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统计学

2024-05-04

本科专业统计学(通用6篇)

篇1:本科专业统计学

统计学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统计学(代码071601)属于理学大类,统计学类。

统计学专业分为三个大的专业方向:数据统计方向、经济统计方向和生物统计方向。数理统计方向和经济统计方向的差距并还是很大,数理统计主要是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经济统计则是提供科学地调查、搜集经济信息,以及描述、分析经济数据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预测、监督的一门科学。而应用统计学主要是调查、收集观察对象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描述统计等技术,分析观察对象的特征,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行预测、监督,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

通过统计学专业的学习,你可以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统计学的前沿理论,还可以掌握科学调查、科学研究的思路,也将学到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技术。学习统计学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并且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工作需要借助各种统计分析软件完成。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力学基础理论及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力学应用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就业方向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门(统计局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各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工业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

课程设置

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数学实验,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与泛函、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调查,随机过程,多元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及统计软件、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金融数学,证券投资的统计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分析与软件设计。

学习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方法、资料的处理归纳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教学方法为在一般性面授基础上,辅以各种类型的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如要围绕一个课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处理。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相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开设院校

篇2:本科专业统计学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统计学系 作者:统计

专业基础课模块

1、概率论

课程名称:概率论 课程代码:3073406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30754001)、高等数学(Ⅱ)(30764002)

学时:3 学分:3

内容简介:概率论是一入门课程,是继续学习数理统计、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以及与概率理论相关的课程的基础,也是分析经济现象、探索经济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数学工具。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在经济工作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用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茆诗松、周纪芗 参考书目:

2、描述统计学

课程名称:描述统计学 课程代码:31134020

先修课程:概率论(30734060)、西方经济学(Ⅱ)(31234002)

学时:3

学分:3

内容简介:现代统计学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关于如何对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技术。主要包括:确定所要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计量层次、设计用来说明现象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搜集和整理数据、计算统计指标等。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

使用教材:《统计学》,赵乐东、刘定平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书目:

3、计量经济学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课程代码:31234201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数理统计学(51154002)

学时:3

学分:3

内容简介:本课程利用统计推断的技术把经济理论与实际测算衔接起来,基本内容是现行回归模型的建立、估计、检验和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数量分析的能力为经济预测,经济理论的证实或证伪、政策检验服务。

使用教材:《计量经济学》,张许颖,郑州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4、数理统计学

课程名称:数理统计学 课程代码:51154002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概率论(30734060)

学时:5

学分:5

内容简介: 数理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它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利用抽样分布通过对样本的推断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它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估计问题,如对总体位置参数和尺度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二是检验问题,即依据小概率原理对总体的某种认识(如总体均值、方差或分布)进行判断。这些内容在抽样分布、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区间估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使用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书目:

5、抽样理论与方法

课程名称:抽样理论与方法 课程代码:51134009

先修课程:概率论(30734060)、数理统计学(51154002)

学时:3

学分:3

内容简介:抽样调查是统计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本课程介绍了抽样调查各种概念和抽样方法的统计思想,使学生能系统正确地掌握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掌握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能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项目进行抽样设计和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并通过基本训练有进一学习文献和扩大知识面的能力。使用教材:《抽样技术》,金勇进、蒋妍、李序颖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①《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冯士雍、倪加勋、邹国华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

6、市场调查与分析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分析 课程代码:51124122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概率论(30734060)、数理统计学(51154002)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市场调查是获取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营销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调查的基本问题,包括市场调查的意义、使用范围、基本步骤;介绍如何进行设计调查方案,市场调查的各种组织方法,抽样设计和问卷设计,调查的实施;调查资料的整理与数据资料的显示,包括常用办公软件及其它统计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调查结果的各种报告形式。本课程将结合教学内容不定期地参与部分社会市场调查实务。

使用教材:《市场调查与分析》,柯惠新、丁立宏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书目:

7、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代码:51144007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数理统计学(51154002)

学时:3

学分:3

内容简介: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内容十分丰富,应用性极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处理多维数据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并日益显示出无比的魅力。本课程结合统计分析软件(SPSS、Excel),介绍多元正态分布、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和协差阵的假设检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等主要内容。

使用教材:《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晓群 参考书目:

①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②Richard A.Johnson,Dean W.Wichern著,陆璇,葛余博,赵衡秀,叶俊译.《实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③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国民经济统计学

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 课程代码:51144006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Ⅱ)(31234002)、描述统计学(31134020)

学时:4

学分:4

内容简介: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以国民经济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的宏观方法论性质的社会科学。是统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由国民经济的资源统计、总量统计、过程统计、动态统计、结构统计、关系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组成。

使用教材:《国民经济统计学》教材,主编:邱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参考书目:①《经济统计学》,佟哲辉,中国统计出版社

9、证券投资统计分析

课程名称:证券投资统计分析 课程代码:51124021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货币银行学(30534009)、数理统计学(51154002)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了证券投资领域中如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几点:统计调查方法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统计整理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统计指标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统计指数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使用教材:《证券投资分析》,李冻菊,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0、投入产出分析

课程名称:投入产出分析 课程代码:51124011

先修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51144006)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投入产出法”是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高等数学和专用分析软件,综合考察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间数量依存关系的方法。利用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可进行经济分析(研究产业关联、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确定、产业比例关系分析等)、政策模拟(价格政策模拟、工资政策模拟、税收政策模拟、大型建设项目评估等)及经济预测等应用性研究。

使用教材:《投入产出法》胡国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

11、时间序列分析

课程名称:时间序列分析 课程代码:51134018

先修课程:计量经济学(31234201)、数理统计学(51154002)

学时:3

学分:3

内容简介: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这是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学习如何分析时间序列的数据。时间序列指的是一组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一列有序数据。对时间序列进行观察、研究,找寻它变化发展的规律,预测它将来的走势就是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中重要的分析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模型,掌握时间序列的建模、预测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经济问题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使用教材:《时间序列分析》王振龙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2月 参考书目:

①《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王燕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②《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美)博克斯(Box,G.E.P)等著;顾岚主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9

12、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课程代码:51124070

先修课程:概率论(30734060)、数理统计学(51154002)、高等数学(Ⅰ)(30764001)、高等数学(Ⅱ)(30764002)、西方经济学(Ⅱ)(31234002)、质量管理学(61124068)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供高等院校统计专业本科生学生使用。共由八部分组成,分别叙述表征产品质量的数据的一般整理方法、产品定型后如何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抽样检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如何寻找有关产品寿命的分析方法以及叙述有关测量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使用教材:《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周纪芗、峁诗松,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

①《数理统计》,峁诗松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②《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日)铁健司著,韩福荣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③《质量管理学》,刘广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专业选修课模块

1、财务会计学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学 课程代码:60924026 先修课程:会计学(30944024)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开设,该课程主要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基本本内容是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按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详细说明企业会计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并说明编制企业会计报表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工、商等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及会计报表的编制。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①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陈立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社会学概论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代码:30644207 先修课程: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从人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几个角度来介绍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涉及的主要论题有:社会及其构成、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组织与管理、社区及城乡发展、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希望学生能了解人类社会的构成、社会的运行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内容,掌握人是如何实现社会化的,并能预测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使用教材:王思斌,《社会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保险学

课程名称:保险学 课程代码:60524012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30534009)财政学(30534002)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金融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和分析风险、风险管理、保险市场、保险险种、保险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理论与实务。揭示保险业本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并进而与社会经济间的互动性及其相互影响。重点研究探讨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及其作为一种现代化商业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对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各种不同作用。

使用教材:《保险学》,孙祁祥,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①《当代风险管理与保险教程》,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保险学》,张洪涛、郑功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管理学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代码:60324001 先修课程: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管理学是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学具有一般性、多学科性、历史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它为各行各业的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工作的有用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应用性科学。主要介绍管理的计划只能、组织职能、人事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等。

使用教材:《管理学》,刘汴生,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5、形式逻辑

课程名称:形式逻辑 课程代码:6062450

1先修课程: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思维的形式、规则及规律。通过学习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规律和逻辑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对于探索真理、表述和论证观点,学好其他课程,特别对于撰写毕业论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普通逻辑原理》,孙仁生等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6、财务管理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课程代码:60924060

先修课程:会计学(30944024)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企业管理实务中的应用更令人关注和重视。《财务管理学》是会计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财务管理学》教学的目的就是结合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在内容上以介绍学术界共识度较高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主,在介绍财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对各种理论和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必要的分析;对于财务理论与实践存在矛盾的,力求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使用教材:《财务管理学》,薛玉莲,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7、产业经济学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课程代码:61224021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30754001)、高等数学(Ⅱ)(30764002)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产业经济学是学生由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学习过渡中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工商管理、财政和金融等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领域中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应用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文化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随着现代先进国家经济发展而形成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产业经济学逐步为我国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所重视而加以运用。

使用教材: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①《统计思想Mind on Statistics》,(美)杰西卡 M.尤茨、罗伯特 F.赫卡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8、市场营销学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课程代码:60324009

先修课程: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市场营销学》是专业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这一课程,了解、认识市场营销,并能够对一般的营销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使用教材:《市场营销管理》,吴涛,中国发展出版社

参考书目:①《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第二版),菲利普〃科特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市场营销学》,纪宝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社会保障学

课程名称:社会保障学 课程代码:60824026

先修课程: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借助于整个社会的力量,对每一个国民一生中所遭遇的各种损失给予保障和救助,以保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各种公益性服务和津贴的制度。社会保障学就是研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医疗保健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规律。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①社会保障学,郭士征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运筹学

课程名称:运筹学 课程代码:60724067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30754001)、高等数学(Ⅱ)(30764002)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运筹学运用科学方法,尤其是数学方法,研究客观世界的各种运行系统中所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其独特之处在于为现实或未来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据以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求得系统最优运行或最优设计的方案,以帮助经济管理者科学的决策。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存储论等。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①《管理运筹学》,龙子泉,武汉大学出版社;

②《管理运筹学》,韩大卫,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2、统计思想

课程名称:统计思想 课程代码:61124211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数理统计学(51154002)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统计思想属于统计专业高年级的双语选修课,旨在帮助同学在分别弄清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的知识之后,打通各领域统计学,培养统计的高屋建瓴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好地应用统计。纵横捭阖、正逆互动、时序交叉、具象与抽象、历史与现实、勾沉与展望,跨学科探讨、中英文陈述、趣味与生动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使用教材:

参考书目:①《统计思想Mind on Statistics》,(美)杰西卡 M.尤茨、罗伯特 F.赫卡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3、农村经济统计分析

课程名称:农村经济统计分析 课程代码:61124213

先修课程:描述统计学(31134020)、数理统计学(51154002)、国民经济统计学(51144006)

学时:2

学分:2 内容简介:本课程利用农村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统计学分析问题的特有方法、结合当前有关政策及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诸如农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小康水平、农村贫困等)进行分析;对农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诸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农业产业化等)进行探讨研究;对农民问题(诸如收入、消费、投资、负担等)进行深入探析;使同学们了解“三农”问题,关心“三农”问题,研究三农问题。

使用教材:

篇3:本科专业统计学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红河学院

原标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以红河学院为例

一、引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在地级城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 找准与地方支柱产业需求的结合点, 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地方经济提供高效服务。本文旨在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结合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历一个持续的、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要面对许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至今为止招收了三届, 在办学上面临着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一系列困境, 要克服困境, 找出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经济统计人才为主, 专业定位应以地方经济社会经济统计人才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立足地方, 服务基层, 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 培养学生应用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近年来, 红河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不断尝试, 培养目标不断完善, 但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依然是课堂讲授, 实践教学缺少全真环境。

(二) 缺乏实践实训环境, 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经济统计理论知识, 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实践性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实践实训环境的支撑。

1、校内、校外实践方面。

在建设校内实验室方面,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我校的做法比较传统, 仅依靠电脑和网络软件, 仿真环境和模拟场景严重不足, 与先进院校相比, 差距较大;校外实践、实训场所较少, 实习场地的功能不全, 学生想全面深入地实习比较困难。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 大多缺少行业、企事业管理实践经验, 同时现代企事业之间的竞争, 对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企事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 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 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 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 使得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3、实践教学考评效果不理想。

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校外实习是通过深入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我校在实践教学考评方面, 考评体系不科学, 制度不严格。首先, 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 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 所上交的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其次, 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应有的激励机制, 由于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 我院专业教师人数较少, 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 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同时, 也忽视了学生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在实践教学方面, 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 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 而我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真正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经验, 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 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 师资队伍匮乏, 实践经验不足。

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以后, 不断发展新专业, 急切的增加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专业教师数量增长严重滞后, 个别高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出现二三个人支撑一个专业的现象。目前, 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就面临着这样的办学困境, 连基本的专业教师都无法保障, 更谈不上保障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在现有教师中, 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 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师资的匮乏是制约当前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瓶颈。

(四) 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推动校企互动发展的措施力度不够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都设在地级市, 办学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就我校而言, 服务地方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在校企合作项目上, 仅仅满足于跟企业合作办学, 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培训上, 没有形成办好应用型专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此外,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存在政策上的诸多障碍。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一) 准确定位经济统计专业办学目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应用型为导向, 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突出实践能力训练。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又懂统计方法, 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统计人才, 其毕业生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人才, 应当既能胜任企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 又能从事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从我校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上, 专业设置要考虑到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特点, 还需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 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 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 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应立足“边疆、民族、地方性”, 学校要紧扣“地方性”的要求, 把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内嵌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 面向的服务范围是以地方区域经济为主, 同时辐射周边, 乃至全国, 服务层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设置课程体系要全面考量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市场取向, 专业方向课程的具体设置可以依据专业方向的实际要求来进行选择。

(二) 深化经济统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彰显专业特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实践教学, 有效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增加就业砝码, 增强就业能力, 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统计学专业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彰显专业特色。现以红河学院经济统计专业为例, 研究如何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是句空话, 实践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 是我校经济统计专业能否真正办出特色的关键之一。因此, 要多途径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尽可能缩短毕业生毕业后的适应期。首先, 积极与学校争取资金, 筹建各种模拟实验室;其次, 积极与社会相关培训机构合作, 建立合作培训关系;最后, 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洽谈,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2、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经济统计应用型人才。要提高我校实践教学质量需要做到:一是要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和熟悉经济统计实务操作, 可考虑分批次让教师带薪去企业锻炼的形式, 增强教师自身的统计实务处理技能, 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 提高我校教师统计实践水平, 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三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 提高年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四是聘请公司、企事业、地方统计部门等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重视实践成果考评。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 又要有质的考核。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 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 还可以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 代替相关课程, 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 全面考核实践教学成果。

4、充分恰当的利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济统计专业毕业生要学会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如核算的方法、指数的方法、统计预测法、经济计量方法等,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 强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 以我国经济运行真实数据编写案例, 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 积极开展统计实验, 将理论方法的教学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 因地制宜, 建立实习基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积极参与国家的人口、农业、经济普查, 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 培育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校要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以培养为主, 以引进为辅,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教师教学队伍。从目前我校来看, 师资普遍比较年轻, 教师基本上是出了校门进校门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研究生, 这种关门教学, 很难适应培养有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存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 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参加实际锻炼, 不断增强实践经验, 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专、兼结合的开放性的师资市场, 有目的的从企业和实际工作部门选择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 建设一支既是教授又是实践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专业学者请进学校, 请进课堂, 给师生作讲座, 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 发挥经济统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功能, 做好产学研结合。

我校培养经济统计专业人才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 所以在学科专业的设置方面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 尤其是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 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才能办出特色。一个好的教师, 不仅教学要做好, 而且科研也要做好, 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要切实改变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脱钩的现状。我校要利用自身的优势, 与地方企事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地方统计部门等联合, 实现共赢。企事业由于有了高校的技术支持, 在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等方面为企事业提供便利;而我校的教师,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 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或者实习实训等提前接触企业, 缩短了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这一切将对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及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

四、结语

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培养方向, 可以与企业、证劵、银行、保险、地方统计部门等行业联合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以市场为导向, 整合培养制度, 促进经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通过与产业结合, 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以此来达到真正培养市场需求的统计人才。我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办学功能向应用型发展:第一, 确立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共同发展的理念, 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校发展的资源不足等问题;第二, 以应用研究为方向, 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服务关系,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和智力支持;第三, 继续发挥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群建设的优势, 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陈相成.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J].统计研究, 2008.5.

[2]曾五一, 肖红叶, 庞浩, 朱建平等.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 2010.2.

篇4:本科专业统计学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统计学 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11年3月22日将作为二级学科统计学提升为“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1]。新的专业目录分类将分散在各个学科下面的统计学集中起来,将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而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卫生统计、金融统计、应用统计等作为二级学科进行建设[2]。此改革之后,各高校纷纷开设和发展统计专业,许多地方性二本院校也卷入了这股浪潮之中。

据我们对近两年的应用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看,统计专业的应用主要面向中大型城市的中大型企业,当地区域和地方企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甚少,或者说当地区域和地方企业对统计人才的运用仅仅是初步的、最基本的,也就说统计人员在当地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上的作用未发挥出来,然而中大型企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又达不到,继而形成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旦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必将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从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发展[3]。

那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既突出应用又着眼点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继而实现地方院校和中心城市重点高校的错位发展,保证人才的出口和入口,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统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地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

(一)口径窄。主要指培养的学生就业口径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的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但近几年,随着统计的发展,统计学的应用已不再单一地面向机关事业单位,来自企业的统计专业人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一些新型行业部门给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尤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地被需求和重视。我们急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二)单一化。指课程设置单一和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设置单一主要指专业拓展课程方向单一。统计是一门工具,服务于各行各业,统计的应用必定要求了解一定领域的知识背景。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不管什么课程统一闭卷考核,导致学生考前一个个死记硬背,把统计学当成纯文科来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考前压力,而且根本实现不了课程教学目标。

(三)理论型。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现有的统计师资队伍和实验室条件限制,人才培养依然是注重理论,忽略实践。一来,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地方高校师资队伍本就比不上中心城市的高校,教师多缺乏实践技能,又由于地方高校经费紧张,教师的进一步进修和提高受到限制。二来,地方高校的经费紧张必然导致实践教学条件的匮乏。基于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难免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四)知识陈旧。近几年随着统计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和数据科学的到来,市场对统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地方高校统计专业教师结构老化,学习和进修受到一定限制,统计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大多未能赶上市场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走上正轨、稳步向前;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正确指导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学生的就业才有保障。

社会需求决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继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专业设置的基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为指导方针培养统计学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务必符合市场的需要,既要在某一方面具有宽厚的应用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各种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技术,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保证学生的就业。

(二)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设置。统计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应用服务于各行各业。我们的课程设置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作为首要目标,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最终导向。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统计学专业人才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统计专业的职业方向划分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即专业拓展课的设置应该多元化。如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拓展课程:金融统计方向、社会统计方向、商务统计方向、管理统计方向等。金融统计方向可设置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货币银行学、保险理论与务实等课程,社会统计方向可设置统计案例分析、描述性统计等课程。

(三)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4]。应用统计学作为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务必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务必向实践教学倾斜,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专业实践协同、课程实践教学与课外团学活动联动。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实践项目,确立实践课程,建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精减验证性实践,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实践。最终形成“四年满打算,四年不间断”梯度式逐渐提升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践到提升实践再到关联课程综合实践,从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到社会调查再到校企合作的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周开展各种学科竞赛、专业资格培训、创新创业训练、职场招聘模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和就业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在引进人才方面本就具有一定劣势,因此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在待遇和福利上应该给予更多优惠政策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对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进修机会,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读硕、读博、学着访问;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既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校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接轨,又能帮助教师形成科研项目,实现生产、科研与教学一体化;引进企业中的优秀统计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或是请他们做讲座。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主动更新知识和观念,由理论型教师向实践型教师转化,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4-6.

[2]罗良清、郭露.新专业目录下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3(5):29-32.

[3]祝长华.地方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92-96.

篇5:会计学专业本科介绍

一、专业介绍

会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本专业突出工科高校会计学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旨在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日常教学兼顾基础和核心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实际,进行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模拟实习、计算机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础。同时课堂教学注重与各类资格考试接轨,方便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能在金融行业、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学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能独立进行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具有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有关财务、会计业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专业所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具有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六、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经济学

七、主要课程

篇6:会计学本科专业论文

对会计核算的财务分析而言,如何用各项指标去评估和分析一个企业的状况是其本质所在。期间,统计学这一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为财会人员提供方便,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下面以财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因素分析法为例,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的因素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应用相对比较数学化、比较抽象化的方法,在某一经济因素(当然并不仅仅局限经济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一经济指标进行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的考察,笔者认为,此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先是要确定本企业在这次研究中需要分析评估的指标,然后再根据刚刚所确定的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的方向和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计算出相关结果即可。

因素分析法作为现在统计学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企业会计的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更是非常普遍。在会计财务分析中,我们需要将统计学中,较为优秀的、领先的方法予以具体化、实用化,使之与现代会计中无法解决的、比较复杂难以处理的问题相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真正体现会计学与统计学两者相互联系的优越感与时代感。当然,统计学中除因素分析法外还有许多与会计学相联系的方法,比如平均数法,相对数法,长期趋势分析法等等,它们都是应用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现有数据进行分析,所以数据的真实性、高精确度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而会计学中的财务方面恰好以提供真实的、可靠的数据为基本前提。由此可以知道,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广泛的、实用的工具,在与会计学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的时候,两者都将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个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因素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二、在财务管理方面,探究相关的会计和统计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这两门应用型的学科也得以不断丰富壮大,并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现代的财务管理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对一些企业的投资、融资、现金流量、资产及利润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统计学也在飞速发展,不仅在企业的现金流的数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其他方面分析时也起到了经营管理的作用。如今,统计的方法在财务管理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也愈来愈地被应用其中。苛刻的条件必然就有严格的要求,对财管知识的了然于心,仅仅只是第一步,必须能运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对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加工和提炼,以达到高效的标准。

例如,在某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存货的发出会计处理,其采用的移动平均法、算术平均数法,究其本质而言,这几种方法都是源于统计中平均数的概念,在成本会计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一企业的经济状况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其次,对于管理会计中,庞大的财务数据,应用统计学的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知识与方法,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出谋划策,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光明的蓝图,从而为企业日后的经营规划奠定基础。

三、在金融预测方面,探讨相关的会计和统计

当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谓之快,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如果想在竞争日益残酷的现状下得以生存,必然要转变一些传统的经营理念,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因此,公司的金融方面的预测尤为重要。财务预测,既是对公司自身的、未来的财务状况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又是对公司所处的这整个活力市场进行预测。在一个公司的内部,财务人员往往要根据本公司现有的历史数据,充分结合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在这期间必然要用到统计学的许多方法,两者加以整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财务预测的标准,进而使企业内部资源更好地调配,使企业走出低谷,迈向成功。

统计学中的大多数方法和理念都可以在财务预测中得以体现。如单变量分析、风险指数模型,多个判别分析,条件概率模型等,这些古典的统计学思维,不得不说大大推动了财政预测的交易速度。就以大家较为熟悉的条件概率模型为例,来简单地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条件概率模型的本质:它们都建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概率函数的基础上,往往比较常用的是最大似然法。一般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参数满足两组之间的协方差多元正态分布。这样在同等条件下,比财政预测的较为简单直白的线性模型分析,具有较宽范围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财务分析,统计方法的应用,这是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合,也在某一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率。没有统计方法的渗透,任何财务分析的结果都将是苍白无力,难以使人信服的。

四、结语

总之,会计和统计是两个难以相互割离的话题学科。人们常说,会计中有统计,统计中也有会计,这话一点不假。从最近这几年来看,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会计学与统计学的飞速发展,两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日益密切,无论是统计学在上面所探究的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这几个与其结合相对较多的方面,还是在企业信息化要求下统计学的应用,都彰显了会计学与统计学相互渗透与融合的特点。

上一篇:文艺小清新短句下一篇:科一模拟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