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优秀作文

2024-04-19

绿意优秀作文(精选8篇)

篇1:绿意优秀作文

绿意盎然高一作文

天蓝着,水清着,树绿着,孩子们幸福地生活着,地球母亲笑着。

天灰了,水黑了,树光了,人类还在贪婪地吮吸着地球的精华,地球母亲面色沧桑了。——题记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母亲终于孕育了一批海洋宝宝,经过不知多少亿年的培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健壮的孩子都依偎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地球母亲特别珍爱这群心肝宝贝,给了他们蓝天,白云,流水,绿林,她让她的孩子们可以永远幸福地生活。孩子中,她又偏爱哺乳动物中的人类,给了他们最高等的地位,高超的智力,丰厚的劳动力,她源源不断地付出自己的青春,却并没有要求他们为她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孝顺也不曾对他们开口要求过,如此尽心尽力的母亲啊,但她的孩子们呢?她的孩子们是以怎样的形式对待他们宽容大爱的母亲呢?而她最偏爱的人类又是如何的呢?

地球上的生物亿亿万万,大部分都规规矩矩地生活着,他们虽然不怎么懂得什么叫回报,但他们至少都有单纯的心灵,平淡幸福地生活对于它们来说是足够的了,他们是低智慧的,因此它们有容易满足的性格,然那些被赋予高等地位,被赋予高等智慧的.人类呢?

进化的人类不过也就只有几万年的历史,但就在这短短的光阴,他们便人性地伤害了地球母亲多深?他们意图主宰这片地域,他们要更高质的生活,哼哼,愚昧。但他们就是抱着这样愚昧的想法不可一世地发掘、发展。风卷席地后的地球母亲已被折磨地气息凌乱了。人类的罪恶究竟多少,我数不清,但就拿一个小小的化工厂来说吧。开采大量的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后可恶的“炊烟”袅袅;废渣废水的直通河流,哦,一个小小的化工厂,就可以做到如此,——资源匮乏,大气污染,河流污染,他们是这样的龌龊不堪,不知悔改,看看啊,看看啊,我的地球母亲,这就是你所宠爱的孩子们吗?他们已不能算作玩劣了,而是残忍、冷血的化身,自私侵噬了他们的内心。

现代,一些良心未泯的人终于意识到了在他们手上败坏的环境是多么的可怜。噢,大义凛然的“绿色环境”的旗帜大摇大摆地插了起来,却始终无法飘扬,为什么?风也不屑于人类的虚伪,即使现在已经采取了不少环境保护措施,但成效却不大,因为参与的人心太少了,只有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提倡绿色,坚持绿色,这被伤害的环境才有一丝希望被修复。

畅想绿色环保,修复环境生态,弥补这个种族的罪恶吧,我们不求地球母亲的原谅,只希望能够挽留住绿色环境的身影,守卫住亲爱的地球母亲罢了!

篇2:绿意优秀作文

我最近闹书荒,一直被出版社催稿的我早已不耐烦,这次去小村的其次目的当然是散心,还可以去见见老朋友。

老朋友吧!我和他认识了好几年了,是他推荐我写书,他总是给我一点意见,他的工作室里充斥着一股绿意,出门便是植物天堂,而且工作室外的院子都可以举办一场热闹的野餐。他喜欢开玩笑,我们都叫他玩笑先生。

他的女朋友是我初中同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二次元少女,似乎永远长不大,她总是笑嘻嘻的,其实我也可以算是他们的媒人了,我第一次带她去见玩笑先生,就喜欢上他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认识第三天就领证了,现在在一起生活5年了,很幸福,还有一对可爱双胞胎儿子呢,我大概有两年没见过他了吧!最近他又出了一本书,写了他的人生经历吧。

篇3:让作文充满“绿意”

首先, 作文是平常事, 是自己生活的需要, 对学生实施作文“心理治疗”。长期以来, 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痛的事, 真可谓讨厌至“深恶痛绝”;畏惧至“谈‘作文’色变”。真的是“‘作文’之难, 难于上青天”吗?我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对作文的观念不正确, 认为作文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这样长此以往, 难怪学生视作文为“猛于虎”的语文课的“苛捐杂税”。叶圣陶曾说:“写作必须把它当作一件寻常事, 好比说话一样, 但又必须把它看成一件认真事, 好比说话一样。”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的作文观念进行“拨乱反正”, 对学生作文思想适时进行“心理治疗”, 让学生在思想上藐视作文———当作“寻常事”;在具体实践中重视作文———当作“认真事”。在具体教学操作上, 教师首先要有慈母般的爱心,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鼓励学生抒写自我, 即以我手写我口、我心, 充分展示自己;另外, 应多选择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文题 (如新材料作文或学生自己交互拟题) , 多让学生写一些日记、随笔, 这样就把作文分解到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练笔中, 让学生自己去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 消除畏惧, 使其成为像说话一样的平常事, 成为敞开心扉, 抒写自我, 展示个性的需要, 实现对作文由“面目可憎”到“观之可亲”的转变。

其次, 与生活对话, 架起由“真实的谎言”通向“谎言的真实”的桥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更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说得好:“我们要记着,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说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因此, 作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结合起来, 与生活对话、交流, 这样才“惟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长期处在脱离自己生活实际的学院式课堂作文的樊笼中, 长期受着扭曲其性灵的训练, 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异化, 变得麻木了。也正因离开了生活的源泉, 致使学生无话可说, 无事可记, 更无一真知灼见, 他们已习惯于说“假话”“套话”“成人话”, 习惯于抒发矫情、假情。写作中, 他们承袭了“文革”的大批判风, 不会说理, 也不会平等地与人对话, 只会用“大棒”吓唬人, 更擅长于用虚情假意设法博得别人的同情, 骗取一个“满意”的分数, 可谓是满纸“真实的谎言”, 而学生也愈加“油滑”了。其原因一言以蔽之:作文与生活脱离, 学生缺乏必要的积累, 不能实现“物” (知识、生活) 到“意” (思想、意旨) 再将“意”转化为“文”的双重转化, 自然学生也就无话可说了。那么如何让学生与生活对话, 增加作文积累呢?第一, 拓展生活, 充实学生眼中“物”。生活的范围很广, 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在作文起始阶段, 让学生从自己的个人生活入手, 可写我的性格、爱好、心愿等等;然后, 再扩大到学校生活, 可写校园、老师、同学、活动等等;再次, 可推向社会生活。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采访、参观等活动, 大千世界, 人间万象, 可写的东西不胜枚举;最后, 可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大自然。飞鸟虫鱼, 山水草木, 风花雪月, 应有尽有, 只要有兴趣与写得内在需要, 可写的内容数不胜数。第二, 广泛阅读, 丰富内心的“物”。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 是学生作文积累的另一重要途径。张志公曾说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 从基本训练入手, 阅读教学搞好了……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 教学应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彻底改变阅读教学观念, 变“硬塞”为“自得”;课外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他们心理、易感兴趣的书, 让学生自主去读, 亲历阅读过程, 体验阅读愉悦, 丰富内心的“物”。

再次, 打破“一元”的单向模式, 作文教学要“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鱼”。作文教学中, 仍然以传统的“一元”化思想占主导地位。第一, 作文命题的一元化。作文全由教师命题, 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教师选题的主观性较强, 往往是以教师的个人意志代替了学生们的大众意志, 即使教师深思熟虑, 也不免“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而至于文题的好坏, 作为主体的学生更是无权评说。这种“独裁式”的一元化命题模式, 只能导致学生说假话, 既误导了虚伪, 又让学生感到出题只是教师的事情,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滋长了他们的惰性。针对于此, 我们认为: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以当事人的身份去感知学生, 为以后作文出题打好基础;在作文命题上, 提倡命题多样化, 不能搞一刀切, 多给学生营造一些宽阔的思维想象空间。此外, 我们还可以放手由学生自己出题, 多一些机会, 少一些独裁, 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的。第二, 作文指导的一元化。长期以来, 作文课上, 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往往只是讲授作文技法, 大谈写作方法, 概念、术语一起上阵, 有些就连专家也搞不清楚, 学生自然更摸不着头脑了。事实上, 作文技巧也讲了不少, 作文方法也演绎了多遍, 但是学生能力却没有多少提高, 反而导致学生作文结构的模式化, 发扬光大了“八股文”。究其原因就是太多理性的充斥, 必然使学生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简单、狭窄, 越来越教条、刻板。因此“让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能, 决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 能够收集些空话、套话, 像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对于作文指导, 我们认为:教师应多些点拨, 少一点自己的见解。。因为教师往往对作文缺乏切身体验, 在教学中难以给学生有效的指引, 常常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 可让学生放手去做;另外, 对一些文题, 教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 非“碎尸万断”不可, 应留有让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 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潜能, 需要激发和呼唤。因此, 我们必须打破作文教学中“一元”的单向模式, 否则必然会造成“三元”的严重后果———教师教学无特性, 学生作文无特色, 最终学生无能力。

总之, 作文教学, 需要教师命题, 也需要讲解写作技巧、方法, 即“授之以渔”, 但更需要的是“授之以鱼”———让学生自己去充实生活, 增加积累, 这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 .教育科技出版社.P96

[2]叶圣陶著.国文随笔

[3]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P304

篇4:渝州大地绿意浓

退耕还林 重庆生态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显著改善。

重庆市森林面积比“九五”期末增长了1093万亩,森林覆盖率比“九五”期末增长了9个百分点,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市建立起八大基地550万亩,有8000多大户或业主参与全市退耕还林建设。2006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市因退耕还林带动转移农民外出务工高达255万人,占退耕人数965万人的26.4%,占全市外出务工680万人的37.5%,年劳务收入达47.87亿元,拓展了退耕农民的增收渠道。到2006年,国家已累计向该市退耕户钱粮补助达到了60亿元,其中2006年通过现金直补到户就超过16亿多元,退耕农户人均直接增加收入166元,2006年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为全市退耕农户人平增收84元,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退耕还林工程在一面面宣传旗帜、一座座刻有宣传标语的“绿色”石碑及循环播放的新闻广播中深入民心,成为一项全员参与的民心工程。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几年来,该市以四大措施为抓手,全面将退耕还林工程落到了实处。首先,该市相继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退耕还林的配套政策及规范性文件12个,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制定了7个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措施体系。其次,该市全面施行了“四抓四到位”组织管理体系,强抓组织领导、宣传培训、制度创新和业务培训,使退耕还林的工作责任、思想认识、监督指导和科技支撑都到了位。第三,该市及时编报了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全面加强了工程建设的案建设管理、科学规划设计、确权发证、效益监测、信访案件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第四,该市积极探索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办法,先后完成了生态移民7100户,2.3万人;启动了优质柑橘、优质笋竹等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项目,推动了种苗花卉、优质笋竹、森林旅游、木竹加工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建起14万座沼气池和50万座节柴灶,并完成基本农田改造424万亩,实施封山禁牧394万亩。据统计,全市现有牛羊牲畜存栏6560万头,建棚圈面积8039万平方米。

林权改革 焕发林业活力

随着2005年9月重庆市首届森林资源拍卖会的如期举槌,10000余亩森林资源定下了“婚约”,成功地找到了“婆家”。其中,6000亩秀山涌洞乡林地以600万元的天价夺得了该场拍卖会的最高标价……这仅仅只是重庆林权制度改革迈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全市林业持续快速发展,该市政府曾于去年相继出台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 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2—3年内,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基本思路,以确权发证、分类经营、资源流转、规范管理等主要措施推进林改,由此拉开了全市林改序幕!

市林业局局长周克勤告诉记者,该市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有四项具体措施:一是全面落实林权,统一颁(换)发林权证。该项工作本着“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于2006-2007年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地、国有林地、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商品林、国家重点公益林和业主(大户)造林的确权工作,并颁(换)发林权证,完成地方公益林和其他尚未确定权属的林地、森林、林木的确权工作和发证任务。二是做好森林区划,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分类区划工作的要求,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生态作用、立地条件、林分质量以及农民意愿等因素,将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公益林面积不少于林地总面积的60%,林区要划定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一般公益林。对商品林划分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凡划为商品林的绘图造册外,不再安排管护经费,由林主自行管护,依法放开搞活。三是完善流转机制,促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对森林资源流转实行分级登记和审批制,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手续,流转的时限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最长不超过70年。对依法进行的森林资源流转,受让方可在受让林地内依法修建一定数量的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可实施与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相符的森林保护有关建设项目,林业部门对受让方自筹资金实施的建设项目审批从宽。四是培育林业市场,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建立林产品及其产权交易市场,放宽各类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允许农民生产的木材产销直接见面,重视重点工程和煤炭行业用材需求,探索统一供应木竹原材料的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放开林产品运输市场,放宽木材运输监管范围,取消以木、竹为原料的成品、半成品运输许可证。区县境内运输木材、个人购买自用的木材和农民自有自用的木材,不再实行凭证运输。

林权制度的全面升级换代可谓正逢时宜,为重庆林业建设送入一阵推波助澜的“春风”,对优化全市农业经济结构,帮助林区农民增收,促进山区经济多元化,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破解该市森林资源保护力量不足、林业产业不发达、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滞后等难题,提高林业部门服务质量和行政能力,提高林业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市通过承包、转让、租赁、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共流转森林资源2464宗,流转面积410万亩,流转金额超过2亿元。

分类经营 林业的另一片天空

“天然林保护区一律不准砍树,这样的观念要改变了!市民看上哪片森林,可投资搞林间种植、森林旅游等,还可以进行买卖……”说到这句话时,周克勤异常振奋。日前,他在全市退耕还林暨森林分类经营工作会上明确表示——从明年1月起,全市1800万亩商品林可以进行自由买卖,采伐许可证不仅将有效期延长至5年,而且也可以自由买卖。此话一出,标志着重庆——这个年轻的直辖市、活力彰显的新特区在森林分类经营板块上走在全国前列!

据市林业局透露,该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栽上树不能砍,林农只能“望树兴叹”。今年9月13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意见》,批准森林分类经营,欲利用市场手段,逐步放开森林资源市场。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定,该市国家重点公益林约占全市林地30%,为1800万亩;一般公益林约占40%,为2400万亩;商品林约占30%,为1800万亩。其中主城区的商品林63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70万亩,一般公益林主要由各区划定。从明年1月起,商品林的管护费用将停止拨付,投资者将自负盈亏,投资林业的市民可以自由买卖、出租、抵押、折股,也可办理采伐许可证之后砍伐商品林木。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后,市民如何进行投资呢?周克勤献上了一计良策——林地有望进行抵押,向银行贷款。同时,重庆市还将实行林木期权交易。换句话说,也就是哪些地方的树木可以砍伐了、是什么品种、什么时间砍伐,市民将一目了然,而砍伐指标有效期也延长为5年。投资者觉得哪年这种树木价格看涨,就可以通过交易系统下单,而不用担心申请的采伐指标过期,而采伐指标也可以随着商品林一起买卖。

篇5:绿意的生活作文

小时候,我们总在春日里手牵手跑遍村里那些路旁盛开着迎春花的小路,那时你小小的,我也小小的,被青涩懵懂的我们捧在小手里的迎春花,更显得绚丽张扬,待正午已至,在家人的呼唤声中,我们才手牵手跑向那炊烟袅袅的房屋,你掌心的温度席卷而来,哦,你看到远处那些夕阳中摇摇曳曳的杨树叶了吗,那时你掌心蔓延的丝丝暖意,就恰似这些杨树叶所享受的夕阳的温暖啊。

后来啊,我们告别了踏满你我童年脚印的村子,来到了这楼房遍地的新环境。我们步入小学,分在了不同的班级,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我开始收敛,变得谨慎且小心翼翼,却仍愿意在老师宣布放学后迅速收拾好书包,然后飞奔向二楼寻你一起回家。坐在回家的车上,你我学校趣事的讨论声,开玩笑的笑闹声荡漾在耳畔,偶尔在路边看到不常见的迎春花时,我们也总得摘一些才罢休,那迎春花静静的躺在手心,如阳光倾泄而下,暖彻心扉。

现在呢,已至初三,我们已经很少像从前一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玩跑疯闹,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是在钟表的嘀嗒声中奋笔疾书吧,亦或者是置身一张桌前,在台灯柔和的灯光下讨论着某些难题,那题干下一道道笔尖划过的断断续续且时重时轻的痕迹,把你我紧紧地连在一起,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就这样,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互相扶持着,帮助着,在失败中寻找共同进步,一步步挨近成功的彼岸。我不觉疲乏,不觉辛苦,因为你是一剂良药,你可以用我们共度的点点温暖时光,来祛除我的一身疲倦。

不知何时我们已至屋前的那棵老杨树下,转眸见你笑得那样轻松自然,如涓涓细流淌入我的心田,你看,这棵老杨树上的每一片叶子的脉络都那样清晰,就像烙印在我的心里的我们的点点滴滴也是那样的清晰。

篇6:生命的绿意作文

在平凡世界里感悟人生。“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陶渊明仍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凡生活,繁华尽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竹林七贤隐归山林,不愿参与“曹马之争“,在自己的世界里感悟着不同的人生意义,只守着那片绿叶,在平凡世界里,淡

淡花开,在心中永远的守护着那朵雪莲花。

也许你要的美是夜空中璀璨的烟花,而我要的美是璀璨的星光,也许你要的美是美丽偌大花园里红艳的花朵,而我要的美是一片郁郁青青的新生,不做白天鹅,做只丑小鸭也未尝不可,在平凡的世界中独爱自己,用微弱的光芒成就星空的绚丽。

在平凡的世界里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面临高考的我们,在高考钟声不断奏响之际,在平凡的世界修炼一种伟大。黑暗中一盏明灯,书包里的茶叶和咖啡,如同我们的好伴侣,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给小小的梦想,一个开花的机会,面对外面面对外界诱惑时,我们坚定信念用心灵的罗盘为我们指引方向,在平凡世界中拼弃杂念,成就真我。

拨开感情的迷雾,打开思想的枷锁,用明净澄澈的心去透视世界,用平静坚定的心去感悟是人生,在平凡中活出不一样的真我,如果你是一支蜡烛,就不要羡慕太阳的光辉,当夜幕降临时需要你为大地燃起一丝丝光亮;如果你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挺拔,当花儿盛开时,需要你来点缀大地的一片片绿荫;如果你是一颗沙粒,就不要羡慕就不要羡慕石块的坚实,当大厦将建,需要你来铺就人间的一块块儿基石。

平凡交织着伟大,让心灵的隔戈壁开满鲜花。谁说渺小的身躯不能完成就伟大?谁说自己不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为行人指引光明?汪国真曾说,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可我想说,平静存心,自在为径,在哪都是一路花开,花开有声。

篇7:阳台绿意作文

国庆回家,惊奇的发现阳台变绿了,原来是奶奶种的丝瓜藤顺着阳台防盗窗爬了上来,给阳台增添了不少绿意。

瓜藤的触须牢牢抓住了窗杆子,一直爬到顶端,上面竟结出了几条嫩绿的小丝瓜,挂在窗前,煞是可爱。几条绿带上还点缀着一些艳丽的花儿,金灿灿黄闪闪的`,他们都面朝同一个方向开放,尽情沐浴着上天的恩泽。花朵吸引了无数的小昆虫,有红头苍蝇、绿色的蜘蛛、以及许多肉眼难辨的小虫子。宽大的绿叶成了他们的遮阳伞,瓜藤则是他们幸福温馨的家。

最忙碌的当数采蜜天使了。你瞧,一只胡蜂正霸占一朵雄花,贪婪的吮吸着花蜜,他偏瘦的身体在花蜜中穿行。突然,一直蜜蜂也盯上了这朵花,它还真聪明,来了个调虎离山,把胡蜂引开后偷偷溜过去采蜜,不过好景不长,胡蜂马上意识到上当了,三两下便把蜜蜂赶跑,没办法,谁叫胡蜂身强体壮呢?

这里不仅有小昆虫,更不时有麻雀来此小憩。似乎是觉得绿色阳台很奇特,它探着小头时刻不停地打量着。它大概觉得这阳台太美了,自己也应该梳妆打扮一番。看,它用小嘴梳起羽毛来。打扮好了,便轻松愉快地唱起了小曲,真叫人喜欢。

闲暇时,望一下阳台,看看这充满生机的小王国,听听这小曲,别提多惬意了。

篇8:她的那点绿意

曾祖母非常慈爱, 从没有大声地和我们说过话, 她总是以仁心对待别人。村里有很多和我同龄的伙伴, 她都很喜欢, 有好吃的东西都留着给我们这些猴孩子吃, 可她还总念叨着没什么东西给我们吃的。那时候我们喜欢吃烤地瓜, 曾祖母总会在煮饭时在灶里放上几个用泥土包过的地瓜, 然后用手风箱, 一推一拉地边煮着饭, 边烤着地瓜, 等饭煮熟了, 那地瓜也差不多好了。她把那地瓜拨出来, 砸碎上面已经硬了的泥土, 掰开地瓜皮, 露出来的便是烤得焦黄焦黄的地瓜了。小时候就是吃着这样焦黄而甜腻的地瓜长大的。自曾祖母走了以后, 我也吃过两三次的烤地瓜, 却总也吃不出曾祖母烤得那个味道了, 就不曾再想过要吃烤地瓜了。但每次在街上经过那烤地瓜的摊位, 还是会停下来, 闻着那股微微烤焦的香味, 便有种错觉, 似乎曾祖母就站在旁边宠溺地说“慢点吃, 小心烫”, 不觉眼眶已湿润了。

很多人都说人到了一定年龄, 尤其是老年人, 就不爱干净, 不讲卫生。可曾祖母全然不是这样的。她极爱干净, 她的屋子总被她拾掇得整整齐齐, 没有一点杂乱。她老人家是很喜欢阳光的, 在冬日里, 时常把门窗打开, 让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进她的小屋里, 给她的屋子镀上一层微微金黄色的晕圈。她穿的布鞋也是很漂亮的, 缎黑的鞋面上绣着几朵小红花, 煞是好看, 除了布鞋, 在我印象中她没有穿过其他款式的鞋子了。本来黑色尼龙的面料是很容易沾上灰尘的, 可她的鞋面上却看不见没有尘土的。可见, 她是多爱干净了。她的头发早已全白了, 兴许是以前日夜操劳的缘故, 但她总能把那些稀疏而又斑白的头发梳一个髻, 没有散落的。而掉落的头发她也会吃力地弯腰拾起来, 见不得它大喇喇地躺在地板上的。

曾祖母活到85岁, 据外公说, 她老人家几乎没有吃过药, 没有去过医院的, 身体硬朗得很。是的, 小时候就是一直听着她腼腆的笑声和温柔的说话声, 吃着她烤的焦黄焦黄的地瓜长大的, 怎么可能忘记呢?她年过80, 可耳不聋, 眼不瞎, 连步伐都很稳健, 是村里受人尊敬的长寿老人。曾祖母很早就守寡的, 一个人拉扯大五个小孩, 曾经因为养不起这么多小孩, 甚至想过要把小姑妈送给别人, 可看着那么小的一个粉嫩婴儿, 刚出生几个月就给了别人, 心里是阵阵抽痛, 百般不舍。最后她还是决定自己养着, 虽然苦了点, 穷了点, 但好歹是在亲人身边啊。外公姑妈他们从小就看着她一人忙里忙外辛苦地撑起这个家, 长大后他们也格外孝顺她。也许是以前吃的苦多, 做的农活也多, 反倒使她的身体愈加的健康。到了晚年, 外公他们大抵也都比较成功了, 又孝顺她, 兄弟姐妹又是相亲相爱的, 互相扶持着, 她的心也放宽了, 心态越为平和、淡然, 更是一派慈爱、祥和。

曾祖母走的时候是在四月, 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那个喜欢阳光的老人同往常一样, 和几个邻居坐在屋外的石椅上, 晒着阳光, 吃着午饭, 聊着天儿, 还望着隔壁家的无花果树, 说那绿很明亮。可下午, 我放学回家, 妈妈说, 曾祖母走了。我一时没回过神来, 丝毫没有意识到中午还在说无花果明亮的绿的老人这一走便是永不相见了。看到村里众多的乡亲围在曾祖母的屋外抹眼泪时, 我才相信她真的走了。我直愣愣地站着, 不知如何自处, 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扫到曾祖母中午说的那棵无花果树。它依然绿着, 枝条上缀满了新芽, 泛出轻浅的绿, 随着暖风, 自如地拂动, 好像是生命的延伸。乡亲们说曾祖母一生是圆满的, 生活中有子孙伺奉着, 诸事不用操心, 又能远离病痛怡然地活到85岁的高龄, 走得也极为安详, 应当是欣慰的。听外公说, 她老人家似乎预料到了什么似的, 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还穿了件难得穿的衣服, 像是迎接盛大节日似的。

上一篇:县老年人运动会讲话稿下一篇:黑眼睛的大红鱼5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