语言具备清晰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可以随意地表达,务必确保清楚的目标和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的教师知识,要求有目的性地实施异样的表达技巧,体现语言的特点,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因为不同的文章情调和文体,教师的语言艺术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不但有娓娓动听和委婉有致的叙述性语言,而且也有言简意赅和清晰化的说明性语言,以及有栩栩如生的描写性语言和细腻婉转的抒情性语言。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实施教学,随着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应当改变教学语言。教师应当对不同学生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学生的一系列方面,确保清晰的目标。并且,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在学生固有经验与知识范围之内应用跟学生思想、情感相接近的词句表达,通过有趣、通俗、形象、确切的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乐于学习的情境。

二、注重语言的情感性

人的要求跟客观事物间关系的体现以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就是所谓的情感。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少不了情感的影响,情感就好比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属于人们进行认知与改造客观事物的内驱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强大的推动力,倘若师生间实现了情感的互动,和谐的氛围就会呈现在教学中。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懂得通过和谐的语言、真诚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实现跟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语言要细语轻言,沁人心脾;教师的语言要激昂慷慨和催人觉悟;教师的语言要像滔滔的激流,因而能够使人产生直观的体会。由于情感内涵丰富的语言有着艺术魅力,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灵种下美感和智慧的种子。

三、注重语言的形象生动

教师不但应当确保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还应当确保语言的形象生动。这是由于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激起学生思维意识的表象,从而使兴奋点形成,最终让学生产生无尽的想象和联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材的知识,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身边的事物与人物进行比较,实现教授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教师在教授学生富有情境的课文时,应当借助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使学生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当中去,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船长》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在学生阅读至“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一部分时,教师提问学生:这种情境是怎样的?学生都纷纷地摇头,这是由于学生未曾看到过如此的情境。然后,教师根据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对当时的情境进行形象生动地叙述,这样学生好像看到了那种触目惊心的情境。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感受船长品质的高贵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四、注重语言的幽默感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其自身的语言艺术应当充满幽默感。幽默语言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富有趣味性,基于教师幽默语言的影响之下,学生不但可以快乐和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在笑声当中受到启发,感受其中包含的道理和智慧,进而激发自我的幽默细胞以及自我的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某些情况下,幽默性的语言还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应对,从而摆脱尴尬的局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应用幽默性的语言实施教学,并不断地模仿与学习。教师应先对一系列的幽默素材进行收集,这涵盖幽默故事、趣闻轶事、格林童话、小笑话等等,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应用。其次,教师应当有效地把握修辞手法的应用,像双关、夸张等,进而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幽默感。

总之,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持续地丰富自我的语言艺术,把握应用语言的技巧与策略,在不断进步的社会文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应用跟学生生活与学习更加吻合的语言艺术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国新.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0).

篇5: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并注重运用,发现、积累并注重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教育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有一些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也有一些在表达上很有特色的短文,像幽默故事,古今笑话。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学需要,而有兴趣的,加以运用,能够改变僵硬的说教和呆板的知识灌输,使课堂教学显得富有情趣,在表达效果上也比较强烈、深刻。语言魅力也来自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以及网络流行语言,课堂教学中,注重这方面语言的巧妙穿插,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每天都要用到语言进行交流,语言的精炼得当,能够促进师生的有效沟通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的机智、巧妙、幽默、风趣,能够化解课堂教学中严肃氛围引起的学生心理的紧张,从而实现愉快的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

关键词:

篇6: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努力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听懂、感知中养成“听”的兴趣,培养“听”的能力,进而在“听”与“说”互为渗透促进的过程中,不断规范口头语言,切实提高口语能力。

一、教学语言要讲究修辞

教学语言首先应该规范且讲究修辞。如果我们只是把教案中的内容向学生宣读一遍,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笔直的叙述、平淡的说教、呆板的表情,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就会对老师所见所讲内容视而不见,上课开小差。为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我们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描绘、渲染。语言要形象,拟声词、语气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可少。

二、课堂语言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

1.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

2.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学生只有在一个好的班风里才能更好学习。

三、语文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妙趣横生

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四、采用简短句式

低年级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法知识较差,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句式。例如:在教过老师的老师中,就有这么一长得很漂亮的、心灵很美丽的、总是什么都知道的、对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女教师。对于这个长句,教师可把其中的修饰语抽出作分句而化为短句群:“在过教师节的老师中,就有这么一位女教师。她长得很漂亮,心灵很美丽。总是什么都知道,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儿童就不难听懂了。

五、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循循善诱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

师: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你想“有疑”“有进”吗?那就仔细到课文中去找问题,找困惑。我们不提那些自己已经知道的假问题,不提只要一看书就知道的浅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后)《胖乎乎的小手》 通过看图了解: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综合生活实际交流: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觉得兰兰长大后,会帮助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想一想:你的小手帮家里做哪些事呢?

这些问题提得很好,现在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自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来探究。

教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强调提问的方法渗透,更具有明确的启发性。要求学生不提“假问题”,不提“浅问题”。教学语言的明确导向性,避免了学生探究的浅表和泛化,使探究更高质更高效。

六、教学语言应富于鼓励性

我们经常会听到出自教师之口的这样一些话:“笨蛋,连这个也不会吗?”“你为什么还没完成作业.昨晚上到哪儿疯去了?就知道玩!一点出息也没有!”甚至有的还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下这样的批语——“废话连篇,狗屁不通”。这些话实在是有损教师的形象,也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还需要教师再讲一遍是吗?”老师真希望你能按时完成作业。“我相信你会努力的。”对于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我们在写批语时更应该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话。比如:“你已经努力了,老师可以看出来,让我们一起再加把劲,好吗?”作为老师我们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表扬,才会让他们有所进步。

篇7: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料和无法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语言的新艺术,就没有新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研究和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是赢得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所谓艺术就是人类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事物和现象的完美的想象及对此的高层次的手段表现。这种高层次的脑力和体力结合的劳动往往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这种享受不单是创造者或欣赏者任何单方面地感受,它是相互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这就是艺术美的魅力。所以,人们自古至今乐此不疲!可是一提到艺术,人们又往往局限于音乐、美术、舞蹈等大家喜闻乐见的东西。其实艺术的范畴是广泛的,凡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或情感共鸣并付出大量高深脑力和体力劳动的一些表现形式都是艺术。教育教学便是其中之一。

教育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口才(有声语言)及形体动作(无声语言即肢体语言)来进行的,一堂课的好坏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包括上述两种语言以下皆同)是否具有艺术之美。语文教学尤为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料和无法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语言的新艺术,就没有新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研究和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是赢得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愉悦感和美的享受呢?以下几点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语言艺术美的基础——语言要有准确性

所谓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要求。每个国家的语言因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而差异甚大。就拿我国来说,广东话与北京话相去甚远,上海话与四川话又大相径庭,即使是同一个市、县,其语音也并不相同。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能因地域不同而“入乡随俗”,除少数民族地区处,各地区应积极采用和推广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我们知道,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所以,语言的准确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要充分做到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前对所授内容必须进行认真的研讨。不清楚的概念,拿不准的读音要查资料,找根据,逐一落实,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决不可以把似是而非的问题带进课堂。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合乎逻辑的表达内容,读音准确无误,没有语病和口头禅,不之乎者也、文白相杂等。

总之,我们要做到语言的准确性就是要学会说比较流利和标准的普通话,语文教师尤其要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时下对每个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艺术美的基本之基本!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如一支动人的乐曲。”语文教学不是空洞的说教,枯燥的灌输。瘦骨嶙峋、缺血少肉的讲述及陈词滥调、照本宣科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生动。记得有位特级教师所说,“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也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这种语调高低的交迭伴随着感情的起伏,从形式上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生动,还要形象。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是客观物质社会存在的反应,是教师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物态华的产物。他要求教师对教授的专业知识应深入感受、理解、想象、体验,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出现心像、音像和视像,是学生沉浸在此情此景中来学习语言和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审美体验。李燕杰教授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给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可谓形象、精彩了。

语文教学就应该如此。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

三、语言要有幽默感

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许多优秀教师讲课,其特点除简练有力,委婉动情外,还充满幽默与风趣。独具匠心、独具特性的教学幽默语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风格。其每一点无不闪耀着教师思维的智慧火花,无不激荡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是幽默的魅力。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但幽默决不是轻薄和滑稽和逗乐,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低级趣味,幽默具有高雅性。

情感性的语文教师无不乐于在自己的教学风格中注入幽默的基因。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楚。”高水平的幽默往往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优势和语言艺术嫁接的产物。它有利于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融洽师生间的关系,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假如我们的教学语言能时常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高雅、优美而又“深入浅出”的幽默语,相信,我们的孩子定会乐于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四、语言要简练

教师的语言是洗练而明了的,最忌长篇大论、繁冗拖沓。这里以开讲语的设计为例:

开讲语,也叫导语,是指教师上课开始时所说的与教学内容有关、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席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讲语的设计是教学语言的一种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的环节之一。有人把它形容为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他是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言,是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重锤的敲打在学生心上;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开讲语的设计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语文教学,其开讲语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求精。开讲语的目的是引出新课,它本身并不是教学的内容,更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要力求精粹,点到为止,切不可喧宾夺主。以下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如一位老师讲《春》的开讲语,以前,我们就学习过写景的散文,后来我们又写过春天的景色的小作文。看过大家的作文后,我感到有些同学还不善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征。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就要着重学习作者怎样细致观察事物和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色,以及怎样通过景色来表现季节的特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出了学习本文的目的,以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教学拉开了序幕。

五、语言要优美

教师的语言除了洗练外还要优美。语言的优美不但要词藻华丽,而且要精确、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音乐之美,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堂生的创造力。语言的精确和形象前面已提到此处不多讲。下面着重讲述情感美和音乐美,情感美。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协调活动的统一过程。情真意切的教学语言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具有重大意义。托尔斯泰曾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这里的托翁告诉我们,一般的语言可以交流思想,艺术的语言才能交流情感。如果教师的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输出的信息带有情感性,就可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同样的情感”,甚至叩击学生心弦,引起共鸣。

音乐美。音乐语言的根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教学语言的音乐美也应当讲求旋律和节奏美。教学语言的旋律美主要是指语声、语调等语音形式的排列和传播。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声有高有低,形成旋律线,体现出不同的调式特征,或高昂,或低沉,或激越,或舒缓。同理,教学语言的节奏也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具体界定语声的强弱快慢。

千言万语道不尽教师语言的艺术之美的作用,用什么诗词歌颂都不为过,正如一位教育家诗人所说:

“教师的语言是世界最美的语言。

“她像一股清泉流如沙漠,于是沙漠有了绿洲;

“她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他的作品是活生生的人。他“需要有作家般的眼光、追求和创造力。”正如海明威所说:“作品犹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假如把教师的教学艺术比作“冰山”,那么,“露在水上”的部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带来的教学风采及其教学艺术成果,而那“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素养。所以,教学语言艺术是优秀教师必备条件,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篇8: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应注意以下技巧和艺术。

一、课堂语言应以“情”感人

语言亲切, 富有情感是师生之间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 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尤其是对那些本来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不大的学生, 教师再用刻薄的语言进行严厉的批评, 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 上进心受到挫伤。反之, 教师一个温和的眼神, 对学生都是激励, 教师要亲切热情, 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 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多鼓励, 以宽为主, 以严为辅。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 这时学生一般比较紧张, 教师应微笑着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紧张, 胆子大些, 错了没关系。”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 进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二、教学应言之有趣, 妙趣横生

胡适曾说过, “幽默是睿智、豁达、善意为内核的风趣、诙谐、滑稽及表达与欣赏它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幽默风趣, 生动形象的语言可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最能有效启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浓厚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达到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 让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敏捷思维。因此, 趣味语言是愉快教学的必备手段。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 深入浅出, 化枯燥为风趣, 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知识易于理解。

三、语言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楚

语文的内容虽然多数较简单, 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 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 弄清所讲知识的来龙去脉, 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 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 确定怎样开头, 怎样过渡, 怎样结尾。只有思路有序, 语言才有逻辑性, 讲解才能条理清晰, 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理解透彻。

四、教学声音言之有韵, 抑扬顿挫

语文课堂教学中, 对于语言的音量、音质、节奏等, 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对于声音控制不当, 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 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 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 长短相间, 快慢适宜,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声情并茂, 时轻时重, 时缓时急, 抑扬顿挫, 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 精神饱满, 兴趣盎然,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因此, 合理控制教学声音是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课堂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悱, 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答案、结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知识的无声语言。变学生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启发, 就其实质而言, 是一种广泛开阔的联想活动, 有着宽广的领域。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这样一个比喻, 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教学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 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 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 而应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位置, 让学生自己费点力气去摘取。”可见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的启发式教学语言, 能加快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锻炼学生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然, 教师还应巧妙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 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

六、课堂提问中运用语言艺术

课堂提问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变换方法, 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 应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教师在设问或提问时都要注意推敲自己所用语言的准确性, 是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不是简单地问“对不对”、“是不是”或“好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如宋代思想家王安石所说:“问之不切, 则所听之不专, 则其取之不固”。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空白的心理, 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 又是一门艺术, 没有固定的模式, 只要不断实践, 不断摸索, 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

总之, 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 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又和教学效果的优劣紧密相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故语文课堂教学应精心创设情境, 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的运用。语文教师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实现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 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必将会不断提高。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生命力所在。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是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丰富的专业知识外, 适当运用语言艺术还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本文总结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的经验, 旨在提高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认识, 进一步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 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谭淑香.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教学研究, 2009, (16) .

[2]宋阳.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篇9: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懂得描绘,富有情趣与文采,让学生如闻其声和如见其人,应当懂得比喻,将抽象和复杂的道理形象化与简单化,注重句式的多变性。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应当幽默风趣、自然亲切,在教学课堂上尽管要求严肃,可是也需要微笑。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够使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结合句式的情感与教材内容来决定,应快慢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当抑扬顿挫,节奏有张有弛,音调高低不同,不可以随意地应用强音与高音。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中音与低音,常常显得娓娓动听,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

二、实施语言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关键方式是互动教学,互动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灵活地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等,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能力,最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能够以“只有”这两个字为核心进行教授,启发学生“只有”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进而启发学生思考高尔基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可以帮着父亲栽花种草,对父亲的生活环境进行美化。那么,作为我们来讲,也需要为自己的父亲或者是母亲做哪些事情呢?教师的这个提问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渲染了人文性。这样,学生纷纷地思考与议论,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使学生明白了为他人着想和帮助他人的道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语言艺术,时刻保持先进性,跟社会发展的改变相适应,积极地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多多地思考和仔细地体会,敢于改革语文教学模式。并且,注重教学经验的累积,从而逐步形成与教学实际要求相符合的教学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刘永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J].教育科学研究, 2013(08).

篇10:小议语言艺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朴明花

(吉林省敦化市第六中学)

摘 要:语言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的第二生命。音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教学,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这样的审美活动,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被音乐所营造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以上教学效果的实现必须依赖于语言艺术。所以,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更需要学生情感的投入。

关键词:音乐;教学;语言;艺术;应用

一、利用课堂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

自信能使人持之以恒,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教育必须从学生心态出发,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抱有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方式,这样教师必须利用鼓励的手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音乐是一门表现艺术,必须通过自身心理的体验,去领会其中的内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完美的发挥,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学生由于平时心理素质较差,常常带有怯场的心态。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采取壮胆诱发式进行鼓励支持,如“这首歌曲大家准备好了吗?谁争取先来试试?唱错了不要紧,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嘛。”

二、利用丰富的课堂语言,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它的上课气氛必定是生动、活泼的,学生踊跃发言和带有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组织好课堂用语,利用各种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语言贯穿于内容之中,传授给学生知识,使他们易于接受和消化。音乐也是一门感觉艺术,不同于其他科目。如,我们在讲授旋律时,首先必须认识到音量是有高有低的,如何理解呢?我们不妨把它与讲话时的语调进行比较,在一个调上说出这些话来,学生不难体会这种念法太古板、平淡而且很难听,那么优美悦耳的歌声、美妙的旋律不是更加离不开音的高低吗?因此,我们讲音的高低对旋律的构成,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讲述,学生印象也深刻了,也便于教师的教学。

三、利用准确、通俗的语言,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教师使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而且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最重要的问题则是老师授课时的语言选择与内容结合程度,中学生的音乐课处在“感觉教学”的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教育对象是决定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教师在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简练、正确、生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应该通俗易懂。因此,教学语言应适应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生理等特点,特别是涉及专业术语时则要改为通俗的语句,使学生理解。把抽象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把艰难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易懂。学生能捕捉到正确的体会,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情感语言,从学生的心态出发,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11: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语文科目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点积累的过程,学生考试中遇见的各种题型解答需要从日常的语言积累中获得,其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理解力的提高也需要从日常语言积累中得到,而这种积累通常可追溯至小学时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该科目各项要素进行知识积累,其中语言特点是其从课堂教学中最直观感受到的要素之一,语文教师通过进行规范的语言教学,可激发小学生对文字、文学的兴趣,从而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语言特点的必要性入手,对其具体应用方向进行分析。

1.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丰富程度提高,其所包含的各方面知识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相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向学生表达。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多以诗歌、散文、小故事等体裁为主,且大部分教学体裁都存在一定难度,故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语言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意的一个方面,其在授课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语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即是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总目标,向其传达准确、科学的语言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对当堂将要教授的词语的原始含义、引申含义、情感色彩等进行准确把握,当堂授课时应将掌握的词语信息通过精准、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通过举例等方法对词语所传递的语言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以提高小学生词汇运用的准确性。例如,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曼谷的小象》一文时,教师应先指导学生学习小象的出生地即曼谷这一地名,由于曼谷中的“谷”字,学生容易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某一处山谷,这时教师应对曼谷是一个城市进行讲解,以免学生产生歧义。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应突出该文的重点为小象,故在介绍其出生地曼谷后,需相应的讲解小象的特征等其他要素,从而加深学生对该文的`理解,并丰富知识存储量。

2.2可接纳性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弱等特性,为让其可以自愿接纳语文教师的讲解,并对语文课堂上吸收的知识有所掌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选用学生易于接受且难易程度适中的说话方式,且应将课堂内容如词汇等尽量与其实际生活相贴近。同时,小学阶段分为一至六年级,一至三年级(低年级)学生具有联想力丰富等特点,故教师应尽可能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采用讲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并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四至六年级(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理解力,因此教师应在表达时选用严谨、规范的语言,以增强学生准确表达自身意思的能力。例如,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在课前准备若干庐山三叠泉瀑布的图片和多媒体影像,授课时将准备的图片及影像展示在小学生面前,以调动其学习该诗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加深对该诗的理解和对该诗作者李白当时作诗时意境的领会。再如,讲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时,教师应选用严谨的形容词描写月光曲展现出的美丽月光,并引导学生以发散思维对贝多芬笔下的月光曲进行联想,以提升对该文的整体理解。

2.3典范性

篇12: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解送(jiè)

脑髓(suǐ)

蓦然(mò)

危如累卵(léi)....B.处方(chǔ)湍急(tuān)回溯(shuò)勾心斗角(jiǎo)....C.联袂(mèi)藿香(hè)混沌(dùn)风尘仆仆(pú)....D.窥视(kuī)切脉(qiè)引擎(qínɡ)一叶扁舟(piān)....答案 D 解析 A项“累”读lěi。B项“溯”读sù。C项“藿”读h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剪彩

绊脚石

罄竹难书

苍海一粟 B.盅惑 和氏璧 门可落雀 繁文缛节 C.梗概 跑龙套 夙遭闵凶 仓皇北顾 D.涅槃 雨霖铃 红襟翠袖 计日程功 答案 C 解析 A项苍—沧。B盅—蛊,落—罗。D项襟—巾。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______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②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________、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③最近几年,铁路交通发展迅速,到处兴建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________只需半小时。

④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________,自得其乐。

A.生效

悠远

大概

随遇而安 B.奏效 悠远 大约 安之若素 C.生效 幽远 大概 安之若素 D.奏效 幽远 大约 随遇而安 答案 B 解析 “生效”指发生效力。“奏效”指发生预期的效果。“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大约”一般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大概”一般表 1 示对情况的估计。“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类公租房小区干净整洁,屋内设施较好,包括热水器、电视机、床、衣柜、厨卫家电等,堪比经济型酒店。

B.在《致青春》被《疯狂原始人》、《钢铁侠3》、《遗落战境》和《被解救的姜戈》四部好莱坞大片的围剿下,凭借强大的口碑成功化解强势冲击,创下华语电影的奇迹。

C.教育应该成为实现社会平等的伟大工具,我们希望北大保安队的励志故事是可亲近的,而不是只被刊登在报纸上的“传奇”。

D.一些文化评论家认为,“浅阅读”虽然有较为快速、及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反映出一种浮躁的心态。

答案 C 解析 A项并列不当,“厨卫家电”包括“热水器”。B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改为“《致青春》在……”,并去掉“被”字。D项“存在”宾语残缺,改为“存在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弊端”。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省旅游局落实优惠刺激旅游热情 B.瘦精肉不能检测就不能收费 C.客轮沉江只剩货轮

D.我省低保人均月救助金全国最低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A项中的“落实”缺少必要的宾语,可以在“优惠”后加上“政策”。B项把“不能检测”调到“瘦精肉”之前,让句式保持一致。C项缺少必要的背景,可以在句前加上“两艘船只相撞”之类的文字。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②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 ③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⑤离开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 ⑥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 A.①⑤⑥②④③ B.①⑥⑤②④③ C.⑥②⑤④③① D.⑥⑤②④③① 答案 D 解析 ⑥是领起句,⑤②是对⑥的阐释,④紧承②,通过转折,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引出③,即“重要目标”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标任务,最后①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小结。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这片丛林,自是不再寂寞了,除了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除了________,还有________。

①绿色的叶子 ②花色的衣裳

③女人的谈话声与孩子的欢笑声 ④春天的鸟语声与秋天的蝉鸣声 A.②①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 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注意三点:句式的对称;声对声,色对色;先自然,后人的活动。8.下面是某协议书的一些条款,表述有问题的一项是()①交货办法:甲方负责包装,负担押运货物的全部费用;乙方负责押运,并负责途中安全,如遇劫夺、罚没,乙方赔偿全部损失。

②付款办法:乙方如期安全将货物全部运到甲方指定地点,办好交接手续,领回执返转后,甲方凭回执一次付清押运费。

③甲方先暂借人民币5 000元给乙方,后在押运费中扣还。A.①③ B.①②③ C.③ 答案 A 解析 ①“途中安全”不准确,因为还存在运到后发生丢失的可能。③“5 000”应大写。9.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③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⑤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②③ ⑦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⑧秦时明月汉时关。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A.①⑥/②③⑤/④⑦/⑧⑨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C.①⑥/②⑤/③④/⑦⑧⑨ D.①④/③⑤/②⑥/⑦⑧⑨ 答案 B 解析 ①④夸张,②③⑤比拟,⑥⑦对偶,⑧⑨互文。10.下列各句在修辞手法运用上恰当的一项是()A.个别单位的领导官僚主义盛行,即使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讲起话来也还是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空得像战鼓一样。

B.台风“圣帕”过后,路边的蒲公英柔弱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赳赳地守卫在道路两旁。C.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必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议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D.波浪滔滔的大海,在渔民脚下,犹如平地;浪中行船,胜似平川走马。答案 D 解析 A项本体“讲话空”与喻体“战鼓”缺少相似点,比喻不当。B项本体是“柔弱的茎”,比拟成“雄赳赳”缺少相似点。C项排比句中有重复的成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近悉教躬违和,弟子特此致候 ..B.惊闻学兄家慈病逝,特致沉痛哀悼 ..C.会期定于五日,勿误,特此见示 ..D.已悉,一号广州面商,为荷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用词得体。A项发报人自称“弟子”,身份是学生,“教躬违和”意思是教师生病了,恰当。B项是给同学的唁电,而“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可改为“令堂”。C项是告诉对方会期和不要耽误,“见示”是“给我看”之类的意思,可改为“为要”。D项是说对方说的事已知道了并约时间当面商量,“为荷”意为“承受恩惠”,可改为“如何”。

二、阅读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1)颔联运用了比喻手法,寓意丰富,请简要分析。答:

(2)史载,当时曾有人指控本诗尾联为“讪谤当国”,作者因而被罢黜,史称“落梅诗案”。请分析尾联中诗人是如何“讪谤当国”的。

答:

答案(1)本联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既生动地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又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人生,还有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的意味。

(2)表面看是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忌妒梅花孤高,任意摧残它。实际上是另有所指,借此暗讽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钧

①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工夫读中国全图。正看反看,横看竖看,看疆界道路山脉河流,看五千年,看十亿人。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然像骆驼头,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肃仍然像哑铃,海南岛仍然像鸟蛋。外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每一个黑点都放大,放大,放大到透明无色,天朗气清,露出里巷门牌,让寻人者一瞥看清。出了门才知道自己渺小,过一条马路都心惊肉跳。

②现在,在我眼前,墙上的中国是一幅画。我在寻思我怎么从画中掉出来。一千年前有个预言家说,地是方的,你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会掉下去。哥伦布不能证实的,由我应验了。看我走过的那些路!比例尺为证,脚印为证。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得仙人掌的骨髓枯竭,太阳内出血,驼掌变薄。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那些里程、那些里程呀,连接起来比赤道还长,可是没发现好望角。一直走,一直走,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

③回想走过的这一路,我实在太累,实在希望静止,我羨慕那些树。走走走,即使重走一遍,童年也不可能在那一头等我。走走走,还不是看冬换了动物,夏换了植物,看最后的玫瑰最先的菊花,听最后的雁最先的纺织娘。四十年可以将人变鬼,将河变路,将芙蓉花变断肠草。四十年一阵风过,断线的风筝沿河而下,小成一粒砂子,使我的眼红肿。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我实在太累、太累。

④说到树,那天在公园里我心中一动。蟒蛇一样的根,铁柱石雕一样的根,占领土地,竖立旗帜。树不用寻根,它的根下入泉壤,上见青云,树即根、根即是树。除非砍伐肢解,花果飘零,躯干进锯木厂,残枝堆在灶石。那时根又从何寻起,即使寻到了根,根也难救。

⑤我坐对那些树,欣赏他们的自尊自信,很想问他们:生在这里有抱怨没有?想生在山顶和明月握手?想生在水边自己轮回?讨厌还是喜欢树上那一群麻雀?讨厌还是喜欢树下那盏灯?如何在此成苗?如何从牛蹄的甲缝里活过来?何时学会垄断阳光杀死闲草?何时学会高举双臂贿赂上帝?谁是你的祖先?谁是你的子孙?

⑥湖边还参差着老柳。这些柳,春天用它的嫩黄感动我,夏天用它的婀娜感动我,秋天用它的萧条感动着我。它们和当年那些令我想起你的发丝来的垂柳同一族类。它们在这里以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亭亭拂拂,如戈杖而矜,如持笏而立,如伞如盖,如泉如瀑,如须如髯,如烟如雨。老家的那些柳树却全变成一个个坑洞。它们只不过是柳树罢了,树中最柔和的,只不过藏几只乌鸦泼一片浓荫罢了!

⑦中国一直在我的墙上,可你很难领会我的意思。我们都是人海的潜泳者,隔了一大段时间才冒出水面,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水底干些什么。在人们的猜疑编造声中,我们都想凭一张药方治对方的百病。我怎能为了到峨眉山上看猴子而回去?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假洋鬼子只称道长城和故宫,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的梦里到底有些什么?我哪有心情去看十三陵?

⑧你曾说中国不能只是在我的墙上。可“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二个业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44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它失落了它44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中国,只是在我的墙上。

注 王鼎钧,旅美华人,散文家。

13.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一句,道出了作者的无奈慨叹,面对地图似乎能一瞥看清自己的故乡,但现实中却难觅故园。

B.第⑥段中,作者把眼前所见的湖边柳与故乡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亭亭拂拂眼前柳的热爱之情,对变成坑洞的故乡柳的厌弃之感。

C.“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一句通过反问形式,强调了文章的主旨,即“近乡情怯”的担忧,不愿回故乡是怕惹出更浓的乡思的心结。

D.文章抒写了缠绵又复杂的乡愁,揭示出内心渴望追根溯源和这种渴望难以实现的矛盾,这与作者游子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E.作者在文章中综合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既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真实,同时又使文章具有对话感,亲切而又自然。

答案 BC 解析 B项“对变成坑洞的故乡柳的厌弃”有误,应该是“对故乡柳的遭遇的不平和哀 婉”。C项这句并非表现作者“近乡情怯”的担忧,它也不是本文的主旨。

14.作者为什么“羡慕那些树”?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答:

答案(1)树可以静止,一直停留在出生的地方,而自己却一生漂泊行走太累。(2)树不用寻根,根和树为一体,而自己却远离了自己的根——故乡。(3)树有自尊自信,对自身处境和遭遇从不抱怨,而自己却难以坦然面对生活。15.本文的语言颇具有特色,请以第②、③段为例,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答:

答案 示例:(1)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行走的坚定、执著;“走得仙人掌的骨髓枯竭,太阳内出血”“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等,使用拟人、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行走的艰苦。

(2)极富古典韵味。如“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化用了“沉舟侧畔千帆过”一句,极富韵味;同时“玫瑰”“菊花”“雁”“纺织娘”“风筝”等多个传统抒情性意象的运用,给人以古典的诗情画意之感。

(3)富有音韵美。句式灵活多变,如“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等句,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富于韵律和节奏变化。

16.“中国在我墙上”作为文章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

答案 示例:(1)从情感方面看,能够更形象地抒发一个离开故乡44年的漂泊者对于“还乡”的感慨,不断寻觅故乡,但故乡只是“在我墙上”,沧桑变幻,物是人非,有国却没了家,表现内心的无奈与惆怅、矛盾与纠结。

(2)从行文思路上看,“中国在我墙上”贯穿全文,作者由看墙上的中国地图,引发出对“根”的追问,对“还乡”意义的理解,最终感慨“中国只是在我的墙上”,引人思考。

(3)从表达技巧上看,一语双关,“中国在我墙上”既指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也指故乡对“我”而言仅仅停留在墙上,可望而不可即,一般意义上的“还乡”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抒发出作者内心的感慨。

三、语言运用

17.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中,耸立成伟岸的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腊梅,在严寒的肆虐里,挺拔成芬芳的春意 野草,在乱石的压制下,茁 壮成蓬勃的绿洲 胡杨,在干旱的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任选其二)解析 本题必须完全扣住语境来仿写,并注意所仿造句子的语言组织形式和内容意象两个方面,同时要运用相关的修辞。

18.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明月松间照”是一种怡然的潇洒。

答:

答案(示例一)“举酒邀明月”是一种孤寂的潇洒,“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闲适的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示例二)“漫步山南雪”是一种悠然的境界,“醉卧沙场君莫笑”是一种豪迈的境界,“我自横刀向天笑”是一种无畏的境界。

19.以下是展翼因病回家后给班主任方老师发的短信,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

您的高足已经回到府上,请您放心。爸爸妈妈会照顾好他们的令爱,病好后我立马回母校。

答:

答案(1)“高足”改为“学生”,(2)“府上”改为“家中”,(3)“令爱”改为“女儿”,(4)“母校”改为“学校”。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高足”“府上”“令爱”都是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为“高足”,称呼别人的家为“府上”,称呼别人的女儿为“令爱”。“母校”是指本人曾经在那里毕业或学习过的学校。展翼现在没有离开,所以不能称“母校”。

20.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阿拉法特的话表明了他对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包含了三种信息,请分条写出。答:

答案(1)希望和平;(2)必要时我们会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战;(3)呼吁对方为和平做出努力。

解析 原文是用较为含蓄的、修饰性较强的演讲语体表达的。转换后则应为较为朴素的散句。

2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师生讨论的话题。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中学生还有没有必要写周记”的辩论赛。

正方有以下看法:

(1)顾名思义,周记就是每周一记。坚持写周记,就意味着每周要至少写一篇东西。众所 周知,提高写作水平,首先就是要培养笔头勤快的良好写作习惯。

(2)周记,就是一周里你的所见、所闻、所做事情的记录,有时兼有对这些事情的所感、所思。坚持写周记,有助于中学生写作能够真正写出真情实感。

(3)周记写起来自由灵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记叙、说明,还是议论、抒情,随你任意表达。写周记是中学生写作打基础的重要途径。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

()()

答案(1)没错,写周记能练笔头。但写作是不是写得越多就一定越好,或者是否每周写一篇刚好?其实不一定。写作训练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周记以纪实为主,虽然都是真情实感,可以作为自己的备忘录,也可以供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但写作训练仅有纪实是不够的,有时还要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等,作文才更有灵气。

(3)写作打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项训练,渐进提高,周记写起来太自由随意,对写作基本功缺乏较为明确严格的要求,因此,不能用写周记替代有规律的写作训练。

上一篇:小学生开学第一天教学反思下一篇:二手机动车买卖简单版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