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2024-05-06

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通用8篇)

篇1: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体会

海南省屯昌县红旗中学 王茀旺

这几天学习研究了《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后深有体会,当前信息技术课堂存在许多问题,如课堂效率低,学生不感兴趣,老师难于控制课堂等等。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是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教学设施(软硬件)、考试制度等等因素造成的。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我们首先学习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才能更好的解决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从而有利于调控信息技术课堂,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策略》这一讲座中,李冬梅老师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学习动机分析”、“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信息技术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这也为我们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教学实践上指导。李冬梅老师讲的三方面分别是:

一、信息技术学科特点:1.科学性;2.实践性;3.创新性;4.应用性;5.综合性;6.基础性。

二、学习动机分析。

三、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策略。1. 从培养信息素养出发,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2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3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4. 给出详细的学习指导。5 .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6. 布置难易适中、具有创新空间的实践内容。7 .交流、评价与反馈。

充分理解体会这三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更好的解决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篇2: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项目融资(projectfinancing)是以特定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为抵押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

项目融资的种类:

1、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无追索的项目融资也称为纯粹的项目融资,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贷款的还本付息完全依靠项目的经营效益。同时,贷款银行为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须从该项目拥有的资产取得物权担保。如果该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成或经营失败,其资产或受益不足以清偿全部的贷款时,贷款银行无权向该项目的主办人追索。

2、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除了以贷款项目的经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和取得物权担保外,贷款银行还要求有项目实体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担保。贷款行有权向第三方担保人追索。但担保人承担债务的责任,以他们各自提供的担保金额为限,所以称为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的参与者

由于项目融资的结构复杂,因此参与融资的利益主体也较传统的融资方式要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项目公司、项目投资者、银行等金融机构、项目产品购买者、项目承包工程公司、材料供应商、融资顾问、项目管理公司等。

项目公司是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并承担债务责任的法律实体。也是组织和协调整个项目开发建设的核心。项目投资者拥有项目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除提供部分股本 1

资金外,还需要以直接或间接担保的形式为项目公司提供一定的信用支持。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租赁公司、出口信贷机构等)是项目融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提供者,可以是一两家银行,也可以是由十几家银行组成的银团。

项目融资过程中的许多工作需要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来完成,而大多数的项目投资者不具备这方面的经验和资源,需要聘请专业融资顾问。融资顾问在项目融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融资的成败。融资顾问通常由投资银行、财务公司或商业银行融资部门来担任。

项目产品的购买者在项目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项目的产品销售一般是通过事先与购买者签订的长期销售协议来实现。而这种长期销售协议形成的未来稳定现金流构成银行融资的信用基础。特别是资源性项目的开发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能否签订一个稳定的、符合贷款银行要求的产品长期销售协议往往成为项目融资成功实施的关键。如澳大利亚的阿施顿矿业公司开发的阿盖尔钻石项目,欲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由于参与融资的银行认为钻石的市场价格和销售存在风险,融资工作迟迟难以完成,但是当该公司与伦敦信誉良好的钻石销售商签定了长期包销协议之后,阿施顿矿业公司很快就获得银行的贷款。

项目融资的特点包括哪些?

项目融资(projectfinancing)是以特定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或权益作为抵押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

(1)项目导向

主要是依赖于项目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而不是依赖于项目的投资者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是项目融资的第一个特点。项目融资,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主体安排的融资,贷款者在项目融资中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项目的贷款期间能够产生多少现金流量用于贷款,贷款的数量、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是与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和资产价值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项目导向,有些对于投资者很难借到的资金则可以利用项目来安排,有些投资者很难得到的担保条件则可以通过组织项目融资来实现。进一步,由于项目导向,项目融资的贷款期限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和项目的经济生命周期阿里安排设计,可以做到比一般商业贷款期限长,近几年的实例表明,有的项目贷款期限可以长达20年之久。

(2)有限追索

有限追索是项目融资的第二个特点。追索是指在借款人未按期偿还债务时贷款人要求以抵押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偿还债务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贷款人对项目借款人的追索形式和程度是区分融资是属于项目融资还是属于传统形式融资的重要标志。对于后者,贷款人为项目借款人提供的是完全追索形式的贷款,即贷款人更主要依赖的是自身的资信情况,而不是项目本身;而前者,作为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贷款人可以在贷款的某个特定阶段(例如项目的建设期和试生产期)对项目借款人实行追索,或者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这种范围包括金额和形式的限制)对项目借款人实行追索,除此之外,无论项目出现任何问题,贷款人均不能追索到项目借款人除该项目资产、现金流量以及所承担的义务之外的任何形式的财产。

有限追索的极端是“无追索”,即融资百分之百地依赖于项目的经济强度,在融资的任何阶段,贷款人均不能追索到项目借款人除项目之外的资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获得这样的融资结构的。

(3)风险分担

为了实现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各种风险要素,需要以某种形式在项目投资者(借款人)、与项目开发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其他参与者和贷款人之间进行分担。一个成功的项目融资应该是在项目中没有任何一方单独承担起全部项目债务的风险责任,这一点构成了项目融资的第三个特点。在组织项目融资的过程中,项目借款人应该学会如何去识别和分析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确定自己、贷款人以及其他参与者所能承受风险的最大能力及可能性,充分利用与项目有关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最后设计出对投资者具有最低追索的融资结构。

一般来说,风险分担是通过出具各种保证书或做出承诺来实现的。保证书是项目融资的生命线,因为项目公司的负债率都很高,保证书可以报财务风险转移到一个或多个对项目有兴趣但又不想直接参与经营或直接提供资金的第三方。

篇3: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一、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特点解析

实验教学有着其独特优势, 如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情境性等, 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一, 学生学习中的实践性。

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 自主动手、自己思考, 并依据有关数学问题于实验操作中仔细观察、加以分析、认真判断以及知识验证, 学习实践性较强。如学习“全等三角形”时, 教师可运用实验教学来引导学生探究 “三角形全等条件”。

第二,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进行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让学生自制实验用具, 完成相关实验, 还能够借助诸如生物、化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器材来展开实验操作, 亦或借助生活物品完成数学实验等。同时, 教师还可适当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各种多媒体资源将那些抽象的、复杂的数学图形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数学图形中启迪智慧, 深刻理解与把握知识, 并调动学习积极性, 提高创造能力。例如, 教学“三角形”时, 教师可通过计算机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精美三角形图案, 同时还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剪剪图形, 拼拼图形, 或者镶嵌图案, 使学生从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 体会数学的无限魅力。

第三, 数学问题的情境性。

问题是思考的源泉。同样, 在实验教学中, 也需要问题这一载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而其中又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以数学角度进行分析与解决。如生活中票据——电费收据、出租车票据、银行单据等, 都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进行实验探究。如编写出租车票据、填写银行单据等。

第四, 数学问题的探究性。

在实验教学中, 其载体是数学问题, 其手段是实验操作, 如手工操作以及计算机操作等。通过教师指导与引导,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最终解决问题。例如, 学习“弧长和扇形面积”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可设计实验探究问题:①有一张白纸, 其厚度是0.08mm, 则你身高为白纸厚度的多少倍?②把纸连续对折6次, 此时其厚度?③若能始终地连续将纸对折, 当对折几次后, 其厚度能超出你们的身高?教师先让学生猜测, 再计算答案。 (引导学生把纸根据要求对折, 同时记录好每次对折之后纸的层数, 并算出其高度, 发掘数据变化规律, 进而解决问题)

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实施形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实验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由不同角度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1.由教学目的加以分类

第一, 发现数学规律的实验教学。

如教学“认识三角形”时, 教师可设置实验环节:通过设计“几何画板”软件, 首先任意作一个三角形, 并作出三条中线, 然后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展开猜测、归纳规律。尔后, 让同学任意变换所作的三角形形状, 观察其规律是不是有变化。

第二, 验证数学猜想的实验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 数学知识也需通过实验加以证明, 如数学归纳和数学演绎。在数学学习中, 数学猜想体现了观察、操作、分析与归纳价值。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与具体性原因, 一些实验活动的创设在现实中受到了限制, 但蕴涵了普遍性与抽象性的定理, 则可利用实验活动在具备普遍性的实例与个案中进行辅助完成, 从而证明数学定理, 其实验原型则为数学具体知识。如学习“整式加减”时, 教师可设计“以牙签拼图形”的数学实验:①用几根牙签可拼出一个三角形?②若拼接2个或3个或4个一排的三角形, 则分别需几根牙签?③若拼含有n个的一排三角形, 又需多少根牙签?

2.由操作方式加以分类

第一,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学。

主要是指通过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手工操作活动来探究知识与验证结论。如自制工具、自备材料等。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时, 可运用这一形式。例如, “走进图形世界”的学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图形图片, 如三角形、多边形与圆等, 指导学生于拼拼剪剪找出平面图形特点, 并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平面图形, 体会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等。

第二, 以电教辅助为主的实验教学。

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来设置问题情境, 指导学生操作鼠标、键盘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探究, 或者对数学结论进行证明与验证, 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第三, 以能力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

篇4: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路径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特点 实施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各所高等院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质量关系密切,大部分国内高校仍采用班级课堂授课和课外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之一。目前,“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备受关注。本文以高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实施路径。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孔子最早提出原始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大致意思是,当学生思考某个问题,尚未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学生对这个问题思考有点头绪,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再给予一定的开导。但是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的启发,学生还没有领悟,教师就不需要再继续讲解。可见,原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已经强调将教师“教”与学生“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学习必须具有主动性,倡导教学民主,尊重学生,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教学理念基础上,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应阐述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目的是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愉悦地学习。启发式教学有如下特点:

1.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热爱学习的人。以《金融学》教学为例,部分高校教学目前仍延续高中教育模式,按照课本的顺序对金融学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枯燥的教学,学生仅仅被动接受,对热点的金融问题不敏感。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实施大量案例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学习,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提倡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在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上动脑筋。

2.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备课时还需琢磨和研究学生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提前对班级不同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了解。在课堂上对新的知识章节可以采取设疑引思、列举案例教学等有效措施,使知识引起碰撞,迸发出火花,从而调动整个班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便于加强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该抛弃“满堂灌”的传统做法,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不仅调动学生学习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理解意识,在愉悦的课堂讨论中获得新知,而且教师从学生对设问、启导的反应程度,可以大致了解教学的反馈情况,可以及时采取建议、评价或进一步启导,甚至可以改变教法,学生自然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促进学习。

4.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的可持续的过程。启发式教学除了在传统课堂上操作外,也可以实践于课外教学。启发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发现、爱分析、爱解决的良好习惯,是需要教学工作者长期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1.把握启发时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面部表情的变化,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当学生面对新知识新内容,进行主动思考,但是仍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指导,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寻找思路,从而有助于解决问题。

2.善于启发提问,互动参与,启发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例如《金融学》授课过程中,针对商业银行理论,可以列举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倒闭这个案例,讨论这家日本商业银行为什么会倒闭、什么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永恒主题、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存在哪些风险、如何规避,等等。因此,启发是重点,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取新知识,探究未知领域。

3.创设启发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金融学》产生兴趣是教授这门课程的一个关键问题。《金融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蕴含的经济学原理较多,进行创设启发情境的教学,放在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教学中,促使学生们参与群体讨论或者角色模拟,有效克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

4.营造启发氛围。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个具体的金融学案例的研究和分析,使课堂由一人讲变为全体学生集体参与,营造一个互动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的乐趣,启发式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以上是我对启发式教学的一些理解和体会。只有进一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施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互联网+”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双边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对金融学和其他课程学习变得容易起来。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余文森.课程与教学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李祎,贾雪梅.现代教学论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春超,李宁.教育学课程中实施“四段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146-147.

[5]阳小玲,张建育.试论现代启发式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33-234.

[6]朱昌流.论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7(18):34-35.

[7]胡平波,甘国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J].教育学术论刊,2009(12):50-53.

[8]张忠华.李明睿.现代大学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阻力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6):19-25.

篇5:大项目交付特点及策略

-----------------讲师:李晓东

项目无大小之分,只有复杂与简单的区别,期望值与现实差距越大,越复杂。

大项目交付难点:

资源难

客户难

PM难

项目一开始就确认验收标准(边界必须清晰);

项目中实施方与客户方的方向一致但目标不一致,方向不等于目标;

向管理层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里程碑),促使管理层授权、决策、提高满意度; 不切实际的期望会对双方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项目资源有限,和斗地主一样,不可能每次抓到的牌非常好。

最有效的资源是有决策权、手上有资源的资源;

如何调配客户资源,关键原则----------趋利避害;

计划编制方法

一、分阶段;

二、定义关键事件(纳入风险管理);

三、推演事件过程(计划方案一);--------------------工作量、工作成果、质量标准

四、优化过程(计划方案二、三、四);

篇6: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发布的背景,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指出了建立新准则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于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将从1月1日起适用于上市公司。这是中国会计界的里程碑,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度,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重新制订(修订)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是一部全面、规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它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科学决策、加强经营管理、推动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和引进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的现代化水平。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一)系统化、科学规范化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实施“两则”两制以来,迄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实施,到《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推行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针对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规范,到形成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系列规范经济业务的会计标准。这些会计准则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会计准则缺乏系统性,甚至与发布实施该项会计准则前后的其他会计准则等规范性制度存在相互矛盾之处。202月15日发布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管理要求,对会计准则体例、准则规定、准则分类和编号等诸多方面尽可能系统化,基本做到科学规范。

(二)法规体系一致性与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法规体系一致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彻底改变了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陆续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出现的会计准则相互“打架”的尴尬局面。如:原《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则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等,从而使会计准则体系内部各会计准则之间达到协调一致。

2.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如: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非现金资产与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不再要求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不再强求专门借款。只要属于长期资产。如,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资产的借入款项等发生的利息均可资本化,计入对应的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

(三)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我国构建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并非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或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翻版,而是仍然立足于中国实际,在规范经济业务方面按照中国实际,制定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譬如,在准则立项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各准则项目相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言,有些准则项目进行了适当合并,《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就是将《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折旧会计》进行了合并。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按照我国的会计法制环境现状要求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体系通过民间组织制定是不现实的,因此,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各准则,不可能象会计惯例那样由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执行。例如,财政部门考虑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时没有直接采用国际准则中财务会计报表概念的形式,但其中的内容仍然紧紧围绕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表列报等加以规范,从而成为起草各

项具体准则的重要指导原则。

此外,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从项目的名称、体例和内容上,也不完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一一对应。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常由引言、目标、范围、定义、规范的主要内容、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等部分组成。而我国的法律法规通常采用“章节”架构和“条款”式行文结构,两者显然不尽相同。甚至在会计准则条款语言的表述方面,仍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来进行,使之中国化和通俗化,便于理解、操作和执行。

(四)国际化趋势明显

此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各会计准则的实质内容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很明显的国际趋同性。如,关于金融资产的四项分类与相应计量,源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变以往表外披露为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可以采用套期会计方法,但必须满足严格的前提条件。当然,会计国际趋同不等于相同,而应当考虑各国特殊的国情,做到求同存异、趋同化异,其结果是减少分歧并对一些明显的差异有更清晰的理解。

三、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必然性

(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金融市场工具在不断创新,经济活动方式日趋复杂。这些都对新形势下会计、注册会计师行业充分发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风险,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市场要在国际上确认应有的经济地位,也需要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趋同。我国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发布所掀起的会计改革,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相关方面实现了国际接轨,但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存在较多差异,并且形式上也是以会计制度为主,而不是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国内外不同会计标准存在的较多差异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会计信息的质量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全面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新会计准则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需要

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和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内的各种制度要按照国际规则来进行修改变化,会计也不例外。尤其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事实下,财务报表已成为一种全球化资源分配的决策依据。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一些经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多年摸索、总结的成果,我国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合理内容,并有必要在准则中加以体现。我国的新准则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应当注意的是,与会计国际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允许由于国家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等原因在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而且,它也不是简单的协调,而是协调的进一步深化。

(三)是适应我国会计法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7: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钟文芳

在上海市中小学第二轮课程改革中,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将有较大的变革,整个学校课程的结构将由基 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探究型)课程三大部分组成,共同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其中的研究型课程(在小学阶段,称探究型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下面,笔者就研究型课程的定位、特点及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谈点看法。

一、研究型课程的定位

有研究者提出:所谓研究型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 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在这个描述性的定义中,研究者将研究型课程的课程目标仅仅归结为“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造能力”上,并且将课程与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混淆了起来。研究型课程的开展一般是通过学生 的探究式的学习来进行的,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大大超出这个“学习活动”的范围。就最一般的课程构成 要素来说,课程由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所构成,在描述某一课程时,应交待清楚在这些方面的规 范,就是在描述研究型课程时,应就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作出回答。这样,要定义研究型 课程,我们可以从分析研究型课程的特征入手。

在由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上,一些课程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就这个问题 提出了一些观点。

观点一: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

观点二:研究型课程是一种通过儿童对研究型课题作业的探究活动,旨在培养与发展儿童对问题、现象 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事件及问题进行主动地、积极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观点三:研究型课程是一种旨在为儿童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与时间,使儿童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

观点四:研究型课程不仅仅在于使儿童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为儿童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些观点中,共同的一点在于“探究”,包括探究的学习过程、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探究的体验 等等。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研究型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研究型课程指向培养儿童或学习者的探究意识和 探究能力;在课程的内容上,它涉及各类学科领域及学科间交叉的领域;在课程的实施和组织中,它主要通过 组织一些探究性的课题研究活动来进行;在课程的评价上,研究型课程主要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虽然研究型课程在实施中,提倡通过学习者的探究(研究)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提倡儿 童开展探究性学习,但它又不同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学校中所出现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式学习,后 者强调通过严格的、按照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来发现某种知识,从而掌握这一知识。从课程的性质来 看,研究型课程归属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研究型课程的特点

考察研究型课程的特点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特点的研究有多种表述。

(一)从课程的构成要素来考察

课程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研究型课程在上述四方 面中,都有不同于以往其他课程的特点。

1.课程目标上的特点。

研究型课程在目标上的特点表现为目标的开放性,课程目标不仅指向某种知识内容,而且指向各种知 识的综合探究过程,指向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儿童所发展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指向儿童对各种 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并且这些目标指向在不同的课题探究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除探究能力 和探究精神外,儿童在探究过程中所达成的知识目标是开放的。

2.课程内容上的特点。

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呈现出综合、开放、弹性大的特点。其中综合性与弹性是体现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此类课程的内容弹性非常强,在保证一定的学习量的前提下,儿童所探究的内容和主题,不同地区、不同学 校、不同班级,甚至不同的学习小组,都可以进行不同的选择。

3.课程组织形式上的特点。

以开展合作性的、综合探究性的课题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形 式的选择上,应体现出合作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特点。儿童的探究过程既有个体的活动,也有学习者之间的 合作和交流。因此,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既有体现独立性的个体活动的过程,也有体现合作的小组活动的 过程,也有体现集体性的全班交流活动。在某一个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这几种形式都会出现。

4.课程评价上的特点。

由于研究型课程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评价中,不适宜运用目标评价,而应该运用过程性的评价方式,这样,研究型课程的评价就具有了过程性这个特点。

(二)从课程的编制和设计来考察

探究型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体现了“校本课程”的思想。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开放性的课程,为校本课程的 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会。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载体。各个学校可以根据“以学习者、以社会 发展为中心”等原则,开发适合学校实际教育条件和具体特点的课程。这就涉及课程的设计问题。课程设计是 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成形式和组织结构。它一般取决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一是广义层次的 决策,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另一是具体的层次决策,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等。在研究型课 程中,课程的设计者除课程方面的专家、专门的课程设计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之外,学校和教师也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这是研究型课程的一个最典型的特点之一。

三、研究型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一)关于研究型课程的设计问题

程中?从一些尝试性的实践中发现,儿童对于研究型的活动的价值上的认识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它不重要,原因在于它与考试没关系(这是由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一贯关注于考试这一惯性所造成的);另一是觉得它很有趣,自己感兴趣(该学校在开展此类活动前,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作过调查)。

(二)关于研究型课程教材中的潜能开发

所谓研究型课程教材中的潜能,是指课程编制者的价值观和意图以及意图以外的东西。由于教学情境 的变化,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同的价值观和实践经验有可能导致教师发现课程教材中新的课程 潜能。研究型课程教材潜能的实现通常取决于学生的需要以及教师的能力和喜好。从这个角度说,教师也是 课程编制者和课程潜能的开发者。在这个层面上,对于研究型课程的有效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对研究型课 程教材的课程潜能的识别和发展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基础、对新事物、新思想的开放态度、对课堂情境的 感受能力以及组织课程教材、课题研究的经验都有助于教师对研究型教材的课程潜能的识别。

如何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潜能的发现和利用能力,在有效实施研究型课程中也是一个值得

人们注意的问 题。要提高教师发现和利用研究型课程潜能的能力,需要进行特殊的培训。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原有的教学经 验的认同和习惯,使得教师容易按照旧的教学惯性来实施新的课程,旧的教学习惯也阻碍了教师对于新的 研究型课程的课程潜能的认识和利用。

(三)关于学生的全员参与问题

由于研究型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每个儿童都能参与。但这类课程学习、无法通过大规模的集体授课来完成,而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小组指导来完成,其活动的开展形 式也主要是小组形式。而我们的学校中,班级单位学生数相对来说较多,需要配备较多的教师才能实现。对于 教师来说,还涉及教师的文化、学术的领域、水平、研究指导能力等问题;对于学校教学管理来说,怎样评定 教师的指导工作成效和工作量;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研究活动,学校的场地、设备、仪器等是否充足;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研究型课程能否面向全体学生而有效开展,否则又将会出现实施活动课程中的一些异 化做法(将学习材料“朗读”一遍,就算“活动”过了)。

(四)关于研究型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问题

在初步尝试研究型课程的实践中,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提出的一些研究型课题大多涉及自然和社会领域 的知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何与基础型课程中的自然、社会等一些科目的教学相互区别和协调。在自然 和社会科目的教学中,也倡导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对于自然和社会加以了解,并运用这些科目 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即时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容易与研究型课程中的内容相冲突。研究型课程中所 探究的课题与自然、社会等科目的学习内容相重叠,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五)关于研究型课程的评价问题

研究型课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的组织过程的评价,也包括对儿童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活动状况的 评价。由于课程的开展和组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开放性,因此,如何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评价什么等 都是较难解决的问题。由于评价的难以解决,在各个小学中采取的评价方式呈现出简单、不统一的现象,评价失去其应有的功能。

篇8: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是面向生产、基层、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劳动型人才。培养适应各种职业特点的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 而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就在于课程的项目化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关键是构建独具特色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原因如下:

1.1 项目化的课程内容养成职业素养:

课程项目化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 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 实现既定的能力目标。其目的是综合培养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用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 使学生自主地通过师生互动形式达到教学成果的应用性。

1.2 项目化的课程能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企业真正需要:

通过项目, 学生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专业化训练。教师通过课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与行业企业深入联系, 通过项目教学转化的成果来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教师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研究企业急需的知识和能力, 教最新的知识、训练最需要的能力来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1.3 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需要:

学校拥有大量专业人才与丰富的人力资源, 有条件进行课程的项目化开发与成果的社会化应用;企业也会得到专业和人力上的及时支援, 得到坚实的服务后盾。

我校应用俄语专业经过研究与探索, 加上两个学期的项目化教学的试运行, 构建了旅游俄语课项目化教学的新型课堂运行模式,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效, 形成了鲜明的专业课堂项目化教学特色。本文系统阐述旅游俄语课项目化教学模式构思的背景及其独有的特色, 以证明此种教学模式对高职特色旅游俄语人才的培养和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2 旅游俄语课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思

2.1 理论背景:

2.1.1 项目:

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是职业活动中的实例, 在旅游俄语课程中指与接待俄罗斯旅游团相关的各项服务。应用俄语专业的旅游俄语课程中, 来团接待服务就是一个项目, 迎接、安排住宿、就餐、带领参观游览、送行等是具体的工作任务, 运用俄语语言接待游客的能力就是技能。旅游俄语课堂的项目大多是现实工作场景的模拟, 此外, 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外宾接待服务工作同样属于非常有效的项目训练。

2.1.2 项目化教学:

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授课内容、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构建课程, 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围绕学生的优点开展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并展示能力, 自主、自由地学习, 有效地促进了创造能力的发展。根据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我校俄语专业旅游俄语课以俄语导游员的工作任务流程为线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项目开展教学。其进程如下:接团计划、接团服务、自我简介、沿途讲解、入住酒店、商定行程、安全游览服务、餐饮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应急服务、送团服务。另外根据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特点与俄罗斯游客的普遍要求, 补充如下的项目:中国社会文化知识、主要景区知识、主要景点导游词 (面向俄语导游员考试) 。每个项目进行中都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任务完成的步骤和方式, 以及搜集和整理所需要应用的俄语语言, 想象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这样就实现了学校与旅游企业的零距离, 有效地促进俄语专业旅游方向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2.2 社会背景:

目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高职毕业生竞争能力较低, 其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尤为激烈。一方面, 培养时间和生源质量与本科生有着较大差异;另一方面, 课程设置较多属于本科的压缩版;再者, 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没有自己突出的特色。为了培养高职特色人才, 我校俄语专业不断走访、调查、研究,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和广泛的旅游企业调查了解到, 目前旅游俄语相关行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的俄语语言基础、语言实际应用技能和导游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亦即了解俄语导游员业务流程, 毕业后上岗工作零距离, 与游客交流沟通、处理业务无障碍的第一线导游员。

3 旅游俄语课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项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习知识, 锻炼技能, 提升职业素养, 实现培养目标。我校旅游俄语课中设计的项目具有如下特点:a.以俄语导游员工作流程为主要线索贯穿教学始终, 以导游员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为课堂教学内容, 有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b.旅游俄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以旅游企业导游员实际工作流程为参照进行模拟现场教学;学生可以模拟或直接参与旅行团的接待任务;c.学生可以独立编订导游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工作,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d.学期末师生分别并共同评价各项目成果并总结学习方法。

旅游俄语课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未来面临的俄语导游员这一职业需求的关注和竞争潜力。课程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 主要对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工作态度、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考核, 把各项目实施结果作为阶段性考核成绩, 辅之以期末试卷, 完全改变了学生不在意平时学习、全看考试一张卷的弊端。旅游俄语课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是将教学过程与项目 (俄语导游员各项工作) 充分地融为一体,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选择相应的岗位任务、扮演角色, 学习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发扬了个性, 也为学生未来就职于导游员这个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导游员工作流程贯穿教学始终, 使学生贴近工作岗位第一线, 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掌握最新的行业需求, 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将俄语专业语言教育融入旅游行业背景, 有利于专业教育与市场行业运作的衔接, 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

总之, 我们在旅游俄语课程中实行项目化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通过解决导游员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增强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旅游俄语课程项目化教学这种模式可推广, 有实际应用价值。但我们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 如:部分学生难以保证学习的自觉性、基础较差学生有兴趣但学习困难、学生无法兼顾多门课程的项目、课程课时不够用、教材不完全配套等, 这都需要通过项目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加以解决, 更期待同行的关心和帮助, 共同提高项目化教学水平, 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实用人才。

摘要: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大型改革运动, 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高职人才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关键因素是培养独具特色的项目型人才。其培养要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实现, 即在具备一定的保障条件下, 通过项目化教学手段培养具有良好动手能力的人才, 达到比传统课程教学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构思,特点,突出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7.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 2007, 3 (下) .

[3]汤晓, 朱建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探索[J].考试周刊, 2008, 31.

上一篇:速写练习教案下一篇:企业培训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