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墩村调研

2024-04-24

彭墩村调研(共2篇)

篇1:彭墩村调研

彭墩村调研报告--和“富裕”有关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3年6月1日

地点:湖北省钟祥市石碑镇彭墩村

参与人员:陈静怡、孔凌燕、李芬妮、田笑、张静、周小琪

一、彭墩村与富裕

在经济学中,富裕的实质是人们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资源的能力和效率,集中体现在是否拥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是建立在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的。可以理解为,在人们努力获得物质财富之后,仍然有充裕的休闲时间来积累精神财富。而在当今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中,富裕不能仅仅以收入多少来衡量,而是收入扣除生活成本后的余额。

如果将“富裕”二字的标准带入彭墩村,根据调研,就可以发现彭墩村的富裕表象是较为真实的。

2011年,彭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在华科农业辐射带动下,彭墩村种植1000亩“黑美人”品牌西瓜,以高于市场价0.20元的价格统一组织收购直供香港市场,户平增收1000元;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户平增收1000元;吸纳本村富余农民120人,户平增收1000元。同时,据我们了解,从个人单位来看,种田大户许行兵、李成海坚持科学种田,收入比往年增加2倍多,家庭人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养猪大户胡家明、陈青华等人科学养猪,每年每户出栏生猪80多头,养殖收入达4万多元;多种经营户陈军峰种田和开餐馆两不误,每年家庭收入3万多元。由此可见,彭墩村村民通过新农村建设,生活越来越舒适,经济越来越宽松充裕。

而其中,最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村民住房问题的解决。众所周知,如今房产俨然成为了经济资产中的大头,对于农民来说,农村多得是地,随便一建,民房便起,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的不是建起,而是建好。彭墩村显然将此问题处理的很好,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彭墩村统一建造农民新居,每套住宅占地400㎡,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每套价值12-15万,而农民只需出

4.5-6万元即可入住。对于村民来说,他们拥有了一份资产,同时后顾之忧解决,可以更加安心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当中。

彭墩村民在积极建设新农村的同时,生活休闲方面也没有落下。占地20亩的音乐广场上,亭台阁楼,华灯环绕。晨曦里,暮色中,村里的姑娘嫂子们在这里扭秧歌、唱小曲儿。茂密经济林与1800亩晶莹的彭墩水库相依相偎,温柔而恬静。一条条笔直宽敞的水泥路,200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场,17口沼气池,都为彭墩村民提供了生活便利和舒适。同时,彭墩村村委投资7万元维修改造了一座集办公、会务、图书阅览、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一体的综合大楼,加强村风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法制教育、思想道得教育和文明常识教育的大力宣传,全民普法法,提高村民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努力培养村民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投资修建了村级老年人活动中心,为全村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正如彭墩村打的口号一样,彭墩村要成为“农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农村,田园中的公园,公园中的田园”。由此不难发现,彭墩村的富裕表象是较为真实的。

二、彭墩村与先富、后富

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构想。然而,关于这一构想的争议却从来有停止过,构想实现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腐败炫富“等问题,更是加倍动摇了人们的信心。我们不禁要问: 先富是否带动了后富?

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程度又究竟如何?

让我们以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的发展为例,探寻问题的答案。将时间指针拨回到2003年,地处钟祥市西南部丘陵地带的彭墩村,浅丘岗与平地相间,土地面积10.5平方公里,农户317户、1159人。地理位置宅基地多在丘岗地上,属典型的“小户大院”丘陵模式。围聚在丘岗地周围的田地,高低错落,质量参差,缺乏配套水利设施,农作物产量不高。作为钟祥市有名的贫困村,更是不难想象它简陋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村民的“囊中羞涩”。光阴荏苒,沧海桑田,现如今,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村民小区,一望无际的青翠稻田,现代化的鸡鸭伺养场,碧波荡漾的水产养殖基地……走在钟

祥市彭墩村的绿林碧水间,你会觉得这不是在中国,而是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的规模化、产业化农庄。

这个扭转了乾坤改变了历史的人,正是荆门市苏州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华。据说,当年他来彭墩投资兴建养鸭场时,只是想为自己的苏州府酒店寻找一个可靠的原料供应基地。鸭场建成后,养出来的鸭不仅满足了苏州府的需求,还能为其他餐馆供货。2000多万元的年收入,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张德华遂于次年投资4500万元,在彭墩兴建华科农业园,带动村民调整种植结构。一年下来,村民平均从种植蔬菜中增收1000多元。张德华在村民心中的威信树立起来。这之后,为实施迁村腾地,解决土地综合开发所需的大量资金来源问题,彭墩村引进民营企业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共建新农村。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彭墩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代会选举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通过企业和农户“捆绑”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承担带领农民、引导农民的职责。青龙湖公司向农户提供良种和技术指导;企业开拓市场,全程负责农产品的收购、销售。企业也通过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一头闯市场,一头带农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彭墩村发展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2000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2000亩。

可以说,彭墩村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先富带动后富”的例子。它的故事恰恰说明了先富带动后富是能够实现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张德怀这样一个好“老板”,也就不会产生之后的好“干部”,更不会有青龙湖这样的好“企业”带领着彭墩村发展成为一个好“村”。“先富”的确功不可没!

然而,“后富”是否被带动?被带动的程度究竟怎样?是低层次的,中级的,还是已经到达了高水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就本次调研来看,彭暾村“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程度还是不够高的,或许大方向,大方针上是没有错的,但在落实问题和民众接受度问题上,依旧存在

着不少问题。比如,建成的房子群却很少有人居住;村子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小孩;商店少,很多空荡荡的门面等。也就是说,村民确实是富起来啦,但是富起来的程度和进程却难以和“先富”同日而语。当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彭墩村的发展也不过短短几年光阴,可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发展到今时今日已足够陈赞,其他美中不足的地方有足够的时间去弥补和进步。

三、彭墩村与共同富裕

在党的领导下,彭墎村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方针,把共同富裕当作不断为之奋斗的最终的理想目标。然而,通过各方全方位的走访调查,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首先,彭墎村现期较大的经济支柱主要是旅游业以及种植业。

该村的旅游业是由村里先富起来的个别大户支起框架、铺开摊子,使其得以开发并进入初期发展阶段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我们发现当地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很大范围的参与其中,得到惠及,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当地旅游业尚且处于初期状态,整个生产链条并没有发展全面、充分,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辐射到更多的相关产业,惠及到更多的农户。除此之外,普通农户的经济实力着实有限,而在旅游业发展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一点也是限制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来说到种植业,传统种植业是彭墩村较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该村的种植业开始逐渐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在村政府的帮助下,彭墩村的养殖农户们尝试性地引进了一些曾经没有过的经济作物,以及一些较为先进的种植培育技术。这些措施为该村的种植业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初步尝试并实现了科学发展,同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基础。但是,这个现象只是较为显著地存在于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一大筹码,并没有很普遍地在全村得到推广实现,没有为更多的普通农户赢得利益。

其次,在去当地的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彭墩村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够高,知识水平有限,并且存在着固本思想,面对新兴事物还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在村政府积极引导全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这些因素阻碍了政府的指导思想在全村范围内的实现,也直接影着当地旅游业及其辐射的相关产业

在全村的发展,以及新兴种植业在全村的推广。当然,这些也与上级的宣传以及再教育工作的充分与否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并且,通过与当地居民的直接交流,我们了解到,虽然彭墩村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村内的年轻劳动力仍然出现大量向外地流出的现象。据知,当地各家庭中的青壮年成员大都随大流涌向一些中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多数家庭中仅仅是留有未成年的孩童,和劳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这也直接导致了彭墩村内部的人群空洞化,导致了明显的劳动力缺失,也为全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从以上三个方面大致分析,我们认为彭墩村现阶段的经济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发展模式也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未来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客观上的不足有待解决。并且从大的全局上看,我国也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处于初步阶段,我们有更多的路要走。所以,我们讨论认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值得一直为之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未来实现。

附:本次调研报告照片:

篇2:彭墩村调研

彭墩村位于湖北省钟祥市西端与荆门市中心城区东郊接壤的一个偏远丘陵地区,全村9个村民小组,317户1159人,版图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1亩(其中水田7482亩,旱田2029亩),林地377亩,水面2800亩。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彭墩村与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姻,走“以企带村,村企共建”之路,创造了“彭墩模式”,并建立村企联合党总支,分设青龙湖公司、荆富商贸有限公司和彭墩村三个党支部,共有51名党员。多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积极带领全体村民改革创新,用实际行动,彻底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一举成为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1.2万元。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彭墩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德华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彭墩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挖掘资源,调整结构,通过创新发展,现已经形成6000亩优质水稻、中南地区最大的种鸭基地、10万只蛋鸡 1

上一篇:常识工作总结下一篇:文明交通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