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2024-04-22

“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通用4篇)

篇1:“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分组分队合作与竞争管理办法

一、分组协作

1、全班分A1,A2,B1,B2,C1,C2,D.共七组分座教室七排,A1,A2组分座第三、第五排,形成基本骨架。B1,B2组分别座第四、第六排依附并合作于A1,A2组。C1,C2组座教室第一第二排以便提高其警觉性。D组座教室第七排给与惩罚式激励。

二、分队管理

1、各队队长要负责管理好本队成员纪律、学风。队长在管理队员时其权利等同于班长和班主任老师。队长必须做到一切为了队员的发展。队长的管理新举措需及时向班主任汇报。队员的功过要予以考勤。队员需无条件服从队长管理。不服队长管理可先自罚2个手板后向班长和班主任申诉。

2、定期检查队员各科学习状况并敦促队员抓紧学习。对于队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散漫、违规、消极懒惰等负面行为要给与提醒、警告、处罚、上报。处罚权力包括:打手板10个以内,罚款1元以内,扫教室一次,以及罚写适量作业。

3、定期制定符合本队实情的队伍学习计划,在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外发布队伍阶段性任务,要定期检查队员的任务完成进度并予以督促。

4、各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队长对其成员进行按时检查并把检查情况上报科代表或老师。各科任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及时督促队员完成。

4、队长有义务帮助队员搞好学习,帮助队员解决其学习疑难。队员对其队长的不热心、冷淡等行为可想班主任反映。

三、分队竞争

1、每周由值周班干部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勤(计分制),并对各队考勤结果进行评比,最优队伍受奖(获得罚金或其他),最差队伍受罚(每人手板5—10个或者罚金1—5元)。

2、各次各科考试中,把各支队伍成员学科平均成绩相比较,奖优罚差。最差的队伍交罚金2---5元每人。用作最优队伍的奖励。

3、某支队伍某个学科平均成绩进步较大,由班级经费予以全队奖励(2—5元/人或其它)。

4、各队伍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将由班级给与奖励或处罚并算入队伍考勤成绩。

篇2:“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一、为了后面输入公式的方便,我们先定义两个名称:

1、选中班级名称数据所在的区域,然后将光标定在“编辑栏”左侧的“名称框”中(如图1),输入一个名称(如“bj”),并按下“Enter”键进行确认。

2、选中“语文”成绩数据所在的区域,仿照上面的操作,分别定义一个名称(如“ywcj”)。

二、成绩统计:

(一)成绩的班级排名:

1、接着上面的定义名称,选中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bj=C2)*(D2

注意:如果要确定该学生的年级排名,只要用RANK函数即可:=RANK(D2,ywcj)。

2、再次选中E2单元格,执行一下“复制”操作,然后同时选中E列下面的单元格区域,执行一下“粘贴”操作,将上述公式复制到E列下面的单元格区域中,完成其他学生的班级排名确定。

(二)相关数据统计:

1、在J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bj=I2)*ywcj),输入完成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确认一下,即可得到“高一(1)班”的最高分。

2、在K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LARGE((bj=I2)*ywcj,COUNTIF(bj,I2)),输入完成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确认一下,即可得到“高一(1)班”的最低分。

3、在M2单元条中输入公式:=SUMIF(bj,I2,ywcj),输入完成后,直接按“Enter”键确认一下,即可计算出“高一(1)班”的总分。

4、在L2单元条中输入公式:=M2/COUNTIF(bj,I2),输入完成后,直接按“Enter”键确认一下,即可计算出“高一(1)班”的平均分。

注意:将上述公式复制到J3至M6单元格区域中,即可统计出其他班级的相关数据,效果如图2所示。

利用IF函数巧妙计算

IF 函数是用来判断真假的函数,根据判断条件,返回不同结果。但巧妙地使用IF 函数可以防止一些错误信息的发生,具体操作如下。

(1)如在一张工作表中,C1 单元格中的计算公式为“=A1/B1”,当A1、B1 单元格没有输入数据时,C1 单元格就会出现“#DIV/0!”的错误信息。此时可利用IF 函数将C1 单元格中的计算公式更改为“=IF(B1=0,“ ”,A1/B1)”,这样只有当B1 单元格的值是非零时,C1 单元格中的值才按A1/B1 进行计算,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错误信息的产生。

篇3:合作竞争——班级管理的助推器

一、创设背景,充分准备,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

合作竞争可以避免学困生在竞争中丧失信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获得自信和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

1.组织异质、动态调控小组。如在开学一二周后,班主任在基本摸清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可将全班学生按性别比例、学业成绩、守纪情况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情况大致相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而合理。小组成立后,实行组长轮流负责制,每学期再根据小组的综合成绩进行一次动态平衡调整,以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保持小组内旺盛的合作热情和组间的竞争活动。

2.亮出目标,严守考评原则。小组划分后,可向学生提出小组的合作任务以及小组合作成绩的考评方法,并让学生明白,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成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强弱,更决定于组员间的合作水平和小组所发挥的整体效能。这样,把个人的成绩计入到小组的成绩中,使个人与小组荣辱与共。在机制运行上既有小组内的合作,又有组间的竞争,产生合作竞争大于个人竞争的协同效应。

二、实施管理,有效调控,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

要保证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科学设置情境,有效实施调控,让学生由原有的个人竞争意识逐步转化为合作竞争意识。

1.增强合作意识,摆正个人与小组的关系。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这就促使组员之间精诚团结、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实现优势互补。这样既发挥了优等生的水平,又带动了后进生前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能。

2.树立竞争意识,确立小组与小组的关系。合作也是为了竞争,与个人竞争相比,组间的竞争更具有激烈、高质、全面等特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先将任务分割,然后包干到各个小组。竞争培养了组长的组织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他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充实自身实力,优化合作方法,以求在下次竞争中获胜。

3.渗透集体意识,明确个人、小组与班级、学校的关系。学生通过合作,做到心中有小组、心中有他人,这为树立学生的组织观念、渗透集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实践中,还可以通过活动课程举行各类知识竞赛、义务劳动、社会调查等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另外,推行小组值日制,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并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使学生摆正个人、小组与班级、学校的关系,对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提升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运用“三性說”考察评价,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

三性,即实在性、理解性和批判性。一种班级管理机制是否有效,不仅要看整个班级学生学业成绩进步情况、常规管理得分或扣分情况、各项竞赛获奖情况等物质实在性,还要看该班级学生在学习或活动中的精神面貌,班级的精神实在性。

考察一种班级管理机制是否有效,还要坚持理解性,即要把该班级放在整个年级、学校的大环境中去考察,不仅要考察班级的现状,还要考察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只要该班级与其过去比较有进步,发展势头良好,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同任何一种管理制度一样,合作竞争管理机制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考察该机制的实效性时,还要坚持批判性,即在谈论、察看或探究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坚持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弥散性的诸如怀疑、否定、质疑、追问、审视、反省、检讨等一系列的信念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合作竞争管理机制作出合理、公正的评价,既充分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找出问题、探讨对策,从而使之不断完善,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

篇4:“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竞争 合作 激励 成功

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是既要有竞争能力又要有合作意识的新型人才。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大学生更是竞争的主体,他们只有拥有了竞争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而生存;只有拥有竞争合作的心态,才能成为健康、自信、勤奋的一代,才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但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每个人很难“独闯天下”。作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从现代意义上说,竞争和合作是一对综合体。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热情,形成学生全员激励、全程激励格局,笔者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尝试了“竞争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一、“竞争合作”模式概述

“竞争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个体特质进行同质分层、异质分组,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同层同质的竞争,并在小组内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竞争合作”模式提倡“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谐的素质和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竞争合作”模式认为学生的发展来自于合作,同伴间的积极主动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平等、互帮、互助、合作的同伴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精神,激发强烈的社会积极性、竞争互补性,有效地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同步发展。

二、“竞争合作”模式应用

“竞争合作”模式的应用方法很多,但不同的班情应选取不同的竞争合作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竞争合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摸清班情,分组分层

大学班主任通过查看档案、个别谈心等渠道,分析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品德、个性、特长、行为习惯等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特质,全班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各组民主推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互助互补学习,并与其他同质组竞争,实行“异质分组,小组竞争”。同时,全班分出若干不同层次的同质竞赛层,各竞赛层之间相对独立,互相竞争,实行“同质分层,个体竞争”。在分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预测到各组各方面的得分可能,以保证竞争的可比性和持续性。由于是同质分层,好中差成绩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所以竞争目标明确,实现赶超的现实性强,有利于营造和谐、公平的竞争合作氛围。

(二)制定规则,量化考核

规则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引导学生共同制订竞争合作机制的量化细则,明确比赛项目、加分项目和减分项目。比如竞赛分纪律、卫生、成绩三个部分,其中纪律包括出勤、上课、自修课、集会纪律等;成绩包括作业情况、独立作业、考试及各种竞赛活动成绩等;每周得分情况由小组长上报,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核实后由值日班干部统计,每月汇总一次。

(三)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如果只竞赛不反馈,久而久之,比赛只会流于形式,不了了之。竞赛对学生的反馈形式主要有:上台汇报,每月值日班长在读写课上反馈竞赛结果;上墙公布,每月结果用小红旗的形式及时在宿舍区公布;组内公开,小组长向班委提出申请,利用课余时间召开小组会,分析比赛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集体寻找对策;班上奖励,期末班委汇总个人、小组得分情况,评出优胜组、优秀组长及各种单项奖。有竞争就会有压力,在竞争中,不同个性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情绪,有的因连连获胜而沾沾自喜,有的则因屡屡挫败而灰心丧气,此时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以保证竞争的良性循环。

三、“竞争合作”模式成效

笔者将“竞争合作”模式应用于班级中,经过一年的实践以及对比分析,“竞争合作”模式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也非常明显。

(一)实现了全员激励

“竞争合作”模式激发了大学生高昂的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竞争合作”模式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管是同层竞争还是异组竞争,每位学生都在为个人或小组荣誉而努力学习、工作,竞争促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愿意与同学交往、合作,乐意为小组、班级服务。

(二) 形成了相互帮扶的氛围

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竞争合作机制很自然地使小组成员为了共同利益而产生荣辱与共的互赖关系,有人把竞争组称为“共生圈”。组员除了教育好自己外,还与组内的其他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监督,各自从异于己优于己中不断完善,为实现共同目标,获得共同荣誉而奋斗努力。因此,每到课间或放学,总能看见同学们讨论问题或相互帮扶的情景。

(三)促进了合作意识

“竞争合作”模式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有利于营造和谐、文明、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负责,学会了对同学、班级、学校负责,学会了协调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增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萍. 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青年文学家,2010(03).

上一篇:“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下一篇:借钱协议(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