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活动

2024-05-14

初中化学教学中活动(通用6篇)

篇1:初中化学教学中活动

初中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

摘 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阐述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以期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翻转课堂;初中化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98-02

前言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传道授业”,还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让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翻转课堂是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学生也能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翻转课堂的使用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优化,使化学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翻转课堂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1],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呢?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只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知?R,而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则是在课前。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学习化学知识,而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中,可以是讲解化学知识或化学实验的微视频,与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有关的参考资料、网站地址,也可以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总结,如解题方法、误区警示等,还可以是相关专题练习等。教师所提供的资源,不仅要包括基础资源,还要包括扩展资源,能保证所有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要满足个别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其中,微视频是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中最常见的一种。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多、碎、杂,重在培养学生化学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因此不利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且化学的微观世界比较抽象,有些并不是依靠教师精彩的讲解就能让学生了解的。而微视频则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的微观世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且微视频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百闻不如一见”不是没有道理的。由此可知,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便不能草率。

在制作微视频时,一个课时一般准备1~3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5~8分钟,一个视频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小实验,甚至会把一个实验根据不同的考点分为2~3个视频。视频的内容重点要突出,视频质量要高,让学生明确通过这个视频需要掌握哪个化学知识或实验,甚至是一个化学实验中某一个高频考点。为了使学生对视频更加“亲切”,教师有时也会录制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供学生学习之用。有能力的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还可以浏览教师所提供的扩展资源,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前部分个性化较强,让学生的学习不仅自主,还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进而提升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所形成的问题为课堂探究提供了素材和方向[2]。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课中则是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应用能力,也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课中不仅要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在课前学习中所形成的问题,进而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并学会解决相关化学问题。在课中的教学方式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合作探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由教师所安排的任务或问题,由各个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与小组同学自由讨论,在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或问题的前提下,还可以探究在课前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教师应聆听学生观点,对一些特殊问题做记录,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但刚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时,笔者发现在这一阶段很难控制,要么有的小组讨论声音很大,影响到其他小组;要么小组安排不合理,致使有的小组没有纪律,或者没人发表意见;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课堂像菜市场,学生太过自由,讨论的问题也完全脱离教学内容。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要想好应对方法,也要在实践中慢慢积累解决的最佳方案,保证课堂上的一切问题都在可控制范围内,否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鸡肋”。

2)个别指导阶段。在各小组交流、探究时,教师要对各个小组进行个别指导,在小组讨论出现问题时及时提供帮助。这一阶段是对因材施教具体的体现。不同的小组在合作探究中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教师可走进小组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认真为每个小组答疑解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个别指导时要注意引导,既“授之以渔”,又注意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巩固提升阶段。在各个小组的问题基本解决后,教师安排的是对重难点知识的巩固提升练习,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提升解题应用能力。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的,也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题前要搜集大量资料,确保试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让学生能通过一个试题掌握一类试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好的学习方法或解题方法,不仅要在小组内分享,更要在班级中进行推广,以便增进生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全班的化学技能。

4)总结反馈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各个小组代表总结本小组在课堂中所取得的收获或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对各个小组产生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本课时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然后对各个小组、学生个人或课堂整体进行评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当堂解决,对费时或与课时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可安排成课后作业或在课余时间讨论。在评价时要注意多元性和公平性,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翻转课堂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应用时要紧随教育变革的步伐,保证自己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深入理解翻转课堂的关键点[3]。下面以“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例,阐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翻转课堂的应用。

课前学习教师安排的课前学习包括两部分:观看微视频,课前练习。制作的微视频时间是8分25秒,在视频中先是详细讲解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个系统的认识,掌握书写步骤,了解书写要点;然后用具体的实例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来具体说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快速书写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反应,以及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最后,总结数学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个原则,简单介绍?字只?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课前练习则是安排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其中穿插有违反客观事实的反应,并要求学生提交自己的答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检测情况,找出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为课堂内化做好准备。

课中内化 在课堂上,首先把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让其中一个小组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步骤,让其他几组进行补充。接着,就提出问题: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有何关系?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配平有何意义?什么情况下,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不能标出?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同时解决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当发现小组内交流出现误区时要及时提出,并引导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各个小组交流讨论结束后,给出相对于课前预习难度较大的练习题,让各个小组协作完成。然后,各个小组选出代表对讨论结果和习题答案给出明确的结论,在遇到不同意见或答案时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甚至引发激烈的争吵,进而得出全班都认可的答案。课堂的最后则由教师总结本课时重难点,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配平方法。

课后发现 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习化学知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有很大提升,课堂上不用再花多余的精力来维持教学秩序。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翻转课堂毕竟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期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学生在课前学习中主动性不高,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合适,等等[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明确翻转课堂的优点,更要知道翻转课堂在实施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进而通过不断改进、优化,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为化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佩.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2]徐春燕.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内涵和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0).[3]林宏彪.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1):148.[4]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作者:王海东,淄博市临淄二中(255400)。

篇2:初中化学教学中活动

一、会议概况:

本次活动分为二部分,其一是听课;其二是省化学教研员讲解听评课的原则与方法。共计20节课,听课地点安排在青岛市二十六中,每天安排七节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本次参评老师讲的为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最后安排了省教研室卢巍老师的评课。

二、会议内容

三天的时间听了二十节课,这些课各有千秋,但各位教师对于新课程的新理念把握得比较准确,都有较高的素质。这体现在老师声音甜美,语言精炼、准确,富有启发性,注重了方法引导,采用多种手段,特别多媒体运用上,充分发挥了其重要作用,都注重了探究性学习。如讲《酸和碱的性质》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大都先按课本投影出镁条、生锈铁钉、碳酸钙、氯化铜溶液,然后让同学们猜想,设计方案证明。在书写方程式是引导学生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在讲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时,先探究出出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恒定值,然后探究方程式式计算的步骤与标准格式。注重创新,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博兴乐安实验学校的许立静老师,在讲解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放热时,在烧杯的底部事先用蜡烛粘上一小木块,从小木块的脱落让学生感悟。二是教学设计的创新,例如在讲解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时,我们东营市区三中的李静老师,打破教材的编排,先讲酸的化学性质后讲物理性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注重对知识的的挖掘深,如李静老师讲酸的性质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时,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注重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讲第四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时,邹平县礼参中学的卢静老师,用邹平到青岛用汽油和用水做汽车燃料做比较,做到了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整节课前后呼应。

卢巍老师评课原则:

1、每一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大智慧,不能是小聪明。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思想,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2、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策略是否得当。老师要有改革的意识,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

3、看教学活动组织的好不好,是否有效。教学活动要多层面,但并不是活动的多就是课容量大,要据活动实效性而论。

4、综合评价,主要看教学目标达成度。目标的确定要大手笔,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目标达成一部分也是好课。

三、学习收获

通过学习我感到,教学是一门艺术,好无止境。老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与时俱进,超越自我。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熟练应用多媒体,使我们的教学变的五彩缤纷。

2、大胆放手,勇于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在教师的讲深讲透,也不在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做过细的指导。关键在于钻研教材中,在组织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把学生当作“人”,要放手把学习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

3、关爱学生,提高亲和力。

教师对职业要有幸福感、责任感。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正在成长的人,乐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心灵沟通,成就自己的事业。

4、加强自身研修,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及时了解新科技知识,把握当代教育前沿的动态,不断增加自己的积淀,要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要多动手做一些实验,努力提高自已的基本功。教学中要学会反思,更要善于反思。在观课议课,对话交流中开展反思,通过写教育日志、教育故事、教学随笔等方式搞好反思。反思能有助于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更快的成熟起来。

四、工作打算

本次观摩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促使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今后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如语言表达、制作课件、与学生的亲和力等。

⑵认真设计每节课,要有大智慧,从长远角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

⑶每一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对应策略。

⑷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按老师预定的轨道前进。

⑸在教法上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不能怕浪费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有创新能力,培养合作能力。

篇3:初中化学教学中活动

1 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 一定要有推动个人去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 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 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 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 产生厌学情绪。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 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化学问题, 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 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我注重创设问题情景,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景中来, 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钢铁的生锈与防锈》这个课题的教学中, 教师先展示一把锃亮的铁钉, 接着再展示一把锈蚀严重的铁钉;紧接着再展示一把崭新的铁锁, 同时展示一把因锈蚀用钥匙怎么也打不开的铁锁。并说:大家说, 可惜不可惜啊?学生答:可惜。接着教师用媒体展示钢铁生锈的视频资料, 让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因钢铁锈蚀造成的巨大危害的事实给学生一个深深的震撼, 接着提出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

从实物到资料, 从生活到化学, 学生感觉比较亲切, 同时给学生一种震撼, 激发起学生强烈地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渴求。以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探究欲。

2 在知识的形成、应用中,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针对以往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情况, 初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要求实现从“读化学”、“听化学”, 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转变,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 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 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 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 诱导学生深入探究。例如:

我在准备铁丝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时, 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 铁丝表面竟出现了暗红色或变黑了!如果让学生做出这种实验现象, 就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严重的干扰。面对这种情况, 是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吗?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产生这一干扰因素的原因。结果收集到以下信息: (1) 铁丝的含碳量过高, 使生成的铜中可能混有碳而显黑色。 (2) 铁丝的表面镀了一层锌, 放入硫酸铜溶液时发生了锌和酸的反应 (说明:锌和酸反应时表面会变黑, 我们制硫酸铜溶液时为了抑制其水解, 往往加入几滴硫酸) 。 (3) 可能是氧化铜。 (4) 硫酸铜溶液可能太浓, 反应速度快, 使生成的粉末状的钢在铁丝表面排列不均匀, 造成颜色变暗 (说明:学生可能是联想铁和铁粉颜色的差别而得知) 。听到学生提出的种种设想, 我又启发学生怎样做才能排除这一干扰现象呢?一位学生的做法是:先用稀盐酸浸泡除去镀层, 再用热碱液清洗除去油污, 最后用砂纸打磨光亮。经过这样处理过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 再无变黑现象发生, 使这部分教学顺利完成。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在“做科学”中,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注意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和课堂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从而真正体现“从生活到化学, 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宗旨。生活、生产实际中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道理, 它既是我们学习的资源, 又是我们拓展、利用知识的场所。例如:在学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 我要求学生课后利用身边的物质、用品, 进行再探究;在学习“水的净化”后, 布置利用身边的材料, 自制简易净水器;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 我又要求同学们自己寻找药品及装置的代用品, 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 利用身边的物品支取氧气, 并写出小论文。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究活动, 既可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风, 树立对社会、自然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 要使我们的探究活动更加有效,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 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所以, 我们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科学探究”永远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主题, 探究必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 要安排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其中, 亲历过程, 自主地、充分地、有效的开展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资料

摘要: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这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中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活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版初中化学课程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任宝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自主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组织

关键词: 自主互动 初中化学教学 尝试 实验 探究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自主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开展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所以,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要立足于教材,通过组织多种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主实验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高效的课堂中找到化学学习兴趣,进而为高效化学课堂的实现作出贡献。因此,本文就以下几种自主活动的组织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进行论述,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1.组织自主尝试活动

尝试活动是指让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之后经过自主学习、讨论、尝试解答等环节进行学习,这样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高效化学课堂的实现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对相关练习题进行解答,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例如: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更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理解,本节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活动。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电解水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用上节课所学的化学方程描述这一变化,并总结出化学方程书写应遵循的规律。之后,组织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对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正确书写,例如:

(1)□Fe■O■+□CO■Fe+□CO■

(2)□Mg+□CO■■□MgO+□C

……

组织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尝试练习,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才能正确书写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更全面地了解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同时加深印象,提高能力。最后,我针对学生尝试练习、尝试活动进行了点拨,并对本节课重点进行了讲解,并将“写、配、标、等”的写作步骤进行明确,确保本节课教学目标高效实现。

2.组织自主实验活动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并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背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导致大部分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科学素养得不到提高。所以,课改下,教师要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平台的搭建引导学生在自主操作、主动实验探究中掌握基本化学知识。

例如:教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在本节课化学实验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烧杯、玻璃棒、滴管、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等实验器材,自主按照教材中的过程进行自主实验。但实验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并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后,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实验,思考:为什么要滴入酚酞溶液?反应前后的溶液颜色有怎样的变化?思考:酚酞溶液能否换成紫色的石蕊试液?等等,组织学生边思考边进行实验,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涉及对相关问题进行验证。可见,这样的自主实验、自主验证过程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而且能使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形成基本的化学素养。

3.组织自主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中掌握基本的化学素养,进而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对封闭式教学课堂的打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进而为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例如:2004年4月,南昌某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小龙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氯气的资料,得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能溶于水,且能与水、碱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液氯泄漏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合理的是?摇?摇?摇 ?摇(填序号)。

A.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跑C.逃生时应往低处顺风跑

(2)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摇?摇?摇 ?摇以减少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3)液氯泄漏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安全大检查.请你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摇?摇 ?摇?摇。

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系的开放性试题,学生自主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发散,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于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来说,我们要认真学习课改下提出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通过组织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为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作出贡献,进而真正确保学生在自主化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题:“美丽”的松花江 设计者:同江二中 张怀宇 2012、10、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会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或者酸碱度,会用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化水。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实验为主,共同探究东湖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同时鼓励学生人人争当保护家乡环境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的松花江水曾经它是多么的清澈美丽,可它那曾经的美丽现在却已离我们而去。它可以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围绕松花江水讨论,发生争议,发表看法: 看法一:“美”-----小桥、杨柳垂荫

看法二:“丑”-----水太脏,有点臭(水质污染严重)看法三:她本来很美,可惜现在被污染了。看法三:我们有责任治理家乡的水。

一、提出问题:

水质污染严重,有待治理。

二、活动与探究:

(一)提出实验方案: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击中要害,我们的确要治理,但要治理首先要知道水质情况,分析污染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质分析的实验方案。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较典型的板书列举)。

1、用石蕊、酚酞试剂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其水溶液的酸碱度;

3、用过滤的方法分析其不溶性杂质;

4、用加明矾的方法来除去水中的杂质;

5、用加活性炭的方法来吸附水中的杂质;

6、用煮沸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7、用蒸发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杂质;

8、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9、加入化学药品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如:HCl NaOH CuSO4)

(二)学生实验操作:

1、取水样、准备实验器材。

2、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及时进行指导。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三)各小组分别汇报实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报告一:

实验名称:测定江水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目的:了解江水溶液的酸碱度,为治理江水质污染提供依据。

实验用品:烧杯、表面皿、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1、取一张PH试纸平放在表面皿上,2、用玻璃棒将江水滴到PH试纸上,3、待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点评: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做的很成功,实验操作很规范,如:注意到将PH试纸平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将江水滴到PH试纸上,等等。分析结论也正确。

报告二:

实验名称:分析江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实验目的:用过滤的方法分析江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了解江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含量,为治理东湖水质污染提供依据。

实验用品:烧杯4只、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台、胶头滴管、表面皿。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1、用漏斗、滤纸制过滤器

2、连接装置

3、过滤

4、将滤纸放到表面皿上。1)滤纸上有绿色、黑色等固体杂质,2)滤液澄清,带点绿。

点评:第二小组的同学所做的实验比较复杂,但做的很成功,实验操作也比较规范,特别是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等需注意的要求,都做的很到位,分析结论正确。建议:能否再通过进一步实验来测得江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含量?这样会更有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归纳整理:

1、量取待过滤液体的体积;

2、称量滤纸的质量;

3、将过滤后的滤纸烘干,称得其质量。

4、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三、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

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分组实验,得出了许多有用的科学数据。接下来我们根据实验数据来分析东湖水体污染的原因。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归纳、整理。

1、化工厂废水的任意排放

2、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附近村民生活垃圾的堆放导致池水变黑发臭,显碱性。

四、治理的建议方案:

1、禁止化工厂废水的任意排放

2、禁止随意堆放垃圾和排放废水;

3、加入少量的酸中和碱性;

五、小结:

同学们,家乡环境的改善要靠我们。今后,社会环境的改善更要靠你们,这是你们的责任也是义务。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题:废旧垃圾再利用 设计者:同江二中 张怀宇 2012、12、6 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丢弃很多垃圾,数量触目惊人。这些垃圾,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会引发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我设计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试图通过该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在自己身边废物污染的情况;知道该如何减少危害,并变废为宝;如何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并以此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案例构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在自己身边废物污染的情况。

2、通过相互交流寻找到一些减少垃圾危害,变废为宝的金点子。

3、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二、教具、学具:

旧报纸 易拉罐 塑料瓶 玻璃瓶 药盒 废布 胶水 针线 彩笔 双面胶 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统计每个人家中的垃圾类型,做好统计。

2、观察周边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3、安排学生用照片、漫画、统计表等形式汇报废物调查情况。

(二)活动过程:

1、画面导入

教师分别向学生出示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一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图片的差别带动了学生心理上的强烈对比,美好干净的环境令人愉悦,而浑浊肮脏的环境令人作呕,学生在情绪的对比中更能深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为此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调查反馈(1)你调查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学生说时,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于黑板上)

家 庭:剩菜,剩饭,废纸,废旧电池,一些坏掉的物品等;

菜市场:果皮,菜叶,动物的内脏羽毛,塑料袋等;

商 店:废纸,废弃的物品,包装袋等;

工 厂: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

建筑工地:建筑材料等;

(2)同学们调查得真详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用录像演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污染)

(3)交流展示同学们拍的照片或自己画的漫画。

(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4)大家了解到了许多环境污染的现象,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污染有什么危害呢?请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课前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调查,并以照片、漫画、数据收集等形式在活动中加以展示交流,让被污染的环境走进课堂,使之具有真实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环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并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综合实践能力。)

(5)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 垃圾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污染大气(2)污染水源

(3)污染土壤(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3、环保大行动落实我们在认识了垃圾的类别和危害后,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地球妈妈的健康,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一片天地,保护环境,保卫地球。现在我们就用我们的智慧,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寻找拯救环境的良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分享。(1)以小组为单位,创写环保的公益广告。

(2)在校园里开展“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签名活动。(3)在校园里号召大家合理丢弃垃圾,不要污染环境。(4)在班级开展一次爱护环境的演讲会。

4、垃圾变废为宝的制作和展示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装饰,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

(1)取出一些废弃物:旧报纸、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等(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2)请你发挥想象,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

(组内讨论,自己思考)

(3)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教师要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帮助学生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制作,并维持纪律。对于速度较慢的学生要进行帮助和提醒。如果有的学生制作完成,可随时展示,及时表扬。通过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动手制做水平,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创新精神,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4)活动后展示作品,评出各奖项。

作品举例: 雪碧的瓶子改制成的花篮,旧报纸做的灯罩,碎布条做成的拖把; 易拉罐做成的烟灰缸;没用的CD做成的装饰门帘;小药盒做成的针线盒;

同学们的手真巧,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

请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要求大家保护环境的话语,然后评出最佳创意奖和优秀奖等若干奖项。(设奖的目的不仅肯定了同学的智慧,也激发了他们创新发明的兴趣。)

(三)活动总结

环保及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环保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付诸每个小小的行动,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建设,珍惜任何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我们的头脑思考,我们的心灵体会,把废弃物中可以再利用的丰富资源,用我们的聪明智慧与灵巧双手,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力!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吧!

(四)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不意味着我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行动也宣告结束。相反,我们应该通过此次活动,更加积极地加入到爱护地球的行动中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爱护环境,并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你在这次活动结束后,还会继续怎样做呢?

(1)争取多一点时间和机会呼吁全校师生行动起来;

(2)留心观察,发现有严重污染的环境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向社会中的各界宣传环保知识;

(4)严格监督自己以及身边的亲人,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增强环保意识。设计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这样虽不一定有明显的外显结果,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这不正是最好的“结果”吗?使我惊喜的是,给学生的一缕阳光,让我收获到了无数灿烂的太阳!

以前,总为学生设计的太多,总想当然地把学生想象成种子,自己是土壤。但在这次的整个活动中,孩子自己走入生活,走入社会中去,用他们智慧的双眼去找寻环境的污染,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整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参与,发现,思考,真正享受了综合实践课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收获。我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面对他们亲手用垃圾改制成的一件件可爱的作品的时候,我意识到,孩子们需要这样的实践机会成就他们的双手和大脑。我更惊讶于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道德,有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可能并没有重视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没有重视保护环境,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地反省,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人。令我倍感欣慰。

篇6: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活化学

摘要:初中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的紧密,新课程强调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本文探讨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渗透生活化学,并从化学教学现状、化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学的重要性、实施生活化学教学的几点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生活化学、课前导入、课堂教学、兴趣、实验、方法

化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化学为生活做出了做大贡献。化学可以让我们了解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可以发现创造新的物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绚丽多彩。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已经整整28年了,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深厚的情感,对初中化学这门课程也有些感悟。感受到了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教材在不断的更新,融入更多新的元素,改编更贴进生活。把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体现了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生活。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现在化学教师也在积极的学习生活化的化学教师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是初中三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初中化学内容多,分散,考的知识也是比较零碎的。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基本操作,水和空气时会感到很有趣,到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开始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有点跟不上了。加上在中考的压力之下,初中三年级的课程安排是非常紧张的,由于短期内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很难发生根本性变革,初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短期效益,没有意识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素材和各种教学设备,尤其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基础实验设备是展开生活化化学教学的必要硬件条件。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硬件环境和生活化教学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的,大部分学校都缺乏专业的教学素材和配套的实验教学设备,这是影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单

一、教学案例不够新颖、教学设计创意性不足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很难达到素质教学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化学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这种现象急需得到改变。

二、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方法更丰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化学教学中能自然的导入新课,对新的知识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把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事实与化学教学相联系,将生活中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兴趣融于教学。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巩固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将身心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学的几点做法

(一)、挖掘生活素材,课前导入生活化

新课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引入,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化学教学中课前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开始,学完知识后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学完一个新的知识后也不容易忘记。化学教师需要留意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教学,做生活化学的课前导入。课前导入生活化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有以下几种。

1、生活中的故事导入新课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时,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我跟同学讲了个死狗洞的故事,讲之前给同学们提个要求让大家来当侦探,学完知识后,破下案如何?学生们开始侧耳倾听了,在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个奇怪的山洞,凡是人牵着狗进去,人安然无恙,而狗却莫名其妙的死了,有人说这是专门吃狗的魔鬼在作怪。真的是魔鬼在作怪吗?侦探拿着火把走近山洞,只见洞顶有许多倒挂的钟乳石,地上长有许多石笋,还很湿的,除此之外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侦探把火把接近地面,这时火焰渐渐变小,最终熄灭。“魔鬼”有哪些性质呢?那我们接下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把这个知识学完后我们再来解释下为什么?

2、利用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导入新课

很多老师说,初中化学的第一课,序言上好这课很重要,直接给学生留下化学的第一印象,是学习化学简单还是复杂呢,是有趣还是乏味呢。这第 一课可以用生活中的趣味实验(魔棒点灯)开始: 师:同学们我们点燃酒精灯用什么点啊? 生:火柴,打火机

师:我用这个把酒精灯点燃,看能否成功(此时手中举起玻璃棒),我把玻璃棒在旁边的浓硫酸和高锰酸钾中蘸了下,用玻璃棒连续点燃了三只酒精灯。生:学生注目观察,有些学生惊讶了,玻璃棒点燃酒精灯了。有些眼尖的学生说老师我看见你蘸了什么东西。

师: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了化学就知道了,这是化学的魅力。

3、利用新闻导入新课

新闻报道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更赋有时代气息和挑战性,一些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发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素材。当学到到浓硫酸的性质的时候,我通过展示“载30吨浓硫酸槽罐车侧翻泄漏”新闻图片导入新课。

中国新闻网报道:2016年11月21日下午,一辆载有30吨浓硫酸的危化品槽罐车侧翻并发生泄漏,高浓度硫酸扩散并形成酸雾。事发地位于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往伙牌镇方向新316国道与207国道交叉路口处。当天下午1时20分,襄阳消防襄州中队接警后赶赴现场。此时,槽罐车罐体顶部已破裂,硫酸正从破裂处流出,罐体周边马路已被高浓度硫酸腐蚀,周围20米范围内弥漫着浓烈的刺鼻味。根据现场情况,消防官兵一方面实行交通管制,一方面用生石灰对泄漏出来的浓硫酸进行化学中和,对已经流失的硫酸进行拦截。同时,调派三辆吊车对槽罐车进行起吊。

高浓度硫酸扩散并形成酸雾,消防官兵紧急处置

这些真实的事件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新课教学生活化

化学知识有些是纯理论,既难理解又难记忆。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用与化学概念、原理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减少理论知识的枯燥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氧气的制取这个知识点讲解的时候,采用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氧气的制取思路是,反应药品及反应原理,确定发生和收集装置,实验步骤,检验和验满。我举了生活中做菜的例子,制取氧气就像做菜一样,你今天要做什么菜,是炒菜、炖菜还是凉拌菜?(反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的确定)就要选择什么锅来做,是否加热(发生装置的确定),菜做好了用什么来装?(收集装置的确定),然后就是实际的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了。对比生活中做菜的过程说明实验室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到的仪器的用途,学生自己以后制取其他的其他也用相同的方法,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了。这样后面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就轻松很多,学生在解决气体制取这类题时就感到比较容易了,而且还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2、难记忆的知识利用生活实例,使记忆容易化

初中化学很多知识需要记忆,熟记知识后才能得到应用,化学记忆内容多,那么可以利用些生活中的例子,使记忆的知识贴近生活,留下永久的记忆,让学过的知识可以得以再现。在教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时,要求学生记忆实验的步骤,可以把每个步骤用一个关键字总结就是:查(茶),装(庄)、定(定)、点(点)、收(收)、离(利)、熄(息)。理解成茶庄定点去收利息,这样学生记忆起又方便也不易忘记。再如,在教学地壳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有氧、硅、铝、铁,可以把它记成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养闺女贴(心)。这样记忆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学生基本都答对了氧化铝。这样归纳后,学生很快根据生活实例记住了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在以后的运用中

能迅速从头脑中调出,并很难忘掉。

3、寻找生活教具

在教学中,我们有很多实物可为我们服务的。实物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清楚直观的看到现象,加快知识的接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长期有效地认知,更为重要的是学习热情的高涨。化学实验中要用到很多仪器,生活中很多可以找到替代,例如:筷子可以代替玻璃棒,玻璃杯可以代替烧杯,滴眼药水的瓶子可以代替滴管,注射器可以代替长颈漏斗等。生活中的用品代替实验仪器更能让学生们理解这些仪器的用途。还可以利用生活用品自制教具,在教学水的净化方法的时候可以自制净水器来讲解净水的方法,每一步的作用。自制的教具使教学更形象,更贴近生活,增加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用小石头,细沙、木炭、蓬松棉自制的简易净水器

(三)、课后练习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了知识后就是要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如果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课后练习应该体现生活化,更有实际的意义,对所学知识也是种巩固。

学完第四单元爱护水资源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以水为标题谈谈你对水体污染、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的措施“写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与生活相关的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种培养,学生更能体会水的宝贵,会更加爱护水珍惜水资源,比老师一直在讲台上讲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水资源来的更真实,也能体现学生的想法。在二氧化碳学习完后,我会让学生回家用家里常用的调味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第二天反馈的情况是有些同学用醋,说醋是醋酸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反应,有的同学说在水壶里煮两片干柠檬,发现煮柠檬茶的时候水垢就没有了等答案。这个作业得出的答案让我很出乎意料,因为学生能找到很多解决办法,也为以后学习酸和盐反应作了铺垫。课后练习的生活化,不仅使学生作业发生了改变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完成的作业也具有了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结束语

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高效课堂,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生活化学也是提升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动脑动手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更应强化生活化教学意识。虽然像我们年龄较大,喜欢墨守成规不太容易转变的老教师来说,接受新的东西可能要吃力,困难些,但我也愿意去学习,在生活中收集和化学有关的素材,应用在教学中,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教师们应该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化学。参考文献:

上一篇:秋季开学工作部署会讲话稿下一篇:工商局监察室主任的个人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