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浪 涉农整治工作研究

2024-04-22

封浪 涉农整治工作研究(共5篇)

篇1:封浪 涉农整治工作研究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 共性问题查摆与解答

会计师 高级经济师 封浪

摘要:按照国务院总体工作部署,全国各地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自4月中旬开始,将于9月15日告一段落。基于常态化工作机制与常态化工作方法的全新要求,此次专项整治理应面对什么情况?如何查摆问题?怎样解答问题?从共性范围与共性维度探讨,可望岗位同仁形成共识。

关键词:外业内业

一脉相承

三制三专

刚性管理 州农委和州畜牧局,作为州府涉农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中的牵头成员单位,共同指派分管农业经济与农业执法工作的领导、农业项目管理岗位高级农艺师、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高级经济师和关联岗位业务骨干共八人组成,并由县里抽调县财政局四位同志协助工作。

4月21 日,经与XL县政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接,及时落实了州府专项工作部署,具体要求在全县各职能归口部门积极展开涉农资金自查自纠专项整治,同时将《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公示》触及到乡镇,明确检查目的、检查范围、对象和内容,公开州、县两级举报受理电话。

4月27-29日,我们遵循初始阶段“着力自查,重在自 纠”的专项整治原则,从XL县财政局全县汇总涉农事项与资金数据基础材料入手,力求各涉农资金部门、重大投入事项以及存在和潜在的重要问题不遗不漏,逐部门、逐事项依序进行了比对核查、梳理和纠改。

5月5日,检查小组在XL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召开的“意见反馈”专题会议上作了交流:侧重讲事实、摆道理,逐项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求证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将检查情况,分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探讨如下:

一、内业自查主张与账务核算支撑不够严谨,经不起细化核查。

时间紧,任务急,全县十八个涉农部门自查主张,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

1、匆忙应对,检查中报告事项主张与附表统计金额变数大、指向不清、随意性强。仅停留在简单罗列统计数,却难以保证账务核算与自查所主张的资金事项及其数额的一致性,经不起检验。(须知账务核算是自查主张的前置条件,也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首要切入点)。

2、没有进一步真正梳理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相对广义):诸如项目资金专账核算是否规范、资金流运行专款专用是否规范、项目实施与项目管理是否规范、项目档案归集是否规范(含归集项目建设或项目实施痕迹材料与财务开支 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规性)、资金使用结果是否安全合规、建设性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估是否据实考量等等。

为何经不起检验?检查中,我们一旦锁定某一建设项目进行梳理,被查单位很难从专账核算刚性要求到专款专用资金流程规范,进行准确定位、便捷支撑,最基本的甚至不清楚资金属性与其既定的运行方式【含拨付制(全额与进度)、报账制(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除特殊运用的拨付制之外,大部分涉农资金均由资金文件界定为:遵循项目实施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同级财政或同级部门报账制管理】,更难以围绕专项资金流,细化列明项目开支结构。

3、项目实施与项目资金运行规范性核对,尚有多个部门难以定位如何查、怎样纠,也就难免“查而不纠,纠而不实”,不能客观有序地再现资金流指向终端的项目实施或项目建设过程。

多数情况是:

(1)自查力主结果,却又缺乏过程印证,尤其在项目实施或项目建设档案归集管理方面,项目实施责任股室与项目资金财务核算职责岗位,往往业务脱钩、内控不力。

(2)项目实施过程的核算与管理没有依序互通有无、没有依序资源共享,使得项目业务开支主张与财务审核开支拨付存在较多错位(比如,不明开支事项,又不得不拨付,也就不清不明凭证归集究竟何为要件),使得项目痕迹材料与财务开支凭证难以互为补充、难以相辅相存,进而不能逐项有序地完整归集项目档案,不能有效、快捷地佐证项目实施过程及项目建设结果。

(3)关键是以上自查中凸显的种种不规范问题,多个部门并没有及时高度重视和自觉纠改,故在州检查组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内确实是迫于无奈,只得仓促应对:A、项目过程材料支撑要么逻辑混乱,要么缺少必备要件;B、要么反映出来的终端建设事项及其开支口径与项目《批复实施方案》内容不尽吻合,C、要么资金流运行实情严重悖离项目资金文件界定的运行方式。总体项目过程及其结果的印证苍白无力,既达不到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也明显暴露出项目实施与项目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极大不足。

由此建议和要求县里相关部门(“两原则、两立足,两归集、两印证,终端硬件再比对”):

1、按照专账核算原则,坚决立足项目资金会计核算账套,抓紧时间、继续回头,重点梳理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确保“自查主张”与“账务核算”原则上账实相符(无专账的,更应逐笔进行账务清理);

2、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坚决立足项目资金文件和已批复《项目实施方案》,明晰资金属性、资金应用指向和运行方式,尤须明晰项目建设或实施细项及其开支结构;

3、既要看结果,更要回头关注过程。一手归集项目申报材料、立项批复和资金文件、《批复实施方案》、政府采购类他项政策性对接文档、场景硬件图片或声像影视资料与项目验收意见等系列痕迹材料,详实印证项目实施或建设过程;一手归集项目终端受益主体、报账主体、资金指向业务结算主体的合法性支撑材料(如清册、公示、合同、竣工决算、审计报告、付款票据等等),扎实过滤开支事项的真实性与合规性,再比照国家会计制度规范,完整归集相应会计凭证(业务与财务资源共享),详实印证项目资金运行方式和开支额度合理、合规;

4、逆向或正向比对实施性投入或建设性投入项目终端“硬件”结果,重点考量与《批复实施方案》既定指标的吻合程度。

二、外业与内业不能必然地一脉相承,项目实施的过程与结果管理均显得人为淡化。

1、检查的乡镇普遍对这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重视不够,基本没有对下发的文件进行工作部署抓好落实。

表现在:一是乡镇干部对这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一知半解或不了解;二是所检查的乡镇均没有安排这次专项整治工作内容及监督电话公示;三是检查组每到一个乡镇 时,虽有事先的电话通知,但提供的工作资料及检查工作安排均是应付式的状况。

2、项目管理系统性不足,项目材料不能很好地支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及实施结果。

一是项目在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均未按项目规范形成项目档案;二是部分已经验收的项目未形成项目竣工汇编资料;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忽视了项目痕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的项目档案无法系统的说明项目实施真实过程;四是部分项目均存在未按项目要求的时限完成建设内容,项目建档滞后。

3、项目实施结束后不及时的申请验收,造成项目资金滞留账上,与其它项目及下一的项目资金相混淆。

4、部分区域的涉农项目进行资源整合时,未按原项目来源的要求进行实施,无法形成有效的项目档案。

5、部分县直部门的自查报告流于形式,未认真对待。

建议县里:专项整治工作不容懈怠,要求部门内相关股室通力协作,内业与外业两手齐抓共管。县里统筹一如既往,但要责成各责任部门讲方法、动真格,讲实效、重提升,针对上一阶段的工作不足,依序一边自查、一边纠改,尽量将内业与外业同步兼顾,补充完善支撑材料。

三、扶贫资金比对“三制三专”刚性管理原则,问题突 出,经不起推敲。

所谓“三制三专”即是:同级财政报账制、政府采购制、公示公告制,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要求在项目实施中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理性管理倾向,惯常将财政扶贫资金定义为“高压线中的高压线”,无论感性工作怎样强调实际困难,都务必遵循理性管理原则。

同样方法,我们通过锁定重大事项,重点梳理了州财农【2013】08号与州财农【2014】37号文承接下达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该项目安排比较集中,其资金额度相对其他涉农资金比重较大。

2013年,XL县生产发展扶贫资金分配总额3329.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29.6万元,占比70%;省级资金1000万元,占比30%。专项用于:

1、核桃产业带建设1793.6万元,2、精品水果发展100万元,3、脱毒马铃薯发展150万元,4、优质茶叶生产200万元,5、特种养殖86万元,6、草地畜牧业发展1000万元。

2014年,XL县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发展扶贫资金分配总额2569.4万元,其中:中央基础设施建设专项150万元、中央生产发展专项2219.4万元,中央资金(2369.4万元)占比92%;省级生产发展专项200万元,占比8%。项目结构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小康寨(扶贫旅游)150万元;生 产发展资金,1、干部培训15万元、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万元,3、核桃产业14.4万元,4、草地生态畜牧业700万元,5、脱毒马铃薯200万元,6、省级中药材200万元等。

对于2014中央生产发展资金中,集团帮扶1000万元、客观因素分配255万元,必须明确终端指向及其资金使用结果和项目实施结果,并进行详实佐证材料支撑。

检查中发现:

1、个别部门资金流运行混乱,没有严格执行同级财政(或部门)报账制管理。

突出表现在:

(1)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高达120万元不等,均单凭一张手写借条就将资金划拨借出,报告期间借款频繁、累计额度较大;

(2)最起码的条件而言,借款业务开支凭证归集,明显缺乏借款债务主体(个人或经济实体)与项目实施关联业务的合规、合法性与必要性证明材料,缺少业务审批、借款协议、借款质押等要件;

(3)冲销借款列支时,虽然县财政局业务股室按报账制管理流程要求,出具了“财政扶贫资金费用支出核销单”并加盖了“审核专用章”,但仅从支付中心代记账岗位凭证归集的重大缺失来看,已无力纠正既往,只能被动开支核销。

2、没有全面对接政府采购制,除存在个别事项无理规 避情况外,还普遍存在核定标准下,部门自主时有较强的随意性。

突出表现在:

(1)误认“自主”内涵,无论是自主发包或是自主采购,均未比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定方式与流程合理内控,对大宗采购或发包事项没有形成组织决议或产生集体论证、集体认定、集体监管;

(2)对于先借款实施、后报账核销的所谓“特殊”业务,其绝对单一的“卖方市场、卖方价格,卖方质量、卖方决算”,更经不起推敲。同类发包承建事项皆系如此。

3、项目实施内容足部变更或重大事项调整,没有依序取得资金源头二次批复,实属擅自变更和调整。

突出表现在:

(1)县级层面整合使用项目资金时,涉及资金用途发生变化,或项目实施地改变、或终端受益主体变更的,没有严格按照中央或省级资金属性,逐级呈报源头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2)部门存在提高补贴标准、放大政策口径、改变项目终端承载主体、改变实施地、改变建设内容细化结构等情况。检查时通常只持“数量与单价、数量与单位成本、数量与单位补贴额等匹配不合理”的简单逻辑道理,口头主张既定变更事实,却没有逐级审批材料支撑。基于上述情形,特建议和要求县里:

1、由县扶贫办牵头,财政与各相关部门参与,认真以项目资金文件及批复《实施方案》为工作切入点,以项目实施过程的合规性为主线,以项目终端承载主体或受益主体的合法性为考量,进一步对全县扶贫资金继续自查自纠,坚决到位,首尾比对、全程梳理。

2、积极正视诸如“(1)2011年项目中的购买基础母羊资金两名技术员借款共91.5万元未报账。(2)2012年省扶贫办共下拨项目资金800万元,已拨款800万元,农户、养殖场暂借款488万元,经验收报帐及催收,还有67.6311万元借款。”此类问题,从头梳理,重点审计,严审其交易业务和结算,坚决纠该。

3、在下阶段自查自纠工作中,还应重点关注:

(1)项目实施是否存在关联性交易业务?即同一法定代表不同注册实体之间、或控股主体之间、或与其直系亲属注册实体之间,项目资金流所指向的交易业务是否真实、合规、合法。

(2)项目实施是否存在项目套项目行为?即同一笔业务开支额度,在不同项目之间多头进行开支主张,甚至同一单开支凭证,在多个项目之间重复主张并获取报账。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检查,与县里交流了存在的共性问题,客观上都比较具有针对性。单纯从业务角度出发,可以指导县级各部门便捷梳理、快捷支撑。尚能引起XL县专项 10 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并可望切实整改,依序向纵深进一步做好自查自纠。小组工作也同样不容懈怠。

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篇2:封浪 涉农整治工作研究

一、加强领导

会议结束后,我单位立即成立涉农资金整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涉农资金的专项整治工作,并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整改落实。

二、自查自纠涉及的专项资金情况

(一)20以来涉农资金检查发现的问题

一村一品项目扶持资金结存3.33万元,示范村建设补助结存4.2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结存1.86万元。

(二)2013-度情况

上级共拨付涉农资金727.37万元,已拨付686.37万元,未拨付资金31万元;街道办事处涉农项目资金支出67.6万元。具体如下:

1、农业生产发展(36.95万元)

(1)一村一品工程扶持资金14.25万元,已拨付到户;

(2)小型水库经费3万元,已拨付施工建设单位;

(3)现代农业项目扶持资金14.7万元,已拨付申报单位;

(4)农业示范园奖励5万元,未拨付。

2、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26万元)

(1)省级文明村奖励款8万元,未拨付;

(2)生态文明村奖励款18万元,未拨付。

3、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732.02万元)

(1)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资金216万元,已全部拨付到村;

(2)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82.5万元,已全部拨付到村;

(3)农业幸福院专项资金7万元,已拨付到村;

(4)农村环境整治奖补资金348.92万元,已拨付到位;

(5)民政事业补助资金(社区建设奖补)10万元,已拨付到村:

(6)殡葬惠民补助资金24.8万元,已用现金发放到户;

(7)计生晚婚晚育、独生子女费等资金42.8万元,已用现金发放到户。

三、自查存在的问题

我街道严格按照涉农资金管理规定检查内容,对2013-20所有涉农资金进行了自查,发现存在部分专款拨付不及时的情况,未发现虚假冒领,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涉农资金等违法违纪问题。对年以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涉农资金整治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一村一品项目扶持资金3.33万元立即拨付项目申报单位;示范村建设补助4.2万元已付清,按要求做好帐务处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86万元,因项目尚未全部完工,将视项目进展情况拨付。

四、整改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1、针对存在专款拨付不及时的问题,涉农资金整治领导小组已责令相关单位和部门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立即作出整改,按照项目资金要求拨付到位。

2、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截留、挪用涉农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3、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涉农资金政策和标准的知晓率,提升业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和综合业务素质,保证涉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

篇3:涉农商贸人才特征研究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商贸,人才特征

一、涉农商贸人才的特征

(一) 涉农商贸人才的概念。

涉农商贸人才是指在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各类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从事农副产品的采购、储运、销售与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经营活动, 以及独立从事农副产品经营或中介活动的个人。他们是农副产品流通的主要促进力量和承担者, 是保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中坚力量。

(二) 涉农商贸人才的主要特征

1、应用性。

涉农商贸人才是工作于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各类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从事实践操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优秀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岗位对涉农商贸人员的最首要要求。因此,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也成为了涉农商贸人员的最主要特征。

2、人文性。

商贸经营类专业从业人员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而非实物。服务产品所具有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质量测评的复杂性等特性, 不仅使与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的从业人员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且使商贸经营类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个人修养等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也使商贸经营类专业工作岗位对其从业人员具有比其他工作岗位更强的人文性要求。

3、复合性。

涉农商贸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无论从事农副产品的采购、储运、销售还是信息中介活动, 都应该拥有足够的商务和农副产品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种复合型特征, 绝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商务知识和农副产品商品知识的随意组合, 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他们应当掌握现代商务知识与技能, 并在深入了解农副产品商品知识和流通规律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 来对传统的农副产品商务运作体系进行改造, 以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效率。

4、多元化。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所涉及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形式多样。各类企业、组织都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随着类型、地域、规模等的不同, 企业、组织对涉农商贸人才的层次、类型以及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 不能简单地将涉农商贸人才归为某一个类型或某一个层次;相反, 必须充分认识到涉农商贸人才在类型和层次上的多元化特征。

5、通识性。

工科、农科等专业人员强调通过个人专业技术和技能直接生产有形产品, 工作内容相对固定, 主要强调的是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化水平;而商贸经营类专业人员是通过专业服务, 与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直接打交道, 工作内容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除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外, 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等更是其取得良好工作成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所以, 这些能力和素质已成为各类型、各层次涉农商贸经营人才的通识要求。

6、热爱农村。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 就行业景气度、个人收入与社会地位而言, 与“农”有关的行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 一个不热爱农村的人, 是很难以服务农副产品流通为己任, 花大力气了解农副产品流通市场、掌握农副产品流通知识与技能的, 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涉农商贸经营从业人员。

二、涉农商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为例

(一)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旨在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农产品经营及销售代理基本知识,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业能力, 能在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工作, 适应现代农产品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 从事农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信息传递、收购、储运、销售及代理等工作。其主要业务工作范围是:从事农产品市场调研、信息传递等市场咨询工作;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市场开发、管理、维护等营销管理工作;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储存、运输管理工作;从事农产品收购工作;从事农产品销售代理工作。

(二) 企业对农产品供销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 问卷设计参阅了杨群祥 (2004) 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项目。被调查企业共涉及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45家, 回收有效问卷218份。问卷设计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设计, 从“很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给予1~5分。 (表1) 从表1可知, 企业最为看重的知识 (平均分超过4分的项目) 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 (推销与谈判、现代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商品知识 (农产品鉴别与等级评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法律法规与物流管理等四个方面。

有关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可知, 企业最为看重的职业技能 (平均分超过4分的项目) 主要集中在营销能力 (商务谈判、拟定合同、信息收集、营销策划) 、商品质量鉴别与管理能力 (农产品鉴别与等级评定、农产品质量管理、农产品分析检验) 、沟通协作能力 (口头表达与文字写作、沟通与协作) 、储运操作能力 (农产品储存运输) 与网络应用能力 (计算机操作) 等五个方面。

有关素质要求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3可知, 企业最为看重的素质 (平均分超过4分的项目) 主要集中在职业道德 (服从管理, 忠诚于公司;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守信) 、道德素质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文化素质 (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能解决实际问题) 等三个方面。

(三)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根据调研结果并结合各方面的要求,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为前提, 以专业知识为重心, 以专业扩展知识为辅翼的应用性知识结构。其中, 公共基础知识是高职涉农商贸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 分为思想政治、人文素质与科技基础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思政”概论、“思政”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

专业知识是从事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分为商品知识、经营法规、市场营销、期货交易、物流管理与交易核算等六个方面。主要包括农业概论、经济地理、农产品商品学、农产品市场准入与安全标准、经纪法律法规、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农产品品牌策划、农产品物流管理实务、期货交易实务与会计基础知识等课程。

专业扩展知识是高职涉农商贸类专业人才提高其后续发展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 分为经营与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公共关系、会展策划、农产品国际贸易实务、农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

2、能力结构。

根据调研结果,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构建了以沟通协作能力与网络应用能力为基础、以营销能力和商品质量鉴别与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储运操作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为补充的专业能力结构体系。其中, 沟通协作能力是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从事任何岗位工作均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分为口头表达与文字写作、沟通与协作等两个方面, 其培养主要通过大学语文、个人团队管理、演讲与口才、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实训等课程实现。

网络应用能力是现代商贸类专业人才从事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发布、网上贸易等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培养主要通过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实训、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实训、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实训、期货交易实务等课程实现。

营销能力是高职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未来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 分为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商务谈判、产品销售、合作拟定、交易核算、期货交易、会展与品牌策划等七个方面。其营销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实训、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实训、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期货交易实务、农产品品牌策划、品牌策划实训、会展策划、会计基础知识、农产品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实现。

商品质量鉴别与管理能力是高职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未来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又一核心专业能力, 分为质量鉴定与等级评定、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其培养主要通过农产品商品学、农产品商品学实训、茶叶商品学、棉花商品学、食用菌商品学、湘莲商品学、经纪法律法规、经济地理、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实现。

储运操作能力的掌握有助于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人员降低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 提高供货的及时性, 从而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能力。其培养主要通过农产品物流管理实务、ERP综合实训等课程实现。

企业管理能力的具备不仅能使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理解其本职工作岗位与企业其他部门、工作岗位的关系, 使毕业生具备全局观念, 也能为将来参与企业的管理做储备。其培养主要通过企业管理、公共关系、沙盘实训等课程实现。

3、素质结构。

根据调研结果,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经纪与代理专业构建了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 以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为两翼的素质培养体系。其中, 职业素质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 自觉遵守企业行为规范, 善于处理职守与变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主要通过就业指导、心理素质教育、毕业教育、毕业实习等课程实现。

道德素质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熟悉并自觉维护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通过思政概论、思政基础、“两课”假期社会实践、时势政治、经纪法律法规、入学教育与军训、农产品经纪理论与实务等课程来实现。

文化素质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具有行业眼光、知觉能力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具备钻研新领域知识的智力和打破思维定势发明革新的创造能力, 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主要通过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大学体育、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农村经济管理、供销合作经济等课程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娜, 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4.

篇4:涉农资金整治进行时

随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讲话中也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涉农资金管理制度规定,准确掌握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摸清底数、深化改革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就整治检查范围和整治检查对象,做了详细介绍。规定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分6个阶段,为部署启动阶段、全面自查自纠阶段、省级重点检查阶段、部级重点抽查及反馈阶段、整改完善阶段、全面总结阶段。

另外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国务院就部署了这项工作,所以这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于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整治行动为期半年,时间比较紧张。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在部署工作刚刚结束,马上要进入第二阶段,即自查自纠阶段。各省正在传达中央精神,开会部署工作,至于市县可能还要稍晚一些。这次整治工作的规模大,要求严,等到最后阶段,如果有的地方还没有整治就要公布并曝光。

众所周知,涉农资金已成贪腐高发区,近一年来,全国查处各种涉农补贴问题6000余起,涉及资金20多亿元。20多个亿,数字触目惊心。据报道,去年仅9个月的时间里,广西某县共查处7个涉农资金案件。

涉农资金案件频发,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是其资金分配权力过分集中的表现。资金管理人员的权限过大,不少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集权钱于一身,掌管项目申请、审查、上报等“一条龙”环节,造成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权力过大极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等问题。并且审核环节过多,导致每道程序都有可能滋生腐败问题。

据记者了解,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品种很多,而且主要是针对农民,但本应该作为受益者的农民对补贴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对自己应该享受什么补贴不知情。于是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国家的钱花出去,但是所支持的对象没有受益。这就是政策不公开、宣传不到位的弊端所致。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正在进行中,虽然刚刚走完第一阶段,但从各地区的宣传和部署当中感觉到一种紧迫性。如何从根本上减少涉农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低效和腐败问题,让涉农资金进行“阳光操作”,地方政府与专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殊途同归,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时不我待。

篇5:封浪 涉农整治工作研究

查报告

我校是一所乡镇驻地小学,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学校收费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狠抓政策落实,将乱收费视为“高压线”,为推进学校乱收费的治理工作,学校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利用全体教职工会、校务公开栏、网上校务公开等形式,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收费有关政策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收费工作非常满意。

1、坚决贯彻“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方针,珍惜教育形象。认真自查我校收费行为,没有发现任何存在的问题。

2、自从国家免除农村中小学学生书本费、学杂费后,我校就不再对学生收取书本费与学杂费。

3、学校没有违规组织学生统一购买非法教辅资料。

4、学校没有发生收取校服费,没有发现我校教师办补习班、培训班从中谋利的行为。

5、加强涉农乱收费乱摊派的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

6、坚持落实经费审计结算制度,学校每期组织各方代表对学校收费进行监督,并于期末对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公示。学校收费问题事关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校坚持从严治教,高度重视治理涉农乱收费乱摊派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坚决刹住涉农乱收费乱摊派这股不正之风做出我们的贡献。

西张庄镇中心学校(小学部)

上一篇:《怎样做教师》读后感下一篇:宿管部竞选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