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校园交通秩序

2024-05-02

维持校园交通秩序(通用8篇)

篇1:维持校园交通秩序

大学校园秩序的维持主要靠他律

一辩稿

感谢主席。尊敬的在座各位,大家好。很高兴能与辩友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对方一辩的论述十分精彩,但是却有很多观点我方着实不敢苟同。正如古人云:“不立不破。”下面就请允许我来陈述我方观点。

一、首先进行概念解析。

自律,是指个人依靠本心的力量和内在素质,自觉的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他律,指的是依靠外界事物比如法律制度、规则条令、道德准则以及人际关系的力量进行的约束行为。任何考虑到他人眼光或威慑于规则律令而做出的约束行为都不能算是自律。因为这种约束显然是由于外在力量的作用,而非个人本心的初衷。而大学校园的秩序,指的是大学内部所有师生的行为举止所表现的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状态。

二、观点论述。

由于我们的辩题是大学校园秩序的维持问题,所以我们讨论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群体。

首先,从主体角度出发:作为从竞争激烈的高考中胜出的群体,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一般优于同龄人群,但据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年龄却普遍低于其生理年龄。分析指出,多数大学生都处在17到23岁之间,而这正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脱离了单纯严谨的中学时代,远离了家长老师的监督看管,在大学校园宽松的环境里,面对着诸多的诱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心理与成年人的标准相差甚远,其自控和自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好现实问题。因而,对于许多具有高智商低心理的大学生来说,加强他律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次,从自律与他律本身特点来看,自律是个人依靠其内在素质自觉进行约束,与每个人独有的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具有多元化、分散性和不统一性。而且自律的实施又受到个人情绪状态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因而很难以多变的自律来维持大学校园整体的秩序。而他律则从外在客观的角度出发,能够针对整体情况制定出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具有持续稳定性,在实施过程中更能发挥其功效,使校园整体达到有序状态。

再次,从个人发展与整体维护的角度出发,我方认为自律对大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当然具有主动且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乃是“大学校园”这个整体秩序的维持,正如“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所言,对于整个校园来说,他律性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是万万不可轻视的。

最后,虽然自律和他律本身是紧密联系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我们要着眼于当下实际情况来分析,对于心理尚不稳定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我们应该重视发挥大学校园里的他律作用,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使之能够真正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铁肩担道义,睿心著华章!谢谢!

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我方观点是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自律”就是德治,“他律”就是法治。我们并不否定自律,只是认为他律更重要,在强调“自律”,提高每个公民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他律”,采取法治手段。每个人,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就像自己的后背,如果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是看不到的。我们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同学们很活跃,有的同学是无法做到完全自律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他进行他律是正确的。要明白一点,他律,是来帮助我们的,而不是来限制我们的,是让同学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为我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句话说得好,纪律是成功的前提,是胜利的保证。

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为什么是中国人几千年的陋习?为何诸如此类的小事总是禁而不止呢?如果自律更重要的话,就不会禁而不止,成为几千年的陋习。相信大家记得地理老师讲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据说,新加坡法治多用重典,政府规定,凡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小便不冲等,只要被巡警发现,都要受到严厉处罚。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第二次加倍;第三次除处以罚款外,还要穿上号衣上街扫马路,甚至挨鞭刑,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是如此。所以,在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如果新加坡没有他律,那怎么会有现在的花园城市?这难道不是他律的重要性吗?

自律承诺再惊天地泣鬼神,无非是制度外的修补而已,我们认可它会有一定的作用,但自律必然要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之上,没有严格的监管与严厉的处罚制度,仅仅靠自律就幻想天下太平,其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国家为什么还要有法律?学校、班级为什么还要有校规校纪、班级文明公约?法律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比如严禁酒驾的交通法规出台之前,难道酒驾者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重要吗?可是多少交通事故是由酒驾造成的。正是其后果严重国家财出台了严禁酒驾的法律。都知道军令如山这个词吧,靠军人自律不行吗?再如,学校为什么每个级部都要成立自管会,在自管会的监督下,学校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变化,抄袭作业的现象少了,乱扔纸屑、方便袋等垃圾的现象少了,这正是他律重要性的体现。

综上所述,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盘问

反方三辩:请问正方一辩,既然自律比他律重要,那对以下问题你作何解释:自律有效的话还要校规校纪干什么?还要政教处,学生会干什么?

正方一辩:针对反方三辩同学的问题,我要说的是,在习惯的养成阶段,自律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如果只有政教处,学生会以及校规的约束,而每一个同学都不去遵守,都不约束自己的话,那么学校照样会乱套。大家可以看一下咱们的身边的同学有多少不遵守校规校纪的,每天有多少学生中午偷偷出校门的。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自律。请问反方一辩,既然你说他律比自律重要,那么为什么虽然有交通法规的规范,但是却依然有超过10万人死于车祸呢?

反方一辩: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条件,如果没有交通规则的约束,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会更多,如果没有学校校规校纪的规范,我们怎么能够安静的在班里上课和学习呢?中国的煤矿事故一次次的震惊全国,难道是由于工人或管理者没有自律、缺乏安全意识甚至不要命所导致的吗?据报道,根源在于高额经济利益腐蚀了某些矿主、政府官员的自律对于这些不良矿主和官员,只有严格的他律才能督促他们开展安全生产,请问正方二辩,你对此作何解释? 正方二辩:请对方辩友注意,本次辩论的重点,是自律与他律哪个更重要,请不要抛开自律只说他律。你刚才的例子刚好可以证明,在安全事故中,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好严格的自律,那么事故可能就会不会发生。请问反方二辩,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儒家先圣,他们还要做到严格的自律,这不正说明了自律更重要吗?

反方二辩:不错,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但是如果抛开了社会,人怎么还能称之为人呢?社会是由人和人组成的,如果没有道德或者国家的法律

法规甚至学校的校规校纪的约束,我们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呢?请问正方三辩,自律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的内心准则。在当今社会,社会意识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分散的个人如此,社会本身也如此。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对于自律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上课睡觉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老师的约束,对于他来说,他确实做到了自律,请问你怎么解释? 正方三辩: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只有做到严格的自律,他律才能够有效的实施和完成。请问反方三辩,乔叟曾经说过:“一个将法律施用于他人的人,他自己当然应该服从这一法律。”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自由辩论

反方: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没有他律,自律就没有形成的基础,离开他律的自律只能是无律。大家都知道球赛,为什么要有裁判?不能说所有球员都很不自觉,都不懂得自律,但是一旦比赛激烈起来,自然看不清球是否出界了,看不到自己或者别人是不是越位了。因为球员的精力,都在球上,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裁判的他律,比赛是肯定进行不下去的。球员们的自律当然重要,但是,单单依靠“革命靠自觉”的自律,肯定是不行的;相反,只有有适当的他律存在,就能确保大家都在规则之内进行比赛,一切都如水到渠成般的顺畅。

正方:确实,有些事情单靠自律是不够的,我们并不反对他律的作用,但是我们这次的辩论重点在于自律比他律好,没有良好的自我规范意识,又怎么能听从裁判的判决呢?球赛照样会一团糟。

反方:他律,是来帮助我们的,而不是来限制我们的,一个懂得良好地运用他律的帮助的人,才更容易成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能说他不想当贤明君主,但是,如果他不能容忍魏征对他到处掣肘的严格他律,如果不是受到魏征的帮助,他必定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正方:李世民能够听从他人的建议与他个人的品质是分不开的,在历史上,李世民也有过杀掉魏征的想法,如果不是他能够自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又怎么能多次听从魏征的建议呢

反方:作为我们中学生,每位同学不能只依靠自律就能够保证能够不犯错误,如果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他律甚至比自律更重要,因为他律的具体化的行为规范(比如我们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的条条框框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怎么做才是对的。

正方:自律是他律能够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假如我们没有了自我约束的意识,再非常完善的校规校纪也会变成一纸空文,因为我们根本不会去遵守他,那么规范又何从谈起呢?

反方:他律由他人引导约束,有一定的标准,不象自律可波动性大,不能确保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的同学早上起床的时候,只要思想稍微一放松,就会犯错误。

正方:但是我们又怎么去确保他律的正确性以及实用性呢? 反方:他律对中学生的文明习惯的保持有可靠性和长久性。相对于不稳定的自律来说,规范的校规校纪,才真正能够帮助我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

正方:个人的文明习惯要靠自己去养成,改正,保持。仅仅只有校规校纪的硬性规定,很容易使我们有反感,从而影响自我习惯的养成。

反方:他律具有权威性,在自我约束产生松懈的时候能够及时补上因此产生的漏洞。

正方:他律标准也是在自律后养成的个人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自律是他律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1、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司机们人人都能自律,红绿灯后面为什么还要安装监控头呢?

2、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没有交警严查,酒后驾驶的人还会少吗?

3、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自律更重要,考场还要安排监考老师?

4、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我们班有老师在时,很安静,老师不在,却很吵呢?老师不就是对我们的一种他律吗?

5、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国家要有法律呢?

6、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学校里有卫生委员去各班级查卫生呢?

7、请问对方辩友,自律如果重要,都知道做小偷不好,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小偷?

8、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上课时老师不管课堂纪律,教室又会怎么样呢?

9、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没有检查的人,对方辩友会不会戴红领巾呢?会认真做眼保健操吗?能做到中午时不踩草坪吗?能做到中午吃饭时安静吗?能做到傍晚时不买三无食品吗?

10、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孙悟空可以自律,为什么还要给他要戴紧箍咒呢?这紧箍咒不就是一种他律的体现吗?

篇2:维持校园交通秩序

主席,各位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对方辩友好。我方认为大学校园秩序的维持主要靠自律。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家约束。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在古代,孔子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他的时刻反省正体现了我们伟大先哲的自律意识。回到当代,走进大学的我们只有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大学看似宽松但并不轻松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自律和他律都是维持校园秩序的重要因素,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谁占主要地位,下面我具体陈述一下我方观点。

在大学校园秩序的维持中,如果说他律是外因,那么自律就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法律在日益完善,而贪污腐败仍然存在,偷盗抢劫在某些地区中屡禁不止。由此可见,缺少内因,外因无法起作用,没有自律,他律只能是废纸一张。

马加爵相信大家都还没有忘记,他的学校乃至他周围的环境都存在着他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范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直至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反思,我们只能非常遗憾的说她得自律意识不强,不能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去约束自己。他律对他约束范围内的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决定了他律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自律意识,就有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大学是一个舞台,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在这方舞台上,没有太多硬性的规定,所有事情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定夺。这种高度自律的生活需要我们过去接受的他律来辅助,也就是说,他律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自律。校园秩序是一种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他律在此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自律才是贯穿大学生活的最主要因素。

对方辩友,同学们,当你足够自律时,面对井然有序的大学生活,你会欣喜的体会到轻轻的脚步渐关爱的默契,美丽的诱惑前坚持的快乐,辛勤的耕耘后收获的喜悦。你会惊叹,大学的生活真精彩,人生旅途别有洞天。谢谢大家。

策略:

1.陈词时用小纸板,很少用大篇的稿子。

2.注意题目范围的限制,校园秩序的特点,而且维持即具有持久性,不是一时的。

3.此篇稿件要注意提到之后的论证,分论点抽出关键词。

篇3:维持校园交通秩序

一、英语公示语概述

英语公示语具有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英语公示语的语境都要弱于其他文体翻译过程中的语境。然而,语境不仅包括语言因素,如作品的上下文或者说话的前言后语,而且还涉及到各种非语言因素,如交际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和交际对象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的语境一般存在于文章体和口头表达过程中。同时,英语公示语的另外一个特性就是语句较为简单经济,通常是借助于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现在时态、文字等与图标进行组合,而很少使用标点符号。此外,还有一些英语公示语常常会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系动词和冠词等内容,促使整个语句达到难以复加的目的。根据这个切入点,则可以看出英语公示语在语用上的基本经济原则。因此,在理解英语公示语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合理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透过语境进行推理判断,从而达到理解公示语的目的。

二、提示性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

提示性英语公示语并不具备特定的意义,而只是起着提示性的作用。提示性英语公示语根本不存在任何的语境与意境现象,所以整个英语公示语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对等性。例如:虽然exit和way out两个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别,但如果使用对等法进行分析则可以变得简单得多。我们通常在外国的建筑物出口处都会看到exit,而却很少使用way out的表达方法。大部分外国建筑物的“进口”翻译的常用表达方法则是entrance。同时,在使用对等性翻译法的过程中,则不会将其翻译成:“take care of you head”,而是应该将其直接翻译成为“mind your head”。“take care of you head”对于一个英语国家的朋友来讲,其传递出来的意思就是需要关心自己的头,从而导致整个语义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让人难以理解。

例如:

(1)出租车站请在此排队等候

TAXI RARK PLEASE QUEUE THIS SIDE

(2)此门停用请走旁门

Out of use.Please use other doors.

(3)门票在检票处免费索取,如需帮助,请找工作人员。5:30停止入园。

Tickets are FREE from the admissions desk.

Please ask a member of staff if you require assistance.

Last Admission 5:30

(4)(主楼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早7:00至晚10:00周六至周日,早7:00至晚5:00)

Main Building Hours7:00 AM To 10:00 PM Mon.-Fri.7:00AM To 5:00 PM Sat.-Sun.Closed Holidays。

(5)绕行

Detour

(6)路尽头,不得通车

Dead EndNo Traffi c

(7)此门24小时上锁,将门关紧

This door is locked 24 hours a day.Please push.

The door completely closed.

(8)楼内不得携带食物饮料,门口不得吸烟,距离门厅20英尺内不得吸烟

NO FOOD OR DRINK IN BUDIG HALLSMOKE FREE EN-TRANCENo Smoking Within 20 ft.of Doorway

其中,校园安全英语提示性公示语能够较为全面的突出信息服务内容,其功能在于指示性服务内容。通常,语境与意境相对薄弱,并具有较强的对等性。

三、限制性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

所谓限制性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主要是指利用公示语来限制公众的行为,其约束性的语言应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但是这种语言也常常给人一种生硬、粗鲁的感觉。通常在使用限制性的英语公示语的过程中很少会出现“please”的字眼。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英语公示语在校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是一种学校对外交流和宣传的形象名片。其中,对于涉及到校园的安全性时,其英语公示语能够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所以我们需要坚持规范使用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将其作为一个校园安全工作开展的小窗口,充分全面的展示校园的安全工作精神面貌,以便促进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摘要:在现代教育形势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公示语广泛出现在高校的公共场合中,起着重要的安全提示、规范秩序、指示交通的作用。而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翻译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校园内部的安全英语公示语,探索如何充分保障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发挥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

参考文献

[1]李海军.浅谈校园安全英语公示语[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232-232.

篇4:建立和维持一个竞争秩序

未来十年中,中国必须对建立怎样的经济秩序做出抉择,因为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用瓦尔特·欧肯的话说是“试验性的经济政策”,参见《经济政策的原则》第十章),中国已经到了必须将某些经济政策框架和核心特征长期确定下来的时候了。中国发展速度非常快,并将马上跻身中等收入国家,历史经验表明,许多国家在达到这一阶段后普遍遇到了发展瓶颈,比如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在二十世纪所遭遇的增长乏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追求自己的利益,然而他们利益的实现往往需要以牺牲整个社会利益为代价。这些特定的利益集团获益于经济的增长,在经济政策方面他们极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导致对开放和自由的竞争被施以限制,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断被削弱。迅速的经济增长为所有人提供丰富的机会,市场和社会变得更加开放,阻碍社会流动性的传统障碍被经济和社会的剧变撕得粉碎。但同时新兴的利益集团不断壮大,也有一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旧的利益集团存活下来,它们共同对政治决策施加影响,导致国家不断丧失其独立性,各项政策逐渐偏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现代经济学倾向于认为,偏离共同福祉的目标属于正常情况,通过经济政策实现共同福祉非常不现实,它更像是乌托邦式的童话。但瓦尔特·欧肯不这么认为。他著作中最重要的洞见就是指出,经济政策总有沦为利益集团维护其既得利益工具的危险,而同时关键在于存在着某种政治意愿,使其脱离利益集团的控制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着眼于全社会的福祉。对于欧肯来说,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一种具有深刻伦理-政治意义的历史性行为,这不仅要求政治精英们在尊重某些特定原则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做出抉择,更需要将这些“原则”与“历史性契机”相整合(参见第十五章)。对于那些原则,欧肯在他的著作中做出了详细的推导和阐述,而“历史性契机”则会因一种特定历史性格局的形成而出现,这一格局允许一国确立这些经济政策原则,但同时要求考虑到其特殊性。这种政治创举由一种“建立社会和伦理秩序的意愿”所驱动。毫无疑问,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历史性契机,众多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精英也已经感觉到,必须将经济富强(wirtschaftlicher wohlstand)与实现共同福祉(gemeinwohl)紧密结合起来。

欧肯的这本著作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因为他所研究的也正是目前在中国社会和政治领域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建设一个繁荣与和谐的社会的过程中总是让人感觉到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伴随着社会目标的实现。当然,中国在消除贫困的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国民收入也正以独一无二的速度增加,但与此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仍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医疗、失业以及养老保障,人们对屡禁不止的腐败和滥用特权日益不满。如何将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就成为一种政治目标。欧肯的核心观点是,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无法仅通过实施一些孤立的特定社会政策措施来实现,而应当从缔造整个经济秩序方面着手。虽然特定的社会政策措施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也起着明确的作用(比如通过所得税实行再分配的政策,参见第十七章),但对实现更大的社会公平起最重要作用的是通过推行一种有关经济秩序的政策,即“秩序政策”,系统地防止社会中出现限制竞争的特权集团,并恰恰由此防范出现收入分配日益不平等的结果。决策者的政策必须保持绝对的中立,其本身不能助长这类特权的滋生。而一种独立和公正的政策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其他法律法规时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当经济运行遵循这些规则时将产生公正的结果。

瓦尔特·欧肯的立场常被人称作是秩序自由主义。与传统的自由主义不同,秩序自由主义认为仅仅通过制定普适的规则并在其基础上实施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够的。欧肯的第二个核心观点是任何自由市场经济体系都会从内部产生阻碍自由竞争的力量,比如契约自由可以被用来创设卡特尔。就此而言,一个遵循秩序自由主义的政府有两项责任,第一是要保证在制定规则时严格保持中立,第二必须规制市场竞争,也就是为“经办”(veranstalten)市场竞争,即制定“游戏规则”,以约束其自我破坏的力量。秩序自由主义要求的国家是强大的、有为(gestaltend)的国家。这从本质上非常符合中国政府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在赶超式发展时期中国政府曾经根据计划经济的样本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调控职能。直至今日,政府仍然在产业政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瓦尔特·欧肯的观点,政府不应当试图去控制整个经济,而应该将精力集中在经济秩序的建立和推行上(参见第十九章)。

那么如何界定政府对经济的介入是否合理呢?政府能做什么,政府不能做什么?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政府应当尽可能集中精力在一般性规则的制定和推行上,这一观点与“弗莱堡学派”(Freiburger Schule)的以下典型假设是紧密联系的:人们的知识是有限和不完全的。知识问题由于那些使得欧肯深为触动的历史现象而全面放大:工业化和技术进步。欧肯的理论最终可以追溯到其基本的哲学信念:技术进步并没有导向“可作为”空间更大的结论,而是使经济和社会进程加速复杂化,导致我们无法看清这些进程发展的全貌。比如在中世纪时期,农民不仅可以全面掌握其农场的情况,还可以根据经验掌握自然规律。但是二十一世纪的农民不仅需要应对农产品交易的全球化,还需要面对生物技术的创新、适应现代的消费品产业。这些都是他所无法完全掌控的。

欧肯的第三个核心观点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并没有扩大我们对经济进行控制的能力,反而限制了对其控制的可能性。秩序政策型塑的经济以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自组织和复杂系统演化的思想为基础,反对为实现明确的经济目标进行政府干预,因此对现代经济有着重大意义。虽然欧肯并没有运用现代的专业术语,但在这一方面他的理论已经远远超出他所在的时代。事实上非常令人惊讶的是,早在欧肯的理论中已经出现了对面向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失灵问题的阐述,而这样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才在世界范围内以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的形式得以推行,并由此最终将西方国家带入滞涨,同时也导致其确立的政策目标终告失灵(参见第九章)。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日益变得复杂,通过政府直接干预来实现诸如将失业率控制在某一范围内之类的具体经济目标变得日益困难。经济复杂性的增加将使原本目标明确的行动带来越来越多的非意图的后果。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

nlc202309021709

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市场参与者,有限知识的约束是同样适用的。因此只有通过充分竞争才能确保甄别和利用正确的知识,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系统的、涵盖整个社会的试错学习程序。对新发现的问题,许多市场参与者都会尝试独立的解决方案,竞争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这样去做的激励,而且发挥优胜劣汰的选择作用。从一种特权地位出发不可能筛选出最佳解决方案。这里恰恰就是政府行为的界限。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政府不会比经济和社会的行为主体知道得更多。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中国正处在一个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增长进程中,很久以前就已经有可能甄别最佳知识,也就是利用领先科技的“最佳实践”,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沿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往前走,发达国家经验提供了现成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赶超进程中,政府对经济的引导完全可以是有益的,尤其当人力资本非常缺乏、广泛的社会学习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的时候。但当一个国家越来越接近技术进步的前沿时,就会发现几乎很难找到现成的最佳未来解决方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也许应该放弃跟随前人走过的道路,就像在汽车制造业和能源经济领域那样,而且需要有与传统断裂的激进的创新。我们越早到达直面知识极限之时,也正是我们对复杂的现代经济系统控制能力达到极限之际。

政府行为的界限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的极限,而新的知识只有在竞争中才能被创造,因此,用另一个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F.A.哈耶克的语言,竞争是一个发现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反过来讲,政府行为的排序一定落后于私人的行为。存在着一些现代经济体的中心领域,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甚至整个领域的建设都要求利用政府的资源。比如在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就是如此。从秩序自由主义的视角看,结论同样如此。不过欧肯的研究集中在政府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政府行为基于利用有关竞争秩序的确定知识,它将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必要条件。

鉴于上述论述,认识到欧肯思想中的激进主义成分极其重要,同时不要轻率地以为他的一些思想已经过时而对其不予重视。欧肯坚决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知识社会的两大核心制度:专利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参见第十六章)。但是应该把这种批评置于他认为这类技术进步或者制度安排会强化垄断(参见第十四章)的背景下来理解。在这方面,欧肯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明显的区别:他批评的并非是那些有助于增进集中的技术本身,而是经济权力利益主体对技术的滥用,比如技术本身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并不断推进能够激化替代性竞争的创新。

欧肯认为,由于现代专利权,技术的进步会导致集中,进而限制自由竞争。每项专利权,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知识产权,一般都会产生一段时间的垄断。这种垄断又会产生一种新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竞争的强度会在版权保护期结束之后(或许由于对企业集中的影响)继续降低。欧肯要求对专利权期限有一个明确的限制,大范围扩大强制性许可工具的使用范围,以反对收取专利使用费。如果自欧肯时代起,中国的企业就享有不需支付专利费就能使用所需专利这项权利,那么现代社会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欧肯认为,对于竞争规则而言,专利权完全不是中立的,而是存在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给革新者以报酬鼓励。阻碍知识的自由流动会导致经济权力产生。因此,中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上长期潜在的冲突并非没有缘由:这种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一种对特权的保护,会阻碍全球自由竞争,而中国选择了一种部分破坏性(经常违反专利权,尤其在地方层面)、部分战术性(以市场换技术)的对策来对抗这种市场地位。如今,是需要探究以现代专利制度为基础的诸多原则的时候了,欧肯如果还在世,那他肯定会极度怀疑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框架内的专利制度的全球化及其深化。

类似极端的还有欧肯对有限责任制的看法。欧肯批评现代经济中所有那些削弱甚至完全排除了个人对企业决策应负责任的制度性防范措施。从这方面看他是现代股份公司的批评者,但他同时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评价也很消极。这一点首先让人感到不解,因为如今这类公司已经是现代经济中一种理所当然的公司形式。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观察家指出,现代金融领域中个人责任的缺失是危机爆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多次发生的诈骗丑闻以及在大规模投资和收购上的各类错误决定虽然激起了“股东的干预积极性”,但这并未触及问题的核心:即在现代经济的大部分领域,重要决定都由经理人做出,而事实上,经理人很少或者甚至完全不会受到他们的决定所造成后果的影响。“黄金降落伞”甚至会奖励那些实际上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经理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贯彻起来并不现实,欧肯的观点仍然可以成为从秩序政策角度型塑未来“公司治理”——用今天的话来讲——的重要根据。

此外,当人们同时注意欧肯对私人产权的分析时,上述观点则更加有力。欧肯认为,私人产权是有效竞争的前提,而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使得个人承担其责任有了可能。但他同时还认为,国家必须主动制订秩序政策,这样才能发挥私人产权的积极作用。没有国家的秩序政策,私人产权将会岌岌可危,限制竞争的行为会使竞争不复存在。这样的私人产权不能杜绝人们争取和维护市场权力,因此它是一个用以达到其他社会目标的工具,而且这一工具只有在一个竞争秩序框架内才能被不受限制地使用。欧肯认为,没有个人责任的私人产权是同竞争秩序根本对立的。

作为改革的成果,中国已拥有大批践行这一责任原则的企业和企业家,特别是在农村和刚完成城市化的地区。许多这样的企业家将其个人和家族的财产用于投资并承担巨大的风险。这是中国发展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宪法也承认他们的地位。这些企业家与德国的“中产阶级”可以相提并论,但其所处的相关法律框架条件还要继续完善。这些个人承担财产责任的企业家是竞争秩序的“隐形冠军”。

上述两例清楚地表明欧肯全部论述的核心:竞争和权力之间的阿基米德点。权力可以是经济权力,也可以是政治权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经济权力可以收买和劫持政治权力,政治权力也可以攫取对经济的控制权;但同时政治权力可以用来制衡经济权力。如何才能防止滥用政治权力?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仅仅简单地依靠民主是远远不够的,民主政治面对利益集团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蒙蔽是脆弱的(参见第二章和第十九章),到头来必须存在由宪法和法律限制政治权力,并确保独立司法权的实施。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又回到伦理要求现象:欧肯的立场是建构-精英主义的立场,也就是说,社会和政治精英必须存有塑造思想和道德的意愿,这种塑造意愿也要求存有相应的塑造可能性,是自由的本原表达,可以在任何社会团体中得到体现。比如欧肯完全肯定企业共同决定在竞争秩序中的积极作用(参见第十八章)。此外,也存在由于国家的政策措施而出现的不自由现象,而这些政策措施是为社会弱势群体而采取的,但是国家的社会救济措施滋生出依附性,固化了受助者权力缺失的旧状。基本社会保障应避免让经济弱势人口陷入直接依赖经济强势群体的困境:这种基本保障形式本身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并要以遵循竞争秩序的原则为准绳。

nlc202309021709

欧肯将自由基本上定义为无权力依附关系。自由社会是无权力依附的社会,即权力和制衡权力的力量达到平衡。无权力依附的社会无法简简单单地实现,因为对于欧肯来说,社会变迁是由权力斗争推动的。这里历史性契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此,通过确立竞争秩序,对于形成无权力依附社会也许是根本性的条件也被确定下来:经济和政治的明确分离,以及有意识地使用政治权力来制衡经济权力。

可用来说明这个挑战性问题的最重要的例子也许就是货币了。和所有秩序自由主义者一样,欧肯是全球货币制度背景下货币政策自动机制的捍卫者。这里我们碰到可能被许多读者认为过时的思想:鉴于金融危机之后对世界货币体系未来的讨论,这些思想再次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涉及问题的本质。无论在哪一种宪法和政治体系下,货币都时刻面临被政治滥用的危险。只要存在货币发行银行对发行货币的垄断,国家就可能因为高额的国家债务而通过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对于二零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机原因的讨论再次不同程度地聚焦到千禧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种种行为上。现在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美联储采取的针对一个民族国家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无论我们同意哪种解释,谁也无法抹杀的问题是:现代货币体系面对经济政策优先选项的变化基本上十分脆弱,往往不得不为其他目标而牺牲保持币值稳定的目标。而币值稳定是秩序自由主义社会保障政策的一个中心要求,因为只有币值的稳定才能保障广大居民的财产形成。通货膨胀总是会给存款人造成损失,而富裕阶层拥有抵抗通胀的实物资本,如不动产,他们亦可以通过资本外逃来确保自身财产的安全。在背负高额国债时,国家总能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欧肯建议使用一种所谓的商品储备货币,这种货币符合黄金本位制的原则,但以一篮子重要的国际交易货物为参考。其基本思想是,国家的货币供给直接通过协调资本流和货物流来调节,储备货物的价格由一家国际办事处通过套利来调节。储备货物都是农业、能源和采矿领域的重要原料,这使其还有稳定这些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作用。

对于如今关于世界货币体系的讨论,这一建议实际上是无关痛痒的,但它也清楚地表明,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必须满足哪些要求:它必须在避免将某种单一货币当作储备货币的情况下,同时解决如何使国家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以及由此导致的持续的国际不平衡的问题。在这方面,商品储备货币符合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多边基础上的要求,在这种体系下,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货币政策的准则。秩序自由主义认为,全球经济的货币币值稳定归根到底是全球公共品。在一个币值稳定的多极体系中,汇率也应当是稳定的,在这种状况下,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虽然还会存在,但使其恶化的因子肯定会被消除。因此,在国际货币秩序方面,中国如果采取主动是十分明智的。

有用的例子不胜枚举。很明显,欧肯的学说对今天的中国非常重要。我们来观察一下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系,就可以看到,由欧肯的思想引申出来的观点对两者都适用:所有制已经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法律责任和竞争的重要性却越来越大。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在其参与竞争的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这种支配地位已经是特权,但是除此之外它们还享受一些经济政策所创造的特殊条件。在中国的汽车制造领域,非国有的汽车制造企业甚至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成功地摆脱了弱小的地位。国家应当努力保证两种企业都享有同等的竞争条件,同时在国有企业里实行经理个人责任制。对此,反对滥用经济权力的独立竞争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享有的同等竞争条件是中国经济政策长期以来的目标,然而目前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中国在建设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有一条长远之路要走。在这方面,实行个人责任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几乎所有发达的工业国家都面临着医疗和养老保障方面严重的赤字,对此也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加剧,必须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们必须能够在加强个人生存保障的同时,也为共同体承担起社会政策责任。中国在体制创新方面尚有空间,例如根据负个人所得税模式创建出一种普遍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这样的模式可以在社会支助的接受者不依赖社会政策保障官僚机构的前提下,提供社会安全保障。在其他领域也必须创新,并且能够创新,通过这些创新,中国可以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榜样。例如,中国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与个人所得税相比,不给储蓄和投资增加负担的消费税是一种更好的再分配工具。通过观察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巨大差异,人们很容易看到中国的收入不均,但是这种由更多的企业家活动导致的不均与那种由代表性消费体现的不均却有着质的区别,而且前者还会创造工作岗位。

无论是对劳动群体,还是对企业而言,在中国经济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与制度化的城乡差别相关的特权。按照欧肯的观点,在某些领域还有“等级制经济”的残余。这个历史顽疾可以通过实施一致性的竞争秩序政策得到克服。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是由城市化和农业在社会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推动的。这些变革将会使之前三十年发生的变化相形见绌。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着对于未来的要求和期待。决策者必须创造框架条件,一方面避免使得这些期待落空,同时还要避免这些要求蜕变成一种理应得到满足的应得权利观——它们会进而成为社会分配斗争的导火索。竞争秩序是未来中国各个群体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保证。

在创建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在自己的丰富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就受到了东方文化的诸多影响,最重要的是尊重自然和社会的思想,这种尊重源于如下洞见:人类知识有局限,不能完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内在联系;为了阐释自然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含义,需要有一种整体性的精神活动。这种基本态度也体现在了欧肯的本部作品之中。希望这部欧肯经典之作的译著能够对中国设计一个新的秩序有所裨益,为其提供一些思想和设想。

(《经济政策的原则》,瓦尔特·欧肯著,冯兴元、史世伟、李道斌译,冯兴元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出)

篇5:维护校园交通秩序的简报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向学生讲解常见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常识、乘车安全知识和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等内容,并对道路安全提出了很多注意事项。

班会课上,各班级开展主题活动,有观看安全教育动画片、互动提问、现场模仿等。活动中,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通过安全小故事、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们也在愉悦的动画片中学习了各种交通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根据本次安全教育活动主题,我校设计了以“交通安全”为主的宣传栏,并布置班级出一期有关“交通安全知识”手抄报,各班级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积累交通安全知识。

篇6:维护校园交通秩序的简报

当天上午XXX市实验小学XXX校区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XXX市交警大队举行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整个活动分四个部分进行,参与活动人数有150余人。

活动一是由交警大队的X警官带领学生们在交警大队指挥中心进行了参观,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整个XXX市的电网系统,公布了交通违法摄像监控点,包括电视监控、电子警察和移动摄像执法区域,其中市区红绿灯几十个,电视监控点有百余个、“电子警察”若干个和移动摄像执法点(片、段)百余个,还有各类高科技给交通带来的便利。

活动二组织了学生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中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当看到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车例展示,以及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伤亡数字时,学生们深感震惊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让身边的人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

活动三交警们指导小学生欣赏了整齐标准的交通信号手势,并在现场进行时实地教学,手把手的指导了学生认识了一些道路交通的标志,交通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并与学生进行了热闹非凡的互动环节。

活动最后,126名同学被XXX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授予“XXX交通文明小使者称号。”

篇7:维持校园交通秩序

为认真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缓解学生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状况,有效改善群众的出行环境,结合我县“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大会战”和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坚持严管治理、人文治理原则,开展大宣传、推动大教育、营造大氛围的“治理”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改变出行理念和习惯,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提高群众出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按照“畅通、有序、安全、文明”的工作目标,加大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治理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文明出行、遵守交规和交通安全意识,有效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解决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交通堵塞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三、责任学校

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

四、主要步骤

本次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工作(结合“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大会战”时间段)从2016年6月20日起至2016年1月结束。

(一)组织部署阶段(2016年7月10日前完成)。县教育局召开各责任学校工作部置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责任学校召开动员大会,深入排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造成校园周边交通堵塞的主要成因,摸清学生接送情况,并制定“治理”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进度表,通过家校通、告家长书等形式持续地向广大家长宣传。主城区学校于7月10日前将学生(含下学期入学的新生)接送排查情况汇总(详见附件1),通过教育0A系统发至县教育局安全监督管理科吴德章处。

(二)教育宣传阶段(2016年7月10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暑假及“治理”期间,各校要依托微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家校通、学校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和“千名教师进万家安全家访”活动,积极向广大师生宣传“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大会战”活动。新学期时,各责任学校要落实“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各项措施,广泛开展以“告别陋习,文明出行”为主题“治理”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进行自查自改,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消除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点。

(三)检查巩固阶段(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月15日)。县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责任学校的整治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对工作无作为、敷衍了事的,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全县通报。同时,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学校和人员的责任。

五、主要内容

(一)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1.广泛开展“治理”宣传。各责任学校要广泛开展以“告别陋习,文明出行”为主题“治理”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城区学校必须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板报、家校通等形式进行宣传,设立“曝光台”、“光荣牌”,及时更新,利用干部值日岗抓拍形式,在校园周边进行抓拍活动,曝光在师生、家长在交通过程中违规或不文明的行为,对严守交通规则的好人好事上光荣台表彰。同时,通过开展“以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的“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充当宣传员,要求家长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知识,为子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形象。

2.推进少年交警学校及马路小天使上街活动工作。以城关中心小学、楚门镇中心小学为试点推进少年交警学校创建,加快小交警队伍建设,从小培训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文明道路行为习惯。有条件的其它学校也要积极建立学生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教育实践基地,配置道路交通安全模拟设施,积极组建学生小交警队伍,邀请交警到校对小交警进行交通疏导指挥培训。

(二)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

针对上下学期间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较拥堵的现状,各责任学校要制定“一校一策”的交通疏导方案。

1.强化校门值班制度。在上下学时段,每天至少要安排1名学校领导带班、2-3名教师值班,及时维护门前交通秩序,协助值勤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安(门卫)人员要严格把守校门,确保学校门前交通疏散通道畅通。城区学校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并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成立校门口交通“治堵”劝导员队伍,在每天上下学时间段进行疏导活动。

2.加强教职工车辆和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管理。要排摸教职工上下学车辆及学生家长接送车辆底数,合理引导并逐步纳入规范管理。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倡导教职工步行、拼车及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努力做到“出行一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内骑自行车,五公里内乘坐公交车”出行理念。同时,要号召开私家车接送子女的家长以居住小区为接送点,实行家长自愿拼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接送时按规定有序停靠,以减少在校门口附近停车对交通造成影响;对拼车上下学的学生要进行适当适时嘉奖。3.做好校门口疏导工作。要根据学校(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规模大小、校门是否临近交通主要干线等实际情况,采取分年级错时上放学、多开校门供学生疏散等行之有效方法,多种方式,劝导家长尽量减少接送子弟在校门口的逗留时间,减轻上放学时校门前的交通压力,保障学生有序疏散、快速疏散。

4.完善配套导向设施。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按年级、班级合理设置家长接送学生区域,确保家长能快速、准确接到自己的小孩,提高接送效率。要设计合理的行车线路,设置醒目的导向指示牌,主动赢得广大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自觉有序到指定区域接送学生。

5.协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要主动邀请交警到校开展和指导交通安全教育,在学生上下学时段派出交警(或交通协管员)到校门前值勤,及时疏导滞留车辆。联系交警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科学设置减速带、斑马线、红绿灯、警示标牌等设施。要根据校园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及时联系行政执法、交警等部门加强学校周边乱搭建、乱经营、乱停车、乱堆放等的整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为确保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由县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和督查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各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监督管理科。各责任学校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认真分析、找准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存在“节点”问题,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制订工作进度表,把各项化解措施落实到位。

(二)注重实效,狠抓落实。交通畅通工程是我县今年一项重大的政府工程,更是一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各责任学校要高度重视,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与学校平安校园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各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内容,创新载体,注重实效。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校要大力宣传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秩序治理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校园电子屏、家校通、校会、家长会、微信等平台,及时将“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八个一律’严管措施及严罚措施(尤其是‘公职人员违反交通法规的,一律予以通报并从严处罚’)”和学校活动成果,告知广大师生及家长,教育广大师生、家长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的良好交通秩序。

篇8:维持校园交通秩序

公安干警显神威敌特分子无处藏

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维持社会秩序, 肃清敌特成为接管沈阳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对沈阳军管会的要求是:完全肃清一切残余的敌人和散兵游勇以及任何进行武装抵抗的分子;恢复并维持正常的秩序, 消灭一切混乱现象;逮捕战犯及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建立革命的警察、法庭, 监狱等。

1948年11月3日, 沈阳特别市公安局成立。兵贵神速, 我公安机关趁敌人惊慌未定之际, 先发制人。沈阳特别市公安局在市区周围设立检查堵截关卡, 发动政治攻势, 敦促国民党党团特务和军政官吏自动投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同时, 还挑选一批具有城市肃特经验的得力干部, 充分利用我党地下工作者提供的线索, 深入掌握材料, 熟悉敌情。正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肃特干部们仔细研究档案、情报、线索, 熟悉敌特的姓名、年龄、面貌等自然特征, 把需抓捕特务分子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肃特干部们走街串巷, 在与老百姓们唠家常中, 摸清可疑人物的行踪。一旦抓到特务分子, 便说服争取, 从审讯俘虏中获得线索。利用敌特之间的内部矛盾, 让特务们相互暴露, 互相坦白, 并大胆利用以毒攻毒的办法, 化敌为我, 分化瓦解。运用灵活机智的斗争策略和多种侦察手段, 使用国民党特务反正分子和可用的嫌疑分子, 大胆在敌特机关内部建立眼线。许多公安人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进行工作。仅十几天, 肃特工作就取得显著成绩。

1948年11月7日, 破获“保密局东北特别组”案, 逮捕少将组长吕恩愆、副组长刘濂泉及组员等六人。该特务组织以长白通讯社为掩护, 向中央控制区派遣情报人员, 搜集军、政情报, 进行策反等活动。沈阳被解放军攻占前夕, 又在市内布置了一个潜伏组。10日, 破获“保密局沈阳站东北支台”预伏案, 捕获“保密局东北工作督导室”副主任腾勉等28人, 缴获电台9部。11日, 破获“第三党东北办事处”案, 捕获中将特务于冲天等116人, 缴获电台3部、长短枪10支。至12月底, 共挖出军统、保密局等特务组织在沈阳解放前夕预先布下的潜伏组织及外省市潜匿沈阳的潜伏组织20个, 潜伏组台7个, 相继捕获东北督察室主任兼沈阳站站长诸大光、剿总二处上校主任张荣功、励志社少将主任李中奇、剿总少将监察组长马得良等320多名特务, 其中有中校至中将特务头子27名, 缴获电台80余部, 发现新的侦察线索80多件。

新中国成立前夕, 反动残余势力并没有得到完全肃清, 中统局向大陆潜特布置“长期埋伏”任务, 扬言配合“第三次世界大战”, 妄图卷土重来。针对隐蔽斗争的敌情变化, 1949年3月3日, 辽宁省公安厅发出了《关于调查逃亡在外的蒋匪特务、党团匪首等以备侦拿法办的指示》;3月5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布告, 命令一切潜伏在解放区的反动党团人员及特务分子到有关部门报到登记;4月16日, 《东北日报》发表了《赶快登记自新》的社论, 将没有主动登记而在册的几个特务头子公之于众, 这让逃亡在外的特务们惶惶不可终日。为震慑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 东北局社会部公开发出《破获敌特组织与逮捕党特分子名单的通报》, 迫使一些潜伏特务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同时, 公安机关也加强了侦察破案工作。1949年3月5日, 沈阳特别市公安局还破获了美国“第四十四海外观测队”间谍金承懋案。金犯于1946年8月从南朝鲜被派遣来沈阳从事情报活动, 捕后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1949年4月22日, 沈阳特别市公安局北关分局破获“绥靖纵队东北第二大队西安潜伏组”案, 捕获组长张文波, 电台台长李福山、组员文钺, 缴获电台1部, 密码2本。

《铁道卫士》这部国内最早的反特影片, 很多情节就取材于沈阳铁路公安机关所侦破的特务案件。1950年2月13日, 沈铁公安机关与长春市公安局配合, 侦破一起国民党中统特务于志祥潜伏小组案, 逮捕了在铁路内部的成员刘某等四人, 粉碎了该敌特组织企图炸毁毛主席访问苏联所乘专列的阴谋。7月18日, 某车站助理站长李某 (系国民党区党部执委) , 极端仇视共产党和人民政权, 利用职务之便, 连续制造四起破坏事故。经沈铁公安机关侦查破获了此案, 李某被东北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发动群众齐上阵确保敌特不漏网

沈阳解放初期乃至建国前后反特清匪工作取得的成绩, 显示了人民政权的巨大威力, 但这些成绩的取得, 也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密不可分。

1948年12月, 沈阳最早的居民组开始组建, 沈河区政府三天内便组织起156个居民组。1949年3月, 沈阳特别市政府发布文件, 决定废除保甲制, 建立民主街公所和居民小组。全市新建152个街公所和16个村人民政府, 5608个居民小组。在组织居民组过程中, 有的市民主动到区政府检举来历不明分子、特务、及隐藏枪支者, 一大批潜伏较深的敌特被揪出。

1951年的一天, 一位家住沈阳市和平区民族街道姓王的女治保委员, 向本辖区的南站公安派出所民警反映:前不久, 她家的一个在铁路部门工作的邻居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男人, 从此, 这家的主人与外来人一样, 变得行为异常。派出所迅速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上级公安机关。和平区公安分局通过调查, 发现这家户主及外来人具有特务嫌疑。随后, 沈阳市公安局和铁路公安处等有关部门, 迅速部署侦查任务。为了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 女治保委员带着任务接近被侦查对象。由于女治保委员采用很自然的方法, 所以始终没有引起对方的警觉。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工作后, 她发现了全部特务名单、密码本和电台、手枪、炸弹等犯罪证据, 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了敌人准备对沈阳站行车枢纽等重要部位实施破坏的阴谋。蒙在鼓里的特务分子还向其上司报告“此处很安全, 工作顺利”, 当境外敌特机关获此“捷报”再次派人来到沈阳准备大干一场时, 被我公安机关一举拿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维持校园交通秩序】相关文章:

维持判决04-19

维持透析05-08

基础生命体征维持07-04

如何维持课堂纪律07-13

爱情维持的时间范文06-06

解决异地恋维持范文06-12

6s的推进与维持06-20

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08-23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08-28

异地恋怎么维持下去09-03

上一篇:跟领导吃饭敬酒词下一篇:与智者同行,你会与众不同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