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之美》读后感

2024-04-24

《秩序之美》读后感(精选9篇)

篇1:《秩序之美》读后感

《秩序之美》读后感

高建萌

年初,公司推荐《秩序之美》一书,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并发表读后感想,当时粗略翻了一下,也没有认真细细领会。近日拿出来通读了一遍,觉得确实是一本好书,整篇文章没有琐碎的说教,它以通俗、朴素的语言,列举了许多名人(如拿破仑、甘地、周恩来、李嘉诚、任正非等)及平凡职场员工的经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名职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以遵循“职场秩序”来达到修炼情操、提高职业化素养和美德的目的。

说到“秩序”,联想起今年6月份参加公司组织的欧洲行,所到之处,不论在意大利罗马的大街上,还是在瑞士的风景区和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我们看到时时处处都体现了欧洲人井然的秩序观念,使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着遵守秩序带来的良好生活环境,欧洲人的秩序观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秩序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它是和谐社会的一块基石,遵守秩序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体现。而秩序观念更是必须长期的养成教育和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和奏效,同时秩序观念的形成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经历,它的过程确如书中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创造和谐世界,人性不仅有善的一面,也有不服秩序、背叛妄为的一面,因为人们没有彻底体会到秩序给人带来的妙处。”

作为一个职业员工必须懂得:你想在工作中做出一番业绩,必须做到爱岗敬业。所谓“爱”,首先要爱企业、爱团队、爱工作,要求

凡事都能以“爱”的角度去面对一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想到我所付出了努力而达到目的是为了公司利益,何乐而不为?同样结合我们的物管工作,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业主来说,“爱”也要贯穿在具体工作中。时时处处为业主着想,我们提出的物业服务准则“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过程亲情化” 就体现了“爱”的一面。只有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工作业绩来,所以说“仁爱”是职业化美德的根基一点不错。

员工爱企业还体现在你对公司是否忠诚不二,正常的人才流动无可非议,但是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天到晚抱怨不断,这种人就是缺乏职业素养,不忠诚,不职业。我认为职业化素养是员工最基本的素质体现,它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义务,是对社会、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你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职场中我们还应该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和提携之恩,公司的关爱之恩,同事的协作之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要怀着知恩图报的心态、懂得感恩的人,为自己能有幸投身到这样一个团队感到高兴,才能发现工作着是快乐的,勤奋工作将会使工作更加愉快,更有效率。

让我们遵循“秩序”,不断修炼职业情操,踏实、高效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与公司和谐共进!

篇2:《秩序之美》读后感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连续发问:“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说时间‘流逝’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把时间与我们作为人的本性,与我们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当我倾听时间的流逝时,我到底在倾听什么?”这引起了广大读者对“时间”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关于时间,我还有很多疑问: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存在吗?如果存在,那么它是以何种形态?为什么要称之为时间?钟表真的能测度或者代表时间吗?时间可以倒流或者快进吗?如果活在没有时间的世界里,真的会是一片混乱吗?

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时间是最大的奥秘。

在第一章作者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事实:时间的统一性消失了。因为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也就是说时间在不同高度流逝的速度是不同的,不均匀的。也许这种细微的差别我们根本感觉不到,或者即使知道有这种差别,好像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但我们还是应该意识并尊重一个事实:时间在较低的位置比较高位置要少。

一些看似不证自明的事,实际上仅仅是偏见。不得不承认,人们的认知是受限的。

作者认为世界是由事件构成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描述观点有些相似: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事件便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具体表现。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描绘的时间方程中不存在单一的“时间”,而是有无数的时间。两个事件之间经历的时间并不是单一一个时间,就如同两个先分开再放到一起的时钟。物理学并不描述事物“在时间中”如何演化,而是描述事物在它们自己的时间中如何演化,以及“时间”相对于彼此怎样演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时间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的普遍性在于所有的事件都有时间为证,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的事件都有各自专属的时间为证。

通过把世界看作事件、过程的集合,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与描述世界。这是与相对论兼容的唯一方式。世界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物体与事件的区别在于,物体在时间中持续存在,而事件的持续时间有限。我们所理解的世界的基本单元并不位于空间中的某个特定点。如果它们确实存在的话,它们既在某处,也在某时。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限。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说时间一直在不停的流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分过去与未来呢?是以现在作为参照吗?现在又该如何定义呢?一个点?一条线?

作者从一个很有意思但又比较合理的角度切入,尝试找到过去与未来的区别,这便是热学中的熵增定律。在世界的基本方程中,仅仅在有热量的地方,时间之矢才会出现。例如念头,从过去延展至未来,而非反之——实际上,思考也会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热量。因此时间与热量的联系是根本性的:每当过去与未来差别显现,都会有热量参与其中。如果一个过程倒过来看很荒谬,那么一定有东西被加热了。

熵在过去比较低这一事实导致了一个重要结果,它对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区别十分普遍也很关键:过去会在现在留下痕迹。

存在的是过去的痕迹,而非未来的痕迹,仅仅是因为过去的熵比较低。不可能有其他原因,因为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为了留下痕迹,必须有什么东西被捕获,停止运动,而这只能发生在不可逆的过程中——也就是把能量变为热量。在没有热量的世界,一切都会有弹性地回弹,不留下痕迹。

在每个活的细胞内,化学过程的复杂网络都是个可以开关大门的结构,低熵可以由此增加。分子的功能是扮演让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催化剂,或是反过来阻碍这些过程。每个单独过程的熵增使得整体能够运转。生命就是熵增过程的网络。

熵仅仅是我们模糊的视野无法识别的微观状态的数量,而熵的增加只不过是普遍又常见的无序的自然增长,从少数有序的状态变为无数无序的状态。借助万物自发的无序化,热量就从高温物体传向了低温物体。自然的无序化导致了越来越非特定、不特殊的情形。

也就是说,熵增代表着无序、混乱和不确定。举个例子,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你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但几天繁忙的工作日下来,家里又变成了脏、乱、差,你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就打扫一次让家里从无序恢复成有序。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也意识到熵增的破坏力,喊出对抗熵增的口号,例如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因为熵增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可以大致总结为失序、机械、低效、缺乏创新与活力,这些都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时刻警惕熵增。我们常说的时间管理混乱、自律能力差、情绪低落、状态丧等等,其实说白了都是熵增在作怪。当意识到问题的本质时,从本质出发去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规划,慢慢把自律培养成一种习惯,找到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让负面情绪归零等等都能帮助我们对抗熵增,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中作者还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对于不停运动的人,时间流逝的更慢。比如飞机上的钟表显示的时间落后于地上的钟表。对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会收缩。不仅不同地点没有一个单一的时间——甚至对同一个地点而言,单一的时间都不存在。时间长短只与拥有既定轨迹的物体的运动有关。

“固有时”不仅与你的位置和与物体的邻近程度有关,还与运动的速度有关。在比邻星b上,并不存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与此时此地的当下相对应。简而言之,一个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时空的时间结构并不是分层结构,而是光锥结构。客观且统一的当下是不存在的,世界不应被看作一连串的当下,我们最多也就能说:有一个相对于运动的观察者的当下。

想象一下,我们的古人在没有时间概念的时候是如何生活的。会是一片混乱吗?我想未必。在古代人类意识里,时间最重要的是计天数。不仅计天数,我们也计年,计四季,月亮的轮转,钟摆的摆动,沙漏倒转的次数。这就是传统上我们设想时间的方式:计量事物变化的各种方式。如果想进行科学研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理论,可以告诉我们这些变量相对于彼此如何变化,也就是说当其他变量变化时,某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世界的基本理论必须这样来建构,并不需要时间变量,只需要告诉我们事物相对于彼此变化的方式,也就是告诉我们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是什么”的结论是:时间就是对变化的度量。而牛顿却说:即使没有变化,也有时间在流逝。看似相反的结论,其实都有道理,看你怎么理解。

时空就是引力场,反之亦然。

量子力学导致的三个基本发现如下:分立性、不确定性、与物理量的关联性。

量子力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立性,并且得名于此:量子即基本微粒。对一切现象而言,都存在着最小尺度。在引力场中,这被称作“普朗克尺度”(10的负33次方厘米),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10的负44次方秒)。连续性只是对非常细微的微粒状事物进行近似描述的数学技巧。世界是精细分立的,非连续的。因此,钟表测得的时间也是分立的,并不是连续的,它只能取一个特定值。

但是,关于量子即基本微粒的说法我还是有一点疑惑,量子真的是物质世界最小的基本单位吗?量子不能再分割或者由其他更小的单位组成吗?物理学上有三个经典问题:世界有多大?物质有多小?时间有多长?多少科学家在这三个问题上奋斗终生,但好像还是没有找到答案。我觉得《易经》里面有一句话也许可以解释一下前两个问题: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至于第三个问题,可能是长而无际吧(我瞎说的)。

甚至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都可以涨落,变得不确定。正如一个粒子可以弥漫在空间中,过去与未来的区别也可以涨落:一个事件可以同时在另一事件之前与之后。“涨落”并不意味着现象永远不能确定下来,而是说它只能在特定时刻、以某种不可预知的方式确定下来。当量子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时,不确定性就消失了。

“过去”与“未来”不具有统一的含义,随地点变化。世界上存在着变化,事件之间关联的时间结构只是幻象。现象并不是普遍的,只是局部且复杂的,无法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秩序来描述。

普鲁斯特说:现实只由记忆构成。而记忆又是痕迹的集合,是世界之无序的间接产物。

空间——记忆——与我们从不间断的预期过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把时间感知为时间、把自己感知为自己的来源。

时间开启了我们通向世界的有限通道。对我们这些大脑基本上由记忆与预见构成的生物而言,时间就是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我们身份的来源,同样也是我们痛苦的来源。佛语云: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恨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这些都是苦,因为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以及所爱的。因为一切生起的必然灭去。使我们受苦的不在过去或未来,它就在那儿,现在,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期待里。我们渴望永恒,我们忍受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因时间而受苦。时间即苦。

对每个人来说,过去是固定的,已经过去,已经发生了。未来是开放的,还未确定。现实从过去流到现在,流向未来——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事物的演化本质上是不对称的。

在世界的基本结构中,既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只存在把一个物理量转化为另一个物理量的过程。

由记忆和预期开启的空地就是时间。

如果我们所说的“时间”只表示“发生”,那么一切皆时间。时间之内别无他物。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既寻常又不同寻常,它是抽象且独立的一种存在,有人说时间是构成我们生活空间的第四维。也许这本书里的有些内容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的传统认知,但这也帮助我们换个视角更深刻的去认识时间。其实也不用过多去纠结时间的本质,时间的来源,那是科学家的事,姑且就把时间当成一个秘密吧。

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个:珍惜时间。

夜叉:所有秘密中最伟大的是什么?

篇3:《秩序之美》读后感

一、漂亮地道的口语是英语教师的“门面”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身为英语教师, 口语至关重要。口语的美能决定学生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酒泉的方馨老师, 她的课堂上师生配合默契, 师生互动很和谐, 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非常好。原因是方老师口语流利, 发音准确。她上课富有亲和力, 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相形之下, 庆阳的一位男老师则逊色多了。由于男同志特有的鼻音再加上他平淡无起伏的语调, 过快的语速, 以及个别单词的语音不准,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热情, 师生未能产生共鸣, 整个课堂感觉老师唱“独角戏”, 本应该是演员的学生倒成了观众, 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完美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一堂好课, 应该让人感觉仿佛一泓清泉流淌心际, 很自然、很到位。朴实唯美的英语课堂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 巧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warm up。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之前, 教师巧设一个warm up, 往往能激发学生感知的兴趣和热情, 亦可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这是实现教学整体美的关键一步, 可收到“先巧夺人”的效果。张掖市的王红梅老师, 她所讲课的主要内容是“In the restaurant”, 由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需要a hotdog man, a donut girl and a hamburger boy, 所以她在warm up这一部分设计了活动——Play a game and try to find them.游戏规则:use your left hand touch your right leg/arm/foot, use your right hand touch your left leg/arm/foot。此活动的要求是学生听老师的指令: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和着节拍, 快速而又有节奏地做动作, 速度慢的同学将被推选出来稍后参与小组活动。这个设计既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了紧张感, 又让他们在活动中过渡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巧妙设计所受内容, 力求化繁为简。

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恰当的利用表格来完成教学任务。表格是以网格的形式来展示相关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 它既可以不拘风格、形式多样, 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 能极大地丰富新语言项目的呈现方式。与文字材料相比, 表格更加简洁清晰, 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对比信息。同时, 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如在讲授八年级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B 3a) 时, 文章是介绍Liu Li和Liu Ying一对双胞胎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课文有些长, 学生一看就有些发怵, 列出表格让学生去填, 学生就能比较清晰的理解课文。因此, 笔者采用填表格的方法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第一步, 收效不错, 学生填完表格后, 基本能做到统领全文。完成表格信息后, 学生再进行简单的陈述, 既训练了阅读能力, 又联系了表达能力。

3. 巧设情景活动。

情景是生活的侧面, 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精心组织, 巧妙构思, 创设形象的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的教学情景, 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 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练习真实的交际语言。

张掖的王红梅老师在学生小组活动时, 用自己的名字设计了“Hong mei restaurant”, 并且制作了一张菜单, 然后老师充当老板娘, 两名学生充当顾客, 一名学生充当服务员, 开始了模拟餐厅的对话, 创设了就餐的较为真实的场景, 收效很好。老师并适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给于评价, 孩子们热情高涨。嘉峪关的蔡芹老师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也是就餐时的交际语言。她设计小组活动时, 亲手制作了hotdog girl戴的一顶帽子, 且自己扮演hotdog girl;她还制作了服务员带的领结, 同时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有关食物的真实图片, 所以她创设的就餐情景更为逼真。学生在如此轻松而又真实的环境中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能不开心吗?自然他们也就较为轻松地记住了就餐用语。

4. 力求课堂简洁流畅。

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可冷静思考:热闹的课堂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效果?陇南的一位老师, 从课前的热身到正课的结束, 确实一直让学生处于高亢的状态。教具的设计的确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 情景的创设也确让学生兴趣盎然, 老师和学生一起击掌祝贺自己的成功。表面上看来, 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确实近了, 似乎实施了零距离的语言交流。可学生只注重了情趣, 没有把这种情趣放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导致活动结束后在练习对话时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总而言之, 从这次观摩课中笔者学到了不少优秀教师的教学新理念、独到的教学设计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同时, 也深深认识到:精彩的课不是“讲” (相互研讨) 出来的, 不是“写” (勤写教案) 出来的, 也不是“听” (大量听课) 出来的, 精彩的课是“练”出来的。教师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 才能不断进步。

摘要: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精心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关键词:口语,课堂设计,流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秋风《华夏治理秩序史》读后

最近这些年,不时听人谈到中国的文艺复兴。有人说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也有人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不过,到底什么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大家意见并不一致。有一点也许是清楚的,那就是,讲文艺复兴,必须回到中国的古典。但正是这一点让人觉得吊诡。 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的观念,甚至文艺复兴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而在西方,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的神学背景下发生的,在当时,这意味着引入或者回到一种异教的文化,具体说就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后来,到了启蒙时期,西方社会内部又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宗教相对立的、启蒙的、理性的传统。再往后,随着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这种对立又演变为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对立:西方是文明的、现代的和进步的,东方则成了西方的“他者”,代表着野蛮、蒙昧与落后。而在中国,经历晚清的思想文化变迁,再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这种对立又进一步被中国人内化了。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古典传统被认为一无是处,甚至要为中国在近代的落后负全部的责任。这种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整套意识形态和日常话语,深入人心。就这一点可以说,源自西方的文艺复兴观念,在中国变成了反文艺复兴运动。从那以后,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和文化根基,始终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不过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一些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新的尝试。中国古代经典或者古典传统,尤其是其现代意义,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发掘。在我看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事件,也是这一代中国知识人的使命所在。秋风这部新书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信息。 传统上,《六经》,或者说《五经》,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文化的传承,包括历代知识人的著述和阐释,都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并且围绕着这些经典展开的。但是最近一百年来,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古代经典不但失去了以往的崇高地位,其文本也被肢解,意义遭到否定,即使今天人们开始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仍然习惯于把它们视为古典知识的一部分,而看不到它们的特殊重要性。但在这部书里,秋风特别突出了《六经》的地位和意义,视之为我们要认识和理解的“华夏治理秩序”的基础。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不但主张回到《六经》,直接从《六经》文本入手,而且声明不取现代人的二手诠释。这种做法可能会招来批评,但他回到经学的这种立场和尝试,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跟上面这一点相关的,是他对待所谓古典史学的态度。根据秋风的看法,古典史学是一种规范性的历史学,要对历史中的人和事做出道德评判,具有重大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回到《六经》,由经典入手去理解中国人的治理之道,同时也意味着要回到古典史学。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从《六经》出发,不仅意味着要从《六经》的文本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六经》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出发,这是一种内在批评的立场。 讨论中国问题,不论历史还是现实,采取内在视角非常重要。秋风在“作者告白”里把自己的立场明白确定为所谓“内在的批判”。在讨论方法的一节里,他也说要尽可能采取一种所谓“内部视角”。这一点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大家可能都知道柯文的一本书,《在中国发现历史》。那本书想要从中国历史脉络里去理解中国社会,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在视角。但比较起来,秋风采取的“内部视角”要更深一层,因为他真正是从中国文化的内部出发展开审视和批判的。回到《六经》和古典史学的立场,大量引用经史原文以及古人的注疏和诠释,在论述和分析中运用传统的概念和范畴,避免简单套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话语,这些都是所谓“内部视角”的展示。 当然,主张“内部视角”或者采取“内在的批判”,并不等于采取一种封闭立场。我们都知道,在转入儒学传统之前,秋风对西学用力很多,尤其是对奥地利学派,还有他推重的普通法宪政主义。在他对华夏治理秩序的构想里面,我们不难看到他之前研究和思考的痕迹,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影响比人们表面上看到的更重要、更深刻。实际上,秋风自己坦承,他对华夏治理秩序的研究并不排斥现代概念,相反,他认为,华夏治理之道,只有通过中体西学资相循诱的方式,才可能得到充分阐发和实现。只不过,在运用像自由、平等、权利、义务这些现代观念的时候,他尽量取其基本义,而剔除其中现代的和附加的含义,以此来消除认知上的混乱,同时揭示出古代制度中所蕴含的转向现代的可能性。 我还想说,秋风的这种做法还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那就是,所谓华夏治理之道,不但是中国的,独特的,同时也具有与其他文明共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根据秋风对治理秩序的界定,我们很容易发现,世界上所有文明都要处理类似的问题,因此具有共同经验,可以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实际上,这部探讨华夏治理之道的大著,里面虽然看不到一句洋文,却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借助于不同的概念话语展开。我觉得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而且,发掘中国文明的普遍性价值,对于纠正过去一百年来以中国为特殊,以西方为普遍的认识和看法,也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部书里也有很多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这里提几点: 首先是关于“道”的论述。在秋风的论述中,“道”在远古的尧、舜时代就已确定下来,用书里的话说,圣王的实践和理念直接呈现了华夏治理之道,历史便是“道”的展开。这样理解的“道”,有点像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这里涉及的问题,需要在历史和哲学层面得到论证。在历史方面,人们可能会问,一个可以适用于在时空方面规模巨大的复杂文明系统的治理之道,为什么在远古小规模的简单社会里有近乎完美的体现。而对于有哲学兴味的学者和读者来说,关于“道”的形而上学方面的论证可能是必要的。此外,我们知道,有一些论者以儒学道统的承担者和传承者自居,他们会,比如,承续孔子为“素王”的理念,也会从这样的角度去阐发“道”。我不是很确定,作为一个儒家宪政主义者,秋风的立场和前述立场之间有无区别,如果有,区别在什么地方。 另一个问题涉及“心物关系”。秋风在这部书里强调心对物的决定作用。但实际上,心与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我们看到制度对于人心的影响和制约,或者换句话说,文化作为一种结构对人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人心、个人或圣者也可能影响甚至创造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个复杂、微妙的互动过程。如果特别强调心决定物,可能会有所偏颇。 最后一个问题。秋风的一个观察和结论颇有翻案味道,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封建关系中契约因素非常重要,而这一点是被以往大多数学者忽视了。我相信,指出并且证明这一点很重要,但是过分强调这一点,甚至认为中国古时封建关系中的契约精神不输于欧洲历史的封建制度,可能就过头了。一个基本事实是,与欧洲历史上的封建制度相比较,无论从制度形态、思想资源还是意识形态上看,中国封建体制的基本特征仍然是宗法性,而且契约关系在很多方面是镶嵌于宗法关系当中,二者交织在一起。所以,我的看法是,能将中国封建关系中的契约精神揭示出来很重要,但要防止把这一点过分夸大。(本文系作者根据秋风新著《华夏治理秩序史》座谈会发言录音修订而成)(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nlc202309011537

篇5:时间的秩序读后感

既然这么复杂,那有必要去理解它吗?我个人认为:时间意味着生命,因为时间会让一个人成长、也会令其消亡,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如果更深一些,也许对于生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体会。

正如爱因斯坦写给他挚友的慰问信中,这样说“现在他(米凯莱)从这个奇怪的世界离开了,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 ”

如果我们对生命的感悟、对死亡的恐惧尝试着像爱因斯坦的平静的看待,也许很多事情会让我们更加释然。|

这本书的作者,和我曾经读过的那本《七堂极简物理课》是一个人,即便已经“极简”,但还是非常深奥晦涩,特别是本书中部论证的部分,凡人看简直就是一种自虐、或者说是一种智商上的自取其辱……

但本书尾部,笔锋斗转,从冷冰冰的物理论证转到了温情脉脉的哲思,这一段文字,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沉思,对生命、对世界、对爱,如诗歌般流畅与深邃,难怪“奇异博士”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倾情朗读此篇,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

篇6:时间的秩序读后感

喜欢物理的A给我推荐了好几次作者另一本《七堂极简物理课》。我一直没读反而先被这本书吸引了眼球。总的说来书里面大部分的解释还是很好懂的,作者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用简单的语言和熟悉的例子为我们一步步揭开时间的神秘面纱。

1、时间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奏:高度越低,速度越快的地方,时间流逝越慢。

2、时间没有方向:过去与未来并没有本质区别。“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时间流逝的过程只是宇宙熵增的过程。

3、“现在的宇宙”是没有意义的:时间结构的次序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

4、时间量子: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当发生相互作用时,只有对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来说,时间才是分立的、确定的;对宇宙的其余部分,它们仍然是不确定的。

5、世界由事件而非物体构成:思考世界的最佳方式应该基于变化,而非不变。不是存在,而是生成。

6、视角的“特殊”:时间是人类模糊视角下的宏观世界的表象,是我们对世界无知的体现。生物的生成和进化,人类的出现,时间的概念不过是宇宙在熵增的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个物理系统。而它的“特殊”性仅仅是源于我们主观的视角。

为了易懂所以很多复杂的概念并没有展开太多,即使偶有疑惑也不影响整体的理解,不过如果真的因此产生了兴趣还是需要读更深入的量子力学书。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小缺点,作为一本科普却糅杂了诗歌哲学和小说,偶尔让本来就迷惑的概念更加迷惑,似乎为了讲述的精美与韵律遮掉了物理本来的理性魅力。当然也可能其他读者更偏爱这样的形式。

篇7:《重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杨老师推荐的《重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这篇文章,再来看看我的课堂,我的很多要求与做法都值得再思考。

首先是坐姿。我觉得要求孩子坐端正听课是天经地仪的,孩子从头到尾都要坐端正,我看不惯做姿不好的孩子。如果谁坐不端正,我会马上要求他坐端正。一节课40分钟,孩子是不可能一直都坐得那么端正的。我上课随时都在提醒学生坐端正。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更不行,课堂上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纠正学生的坐姿习惯。记得蒋开键老师在给我们上示范课时,她上10分钟左右会叫孩子们静息

一、两分钟或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的做法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课堂效率会更高。

二、回答问题。我有时上课会打断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我自己的预想,我总是会去寻找与我预设的基本一致的答案。读了文章后我终于明白,打断孩子的回答是不恰当的,是不尊重孩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应该去慢慢地认真聆听每个孩子的回答,尊重他们的不成熟或是天真的想法与回答。

三、上课发言。我要求“发言先举手”,我一直以为这样要求是好习惯。读了文章后,明白这样做是是束缚了孩子活泼的天性。任景业老师的新规则是发言无需要举手,不需教师批准,想说就说,这一点要做到很难哦。因为,一旦让孩子们随便说,老师怎样来把孩子们又引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也就是说怎样来“收回”。这一门很高的艺术,需要老师要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文章里说“一般不要打断孩子的回答,尤其是低学段的孩子,让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中争先恐后的投入状态,这样做也好,至

少让敢说的孩子有机会说出来了,胆子小的孩子也有机会说出来了,还可以听到别人的发言。对孩子的回答无论好与不好,我们老师多一点宽容,多理解,多认可,多欣赏。”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去思考。面带微笑,鼓励孩子们敢说敢做,让他们信心百倍。我们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严一些,认真聆听孩子的回答,引导他们轻松学到知识。

四、换位思考。在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听话,上课不认真的孩子,我们老师可能会生气。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对这样的孩子可以“雷声大一点,雨点一定要小。”只要你能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心灵感受,把学生当成你自己的孩子,就能原谅学生的种种表现。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感受,哪怕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俗话说,“五根手指有长短”。我们老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与闪光点就知足了。

篇8:《秩序之美》读后感

一、构建农村法律秩序面临的问题

(一) 村民自治体制不合理, 自治受阻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公社体制被否定, 中国农村基本上实行了政社分设的“乡政村治”体制。农村政治事务、行政事务由乡级政府进行管理, 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则实行村民自治。

然而, 这种体制存在三个最基本的矛盾:农村基层党组织 (领导权) 与村委会 (村治权) 相互冲突;乡镇行政权力干涉村民的自治权;村委会权力冲击集体经济权。这严重阻止了村民自治。据调查, 在村务管理中, 村民会议很少召开, 甚至有的村从未召开过;由于村务公开栏的内容基本上是计划生育方案和村干部人事变动情况, 而村财务及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较少, 极少有人去看[1]。

(二) 集体所有权实现机制不健全, 村民的经济权利受到威胁

宪法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农民只能承包经营。但承包经营并不顺利:一是村委会凭借对土地的控制权, 为了获取土地收益, 制造种种借口, 单方撕毁承包合同, 随意“调整”已发包的土地, 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收益权。《人民法院报》就曾刊载一个案例:黑龙江省村民杨文彬所承包的400亩荒山熟化后被无偿收回, 并被罚款[2]。二是在集体土地国有化的过程中, 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权益被侵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 甚至为了“提高”财政收益, 凭借手中的权力, 对集体土地强征滥占, 并给予农民过低标准的补偿[3]。

(三) 权利救济措施不到位, 村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调查显示, 调解仍然是中国农村救济权利最重要的方式。对于邻里纠纷, 大多数村民选择找村干部或人民调解员解决, 或者选择找村里有威信的人解决, 甚至有的人干脆忍气吞声, 只有少数选择打官司。而遇到村委会侵犯承包经营权时, 绝大多数村民选择找村委会、向乡政府反映或到上级政府上访, 选择打官司的只是极少数, 个别村民找新闻媒体主持公道。村民认为遇事打官司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 实属被逼无奈[1]。

(四) 村民、干部法律意识缺乏, 农村法治难行

农村是法律的盲点。村民不知法、不信法、不求法。据调查, 大多数农民不能区分政策与法律, 更谈不上了解相关法律程序[1]。在他们看来, 办个酒席、洞房花烛, 就是“结婚”, 至于登记与否, 没有什么关系。作为“熟人”社会, 注重的是亲情、乡情、家法、族规, 依赖的是传统的伦理与长者的威信, 而法律距离他们则是那么的遥远!

二、构建农村法律秩序的对策与建议

(一) 认真贯彻宪法精神, 梳理有关三农立法

有关机关应当梳理涉农法律, 消除法律之间的矛盾, 建立完整和科学的三农法律体系。第一, 进一步明确乡 (镇) 村关系, “乡政”权与“村治”权的界定应尽量具体, 以保证村民自治落到实处。第二, 理清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职权职责。村委会就村务所作的决定, 只要合法, 对群众有益, 群众拥护, 党支部没有必要加以干涉;而促使村务公开、村干部廉洁以及宣传法律和党的政策则是村党支部的工作重心。第三, 设计“村”的治理结构。“村民大会”为村的最高权力机构, 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由村民大会产生, 其地位低于村民大会, 受其监督;村委会的职权只是管理村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 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经营集体资产。

(二) 寻求有效机制, 实现民主权利

村民民主权利包括选举、建议、参加村民大会、投票等一系列权利, 其中选举权是核心。此处就以选举权为例来探讨如何实现村民民主权利。首先, 确立基层民政部门在村民选举中的指导与监督地位, 避免乡镇在村民选举中倾向性。其次, 加强村民选举的监督力度, 不得对候选人规定法外条件, 完全由群众自己推选;对破坏、操纵、干涉村民选举的行为予以处罚, 处罚措施应具体, 不能笼统“依法处理”, 对“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 不仅“当选无效”, 还应当予以制裁。也可以将村委会选举直接纳入《选举法》的调整范畴。

在选举投票的公平问题上, 实行“个人和户的加权计票法”。 (1) 确定加权数。村民个人每一票的加权数为“1” (个人加权数) , 户代表每一票的加权数为“2” (户代表加权数) ; (2) 确定全票。将所有登记有选举权的村民人数与个人加权数的乘积加上全村户数与户代表加权数的乘积作为本次选举的全票数; (3) 投票选举。有选举权的村民和本村户代表同时过半数并分别进行投票, 选举有效; (4) 计票。将本次村民个人投票数与个人加权数的乘积同本次户代表投票数与户代表加权数的乘积相加, 即为候选人的得票总数; (5) 当选。候选人获得本次选举全票数过半的选票, 始得当选。

(三) 创新集体产权制度, 理顺利益关系

有人认为,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一是明晰产权, 所有权落于组上, 剥离村委会控制集体土地的权力, 使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的距离更近;二是淡化所有权, 强化使用权, 所有权归集体, 农民享有长期完整的使用权;三是取消承包制, 确立农地使用权私有;四是取消垂直管理, 还权于农民, 国家征占集体土地要由村民会议研究决定, 不能政府一方说了算[3]。这种观点是建树性的, 但存在实体上不公平、逻辑上矛盾之嫌。

在现行宪法框架下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其目标应是“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相互统一、协调运作。首先, 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机构。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由村民大会行使, 设立“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常设机构, 对土地及其经营进行日常管理;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是唯一合法的集体资产经营机构, 行使集体资产的经营权, 村土地的经营事项由村民大会决定, 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实施;确立村委会的村法定监察机构地位, 对村土地的管理和经营进行监督。其次, 建立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村民及其他人在取得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应当支付对价, 该使用权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自由转让;村民对本村土地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承包权。再次, 建立合理的征地及补偿制度。国家只是农地使用的管理者, 只有当涉及重大社会利益时, 国家才可以征用集体土地;强化国家征地的民事性、淡化其行政性, 不仅要安置农民、补偿使用者, 而且还要合理补偿农地所有者的地租损失。

(四) 健全“村治”法律监督制度, 规范“村治”行为

虽然村委会拥有一定的“公权力”, 但现有的国家监督机制对其并不奏效。因此, 应当建立有效的“村治权”法律监督机制。 (1) “村规”备案制度。村委会或者村民大会所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村内制度, 通过向有关机关备案的程序, 获得一定的法律效力, 也接受相应的监督。 (2) “说明理由”制度。村委会的行为对村民利益有不利影响, 或群众不满意、有疑问时, 村委会必须说明理由, 以确保“两公开”制度真正贯彻。 (3) “村治”司法审查制度。当村委会或村干部的行为侵害集体或者自己的合法权益时, 村民可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 运用司法审查来规范“村治”行为, 这在《物权法》中已有体现。 (1)

(五)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制,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完善中国农村法律服务体制, 畅通农村纠纷处理渠道。 (1) 吸引高素质法律人才进入农村, 使这些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农村自己的法律人才, 如山东枣庄市开展“两个一”工程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即“为每村培养一名法律大专生村干部, 为每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 效果不错。这样不仅有利于法律的执行, 而且有利于法律在农村的深入。 (2) 法院设立专门的“农村法庭”, 审理涉农纠纷, 同时指导农村普法和调解的工作。审判方式原则上为流动庭审, 方便群众诉讼, 并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功能。 (3) 建议在每一个乡 (镇) 建立一个法律服务机构, 律师、公证员每年都有义务在农村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援助, 为村委会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 协助其依法处理好本村的事务, 帮助村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村内矛盾, 指导村民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 探索有效的法制教育途径, 提高村民法律意识

法律秩序的内在因素是人们的法律心理, 只有村民形成权利意识、法律意识, 内化法律精神, 才会信仰法律[4]、依法办事。因此, 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做到经常性、灵活性、有效性, 抛弃“法律工具主义”, 全面宣传法的价值, 突出其核心价值———权利价值。形式上不拘一格, 可以结合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案说法, 也可以推广北京市密云县南穆家峪村的“三上两进一提高”、重庆黔江区的“三课一书一警示”等经验。内容上要有针对性, 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要及时宣传, 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要深入宣传,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法律法规要反复宣传。在效果上, 法律要融入村民生活, 化为村民的行为, 最终营造出崇尚法治的新农村社会氛围。

总之, 要真正将宪法赋予农民的权利落到实处, 构建农村法律秩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前提下, 中国农村法律秩序会指日可待, 村民权也将得到应有的保护。

摘要: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能够充分地保护社会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中国现有的农村社会秩序所固有的缺陷, 已无法在新形势下对农民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框架下, 要实现新农村目标, 构建农村法律秩序是必然的选择, 也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法律秩序,构建,村民权利,保障

参考文献

[1]郑秋, 顾鑫, 田平.农村法治现状:政策法律区分模糊半数人想学法[N].人民日报, 2006-11-22 (13) .

[2]冯莹, 刘炜.一个造林大户的遭遇[N].人民法院报, 2007-07-06 (9) .

[3]李昌金.淡化所有权, 强化使用权[J].中国改革, 2007, (8) .

篇9:《秩序之美》读后感

如果文明不具有多样性,如果真如福山所言“历史已经终结”,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冷战结束后就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其他的思想,一统世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冲突还会发生么?而我们知道,现在的自由民主思想,一部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就意味着这套理论本身就是鼓励人追求利益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追求个体的利益,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个个体的利益完全一致,如此一来因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冲突称之为文明内的冲突,按照亨廷顿的理论,这样的冲突是不会无限扩大的,也就是很容易控制的,但是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也成为一种事实,其根源在于自由民主思想下鼓励个性的解放,在这种个性的解放浪潮之后,每个个体的思维变得多样了,而这种多样就是造就利益冲突的原动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多样性与冲突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同时也不能证明,文明的单一不利于维持稳定,只能说自由民主的思想体系本质,与其一统天下的野心,具有内在的张力,如果让其一统天下就不再是其自身,而是变成了另外一种思想,因此可以说自由民主这套理论注定无法完成“终结历史”的任务。

另一种没有文明多样的状态就是在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之前,各种文明各自为阵,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没有联系就不可能有多样的前提。而在那个时代,相对而言也是相对和平的时代,虽然在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欧洲大陆也时有战事,但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可以把文明比作一种光源,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光芒之下生存,而人投下的影子就是文明作用于人的结果,在一种单一的光源之下,人的影子也是,无论如何,影子也是单一的,所有的人可以说是一致的,这个光照向那里,所有的人都指向那里,世界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以上的平衡点,都是人可以选择的位置点,在这样的点上,可以在不同的力量较量中获得比较稳定的环境。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力量越多,供我们选择的位置也就越少,但是也不意味着一种单一的力量就比较好,因为在单一的力量模型中,人是完全没有自我的,是在一种力量的指引下行动的,完全没有自主性,跟随着力量的变动而变动,人也就是个行尸走肉。极度的光明和极度的黑暗是一样的,都让人看不到任何东西,找不到任何出路,在一种力量之下就如同在极度的黑暗之中,并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而达到了四个或四个以上就需要很大的智慧对他们进行排列组合,自由排列好了才能寻找到平衡点,但是这个点是指向“单向度”(马尔库塞)的,在单向度的甬道中,生活也是找不到人自身的,就是极度的光明,纯粹的.光明。而在二三个力量的主导下,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且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这也于我门狭义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但是,这样的模型是被亨廷顿所描述的事实否定的,他说世界上有七八种文明相互作用,重建着新的世界秩序。这么多的文明实际上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如何排列他们可以找到发展的平衡点?如何排列他们可以得到更加稳定和平的环境,为发展提供空间?任何一个排列不好,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七八种文明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两三种文明?亨廷顿说不行,那是简单化,反映的不是事实情况。

既然这七八种文明,很难寻找到平衡点,那么其冲突是否就不可避免了呢?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至少还有三种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一就是生成一种更加强大的文明,对这些进行整合,所有的文明吸收为一体,行成一个共同的文明,从而在内部消解冲突,但是整体却保持着稳定。但是这样的设想是很难行得通的,现在没有人允许这样的力量出现。其二就是好好排列这几种文明,使之可以寻找到平衡点,从而在这些平衡点中获得和平的环境,促进发展。但是这也是一个极度困难的事业,谁拥有这样的排列权威?谁拥有这样的排列能力?最后一种,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散这些文明,形成更小的文明甚至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文明,就如同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甚至没有突出的星星,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平衡点可言了,也就是任何点都可以是平衡点,但是这里的平衡点完全是依靠个人的判断去寻找的,不是强制的力量,也不是盲目的追随。只要没有突出的力量出现,整体也可以保持平衡与稳定。那么如何可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所有文明都抛弃一统天下的野心,顺其自然发展,就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局面。但是就目前而言,所有的道路基本都是行不通的。西方文明现在还野心勃勃,企图无限推广自己的文明,甚至不惜以武力为工具;中国文明,在被压抑几百年之后,也急于扬眉吐气,虽然其本身并不具备侵略性,但是也不允许无声无息的消失;还有其他的文明,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发展,如果说马上消解这些是几乎不可能的。

现代化文化多样性的事实,必然导致文明的多样性,而文明的多样性与世界秩序的稳定存在一种抛物的曲线,在文明的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是其冲突的可能性达到极高,而随着文明数量的递减和递增,其冲突的可能性都会随之降低,当文明数达到“1”或者极高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如果这种假设可以成立,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奇怪现象:人们在追求普世价值的过程中,逐渐把价值的多元化推上了普世价值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只有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看到的一切,尊重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而当不同的文明,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解构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么承认多样性就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共识,也是最容易达成的一个共识,那么这个共识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秩序之美》读后感】相关文章:

《系统之美》读后感04-30

读后感人性之美范文06-08

市场秩序05-07

竞争秩序05-11

法律与秩序09-10

交通秩序管理04-20

网球比赛秩序04-27

秩序维护手册05-04

守秩序防踩踏04-07

政治秩序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中职英语教学的思考下一篇:中界山,中界山张又新,中界山的意思,中界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