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什么

2024-04-28

文言文是什么(通用11篇)

篇1:文言文是什么

什么是文言文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文言,使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方言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在书面语言上取得了统一。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文言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文言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文言文功不可没。

但是,另一方面,文言也有非常严重的缺陷,以致于在历史上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从五四时期人们对文言的猛烈抨击中可以略见一二:文言的缺陷之一——不利于文教的普及推广。因为文言与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相去甚远,所以学文言、用文言就成了少数读书人的“专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语文的新生》里说:“中国现在的所谓中国字和中国文,已经不是中国大家的东西了。”文言的缺陷之二——不利于思想的自由表达。“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可是,要把文言作为“内部语言”来思想何其难也,何况,僵化的文字,也严重地束缚着人的思想。叶圣陶先生在五四时期曾撰文说:“我国文字之难习,言文之异实为其主因。方为文之际,初则搜索材料,编为先后,其所思考与口一致,然欲笔之于纸,则须译为文言,于是手之所写非心之所思。其间移译之手续殊为辛苦。”

篇2:文言文是什么

“信”,真实,不歪曲,不遗漏;

“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雅”,优美,造句考究,文笔优美。文言翻译的三标准,我们只记于口,未落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翻译时抛于九霄。请看下面对《庖丁解牛》一段的翻译。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翻译粗看好象还通顺,但仔细推究,里面存在不少问题。“解”译为“杀”,不准确;“牛头”、“牛脖子”、“牛肚子”、“牛身子”原文没有此义;“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也属无中生有。两个“合乎”缺少宾语,“一个厨师丁”、“杀牛刀在前进”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可见,“信”、“达”都没做到,就更不用说“雅”了。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用“信、达、雅”来要求并检验文言文翻译。

二、五步骤——审、切、连、验、誊

(1)审。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圈注。

(2)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3)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4)验。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看语义、语气、对象等是否吻合。

(5)誊。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

(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

(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

①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者”,译“石”译“石头”。

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定”。

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

(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

(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

①.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介词“在”。

②.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

(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

(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译时要调整到它应在的位置。

“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你太不聪明了”;

“沛公安在?”,译时宾语应回到谓语的后面,“沛公在哪里?”;

“村中少年好事者”,译时定语应回到中心词的前面,“村里有个喜欢闹事的少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时状语应回到谓语的前面,“靛青,它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但比蓼蓝更青”。

四、十注意

(1)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2)注意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

(3)注意句子的主谓关系。

(4)注意固定结构和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

(5)注意古代汉语修辞格及翻译。

(6)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

判断句——译出“是”;

被动句——译出“被”

疑问句——译出疑问语气

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

变式句——还原位置

(7)注意文言句内、句间对称的特点,学会推断词义。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用”推断“以”的意思是“任用”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根据“择”推断“简”的意思是“选拔”

(8)注意翻译字字落实,句句对应的特点

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②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译:现在形势危急求你帮助,是我的过错了。

以上两句翻译都未做到字字落实,①句的“以”字未翻译,②句的“是”字未翻译。

(9)注意专用名词不译的原则。(见六方法“留”)

(10)注意译时句不离篇的原则。(见五步骤“审”)

总之,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能力的综合考查,在平时学习中就应不断地训练这种能力。在高考备考时,在应对文言句子翻译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步骤、科学的方法。

为了便于记忆,可牢记如下翻译口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助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篇3:占有语言应当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占有语言,文言文教学

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文言文教学,就应当对文言文的语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中国历史的进展过程中,承载个人、集团、世代之间信息交流任务的最主要就是这种语言形态,今天继续使用这种语言的虽然只是少数的各方面的专家,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关照点,思想家留意的是古人的道统,政治家留意的是策略,科学家留意的是知识、技术等等,但共同交叉点恰恰是大家都扔掉的包装布——语言文字。拣拾、整理、研究、传递这种特殊包装布就是语文课的涉及范畴,香喷喷也罢,臭烘烘也罢,你得承认这是“语文”这碗饭的内容。无论如何你得明白自己舞弄的就是文言文这种语言工具。

作为—种工具意义上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需学的一种技能,养成一种习惯,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在学习程序中不能仅止于了解,而在于反复操作,即面对一篇文言文语体的作品,能阅读,能理解,会如式如法打开包装布,把里边装裹的物品一一罗列出来(虽然对千般物品本身未必能用内行的眼光去鉴定),即“大纲”规定的任务: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在语文的作品中,语言从来不是孤立的技能,事实上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依靠物。对此可以分两层来理解。第一层,单从语言工具上看,文言文是现代语言的根,二者间有太多的“基因”承递关系。第二层,语言是有性灵的工具。经过历史鉴别了的优秀语文作品的精彩语言,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人物的活的灵魂寄主。试读——“学而无不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字里行间不仅活跃着一颗思辨的头脑,也闪烁着诲人不倦的长者面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三郡”,传达的不仅是征服者无可阻挡的军事气势,也有精明政治家从容不迫排列天下的眼光。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谁的精神不猛然一振,顿觉我们与伟大的祖国一起昂首挺胸的骄傲!吟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由不得要眉头一蹙,心头压上沉甸甸的生活的石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情种也是哲人。读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无所作为的穷气一扫而光。诵一声“位卑未敢忘忧国”,谁能阻挡普通百姓过问国家大事的权利。

少年时代正是一生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六岁以前是学语言的最佳期,这是指口语。诵读、背诵也是口齿训练。伶牙俐齿,锦心绣口昰人们对子弟才能的期待。丢开了诵读、背诵,至少也是放弃了一条语言能力修炼的途径。语言教学应当自觉地抓住这个稍纵即逝(因为学生不自觉地在排斥)的机会,猛推孩子尽可能多的向前走几步。

根据现行教学实际,给予我们的时间也不少(早读即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把一个“读”字组织成学习行为,在文言文课堂上把“诵读”作为重点。首先,借助《文言文字典》读准字音,弄懂词义。解决了读音,才能诵读。老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的吐字、停顿、语气、语调,提高学生的断句(句读)能力。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语文老师来说应是轻车熟路——试读、齐读、领读、分读、合读、个别读等等。积累丰富的文言文词义,深化句意的理解辨析,有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诵读出感情。学习文言文词语要分类整理,强化记忆,触类旁通,启发学生动脑,举一反三,既要动口,也要动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标准化的配乐朗读不仅便于学生仿读和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观看文言文电影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客聂隐娘》全片106分钟当中,100多句都是文言文,观看这类影片能测试学生的文言文功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登录新浪UC官方大厅,进入朗诵文学房间,你可以听到艺术家的精彩诵读,也可以排麦,牛刀小试,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接受房友的好评和专家的指点。《大风歌》《垓下歌》这两首歌是英主(刘邦)与英雄(项羽)的慷慨绝唱。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一首胜者的悲歌,气魄宏大,豪情万丈;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写出了英雄末路的苍凉悲哀。这两首歌经现代音乐家的包装和演绎,每一个音符都能拨动学生好奇的神经,学生不但能学到诵读这两首歌时如何抑扬顿挫,也会感受到英雄的豪壮和文言语句的精炼和博大。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更多优质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占领学生心灵的空间。

那么思想分析呢?艺术知识等等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不需要过多时间教学,点到为止。我的想法是分析等等与诵读之间打个比方说是三七(或四六)开,思想艺术分析占少头。理由是:离开语言,思想只能是移植的花朵,免不了渐渐枯萎,有了语言,思想就如影随形,总有蓬勃的机会,俗语曰:船烂了还有三千六百钉子在,胸中装着几十几百首诗文比只记一大堆思想分析更有价值。

篇4:小学文言文教学可以做什么

一、 兴趣为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亲近感

当文言文开始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就意味着学生开始走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交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的阶段。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个阶段,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情境造悬念

教师要创设具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而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教师依托有趣的文学故事导入学习,常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通过故事与文本的自然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会。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鹬蚌相争》一课的教学,开课伊始,教师追寻故事出处,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并指出: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个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将故事与文本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为后面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又为领悟寓理埋下伏笔。

2.借译文引兴趣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与现代文有很大差异,凝练的文字,文中实词、虚词等都可能给初涉文言文领域的学生带来阅读困难,使其产生畏难情绪。各版本的编者在编辑教材时都注意到降低学习的难度,人教版教材在文言文下面设计了重点字词的注释,北师大版教材则在文言文后附上译文。教学时教师不妨借助直白的译文引领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再文白对读,使学生在有感觉的状态下去触摸文言文中的字词句,领悟内涵。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学弈》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阅读小故事材料,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之后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其实是一篇文言文的翻译,在原文中只有55个字,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来叙述这个故事的。”巧妙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自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做示范求共鸣

教师以范读言传身教, 通过跌宕起伏、充满感情的吟诵,字正腔圆、和谐悦耳的发音,把干枯的文字变成灵动的音符, 使学生的内心与文本达到共鸣。教师诵读时的情绪自然而然地感染着学生的情绪,调动其诵读的积极性。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时,教师通过范读,把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情深,把古文的停顿、古文的韵味,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声声送入学生耳畔,学生的感情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随后学生的朗读,也抑扬顿挫,句句迸发真情,感人肺腑。

二、 诵读为本,渗透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都相差甚远,教师尤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课标中,对第三学段提出的是“诵读优秀诗文”,可见传承古人的学习方法——诵读,当是学习文言文的核心方法和有效手段。诵读正契合中国古典诗文自身的特质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古至今,文言文的教与学都与“诵读”形影不离。文言文遣词造句凝练,与现代文相比,更具音韵美和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选入课本的文言文都短小精悍、文质兼美、千古传诵。只有诵读才能体会到它的妙处。诵读乃至背诵这些诗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训练其诵读意识、节奏意识、语境意识、积累意识,从而培养良好的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共选入《杨氏父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等四篇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文言文中有生僻字、多音字和通假字,教师可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字音,再进行诵读;或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完成。第二要注意停顿、读清句子。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停顿一般分为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语法停顿比较好掌握,就是根据标点符号做出长短不同的停顿;而逻辑停顿须在理解文意和语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否则很容易误读。如《杨氏父子》中“未闻?筑孔雀?筑是夫子家?筑禽”,许多同学却读成了“未闻?筑孔雀?筑是夫子?筑家禽”。第三要读出感情。要想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文言文中的语气进行判断,包括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和词语的感情色彩等,还要对内容有所感悟,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作者的情感。第四要了解一些文言基础常识。如有必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第五要多形式诵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诵读,如配乐诵读、角色诵读、自由诵读、齐读、指名朗读、分组朗读、领读、背诵等。

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以诵读为主,以意会为主,适当引导学生养成一些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以顺应长远学习的需求。比如,可以教学生梳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步骤: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准节奏;三读,流利朗读;四读,读懂文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可以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的习惯,教会其查找古汉语词典的方法,使其在选择合适义项、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写作心态,进而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文本。

三、 积累为重,大量增加文言文的背诵篇目

优秀的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代蒙学阶段,儿童大量诵读诗文,他们摇头晃脑背诵着先贤哲人留下的典籍,尽管初读不解其意,却对今后的人生影响深远。况且现代语言也是在几千年的文言文历史过程中发展演变而成,文言文无疑仍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量的积累是必要的。季羡林说:“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而小学教材仅编排4篇古文,很难让小学生领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激起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中数量有限的古诗文,应该大胆地向课外辐射,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一些浅易的文言文,选择一些没有选入教材又适合小学生的经典之作来诵读,为其日后学习铺设坚实的基础。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古典文学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补充文言文阅读,培养文言文的阅读氛围。如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猴王出世》,会产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学习《草船借箭》,会产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此时可选择相关故事片断,作为文言文启蒙阅读材料。另外,《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诸子百家涉及的寓言故事,大多情节丰富、内容有趣,也可以作为初步阅读的文言文范例。比如《道旁苦李》《管宁割席》《乌鸦喝水》《画蛇添足》《指鹿为马》《狐假虎威》《执长竿入城》等。

给小学生选择课外文言文要符合其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年级的教学目标,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可从中选择一些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体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选择与文言文有关的成语、逸闻趣事、典故、歇后语、座右铭、对联、寓言等来积累语言。二是从古代蒙学课本中选取语言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学生们喜爱且易学、易懂、易用的文章。如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弟子规》《昔时贤文》等,故事类蒙学读本《书言故事》《蒙养图说》《二十四孝图》《童蒙观鉴》等。三是从相关汇编本图书中选择,如《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中华千古诗文丛书》等。这些古代蒙学作品有的教儿童识字,有的介绍伦理规范,有的进行文化启蒙,也有的砥砺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丰厚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味。

参考文献

[1] 杰罗姆·布鲁纳[美]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

篇5:请循其本的循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①顺着。《察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②遵循;依照。《孔雀东南飞》:“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循分】安守本分。

请循其本出处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及弟子,先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

篇6:中学生为什么学习文言文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文言文,进入中学后,文言文做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教学大纲。那么,除了应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在初中阶段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高中古文的学习以初中为起点,所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基础性学习。文言文由实词和虚词组成,所以学习文言文就是认识和掌握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初中阶段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变化不大,在翻译时,有的是词语本义,有的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几个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那么学习的重点就放在虚词上。虚词的词义相对固定,例如: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在古代汉语中有四个意识,有时做助词,理解为“的”;有时做音节助词,可不译;有时在句子中做指示代词,代替前文中出现的人、物或事情。认识,积累并掌握常见的虚词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为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中学生学习古文只有这一个目的吗?

在12岁到16岁这个年龄段,是人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吸收的做人处事的观念对人的一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学生们通过文章的记载,在通晓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以前发生的事情,探究事情发生的背景、原委,过程,结果及意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并自觉的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这些对中学生的成长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如:选入七年级上册的几则论语,语言朴素简洁。文字中有告诉学生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也有教给孩子们做人的基本态度的。除此之外,还有《孙权劝学》通过学习文章,让学生了懂得不能用静止,停滞的眼光看待人或物。

篇7:文言文是什么

1、阅读

文言文我们平时要多朗读,这样我们可以纠正我们的读音,还有熟悉之后背诵起来也容易了很多,经常都文言文也能培养我们的文言文语感。

2、翻译

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翻译了,这是我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一个好方法,我们要根据课本中的注释联系一些课外资料,将翻译出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这个方便我们记忆,也方便我们理解文言文。

3、背诵

高中的文言文基本都是要背诵的,我们不仅要会背诵,更重要的是会默写,背诵也是加深记忆以及培养文言文语感的一个好方法,当然我们要利用好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这两个黄金记忆时间来背诵。

4、练习

篇8:诵读是开启文言文教学的金钥匙

一、体会作品情感, 理清文章思路

让学生听多媒体朗读, 那准确无误的语音、句读 (duo) , 快慢疾徐的语速以及抑扬顿挫、色彩鲜明的语调很值得学生欣赏, 而且学生在听时还能体会出语言中的情味、情趣和情调, 更能听出作者的情感历程, 理出文章思路。例如, 在教学《岳阳楼记》时, 这篇文章是融景、情、理于一体的散文名作, 句式整齐对称, 语言凝练, 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富有音乐感。要求学生听时体会这种音乐感, 评析其中的情韵及作者的情感。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仅所描绘的环境、人物生动活泼, 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而且语句工整, 节奏明快, 寓抒情、议论于记叙、描写之中, 又似一首韵味浓郁的散文诗。因此, 在播放录音时, 就要求学生闭上眼睛, 想象跟随作者一起去神游琅琊山, 随着作者上山、入亭、题名、喝酒、玩乐、下山。这样一来, 学生如自临其境, 对作者的情感如同身受, 而且文章的思路也不言而喻了。

二、通过反复的诵读, 感受文章的内涵

反复的诵读可起到潜在的教育功能。如诵读《岳阳楼记》中洞庭湖胜景时, 通过对岳阳楼阴冷、晴明景象的理解, 体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罢《出师表》中的“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让人感受一代忠良的代表身为人臣的高尚情操;在诵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时, 能体味到乐以忘忧, 乐在其中, 以苦为乐的求学心境……一边缓缓朗读, 一边慢慢思考, 把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那些名言佳句,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咏雪》中对雪的生动的描述, “未若柳絮因风起”、“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等, 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 思了又读”, 自然有味, 乃至愈读愈有味, 趣味无穷。这样, 就把理想、志向、人格、良好的道德情操、意志、毅力的种子, 深埋于学生的心中。

三、用语气传达情感, 提升诵读的效果

文言文讲究抑扬顿挫与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并借此来表情达意。而语气与感情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互为表里。词的感情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 都和语气密切相关。感情靠语气来传达, 语气随感情而变化。例如, 在教学《马说》中, 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 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与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在诵读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情感, 抓住文中的“而、故、只、且、安、邪、呜呼”等词, 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卖油翁》中, 有“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一句, 我们在诵读时要把陈尧咨那目空一切、咄咄逼人的意味诵读出来, 语速应比较快, 语气应比较重。而对“尔安敢轻吾射?”一句, 同样应该读得重而急, 但必须要突出人物由骄而怒的心理变化过程中的蛮横的性格。而卖油翁的回答应用平缓与淡然的语气来读, 表现出人物的从容与镇定。通过这种反复的诵读, 文中的人物形象就跃然于纸上了。

四、在品读中赏析, 在体验中欣赏

品读是指领悟性的诵读与欣赏。虽然其形式类同于初读感知、研读探究, 但是它绝非是对初读和研读的简单重复, 而是一种升腾性的质变。如果说研读重在文本的言内之旨, 那么品读就在于文本的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品读不拘泥形式, 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趣法、配乐法等, 都创设了情境,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之中。诵读者读之有神, 品之有味, 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 入情入境, 这种感应性共鸣的出现正是诵读的升华。如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就和学生在古筝清越激扬的弦音中, 一遍又一遍地吟诵课文, 一遍又一遍地体悟作者空灵的写景笔触所渲染的问月、问竹柏的孤单清寂的意境。在空旷苍凉中如闻其浩长声息, 在穿越时空中如见其孤独的身影与月影融为一体。直读得不知是己之文, 还是人之文。这样的品读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 发之于声, 因而自然而然印入心灵, 即便难以理解诗文的词义主旨———有相当的诗文是背诵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理解的———也会在美感的涌动之中记诵下来, 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美文无不如此。这类文章意蕴无限, 绝非两三课时的教学就能理解透彻, 只有在含英咀华、涵泳品味之中, 才会渐渐将其消融。

摘要:加强文言文诵读教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完全符合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学习更是离不开记忆, 有了记忆, 才能有储备, 有了储备, 才能便于学习新的知识。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篇9:文言文是什么

前几天,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发布文言文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好评如潮。友人问我的看法,我想在下结论前,先分析一下整篇文章: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启真笃学,求是育英。——“均”、“滨”在真韵,“英”在庚韵,相差很远,放在古代第一节就不及格,因为出韵了。“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引用了马一浮先生所作校歌的原句,何等典雅,而作者接上的句子以“英”押韵,上来就错。

公元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将值浙江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适甲子之逢双,肇华诞之隆庆。——前面说“一百二十周年”,后面的“甲子逢双”是同义反复(甲子就是60年,逢双就是120年),累赘可删。“肇”是开创的意思,华诞庆典怎么能说“开创”?你过生日可以说“开创生日”么?

夫天地创生,万物兴焉;君子创业,垂统续焉。——“垂统”本来就包含“继承”之意,再加一个“续”字,赘。

秉日新又新之义,树本固道固之才。——“日新又新”是成语,但“本固道固”是作者生造出来的,古书只有“本立而道生”。在古典文学中,这种毛病叫“偏枯”,也就是说,对不出对子硬凑。

实庠序至教,乃明德始阶。历百年复廿载,期继往而开来。——“庠”、“序”是并列结构,“明德”是偏正结构,偏枯。“复”是实词,“而”是虚词,不能对仗。“阶”在佳韵,“来”在灰韵,勉强可押。

维我成均学府,巍矗钱塘。原夫清季图存之志,启于求是维新之堂。——“成均”和前文重复了。“清季图存”和“求是维新”也不能对仗,偏枯。

筚路蓝缕,英俊多方。中更国难,西迁路长。——终于看到一句没问题的句子了,但文字杂乱无味。

历建德泰和之夜月,倚宜山湄潭之秋光。龙泉烟雨,遵义朝阳。弦歌未绝,险艰备尝。虽逢世有盛衰之别,然求真无旦夕或忘。岂惟创新不辍,拳拳亶亶;遂今薪火相传,赫赫煌煌。——写得不错,虽然有别扭之处,如以“之”对“或”就不合古法。“今”应做“令”,较顺。

尔乃玉泉山色,之江月轮。西溪曲水,嘉树繁陈。映华家池之波光,粼粼碧玉;望紫金港之湿地,隐隐青岑。——“岑”在m尾侵韵,和其他真韵字不押。(在切韵体系确立之前,有少数通押之例,可能是方言的缘故,但切韵体系一旦确立,在正式场合没有人会出韵。)有人拿南开校歌“汲汲骎骎,月异日新。”说明两韵可通押,其实没搞清楚,旧诗的奇数韵脚可以借韵(比如东坡那首出名的七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首句“峰”在冬韵,后面用东韵),因为本来就可押可不押,而且那是校歌,这是赋体,完全不可比。

舟山揽胜,天高浪阔;海宁合璧,潮壮云氤。钟江南之毓秀,善格致而存真。——“钟”是“聚集”,动词;“毓”就是“育”,养育,动词;作者强拆“钟灵毓秀”一词,造成文字不通,宜改为“灵秀”,但这和“存真”又不能对仗了。另外“江南”和“格致”也不能对仗。

至若鸿儒会通,踵武前贤;厚德励行,创启新学。惟新是系,勤学修德,授业有若春风;惟真是求,明辨笃实,开坛无妨争啄。苞桑犹安危之所系,志远思深;锦蕞仍梁栋之是培,器弘识卓。——还不错,但“争啄”是什么鬼,把鸿儒们比作一争一啄的鸡么……另外我一直没搞清楚什么是“锦蕞”,后来知乎上有一位上过几位作者教授课的仁兄跳出来,对我人身攻击,说这是用了马一浮的诗“苞桑若系安危计,锦蕞应培禹稷材。”我哑然失笑,原来“锦蕞”是 “绵蕞”的错别字,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與其弟子百餘人為绵蕞野外。”马诗的网络版本误作“锦蕞”(“锦”和“绵”无论如何无法相通)。这就让人产生疑问:真的“每个字眼细细推敲”了么?为什么会出现从网上随便拉下来的错别字?大家可以好好想一想。

其惟攸介髦士,知创新之为体,自强不息;笃求真之为鹄,思睿观通。乘时代之巨澜,弄潮卓越;经大业于社稷,体国公忠。行万里而明本训,纳百川而驾长风。——“笃求真之为鹄”真不知道怎么断句,“笃求”应该是一个词,但这就把整个对仗弄得一塌糊涂了;按照前面的句子又应该在“笃”后断,又讲不通(如果改“之”为“以”,勉强能通)。“时代”并列,“大业”偏正;“巨澜”偏正,“社稷”并列;偏枯。

普慈设账兮,书院肇基。林公经始兮,厥功不移。山河数劫兮,庠序倾危。藕舫受任兮,文军毅驰。——“庠序”又出现了!“毅驰”又是作者生造的词语,据说来源于浙大的“毅行”。

求是为训兮,创新为旗;海纳江河兮,启真无遗。——“求是”、“创新”、“启真”,个个是前面出现的老面孔。浙大学生说“求是”、“创新”是校训,是否校训就该单调重复,请读者自行判断。

开物前民兮,厚德华滋;薪火不绝兮,代有俊奇。沧海横流兮,百廿为期。树我邦国兮,天下缉熙。——“沧海横流”形容天下大乱……作者大概是受了郭老“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误导,但郭老这句词明显是呼应特殊年代“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口号……

天朗气清,莺飞草长,诚邀社会各界贤达暨海内外校友莅临盛举,同襄伟业。忆往昔峥嵘,叙深情而促共识,黾勉奋发;担未来使命,绘宏图而开新卷,再创辉煌!——“莅临”和“同襄”、“黾勉”和“再创”,偏枯。

再说文体,写文告不能用赋体。唐代以后,重大场合的文章恰恰以骈文为多,像《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收集的诏书,很多都是骈文。公告不得体处不在“骈”,而在根本不该用押韵的赋体。三位作者都是研究古典文学的教授,缺乏这一常识,令人遗憾。

请允许我再次强调,浙大两个甲子的荣光,绝不会受到一篇公告质量的影响,就像一对金婚老夫妻丢失了戒指,绝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纪恩爱。我在这里指出一篇被舆论认为绝妙好辞的文言文其实并不合格,正是要为宏大的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在无形中消弭悲剧的可能。

再说我对胡教授等作者的看法。我没有拜读过公告作者胡教授的专业著作,但他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必非幸至。我只是说这一篇公告作为文言完全不合格,病句比正常的句子还多,绝没有对他的专业做任何评价。

有人问为什么旧体文学一定要这些老规矩,不能创新么,你要考虑历史进程啊。我说一些基本的老规矩,就像象棋的棋子为什么这么下,为什么车能直来直去而卒不能,为什么马可以过河而象不能,没什么道理好讲。遵不遵守这些规矩,决定了你有没有入门,入了门离高手还很远很远,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但你不入门,象过河兵乱飞,那真得没什么话好讲。

另外,我这篇回答只是指出公告的硬伤,属于知识层面,还达不到文化层次,如果拿文化讲,槽点更多,但文化上没法说服人,就像A说这瓶酒好,B说没可乐好喝,辩一百万年也没法说服对方。

还有,硬伤是硬伤,破格是破格,完全是两码事。历史上有一些诗人在格律未定型的时代或精深掌握格律的情况下突破常格,像崔颢的黄鹤楼诗、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杜甫的吴体诗、黄庭坚的拗体诗,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破格佳句,“故辞人西鹤楼黄”、“钟江南之毓秀”就是病句;这是很容易分辨的。

篇10:文化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元素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解决“言”和“文”的问题。“言”是指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掌握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文”是对文章主题与思想的把握,体会文本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地关注“言”,让原本饶有趣味的作品,在师生的共同肢解下,只剩枯燥乏味的字、词、句,进而忽略了“文化”的教育功能。

《核舟记》一文的教学,“言”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文下注释详细,学生可通过归类总结与对比分析,理解与掌握字词;那么,怎样解决“文”的问题呢?细细盘点起来,这枚小小的核舟,承载着这样的文化信息:

第一,核雕文化。

据《核工记》载,明末清初核雕工艺堪称一绝,核雕精品是当时江浙一带缙绅商贾的热门藏品。桃、橄、杏等果核经民间艺人巧手精雕,成了扇坠、念珠、手串等装饰品,核舟是当时奇货可居的艺术珍品。在核雕中,橄榄核雕最为常见,桃核舟最为名贵。从选料到设计布局,再到雕刻完成,需要艺人具备超乎想象的耐心和近乎传奇的技艺。民间自古以来一直把桃木奉为祛邪扶正、避凶趋吉之物,如桃符、桃梗等,因而桃核舟的产量屈指可数,为宫廷秘藏,贵比金银。所以,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的禁区,当时能雕刻桃核舟的大师寥寥无几。

第二,名人文化。

这枚核舟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苏轼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大家学过他被贬黄州时所作《记承天寺夜游》,而核舟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字,恰出自苏轼被贬黄州时另外两篇文章《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此二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长期被贬而又能自解其愁的`仙风道骨。

第三,宗教文化。

苏轼政治上坚持儒家的人世精神,在生活上则更多地持有庄禅的旷达态度,执着超脱,无往不可。事实上,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并未提及鲁直、佛印二人,但王叔远并没有拘泥于苏轼夜游赤壁的原型,而是通过大胆的想象,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似不真实、却又令人深信不疑的艺术品。他“安排”黄庭坚与他们同游赤壁,合乎艺术的真实。而船头又安排了和尚佛印,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苏东坡的世界观非常矛盾复杂,他不仅对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深有研究,而且也精通禅学,与和尚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可见王叔远对苏东坡的宗教信仰了如指掌,想藉此刻舟,有所披露。

至此,《核舟记》一文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言”的内容了,更不是简单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技艺的赞叹”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能包容的。语文教学需要有文化培育。文言文形式典雅、内涵丰富,是古人思想精髓的集结。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如是说,“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依赖于“言”与“文”的紧密结合,二者不可或缺;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忘却了“工具”之外的清风明月、秦砖汉瓦,忽略了内在的文化追求,文言文教学就会失去其灿烂的本色。

篇11:倒装句是文言文常见句式之一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上一篇: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来鲁就业、落户及就业协议书办理办法下一篇:蔡店小学2013少先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