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中考试作文题目

2024-04-10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题目(精选10篇)

篇1:初二期中考试作文题目

初二上语文期中、期末考试作文复习题目

1、饭菜香,酸甜苦辣咸,每一种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都令人难以忘怀。面对高山流水,大漠孤烟,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人间真情,转折之处,书籍满架,光荣与失意,追求与沮丧„„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值得我们咀嚼回想。请以“味”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2、父爱如山,这种爱深沉而坚韧,也许很少轻意的表露,但只要用心的品味就会在言语间发现爱的存在;母爱如水,这种爱温暖而绵长,虽然时时存在于周围,但每一次感受却又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那么,让我们从生活中发现,感受着亲情的细节„„

请以“亲情的细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50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也许你曾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请相信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美好的日子正在前方等待着你。

请以“从此,我不再——”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5、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一天天的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成长中有欢乐,有泪水,有幸福,有无奈,有坎坷,有教训„„请以“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6、游历书海,你会结识许多令你折服的名人志士;观赏影视,你会看到许多让你欣赏的英雄豪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欣赏之处。

请补充题目“我欣赏_______”,并充分思考和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7、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

请以“期待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8、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间屋就有生气;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有了生机;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了情趣。一句美丽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谎言是一朵花„„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9、,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10、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作文。

11、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等待。等待亲人的归来,等待朋友的问候,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赞许的目光,等待假期的来临,等待2010世博会的召开,等待宝岛台湾的回归„„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希望,等待是一种无奈,等待也是„„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2、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挺胸冲刺的瞬间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奇迹;印度洋海啸在巨澜突进的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老师在课堂上微笑的瞬间鼓起了你举手的勇气;妈妈在床前抚摸的瞬间让你进入了幸福的梦乡„„瞬间,展示的是结果的辉煌,隐藏的是过程的艰辛;显现的是力量的迸发,蕴含的是情感的积聚。瞬间创造历史,瞬间凝聚永恒。善于捕捉和感悟生活的瞬间,人生才会变得丰富而精彩。请以“ 的瞬间”或”瞬间的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②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13.请你以“,我成长中的一座桥”为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爱”“赞美”“挫折”等。⑵用你最擅长的文体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⑶不少于600字。

14、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文体不限。② 字数不少于600 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 行)。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5、我们每个人都是百花园中一朵独一无二的小花,有着自己的颜色、形状和芳香,有着属于自己成长的一片天空。请以“属于自己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16、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室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需出现,可用虚拟名称替代。

17、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赏析好作文的标准:五“新”:

1、题目新颖

2、构思新颖

3、立意新颖

4、选材新颖

5、语言新颖

篇2:初二期中考试作文题目

一、小作文: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班级将要举办“海淀名片我设计”的主题班会,你准备选择什么作为海淀名片呢?写出来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题目二:时间过得真快,两个多月的初三生活一定让你有许多的感触,你也一定会对自己有所期待吧!那就把它们写下来,作为给自己初中生活最后一段里程的寄语,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大作文: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五台山的白杨》第④段写到:“打开,才能够张眼看天地大美;打开,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是啊,打开,能让自己看到别样的世界,体会温厚的人情,获得灵动的创意,领悟深刻的道理。其实,打开,也能让他人了解你的品性,发现你的才华,助你实现心愿„,„请以“打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张开想象的双翼,驰骋于广阔的大千世界,你想拥有一杨与谁的约会呢?一株植物,一片云朵?抑或是你顶礼膜拜的英雄,还是心目中未来的自己?„„在这场特殊的约会中,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请发挥想象,将“我和„„的约会”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师大实验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感谢您(你)在我身边

题目二: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市,具有许多能代表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如故宫、四合院,又如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再如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生事物。这些新旧事物都 值得我们为北京点赞。请以“我为北京点赞”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作文纸上,写成一篇记叙文。字数在600-900之间。

2、内容具体,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或场面描写或景物描写。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师大附中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我为_____点赞

题目二:阅读下面文字,发挥想象,将其扩写成一篇故事。自拟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字数在600-800之间。

3.选题目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选题目二,请自拟题目。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八中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河西走廊的月亮》一文,作者记叙了途经河西走廊的那晚看到月亮的一段经历,由月及人,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会有曾经触及心底的瞬间、或者是难以忘怀的某人某事„„请以《我记忆中的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陈涉世家》《隆中对》,这两篇文章都是人物传记的节选,八年级(下)我们还阅读了《名人传》,相信同学们对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尝试为名著中的某个人物立传,题目自拟。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2、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六一分校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作文:按要求写作。(40分)《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生活有时是需要改变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广泛的兴趣爱好改变单调的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用富有创意的灵感打破僵化的思维;有时,我们能够用温暖的笑容改变疏离的人际关系;有时,我们能够用自身的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请以“用_____去改变”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

2、字数在600-800之间,卷面不可以使用涂改带或涂改液。

3、文章中不能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三十五中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题目一: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颗善感的心;有人说,生活中处处有爱,缺少的是一颗善于体会的心„„请以“_____就在身边”为题作文。

题目二:在想象的世界里,后羿具有射日的神力,孙悟空能七十二变,超人能在天地间自由飞翔„„假如有一天,你也拥有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你的生活将会怎样呢?请以“奇妙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所选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目一,须将题目补充宪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西城外国语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作文:按要求写作。(40分)《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目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而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逊有礼、诚实守信、宽容大度、见义勇为、节俭持家、敬业尽责、扶危济困、吃苦耐劳„„其实,在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着一些感人的美德故事,请你结合自身经历,以“传统美德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陈经纶中学初三期中作文题目

一、小作文: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论语》对“礼”有如下的阐述“礼之用,和为贵”“恭近于礼,远耻辱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班级准备开展“做知书达礼的中学生”主题班会,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礼仪规范的意义,该你发言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或《论语》中相关语录,阐述对“礼”的态度和认识,你会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

题目二:诗歌作为文学瑰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请你从以下诗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作家的相关经历,发挥合理想象,将其扩写成一段小短文。(1)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李清照(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0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大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30分)

题目一:《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一文介绍了对废旧衣物的处理方式,假如你是一件旧衣物,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命运,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发挥想象,以“一件旧衣服的奇遇记”为题,以第一人称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面对错误,泰戈尔却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意昧深长且发人深省的话。向世人揭示出“错误”有时也有不菲的价值。请以“错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

1、请将作文的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戴师生姓名。

北京作文命题常见的形式:

1、体现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创意、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词,是历年中考考试的特点。

此次期中考试,海淀区的大作文“我和„„的约会”、北师大附中以辛弃疾的诗为主干,扩写一篇古诗,无一不是对于想象力有大要求。

2、重视设置生活情境

设置生活情境这一类作文,要求学生不仅仅是死读书,还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种形式的作文近年来备受青睐,既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又让考生有充分的想象力空间,可以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不排除中考会出这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平时不擅长这类写作方式的考生在中考前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练习。

3、传统文化成中考作文新宠

就从此次的期中考试作文来看,有的是根据诗词扩写古诗,有的是以古文为依据记叙文,如《论语》中相关语录,阐述对“礼”的态度和认识、根据《名人传》尝试为名著中的某个人物立传等等„„

均要求要有丰富的阅读量,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考察也越来越多。

不过考察传统文化,除了诗词、古文以外,传统的节日节气等等,考生都需要关注,说不定就会考到。

如何提高作文写作技巧?

1、要有好记性也要有“烂笔头”

建议学生可以根据往年中考、一模二模的作文,总结分析中考作文的几大题型,适当的背一些范文,在背的同时,一定要常写,常练笔,中考的时候说不定可以信手拈来。

篇3:初二期中考试作文题目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权威;价值澄清;价值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8-0017-03

自有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题目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头戏。作文作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体,折射出道德观和教育观的变迁。历经数十年,纵观高考作文题目,无不承担着选拔人才与体现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作用。教育在发展,而作为教育思想与价值观浓缩体的作文恰好折射出了教育者的目的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文题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政治与经济的变革,也反映出了道德与文化的发展。对作文题目发展过程的反思是必须的,从反思中重生也是唯一的。

一、从高考作文题目的发展历程解读高考价值观的变革

让我们回顾一下60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迁:从1951年第一道高考作文题《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的工作》到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文革前的作文题大都以政治话题为中心;从1979年《第二次考试》到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作文题大多以环境为中心;从1990年《玫瑰花有刺》到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题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心;从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现在,作文题多以开发与创新为中心。可见,作文试题正在一步步与生活结合,与学生的道德发展结合,向着一个更加合理、包容、和谐的方向靠拢。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权有不同的目标、教育者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折射在高考作文题目上,大体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1.价值观“权威”预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保证政治稳定是国家头等大事。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教育的变革都要以政治为中心,为政治服务,确保政治局势的稳定。作为一种工具,作文题目难以避免地会体现这种社会价值倾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教师成为了学生价值观的“权威”,学生只能在既定的价值观范围内作陈述。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解读题目所想要说出的道理,也就是借用学生的嘴说出权威者的意愿。例如:1978年的高考作文《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是一个政治立场鲜明的题目。当时,刚刚经历了拨乱反正的中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政府的头等大事。考生如果没有在这个范围内作答,就会被视为跑题。限于这个既定的范围,考生就不能想到:速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或者是一个世界共同问题等等。这种基于价值观“权威”预设的主观试题,除了能选拔迎合国家政策的解读者外,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与社会价值判定的评价功能也就所剩无几了。

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一味批判这种以价值观“权威”预设为中心的高考作文命题是不合理的,要消除“权威”也是不可能的。主张价值多元的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把教师当作课堂的“煽动家”,反对“教师权威”,主张“价值无涉”。他宣称,生活没有先知的时代,对先知的等待将进入永恒的黑夜。但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以“先知”的姿态来预设某种价值判断,因而是自我矛盾的。真实的教育情况告诉我们,任何价值观教育本身都依赖于一个前提预设,即雅斯贝尔斯所言的“对权威的信仰”。“对权威的信仰是教育的唯一来源和教育的实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页),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正是这种对权威的崇拜与信仰才使得个体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习得了文化与历史传承下来的精髓,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因此,价值观教育的“权威”预设阶段是道德教育的必经之路,辨证地看待“权威”,不迷信权威才是明智之举。高考作文题目的改革之路也是从“权威”出发,但是这种价值观与道德教育思维的历史传递会使“权威”在慢慢消解的同时而产生出新的价值观。

2.价值澄清与理解

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反映在高考作文题目上,就是出题者“权威”意识的淡化和价值观澄清与理解的加深。例如,1983年高考作文题《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以及随后几年对环境的关注,1989年对高考填报志愿问题的关注,就反映了出题者对除了政治和经济发展之外的现实生活的关注,尤其是90年代以后对个体价值发展问题的关注。此外,关注方式的变化也很显著,考题以故事比拟居多,但其中也掺杂着既定道德观念的论述。比如1996年的高考作文给出两幅漫画《给六指做手术》和《截错了》,要求考生必须写议论文。考生在思考、写作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点逐渐得以澄清。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价值澄清”理论是对价值观教育知识化的一种纠正。其代表人物拉斯思提出了学校价值教育过程的三阶段七步骤。第一个阶段是“选择”,包括自由的无强迫的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慎重考虑后果后的选择三步骤。如1998年作文题目《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要求为这个故事续写,这个题目有很大选择空间,考生可以从多种可能中选择。第二个阶段是“珍视”阶段,主要包括珍视自己的选择、乐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并愿与他人分享。相对于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对自己选择的价值观的原因论述。第三个是“行动”阶段,就是把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对于高考作文出题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整个德育的难点,考生可能为了取得高分而故意写出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符的价值观。

高考作文命题中体现的价值澄清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让学生自己思考的目标。其实,价值澄清理论强调的不是具体内容,而是要将其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和过程。其核心就是从生活出发,以小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不断地论证自己价值观的合理性。这种提倡反思的精神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开辟了道路。但我们还得注意到,这种价值澄清与理解是有原则的“宽容”,是在价值观权威预设下的包容,否则对个人价值观一味毫无挑剔地接受,就会使人陷入到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

3.价值反思与构建

价值反思阶段是道德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反思”不仅是对既有价值观的思考,也是对“自我”与“周围”关系的体认。这种反思是基于道德认知发展趋于成熟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是经道德情感的触发,是道德行为把握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讲求“体悟”,即体验和领悟。“体悟”既是人借以把握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重要手段,又是人获得自身认识的独特途径。“体悟”既然是对事物的生命体验和领悟,因此在价值观教育中,不能被体悟的东西是无法把握的。我们通过体悟文化传统来接续文化传统,通过体悟社会历史来融入社

会历史,通过自我体悟来占有我们自己。(王葎:《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96页)2004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目《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就充分反映出对生活的反思与体悟。又如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回到原点》就颇具哲学意味,开放的思路能让考生自由发挥。价值反思过后,个体就会对某种价值观产生认同,这种“价值认同”的构建是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体系在事实上的承认与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直接、一致性感受,它同时具有转化为价值行为的趋势与取向。

高考作文题目的改革体现了考试与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每年对高考作文题目的热议更是大众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高考作文是高考中最大比重的主观试题,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标准的评价体系,就像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个体的差异性表现一样,没有是非与对错。但是,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高考的公平性是第一位的;在注重了公平性后,其价值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社会在发展,各种各样思想的植入,已经对教育和考试的价值观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这个寻求个性、崇尚标新立异的社会,各种思想冲突都会发生。高考作文题目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价值取向的变化,即可见一斑。

二、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发展水平

高考主观性试题最根本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以及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如果题目一味寻求考生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对国家政策的高度赞扬,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如果出题人在出题时就已经预设了答案,那么,这样的考试既看不出考生的能力,也看不出考生的真实想法。

同时,考题的立场判断也是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绊脚石。生活中有许多既定的价值观,但是这些价值观是有待商榷和讨论的。考察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重点,不是看他选择了哪种立场,而是怎样去论述自己的立场。例如:2011年江苏的考题《拒绝平庸》,就帮学生选择了立场,即平庸是应该拒绝的,如果谁选择了拥抱平庸那就是跑题。还有全国卷《期待成长》等等都没有把握住考试的真谛。须知,真正的价值观发展是在“无预设前提”下寻求意义的。

2.提高作文题目的凝聚力与反射性

作文题目的凝聚力要求考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要具有一种反映问题的功能。反射性是指,题目具有深刻的生活哲学意味,能引发大众或个体的深思,甚至能改变其道德行为。因此,试题不能只为反映生活而失去其深层的涵义,例如,2011年辽宁的作文题目《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先不论有些考生不认识高晓松为何人、干何事,就从生活的凝聚力出发,这个题目显然使学生一头雾水,谈高晓松酒驾事件还不如谈药家鑫事件有意义。实现对文化与历史的高度浓缩与提取,是命题者的职责与能力所在,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懂得教育的规律,才会懂得作文题目的价值观意义所在以及如何合理呈现这种意义。

3.兼顾作文命题的价值观教育与选拔功能

高能力的人,可能是低品质,也可能是高品质;而低能力的人,可能是高品质,也可能是低品质。新时期的考试制度要做到既能反映价值观教育,又能选拔人才是很困难的。但是要解决高考作文命题“没内涵、偏难怪、说大话、没新意”的尴尬,就必须努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注重对个体“价值意识”的培养,这既是人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也是人对于共同需要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一种“共同精神”。高考作文要想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就必须准确把握这样的辨证关系:题目既具有价值观教育意义又有难度设置,而难度的设置要有利于引发考生价值观的反思与构建。

篇4:初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初二作文

高高的泰山,是谁立誓攀登?寂静夜晚,是谁共赏美景?南山的豆田,是谁放弃了功名?西湖亭心,是谁在思忆故国?天下为公,又是谁心中的向往?这些,语文告诉了我们,历史告诉了我们,语文记下了历史。

孔明的聪明才智,周瑜的心胸狭小,关羽的凛然正气,唐太宗的以人为本,孔子说的天下为公这些是语文让我们知晓。历史是一本大书,但它是由语文去书写。历史是一架钢琴,但它需要语文去演奏。历史是鲜花,但它需要语文去浇灌。历史是一杯美酒,但它需要语文去品尝。语文用它的笔墨在历史上写出了乱世的残酷纷争与天下的人性。

篇5: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小时候,总喜欢跟在父亲旁边踩影子那时的我,只知道无影相随,光和影子是同时出现的,现在我长大了也似乎明白了光影不仅相随,阳光也是影子的依靠,保护影子,而影子是我,阳光是父亲。

前几年和父亲去摘荔枝,父亲虽胖,身子却是灵活的,爬到树上,手往树枝那么一抓,“吱”的那么一声,一根粗壮的树枝就折断了,父亲让我靠边站,把树枝往下一扔,利落干脆,“把荔枝摘出来,树枝不要理。”父亲大声说着,似乎怕我听不到是的,接着便又是父亲折断树枝、扔下树枝的声音,接连不断。用来装荔枝的袋子是之前装大米的,空间很大,父亲两手一抓,两边的肩膀一边扛着一个,我和弟弟一起费力扛着一个,父亲走在前面,他的腰像弓那般弯着,那是岁月的痕迹,父亲身上扛着的不仅是荔枝,更是一个家。夕阳下,父亲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光是时而强烈时而温暖的,就像父亲是时而严厉时而慈祥的。在我犯错时父亲总是会拿着鞭子让我站好,但打我的次数却是少之又少,父亲都是批评我并带有惩罚的骂我几句,父亲是严厉,每次规定的事情只要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会遭到父亲的毒打,但这也练就了我守时的习惯。

篇6: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一般人伤害不到你,但,一般能伤到你的人,肯定是自己人。因为你对自己人没有防备之心,所自己人才能更好地伤害到你自己。你虽然不狡猾,但你不狡猾并不代表着别人不狡猾;你没有心机,但并不代表着别人没有心机。生活中这些事是常在的,比如闺蜜在你身上两肋插刀,也就是一个心机太重,一个又太单纯。比如兄弟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一般。再比如一对情侣,一个人痴情,一个人花心,痴情的总是被伤得心如死灰。

人都是会发怒,请不要依靠着一些资源就去伤害别人。在所谓害人害己,如果单纯的人发起怒那才叫真正的可怕。社会黑喑,但却不得下与社会同行。如果有人伤害了你,你大可不必还手,等到你比她强大时,你才可潇洒地给她重重一击。还可以潇洒地说:“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经历得越多看淡得就越多,只有你看淡的那一天,你才知道这些事情是有多么可笑。没有经历过,你永远都不知道是怎样的。懂得越多,看淡得越多,能放下的就越多。最重要的是知识,还要懂得做人,能做平常人不能做的,才能做人上人。

篇7: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篇8: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说着,我们便搬了起来。“搬玉米可太容易了。”我得意洋洋的对爸爸说。“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了,”爸爸说,“过一会你就感受到了。”我想:搬玉米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叠。我干得更欢了,可是不久后爸爸的话就灵验了。

办了七八次之后,我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搬玉米,怎么、这、这么累呀!”我放下玉米,坐在地上气喘吁吁。“才搬了这么几次就累呀,你刚才不是还说搬玉米容易么。”爸爸开玩笑说。“才不是呢,我就是休息一小会,还搬呢!”我说,“这也不是我的性格呀!”我又继续搬了起来。

可是,玉米也和我作对,我刚要把玉米放在地上,无意间脚下踩到了一个玉米,玉米向前一滚,我的身子也晃了起来,一下子摔在了地上。“呜——呜——”我疼得直哭。爸爸急忙跑来,说:“没事吧,要不回屋休息吧,别搬了。”说完自己又搬了起来。

我刚要回屋,转念一想:不行,我怎么能放弃呢,放弃就等于我被困难打败了!

我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土,继续搬玉米。

“耶!终于搬完了!”我欢呼雀跃。

这次,我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战胜了困难,同时也战胜了自己。我以后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懈,我认为:胜利者永远属于不会不会放弃的人!

篇9: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那些在成长路上赔伴我的人呐,现在去了什么地方,曾经我熟悉的人呐,又是什么模样。难免埋怨时光匆匆,让我遗失了美好,错过了你们,却收获了成长。

我错过的人们,我总想道句抱歉,怪我太迷茫,遗忘了你们的脸庞。但无法抹去的,是你们温柔的话语,真诚的提醒。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却感激你对我的帮助,也不清楚你的资料,感激你的善意提醒。原来,我们只是陌生人,却因为你的帮助而有了交集。虽然,结果仍是错够,但我相信,若有缘,定会再见。

还年少的朋友吗,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我已经错过了太多太多的人。就算是后悔,那些已经错过的,也回不来了;那些被我伤害的,也不知去哪里哭泣了。终究还是我伤了你。

人生中,总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有些错过,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一声,就是那么匆促。就是因为匆匆,所以才更珍惜。有些人啊,是会随着时光走的。如果不能到最后,那么就珍惜曾经的拥有。这些陪我走过岁月的人,我不会再错过了。

年轻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扉。而长大后,成熟的偶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

篇10: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细细回想,似乎总是你在帮助我;而我,又为你做了什么?小学时的我,特别喜欢写东西,写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而有一天,这些故事被老师看到了。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你却在无意中知道了。按照一般的套路,无非是老师很生气,朋友劝劝自己吧。若是我,也一定会当面劝你。

你不是。你在下课后匆忙写了封信给我——当时我们极喜欢写信这种原始的方式。你嘱咐我说,一定要回家之后再看。我依了。可这一看,却吓出了一身冷汗。你的信,用的是随意撕下的纸,字是凌乱的。这一切表明了你当时的焦急。但在学校时,你一如往常地和我一起看书、欢笑。一下,我还没明白。看完信后,终于知道你的用意。

信的末尾,你写着:一切都会过去,别紧张。在学校的若无其事,是为了让我没有心理负担。而你心中又有多焦急。你为我承担了这心理上负担。第二天,你跑来问我信看了没有,我笑着告诉你,看了。然后,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谢谢你啊。

现在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了,但你常与我联系,这却使我更为内疚:你学会了打网球,说要教我;你学会了做Flash,说要教我;你学会了……

我很惭愧,似乎永远帮不上你什么。你告诉我:这样的话,你就当我是我徒弟好了。于是,我心安理得地做着你的好友兼“徒弟”,学会了好多东西。

我们是朋友,永远不变。

上一篇:数学学科节的学生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南山吾亦爱吾庐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