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管论文

2024-05-24

食品监管论文(共6篇)

篇1:食品监管论文

努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谱写食品药品监管新篇章

近日,XX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十一五”规划时期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1年的工作和“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施项目,为努力在新的起跑线上谱写食品药品监管新篇章。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是我局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上有着不平凡的5年,在上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职能,把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和用药安全有效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了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要务,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局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形成了科学监管食品药品的监管理念。正确处理好群众利益与商业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食品药品安全这一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了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进一步好转。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创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实现了100℅的药品网点配送覆盖的药品供应体系,消除了全市药品供应盲点,达到了“农民买药不出村”的目标,药品质量整体水平明显上升,药品价格普遍下降,供应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公众对以“临床必须、质量稳定、价格低廉、供应保障”特征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明显提高,100℅的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药品监管网络,消除了监管盲区,药品监管覆盖率达100℅。2008年获全省农村药品“两网”先进单位。

药品监管方式向科学化转变。由过去的人海战术、救火式监管转向电子化、预防性为主的良性监管,有效杜绝了药害事件的发生。为适应新形势,我局积极探索监管新思路,加强信息技术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监管的技术含量,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实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远程在线监控,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质量管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药品稽查,以“药品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系统”为载体,稽查人员通过无线通信网络现场快速检索药品质量信息,排查药品安全隐患,有效地提高稽查工作效能,降低药品安全风险,提高药品安全水平;建立药品快检室,添置必备的快检设备,利用现场快检技术筛查可疑品种,有针对性抽样,提高药品抽检阳性率,为查处假劣药品提供技术支撑。

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和谐型、廉政型机关。几年来,我局始终坚持把创建一流班子、打造一流队伍作为目标,通过抓班子建设、抓学习培训、抓制度建设等措施,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执法工作中,我局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查处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在案件初审与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时,认真做到“十看”,“四把关”及“人性化执法”,实行调查取证与审核决定分离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对每个案件的处理从立案、处罚到最终结案都层层把关,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几年来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未发现有重大差错,无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无一起因不作为和乱作为引起不良影响的案件。

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按照控制源头、分层管理、反应快捷、控制到位的原则,我局围绕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卫生院和药械批发企业,利用电子监管网络,建立了分层分级管理的快速排查模式,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将核查信息通知到所有涉药涉械单位,快速控制“问题食品药品”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了《XX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XX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并成功举办了“XX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演练”,“XX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活动。

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五年来,我局共出动检查人员3000余人次,辖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覆盖面100℅,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272件,涉案物品总值42万余元,查获假药73批次,劣药 128批次。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针对药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措施,重拳出击。几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药品GMP和GSP专项检查、药品质量、药品购销渠道、违法药品广告、非药品冒充药品、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做好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对市、乡、村三级药品经营、医疗网点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全覆盖。五年来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25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1份。

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我局积极开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和“食品安全放心乡镇”工作,认真组织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协调农业、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开展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五年来检验食品及餐具13000余批次,对不合格食品依法进行了处理,使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我局与政府办、卫生、工商等部门联合成功处置了“三鹿”奶粉事件。

对今后的五年,我局在食品药品监管作了进一步的规划。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政务管理和效能建设等各项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监管机制;强化药品经营企业监管;进一步巩固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和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特殊药品和疫苗的监管机制及信息网络,实现对特殊药品和疫苗的经营、使用的全程监控。在食品方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和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餐饮消费环节、保健食品、化妆监管等相关配套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大对餐饮消费环节、保健食品、化妆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安全责任意识,为努力在“十二五”时期开创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开创新局面续写新的篇章。

篇2:食品监管论文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六个强化,六个确保”加强食品药品监管

一是强化学习领会,确保认识到位。集中一段时间系统、全面地学习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精神,准确把握报告的精神实质,把思想统一到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来,把力量集中到推进下半年各项工作上来,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确保职责到位。认真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确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要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作为,奋发进取。三是强化监管网络,确保组织到位。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责任网络;加大政府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协调力度,促进新增监管机构设置、人员尽快到位。四是强化监督执法,确保监管到位。结合新形势下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特点,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监管举措。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频次,开展暗查暗访,实施重点抽检,采取重典治乱,加大查处力度,对在食品药品监管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按“五不放过”原则,一查到底。五是强化工作投入,确保保障到位。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个人价值追求与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融为一体,振奋精神,团结鼓劲,全身心投入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来;加大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的落实力度,确保检验检测经费落实到位,促进全年检测任务的完成。六是强化宣传培训,确保舆论到位。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坚持开展好“食品药品安全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道德意识教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两支队伍的素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动态、重要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扩大宣传面。

篇3:食品监管在路上

获悉, 近日由北京市工商部门推出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信息公示系统”率先在海淀区66家大型商超及12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亮相。该公示系统由互联网实时发布更新, 包括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公告、下架信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等内容, 不仅时效性强、信息量大, 使消费者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食品安全信息, 还能及时消除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不准确信息。这着实是加强食品行业监管工作的一项有利举措。

近些年, 食品问题事件的大量涌现, 导致了群众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据有关调查显示, 对于近两年发生的食品行业相关事件, 专家、消费者及媒体的看法与判断存在明显差异。专家表示, 在这些事件中, 仅有一少部分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群众对此的反应过于敏感。究其本质, 这些都源于信息传播的不对等。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再加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甚至缺少专业媒体的正确引导, 导致群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高度敏感, 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现阶段, 消除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加强风险交流与沟通是当务之急。一方面, 相关部门及协会针对群众开展了食品行业科普活动, 进一步提升群众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 政府广开渠道, 提升了监管信息的透明度, 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及消费权益。从近来曝光的各种食品问题可以看出, 政府对于食品领域的监管已然加大了力度, 而且对于问题的发生, 也正视其存在, 并积极寻求解决出路。我们看到了这些进步, 可以预见, 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我们就一定能看到想要的风景, 只要我们多些耐心, 再多些信心!

篇4:食品监管论文

一、欧美食品安全监管特点

(一)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特点

欧盟食品安全局是欧盟官方机构的成员单位,却是一个独立的科学性食品安全机构,由一个独立的管理公司进行运营,该公司的管理对象不代表任何政府、组织和部门的利益,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了安全监督的公正与透明。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监督整条食物链,根据最及时可靠的科学信息和数据,提供客观而独立的的科学性建议。这些建议是欧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石,也是欧盟各成员国及有关机构决策者和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防止欧盟食品安全局对食品安全问题所做出评估被利益集团所左右,以及可能出现的腐败、渎职行为,欧盟食品安全局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以保证其科学工作的独立性。首先,所有的科学专家必须在网上声明其年度收益。其次,其科学委员会和评价委员会给出的所有最终建议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每位成员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利。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论证过程的公平性,防止出现偏袒性建议。最后,欧盟食品安全局一直在其网站上发布各种决策建议、议事日程、备忘录和其他重要的文件,播出重要会议和讨论的过程,确保其工作和程序的透明度。

(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特点

美国同我国一样,食品安全的监管由多个部门协同负责。因此,监管机构相互之间职责明确,协同配合就是监管高效务实的保障,否则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懈怠等渎职情况将层出不穷。美国实行多个机构联合监管的制度,在地方、州、联邦政府各个层面建立监视食物生产和流通的互相制约的监控体系。这些食品安全監管机构的责任由地方、州和联邦法律、指南和其他法规规定。这些规定十分具体,详细到哪些人员只能监管一种食品,例如牛奶或海鲜;哪些人员的权限只限于某个特定的区域,或者有的人只负责一类食物机构,如餐厅或肉类加工厂。1细致规定明确了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高效务实。

二、我国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现状

1、养鱼执法,执法为利

在目前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和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工作目标变成了完成“创收”任务,进而造就了养鱼执法,执法为利的怪现象。在“瘦肉精”事件中,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的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而畜牧监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只管收钱,尿检的样本都是养殖户自己收集。在生猪的运输环节中,本应起到检查作用的省界检查站只要交钱,一律放行通过。2由此可见,各个环节的监管在执法为利的指导下都成摆设,只要交钱问题猪肉也可以一路放行。

2、监管不作为,以罚代管

食品安全监管不仅牵扯到众多环节,而且常常需要跨越多个地域,监管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监管部门没有监管的动力,往往以罚代管或者干脆不管。在2011年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在该案中地沟油制售已形成一个涉及14个省的成熟犯罪网络,地沟油收购、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极具规模。然而,在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再到跨地域的犯罪网络时,却始终不见监管部门的身影,非法生产得以长期存在。

3、监管“马后炮”,得过且过

近期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先是媒体曝光,有关部门迅速行动,随之而来的是相关司法程序,事态平息、遗忘,下一次事故曝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总是在媒体将事件曝光,事态严重之后才“如梦初醒”,事故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得过且过。在沈阳爆出的“毒豆芽”事件中,毒豆芽加工厂已经营半年多,并且能够畅通无阻地销往各大菜市场,在公安机关将案件破获之后,工商、质监、农委等监管部门均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

三、国外监管举措对我国的借鉴

(一)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

我国应当效仿美国,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时效性、原始性。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一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不仅要公布食品安全信息而且对于由其组织查处全国性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相关信息要及时公布。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其依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管的信息。地方各具体监管单位则应在第一时间将具体监管行动的信息公布于网络,明确具体监管人员、监管对象、监管结果等基本信息。

(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规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核心法规的《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制的巨大进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已有法可依。而《刑法修正案(八)》中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提出,则更加展现了我国打击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的决心和力度。然而,但受制于我国食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立法技术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加快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尤其是与《食品安全法》紧密配套的相关法规,结束监管中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同时,要出台相应司法解释,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适应标准,便利打击监管渎职犯罪。

(三)加大问责,打击力度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养鱼执法,执法为利;监管不作为,以罚代管;监管“马后炮”,得过且过等现象,必须加大对于监管官员的问责力度,加大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打击力度,以震慑潜在的监管渎职与腐败。要从整体上构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完善以《行政监察法》等法规为核心的行政问责体系,逐步使问责常态化、透明化。要保障问责信息及时公开,防止轻问责、不问责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适用标准,尽快出台相应司法解释,以提高罪名可操作性,保证打击监管渎职犯罪的刑事力度。

项目简介:本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创新项目《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研究》(项目编号:YX11078)研究成果,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刘雯,方晓阳.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J].安徽医药,2005年第1期

[2]“健美猪”撼动河南双汇,“瘦肉精”再敲安全警钟——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给食品企业的启示[J].农业科学技术与装备,2011年第3期

注释:

1刘雯.方晓阳.《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安徽医药》.2005年第1期。

篇5:食品监管论文

食品股2012年工作思路

根据分局办公室安排,围绕市局2012年“提升能力促转变、强化落实促发展”工作思路,为了进一步巩固2011年城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果,以推进城区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核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宣传教育培训,促进监管工作人员认真履职,全面完成2012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拟定食品股全年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依法行政,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管。

重点抓好肉制品、乳制品、酒类、醋、食用油,特别是添加剂的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较长时间、较大范围食品安全问题,在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二)转变工作作风,扎实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继续加大企业培训力度、约谈企业负责人、出厂检验比对、法制宣传、常规监督检查、特别监督检查等活动。组织每项活动全年至少一次,100%覆盖辖区内所有企业,对每个企业每年检查不少于4次,以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创新监管机制,实现科学监管。

全面落实层级监督、属地管理、区域负责的工作机制,逐级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实施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的监管措施。对所有获证企业全部进行分类、分级、分等管理,并建立监管情况汇总目录,每半年充实更新一次,做到有据可查。

(四)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廉洁自律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许可制度。

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许可规范,督促、指导、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做好申报工作,规范自身行为,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坚决抵制吃拿卡风气,按照规定做好食品生产许可的相关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做好相关产品的监管,组织落实生产加工环节不安全食品召回等制度。

(五)加强部门联合,有效推进综合协调。

配合区食安办、市局搞好督导检查,对上级提出的督导意见及时整改落实。按区食安办、市局要求报送信息,力争做到程序合法、时效及时、数据准确、信息完整、材料真实、格式规范。积极推动乡镇基层质监工作站发挥耳目作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实现对基层食品安全,及时有效的检查监督。

(六)加大安全监管保障力度,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保障监管经费,确保有计划地完成生产环节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配合总局、省局和市局完成风险检验抽样工作;按照风险信息通报,做好调查处理工作;结合城区实际对同类产品进行风险排查或集中整治,切实化解风险,积极开展风险检测抽样工作,适时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和质监邀您看企业活动。

(七)按照《山西省政府食品加工小作坊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小作坊监管工作。遵照市政府文件规定的职责分工,全面摸清城区内食品生产小作坊的数量、产品、基本条件等情况,建立监管档案,纳入监管视野,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和方法,实施有效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食品事故。

八、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帮促和指导基层质监站开展协管工作,发挥其作用,全年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培训考核不少于一次,对食品企业负责人、检验人员培训不少于两次。

九、认真做好投诉举报工作,保证做到接报必查,有检查有结果善始善终,推行有奖举报奖励制度,加大生产违法

篇6:食品监管先进经验

安全知识

发布时间:2009-09-23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9月16日,市食监所联合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和徐汇区湖南街道居委,组织两个社区的群众,巡访和参观联华生鲜配送中心。巡访者通过观看企业宣传录像、品牌食品展示厅、食品质量检验室,参观配送流水线,向市民展示本市副食品供应龙头企业在生产组织、质量控制、规范配送等过程的实际操作情况。活动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还向巡访市民介绍了联华品牌对副食品原料定点供应,对蔬菜的农残控制,对生鲜猪肉的瘦肉精控制,对肉制品、豆制品的菌落总数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使市民对政府多年来组织实施的菜篮子工程有了直观的认识。

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成立 黄小路致辞

发布时间:2009-07-30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7月29日,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隆重召开,上海食品化妆品工业重点龙头企业、有关院校、社团组织近200余家首批会员单位参加了会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到会并致辞。

黄小路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食品化妆品的认识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食品化妆品安全引起消费者极大关注。保障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落实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的成立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希望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逐步成为有活力、凝聚力的社团组织,为提高本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确定了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的工作框架及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任务。

静安区质监局错时检查食品生产企业

发布时间:2011-06-15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打违除患”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期间,静安区质监局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实施错时检查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静安区有两家企业的生产时间为夜间和早晨,监管人员在日常工作时间到场时,企业往往已完成生产。针对这一情况,静安区质监局为强化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连续多日在清晨五点对这两家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对企业生产全过程中人员卫生、生产工艺执行等进行监督。检查结果总体良好,但存在诸如人员卫生不符合要求等情况。对此,执法人员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

沈伟民出席加强食品行业质量安全自律管理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1-05-27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上海市行业质量工作促进会组织部分涉及食品生产领域的行业协会召开加强食品行业质量安全自律管理座谈会。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沈伟民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应当转变思路、厘清职责,实现职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市质监局愿意与行业协会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协作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制定行业的质量规范和质量标准,开展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共同提升食品行业发展水平。

会上,市质监局与行业协会共同座谈食品安全问题,探讨如何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协作,使本市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与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相符合。行业协会表示,食品生产安全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将引导和督促企业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协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从人员培训、政策宣贯、诚信自律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市质监局质管处、食品处与市经团联、食品行业协会、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等13家行业协会参加本次座谈。

杨浦区食品生产监督员参与食品生产监督检查

发布时间:2011-05-18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5月17日,杨浦区质监局及区食品生产监督员部分代表一同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开门检查。检查人员来到上海万正食品有限公司,仔细查看了企业生产车间、原辅料仓库、成品仓库和园区中心检验室,详细询问了企业负责人生产情况。监督员对企业卫生情况总体评价较好,表示通过现场近距离参与食品监管,对食品生产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必不可少,但关键要靠企业自觉守法和诚信经营,如何将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的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抓实抓好,让百姓吃得放心,监管部门任重道远。

区质监局通过食品生产监督员一同参与监督检查这一形式,旨在发现目前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不足和盲区,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食品生产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市质监局招募100名食品安全监督志愿者挂牌“上岗”

发布时间:2011-05-09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5月8日,市质监局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督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向社会公开招募的100名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督志愿者将统一挂牌“上岗”,不定期配合参与本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当天,市质监局对首批100名志愿者进行了正式上岗前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假冒伪劣食品识别技能、志愿者工作纪律等。培训结束后,市质监局组织志愿者分批参观了市质检院和光明乳品二厂。

首批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中,有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主管、科研院所专家、居委会干部、酒店餐饮业从业人员、在校大学生等,不少人具有食品安全监管和生产管理经验。在今后1年的“任期”内,他们将履行三种职责:有组织地到社区、机关、学校、企业或通过网络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关注本市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参与质监部门“开门执法检查”,既监督食品生产企业,也监督职能部门执法。

嘉定区质监局推进“红黄灯”食品生产企业帮教工作

发布时间:2010-09-26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9月20日,嘉定区质监局结合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红黄绿”灯公示,召集13家“红黄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召开“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质量分析会”。

今年以来,嘉定区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6.0%,比去年的94.4%有了稳步的提升,但仍有13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由于产品抽检不合格被列入“红黄灯”企业。会上,13家企业从自身入手,寻找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方向,2位优秀企业信息员从企业生产管理出发进行经验交流,检测机构对不合格产品检验情况进行剖析,监管人员从法律法规标准和日常监管的角度分析企业产品质量发生问题的原因。

嘉定区质监局将把“红黄灯”企业帮教工作作为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的一部分,在督促企业整改的同时,开展帮扶,提升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体水平。

市食监所组织开展食品企业专家行活动

发布时间:2010-09-25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9月17日,市食监所组织食品安全咨询、高等院校研究、食品行业协会管理、食品企业技术型等近10名专家,赴酒类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问题交流研讨活动,并现场参观金枫酒业黄酒酒事馆、年生产能力4万吨的“石库门”黄酒生产基地和装瓶流水线。活动中,专家们就酿酒生产工艺、添加剂在酒类食品中科学使用、有机酒类食品生产、酒类食品可能面临的食品安全隐患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嘉兴南湖区推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信息来源:嘉兴市局

作者:嘉兴市局

发布时间: 2010-10-29

南湖区质监分局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安全监管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提炼。通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试点工作,推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监督和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建立了七项长效监管机制来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一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场会制度

为了加强监管者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南湖区质监分局形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场会制度。根据辖区内企业规模大小、区域食品企业类别特点,确定食品生产加工样板企业,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学经验、上台阶”的形式,提升辖区内食品企业管理水平,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明确企业是食品安全主要负责人,推动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二是食品安全“巡讲团”制度

针对辖区内食品企业80%为小企业,法人或者质量负责人的文化素质较低,管理、台帐比较混乱的特点,南湖区质监分局协同嘉兴市食品协会邀请行业内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业法人或质量负责人组建成食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形成食品安全“巡讲团”制度。通过“巡讲团”制度走进企业,开展企业管理交流活动,改进小食品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使企业能够得到发展,能做大作强。

三是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

为了防止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南湖区质监分局在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尤其是小食品企业监管过程中,结合行政执法和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形成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采用“备、核、查、检”(备:建立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台帐,对企业产品使用添加剂进行备案登记,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所用添加剂的种类和具体产品最大使用量。核: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核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所用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剂名称和生产厂家)是否于备案登记的一致。查: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原材料仓库、添加剂台帐(配料表)等进行检查。检:对行政执法中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产品是否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方式,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视程度。

四是食品企业定期培训制度

针对辖区内39家小食品企业法人或者质量负责人的文化素质较低,企业内部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台帐比较混乱的特点,南湖区质监分局会同专家组成员,开展食品企业定期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企业内制度建设、台帐管理,最新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等。提升辖区内食品企业管理水平,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五是夏季畅销食品每月抽查制度 夏季是各种细菌滋生以及有害微生物污染最活跃的时期,是食品安全事故多发时段,同时也包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端午粽子等应节产品大量上市,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夏季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为确保端午期间老百姓能吃上“放心”粽子,南湖区质监分局08年夏季开始,从生产源头抓起,针对夏季畅销食品(豆制品、冷冻饮品、饮用水),节日食品,开展专项抽查,形成夏季畅销食品每月抽查制度,认真抓好夏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夏季畅销食品质量安全,百姓食用放心。

六是创新“1+N”监管模式

为着力解决小食品企业法人或者质量负责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台帐记录混乱,甚至伪造记录的问题。努力改变了大、中、小企业监管要求“一刀切”的问题,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南湖区质监分局不断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首创出了“1+N”工作模式。“1+N”工作模式即企业根据规模大小、生产流程,在各个环节确定一名质量安全责任人,然后在企业流转单签字确认,使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更高,追溯性更强。“1”代表企业法人或者质量负责人,“N”大中型企业代表各流程组成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人(一般为车间主任或者班组长、检验员),小型企业中“N”代表检验员。

七是重点产品监管制度

南湖区质监分局将肉制品,冷冻饮品,豆制品,特别是乳制品列为重点监管。要求企业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完善企业生产台帐,加强产品出厂检验,停产(开工)报告制度。特别是针对乳粉及相关产品使用企业,南湖区质监分局要求企业必须有第三方检测机构作出的三聚氰胺检测报告原件,且产品内不得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同时将不定期核查使用产品批次和检验报告存档对应情况,并开展抽样检测工作,做好监管,使百姓放心食用食品。

十二五”我国食品工业面临四大挑战

信息来源:省质检院

作者:省质检院

发布时间: 2010-11-12

“十二五”期间,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将进入转型与突围期,虽然中国食品工业每年仍将呈两位数的高增长,但是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却面临四大挑战。这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潘蓓蕾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上说的。

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方式将做重大调整。潘蓓蕾指出,就食品工业而言,“十二五”期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以消化吸收为主的跟进式开发,向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转变,这将促成中国食品工业最重要的转型,由此中国食品工业将完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转型与突围。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将强化以食品安全为目标的产业链建设,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将成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新一轮创新的主体。

中国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面临四大挑战。潘蓓蕾认为,中国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关注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四大挑战:一是关注环境污染与粮食安全对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影响。二是关注以速度为主的行业发展模式的制约及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挑战。三是突破食品安全及产业链安全这一道德、法规、技术发展瓶颈的挑战。四是集中优势力量,合力解决中国居民日益恶化的饮食健康与安全的挑战。这将是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中必须破解的难题。(来源:中国质量报)

宁波支队开展食品“蓝剑”系列专项行动

信息来源:稽查总队

作者:zd

发布时间: 2011-07-22

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宁波稽查支队会同市质检院联合开展食品“蓝剑”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由“蓝剑”一号、“蓝剑”二号、“蓝剑”三号、“蓝剑”四号、“蓝剑”五号、“蓝剑”六号六次专项执法行动组成,为期半年,从6月份开展至11月份结束。通过“蓝剑”系列行动,查处一批、规范一批食品生产企业,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台州临海市局加强食品加工小作坊常态化监管

信息来源:台州市局

作者:临海市局

发布时间: 2011-09-21

为加强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台州临海市局通过普查建档、分类整治等多项举措逐步实现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常态化监管。一是加强日常巡查。上半年,该局共出动80人次,对全市27家小作坊进行了检查,建立了完整的日常巡查档案,并做好现场巡查记录。二是强化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以《食品安全法》实施为契机,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引导、召开业主座谈会等手段,督促小作坊依法建立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小作坊业主的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目前,全市27家小作坊都已100%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三是加强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专项抽检。完成对8家糕点生产企业和2家米面生产企业(1家已经停产)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加工小作坊使用的原辅材料和添加剂。四是做好小作坊整合提升。该局通过专业合作、龙头带动等多种模式引导小作坊整合提升,今年以来,该市已有5家小作坊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临海市局)

洞头县质监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走“群众路线”

信息来源:温州市局

作者:洞头县质监局

发布时间: 2011-10-12

今年以来,洞头县质监局落实措施践行食品安全监管的“群众路线”,实现消费者权益有效保障、部门监管效能提高的双赢局面。一是开展社区教育。结合质监法律“五上六进”宣传活动,利用社区LED远教广场、张贴通告、发放安全手册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居民消费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居民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二是建立信誉机制。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全面实行食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分等监管制度,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小作坊实施信用档案管理,建档率达100%;深入实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标准化建设,开展食品小作坊帮扶工作,一些农村传统的紫菜、鱼生、目鱼饼、泡圆等食品作坊得到规范提升。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根据岗位调整和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乡镇质监员、村居协管员、企业质检员队伍;完善《农村公共安全工作记录表》、《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工作职责》及《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中涉及质量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巡查记录及考核评分内容,从而把消费维权、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检测等有机结合,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化。四是加强基层维权建设。依托大门质监所、虚拟北岙质监站、虚拟科室建设,实现“维权执法、安全监管、服务帮扶”在全部乡镇(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的全覆盖。

绍兴县局推行“站所+网格”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信息来源:绍兴县局

作者:绍兴县局

发布时间: 2011-07-04

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绍兴县在开展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中,尊重现实,大胆探索,从强健基层基础、构建责任体系、落实职责任务、推行二项机制等基础性工作着手,探索“站所+网格”的监管模式,初步形成“5+4+3+2”为要素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建好五个基层分局,夯实安全监管的基层基础

去年8月,绍兴县质监局在柯桥、齐贤、钱清、福全、平水成立了5个质监分局,管辖范围覆盖该县全部行政区划内的19个镇(街)和3个开发区。将安全监管的前沿阵地推向了镇街一级,真正实现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分局成立后,按照建好建强的目标和要求,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从运行情况看,各分局一方面注重与地方政府中心工作相融合,参与到地方建设中去;一方面理顺与局科室的内部关系,建立各类业务档案;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质监员、协管员的积极性,形成监管合力。分局队伍在经历初级阶段的磨砺后已成为区域监管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的探索中,把分局队伍作为监管主力,并把分局功能提升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平台位置。

二、健全四级网络队伍,构建安全监管的责任体系

进一步充实、完善县一级、镇街一级、村居一级和企业一级四级网络队伍,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镇街、村居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网络,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镇(街)属地管理,职能部门负监管职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达到“责任明晰化、力量整合化”。第一,千方百计充实基层分局力量,市编办批文同意增加16个事业编制人员。第二,想方设法明确镇、村、企监管人员。县委组织部发文明确了全县质监员21名;县农村公共安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文确定了覆盖全县各村(居)的355名村(居)协管员,其中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村(居)协管员86名;县质监局在全县所有118家持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25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中,明确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员143名。第三,竭尽全力提高质监员、协管员和食品质量安全员的业务知识和协查协管水平,已分别会同工商、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对120余人次进行了业务培训,监管能力和质量安全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划定三层网格单位,落实安全监管的职责任务

按照“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责任”的要求,结合绍兴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现状,该局划定三个层面的网格单位,形成了五个“金字塔”结构的网格化管理板块。

第一个层面,以履行部门监管职能为依据,将全县分为五个监管片区,作为第一层网格,由五个基层质监分局负责片区内食品生产监管工作。

第二个层面,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将全县21个镇街(开发区),设为第二层网格,由各镇街(开发区)负责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工作。

第三个层面,以村(居)为单位,将全县118家食品生产企业和25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定格在86村(居),为第三层网格,也是最基本的单元格。

四、推行二项运行机制,确保安全监管的切实有效

该局按照“管理常态化、措施综合化”的要求,积极推行二项运行机制:

一是根据食品安全分级管理的需要,要求各分局会同镇街(开发区),组织网格监管人员开展日常巡查,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过程监控、出厂检验、缺陷召回等制度,随时掌握企业生产加工情况和产品质量状况,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生产源头食品质量安全。巡查结果要及时记录在《食品生产企业巡查表》,存档备查。

二是根据事故隐患闭环管理的需要,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报告,并启动食品安全隐患整治程序,按照“现场检查、记录隐患、通知整改、调查处理、消除隐患、复查确认、信息反馈”的顺序和要求,落实闭环管理,把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生产过程”。

青田局“3个1”开展食品生产企业示范培育工作

信息来源:丽水市局

作者:青田局

发布时间: 2011-08-24

为发挥优秀企业示范作用,推动全县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青田局通过“3个1”全方位推行食品生产企业示范培育工作。

建立1项食品生产企业示范培育制度:制定出台了《青田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从评选原则、评选条件、评选程序、评选管理、评选要求等方面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示范培育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规定示范单位不搞“终身制”,实行“递进退出”,对示范单位实施跟踪管理,督促其持续保持示范常态。对于内部管理放松、质量下降、消费者不满意,情况属实的,将按程序撤销其示范单位称号。

在食品生产示范培育企业实施1项举措:即推行自查自纠半月报制度。督促示范企业实行专人负责,对照企业主体十四项制度开展自查自纠,形成自查自纠结论,落实整改措施。在自查自纠开展上,要求企业前后衔接,逐次推进,每次上报的结果要对上一次自查自纠整改情况进行报告,将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并结合“两追溯”监管办法,适时对企业自查自纠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开展1次示范企业现场观摩活动:组织了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负责人、采购员、配料员、化验员等从业人员70余人到示范企业观摩“取经”。食品生产加工从业人员参观了示范企业的生产车间、化验室等生产场所及其各项工作台帐,对企业如何规范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直观学习作用。现场观摩会给食品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借鉴他人先进经验的平台,真正发挥了示范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杭州2011年上半年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出炉

信息来源:杭州市局

作者:杭州市局

发布时间: 2011-07-04

7月2日,融合政府、专家、媒体和市民等各界力量,杭州市2011年上半年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新鲜出炉:达到了97.39。其中18类代表品指数均处于95以上,这表明上半年杭城的食品安全情况处于绿色区域,食品质量总体形势良好。

此次抽检的食品主要是市民最为关心的乳制品、蛋制品、豆制品、时鲜蔬菜等18大类品种,涉及1500多家企业生产的1677批次食品以及13.2万余批次蔬菜。样本来自杭州14个区、县(市)的主要生产企业,以及主城区及余杭、建德等地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

从本次发布的食品指数安全值来看,18类品种中,指数达到97以上的共有14类,最高为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指数达到98.31,质量水平优良。指数介于95-97之间的共有4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96.97,速冻食品96.03,水果制品和蔬菜制品的指数接近了95的临界值,分别是:水果制品95.63,蔬菜制品95.0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指数发布的前期,6月中旬,杭州市局委托杭州的相关媒体,发出热心市民的征集活动,面向全杭州征集30名热心市民,举办了市民抽样、“质监邀您看企业”等创新互动活动,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回馈。

30名热心市民被平均被分成3组,深入杭城的大街小巷,对不同类别的食品进行抽样采购。

第一组:抽样采购饮料、果酱;第二组:抽样采购桶装饮用水、蜜饯;第三组:抽样采购桶装饮用水和蜜饯。

当天中午,3组抽检队伍陆续抵达样品检验中心——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国家水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杭产食品的各项安全指数是否达标?所抽检到的食品都要在这里进行检测。

下午,3组市民队伍又参加了“质监邀您看企业”活动,辛勤奔赴杭州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

第一组人员走访饮料生产企业,参观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线。第二组人员来到了虎跑路上的乔老爷和虎跑两家饮用水生产企业。第三组人员来到了蜜饯生产企业集中的余杭区,参观了梅园、超达两家企业。

在走访的过程中,市民代表受到相关企业负责人热情地接待,全透明地展示生产过程,耐心地解答市民提出的疑问。大家纷纷表示,看到的情况很真实,此行很有价值,也对本土食品增强了信心。(杭州市局)湖州市局开展全市食品生产领域“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

信息来源: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湖州市评议办

发布时间: 2011-07-07

湖州市局开展全市食品生产领域“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近日,湖州市局召开全市食品生产领域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暨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动员大会。全市78家食品生产企业参加动员会,14家代表企业现场签订活动倡议书。湖州市局将着力通过开展对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情况的集中审查、基层质监站(所)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的培训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拉网式检查,在全市范围内落实重点食品专项治理和打非行动,加强食品生产领域行风管理。(湖州市评议办)

越城区建立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明白卡制度

信息来源:绍兴市局

作者:越城分局

发布时间: 2011-06-10

结合越城区食品企业“低、小、散”,以及多数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经营的实际,绍兴市局越城分局建立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明白卡制度。

明白卡制度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三清、三有、三落实、三查”,即生产记录清楚、产品标识清晰、生产现场清洁;有专职质量管理员、有出厂检验能力、有完整的生产标准;落实开业停业备案制、落实添加剂使用专管员与备案制、原辅材料验证制;查原辅材料台帐、添加剂使用台帐、包装物进货台帐、产品检验台帐、产品销售台帐和企业诚信记录台帐等六本台帐、查自查评价表(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自查表)、查整改落实情况。通过落实上述措施,实现企业生产加工原辅料及添加剂等源头可查、生产过程可控、成品质量可靠的目的。

浙江公布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 加大监管力度

信息来源: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宣传办

发布时间: 2011-10-17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6日讯(记者 叶海)蜜饯在生产过程中违法超量使用山梨酸,豆腐皮中违法添加滑石粉,黄酒里面超范围使用甜蜜素……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今天公布了一份“黑名单”,榜上企业均涉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今年4月以来,浙江省质监系统按照统一部署,突击查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截至9月底,浙江质监系统出动执法人员30671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6895家次,发现违法违规食品生产单位516家,共立案查处案件178起。

食品糕点和米面制品、蜂产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成为质监系统检查的重点,特别是涉及到“塑化剂”、“染色馒头”、乳制品、酒类和峰产品的相关企业。

目前,浙江省质监系统正在整治中严查“地沟油”,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生产许可准入的条件,对全省所有动物油脂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并配合公安部门对生物柴油、工业油脂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核查,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可疑情况,一律先行关停,再做深入调查,凡涉嫌犯罪的违法生产企业,立即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丽水市局以“严”字当头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信息来源:丽水市局

作者:食品处

发布时间: 2011-08-08

丽水市局以严格食品生产许可,严格监督检查问题处置为手段,着力强化从严监管,持续保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

一、严格食品生产许可。明确企业换证逾期申报不受理,县级初审企业法人必须通过考试,现场考核专家组必须当场打出检查结果,市局食品处对审查结果进行抽查,强化了县级局把好材料上报初审关、现场审核过程中对审查组监督关和现场审核后整改项的确认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通过。今年以来,全市发放许可证62家企业,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20家,有5家未通过现场考核。

二、严格企业现场检查。要求监管人员现场检查做到“六个必须”:现场检查准备工作必须要充分,要带全执法文书、照相机、快速检测仪等执法工具;关键控制点必须查到;发现问题必须要做好现场笔录和照相确认;问题严重如不能保持生产条件的必须要依法要求企业停产整改,经专家组重新审查后,方可生产;检查企业生产过程记录必须要采用溯源倒查法,仓库成品不能溯源必须要送有资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食品生产监督后处理必须要跟踪到位,如发放整改通知书的必须要回访,回访要对照检查时的现场笔录和照相进行核对,对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必须要依法严格处置。

三、严格监督检查问题处置。对监督抽查不合格或监督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采取市局督办形式抓落实,并建立了《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督跟踪制度》,强化后处理。今年以来,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已全部处理到位,并实施质量跟踪。

金华局食品安全监管重实效 注意解决“短板”问题

信息来源:金华市局

作者:金华市局

发布时间: 2011-10-19

金华局在食品监管工作中根据辖区食品企业的实际情况,突出监管实效,注意解决监管的“短板”问题。

一是突出高风险生产企业风险预估,通过加大巡查监管频次和重大活动提前介入工作,以降低监管风险。二是积极介入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硬件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努力帮助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从软件方面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四是加大企业不合格项目的验收复核工作,通过对不合格项目的复核验收,有效地促进生产企业的问题项目的改进和提高。五是加强了监管人员的监管工作质量的动态考核,从而提高了监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由于注意解决发现的“短板”问题,今年以来,全市的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都保持在91%以上。

丽水市质监局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和跟踪制度

信息来源:丽水市局

作者:食品处

发布时间: 2010-11-16

今年以来,丽水市质监局为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解决基层人员少和监管任务重这一基本矛盾,提出了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理念,建立了《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和跟踪制度》。该制度通过对各食品行业不同特点和加工规律的研究,分批分期编制各行业食品风险排查和跟踪分析材料用于指导各县(市、区)局的日常监管工作,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自我把关和控制能力。该局已在豆制品、黄酒等十大食品行业开展了此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还将在炒货、果蔬罐头等新十大食品行业推广该项工作。绍兴越城分局多举措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信息来源:绍兴市局

作者:绍兴市局

发布时间: 2010-09-06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培养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意识,从源头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绍兴市局越城局多举措扎实推进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争取政府支持。越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在今年年初就列入各乡镇街道、部门的责任制考核,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越政办发[2010]32号)文件,期间,王慧琳副区长专门对越城区供世博食品生产企业、高风险类食品企业和市政府“菜蓝子”企业进行了专项调研,有力地推进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二是为企业搭建平台,组织专家授课。针对越城区食品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的特点,分局发挥部门优势,组织食品专家进企业授课培训。专家根据《越城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规范》和评分标准,结合企业实际从生产环境、生产资源、原材料与添加剂、生产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今年已累计为10家企业的100余名食品从业人员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企业培训教育。三是推行企业互动约谈机制。分局将食品监管工作前移,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问题苗头,通过与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方式提前解决,将巡查、监督检验、证后监管等各项监管措施与约谈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提前预防,提前介入,提前解决,提前整治”的目标,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推动企业规范发展。

上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上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虞政办发〔2011〕11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和单位:

为切实加强食品生产监管,不断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绍政办发〔2011〕41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三个新”的总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省、市“两会”精神,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省、市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整治、严格监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群众饮食质量安全。

二、目标任务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切实加强食品生产监管和行业自律,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三方责任,积极营造“政府领导、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努力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构筑“本地自生性的质量安全预防网、针对输入性的质量安全隐患拦截网”两张防控网络,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加强网格化监管,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政策保障目标考核机制

1.强化政策保障。按照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强本辖区的食品监管,认真开展巡查和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财政要落实专项经费保障,着力破解整治难点,切实解决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监管和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完善目标考核。市政府将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平安创建考核体系,市质监局负责实施量化考核,着力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乡镇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实行质量安全分级联动网格化监管的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协作、监督有力”的监管体制。

3.深化监管机制。各乡镇(街道)、监管部门要结合“质量平安乡镇”创建、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的分片定责制,进一步推进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电子监管月报制,进一步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量化分级评定和分级分类监管,进一步深化“四轮驱动、八制配套”主体责任落实模式,积极探索食品生产“站所+网格”区域监管网格化工作新机制。

(二)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健全分级动态监管责任机制

1.落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的监管责任。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起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动态监管责任,负责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的宣传、日常巡查、违法协查、企业日常变化情况的报告,摸清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协助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质监员和村(居)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责任,分片定责,不断扩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覆盖面,提高监管有效性,确保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动态情况能及时掌握、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2.落实动态监管部门责任。监管部门要对食品生产企业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组织定期抽查,及时掌握相关企业的各种动态情况。各食品监管相关单位要齐抓共管,互通信息,密切配合。

3.强化企业作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承担企业主体责任,依法组织生产,建立法律已明确规定和要求的质量安全承诺制、质量安全责任考核制、进货查验记录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制、不合格食品召回制、人员教育培训档案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主动把好产品质量关,主动上报各种动态情况,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搞好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健全五大体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1.完善食品监督检验体系。要将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列入定期监督检验计划,提高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频次,按季度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进行监督检验,并加大对黄酒等重点食品的加严检验力度,确保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查覆盖面和定检率达到100%。

2.建立食品风险监控体系。根据全市定期监督及专项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分析报告全市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对日常食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大案要案,要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查处、即时报告,及时消除重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隐患。

3.完善不合格责任追究体系。各乡镇(街道)要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签订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责任书,督促其向社会承诺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对所生产食品的质量安全承担第一责任。进一步加大不合格后处理工作力度,对监督检验产品不合格的企业,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限期整改,责令停产整顿,对存在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等严重问题的要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的事故处理小组,落实“一把手”事故应急指挥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有序、高效、快速地开展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5.建立执法联动反应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对重大的食品质量问题或案件,由公安、农业、卫生、质监、工商、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

(四)抓好“三查三建”,不断推进食品质量全程监管机制

1.查生产企业,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货台账与销售台账、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记录、原料进厂与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产品留样、问题食品处理、产品召回记录及消费者投诉处理记录,督促企业落实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和诚信档案。

2.查重点产品,建立重点检查和抽查制度。加大对高风险食品、假冒伪劣问题较多的食品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食品的检查和抽查力度,及时发现食品安全违法线索和潜在安全隐患,特别是黄酒和乳制品行业的食品质量隐患,做到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有效预防、降低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

3.查重点地区和行业,建立联合检查和报告制度。将具有区域性集中生产特点的食品加工区作为重点地区,把生产加工集中度较高、质量安全风险大的食品加工业作为重点行业,防止出现区域性和行业性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加强部门沟通、配合和联动,落实质量问题较多的重点区域的重点整治责任。

(五)针对突出问题,不断加强重点食品治理整治机制

1.切实加强乳品监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严格按照 “十个一律”的要求,做好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审查和日常监管工作。组织成立乳品行业协会,加强乳制品行业自律。加强乳制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进行严格的索证索票及三聚氰胺检验,确保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认真组织专项整治。重点对乳制品、黄白酒、饮用水、豆制品、肉制品、食用油、蜂制品、茶叶等重点食品,以及食品用塑包产品等食品相关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及时组织实施重大节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执法行动和政府“菜篮子工程”。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和标识管理等重点问题,严厉打击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利用标识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继续按照“十小”行业整治和规范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和规范,着力解决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3.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以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为重点,对其进货台账、生产过程配料记录、产品检验记录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生产许可必备保障条件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法定要求的,如实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坚决撤销、吊销生产许可证,并由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假制劣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屡整屡犯、严重违法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

(六)注重宣传培训,不断深化食品监管能力提升机制

1.加强培训。组织开展“大检查、大培训、大比对”系列活动,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增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食品生产监管一线人员监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对食品生产单位相关负责人和食品生产从业人员的教育,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强化宣传。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规定和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及时曝光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的社会监督力度。

3.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监管责任,工作中注重协调配合,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召开有关食品安全工作例会,严格按规定程序通报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不断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合力。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嘉善局“五个摆脱、五立思维”全力推动食品安全监管

信息来源:嘉兴市局

作者:嘉善局

发布时间: 2011-06-29

今年以来,嘉善局立足推动建立城乡并举、条块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食品安全一体化监管网格,创新“五个摆脱、五立思维”,有力地保障了全县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态势总体平稳。具体做法有:

一是摆脱事后诸葛,确立准入许可的监管思维。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准入,对新申证企业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进行预审查,对无证食品生产企业切实加以清理,形成严格的许可受理、审查、检验、报批和决定一条龙准入工作闭环管理。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对证后审查不符合要求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吊证。今年以来,全县新申证企业2家,换证企业12家,全县共关停并转4家企业。

二是摆脱粗放模糊,确立精确精准的监管思维。明确提出“三定”重点,即将肉制品、豆制品、桶装饮用水、酱腌菜等高风险、易出现“两超”的食品列为重点监控产品,将生产必备条件弱,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高、隐患多、质量问题突出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单位,对食品生产单位相对集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较大及问题多发的重点村镇列为重点监控区域。科学编制实施监督抽查计划,计划对108家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监督检查522次,努力实现抽检覆盖率100%。

三是摆脱被动应急,确立预防预控的监管思维。努力构筑“防治结合、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和研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为具体开展实际预警操作提供参考方案,做到主动防范、及早介入,为政府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状况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包括食品安全应急预警、指挥决策、应急队伍反应及应急监测、报告和处理等多项机制,全面提升食品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快速处置各类突发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摆脱散状断点,确立全程全域的监管思维。按照“守两头,管中间”的工作方针,对全县96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督查核实,对原料来源、食品添加剂使用、出厂检验全过程进行监管,严格督促企业做到“四有”:进出有帐、使用有底、检验有据、管理有制。继续推行“一纵三横”区域监管模式,逐步建立了以基层质监所为基础,以乡镇质监员、村协管员、企业质量安全员为补充的“一所三员”基层监管队伍,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监管体系,保障了食品安全平稳运行。

五是摆脱大包大揽,确立共管共担的监管思维。强化合力打组合拳,积极与工商、农经、食药监督、经贸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县食品安全大检查,牵头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特别是起草《关于严厉打击食品添加剂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部署打击食品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特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行动。

绍兴袍江分局开发应用实时监管系统推进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信息来源:绍兴市局

作者:袍江分局

发布时间: 2011-10-11

今年以来,绍兴市局袍江分局牢牢抓住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这个关键,积极实践“站所+网格”监管经验,着力延伸和探索“网格+电子监管”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运用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实时监管系统,以切实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该网络监控系统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总局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的要求,面向食品企业设定了企业证照资质,检验能力,标准标签,进货、生产、销售台帐以及教育培训,投诉应急等14方面的规定内容;面向监管部门提供了食品企业许可证照、设备检定、健康证有效期的监控报警;食品添加剂使用种类、库存的查询和汇总筛选;各企业生产、销售、库存等情况的查询功能。对企业输入的数据还采取自锁功能,防止擅自串改。

该系统具有实时在线、自动分析和监控预警等特点,将有力地督促企业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方便监督部门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效解决现阶段食品企业生产记录不全、不规范,以及食品添加剂、回收退货食品和年份黄酒难管理等困难。目前该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预计在10月下旬将进行全面推行。

美国开始对食品生产企业征收复检和产品召回费用

信息来源:省质监局

作者:省质监局

发布时间: 2011-10-26

近日,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公告称,将在对食品企业进行复检或者对食品召回事件进行评估时收取费用,其中对复检美国企业征收每小时 224美元的费用,对复检非美国企业征收每小时325美元的费用。该项措施于2011年10月1日生效,直至2012年9月30日止。新的征费政策将对进口食品产生重大影响,意味着国外食品进入美国将面临更高昂的成本,对贸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该公告所指的复检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食品设施再检查:该局在检查时若发现食品设施不合格,会再次检查,以确定有关食品设施能否有效落实改善措施,符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要求。费用征收适用于食品加工、包装、处理和保存的企业。二是违反召回令:若商家未执行FDA下达的召回指令、未遵从FDA指定的召回方式,或未有向FDA提供召回令的相关资料,FDA可向其征收费用。三是进口再检查:该局针对需进行两次检查的才征收该费用。第一次检查是根据《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第801条进行的,发现严重违反《联邦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中相关食品安全规定的;第二次是按照801条,根据第一次检查需要再进行一次或多次检查,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美国是我国食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我国出口企业应保证其产品安全,避免因再次检查或企业复检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宁波市局五措并举着力构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信息来源:宁波市局

作者:宁波市局

发布时间: 2011-08-26

截至目前,宁波市辖区共有食品生产企业983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19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76家。近几年来,宁波市局始终把监督食品生产、保障地产食品安全作为履职的重中之重,通过陆续推出五大举措,着力构建我市食品生产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在国家、省、市各级专项监督抽查中,宁波市食品生产企业均未发现相关问题,地产食品质量总体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6%左右。

一、“1234”督促企业落实责任

去年4月,宁波市局向各县(市)区局(分局)下发了《宁波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意见》,推出“1234”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制度。“1”就是通过努力,实现“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履行主体责任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到位”这一目标;“2”就是要求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承诺和定期自查报告两项制度;“3”就是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企业质量安全员、企业检验员三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人员依法生产经营的意识和质量控制把关的能力,去年共培训三类人员2116人次;“4”就是推行日常巡查、专家核查、质量信用档案、黑名单四项制度,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和惩戒力度。

二、三支队伍强化区域监管

近年来,宁波市局编织起以三支队伍为核心的较为严密的基层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网,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制度配套,全市系统定人、定责、定区域、定监管对象的食品生产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县域巡查队伍。宁波市局下属各县(市)区局(分局)将60%以上的人员充实到监管一线,组建巡查队伍有计划地对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在内的企业开展日常巡查。二是乡镇质监队伍。宁波辖区各县(市)区以企业相对集中的重点乡镇(街道)为中心,推进乡镇质监站(所、中队)建设,全市建立由32个站(所、中队)、154名监管人员组成的乡镇质监队伍,监管范围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食品生产企业。三是“三员”协管队伍。建立了由乡镇(街道)质监员、村居协管员和企业质量安全员组成的“三员”队伍,通过专门培训,协助当地质监部门实时实地开展工作。

三、“五查”机制严格内外监督

宁波市局建立了食品生产严格的“五查”机制,即日常巡查、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现场核查和工作督查。前面“四查”是依法对企业实施监管,最后“一查”是质监部门自上而下对自身的监管工作实施的监督。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已巡查食品生产企业1451家次,责令企业现场改正问题330个,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书142份,直接转立案查处21件。

宁波市局结合全市食品生产实际,今年将乳制品、白酒、豆制品、桶装饮用水确定为重点监管食品,将肉制品、水产制品等12类食品确定为重点关注食品,在加大日常巡查的同时,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对问题集中的食品生产行业或领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同时,该局以打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为重点,集中开展“蓝剑”系列专项行动。此外,市、县两级质监部门每年都组织专家对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督促企业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

四、“五预”机制防控安全风险

为实现对全市食品安全风险可知、可防、可控目标,宁波市局首创了质量安全监管“五预”工作机制。包括:一是平时通过网络、短信等电子信息平台,及时向食品生产企业“预告”最新法律法规、产品标准、许可到期提醒等信息,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二是根据收集的相关食品安全信息,每季度对全市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预分析”,找出当前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三是针对可能的质量安全隐患和重点监管食品的重点原材料安全指标进行“预检测”,确定需进行重点监管的问题;四是对质量问题集中的行业或地域的协会以及相关许可发证部门发布质情“预警”,提请各方重视和关注;五是对列入预警的问题统一组织开展“预防性整治”,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预”机制的扎实推进,使得宁波市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置,有效防控了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信息化促监管效能提升

早在2005年,宁波市局在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研究开发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1998年以来全市所有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执行标准和所获证照、生产规模、法人代表等基本情况,以及各级质监部门历年来对每家企业开展的质量监督抽查与执法检查情况均一目了然,并且系统数据会随着监管工作的推进实时动态更新。市、县两级质监部门负责人及一线监管人员均可对相关信息实时分类查询,实现了这一系统对一线监管和后方分析决策双向支持的效果。

今年,宁波市局又整合了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类产品、民生计量等四大安全监管信息,进一步开发了“质量安全监管综合业务平台”。其中的食品信息系统在完善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实时查询,并且已初步建立起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下一步将探索开展安全信用评价工作。(宁波市局)

萧山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实现镇街全覆盖

信息来源:萧山分局

作者:萧山分局

发布时间: 2010-10-19

杭州萧山分局在去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络实现镇街全覆盖的基础上,又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覆盖到镇街,该网络较之现有的监管方式实现了四大功能:一是企业基础信息及监管信息电子台帐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实时查看,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异地查看,使镇街及时了解企业的监管动态;二是企业到期换证、年审的预警提醒功能,及时提醒即将到期换证及年审的企业,同时提醒监管人员,充分人性化服务;三是监管信息和镇街监管信息的互动功能,直观的了解双方的监管动向;四是通知、文件及时下载功能,使该局面向镇街的监管信息发布更迅速更及时。

奉化市局“四平台四机制”推进食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

信息来源:宁波市局

作者:宁波市局

发布时间: 2011-06-17

近年来,奉化市局坚持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线,依托“四大平台”,建立“四大机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依托电子监管平台,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通过宁波市食品生产企业电子监管系统这一平台,该局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开展网上申报工作,详细记录了全市94家获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基本情况,以及产品、标准信息和证照情况,并根据食品生产企业地域和产品风险性实施分类监管,将米面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饮用水等高风险食品的生产企业划类、划区域统一进行了归档,并对所有输入系统的添加剂信息进行网上核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二是依托巡查电子平台,建立日常巡查机制。该局通过质量安全巡查电子平台,建立了奉化市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机制,认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依法依规处置发现的问题,提高巡查的有效性。依据食品企业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了ABC分类;按照分类管理规则,对不同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巡查要求,巡查重点把住企业“三关”(即原料进厂核查关、食品添加剂使用关、产品出厂检验关);要求企业严格按法定要求组织食品生产经营。

三是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抽查检验机制。为达到检验结果和执法检查信息共享,该局研究开发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电子平台,并形成了重点产品监督抽查、专项检查、突发事件风险防控抽查等多方位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机制。每年将本地的主导产品如黄酒、酱腌菜、糕点和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作为监督抽查重点,制定食品监督普测计划。同时,结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各类专项行动的监督检验与风险防控抽检工作,并及时共享系统公布检验结果。

四是依托企业信用平台,建立诚信监管机制。该局着手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诚信档案,将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日常的巡查记录、整改记录、抽查检验报告、行政处罚记录等归档管理。下一步,该局将依托这一平台把已形成的食品生产企业诚信档案与开发完成的电子平台结合,建立食品安全诚信监管机制,并选择部分生产企业作为试点,先行建立诚信体系的分类、评价、结果运用、动态管理及运作等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在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宁波市局)

丽水市开展食品行业关键控制点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和跟踪工作

信息来源:丽水市局

作者:食品处

发布时间: 2010-09-01

近日,丽水市局在全市范围开展生产环节豆制品、黄酒等十大食品行业关键控制点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和跟踪工作,将该市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和跟踪制度推向深入。

近年来,丽水市局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办法,提出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理念,建立《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和跟踪制度》。该制度通过对辖区内生产环节各食品行业不同特点和加工规律的研究,分批分期编制各行业食品风险排查和跟踪分析材料用于指导日常监管工作,各县(市、区)局依法采取听取企业汇报、查阅企业记录、询问企业员工、核查生产现场、检验企业产品及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方式对分析材料中确定的食品安全监管关键控制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并采取措施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跟踪,直至隐患消除。该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针对性、有效性,解决了基层人员少和监管任务重这一基本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自我把关和控制能力,推动了该市生产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和跟踪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下一步丽水市质监局还将组织开展辖区内炒货、果蔬罐头等新十大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风险排查和跟踪分析材料的调研和编制工作,以进一步指导监管实践。

绍兴袍江分局“二网四统一”全面推进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信息来源:绍兴市局

作者:袍江分局

发布时间: 2011-08-15

今年以来,袍江分局牢牢抓住食品生产企业这个关键,着力探索“网格+电子监管”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模式,通过实行“二网四统一”,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对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性。主要做法:

“二网”:一是五级监管网。开发区、镇、片、村、企层层签订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责任状,层层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明确专人负责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明确责任区域、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检查要求,统一记录格式,统一处置规范。二是企业实时登记网。通过袍江开发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软件,企业将有关原材料进货、供货商信息、投料生产情况、检验检测情况、添加剂使用情况、食品销售情况及回收食品处置情况等实时上网登记,监管人员定期进行网上全程检查并根据需要开展现场核查。根据软件的报警提醒功能,对食品生产企业出现的证照超期、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等进行实时分析研判,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和预控性。同时,将食品生产监管软件延伸到两镇,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统一”:一是统一安全监管流程。制订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工作流程,明确了检查内容、检查程序、处置方法和工作要求,实行制度化、标准化操作。二是统一证照信息上墙。统一为企业免费制作信息公示栏,在企业显著位置公示企业证照、健康证、主体责任、承诺书及相关监管信息,并公布举报电话等。三是统一主体责任制度。按照国家局〔2009〕第119号公告要求,要求企业制定完善相关主体责任制度规范,统一装订成册,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四是统一原始记录档案。根据食品安全法等规定,统一编制了食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27张记录格式,并针对一些特殊食品生产特点,编制了有针对性的格式内容,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兼顾,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重。

通过实行“二网四统一”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实现了人员部署网格化、证照上墙统一化、制度记录标准化、登记申报网络化、信息分析实时化,监督管理全程化、帮扶指导个性化和责任追究严格化等“八化”目标,真正实现监管机制长效化。1至7月,省、市、区三级共监督抽查袍江开发区内食品生产企业产品123批次,全部合格。

丽水市局“五步自查自纠法”提升食品生产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能力

信息来源:丽水市局

作者:丽水市局

发布时间: 2011-05-30

为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丽水市局在开展饮用水行业和米面制品专项整治中试行的基础上,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行“五步自查自纠法”,进一步提高履行主体责任能力。

第一步要求企业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专项工作的要求、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应当履行主体责任的有关制度要求。第二步是根据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专项工作的要求、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应当履行主体责任的有关制度要求,逐项对照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第三步是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提出整改办法,落实整改责任人。第四步是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第五步是企业将自查自纠工作完成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由质监局对自查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情况反馈企业,对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整改。

遂昌县质监局“两手抓”提升食品加工小作坊发展质量

信息来源:省质监局

作者:遂昌县局

发布时间: 2010-11-15

遂昌县质监局通过“两手抓”全面提升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发展质量:一手抓监管责任落实。积极探索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基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属地化、监管力量整合化、日常管理常态化、监管措施综合化;一手抓行业培育提升。以确保食品安全为底线,以运用“五种模式”提升转型为突破口,积极培育重点食品行业发展。食品加工小作坊整规三年以来,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质量逐年提高,生产业态明显提升,产业效益进一步显现。全县累计已有51家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一是以层级构建促责任落实。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部门牵头指导、乡镇为主负责、村居属地管理、业主责任落实,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方面牢牢抓住“政府”这个关键。主动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小作坊监管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需要政府统一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协调政府出台有关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小作坊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加强与乡镇政府的沟通配合。构建街镇“一把手”负总责、街镇安全办、村食品协管员为主体的街镇小作坊监管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街镇政府、质监协管员的作用,发挥协查协管作用,有效担负起本街镇小作坊的调查、排查、协查和情况报告和食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二是以规范标准促长效监管。遂昌县局制订并审定发布了《遂昌县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规范》。《规范》通过食品安全内部和外部信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食品加工小作坊信用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实施相应监管措施。食品安全内部信用包括食品加工小作坊基本条件、管理要求、从业要求等三方面内容;食品安全外部信用包括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两方面内容。食品加工小作坊信用等级为A级的,有一定规模的可确定为提升取证对象。食品加工小作坊信用为B级的,按照监督检查计划监管;食品加工小作坊信用等级为C级的,按照监督检查计划增加巡查次数加严监管,在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内仍不符合要求的,则责令停产取缔。该《规范》的出台不仅有利于规范食品加工小作坊,强化食品加工小作坊业主主体责任意识,还能达到通过分类监管实现长效监管的目的,为小作坊监管从短期、治标向长期、治本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以专业合作促行业发展。面对烤薯生产加工户普遍存在产值低、规模小、分布散、管理乱等问题,遂昌县质监局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区域实际和传统特色产业现状,积极稳妥地采取监管措施,确定了以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为抓手,推行“专业合作社+社员(农户)+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检验、统一品牌,依托专业合作社解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品牌等方面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遂昌县黄沙腰烤薯专业合作社社自2001年成立以来,年销售额逐年增加,社员由原来4户发展到109户,社员股金从5万元增加到28万元,带动农户从100余户提高到2000多户,销售收入从几十万元增加到900多万,固定资产从零增加到120多万元,现有番薯基地8000亩,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烤薯产品连续六年获省农博会金奖,注册商标“黄沙腰”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四是以帮扶改造促行业提升。2009年以前,遂昌县没有一家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原有的豆制品作坊没有做大做强的投资意识和能力,而社会资本也由于行业现状、投资风险等原因,缺乏对豆制品生产的投资意向。从社会稳定和豆制品市场供应需要上考虑,决定了短期内无法对豆制品加工作坊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遂昌县质监局按照“抓两头、提升中间”的工作思路,即依法取缔一批无证、无照和质量卫生条件存在严重问题的生产经营单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企业、优质产品和优良品牌,加快推进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先进生产方式替代小作坊家庭式的落后生产方式的进程;对中间一批企业通过部门联合整治和帮扶,逐步提升,达到浙江省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规范(试行)要求。通过部门联合,以政策引导、市场倒逼的办法,使取证企业的豆制品占领消费市场,压缩无证小作坊豆制品销售空间,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激励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豆制品行业的问题。目前,我县已有4家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关停9家生产加工条件差的豆制品加工作坊,保留规范5家生产加工条件较好的豆制品加工作坊。豆制品合格率从80%提高到目前的100%。

衢州柯城分局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食品生产企业约谈制

信息来源:衢州市局

作者:衢州市局

发布时间: 2011-08-15

衢州柯城分局在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中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并实施了食品生产企业约谈制度。约谈对象:由局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对新取证企业、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在各级监督抽检中不合格的企业和质量安全风险等级为C和D级或等级变动提高的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存在行业性、普遍性问题的将进行集体约谈。约谈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督促企业改正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不断规范生产经营;二是帮助企业分析产生问题原因,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防止再次发生;三是向企业宣传食品法律法规,增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识;四是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改进提高监管服务能力。约谈后再采取相相应的后续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定期整改。约谈后企业对存在的问题在双方约定期限内整改完毕,并即时提交整改报告书,分局对企业整改内容实地回访。二是先礼后兵。约谈有专人做记录,企业签字后存档备查,如果今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将依法从重处罚。三是与风险等级挂钩。对无故不参加约谈或约谈无效的企业,将在食品企业信用档案内记录,在评价风险等级时相应扣分。

经过实践,衢州柯城分局探索实施食品生产企业约谈制有三点体会:

一是促进了问题的整改落实。通过与企业负责人进行直接对话,引起企业对存在问题的高度重视,推动问题的认真整改。今年以来约谈的近20家企业,问题整改率达100%,提高了监管的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了政企间的沟通交流。“约谈制”既是一项监管制度更是一种行政指导措施,是监管方式和理念的一种转变,是政企间的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政企间平等的交流沟通来解决好问题,有利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更好地体现质监部门的服务职能。

三是增强了企业质量主体意识。通过对新取证企业实行约谈,明确14项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使企业在正式投产前对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监管工作前移,提前介入,打好预防针。

浙江杭州食品企业之间围绕质量安全开展交流学习蔚然成风——互查互促落实

质量主体责任

信息来源: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宣传办

发布时间: 2011-08-25

□ 本报记者 曹吉根/文

这是一个企业间互学互帮的案例:娃哈哈是中国饮料行业的巨头,但是在婴幼儿奶粉行业,娃哈哈却是一个新兵,杭州味全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在婴幼儿奶粉质量管控上却很有一套。在浙江杭州市质监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组织的奶制品企业质量管理观摩交流活动中,娃哈哈奶粉事业部质量负责人实地参观了味全公司,为其严格细致的管理所折服,主动学习味全的经验,引进了味全的物流和仓储管理模式。当然,娃哈哈公司也没有保留自己的质量管理秘籍,派出专家在杭州市质监局主办的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交流会上,与100多家食品企业分享自己质量控制的心得。记者近日在杭州市采访时了解到,杭州市质监部门大力推动企业之间互学互帮、互查互促,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收到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在大型食品企业集中的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间围绕质量安全开展交流学习已经蔚然成风。

据了解,杭州市是一个食品工业大市,杭州经济开发区更是大型食品加工企业集中地,娃哈哈、康师傅、王老吉等知名企业都在这里建有制造基地。截至2010年年底,开发区有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49家,年产值超过400亿元。杭州质监局开发区分局局长陈其松告诉记者,规模大、品牌响是开发区企业的共同特点,这里最小企业的年产值都在1000万元以上。但是市场影响大,质量安全压力也大,哪怕是一点小问题,也会造成全国性的影响。

陈其松说,他们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食品企业加工工艺复杂,主辅食品原料繁多,根本就不是监管人员所能完全掌握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质量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让企业落实自己的主体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前提是企业的质量意识,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企业主观上是不是真的重视质量,并具备质量管控能力,就是说,企业究竟有没有能力从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把质量管好。

为解决企业质量认识问题,下沙分局建立了企业法人约谈制度。监管部门根据监督抽查和投诉举报所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企业法人,当场落实整改责任。通过约谈和调研分析,下沙质监分局看到,下沙食品企业质量意识比较强,问题在于技术和管理能力欠缺。

“不同的企业在质量管控方面有不同优势,也存在不同的短板,如何让企业之间互动起来,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陈其松说,2010年开始,下沙分局把推动食品企业之间交流学习作为工作的重点,食品安全讲坛建起来了,每期讲坛,质监分局都会通过问卷征求企业意见,确定学习主题,围绕主题找学习典型,并组织实地考察。生产蛋糕的顶园公司在生产现场风险控制上有一套独特且运行有效的体系,以前一直不愿对外开放,在质监分局的动员下,该公司派出专家在食品安全讲坛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经验,还破例让其他企业实地参观学习。

在学习观摩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还从各自的实践和技术出发,相互提出问题和建议,有很多问题是监管部门没有关注到的,这让陈其松和同事们意识到,应该利用好企业力量做好监管工作。因此,他们着手建立了企业间的互查互促机制,先后组织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度互查、食品添加剂使用互查、原料控制制度和成品检验记录互查等活动,组织企业互相查验各项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和工艺流程,发现各自优势和弱项,及时提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上半年,下沙分局又组织了食品召回制度复查、食品添加物专题复查、食品标签复查3项专题企业互查互促活动,发现并消除质量安全管理漏洞10多起。

杭州市质监局非常重视下沙分局在发动企业带企业提升质量管控水平、落实主体责任的实践,专门在下沙组织了该市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交流大会,组织全市100多家企业学习下沙食品企业质量管控经验。娃哈哈、味全、顶园、顶津、顶益、旺旺等食品企业的6位专家,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的视角,分析了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过程中食品企业关注的风险控制点,介绍了本企业风险控制的做法和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国质量报》)

开化局举办产品质量安全村居协管员培训班

信息来源: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作者:衢州市局

发布时间: 2011-11-02

10月27日,开化局组织华埠镇、工业基地园区两个质监站辖区内产品质量安全村居协管员进行业务工作培训,37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共4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在我局和华埠、园区精心组织下,由特种设备、质量、食品三个科室业务骨干担任教员,就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食品安全等基本知识和村居协管员的监管职责、监管范围以及监管程序等内容,采取课堂讲解与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了重点培训。

上一篇:MBA入学联考变革:英语将取消词汇题下一篇:座谈访谈提纲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