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教案

2024-04-12

外力作用教案(通用9篇)

篇1:外力作用教案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教案 淮南第28中学万其兵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 同地貌。

3.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在这一节内容里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2.内容分析

教材中这部分就从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的角度,讲述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又以地质作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说明了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难点(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

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绘图训练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先预习本节书内容,并要找出喜马拉雅山、夏威夷群岛、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我国西北地区等的地貌形态的特征。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沧海桑田”的典故,并让学生观看一组地貌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地表有着不同的形态,而且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然后设问——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不断地发生变化,引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新课:

(一).内力作用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一些地表各种形态的图片,上课时请各位同学对自己所找的图片解释其形成原因,寻找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然后教师从力量来源、表现形式、主要作用方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教学。设问:

①同学们展示的是一组千姿百态的地表图片,为什么地表是起伏不平的?请分别说出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从何而来?

(地球内部的热能——内力作用、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

请同学们解释喜马拉雅山、夏威夷群岛、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我国西北地区等的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观看动画:喜马拉雅山、火山爆发.地震 设问:

②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基拉韦厄火山的爆发属于什么作用?其成因有何不同?表现形式有何差异?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影响?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速度慢、岩浆活动——速度快、(变质作用)形成巨大山脉、填造了新陆地)

③内力作用中,哪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为什么?(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岩浆活动只有在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特点)?怎样影响? 2.活动:P70/1、2、3 3.归纳总结: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以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珠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我国西北地区地貌的形成入手,然后展示一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片,让学生简单分析其成因,设问: ①是什么力量引起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的能量来自哪里?

(地表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③这四种外力作用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展示图表)(P71)

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⑤它们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P71)

2.活动:P72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是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3.归纳总结:

外力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平缓。4.练习:

给出一组图片,判断形成地表形态的作用;给出一些常用词语,从地质学观点看,是否正确。

(三).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2内力作用的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2内力作用的四种方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教案 淮南第28中学万其兵

篇2:外力作用教案

班级:地理科学1112班 姓名: 学号:2011113220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能深入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

 结合实例概括分析外力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 利用典型景观图片分析地貌成因。 讨论与活动,深入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能理解内外力的差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本节知识深入分析。【教学重点】

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知道了“地震和火山”都是由于地球本身的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我们也知道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只包括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外力作用。(打开ppt)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看这副遥感图片,大家知道是哪里吗? 生:学生回答是襄阳

师:同学们很聪明,这正是我们大襄阳,上面呢是汉江,大家注意看红色圈标注的部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汉江中央好端端的会冒出来一个桃花岛呢?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了

师:唐代诗人王之涣写过一首 《凉州词》: 黄沙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大家看这是现在的玉门关,为什么之前雄伟的玉门关为什么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生:学生回答(风力侵蚀所形成的)

师:VERY正确,玉门关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经常刮西北风,造受了风的侵蚀,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再来看这副图片,大家知道这是那里吗 生:学生回答(是黄土高原)

师:回答很对,是黄土高原,为什么黄土高原是千沟万壑,而不是一马平川呢? 生:流水侵蚀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对,黄土土质疏松,北方夏季降雨比较集中多暴雨,所以受雨水侵蚀变成了现在这样。看完这两幅图片,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什么是外力作用

师【板书】:所谓外力作用就是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同时打开第三张PPt)

师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力作用主要能量来自于哪里呢?(打开第四张ppt 生答: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师【板书】: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下面我们首先来看风化作用

师:风化作用就是在温度、水、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砾,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比如一些汉铁元素的矿石裸露在地表,接触到空气,它就会变成黑颜色或者褐红色。物理风化又叫机械风化,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作用,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植物从石头缝里长出来,有的则直接把某些东西长穿了,比如这副图片,通过植物生长是的岩石有裂缝,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裂缝受风化,并且变得越来越大,这种风化我们就叫生物风化。师:水滴在下坠的过程中,每一滴水的具有重力,逐渐转变为方向向下的动能.而由于动能而产生的下坠力则会使岩石发生形变.说完了水滴石穿,好了下面我们来看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就是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一般有流水侵蚀地貌、流水溶蚀地貌、风力侵蚀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海浪侵蚀地貌。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没离开的物质则形成侵蚀地貌。大家看这图片,这是河水侵蚀,这一副图片是天涯海角,是海水侵蚀所形成的。

师: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层却作用有限,气候干燥,是地表破裂,日积月累风吹饰裂缝变得越来越大,留下坚硬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是雅丹地貌。(打开第五张ppt)【板书】雅丹地貌,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维吾尔语是“险峻的土丘”意思。如新疆的“魔鬼城”,现在一般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其典型代表有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师:我们从宿舍带课本来上课,将课本从宿舍带到教室,使得课本发生了位移,这是不是是一种搬运呀,同理当岩石受风化侵蚀之后,经过风。流水,冰川等作用从原地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我们叫搬运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这个过程我们叫沉积作用。一般有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冰川沉堆地貌、海浪堆积地貌等。【板书】 在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为山麓。

这个地形转折线常常是一个过渡的地带,水流从陡谷进入平地后堆积下来的物质。因地面坡度的突然变化,水流在平地上散开,无力将沙砾等冲走所致。这些被弃置的沙砾堆积起来,从山口向外作扇形成锥状铺展,这个呢我们就叫做是山麓冲积扇。在风力比较固定的沙漠地区,沙粒在风力作用下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世界上最大的新月形沙丘沙漠则是我们国家的塔克拉马干沙漠。(打开第六张ppt)

【总结】带领大家看了这么多美景,学完这节内容,下面我们对这节课学的外力作用各个过程之间的联系经行总结一下。(第七张ppt)

首先,地表裸露的岩石或土壤,经过风吹雨打得风化作用,开始风化,在经过流水、风,冰川等经行搬运(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平坦的地方则经行沉积,在外力作用的整个过程中,总的趋势是使得高低起伏的地表变得平缓,而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往往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回顾思考,解决桃花岛成因)

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何为雅丹地貌,何为丹霞地貌,二者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篇3: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4年高考重庆文综卷)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1, 完成 (1) ~ (3) 题。

(1) 图1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2)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 有与图1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3)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 其中能反映图1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解析:第 (1) 题, 流水冲刷河床、河岸, 使岩土崩解、掉落, 混入流水中;流水与其搬运的泥沙加剧撞击、磨耗河床和河岸, 较大的卵石、砾石被紊流冲走, 向下游移动。在河道弯曲处, 由于横向环流作用, 凹岸底层水流携带的泥沙至凸岸浅水流速缓慢处沉积, 形成水下沙滩, 并逐渐发展为边滩。河流边滩的出现, 更加剧了凸岸的沉积, 结果在凸岸附近形成砾石滩。图1中的砾石颗粒直径达9cm, 颗粒大而扁圆, 说明其受到流水和泥沙的磨蚀作用而形成, 并在流水搬运的过程中遇到凸岸逐渐沉积。故此类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凸岸地带。

第 (2) 题, 石笋多出现在喀斯特地区, 是流水溶蚀石灰岩并堆积而成;冰斗多出现在冰川活跃地带, 是冰川运动过程中的刨蚀作用所致;花岗岩是坚硬硕大的岩石, 其表面变得圆滑是因为风化作用而非侵蚀作用;在风蚀地貌分布区, 由于在风力搬运颗粒物质过程中, 风力磨蚀和风裹挟的碎屑物质的磨蚀作用, 该地会出现圆状颗粒物, 且该颗粒物会伴随风力减弱而逐渐沉积, 选项C正确。

第 (3) 题, 由题干材料可知,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 标。从图1中看出, 纵坐标表示的是砾石的数量, 横坐标表示的是砾石的粒径大小。根据分选作用原理, 结合图1中的“9cm”数据, 判断该区域内的岩块直径应该是差不多的, 即直径为9cm左右的砾石数量是最多的, 而较大和较小的砾石较少, 因此能反映图1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D选项。

答案: (1) B (2) C (3) D

【解题准备】

1.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

(1)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如表1) 。

(2) 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的相互关 系 (如图2、图3) 。

2.重难点突破

(1) 不同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如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雅丹地貌;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河流峡谷、丹霞地貌;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 如冰斗、角峰、“U”形谷;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 如基岩海岸、泥质海岸、珊瑚海岸等。

(2)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如表2) 。

(3) 河流的堆积地貌 (如表3) 。

3.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1) 气候因素 (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 大, 降水少。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2) 地质地貌因素 (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

石灰岩分布地区, 由于岩石微溶于水, 故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流水侵蚀为主要作用。

(3) 生物因素 (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生物风化作用显著;植被覆盖 率低的地 区, 以侵蚀、搬运 作用为主。

4.背斜、向斜的判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 裂隙发育, 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 岩层变得紧实, 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5.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在沙漠地区, 只要有水的地方, 一般都会形成绿洲。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边缘, 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绿洲, 这里也是当地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绿洲属于非 地带性现象。

【能力测试】

1. (原创) 图4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 D.变质作用

云南省地处我国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显著。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降水丰沛。读图5、图6, 完成第2题。

2.形成图示地区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3. (原创) 图7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 其中易发生滑坡现象的是 ()

A.1 B.2

C.3 D.4

4. (原创) 下列图示中属于河流冲积 (洪积) 扇地貌景观的是 ()

图8中为澳大利亚某地的景观, 沙漠中树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 故而得名“岩塔沙漠”。沙漠的周边, 却有不少绿色植物, 人们还在此地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据此回答5~6题。

5.“岩塔沙漠 ”景观的形 成过程可 能为 ()

A.固结成岩—风化 侵蚀—内力抬 升—风力沉积

B.固结成岩—流 水溶蚀—内力 抬升—海浪沉积

C.固结成岩—内 力抬升—流水 溶蚀—海浪沉积

D.固结成岩—内 力抬升—风化 侵蚀—风力沉积

6.“岩塔沙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9中的 ()

A.1地 B.2地

C.3地 D.4地

7.图10为我国台湾省某地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岩体近年来破坏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管理者应采取哪些保 护游人的措施?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由图4可以看出, 该地区为冰川地貌中的角峰, 很显然是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的。

2.C喀斯特地貌受到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显著, 选项C正确。

3.C从图7中可以看到, 1图中, 公路附近的岩石为花岗岩, 岩石紧实致密, 不易破碎, 不易发生滑坡现象。2图中, 砂岩结构明显, 其层理构造显然也不易于发生滑坡地质灾害。3图中, 泥岩层理构造明显, 并且其层理与公路所在位置呈一定的顺向坡度倾角, 如遇暴雨渗漏, 加之岩层自身的静压力, 很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选项C为正确答案。4图中, 泥岩岩层与3图中的岩层的倾斜角度相反, 显然不利于滑坡现象发生。

4.AA图中为河流流出山口而形成的河流洪积扇, 即河流冲积扇地貌, 符合题干要求, 为正确选项。B图中为河流中下游地区常见的冲积平原地貌景观。C图中景观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因地势低平, 河流流速减慢, 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而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景观。D图中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 为河口三角洲地貌。

5.D石灰岩属海相沉积岩, 经过了固结成岩作用;其形成时代该地为海洋环境, 而现在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 说明经历了内力抬升;地表黄沙是风力沉积物。所以“岩塔沙漠”景观的形成过程为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故选D。

6.B材料中有“人们还在此地发现了 硬叶林的古遗迹”, 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 说明该地至少曾经是地中海气候。根据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和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规律可知, 图9中只有2地是地中海气候。故选B。

7.原因:海水侵蚀。措 施:设立安全 警示牌;在陡崖处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

篇4:外力作用景观图赏析

一、风化作用

1.生物风化作用(图1)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如树根生长对于岩石的压力可达10千克/厘米2~15千克/厘米2,这能使根深入岩石裂缝,劈开岩石;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也可以使岩石分解破坏。此外,植物、藻类的生活和死亡分解可以形成腐殖酸,这种酸分解岩石的能力很强。

2.花岗岩球状风化(图2)

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于球形。

二、侵蚀作用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图3)

黄土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所罕见。

2.黄果树瀑布(图4)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最早因河床突然出现一个裂点,经河水常年累月不断冲刷和溶蚀,使裂点塌陷,形成一个落差,也就形成了瀑布的基本面貌,后因风雨溶蚀和雨水不断冲刷,又使原先形成的瀑布不断向后撤。

3.冰斗(图5)

位于雪线附近由雪蚀凹地演化成的斗状基岩冰川侵蚀地貌。山岳冰川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主要由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产生。

4.海蚀崖(图6)

海蚀穴被拍岸浪不断冲蚀扩大,使凹槽以上的岩石悬空,波浪继续作用,使悬空岩石崩坠,促使海岸步步后退而成为陡壁,形成悬崖状海岸即为海蚀崖。

5.长江三峡(图7)

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在数亿年的岁月中,经过多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引起海陆变迁和江河发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威力无比的造山运动中,川东鄂西一带原来沉积在海洋底部厚层的岩石被挤压为弯弯曲曲,即“褶皱”。三峡地区的七曜、巫山和黄陵三段山地背斜,就是在距今七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中形成的。这一时期,四川与云南的古金沙江、古雅砻江、古嘉陵江等水进入四川湖盆,使其水位抬高溢出,沿巫山背斜的低注部分,经秭归盆地,切穿黄陵背斜轴部东流。由于河水长年累月流淌、冲刷和侵蚀,河床不断下切。随着地壳运动发展,山脉也在抬升,当江水下切速度超过地壳上升速度,在流水和构造的双重作用下,坚硬的岩层地区形成峡谷,而在比较疏松的岩层地区则形成宽谷。三峡一经形成,那放荡不羁的江水,便长年累月地冲刷着河床和河谷两岸,切割地表,使河床不断加深,河谷逐渐扩大,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貌,造就出三峡沿岸一些造型奇特的礁石。

6.雅丹地貌(图8)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易垮塌形成陡壁,即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三、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外营力包括水流、波浪、潮汐流和海流、冰川、地下水、风和生物作用等。在搬运过程中,风化物的分选现象以风力搬运为最好,冰川搬运为最差。搬运方式主要有推移(滑动和滚动)、跃移、悬移和溶移等。不同营力有不同的搬运方式。图9为流水的搬运作用。

四、沉积作用

1.沙丘(图10)

自然界的沙丘一般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沙丘通常与风吹沙占据大片面积的沙漠地区有关。

2.冲积扇(图11)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3.冲积平原(图12)

篇5:外力作用教案

湘教版

【课标解读】

湘教版“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章具体研究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内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知识、原理,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基础和核心学习内容。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的学时一般为3课时。本课例是第3课时,重点分析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课标要求是: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运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观点,解释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教学中主要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等,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地表形态,启发学生思考并探究地貌成因,同时感受自然界的魅力与神奇。

【教材地位】

本课时是湘教版地理必修1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3课时)的第3课时内容。它承接第1课时关于地质作用与板块运动的内容和第2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影响,又要深入学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理解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景观图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强调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本节课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内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自我探究能力,对于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提供大量的直观图片,创设情境进行引导。

2.心理特点:高一的学生学习任务较繁重,注意力易分散,但对新奇的变化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授课,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和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3.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上沧海桑田变化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地貌景观图片的欣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

教学难点: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表形态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侵蚀和沉积作用下的地貌类型及其作用过程是难点。对于教学难点侵蚀、沉积作用的地貌形态,教材采用“活动”的形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对图片材料的分析判断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讲授法对基本概念知识的讲解,采用视频图片直观演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最后采用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对本节课的知识加强巩固。

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各种视频图片资料、制作、设计课堂活动等

学生准备:预习、查阅资料、搜集整理素材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教学目的与效果

情境导入

播放《匆匆那年》视频,引出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地表形态,温故知识

学生思考并集体回答内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

回顾原有知识,引出新知识

投影“新西兰南岛摩拉基大圆石”,引出本节课题: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展示外力作用的能量及表现形式,同时分析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师:形态各异的地表是地质作用造就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内力作用,其表现有岩浆、火山、地壳运动等,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外力作用。请大家回忆:外力作用的能量于哪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内外力共同作用

于地表”的观念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呈现案例,对比分析两类地貌,引导学生探究

播放风力侵蚀的视频及形成的地貌类型

展示各种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播放流水沉积视频

展示长江流域图片和荆江河段图片

展示海浪作用影响的各种地貌图片

展示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

师:风力侵蚀分布在什么地区?形成那些地貌?

生: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形成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柱和风蚀蘑菇。

师: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因气候干燥,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由于近地面的风沙粒较大,磨蚀力较强,形成这种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我们称之为风蚀蘑菇。除此而外,还有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柱。

师:当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中,当风速减小时沙粒就会慢慢沉积,形成堆积地貌,那么风力沉积可以形成哪些地貌?

生:沙丘(移动沙丘和静止沙丘),还有黄土高原深厚的的黄土层。

师:思考:沙丘师如何移动呢?

师:我们看到沙丘的两侧面坡度不同,坡度较缓的这边应该是风的来向,坡度较陡的那侧就是背风坡,由此可以看出,沙子在迎风坡吹起,在背风坡堆积,这样就缓慢向前移动。

师:通过练习检测风力作用与地貌。

师:大家看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

生:峡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

师:通过图片展示,流水侵蚀所成地貌是什么?

生:沟谷(v型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等。

师:这是一幅山水组合景观,欣赏这种景观类型我们应该乘船或竹筏感受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动态美,请问大家这是哪里?

生:桂林山水。

师:是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属于什么地貌类型?

生:喀斯特地貌。

师:对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区,由于可溶性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我们把喀斯特地貌也称为岩溶地貌,由于溶蚀作用形成。

师:那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什么地貌?

生: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云贵高原区。

师:当流水减缓时,侵蚀的产物就会慢慢堆积而成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又形成那些地貌类型?

生:出山口——冲积扇,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师:我们对于沉积地貌逐一进行再分析。

师:我爱连连看。

师:小结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地貌形态。

问题探究一:(合作学习)

师: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在上游成为沱沱河,通天河,在流经滇川交界时因古时盛产沙金而称金沙江,在流经四川境内称之为川江,在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段称之为荆江,在扬州以下称之为扬子江,在上海注入东海。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曾在《渡荆门送别》中描述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大家合作探究长江地貌和水文特征的差异。

(合作探究)

生:上游形成V形谷,下游形成U形谷。

师:(对学生的的概括进行简单地总结)。河流上、中游在山区、高原流经时,受重力作用,河水不断下切,使河床不断加深,河流落差越大,流速越快,冲刷越严重,往往形成“V”字形的峡谷。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典型例子(显示横断山和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河流进入下游后,受岸基和地形影响,流速减小,河流以侧蚀为主,使得河床不断加宽,形成“U”字形的峡谷。

师:讨论海浪作用影响的地貌分布在什么地区?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分别形成何种地貌?

生:分布在海滨地带。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海浪沉积可以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师:是的,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波浪和潮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不但受海浪的强弱外,还与岩石的抗蚀能力有关。对于坚硬的岩石,结构致密,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或垂直节理发育,而被侵蚀成为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师:讨论冰川作用影响的地貌分布在什么地区?冰川侵蚀和冰川沉积分别形成何种地貌?

生: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冰川侵蚀可以形成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湖、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川沉积可以形成形成杂乱无章的冰碛地貌,如冰碛平原、冰碛丘陵等。

练习:独具慧眼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出示范

课外探究

展示荆江图片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师:展示荆江部分图片,让学生课后思考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师生分妒案例后,小组展开讨论,极大地提高了掌兰学习的效率。

通过欣赏自然风光的图片,学生堤升了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

PPT展示小结表格

外力作用

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风力作用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侵蚀

沉积

海浪作用

侵蚀

沉积

冰川作用

侵蚀

沉积

“梳理特征”环节,需要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分析,使整节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检测、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蚀作用

2、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的成因是()

A、溶蚀作用B、沉积作用c、风蚀作用D、海蚀作用

3、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师生共同归纳学习要点,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立多思考

板书设计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

(2)风力沉积

2、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物理侵蚀、化学侵蚀)

(2)流水沉积

3、海浪作用

(1)海浪侵蚀

(2)海浪沉积

4、冰川作用

(1)冰川侵蚀

(2)冰川沉积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结束

在欢快的歌曲中,展示:小纸币大地理的图片。

篇6:外力作用教学设计

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解读:学生能够结合实例,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而本节课的侧重点在外力因素。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学生能够分析这几种表现形式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设计思路:第一部分:结合实例,分析风化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什么是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有哪些作用力促进风化作用?

风化地貌(weathering landform)是由风化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它的形态与岩石性质、地层产状以及地质构造发育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如在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岩地区的丹霞地貌,片岩地区常见的梳状地形和花岗岩区的石蛋地形等

在松散的风化碎屑被剥蚀之后,常在山顶或山坡出露由花岗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石蛋,圆石堆叠,形成奇特的花岗岩石蛋地形。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

风化是外力使岩石表面变碎(但还贴在母体上),侵蚀是外力把上面形成的碎块儿剥离下来,搬运是外力再把这些剥下来的碎块搬到其他地方去。风化的作用力则相对静止,如温度、水、生物等。

而侵蚀作用强调外力的运动性,如风力、流水、海浪、冰川等

侵蚀作用

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外营力包括流水、冰川、波浪、潮流、海流、风等。风化作用产生碎屑,为外营力提供了侵蚀地面的条件;继侵蚀作用之后,相继出现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使地貌改观。狭义的侵蚀作用指流水、波浪和潮流、冰川和风等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广义的侵蚀作用还包括坡地上岩屑、土粒受重力影响顺坡下移的块体运动。

第二部分: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溯源侵蚀———向源头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地伸长

流水侵蚀方式:下蚀—————“V”型谷,如三峡主要受流水下蚀影响而形成 侧蚀—————主要表现为河道变宽,如亚马孙河下游,尼罗河下游

下蚀是指流水及其挟带的砂砾等对谷底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底加深。旁蚀是对谷地两侧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坡后退,谷地展宽。溯源侵蚀系指向源头的侵蚀,其结果使谷地伸长。下蚀、旁蚀与溯源侵蚀是相互联系、同时进行的。下蚀表现为河谷,如三峡主要受流水下蚀影响而形成。旁蚀主要表现为河道变宽,如亚马孙河下游,尼罗河下游。溯源侵蚀表现为河流上游河口和源头受侵蚀,如黄土高原。

溯源侵蚀定义: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

原因: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必然引起河流的再塑造。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水面比降减少,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相反,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因基面下降而出露的河床坡度增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开始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然后逐渐向上游发展,导致溯源侵蚀。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引起溯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流水沉积地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地区:三角洲平原

洪积扇冲积扇和三角洲对比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对比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第三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第四部分:高山地区及髙纬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篇7:合外力是什么

1、当合外力为零且作用于同一点时,即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

2、合外力不为零的运动,典型的例子有:变速运动、改变路径的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

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篇8:电力电缆防外力破坏的措施

(1) 电力电缆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件使用电缆沟或专用管沟的, 应采用电缆沟或并入专用管沟内进行敷设。电缆敷设完成后每隔一段距离在每根电缆上悬挂标志牌, 标明电缆编号、型号、起点、终点, 在电缆转弯、中间接头处均应设置明显的电力警示标志, 同时在电缆井的上方还要覆盖专用的带有警示标志的井盖, 提醒行人及施工单位注意井下电缆。

(2) 没有条件采用电缆沟或并入专用管沟的直埋电缆, 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预埋地进行挖深。直埋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 m, 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穿越农田时埋深应不小于1 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 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3) 做好电缆标志。要求户外电缆标志设置要醒目, 起到警示作用, 在电缆入地、出口两侧做好标志, 电缆标志直线通道每50 m埋设一块, 在电缆转角、中间接头处需埋设转角、中间接头标志, 在电缆交叉处每隔5—10 m装设标志。

(4) 做好电缆管沟档案地图统计管理。对于电网公用电缆设备及管沟, 供电企业做好电缆管沟图绘制, 存档管理, 便于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能既准确又省时地查找故障点, 可有效提高电缆检修维护效率。对于专用变压器客户, 可由客户根据需要, 在验收过程中自行将电缆分布示意图画好, 做好线路走向标志, 方便故障排查及日后施工需要时使用。

(5) 加强电缆巡视及管理。安装后的电缆应由电缆产权单位定期巡视、维护。巡视人员要注意观察电缆周边环境的变化, 若遇房屋建设、路面开挖等威胁电缆安全的施工时, 要及时制止并报告供电公司管理部门。供电公司还要利用春秋季检修的机会对电缆标志进行检查, 对损坏较为严重的进行修复, 不能继续使用的应联系厂家及时更换。

(6) 对邻近的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告知, 避开电缆保护区施工。对涉及电力电缆段的建设施工, 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电缆埋设路线, 并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动向, 在保证电缆线路安全的前提下, 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对外力破坏隐患点, 现场共同协商讨论电缆的安全防范措施, 确保电缆安全。

篇9:外力作用教案

本文解读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一是通过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二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三是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学生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其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骨架做再塑造。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另外,“标准”要求“结合实例”,体现了课标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强调,因此,教学时应重在以典型的地貌为实例加以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会对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成因分析的方法。

对比分析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和鲁教版,可以发现不同版本教材编者对该课标涉及的知识纲要(见图1)和能力要求的理解比较一致,但编写思路和章节安排有较大差异。鲁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内容编排简约明了,知识建构过程流畅,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人教版以案例教学的思路编写(见图2),以山地的形成为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典型案例,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将这两个案例单独一节编写,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但知识显得零散,系统性不强。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了解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掌握背斜、向斜、断层的判断及其实践意义。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列表对比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判断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分析构造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建立内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因此,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如青藏高原、台湾海峡的形成。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严格地讲,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地壳运动都包含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情况,关键在于以哪种运动形式为主导。例如,当岩层受到挤压而发生弯曲变形时,它既有水平方向上的缩短,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高。这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是挤压力直接作用引起的,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则是派生的结果。从全球范围看地壳运动,水平运动是主导形式,升降运动是次要形式。但有的区域升降运动表现得十分明显。通常在以水平运动为主导的地区,形成褶皱带,在以升降运动为主导的地区,出现隆起和凹陷。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其中褶皱又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不同的地质构造造成的地貌形态不同,同一种地质构造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貌。褶皱是地壳运动引起地层的连续性变形,断层是地壳运动引起地层的非连续性变形,同时代的岩层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在地形上,有些断层常形成平直的陡崖。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二是外力作用四种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三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四种表现形式在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得以进行提供基础,而搬运作用不断地转移和运输物质,又使侵蚀作用不断地继续,堆积作用得以完成,在影响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中,较常见的是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其中又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分布最为广泛。总之,内力作用为大自然提供了地表形态的“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就像雕塑师把这些“粗毛坯”雕塑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是重要的雕塑手法。

2.教学难点剖析

(1)背斜、向斜的判断。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有两大障碍:一是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是,如果褶皱构造经过长期的侵蚀,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可见地貌不是进行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所以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其一般性,也要注意其特殊性。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但岩层的新老关系比较抽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背斜、向斜的判断成为难点知识之一。

(2)河流侵蚀地貌的理解。河流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学生通过平时生活的感性认识已有一定基础,但人教版分析河流侵蚀地貌时,涉及三种侵蚀作用——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其中,侧蚀造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学生首次接触,形成认知障碍。另外,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和河谷形态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河段其表现也不同。理解该内容涉及时间、空间两个范围尺度,陌生的角度使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所以河流侵蚀地貌也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3.教学疑点解析

(1)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影响下,发生的崩解和破碎作用,叫作风化作用。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断层与断裂。断层是岩层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是断层。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它包括两种主要的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而构造地貌则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层形成的裂谷、陡崖、块状山地及谷地或低地等。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1)演示法。地貌的变化和成因,涉及的有关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模型等教具进行演示,在激发学生探知新事物欲望的同时,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讲授地壳运动,可以用海绵模拟地壳受力的方向,演示板块间受挤、拉伸等情况。还可以利用电脑制作Flash动画,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讲授外力作用时,通过水冲沙子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即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加深印象,便于记忆。例如,河流地貌的教学,可以长江为案例,通过长江沿岸风光的游览,引入流水侵蚀的三种类型,并得出其对河床的影响,掌握河谷的发育。重点是游览长江的三处风景——金沙江(虎跳峡)、三峡、荆江,并为每处风景配上相应的诗句,通过诗句发现其地貌特点,继而引出这种特点与流水侵蚀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到知识。

(3)讨论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本课内容实用性很强,如褶皱对生产和采矿的影响(建地下隧道,找地下水、石油等),教学时可将这些内容设计成讨论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解决方案,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比较分析法。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教学中可将两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背斜和向斜,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促进地理知识系统化。

2.图表使用

本课标内容在各版本教材中都配有大量图表,人教版17幅,湘教版、鲁教版各13幅,中图版12幅。从图表类型看,均以景观图为主,呈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增强直观性。具体教学中,可选取一些有深度挖掘价值的图表,重点加以分析。

(1)“图4.9褶曲示意”(人教版)。该图直观反映了褶曲的两种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审读该图,首先分析导致该处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褶皱是怎样形成的。其次注意褶曲有哪两种基本的形态?岩层的弯曲方向有何不同?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岩层新老关系。得出:一般而言,埋藏越深,岩层越老,埋藏越浅,岩层越新。然后在岩层弯曲度最大处作切线,从中归纳出:背斜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对称分布,向斜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学会从岩层形态和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2)“图4.10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人教版)。审读此图,应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岩石圈板块是如何划分的?板块有何特征?在消亡边界或生长边界上,板块如何运动?形成何种地貌?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分析最后一问时,可补充湘教版“图2-11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2-12阿拉伯半岛卫星影像”和“图2-13东非裂谷带示意”,说明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互相挤压碰撞产生的,红海是由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形成的,东非大裂谷则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进而归纳出: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3)“图2-14背斜构造和发育在背斜上的谷地示意”与“图2-15向斜构造和发育在向斜上的山地示意”(湘教版)。这两幅图简单明了地展现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作为活动探究,可使学生了解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状况,感悟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综合影响。由于背斜谷和向斜山的成因分析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分析这两幅图,可先用实验的方法:用竹片的弯曲观察其受力状况,或用手肘的弯曲感受背斜顶部和向斜槽部的受力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这两幅图引发学生思考:石油和地下水的储存构造、隧道位置的选址(背斜还是向斜),明确地质构造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

3.活动指导

根据课标活动建议,其活动目标是加深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初步学会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可在实际教学中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布置考察任务,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可分成地质、地貌考察组和水文考察组。

(2)制定考察活动方案,利用综合实践或周末、寒暑假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整理资料,总结提升,完成研究性学习考察报告。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如课件展示、展板等形式,汇总各组调研成果。

五、思考与练习

1.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褶皱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作用。

(2)褶皱构造的上覆岩层A,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处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斜。②处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斜。

(4)试说明此地区地壳运动过程和外力作用状况。

(5)若在此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①、②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处较好。

(6)在①、②两地中,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____处开钻。若需打一眼水井,宜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岩层的形态可知,①为背斜、②为向斜,但此时①、②上面都覆盖了沉积物,这显然是因为褶皱形成后该地又地壳下沉的结果。在判断其它几个褶皱的具体运用时,要掌握地下隧道应修在背斜处,水井应打在向斜处,钻探石油应在背斜处。

上一篇:陈湾学校期中工作检查总结下一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事故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