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2024-04-13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通用11篇)

篇1: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崔凯

这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画情节图”“课文概说”和“手法欣赏”。“画情节,整体感悟”;“说课文,训练能力”;“品手法,开阔眼界”。通过读写结合、读说结合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以写促读,融知识、能力训练于一体

阅读活动一: 画情节图

上课开始,通过与同学一起回忆第一次读小说时最先把握小说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教会学生将故事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先抓住,一下子将主要故事情节拎出来。让学生学会画情节图,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如果把这看作是课前的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的话,那么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则在以下两个环节中充分展开:

阅读活动二:课文概说 阅读活动三:手法欣赏

两个环节,采用了让学生先写后说的方法,本打算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安静地思考。先写后说,先写后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更加完整。两个环节,几个小话题,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课文,以写促读,而且不露声色地教给了学生知识点。在完成阅读“活动二”中的第三个小问题时,可能因为学生对“人物”这一概念理解得不够好,学生自选话题时,绕过了这一问题,课堂出现了冷场。我则让学生从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角度加以把握,让他们把它当做修饰成份,没有简单地灌输,而是巧妙地引导,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从“人物性格”角度概说的方法。这让我想起了叶老先生的一句话: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以此印证叶老先生的这一观点,真正实现以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二、以情动情,集学文、做人培养于一身

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恰当地点评、补充。让学生在听到真诚、中肯的点评时,得到更加深刻地启迪。如:学生从“内容”角度概说之后,通过评价告诉他们,可以把环境点出来,把地点点出来,把小说冲突的双方人物点出来,把故事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点出来,这就是概括。”通过点评,达到对概括方法的指导。同时通过从主题角度的分析,也对学生思想认识给以提升。

三、完美的设想,缺憾的课堂

本节最终希望通过三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立体的多角度的概括能力上得到一点提升,并拓宽学生欣赏小说的视野,丰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虽然这是更高层面上的能力,是文学欣赏的能力,但因为在阅读活动第一个环节中,同学们因为听课老师在,在画情节图时过于谨慎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在接下来的环节就显得太仓促,而重要的品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没有再给同学们读与写的时间了,学生又不能快速把握文本内容,所以手法训练不到位,当然内容概括时时间也略显仓促,如果每个环节都能够读后写,分别给三分钟时间,我相信这会是一节很完美的结局。

篇2: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开课之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鉴于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特殊性,我收集相关的资料,以“课前小练——分析归纳——实践提升”为模式进行了教学设想,并进行了课堂实践,收效乐观。我的教学设计,虽说没有太多的与众不同,但它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做题能力,更注重的是对这一板块知识的巩固积累。我并没有局限于课文知识,还准备一些本省相关的高考题,以备上课不同环节的需要。我以考纲为基础,结合高考,达成了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标,达到了我预期的复习目标。

对于一节复习课,个人觉得有几个环节必须做好,即明确目标,精炼过程,课后巩固这三个方面,所以课上我严格按照这三个去操作,课前出示目标并解读考纲,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学生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接着是归纳总结环节,通过此环节真正提升学生能力。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对几个我们在教材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进行辨认,从而引出对于倒装句的学习,进而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宾语前置句式。我确立教法为探究法、引导法。课上我有意识地将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分开传授,并且列举出了每一类型中的一些实例,然后让学生翻译并找出其中的句式特点,自己归纳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学生不能很

好去归纳的规律,我以课堂的引导为主,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归纳进行点评。这样的方式,一方面真正让学生自行去探究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课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明确,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并提醒学生:翻译宾语前置句时,要恢复其正常的语序,做到“信、达、雅”。

最后还少不了巩固练习,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在这个环节的安排上,应该注意到由浅到深,由课内到高考,以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在安排练习时,我结合我们教材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宾语前置的例句,并迁移到广东历年高考真题中的相关题目。通过实践检验,复习的效果比较理想,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正确的判断和翻译宾语前置的句子。

当然,对于这节课,个人觉得还有诸多瑕疵。比如上课时对于学生的表情关注不够,没有适时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调整教学的计划和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问题,师生互动还不是很热烈;学生对文言文的把握不够,因此对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了解不多,我没有引导学生复习了划分句子成分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要成分和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为古汉语文言文句式的讲解做好了铺路搭桥等等。

篇3:小说阅读教学初探

1. 对话式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对话式阅读教学”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皆到场皆有话语权, 它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学生可以挑战权威, 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多向互动的过程。

2. 互动探究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灵活, 学生可以在课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然后由教师筛选归纳, 课堂上交给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或者学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探究;还可以是以全班为单位, 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后,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然后小组推举中心发言人向全班汇报, 阐述本组的观点。既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 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座谈讨论式的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讨论重点, 但不宜有太多限制;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巡视, 了解学生情况, 给予必要的指导, 但要给学生充分发言, 陈述个人观点的时间。我曾在荆州北门中学听了吴老师的一节课《我的叔叔于勒》。吴老师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自主提问, 其中有17个同学提了同一个问题即“菲利普夫妇是什么人?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吗?”围绕这个问题, 吴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自己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通过讨论, 争先恐后地发言, 各抒己见。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见仁见智”, 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得到了充分交流。

3. 对照比较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在阅读教学中, 通过比较阅读, 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文, 理解作者情操、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能力。小说的比较阅读可以选择相关小说人物的比较。如在《祝福》的阅读中, 可选择《明天》中的单四嫂、《伤逝》中的子君与祥林嫂作比较, 感受她们的命运和对命运的抗争精神。也可以将小说的原本与改编进行比较欣赏, 从而培养鉴别能力。因为小说在改编成电影电视时, 要受到当时背景的影响, 也受到改编者对原作的理解, 以及观众的喜好, 因此电影电视所展现的内容是经过了演员、导演、美工的再创作与加工, 它与原作有时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教《边城》时, 先组织学生看电影《边城》,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原作进行比较阅读。

4. 自主创新

所谓“创新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 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 读出新意, 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如学习《祝福》, 从创新式阅读教学角度出发, 可采用编年谱、写死因调查报告、写传记等形式;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采取写别里科夫病例表、死因调查报告形式;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采取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等等。

“创新性阅读”的模式能有效地避免“千人一语”, 达到鉴赏和评价的思想认识的多元化。如读《林黛玉进贾府》, 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就可能是多样化的, 林黛玉就不仅只是富有叛逆精神、多愁善感、美丽多才的, 也会是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的;王熙凤也不仅只是“明是一把火, 暗是一把刀”, 刻薄狠毒的, 我们也会认为她有着杰出的管理才能。

5. 自主阅读

“自主式阅读”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讲解, 也不需要让学生作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 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 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 让学生阅读时心无牵挂, 完全自主, 完全放松。

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放在假期期间, 教师可尝试以下做法:

(1) 发给学生语文读本, 推荐自主阅读的小说篇目。 (2) 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3) 提出自主阅读的要求, 每天至少阅读1篇文章, 每人至少写3篇读书笔记。

篇4: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说阅读 教学行为

在新课改的高效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行为,原本似乎有些沉寂的小说阅读课堂,一下子热闹非凡。笔者旁听后总感觉在一些风行的教学行为后面,似乎和高效课堂有些远离。现在选取几个小说教学片断,结合自己的反思,把它呈现出来,供同道中人共同思考。

一、对“喜欢的读书方式”的反思

案例:两位教师在教学微型小说《窗》的课堂开始,不约而同地对学生说:“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阅读这篇小说。”大部分学生捧起书本,大声朗读起这篇小说,教室里读书声震天响,只有少数学生是在默读。

反思: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阅读这篇小说”。就成了小说课堂教学开始时的规定性动作,似乎一旦要求齐读就剥夺了学生读书的自主权,却不知读书的方式有很多,对于初中生最好采取默读的方式,因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而且,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创作手法都必须通过潜心默读,细细品味,反复咀嚼才能体会一二,吵吵嚷嚷地大声朗读怎么能体会出来呢?并且,你读这一处,他读那一处,互相之间形成干扰,不知有几个人能听得到自己的读书声,更不必说那些深受其害的默读的学生,恨不得戴上个隔音耳机才行。

与其用哗众取众的“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扰乱课堂,还不如给学生以阅读小说的足够的时间,用安安静静的默读将学生引入小说艺术的殿堂,才能使小说的濡染作用发挥得更高效。

二、对“完整的复述故事”的反思

案例:教师在学生阅读完后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同座之间互相复述,再推荐一位代表复述。”两位好学生从作者角度进行了完整的复述。

反思:学生完整复述后,教师除了肯定学生阅读认真,复述能力强之外,似乎忘了这两个也许是全班复述最好的,但是最好的未必是有代表性的,反而是那些不太完整的复述中蕴含着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多角度地复述故事,可以从靠窗病人、不靠窗的病人、医生等小说人物的角度来复述,在多层次的复述中,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人物,而不能为复述而复述。教师要从学生的复述中抓住教学的生成点,生发出小说教学的精彩。两位学生复述,第一位侧重在表现不靠窗病人的心理变化,第二位侧重在表现靠窗病人的描述窗外景色的时间和不靠窗病人的行为,对结局的复述强调“一堵墙”。教者可以问学生:“小说题目能不能改成‘墙’、‘窗外’、‘两个病人的故事’?大家注意到不靠窗的病人,为什么没有注意到靠窗的病人,这和小说对这两个人物刻画的方法有什么关系呢?”

总而言之,对小说阅读教学的“完整地复述故事”环节,要避免单纯性复述或者照本宣科式的复述,要进行多角度地复述,请水平不同的学生复述,从中发掘出有效的教学资源,使故事复述产生高效。

三、对“用自己的话讲讲窗外的事”的反思

案例:学生由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分析到靠窗病人的心灵美好,所以描述窗外的景色才会如此动人,教师让同座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窗外的事”,学生试讲后,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展示,而是自己“讲讲窗外的事”,并且配上精美的湖水碧波图、鸭子戏水图、航模比赛图、情侣散步图……

反思:小说本身是以故事吸引读者的,小说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了解小说体裁特征、表现手法,欣赏品味小说语言,揣摩小说人物的心理,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理解小说主题的深刻。在“用自己的话讲讲窗外的事”这个教学环节中,姑且不问教师“用自己的话讲讲”是否是从“欣赏品味小说语言”的教学目的出发的,单从教师自己讲述、让学生听的行为来看,教师模拟得再生动,也没有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想象再创造,从而感知人物内心来的高效;何况,这位教师生怕讲得感染力不够,还配上自认为符合场景的图片,这种用图解法来解读小说语言的做法,则完全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靠窗病人讲述风景的内容,任意选择场景,适当想象,用补白的方式来进行创造性朗读,从而感受靠窗病人的内心世界。这种从小说语言出发,通过语言创造,回归小说文本,深入人物内心的做法,应该比教师配精美的图片的做法要高效得多。

以上所分析的三种小说阅读教学行为,都是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上看似时髦而颇得好评的做法,如果我们从学情出发,从小说文体特征出发,从高效阅读理念出发,冷静反思,努力改进,小说阅读教学必将是多彩而高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篇5:小说阅读优秀教学反思

平时的教学中,无论篇幅长短,课前预习,只是作一般阅览要求,学生到底看了多少,思考了多少,课堂上虽然会反映出来,但没有做过研究,为什么预习质量会如此低下。课堂教学时,按照一般的模式套路来,从作家作品到背景介绍,再到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最后到小说主题归纳。

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般地是,文学常识和背景由教师介绍,其他的内容会由教师设计出一组问题,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要求他们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并回答,一个回答不出,再找一个,三四个学生都回答不出,就由教师代劳,最终,皆大欢喜,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原本不会的问题,也从教师那里得到了答案,教学任务完满完成。

所有的文本基本上都是这样上,为什么换到学生起来评点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呢?因为,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始终没有真正地得到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不等同于起来回答教师设计好了的几个问题,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

篇6:九年级小说阅读教学有效性反思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可见培养习惯是实现语文教学高效的重要方法。

首先,养成利用工具书的习惯。进入九年级专项复习时,学生懒惰的毛病暴露无遗,尤其是字词的复习,只等着老师告诉他们每个字的正确读音、正确字形、词义,从不提前查字典,更不会主动记忆,教学效果极差。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字典或词典,遇到不会的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实践证明,主动学习比被动接受记忆更牢固、更久远。

其次,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读书高效的重要途径。常听家长说孩子读书很多,啥书都读,就是不会写作文。学生只知道读,不会思考;只记住了故事情节,却不思考文章的精妙之处,更不会把阅读体会及时记下来;读过就过,不会把精妙的文字摘抄写来。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勾画关键词语、揣摩推断词义、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从学习材料中发现精华所在,让学生做摘抄,纸卡片,积累语言材料。教师定期检查学生所读之书及时指导。长此以往,读书动笔墨的习惯自然就会养成。

篇7: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小说教学两种现象引起深思:其一,学生喜“看”恶“学”。高中生喜欢看小说,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是不争的事实,甚者为之入迷。但小说教学课堂沉寂激不起半点漪澜,每逢小说教学单元的晨读课总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学生厌恶学习小说,似乎也成事实。难道是选文的原因吗?不是。入选高中课文的小说,哪篇不是吹尽黄沙方始得的“金子”?许多学生先饱眼福即是明证,而由课文小说改编的影视节目,学生更是“津津乐看”。可见,原因得从“看”和“学”之间差别中找。笔者认为,学生喜欢“看”小说,因为有文本自由选择权,更把“看”小说当作一种消遣,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所好所迷的是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而“学”小说,得阅读已定的文本,成了学习任务,心情自然不轻松。倘能入其港、品其味,可能也会乐此不疲。可惜我们的小说教学却缺少这样的魅力,学生只好偷着乐,明着困了。

其二,教师重“析”轻“品”。教师习惯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分析课文,在小说教学课堂上,则表现为析情节、析人物、析环境,堂堂如此,课课一样,忙得不亦乐乎。而所谓的“分析”,大多建立在学生“看”小说初步印象上,进行演绎式讲解。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老师往往会迫不及待的提问: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则以堆砌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稍好些,不过再让学生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至于人物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心理可不去揣摩,言语特色也不去品味。架空分析,学生有入宝山却空手而归的遗憾;囫囵吞枣,学生因尝不到味道而食欲不振,甚至厌食。

如果说学生喜“看”恶“学”有拈轻怕重之嫌,而教师重“析”轻“品”则使教学浅尝辄止。这种隔靴搔痒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流于肤浅,自然使具有一定小说阅读能力的高中生感到索然寡味。所以笔者认为,小说教学出路在于引学生“登堂”更要“入室”,让学生爱“看”热闹,更会“看”门道。当然这就要求教师非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可。一 教学内容陌生化策略——距离产生美

高中生在先饱眼福之时,已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留下人物的初浅印象,甚至初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换言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主要矛盾不是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而是知多知少、知深知浅的问题,解决这个矛盾一个重要的策略便是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教师想方设法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距离产生美”。

策略一,整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所谓教学单元就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教学实施单元”。“教学单元的划分,是以教学目标的分析为基础的。”①有鉴于此,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体例,以“为我所用”的原则重组教材,应是实现教学内容陌生化的重要对策。笔者曾以品味高中小说人物对话艺术为教学目标,有意选择富有生活化内容的人物对话作为教学内容。《祝福》,“我”回答祥林嫂时含糊的饰词;《边城》,爷爷通过讲翠翠母亲的故事委婉地教导;《荷花淀》,一群妇女,对外出丈夫十分想念,却巧词掩饰,令人忍俊不禁的那种不露声色的借口;《项链》,玛蒂尔德渴望借到项链时暗示意味很强的问话;《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谢绝邢夫人苦留吃饭时的回话„„撷取人物片言只语,在感受人物性格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本真美。

又如,在完成高四册三个小说单元的教学任务后,笔者改变授新课时关注人物的视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人文视角关注“小人物”的命运,重新探讨祥林嫂、别里科夫、玛蒂尔德、陈奂生、杜十娘等人物生存境况、复杂性格、奋斗历程及作者对小人物的态度。于是读懂了祥林嫂无奈的反抗,别里科夫“害怕出乱子”,玛蒂尔德的白日梦,华老栓的毕恭毕敬,陈奂生“阿Q式”的自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感受小人物辛酸、无奈、奋争、绝望的命运,自然对人物有更进一层的认识,在深入理解中领悟了作品蕴含的更为深层的内涵。挖掘作品,重新整合作品,让学生感受新鲜空气。策略二:比较。运用比较,意在设置参照物,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让所教内容产生相对距离,吸引学生学习。如《失街亭》教学,笔者引进《资治通鉴》中的“魏蜀街亭之战”一章,组织同学进行比较阅读。“前人评价《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请同学以此为例简要分析。”(带着问题,又有相应参照材料,学生自容不难获取答案)提出这个问题用意是让学生以“历史真实”为参照物,发现和理解小说“虚构”的情节,从而对《失街亭》所渲染浓烈的战争气氛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进而了解“艺术的真实”。

又如,同是“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边城》和《荷花淀》却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如果不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就很难深谙此味。两篇课文均写了宁静、美丽的月夜,但其作用有所不同,叙述格调和语言风格差别较大。《边城》意在渲染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荷花淀》则是展现家乡的富饶美丽,烘托人物勤劳、纯朴的个性。《边城》笔调舒缓,语言古朴沉郁;《荷花淀》则是笔调轻快,语言亮丽。究其原因,《边城》在赞美边地人民身上淳朴的原始的人性美的同时担忧这种原始人性美的摧残破坏,蒙上悲剧的色彩;《荷花淀》则是对根据地人民美好品质的赞美,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文笼罩在喜剧的氛围中。比较出“真知”,“比较”把发现的乐趣还给了学生,自然比常规按部就班式的解析效果好。

策略三:迂回。迂回战术往往用在直达目的很难做到而采用的变通策略。小说教学时运用迂回策略则是把本该教学的内容暂时搁着,引导学生通过“外围”学习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高五册《阿Q正传》的教学,理解阿Q

这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显然离不开其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而“精神胜利法”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引导学生抓住阿Q的“Q”字,展开联想,在理解“Q”字形象含义基础上理解了“精神胜利法”。情节角度,“Q”是含泪的结局,自欺欺人,至死不悟,读者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人物角度,“Q”是阿Q的脑袋,圆圆的脑袋,细细的小辫,在这里面装满保守落后宿命的小农意识。他忌讳头上烂疤和“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真是何等的自尊自大,却又何等的自轻自践。环境角度,“Q”像是未庄,这里近乎封闭的只有一条河道与外界沟通,这里农民长期受剥削压迫,奴隶般的地位,在各方面都处于失败的命运,是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未庄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农村的缩影,是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土壤。主题角度,“Q”还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了国民的弱点,照出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

同样,《药》的教学,理解小说主题是教学的难点,解读“意示群”就能举重若轻,突破难点。通过“血”“路”“鸭”“乌鸦”“花环”等意象的品味,我们自然得出《药》的主题是着重揭示群众愚昧,同时表现作者探索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迂回策略往往能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文本,在不断品悟中自然释疑、解难。

二、教学过程感性化策略——无情未必真英雄

提出小说教学过程感性化的主张,基于以下认识;其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其二,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她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因为语言总是比心灵枯涩,即便讲出来,也不如学生自己用心体味出来的东西深刻。其三,老师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就明确指出:“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于语文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②

策略一,激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愉快地学习。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利用课文插图找“套子”,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找外在“套子”:衣着套子,用具套子,起居生活套子;其次引导学生找内在“套子”:职业套子,语言套子,思想套子;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赏插图,找出一些细节:天空晴朗无云,飞翔着成群的鸟,青年人骑车飞驰,三五成群的人在闲谈,这些构成了画面的背景;结合课文品味,这些背景同“套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了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新鲜事物,新鲜思想不可抗拒大潮,必然湮没一切顽固、守旧的落后东西。

策略二,煽情。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感情是活动的源动力。煽情手法较多,朗读传情,以情激情,想像生情等,落实到小说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是最为有效煽情手段,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情绪饱满,神采飞扬。如《项链》的教学,不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作简单化处理:玛蒂尔德是个好女人还是坏女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分成正反双方两个陈营,各自根据文本寻找理由,展开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小说教学将结束时,笔者又添了一把柴:主人公玛蒂尔德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改变?这在原来争论基础再掀波澜。学生共有四种看法:一是变了,二是不变,三是既变又不变,四是小说家只是客观地向我们展示这个人物的命运,并不在意主人公性格变与不变。其实,学生每提出一种看法,都不能凭空而论,而必须以文本言语为依据,于是讨论过程同时也成了瞻前顾后深究课文的过程。教师有时也参加讨论,形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情趣更加高涨。“对话”的实质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交流,课堂上的讨论不仅交流了各自学识,还交流了情感,一举多得。策略三,设疑。朱熹说得好:“读书无疑需要教有,有疑却要无,到这里方是长进。”设疑,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敏锐性。从言语形式角度设疑提问,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其一,词语活用。如(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这是运气了你„„《药》

“运气”可做名词和形容词,但不能带宾语,然而这句话出自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之口,误笔倒成了妙笔。

其二,倒装句式。如“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祝福》)“怎么了,你?”(《荷花淀》)

从字面看,这两句意思都很简单。但急切的言语通过倒装句式表达出来,前者表现四婶嫌祥林嫂是不祥之人,这对已捐过门槛的祥林嫂不吝是晴天霹雳,对她是致命一击。后者表现了妻子对丈夫体贴、温柔,说明伉俪情深。

其三,连续追问。如(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不好也只管告诉我。”(《林黛玉进贾府》)

一连串的发问只是为了表明她对林黛玉的关心,根本不需要林黛玉回答,而其出发点则是讨好贾母,显示她在贾府不一般的地位。如删掉几个问句,就表现不出王熙凤善于逢迎、八面玲珑的性格了。另外还有变化标点、重复语句、改换称呼等,这些处在非常规的言语形式,其蕴藉往往很深,值得设疑品味。

策略四,摹仿。语文教学时,有时不妨以“演”代讲,不析一字,尽得风流。如《守奴财》“抢梳妆匣”一段,笔者先让学生在自行揣摩文意的基础上扮演葛朗台表演全过程。扮演的同学一起身子马上进入角色,“轻手蹑脚”走上讲台,面对金匣子(粉笔盒),一纵一扑一放,对欧也坭一摆一推,动作演得如此到位;迎着窗口,瞪着眼睛“噢,是真金!金子!”语气把握更是传神。学生出色的表演,告诉我们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又如学完戏剧单元之后,回过头来重新学习《药》,让学生把“茶馆谈药”改编成话剧,学生踊跃上台表演。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游戏,学生自然也变会苦学为乐学。

总之,小说教学策略实施首先需要教师有强烈而牢固的主体意识,教师所做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如果把我们的小说教学课堂比作一个舞台,教师该做的是幕后工作或充当配角,而把前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担当主角表现才华,展示才能。注释:

篇8:小说阅读教学反思

不可否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人也根本不承认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存在严格的区别。正因如此,很多人在教学小说的阅读时,往往也采用教学一般的记叙文的方法,这是很不恰当的。

我认为,虽然小说与一般的记叙文很相似,但毕竟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形式,教学时必须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才行。区别的具体方法,就是要针对小说的文体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作品。

小说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基本的就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所以,教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作品,就应该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入手。

具体的步骤是:

第一步,教学生初读作品时,要明确该篇小说作品的小说三要素具体是什么,教给学生寻找和区分三要素的具体方法,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情节是什么,人物活动的环境在哪里。比如,在鲁迅的《孔乙己》中,主要人物是孔乙己,故事情节就是他的一些生活片断,环境就是咸亨酒店。

第二步,再读作品时,要教学生深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构成和人物活动环境的要素。首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不同,其性格特点也就各不相同。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清高迂腐和懒惰成性,周立波的《分马》中郭全海的大公无私和老孙头的圆滑世故,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的善变和媚上欺下,等等。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把握住其典型意义。其次,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把握,就是要把握小说有几个故事,或者由哪几个情节构成。比如,读鲁迅的《故乡》,就应该分清整个故事就是由“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三个情节构成的。有的只有一个故事,往往是由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环节构成的。第三,对于环境的把握,一方面要分析是属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这个环境有何突出的特点,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的环境就是咸亨酒店,这个环境里的人主要有穿长衫和短衣帮两大社会群体,这样就让人深入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两栖动物”式的中间人形象。

把握了一篇小说作品的三要素,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和主题思想,学生才易于读懂该篇小说作品,才能充分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篇9:小说阅读教学例谈

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精读课文,请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然后小组讨论,比较改写后与原文效果有何不同。原文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暗写智取的计谋偷偷实施,最后全盘托出,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效果,更有悬念,更吸引人。作者匠心独运,构思、叙事很有“智慧”。

二.再读课文,我来说“智”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答:一智用天时——利用“热”;二智用地利——妙选黄泥冈;三智用矛盾;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喝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2.杨志最终却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答:①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击。②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③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候跟随。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杨志自己也身受其害。

三.迁移探究

(一)才子杨修获死

小组长一:课文题目为“杨修之死”,那么杨修是怎么死的呢?

生1:曹操伐蜀日久,进退两难之际,夏侯惇禀请夜间口号为“鸡肋”,杨修得知,教军士准备归程,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将其斩首示众。

小组长一:杨修是不是真如曹操所说“造言”而乱其“军心”呢?

生2:不是。相反,杨修所言句句是实,“鸡肋者,食之无肉,……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杨修句句说中曹操心事。

(二)杨修获死探幽

小组长二:曹操一向唯才是举,为什么却把杨修杀了?杨修教曹植作答教,课文说操“此时已有杀修之心”,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此时”指代的内涵。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回答。

生3:曹操杀修的阴险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改建园门、分食酥饼、梦中杀人,每次计谋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曹操如何能对杨修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后来杨修告发曹丕、教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植作答教三事,表明他已深深卷入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而此时,曹丕已得势,曹操深知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自己身后的大患,因而“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四.教后反思

经过备课,我发现本单元四篇课文风格各异,却有一点相同,即题目中都有一两个字是全文“文眼”,可以抓住这些字,化繁为简,长文短教。学生自主预习本单元全部课文后,提出最想与老师共享的课文是《智取生辰纲》,最想与小组共同探究的课文是《杨修之死》。于是教师决定通过《智取生辰纲》一课示例,从分析如何“智取”,到“智”在何处,再到以“智”斗“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节课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性格和作品内涵的理解,又教给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方法——文眼导读法,促进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还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这节课向学生展示了阅读和探究此类小说的过程。学生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就可以自己抓住“死”字解读《杨修之死》,抓住“中举”二字探究《范进中举》,抓住“学”字阅读《香菱学诗》。此时把他们最想合作探究的文章打开,许多学生早就跃跃欲试了。

从上面两个教学片段看出,学生在教师的精讲示范中习得了经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了阅读的快乐和能力提升的满足。学完本单元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同类或相关题材的其他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孤独之旅》《变色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文章。学生更可以带着课内的阅读经验去更广阔的课外自主阅读,甚至将阅读所得内化为写作经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要执著探求,严格遵循语文自身规律去学去教,立足学生实际和长远发展去探究去摸索,我相信,语文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篇10:小说教学现状反思与论文

【摘要】: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在语文教学中,小说的教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旨在通过根据小说的文体特征而出现的教学误区,来寻求一条适合的小说教学之路。

【关键词】:小说 小说教学 阅读

引言

小说,它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的描写。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小说的教学又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往往在小说教学这一板块上,却容易出现误区。

一、传统小说教学反思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受到一种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不少教师把自己理解为传授的一方,把学生理解为接受的一方。按照这样的思想,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这一点,在小说教学中就体现为采用最为原始,最为简单的四步骤教学法来进行教授,即: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样固化的四步骤教学就把丰富的小说教学搞得简单化,模式化。

小说由人物,情节和环境而构成。小说中的人物多是虚构的,但是对于人物的刻画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也有通过其他人物的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的。人物形象

虽然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书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想一想斗觉得这是多么丰富的一个画面,可是传统小说教学课堂依据那简单的四步骤教学法就把人物的分析进行的千篇 一律,极其的忽略了人物的丰富性。比如,在教授《故乡》时,许多老师把闰土分析为农民的正面典型,他勤劳,纯朴,受尽剥削阶级的压迫。但是我认为,他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他自身的麻木愚昧,而这种麻木愚昧才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可是,在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往往将其忽略掉。再如另一个人物杨二嫂,因为她的尖酸刻薄,很多老师将其作为反面人物来进行批判,我觉得这样的教授显得过于的片面,因为这样的讲解忽略了杨二嫂她曾经也是美丽勤劳的这一点。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多是在现在这个教育环境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造成的,正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过分的参照教参,这样就把语文教学变为了一种很机械性的教学过程,只是去探求考试内容和出题方向,考什么,讲什么,不考什么,不讲什么。而这种教学方法就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在对于小说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来一篇很美的小说,照这样的教学思想进行教授,学生哪里还有乐趣,哪里还有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二、正确的教学之路探求

那我们应该去寻求一条怎样的教学道路来进行小说教学呢?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为学生创新潜能提供和创造各种

机会。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那么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应该要鼓励学生思考。就拿莫泊桑小说来说,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大家很熟悉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想象出一个不同的结局。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主人公玛蒂尔德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寻求不一样的答案。这样,课堂氛围会很好,各抒己见,形成不同观点。在查找资料的`过程我看到有一位教师在讲授这课时,就进行了人物分析。“有些学生会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另一些学生会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善良勤劳,敢于面对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坚强的妇女。”这样开阔的教授思路,学生之间就会讨论不休,学生的思路很好,课堂氛围也就进入了一个较佳的状态。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对于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思路是有价值的,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把握好大的方向,不能一味的点头,一味的肯定。

其次,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话语表达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言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语文的学习。那么小说中丰富的语言就提供了绝佳的场所。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出发考虑,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是形象塑造的艺术,但是首先它是语言的艺术。但是很多时候,小说课成为了老师人物形象的图解演说课。我认为小说教学要扎根于语言教学就是应该把“说”

的机会,“说”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小说的美是学生自己品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老师能做的就是再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和品析语言,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情节的波澜。例如上面说到的《项链》,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的结局,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玛蒂尔德早知道那个项链是假的,她会怎么做,会怎么想。”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想的说出来,然后再在课下写出来,这就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的表达,交流中去构想鲜明的形象,体验小说中独特的情感。

再次,我认为小说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小说。小说是文学作品,它反映着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必须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小说中所写的人和事,而不是把小说中的人和事作“传记”和“新闻报道”式的分析。同时,我们交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老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有区别的去肯定学生的每一个发现。真正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及个性的充分而真挚的尊重和关怀。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读出自己的思考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精神享受的王国里面。我认为小说阅读的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读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三、结语

小说是一种人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我们应该做得是交给

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来鉴赏一篇小说,而不是以老师的讲解来强硬的灌输给学生。每个人对于同一篇小说的见解应该是不同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小说独特的情感。去思考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二十世纪语文特级教师风格流派

[2]二十世纪语文大师教育思想

篇11:小说《草房子》的教学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又带领大家重点讨论桑桑、杜小康、秃鹤这三个人物。

桑桑:在通过具体的事例感受他善良、热心、勇敢、仗义的同时更加感受他在面对怪病时的坚强乐观。

杜小康:以“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为突破口,在了解他的经历之后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杜小康战胜了他自己,令人钦佩。

秃鹤:先交流大家都怎么因为那颗光头而去捉弄,欺负他的,他是如何进行捣乱,报复的。然后引出:“纯净的月光照着大地,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继而引导学生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转变,感受秃鹤那颗善良的心。

通过讨论,认识到书中几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历经苦难,变得成熟、坚强了,明白了成长的美丽,人性的美丽!这样,很自然的加深了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

品尝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我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次课外阅读交流课,我结合了承担的分课题“批注阅读”,安排在交流人性美之前,让学生用批注这种形式加深对书中孩子们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也为之后的交流做好铺垫,但这一阅读方法要让学生真正习得,还须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给予学生有效指导上花心思。

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小小的尝试和实践是我们课外阅读探讨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能力的提高,批注式阅读让他们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

上一篇:纯牛奶品牌知名度调查问卷下一篇:不去春游的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