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霸气的诗歌

2024-04-07

现代霸气的诗歌(共10篇)

篇1:现代霸气的诗歌

把瓷片喝下去,把娘们一同喝下

把森林喝下去,把狼一同喝下

吐出柔软,吐出诅咒

吐出解放碑,吐出革命

一块麦田变成了一粒粒水

一垄高粱变成了书页

黑色的汉字,饱满坚硬

像子弹一样孤傲

以人的名义

捉人

捉狮子身上的虫子

捉那些浩荡的旗子

以鬼的名义

捉鬼

捉一段夜路

捉凶猛

以酒的名义

捉自己

捉风

捉乌有

篇2:现代霸气的诗歌

花瓣儿潭里;

人在镜里;

她在我的心里,

篇3:现代霸气的诗歌

1.拓展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授《我爱这土地》《华南虎》时, 适当补充一些“文革”时的资料, 会让学生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内心的感受;教授《沁园春·雪》时, 必须补充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经历,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领袖的伟大。我国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坡探源, 虽幽必显。”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情感”在创作时的重要作用, 而且道出了欣赏者也应“披文入情”, 探求文章主旨的真谛。

2.图文并茂, 采用视频引入、实物导入等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如教授《化石吟》时, 我就安排学生查阅了大量化石的资料, 让学生在课上介绍其相关知识, 讲的同学自豪, 听的学生高兴, 整堂课学习兴趣很浓。

3.引入表演法。如《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这几句中, 都有一些动词。我们在教学时, 完全可以让孩子做出同样的动作, 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而且学生边背边表演, 兴趣高, 印象深, 学习效果较好。

4.情境音乐导入法。课前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导入新课, 学生会在高兴的心情中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授《雨说》时, 借用了轻音乐, 师生共同沉浸在温馨浪漫中, 课堂氛围非常好。

5.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朱自清先生说过:“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就是说, 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们今天读书已经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一唱三叹”地吟诵, 但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却是非常必要的。

朱自清先生建议:“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 后由学生跟着读, 再由学生练着读, 有时还得背诵, 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其中, 在诵读的初级阶段, 教师的示范朗读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读语文要有发现的眼光, 要能品味出语言的趣味来。教师不先被文章感动, 进入情境, 就无法让学生领悟动人之处。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朗读, 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情境, 拉近学生与文本两者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置身于文本之中。因此,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学中, 我使用了范读, 配合着马斯奈小提琴独奏曲《广阔的天空》沉郁顿挫的曲风, 朗读效果更好。诵读有多种方式, 如范读、齐读、领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对比读、联想读等。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本人及诗歌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使学生能更主动地投入到诵读中, 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调的差别, 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之类。诵读一篇文章, 无非是依据对文章的了解和体会, 错综的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如果是诗歌中的诗眼或有重要意义的词语, 发声就得高一点, 要重读;在意义完整的句子里, 表示祈求或感激的意思一般要前高后低。再说强弱, 表示慷慨、悲壮的句子句头部分要加强。表示不平和肯定的句子, 一般句尾要加强。表示期待、疑惑、悲哀等意思的句子, 一般读时语速要缓慢, 而含有愉快、愤怒、怨恨等意思的文句需要急读。例如《我用残损的手掌》中,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手掌”由北向南, 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 每到一处, 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 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 这几行诗是忧郁的, 冷色调的, 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后来, “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 那里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从这里开始, 诗人的情绪变得明朗、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 但感情上无比向往。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 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 学生自然读得慷慨激昂。

现代诗歌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对于教学手段而言, 老师个人的作用更重要。

1.教师要不断“积淀”, 扩大视野, 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供支柱。如果教师之前不学习, 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 图方便, 到“教参”中“牵羊”, 学生得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将之前学习的流程、感受、规律一并教给学生, 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尝试, 那么学生就能生动有趣地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

2.教师要用爱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新时代的学生在精神上是敏感的, 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要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尤其对“学困生”, 要给予及时切实的帮助, 并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轻轻地拍拍肩膀, 抚摸一下头发, 称呼学生的名字, 都会拉近师生的距离。

3.树立正确积极的教育目的: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 存在情感、行为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感受能力不同, 也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告诫我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要我们认真备课, “心为学生所系、利为学生所谋”,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种体验将激励学生的一生,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篇4:来自现代德国的伟大诗歌

1931年2月,左联柔石等被杀后,鲁迅特意从上海德国书店购得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牺牲》,刊登在正要创刊的左联刊物《北斗》上,以此来纪念他们。那是鲁迅第一次介绍珂勒惠支的作品。1936年,鲁迅带病自费编印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亲自设计版面,甚至自己装订。他在序言中对珂勒惠支推崇备至:“在女性艺术家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在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20世纪60年代主修中国近代史的佐喜真道夫,在日本国内的学生运动中和鲁迅的作品相遇,并对珂勒惠支其人其作着了迷。他对鲁迅《写于深夜里》一文的结尾至今印象深刻:“作者虽然现在(在希特勒政权之下)也只能守着沉默,但她的作品,却更多地在远东的天下出现了。是的,为了人类的艺术,别的力量是阻挡不住的。”

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1867-1945),原名凯绥·勖密特(KaetheSchmidt),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版画家、雕塑家。在中国,鲁迅与珂勒惠支已成为一组代名词,是先进思想与革命艺术的象征。她的画风粗旷而严峻、写实而简洁,充满无限张力。她对版画语言的锤炼和驾驭,更是赋予了版画艺术不朽的精神内涵。她用“刀与笔”征服了德国、东欧、亚洲乃至世界。本文通过介绍梳理现代主义对德国版画艺术的影响,分析珂勒惠支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艺术走向,探讨珂勒惠支创作题材与艺术语言的审美价值及社会学意义。作为女性艺术家珂勒惠支有一种超越自身传记式表达的正义之美,具有反映整个社会形态和社会民族命运的气魄与能量,在艺术史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一、表现主义及德国版画的复兴

纵观艺术史中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其中大多数为油画、雕塑所占据,而版画艺术绽放的光芒却不被大众所熟知,特别是德国版画,在艺术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回顾欧洲版画的发展是以木版画为起点的,时间是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16世纪初德国艺术人才辈出,此后版画开始普及。丢勒、荷尔拜因都曾经创作过一些高水平的版画,手法细腻精微,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在17世纪和18世纪,铜版画腐蚀技术开始发展。在19世纪初,木版画因采用了新的技法而重新复苏。在珂勒惠支以及表现主义时期,德国版画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复兴德国木刻是表现主义艺术运动的目的之一。“桥社”的版画作品在初期十分富有生气。因此,德国版画发展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

表现主义是艺术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分类之一,是历史和文化的专有名词,在特定的时期内联系着对艺术的一定态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前后的社会危机中,欧洲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趋势及有价值的风格都趋于合并,体现出极为主观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每种艺术手段都力求达到表现的极致,实际上是对社会和艺术中既有形式和传统的一种反抗。反对客观地表现自然和社会,表现内在现实和主观现实的主张主宰了各类艺术。在表现主义艺术的中心地德国,表现主义者反对把军队、学校、家长制家庭、皇帝当作确认的权威,公然站在受压迫者一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表现主义从朴素的原始艺术及儿童艺术中得到借鉴,线和色的运用不受自然束缚,任由其发挥以表达感情上的反应,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德国的表现主义主要贡献之一是使版画艺术复兴,所有的表现主义画家都制作版画,从版画的形式中探索到对压抑的迸发力量,使版画在德国画坛占据了一种特殊位置,其成就超过文艺复兴以来的任何时期,并影响到它类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形式取向。石版画在德国版画复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豪斯出版的五册《新欧洲版画艺术》画集中,包括了所有表现主义画家的石版画作,从中能看到石版画在这一时期的伟大贡献。在我国创作版画发源和发展中,表现主义版画也曾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珂勒惠支所处政治环境及艺术走向

现代艺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德国的工业化 现代化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起步,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德国统一又促进了德国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德国第一次统一是在1871年,由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71—1890年在位)领导的德意志帝国,然而无论是“铁血宰相”俾斯麦,还是登基后将俾斯麦赶下台的集刚愎自用与奢华铺张于一身的威廉二世(Wilhelm II,1888—1918年在位),所奉行的都是带有专制主义色彩的强权政治。在德国社会和整个欧洲社会大规模工业化的时代重建一种前俾斯麦时期的君主制统治,尤其是威廉时代的特殊性所在。这无疑与当时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变人民心态的主导力量——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相左,因此必然造成紧张的局势。广大德国人对社会政治权威存在一种普遍恐惧的心理,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德国社会一直不缺乏强硬的统治者。一方面,德国人离不开强权政治,他们给德国带来的是统一和强盛,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集权政治创造了个人权威膨胀后疯狂滥用的可能。德国人面对国家权力的双重悖论以及其带来的不安、惶恐与焦虑是这个时代的画像。

威廉二世在20世纪初的一段致辞里的论调:

“胆敢超越我已指明的界限和规划的艺术就不再是艺术了,它是一种工业,它是一种手艺而艺术必定永远不会是那个样子的。随着对‘自由一词的过度滥用,并且在自由的幌子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陷入无法无天和过度自尊的误区之中,任何一个违反美的法则、背离和谐美感 每个人都会在内心中感知这种美感,就连不会自我表达的人也不例外,任何一个把头等重要性赋予了单纯地满足技术要求的某一特殊趋势或特殊方式的人,都是对艺术始源的犯罪,不仅如此,更进一步讲:艺术应当有助于教化整个民族,艺术应当通过理想的方式,在下层阶级艰辛劳作之余为他们提高自我提高的机会。这伟大理想已经成为我们日耳曼民族的遗产,而其他民族则或多或少地丧失了它。只有日耳曼民族被挑选出来承担起保护、珍存和传播这些伟大理想的神圣职责。这些理想之一就是我们应当给工作的阶级、勤劳的阶级创造机会,让他们自我提高到美的境界,让他们努力摆脱其他乌七八糟的思想观念。但如果艺术全部像现在经常发生的这样,以一种比它既有形式更丑陋可憎得多的形式一味地展现痛苦,那么它就是对德国人民犯罪。”

这种政治上的强权势必造成艺术上的保守与僵化,德国艺术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失去个性,变成了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一些有思想、有追求的艺术家不愿与这样的阿谀之风同流合污,更不愿为墨守成规、毫无创造性的传统教育磨灭了艺术个性,于是,他们走出学院、走出传统,奔赴大自然,试图从德国浪漫主义与神秘大自然的结合中找到新的出路。为追求新的艺术目标组成社团,举办展览,与学院派和官方艺术分庭抗礼,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艺术现象 分离派运动。其中柏林分离派影响最大,从各地网罗了一批致力于革新的艺术家,珂勒惠支就是其中的一位,与她同期的还有蒙克,柏林分离派邀请野兽派、桥社、慕尼黑新艺术家联盟的成员参加他们的展览。分离派的画家后来大都成为德国现代艺术运动的主导画家,加速了德国美术发展的进程。

三、珂勒惠支版画的题材与风格特点

珂勒惠支的才华在绘画和雕塑领域都是杰出的,她与“桥社”和“青骑士”的表现主义画家都有接近和来往,最终她以版画艺术语言体现着表现主义的主张。她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绘画,后受德国雕塑家、版画家克林格尔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直接触及许多社会问题,并且吸取了老师精密细致的铜版技巧,融进了表现派画家善于强烈表现激情的艺术风格,展现出雄劲泼辣的艺术魅力。她掌握石印术比蚀刻更早,因此在《纺织工人暴动》组画前三张的创作中使用了石版技术,后三张才采用蚀刻技术。她把石版艺术用于对社会的批判和抗议,为不公正和死于战争残暴的人疾呼,伸张正义。保护孩子的母亲是她石版画作品的中心题材,在石版组画<死亡》中,她以典型的表现主义带象征意味的形象和夸张的手法,有力地表达了她对人性的呼唤。1923年她完成了木刻组画《战争》,包括《牺牲》《志愿者》《父母》《寡妇》《母亲》《无产阶级》等七幅作品。前五幅作品侧重表现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后两幅是描绘人民团结起来斗争。这个时期艺术表现手法有所变化,画面上人物具有某种雕塑的特色,略带夸张、悲情的描写几乎消失,黑白对比更加强烈。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珂勒惠支被选为普鲁士艺术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而在纳粹党执政后,她的作品被禁展。1943年,她的工作室被炸,毁掉了她一生中大部分作品。

珂勒惠支以劳动妇女和儿童作为绘画题材,作为一名女性和母亲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一生中如此执著,而且始终以表现劳动人民和妇女儿童的悲哀孤寂场面与形象为己任,这就不是仅仅以此所能解释的了。这与她的成长与经历有关。她出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早年在既有宗教道德观念又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和睦家庭中度过。之后嫁给一位从事贫民社区医疗服务的医生卡尔·珂勒惠支,对所接触的社会下层人生活的同情,使她作品中有更多的人性化成分,并将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关注贯穿艺术生涯的始终。她曾说:“我清一色选择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动机,可以说完全是因为我觉得这一类的选材给我一种毫无保留的美感。”她又说:“每当我认识到无产阶级生活的困难和悲哀,当我接触到向我的爱人及我求助的妇女时,我就立志要把无产阶级的悲哀命运以尖锐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

珂勒惠支创造的典型形象,并非现实中某人某物的完全写实,而是画家长期与下层贫民生活,观察所积累的创作,既有劳动者鲜明的特征个性,又有高度概括的劳苦大众品质共性。就像许多妇女形象都取自画家本人,可是在画面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众多倔强善良劳动妇女的典型。鲁迅先生在谈到美术创作时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塑,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饥饿和营养不良蹂躏着德国人民。1914年10月,珂勒惠支的小儿子彼得死于战场。这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以母亲和孩子为艺术主题的作品,如《德国儿童在饥饿中》(石版画,1924)、《面包》(石版画,1924)、《母亲与死去的儿子》(腐蚀版,1903)、《死神和妇人》(腐蚀版,1910)。1942年,她的孙子小彼得死于二战战场,当时战争的风暴再次来临,她和德国千家万户遭难的人民一样,遭受着沉痛的打击。

有学者认为珂勒惠支属于“革命现实主义”,而另一种则将其风格直接归属于表现主义的派别。因为她受表现主义艺术家恩斯特·巴拉赫(Ernst Barlach)的启发研习木版画技艺,并且从她作品的刀痕和黑白强化风格来看,无疑是受到“桥社”木刻的影响,处理形体也有非洲木雕的简约粗狂的造型特征。从她的作品《牺牲》中可以看到作者用平刀刻绘人物形体,木面爆裂,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运刀时木板的阻力,从她大刀平挖的造型手法、变形的妇女面貌、顿涩刀痕的人体造型中,往往能更深刻地表达在痛苦中挣扎着的母亲形象。与“桥社”和“青骑士”两个木刻团体作品不同,珂勒惠支把她扎实的人体塑造表现在木刻中,题材的现实主义驱使她在表现刀法的同时扎实地塑造形体。

从珂勒惠支作品对社会问题介入方式和起到的作用看,或多或少带有现实主义绘画成分,但她作品以强烈的感情表达和表现上的特色融入到表现主义潮流中。当我国新兴版画运动兴起时,鲁迅先生曾辗转收集了珂勒惠支的21幅版画原作编为画集,介绍给中国的青年版画家和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其中《牺牲》作为她第一幅被介绍到中国的版画,对于中国具有独特的意义。她一生都在用刻刀来表达工人阶级悲惨命运和不向资本阶级屈服的社会主义革命精神,她的作品不仅影响德国和德国的社会运动,而且也影响着国际工人运动。英国著名理论家贡布里希说:“她的作品鼓舞了东欧许多艺术家和宣传家,她在那比在西方更有名。”以女性视角诠释了战争与社会运动,具有独特的价值。她是版画家群体中不多见的女性,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抗争的社会主义者。

珂勒惠支的作品大多是版画,版画有着鲜明的战斗旗帜,其中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版画具有简练的艺术语言,她把表现的对象概括为黑白对比,这种强烈的直觉冲击与其他画种相比更能吸引观众注意。日耳曼的严谨作风使得德国艺术有精确入微、不厌其烦的刻画细节,有喧宾夺主的特点。但珂勒惠支大胆努力创新,运用集中一点概括全面的方式表达主题。画面上从来不曾发现有片断事物的杂乱或无关紧要的琐碎现象罗列,也找不到与主题无关的多余的人物和背景。她能严格地找出在生活中的本质部分,而集中力量表现,如《父母》,在画面上我们除了父母两人之外,没有其他东西,但我们却可以从父母表情上体会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悲伤。

另外她在集中表现方面又体现出一种细致、深刻、有力,特别是对于人物面部与手部的刻画,如《磨镰刀》。

在繁与简中找到平衡,用最精炼、概括的表现方式,传达出最丰富、复杂意义的强大效果。艺术难得洗练与取舍、紧凑与严谨,珂勒惠支的艺术就如一首明确而动人的诗篇,无论在美学追求上还是题材选择上,以朴素而纯粹的情怀传递出穿越时代的经典。她认为:战后的德国人比过去更不需要过分浮夸的室内艺术,他们所需要的是现实艺术,对于大多数的观众,艺术是无需作假的,即使是平淡东西,观众也还是喜欢的,对真正朴素的艺术,他们肯定会中意。艺术家与人民之间必须相互了解。

篇5:现代诗歌春天的诗歌

我在冬夜里呐喊

你在哪里,为何你还不出现

难道你愿意让我在飞雪里

任尽严寒和磨难

我以为,你会在长江的源头等我

梦飞去栖,早已是白茫茫一片

我以为你会在,流水的深处

一涉足的冰冷刺骨

一点没有你的温暖,你的烂漫

以为你会在树林拦住春风

当伫立枝头,一痴望

瞬间流逝的半白,胜过梅骨傲寒

春天啊

为何总离我那么遥远

我只是在夏季里陶醉过绿波

你就为我深深留下遗憾

我不过是在秋季

未抵抗过红叶的诱惑

你就急急的让冬季把我和你

隔如千里之缘

望不穿的冬水流

将一切对春天的诉求

都任时光,不停地冬剪

剪成千丝万缕的回忆

剪成回忆,一段又一段

春天

我在等你

千般惆怅万般幽怨

踏破铁鞋无觅处

你是否也在,灯火下的阑珊

夜曲拨动着撩人的心玹

一波一波的愁绪

将一幅幅春的繁华舒展

也把涟漪般的伤痕如絮萧萧

如葬花般的离怜

你就想霓虹一样虫惑着我

篇6:爱情的诗歌 现代诗歌

在茫茫人海中,爱与被爱,都是幸运的。如果彼此相爱,心有灵犀,就该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心跳;如果是一相情愿,或者一方已没了感觉,就放手他(她)走,就当是过眼烟云,花开花落。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头白了,

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

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

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画廊里的美少女》

有蔬菜的静物画和注视它的你,

那么地静。

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震颤。

假如没有光它们又能怎样?

陌生人,

我喜欢你如此静静地站立在你携带着的光的强度里。

《插曲的尾声》

篇7:理想的诗歌现代诗歌范本

蓝天有多高

河水有多长

我曾静静地想

也曾深深的向往

花谢花又开

云散云又来

只感叹时间

走得太快

远方阿

你那博大的胸怀

是否在等着我轻轻的来

千里之外

我不会嫌远

只是路途坎坷

我总是摔

不要着急阿

请耐心等待

等到桃花朵朵开

篇8:现代霸气的诗歌

要搞懂口语诗歌的现代性就要搞懂人的现代意识。上个世纪80年代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写的《人的现代化》一书翻译到中国, 英格尔斯在书中阐述了什么是现代意识, 我推荐口语诗人们可以去读一读。

在中文诗歌里, 以第二代现代派口语诗人沈浩波的诗歌为范例, 我们可以去探讨当下口语诗歌的现代意识。社会架构的现代化全方位的影响着现代人日常存在的基本情感的变化, 现代人对应现代生活与古代人对应古代生活在同一个情感题材上也呈现出完全的不同。比如“离别”之情, 古代诗歌中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抒写得非常感人、新鲜和浓重, 现代人的离别之情相比就“轻”。不能说现代人不重情感, 而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离别不是古人相见而空间遥远而不得的程度。只要相见, 非见不可, 可以有极为便利的交通方式帮忙解决。在古代就是西风瘦马的方式了。因而, 现代诗歌呈现的情感必然是一种与生活存在对应的“现代”。诗人的现代意识决定了诗歌的现代性。

一、口语诗歌的现代性表现在提供新的经验、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表达方式上, 口语诗歌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系统, 获得了语言表达与现代人情感思维的最为贴近生活的对应。这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语言形式, 使现代口语诗歌获得了语言上的极大自由, 在第二代口语诗人沈浩波身上表现的比较彻底。这位“下半身”的主将和第一代口语诗人伊沙一样“在诗歌上作恶多端” (伊沙语自语) , 目的就是使现代诗歌获得表达的最大自由。在这种自由之下, 新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最好的在诗歌中呈现出来。我们来看沈浩波的一首诗歌《玛丽的爱情》, 也是《新世纪诗典》震天动地的第一炮。这一首诗歌一推荐, 网络议论就炸锅了。诗歌名字听起来是首爱情诗, 可是这首“以爱情的名义”写出来的爱情诗是如此的让人“难以下咽”。同时又是生活中真实的, 赤裸裸的存在着, 是爱还是欺骗?是美丽还是丑陋?大家议论纷纷。为什么议论纷纷, 因为诗人的诗歌直逼人心了。大部分讨论实在乏味, 甚至大部分争论脱离诗歌艺术本身。《玛丽的爱情》一诗中, 语言的魅惑就在于他极大的自由度。顺口是表象, 语音的自然流动是表象化的内旋律。诗人以男性角度切入, 表象上从未关注女性角度, 实际上是被诗人埋伏在诗歌意识的内部了, 如果抛开致命的女性角度, 这首诗歌就是败笔。但又做得贴切自然, 是因为“身藏大恶”的沈浩波其实是善念为本的。我把本诗歌在我的课堂上给学生讲, 也是议论纷纷, 争得面红耳赤。其中有极少的几个学生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抛开道德读本诗, 你就发现一种新的生活意识和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正在冲击着现代生活, 朋友的虚伪庸俗和玛丽的美丽憨傻一对比, 打开的是一个新经验新空间, 甚至还有音乐之间的“新人类”女性的特质。有同学认为诗人是以男性的“中心”意识来审视“玛丽”的。站在男权意识角度看, 玛丽是被欺骗被利用甚至是被玩弄的对象。真是如此吗?有女同学反问你以为玛丽真傻到家了吗?所有的一切玛丽心中清清楚楚, “我的朋友”认为他玩弄了玛丽, 其实在玛丽的视觉里, 她不但玩弄了生活还玩弄了老板。生活如此残酷, 男人女人, 情感, 谁玩弄谁啊?我赶快止住, 再往下是对“传统道德”颠覆式的解读, 这不是主流意识和价值已经达成一致可以倡导的。诗中的“我”, 其实是躲在暗处颇为疑惑地看着这新时代的男男女女。沈浩波的诗歌敏锐的捕捉到我们这个时代正在悄然改变的方式和存在, 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经验、观念和方式。

二、口语诗歌在现代性元素上还要再加强

诗人的具备现代意识才能写出有现代性的诗歌。所谓现代意识还包括乐于接受社会的革新和变化, 注重现代和未来, 思路开阔, 头脑开发。“思想开放”正被电线杆上招聘酒店小姐的广告搞得越来越臭的时候, 中国人的现代意识爬满了蚜虫。我在众多口语诗人的作品中寻找着那些有现代意识的诗歌, 在沈浩波的作品里还是找到了。来看他的这一首《中国家庭》。真实中国家庭的写照, 被逼无奈的母亲不知道何为现代意识, 她不但到五金店收税, 还收回来一些家用五金。但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必须要会弹钢琴, 钢琴在诗歌中可以解读为“现代意识”。毫无现代意识的中国普通家庭就这样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 在丑陋不堪的“特色”中逼迫下一代走向于己不同的生活, 这种能量不是自发的, 是被时代逼迫的。逼迫得好, 没有这种逼迫, 人的现代化就令人堪忧了。沈浩波在诗歌中很好的抓住这常人很难发现的“诗意”, 正是其视野所见。穿白衣的少女, 坐在窗边弹钢琴, 窗内是老旧漆黑的家, 窗外就是新世界, 走出去是必然。时代有这个逼迫了, 人呢?诗人如果也是被逼的, 那就可笑了。“崇洋媚外”让中国人有了向外看的能力, 我又嗅到一丝“天朝上国”的恐怖。在诗歌内部, 我们的文化氛围所致, 强调经典意识容易走回头路, 强调现代意识使口语诗歌双腿协调。我看到的沈浩波真是一个乐于接受社会的革新和变化, 注重现代和未来, 思路开阔, 头脑开放的诗人, 其诗歌也在给我们提供着新鲜的元素。

三、瞬间的碎片化的生活是口语诗歌现代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现代意识经常和“流”扯在一起, 意识流。现代意识的解释里面还包括颓废沮丧或迷乱怅惘, 灵魂空虚, 或精神分裂, 意识错乱或偏执怪癖, 心理反常, 等等。说的好像都是负面的, 高兴狂喜, 冲动愉悦、悠然自得所有一切人的内部世界都该合理对待。西方意识流小说走出去很远了。在口语诗歌里面, 碎片化的生活, 意识错乱, 心理反常的境况得到正视并越来越多地出现优秀的诗歌。第一代口语诗人伊沙, 第二代口语诗人沈浩波早些年的诗歌里这些元素非常充足, 不要只看到他们“先锋”里的“怪”和“暴力”。我们来读沈浩波2000年时候的一首《墙根之雪》。诗歌的第一节就不合逻辑, 但表现得相当细微, 画面感勾勒出来的时候, 生活瞬间的碎片就被截下来了, 冷气逼人。第二节说墙根之雪是雪的癌症, 简直毫无道理又妙不可言。第三节有面红耳烫之感, 第四节呕吐撒尿的画面。整体感觉好像写了很多东西, 又好像什么都没写, 好像要表达一个很深的意味, 又好像什么意味都没有。就是一个生活碎片, 被错乱、空虚、惆怅、颓废裹挟着、形成一个酒鬼的冷静和浑浊, 热烈和麻钝, 交织在一起。这类诗歌和我们的“传统”太不同了, 我们的传统诗歌中最牛逼的是时空意识, 混沌空虚, 人生苦短这一类。碎片化的近于现代心理问题的东西在未来的诗歌发展中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 对人和社会能力的信心, 对传统智慧的挑战, 将使口语诗歌获得新的增长点。同时, 回头才会发现, 口语诗歌的语言自由意识早就为我们的形式问题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我期待诗人沈浩波的诗歌创作, 继续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启示和新的开拓性先锋性作品。

参考文献

[1]徐江.杂事与花火[M].原乡出版社, 2004.

篇9: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摘要】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与活跃。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对于诗歌,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难以理解其诗意,不敢读;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短凝练,学生从心理上的不重视,不屑读;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不标准,学生害怕读错,不愿读。这些问题制约了诗歌的学习。导致原因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忽视了诗歌的朗读教学,使多样的朗读方式得不到有效开展,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则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行为。”如今,朗读无论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有声的传递,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而朗读学习是为了守住我们民族的语言,守住我们中华文明。朗读的魅力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7).

[4]曲英华.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6).

[5]毛世侦.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01).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1.

[7]李慧兴.朗读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4(04).

[8]李建敏.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9]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

篇10: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分类

(1)叙事诗:

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2)抒情诗:

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如,情歌、颂歌、哀(ai)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3)格律诗:

一直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4)自由诗:

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5)散文诗:

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诗歌。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哲理诗:!!

一种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7)题画诗:!!

一种按图意或者为图配上文字的诗歌。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8)韵脚诗:!!

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

古代诗分类

1、诗按音律分

(1)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2)词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3)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按内容来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现代霸气的诗歌】相关文章:

读书的诗歌现代04-27

现代的诗歌范文05-21

流云的现代诗歌04-16

现代描写的月亮诗歌08-30

关于母亲的诗歌现代诗04-08

写现代诗歌的格式04-08

秋天的现代诗歌作品04-09

赞美先烈的现代诗歌04-12

上一篇:工行网上银行开户网点查询流程下一篇:穿天杨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