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本科

2024-05-02

中药专业本科(精选六篇)

中药专业本科 篇1

1 实验准备

实验开始前两周,我们接到实验任务,通过查阅药典和相关文献,制定了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方案后开展实验;最后结合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分析实验结果,以科研论文的形式递交实验论文。

1.1 文献查阅及方案确定

本组成员共有4人,两人查阅药典及相关文献资料。目前山楂叶的研究较为完善,文献量较多,我们以山楂叶、总黄酮、制备和含量测定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搜索范围包括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精选文献作为参考[3,4,5,6,7,8,9,10,11,12];交流讨论后,初步拟定实验方案,与老师讨论相关细节,对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所用溶剂等问题进行细化,使实验方案成为可操作的流程指导。

实验选择渗漉法、超声法为提取方法,选择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为分离方法,利用两种提取方法和两种分离方法,得到四组产品(甲组:渗漉法-萃取法;乙组:渗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丙组:超声法-萃取法;丁组:超声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最后以药典规定检测山楂叶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四组产品进行含量测定。

1.2 流程安排

整个实验分为四组、三个部分,共分三次完成,实验流程如图1。

2 实验内容

2.1 材料与仪器

材料:山楂叶;芦丁对照品;石油醚;乙酸乙酯;蒸馏水;型大孔吸附树脂(HP-20);工业乙醇;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氢氧化钠试液。

仪器:电子天平(JY220);万分之一天平(AL104);超声仪(HK6200);渗漉筒;烧杯;锥形瓶(1000 m L);圆底烧瓶(500 m L,1000 m L);烧杯(500 m L);玻璃棒;分液漏斗(250 m L);旋蒸仪(NE6000-2);载玻片;紫外分光光度计(Spectrumlab752Pro);50 m L容量瓶;100 m L容量瓶。

2.2 实验操作

2.2.1 提取

渗漉法:取山楂叶适量,粉碎成粗粉,称取山楂叶粗粉40 g,加入少量乙醇浸润,装入渗漉筒,加入工业乙醇400 m L,浸泡3 h后,开始渗漉,渗漉速度为5 m L/min,收集全部渗漉液,浓缩至约40 m L,分为甲、乙两组,各约20 m L。

超声法:取山楂叶适量,粉碎成粗粉,称取山楂叶粗粉40 g,放入具塞的1000 m L锥形瓶中,加入工业乙醇400 m L,60℃超声提取50 min,过滤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约40 m L,分为丙、丁两组,各约20 m L。

2.2.2 精制

萃取法:甲、丙两组浓缩液中分别加入蒸馏水50 m L稀释,加入石油醚40 m L,萃取,静置分层后,分液,弃去石油醚层。水层中加入乙酸乙酯100 m L,共分三次加入,萃取,静置分层后,分液,合并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得到黄褐色粉末,甲组得0.64 g,丙组得0.84 g。

树脂法:取大孔吸附树脂200 m L,平均分为两份,分别装柱。乙、丁两组浓缩液分别上样后,先用700 m L蒸馏水洗脱,弃去洗脱液;然后用500 m L 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500 m L 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到黄褐色粉末,乙组得0.27 g,丁组得0.42 g。

2.2.3 含量测定

2.2.3. 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1 mg,置100 m L量瓶中,加乙醇适量,超声处理溶解,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 m L,置50 m 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2.2.3.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 m L、2 m L、3 m L、4 m L、5 m L、6 m L,分别置25 m L量瓶中,各加水至6 m L,加5%亚硝酸钠溶液1 m L,摇匀,静置6 min,加10%硝酸铝溶液1 m L,摇匀,静置6 min,加氢氧化钠试液10 m L,在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5 min,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Y),浓度(C)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10.32X-0.018,r2=0.999

2.2.3. 3 提取物的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山楂叶提取物约0.05 g,至50 m L量瓶中,加乙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精密量取1.00 m L,置10 m L量瓶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0.4 m L,摇匀,静置6 min,加10%硝酸铝溶液0.4 m L,摇匀,静置6 min,加氢氧化钠试液4.0 m L,摇匀,静置15 min后加水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求得供试品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重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本实验比较了不同提取、分离方法所制备的四组产品的产率,结果以超声法提取、萃取法分离得到的样品产率和含量最高,经过小组讨论,可能的原因有:

(1)提取方法的影响:产率和含量比较超声法>渗漉法。渗漉提取法适合根茎类药材的提取,对于茎叶类药材的提取效果相对较差。

(2)分离方法的影响:产率和含量比较萃取法>树脂法。树脂法所得样品的产率和含量主要取决于上样量、树脂的型号、洗脱溶剂的极性和体积,由于没有对树脂分离条件进行探究,所选的实验条件对结果可能有影响。

(3)含量测定方法:本实验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山楂叶”项下收载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备的山楂叶总黄酮样品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专属性较差,不能反映其中化学成分的情况。下一步会考虑采用HPLC-MS等专属性更强的分析方法探明山楂叶总黄酮中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

(4)参数优化: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未能对提取溶剂的极性、体积等因素进行系统的探究。在之后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针对相关参数的优化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

4 结语

中药专业本科 篇2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

(试行)总则

1.1 指导思想和依据

为加强高等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宏观管理,规范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的设置,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要求》。

制定本《要求》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其他相关法规和文件。

1.2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申报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的学校必须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要求,并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的要求。1.3 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已设置和申报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必须符合国家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及医药卫生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医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预测以及可行性论证;符合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和申报程序。3 专业面向

本科中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4 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4.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从事中药生产、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专门人才。4.2 专业培养要求

本科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

4.2.1 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中药七情配伍和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常用剂量;

4.2.2 掌握中药品种鉴定、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2.3 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4.2.4 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2.5 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2.6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4.2.7 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2.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

4.2.9 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4.2.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2.11了解中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5 修业年限 4年。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6.1 主干学科

中药学、药学、中医学。6.2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分析、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学。6.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科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22周,并达到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7 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 7.1 教学基本组织和师资队伍 7.1.1 教学基本组织 各门主要课程均应设立相应的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

7.1.2 师资队伍 7.1.2.1 专任教师

开办本科中药学专业,应有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保证公共课程教学外,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组织(教研室、课程组)至少应配备专任教师3人(包括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1人);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35人,已开办中医学专业的学校中药学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不得少于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中医药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不低于60%,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不低于50%;专任教师中,外聘兼任教师不高于20%,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课程不得外聘教师,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7.1.2.2 实验技术人员

每个教学实验室应至少配备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

7.2 实践教学条件

7.2.1 实验室及教学实验设备

应按照本科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包括机能、形态、化学、炮制、制剂等方面与本专业开设课程相适应的实验室及标本室,购置必要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及标本。设备及标本总值不少于400万元,并且根据学校五年内本专业计划发展规模,生均不少于1万元。7.2.2 实习基地 应按照本科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满足本专业教学实习等环节的需要。实习基地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带教教师一般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7.3 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必须拥有门类齐全的中医药图书资料。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4万册,其中中医药类图书资料不少于2.4万册。7.4 开办经费

申报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除上述条件外,另外应投入不少于50万元的专业开办经费,用于专业建设。8 教学管理

8.1 专业教学管理机构与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学校应设立专业教学管理机构,应至少配备2名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医药知识结构的专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8.2 教学文件

中药资源学本科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篇3

关键词:中药资源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61-02

中药资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立时间不长,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品质、蕴藏量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中药资源学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已形成了完整体系,在今后的中药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保护及新资源寻找方面必将显示出独特魅力。[1]

基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成果,周荣汉教授编写了第一本《中药资源学》教材,[2]之后陆续有针对中医药院校、农业院校研究生、本、专科教材的出版。这些不同层次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尽管不尽相同,但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时都有不适宜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特点,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近年来,中药资源作为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每年均会积累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因而与其它成熟学科相比较,中药资源学具有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学科内容需要不断充实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中药资源学所有的教材内容设置上均存在不够深入、难以与新成果、新进展完全接轨等现象,很难应用于教学中。加之课时有限,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设计完成全部讲授,部分内容也没有必要在课堂讲授。如:中药资源信息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药材各论,等等。

再者,由于中药资源学是在生物学、农学、化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现代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本身理论性不强,因此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调整现有教学模式,提高中药资源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的中药领域专业型人才,是中药资源学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索的目标。

鉴于此,笔者在多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断优化、筛选教学内容,以与同行共勉。

一、中药资源学教学内容的优化

笔者在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围绕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深度和广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准确把握中药资源学作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以及中药材栽培与鉴定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和地位,注重灌输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如什么是中药资源、中药资源的分类、分布,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等等,此类内容属于相对稳定的部分,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针对中药资源近年来研究的核心内容,精选了道地药材资源,中药资源科学利用、保护、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学研究三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均不局限于教材,而是随时跟踪最新的文献资料以充实专题内容,提升理论高度,增强本学科的知识性。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我国特有的生态地理、文化背景及中医药理论等有关,道地药材及其形成机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专题除大部分教材均收载的内容之外,增加近期对道地药材的新认识和思考。如:道地药材形成的生物学基础、道地药材生物学特征、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基础。

不断扩张的中药开发与应用给中药资源保护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也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对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对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致危因素的研究以及科学的保护方法的探究是也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此专题内容与遗传学、种群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内容关系密切,对于中医药院校缺乏此类课程背景的学生而言,理解相对困难,因而在教学中适度引进了保护生物学的概念、物种濒危灭绝机理、濒危物种保护方法的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本专题内容奠定基础。

中药材的品质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保证。近年来,随着中药资源蕴藏量下降和栽培中药材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由此引发的中药材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因子对中药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的生长发育及其质量的影响受到空前重视。这一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充实了中药资源生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中药材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将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本专题重点精选了药用植物品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环境胁迫下道地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两部分内容进行讲授。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探索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质疑与释疑都由教师主导的方式进行,这种满堂灌的方式特别不适合中药资源学的教学。因为中药资源学与生物分类学、资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大的交叉,部分内容学生已学习过,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非常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学阶段的重要课题。另外,在大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笔者在教学时尝试采用Seminar的方法。这种起源于德国的研讨式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欧美大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此教学模式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或专家共同讨论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即由过去“讲授式”教学模式变为“讲授+讨论”的二元模式。[3]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既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具体方法:①教师提前提出讨论议题的大方向,并提出详细要求:每组围绕中药资源有关问题设定具体讨论议题,查阅资料总结解决方案,解决方法可以引自文献,也可以来自本组同学的集思广益,要求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时间20min左右,ppt要求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并附参考文献;②学生3~4人自由分组并分工,每组推选1~2名学生主讲,班级其他学生随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问并讨论;③教师就选题的内容、议题的深度、ppt的制作、主讲的质量等进行简短点评。

实践证明,这种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不但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利用多种常用数据库查阅文献,锻炼了总结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当众讲解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开阔眼界、了解学科前沿。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发挥。

中药资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教学过程总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有效地传授知识,仍然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但随着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广大同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学科会不断成熟、完善,该课程的教学上也会越来越从容。

参考文献:

[1]何先元.中药资源学教学之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

[2]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中药专业本科 篇4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药材的地道产地,将对应选项填在括号内。)

1、当归(C岷县 甘肃)A隆林 广西 B长清 山东C岷县 甘肃D仙游 福建

2、珍珠(D合蒲 广西)

A 长清 山东B禹县 河南C温县 河南D合蒲 广西

3、薏苡(C牛庄 山东)

A 徐闻 广东B中甸 云南C牛庄 山东D湘阴 湖南

4、黄芩(B承德 河北)A 肇庆 广东B承德 河北C滁州 江苏D罗田 湖北

5、萝芙木(B西双版纳 云南)

A 上杭 福建B西双版纳 云南C长清 山东D涟源 湖南

6、黄连(C石柱 四川)A 阜康 新疆B荆州 湖北C石柱 四川D罗甸 贵州

7、杜仲(D遵义 贵州)

A 浑源 山西B和静 新疆C安国 河北D遵义 贵州

8、阿魏(B阜康 新疆)

A 金坛 江苏B阜康 新疆C盘安 浙江D丽江 云南

9、薄荷(A太仓 江苏)A太仓 江苏B阜康 新疆C荆州 湖北D西双版纳 云南 10关防风(D杜尔伯特 黑龙江)

A 长清 山东B武陟 河南C湘阴 湖南D杜尔伯特 黑龙江

二、多项选择题

1、二类新药包括(ACD)

A 中药注射剂

B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C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D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2、四大皖药包括(ABCD)A 白芍 B菊花 C茯苓 D牡丹皮

3、四大怀药包括(A B D)

A 牛膝 B山药 C红花 D地黄

4、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ABD)

A 主观取样

B随机取样

C规则取样

D分层取样

5、中药资源的更新方法有(ABC)A 器官更新 B居群更新

C群落更新 D物种更新

三、填空题

1.矿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硫磺、滑石)。2.动物药的代表药材有(熊胆、鹿茸)。3.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黄芪、甘草)。4.蔷薇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山楂、乌梅)。5.毛茛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白头翁、毛茛)。6.百合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百合、贝母)。7.蓼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大黄、何首乌)。

8.中药资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种类调查)(产量调查)(更新调查)

9.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大灌木和小乔木分别为(1-

4、16-40、100)m2。10.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地域、时效)(多用、脆弱)

11.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农业生产方式 一级开发)(工业生产方式 二级开发(科学研究方式 三级开发)12.《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二○○○年六月十四日)。

13.浙八味是指(杭菊、浙贝、白术、白芍、元胡、玄参、麦冬、郁金

四、判断题1 √ 2 √ 3 × 4 √ 5 ×

(对)

1、中药资源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对)

2、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

(错)

3、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红花、金银花、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错)

4、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错)

5、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错)

6、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

(对)

7、海洋药物分为渤海、黄海、东海昆布、海藻、石决明、海螵蛸、牡蛎区和南海海马、珍珠母、贝齿、玳瑁、海浮石区两个二级区。

(对)

8、中药资源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对)

9、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即所谓“三向地带性”学说。

(对)

10、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

五、概念及计算方法

1.中药区划:就是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中药区划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药资源开发、保护及中药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有利于按市场机制调整中药生产与流通,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2.蕴藏量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这是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但工作量大。(2)用单株产量计算。

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

这是其次选择使用的方法。(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

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

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一般可不做典型的样方调查,但准确度较差。

3.稀有种:指那些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这些种类在分布区内居群不多,数量也稀少,分布于有限的地区,或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只是零星分布。

4.经计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中药区划中一级区的命名方法 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2.地道药材概念及深刻内含

地道药材(也称为道地药材)是指经过长期中医实践证明,特定产地出产的著名优质药材。地道药材的概念各有其描述,但其核心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医的实践检验,经过长期的中医用药的检验,在中医药界得到肯定的优质药材;二是特定产地出产,也就是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条件生长或生产的,离开其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生产出的药质量会发生改变,地道药材的生态气候环境适宜药材的生长,地道产地的生态气候环境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生态环境;三是质量优良,质量优良是指经过中医用药检验,其疗效好、质量稳定,不是指单一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

3.中药资源的开发思路

1.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2.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 3.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 4.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

5.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6.现代制剂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7.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产品 8.充分利用各类化学成分 9.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4.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

中药资源的保护方法一般分为

就地保护

一、建立中药资源保护区

二、采用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手段

异地保护

离体保护

七、论述题

1.野外资源调查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分为准备工作、调查工作和总结工作三个阶段。

(一)准备工作阶段4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中药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是调查开始前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的过程。较大型的调查,还应健全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任务,做好后勤准备工作。⒈ 资料的收集分析

(1)搜集调查地区有关中药资源调查、利用和生产企业等现状和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各种图件资料,如中药资源分布图、利用规划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情况,以及以前的调查结果。

(2)搜集调查地区有关植被、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包括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等;分析了解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

(3)搜集调查地区有关社会经济状况的资料,包括人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和行政区域地图等。分析了解中药资源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⒉ 调查工具的筹备

(1)仪器设备的筹备:包括①测量用仪器设备,主要有GPS定位系统(如罗盘仪、经纬仪、海拔高度表)、树木测高仪、求积仪、测绳、各种卷尺等;②采集标本用设备,主要有标本夹、采集箱、吸水草纸、标本号牌、野外记录本和各种采集刀、铲具等;③称量植物产量用设备:包括天平、弹簧秤等;④野外记录用工具,主要有各种样方调查用表格、野外记录本、铅笔等;⑤收集分析样品用各种袋具,如纸袋、布袋和塑料袋等。

(2)交通工具:包括各种车辆和地图等。(3)野外医药保健用品:包括防护蚊虫叮咬、自然损伤事故和一般疾病治疗类的各种医药和包扎用具。

⒊ 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

调查工作中人员较多,应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和调配。一般应组成调查队,并按调查内容分组,明确责任和任务。调查人员应包括有较高水平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专业人员,还应配备当地有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

⒋ 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通过分析搜集的有关资料和调查任务,明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包括日程安排、资金使用等。掌握各种调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调查工作阶段3 调查工作阶段是通过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贮量等实际调查,掌握中药资源自然状况第一手资料的过程,是调查研究的基本阶段。

(三)总结工作阶段3 总结工作属于业内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系统整理调查所得到的各种原始资料,采集的各类标本和样品等。资料应按专题分类装订成册,编出目录。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各种调查资料,进行数字统计,绘制成各种成果图件,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和保护管理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写中药资源调查报告。

(1)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要善于分析矛盾,具有时间动态观念,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问题,要熟悉国家有关政策和有关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从调查地区的全局出发。

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篇5

关键词:中药学;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25-03

中药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到的各门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各种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得到加强和提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科学规范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对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需分别做好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并通过工作反馈总结与过程评价,监控管理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每一环节。

一、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1.实习前开设综合性实验

在毕业实习之前,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使学生系统地完成某一研究或生产的全过程或主要过程片断,[2]将各门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将孤立的各学科操作技能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整体观。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行毕业实习准入制

实习前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及考核,完善毕业实习准入制。根据中药学类专业特点,实习中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的训练较少,实验操作规范

细节部分学生不够熟悉,有必要在实习前进行实验技能集中强化培训,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大型仪器设备的各种基本实验操作,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允许进入毕业实习,经再次培训仍不合格者,取消毕业实习资格。

3.讲座

(1)科研讲座。本科应届毕业生已经学习了大量基础课程,但对于如何着手撰写毕业论文仍感到茫然。为此,实习前聘请各学科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毕业实习效果。讲座内容须包括开题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如何从文献阅读中发现论文写作的创新点;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注意事项、基本结构、写作方法、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修改的思路方法。

(2)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讲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常常在找工作期间处于迷茫状态,不了解有哪些就业方向,也不知该如何着手。[3]因此聘请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等。为学生今后理性择业、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架起毕业实习与就业的桥梁,以实习促就业,建立良性就业平台。学生接触社会之初,不了解工作单位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面对求职介绍上的岗位需求,却不知工作内容性质,面试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可聘请实习单位大型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让毕业生了解公司待遇、招聘具体要求、招聘流程、职位发展空间等问题。

(4)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的管理质量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实习基地,[4]具有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带教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能提供高水平讲授的实习讲座,等等,可为实现实习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应狠抓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心选择操作规范,以带教能力强的药厂、研究单位、医院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圆满完成毕业实习要求的各项内容。并且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意向单位。

(5)做好毕业实习动员。这是搞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动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同时下发实习计划任务书,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通过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阶段:第七学期末,召开实习工作会。聘请相关实习单位实习负责人,并要求相关实习指导教师和全体学生参加。发放毕业实习手册,让学生了解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中应该完成的各个步骤。实习管理教师介绍实习计划、时间安排、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岗位等方面的情况。[5]特别要强调实习期间安全、纪律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务必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做到实习安全两不误。

二、毕业实习阶段

1.强化开题报告环节

强化开题报告环节,要求中药学类专业实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报告会。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报告课题内容,由相关方向专家进行论证、把关。一方面,开始便对课题进行质量监控;另一方面,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所裨益,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

2.严格中期检查制度

中期检查采取学生自查、学院与校督导组抽查的方式。实习学生对前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自查,对照开题报告中研究进度与内容安排,认真填写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确认。[7]校督导专家组与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领导、主管实习工作的领导、实习秘书及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各个实习单位进行查访和巡视检查,了解实习环境,与指导教师座谈,听取实习学位管理负责人建议和要求;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家在检查指导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并检查督促实验完成情况及论文书写的进度,掌握毕业设计(论文)及实习教学工作情况,了解和解决毕业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相互反馈,从而加强实习工作管理,确保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同时,也拉近了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距离,加强了沟通与联系。

nlc202309010644

3.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制度

分散式毕业实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指导教师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过程难度较大。在学校教务系统基础上开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利用教务系统学生信息库建立毕业实习信息反馈网进行实习过程网络化指导和管理。[7]包括学生和导师互选,开题报告提交及审核、实习日志的提交及审核、论文及相关资料的提交审核,等等。严格按照毕业设计与实习流程控制教师、学生和管理员的操作。例如,只有教师为学生填写了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才能够上传开题报告等材料。同样,只有当学生上交开题报告、实习周记、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实习管理员才能为学生指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网络化管理系统解决了人员分散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问题,使用户能够在异地异时查看毕业设计的最新公告和实习单位的最新招聘信息,管理毕业实习材料与毕业设计相关文档。

三、实习考核

1.日常工作考核

实习期间的日常工作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考勤考纪;对专题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进展的检索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对所作实习专题的研究思路的理解与思考,对专题实验设计方案的理解与思考,对于专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专题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等等,由实习单位和带教教师主要负责。日常考核对学生实习期间起到必要的约束作用。比如在考核成绩评定表中,每项都有评分并由带教教师填写评语栏,记录该生此段时间的表现与业务能力等内容,并将其列入评选优秀毕业实习生的条件之一。由于有了这些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做到无论从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方面都有提高。

2.毕业论文成绩

毕业论文的成绩由评审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其中评审成绩是导师、评阅人分别评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合。毕业论文答辩是评价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毕业论文不同的方向分为不同答辩组,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组长、答辩委员与答辩秘书组成。每位学生答辩后,答辩委员会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给予评分,然后折合形成答辩成绩。评分标准包括仪态仪表、语言流畅程度、重点突出程度、多媒体应用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优秀毕业论文答辩

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答辩不同,是在毕业答辩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类所属的二级学科选拔出来工作量大、幻灯片现场表现效果好、展示性及观赏性强的优秀论文。参加优秀论文报告会的学生,为了有较好的表现而精心准备,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地展示实验原理、实验路线,回答问题时引经据典、准确到位,为即将进入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论文工作打下基础,起到示范作用。

四、工作反馈总结

科学的总结和反馈是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实习教学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多渠道收集实习情况的反馈意见,通过学生、理论教学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效果、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等3方面对整体实习情况及时总结。有关前期的教学问题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通过加强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进一步解决存在问题;实习单位的问题,反馈至各实习单位,并将各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列入下年度检查重点

同时,应该增加过程评价的内容。如仅以毕业实践环节的结果作为主要衡量对象,显然有失偏颇。评价的意义在于监督,如果仅以结果为主要的衡量对象,则以偏概全,有悖于管理的思想。因此增加过程评价的内容,不仅对结果进行监督管理,更重要地是监控每一个过程。

毕业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注重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与过程评价,是提高中药学类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龙湘俊.毕业专题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药学教育,2001,17(3).

[2]林晓等.中药专业开设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3).

[3]加强与改进实习教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

[4]何新荣,项中.高校扩招背景下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09,(2).

[5]郭庆梅等.新形势下对药学类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

[6]欧胜彬,陈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O(10).

[7]杨川.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辅助加强临床实习过程管理的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2).

浅议中药制药专业新生的入学教育 篇6

关键词:中药制药 新生 入学教育

近年来,医药就业市场日益扩大,中药制药方面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如何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医药生产人才,是各中职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新生的入学教育方案,能够为学生在开始学习生活之初排忧解难、答疑解惑的作用,且能够有效地纠正中职学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1]。然而,随着近年来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招收人数也在不断激增,入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

1.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

许多学生对于中药制药专业了解不够明确,并非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兴趣爱好出发,或是听从家长要求,或是跟风随大流,仅仅因为尚未达到就业年龄,进入中职学校能够混够时间、取得一张文凭,或者掌握一技之长[2]。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势必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学习动力及后劲便有明显下降。

1.2 无法保持端正心态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均经历过中考失利,通常无法得到家庭及社会的足够重视,自身也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对于中职学历并不寄予过多的希望,面对毕业后的前途存在着迷茫心态,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情况。

1.3 学习方式不得法

中职学校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自身缺乏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未能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尤其之前初中学习课程往往比较独立,学科之间不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学生对于未来将要开始的中药制药专业学习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无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往往将学习当做负担,缺乏学习兴趣[3]。

2.入学教育构想

2.1 加强思想教育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初期阶段,是增长知识、树立志向的关键时期,因此应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指导学生热爱中医药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家庭,回报社会,认识到中药制药专业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使学生增强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排除杂念,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

2.2 明确目标,合理制定学习计划

入学教育应紧密联系中职学校中药制药专业的特点,帮助学生摆脱初中学习那种学科间互不关联、片面追求分数和名次的学习方式,从思想让认识到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时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掌握独立思考、自我学习以及自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使学生彻底了解需要学习的课程,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形成一个明确的学习规划,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被动。

2.3 强调实践能力

通常情况下,中职教育的通识教育多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等三类,主要为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具备基本职业素养。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天然药物化学、方剂学、生药学等课程,其内容较为庞杂,且多为理论学习,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才有机会接触与就业岗位有关的实践课程,这使学生形成一个误解,认为中药制药专业仍然是一个以理论为主的专业。因此在入学教育时,应当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明确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应具备药品生产、药品炮制、药品调剂等实践技能,重视自身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满足未来职业要求。

2.4 介绍本专业教育现状及成效

许多入学新生往往存在对于学习成效及未来前途的疑虑,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无法使自己具备足够适应社会的技能及素养,因此,在入学教育环节,应重点介绍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特色及优势,从而使学生打消顾虑,开阔眼界,增强信心。同时,针对学生及家长所关心的未来就业问题,应适时介绍往届毕业生的去向,宣传优秀毕业生所取得的卓著成绩,并详细介绍学校的毕业实习基地、合作实习单位,使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毕业实习方案,从而深受鼓舞,树立信心,珍惜学习时间,奋发向上,全面发展。

2.5 协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应建立在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双重考量的基础上,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能力水平、发展目标等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实现个人目标的最大化。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刚经历过中考的失利,结束了初中生活,往往情绪低落、茫然失措,进入中职学校后容易丧失前进动力,此时来自学校的指导显得格外重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提綱挈领、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的作用。通常入学教育应注重下列内容:

(1)引导学生开展深刻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认识,寻找自身优势及不足,明确个人兴趣爱好,从而找准努力方向;

(2)指导学生合理制定短期学习及实践计划,同时展望未来,树立起远期发展目标,有意识地向既能够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又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方向发展,从而顺利迈出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3.完善入学教育机制

在进行入学教育时,可邀请先进学校、制药企业主管、中医药专业学术专家、往届毕业生代表等人员共同参与,为新生规划出丰富多彩的人生蓝图。同时,还应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入学教育方式,不仅仅将场所局限于教室,可采用实验室参观、企业实地考察、新老生交流会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此外,应制定固定全面的入学教育机制,委任长期参与该环节的教师担任教育专员,从而为学生上好入学的第一堂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美好未来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育筑.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53-54.

[2]陈兰兰,赵健.药学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J].药学教育,2012,28(1):11-13.

[3]陈小英.医学院校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43-446.

上一篇:技术存在问题下一篇:多变量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