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规划

2024-05-08

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规划(精选9篇)

篇1: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规划

大学学习与生活规划

经历过高中的风霜雪雨的洗礼,经过高考严格的选拔之后,我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了大学学习生涯。大学是人的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在这个阶段,人的性格逐渐走向成熟,思想逐渐定型,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未来的规划有了一定的雏形,已经初步了解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这个阶段,也是人的生理走向顶峰,学习效果最好,精力最为充沛的阶段。大学,是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学习生活,储备的知识也是最专业的,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初高中那些只是启蒙,大学才是真家伙。)。

来到大学时,每一位学生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将来会怎样?我将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会睁大自己的眼睛审视现实的大学和专业,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有着一定的设想。几多欢喜几多梦,几多失落几多愁。从高中时代进入大学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做好学习与生活规划。充分利用我们大学美好的时光,创造一个美好人生。

首先,脚踏实地地学习基础课程是必须的,大一的学习是大学三年的基础,要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得大学的学习变得相对轻松。大一只是又一段人生的开始,在这里,我将为我的未来奠下基土,努力学好专业课,勤奋探出人生路。只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永远都只有根基稳固的大厦才能在风雨中坚挺依旧。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听课是最重要的。大学里的老师都是在某一领域内浸淫多年的专家学者,对社会上的知识革新、行业发展等等也有比较专业和深刻的认识。大学老师讲授的知识,都是老师经过系统的反复实践、推导、研究得出来的,是在社会上很难学到的。所以说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老师讲课的内容,认真记录,认真研习,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勤问。然后,要经常去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里的图书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图书。各种学术水平、针对性很强的图书多如牛毛。能够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无疑对自己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当然自学也是很重要的。大学的学习生涯,已非高中可比,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系统的训练,一切都要靠自觉自主。还有一点,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验、专业社会实践等等实践科目,在实践中应证所学,远比死啃书本要来的有效得多。在生活方面,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始终记住:儿行千里母担忧。每个星期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有效地选择。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要和舍友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要学会节约用钱,要学会储蓄,把节省下来的钱存进银行。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之下,找一份兼职,以来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二来可以赚取生活费,减少生活压力。

篇2: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规划

大学和其他学习阶段不同,大学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供自己支配,而大学又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所以在这一阶段能否有效率的学习对以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刚踏入大一,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粗略地制定了以下计划:

1、学好专业知识,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以便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也为成为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2、提高英语水平,多听、多说、多看、多写、多练,努力提高英语口语,为通过四六级而努力;另外,也要多看多记有关专业的词汇、表达,为以后成为更专业的人才做准备。

3、多阅读人文书籍、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与文学素养,争取做到全面发展,平衡发展。

4、多锻炼,平均一周锻炼三至四次,一为体育考试做准备,二为以后能更好地完成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5、参加一到两个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丰富大学生活;另外,可以去找一两份兼职工作,一来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二来也可以体验到赚钱的不易,培养自己勤俭节约的品质。

大学是深入学习和完善自我的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我会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并在不同阶段制定合理可行的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的安排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至于将来的专业选择,个人比较倾向于生物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化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篇3: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规划

关键词: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生涯规划

一、职业锚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一) 职业锚理论。

美国著名的职业管理学家施恩 (Edgar H.Shcein) 描出职业锚 (Career Anchor) 的理论。职业锚的核心内容是职业自我观。包括自身的才干和能力、自身的动机和需要及自身的态度和价值观。职业锚分为五种:技术或功能能力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或稳定型职业锚和自主或独立型职业锚。职业生涯设计理论还包括职业发展目标理论, 金斯伯格、萨帕、施恩和拿破仑·希尔都对这一理论有所论述。目标理论包括目标的确立、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总之, 职业锚理论和职业发展目标理论对进行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也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人的职业生涯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的。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长远性。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好坏都对生涯整体有影响。因此,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规划时, 一定要注重职业发展的生涯特点, 既要立足现在, 又要看到过去的背景以及未来的远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入学伊始就开展起来, 直至毕业。这就需要从人力、物力等多角度考虑, 尽快建立起从大一到大三, 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各有侧重, 横向、纵向均有联系的, 系统化、动态化的职业规划与学习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生涯规划的契合

(一)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指个人结合自身的情况、当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 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 确立教育计划、发展计划, 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行动的这样一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一个人对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 包括选择何种职业, 在哪个地区和单位从事这种职业, 以及担任哪种职务等内容, 都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合理预期。如何实现这个预期, 达到理想的职业生涯呢?这就要扬长避短地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然后确立学习计划和发展计划。而职业目标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可以通过学习积累来提高。为了使学习更有效率, 更有动力, 对学习生涯也要做一个规划。

(二) 学习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对接。

对大学生而言, 随着就业方式的市场化, 高校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体, 不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教育部门的安置。对于高校来说, 学习生涯规划就是学生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相结合, 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基础上, 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 确定其最佳的生涯发展路线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来积累和提高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一个过程。学习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在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准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需求,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来设计。在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大学毕业生必须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将职业理想与学习生涯结合起来, 制定每一学期的学习目标并付诸行动, 在行动中对规划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入职业角色,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 规划学业与大学生活。统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生涯规划,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 一是要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 需要构建一个以专业知识为核心, 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及一般知识为支撑的稳固的、宽泛的知识结构。二是要培养职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即具备从事本行业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相关专业能力。学习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 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增强英语口语能力, 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 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组织, 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可以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抗挫折能力, 开始有选择地加强专业课的某一领域的学习或辅修其他与职业目标有关的专业知识等。在制定操作目标的过程中将上述项目分解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 甚至每天, 确保学生每天均能按目标开展相关学习活动, 获得相应的学习动力和个体发展, 从而实现学习生活的“职业化”, 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实现“人职匹配”。

三、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

(一) “人职匹配”理论与学习生涯规划。

人职匹配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 (Frank Parson) 教授提出, 是用于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经典的理论之一。作为职业选择的经典性原理, 至今仍然正确有效, 并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职匹配理论为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根据人职匹配理论, 学校应充分认识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根本宗旨, 即帮助学生实现最理想的人职匹配。我们可以借鉴上述三个典型的人职匹配理论来进行学习生涯规划, 但是, 将人职匹配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实践当中, 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第一, 从观念上讲, 学校及学生自身仍对学习生涯规划的了解不足, 重视程度欠缺, 在实际规划过程中, 容易过于重视片面的就业率、升学率而忽视或偏离人职匹配的规划原则;第二, 从制度上讲, 多数学校尚未具备一套系统、立体、完整的学习生涯规划组织体系;第三, 从实施条件上讲, 人员、资金、场所、信息来源等条件不足。这些都阻碍了学习生涯规划工作的实施。因此,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自身, 都要为实现理想的人职匹配积极利用并创造各种条件, 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涯规划。一是可以通过分析自己的专业, 结合自己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职业;二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及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 合理地进行学习生涯规划。能力的不同, 学习的规划就有差异。每个人的能力倾向是不同的, 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异, 要实现人职匹配, 关键是要使自己的能力要求与职业相适应。因此, 与其他高等教育不同,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 要尽可能地培养自己职业目标要求的各种能力, 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时的优势之一。

(二) 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的步骤。

1.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 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目标。确立目标有以下主要原则:第一, 可实现性, 即目标合理, 可能受到的意外因素少, 以及目标要有一定高度, 目标如果没有挑战性就没有为之努力的必要。第二, 所谓目标, 一定要有时限, 这是“目标”的特性之一。第三, 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 这是“目标”所具有的另一特性。

2. 准确分析环境因素, 对职业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

职业目标设计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 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 发展变化情况, 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可行性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的分析, 即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和企业分析、个人条件分析。宏观和中观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动态信息, 这部分分析因人而异的程度较低, 但要注意信息提供的完备性、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

(1) 宏观环境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宏观环境分析包括:高校就业政策、劳动力供求状况、经济形势等。

(2) 行业和企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对目标行业的分析, 包括目标行业的发展现状、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该行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行业的发展前景等。企业环境分析包括某具体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状况以及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等。

(3) 个人SWOT分析。主要是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的发展潜能, 在可行性分析中, 此项分析很关键。其中S (strength优势) 、W (weakness劣势) 称为内部能力因素, 主要指个体或组织的优势和劣势;O (opportunity机会) 、T (threat威胁) 称为外部因素, 主要指外部机遇和威胁。制定大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 需要对自己有真正全面的了解, 对过去的生涯做总结, 对自己的能力、潜能进行自省和测评, 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

(4) 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目标分解是根据观念、知识、能力差距, 将职业发展的目标分解为有时间规定的长期、中期、短期, 直至将目标分解为某确定日期可以采取的具体步骤。按性质可以分为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 按时间可以分为最终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标组合是处理不同目标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 分解的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因果和互补关系。

(5) 对准差距和缩小差距, 制定学习规划。在进行完前几步的准备之后, 学生要发现和识别自身条件与职业要求的各种差距, 如思想观念的差距、职业期望的差距、知识的差距、素质的差距、能力的差距等, 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缩小差距的过程, 因此对准差距是前提也是关键。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来缩小差距是越来越常见的手段。

(6) 适时进行评估和反馈。整个学习生涯的规划要在实践中去检验, 要适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及时诊断生涯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找出相应的对策, 对设计进行调整与完善。对学习生涯的规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学习评估的目的上, 侧重于促进学习的评估;在评估方法上, 侧重于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评估内容上, 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 当大学毕业生在进行学习生涯规划时, 需要把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尽量结合起来, 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所达到或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确定相适应的学习目标, 使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统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生涯规划的关系, 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梅.职业锚定位你的职业发展[J].中国新时代, 2004, 4

[2] .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到成功[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 .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J].教育评论, 2005, 2

篇4:论大学生活的合理规划与蓝图

关键词:大学生活;未来规划;明确目标;具体指导

一、大学生生活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变成,大学生受到社会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深,很多不良现象逐渐在大学生中逐渐暴漏出来,这不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融入产生有害影响,而且对社会科学、文明生活方式觀念的倡导也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也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批评和怀疑。

就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什么叫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为了达到生存下去和自身发展而采取的很多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总称。生活方式是一项长久的行为方式,它包含了社会和文化背景,是一种复合表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大众化的模式,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壮大,大学生在校不仅规模增大数量也不断上升,他们的肩上担负着建设国家发展国家的重任。在校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构建者和可信赖的接班人。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以及各色文化的影响下,这些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日益多彩多姿,在这些生活方式中,既有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健康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落后颓废灰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很多都做过逃课这种事,同时也存在高不及格率这些问题,在高校教育日益大众化普遍化,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教学手段更多地运用高科技技术,学生的就业更多依赖市场等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众多高校都把关注的目光更多的放在了如何抓住大学生的学风这一重要的问题上。

二、大学生的真正目标

在大学中树立明确的目标对于大学生活将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而确定真正目标也是众多大学生所头疼的问题,盲目准备考研或工作都有一定的风险性,要及时了解就业政策,多方面了解就业知识,拓宽自己的就业面,令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自主择业是选择生活的重中之重,通俗来讲就是自由选择工作,选择自己喜欢做的,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的。只有喜欢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把工作与生活的需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生活的目标就像盖大楼,自主择业仅仅完成了第一步,需要在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地添砖加瓦,最终实现生活的理想,盖出漂亮的大楼。随着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不断加快,在其推动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职业,其中热门职业被人们争相追崇。

只有社会处于平稳发展经济繁荣时,大学生自主择业的理想才能和自身的才华发出耀眼的光芒。当社会处于动荡不安时,社会核心力量就要循循善诱大学生,让其寻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更好的将知识运用的企业中,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出坚强的意志。

总体来说,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弘扬中国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同时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更是一股不可缺少的队伍。所以说,作为社会的角度,要充分的提供舞台给大学生,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更要谨遵社会理念,更好的结合当下政策方针,在时代的大舞台旗帜的召唤下,全心全意的投入报效祖国的洪流中。只有这样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才能更早的完成。

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不断的完善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利用好高校的各个平台。需要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发展自己,并且更好的对未来进行规划。

三、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大学生想要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需要做到以下几个要求。大学生应该合理高效地安排生活作息时间,培养自身良好的作息习惯;除此之外,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文化体育活动,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自我修养;大学生应该满足自身的营养供应需要,培养自身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学生应切记不要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不要让电子产品阻碍自身的学习;课堂上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认真记录课堂笔记以方便以后的复习和总结。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并不只是希望学生学习到高深莫测的知识和理论,他们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来提高自己,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为此全力以赴。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平台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一起认同的,它适用于大多数同学的发展需要,然而学生本身更应该从自身出发注重实际,把所有的课程分成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个课程,除此之外,大学生自己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具有更多的专业能力,了解自己多方面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力。

大学是一个有助于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小社会。大学生应该把合理有效的利用大学这个舞台作为自己的一个任务。可能有人认为,培养社会经验完全可以等到进入社会再说也不晚没有必要从大学就开始,在大学里只要好好学习课本知识就可以了。然而各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比如说我们的语言能力,从呱呱落地人类就开始被训练学习说话,然而我们却并不能有底气地对大家说我的普通话很标准,或是我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出色。语言能力一直被培养尚且这样,更不要说工作能力了。工作能力的培养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并且需要一定的环境背景和条件。如果大一没有参加学生会团委等工作,以后如果想从事社会工作往往就会难上加难。由此看来,要想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社会人际交际能力,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来充分地锻炼自己。

参考文献:

[1]吴文莉;青少年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伍安春;尕峰;国外大学生课外活动对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杨晓慧;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4]徐海捷;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其引导教育[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5]权丽娟;岳效飞;文晓洪;90后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发展;2011年07期

篇5:大学学习生活规划

首先,我要明确我在学习方面的最终目标,那就是在三年之后得到“物流师证”,这是梦想,但也是目标、而且是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说,如果拿不到这张学位证书,那么我的大学将被定性为“失败”。

在具体的课程方面,除去思想课程和体育要保证及格以外的其他课程,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努力争取“优秀”成绩。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不光是对自己的肯定与鼓舞,也是将对我人生起到重大作用。

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光学习自己课内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我规划在大学三年中,自己学习一到两种技能,比如电脑网络技术。

在生活方面,我应该做到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不应该对生活提过高的要求,条件还说得过去,我就不会也不应该去抱怨。同时也因为我以后的发展需要,我必须时刻熟悉艰苦朴素的生活条件。另外,我始终相信,一个生活俭朴的人在学业和事业上是会成功的。

所以,我对学习生活方面的规划总结起来四个字:艰苦奋斗。

社会活动规划

这一部分,我会对我三年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做一个规划。

在这一方面,我希望能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能够达到,那将是对我的一大鼓励,同时也将是对我的鞭策。所以,加入共产党是我的规划中很重要的一条。

除此以外,我对大学的社会活动的规划还包括以下几条:首先,我要争取进入学生会,并积极参与活动。第二,我应该在大学建立一个稳定、健康而且作用巨大的朋友圈。第三,我应该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例如打工或者参与大学组织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会对我的未来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大学期间我进行社会活动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要积极参与可能对人生有重大有益影响的社会活动;并且这些社会活动最好可以与“面向未来的准备”相适应。

面向未来的准备

在我看来,前面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在为“面向未来的准备”打基础,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就是“面向未来的准备”的一部分。

到这里为止,我的规划就大概完成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由于我是第一次制定长期的规划,难免有不科学的地方,还请老师帮忙指出;另外我当自己发现不足也会立刻修正。

华侨学院

信管6班

篇6: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划

上大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有些新鲜感已经消失,回头看看,还是有些收获的,原来以为大学是那么的一帆风顺,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什么都要去抢吧,有十分的热就不发九分的光。在各位学长的言论中,我看到我们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在未来面对的压力是有多大,以为来了大学以后的路会平坦了,但是慢慢的发现,这些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社会的残酷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会把我们慢慢地打磨,变得更稳练。

刚上大学,什么也不懂,有闯劲,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但发现我错了,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开始就觉得学校安排我们写大学生涯规划实在是不能让人理解,因为社会在变,周围的一切都在变,我们的阅历不够,思想还不够成熟,现在就写规划太早了,有纸上谈兵的味道。但是我觉得,这次的规划是必要的,对于大一新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作业,而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分析,很多时候我是一个比较安静的男生,喜欢交朋友,很多朋友都说我很有亲和力。有时候喜欢一个人思考,我们需要冷静的去解决问题,理性的思维很重要。大概因为我是理科生的原因,这方面也是让我骄傲的地方。但是对于自己的缺点,有很多,比如说自制力不强,不够积极,时候会找些理由来偷懒,对时间的管理不是很好,不是很会理财,对自己的金钱不是能够将它们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有时候没有什么勇气,有些事情想去做而且已经计划好了,却很有可能临阵退缩。虽然有六年的住宿经验,但觉得自己还不够自立,有太多的要依赖父母。

来这所学校是因为专业是我喜欢的。当我和同学讲我的专业时,他们便打趣地说是有“钱”人的专业,但我说谁知道呢,也许是吧。大一刚来学校,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人生又翻开新的一页,不管以前是怎样,在大学,一个新的舞台,你是主角,尽情享受吧。

刚入大学最重要的是适应当地的生活和习俗,和同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许真是幸运,能在学生会面试的时候成功被学生会生活部录取,我得以识更多的同学,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大一的学习规划,不是一味的投入学习,多参加一些活动,书本外的知识一样重要。

━━━━━━━━━━━━━━━━━━━━━━━━━━━━━━━

★本文由“山路文学*紫晨”整理收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篇7:大学生活学习规划

时光荏苒,转眼的功夫期末将至。回首踏进大学校门以来的几个月,感到自己经历了不少,成熟了不少,对大学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从高考的战阵中突围出来,人生的战斗还要继续,而大学正是为自己充电以迎接新的挑战的最佳地点。

为了在大学之中更好的锻炼自己、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我着手制定了这份《大学生活学习规划》,而现在作为大一学生,以下三方面是我为自己提出的要求:适应大学生活、提升学术水平和培养综合能力。

适应大学生活——学会把握机会。大学校园中可供利用的资源着实不少:学校图书馆、各类校园杂志、教师讲座、学长分享会„„都为我确立人生理想、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同时也使我对大学生活愈加适应、熟悉。一位教授说:幸运绝非偶然——适应了大学生活的我,将更好地把握住机会,而提前做好准备,将让我创造属于自己的幸运!因此,经常与老师、学长们交流,通过报刊杂志拓宽自己的视野,是我将在大学期间一贯执行的“必修课程”。

提升学术水平——我的主业。有人说:当学习下降到次要的地位,大学生就只能说是兼职的学生了。作为专职大学生的我,深觉知识重要。学好大学课程,不仅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锻炼,更是提高自身修养,甚至是增加就业筹码的良方。所以,在争取各科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还将努力学习英语与专业课程——毕竟,平均绩点3.5以上、一张高分的TOEFL成绩单和一份精彩的毕业论文是我留学申请学校的必要前提。

培养综合能力——为未来奠基。

做一名堂堂正正、有骨气的中国人——是我一直以来用以鞭策自己的话。我想:要担任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用知识建设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命运,具备历史使命感,才能对得起“中国当代大学生”这一身份。为国奉献始于足下,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体现在热爱祖国上,还体现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入学以来,我幸运地成为了校学生会的一员,并在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的工作中收获良多。我想,做好学生会和社团中的工作、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以服务他人、在大学生挑战赛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利用假期在企业中实习,将是我知行合一,融学于用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体现责任感的最佳时机。

最后,我想说,人脉影响成败——这是一位学长对我的启发。的确,许多长辈的经验之谈也证明了这一点:学问好更要做事好,做事好更要做人好。为此,我要在各种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中,广泛结交好朋友,坚持把真诚、正直当成我的做人准则。

篇8: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 鸟儿在飞来飞去, 突然天阴了下来, 鸟儿也飞走了, 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 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 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 “可能会打雷、电闪”, “可能会刮风”, “可能会一直阴着天, 不再有变化”, “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 “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 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 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

二、利用生活经验, 创设活动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 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 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 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 一数有30个, 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 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 老爷爷说这好办, 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 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 小明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 每10个1角放在一起, 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 3个10个1角就是3元, 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 根据学生的分析, 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 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 “10个1角就是1元”, “1元就是10个1角”, “1元=10角”。

通过创设活动, 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依托生活事例, 渗透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 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 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 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 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 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 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摘要: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 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 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 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篇9:浅论大学生的学习与职业规划设计

大学生的学习与职业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它是指学生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大学环境等因素,为自己确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及择业、就业的计划和打算。其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按照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只有作好了规划,才能坦然面对大学四年和未来的生活。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或者根本就没有对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制定明确的规划,不能很好地规划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普遍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也不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来认真学习,甚至影响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缺乏明确的学习与职业规划的情况下,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也不够努力,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部分学生对大学四年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计划,也不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团队精神及人际沟通和自我认识的能力。以上问题造成的结果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没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虚度了四年宝贵的光阴,同时在就业市场上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鉴于此,2006年10月,我们选择了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03、04、05级的法学专业学生做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座谈会、随机面谈等其他形式,了解这些学生对于学习和职业规划设计的情况,并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55份,回收率为94.4%,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及总结

(一)学习计划及其执行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于制定学习计划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在执行结果上则不尽如人意。大约有83%的学生制定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计划,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包括“提前制定计划”(25%)和“根据发展再指定计划”(57%)。 大多数学生认为有计划地学习“十分重要”(占48.6%)或“比较重要”(占44.4%),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每学期(34.6%)或按每月(26.9%)的进度来制定学习计划,这说明对于学习,大家都有较为长期的规划。不过,学生们对于制定计划比较热衷,但计划执行的结果则不能令人满意:完成全部学习计划的人只有54.1%,其中超额完成的有10.5%,基本完成的有43.6%,而部分计划没有完成的学生比例高达40%,甚至还有5.9%的学生的学习计划一点也没有完成。造成学生执行计划情况不佳的可能原因有:部分学生比较懒散,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目前学校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二)对学习的认识以及自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重视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遗憾的是,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大家却大多不愿意再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因此普遍表现为自学时间严重不足,同时自学的能力也较弱。我们发现,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有动力,同时也有51.4%的同学认为大学学习应“争取优秀”,还有31.9%的同学认为要“争取良好”,这说明大家的思想是比较端正的,值得肯定。不过,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大家在学习上所付出的时间却有严重的不足。例如,有47.2%的同学每天自学专业知识的时间只有1-2小时,甚至还有30.6%的同学只花费了不到1小时;有38.6%的同学每天只花费1-2小时来自学外语,而只付出不到1小时来自学外语的同学比例则高达52.%。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有76.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般,而主张自己的自学能力很强的同学只有12.5%。进一步来说,以上数据还表明,很多受调查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还不够,不能良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而仍然像中学阶段那样,总是被动地等待与接受老师的讲授。

(三)学习与就业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受调查的学生对于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有33.3%的同学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很重要”,认为“有一定作用”的学生比例也达到了37.6%。我们认为以上数据是比较客观、合理的,因为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大学四年的学习对于将来能否成功就业有较大的影响和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片面夸大这种作用,毕竟学习成绩只是能否取得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

随着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除了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外,用人单位还要求求职者有各种资格证书(如英语口译证书),目前很多学生也开始重视和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资格证书客观上对于就业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如有76.4%的同学认为资格证书对于就业“有一定的作用”,甚至还有12.5%的同学认为“很重要”;相应的,不少同学也已经考取了数量不等的资格证书,如有高达65.3%的同学获取了两个资格证书,甚至还有26.3%的同学获得3个资格证书,而没有资格证书的同学只占2.8%。

考取研究生已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选择,也是他们应对就业困难的重要办法之一。不过,考上研究生也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就业问题,研究生学历也不能与就业划等号。换句话说,我们对考研应有比较理性的认识。通过调查,我们满意地发现,同学们看到了考研对于实现就业有帮助,如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认识到这种帮助是有限的。例如,有38.9%的同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于将来就业“非常重要”, 有27.8%的同学认为“重要”,同时还有31.9%的同学认为“有一定作用”。

另外,我们还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大多认为“综合素质”(而不是“过去的工作经验”或“人脉关系”)才是决定能否成功就业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持该观点的同学比例已达到84.2%。这种观点客观上有助于同学们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全面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个方面(而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对将来就业的基本考虑

我们发现,法学专业的学生对将来的就业普遍持一种比较理性的观点。例如,有一半以上(52.5%)的学生客观地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是“困难的”,认为“就业非常困难”则达到了34.89%。显然,大家已经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若干困难,这也是我们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原因。又如,有高达79.5%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愿意到西部工作的学生比例也达到了57.1%。通过与学生的面谈,我们还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基层工作便于积累宝贵经验,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到西部工作也很有发展前景,因为当地人才少,易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另外,在预期的薪酬方面,学生们也表现得比较低调,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2.2%)只是要求1000-1500元左右的工资报酬,甚至还有14.5%的学生对于工资的要求低于1000元。以上调查结果显示,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已基本没有盲目和高攀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更多的是踏实、平和、理性的选择,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我们也发现,学生们尽管已经预见到将来就业将存在较大的困难,但只有14.5%的学生对职业规划或就业计划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绝大多数学生(占69.6%)只是简单地思考过,很少思考职业规划的学生也达到了14.5%,甚至还有1.4%的学生从未考虑过。这说明目前部分学生有一种“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或抱有“就业机会总会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侥幸心理。当然,目前他们缺乏必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的指导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选择就业方向时,打算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同学占46.6%,而愿意从事律师或企业法务工作的同学则分别只有25.9%和24.1%。过多的同学愿意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固然有公务员的工作轻松、稳定、有保障、待遇好等现实的考虑,但客观上也增加了自身就业的难度,因为能够成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毕业生毕竟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竞争非常激烈和残酷。

(五)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工作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都非常重视,其表现之一就是较早地开始关注各领域的就业信息,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例如,从一年级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学生比例已经达到了30.9%,从二年级开始关注的学生比例最高,已经达到41.8%,而直到三年级才开始关注的学生只占20%。

相应的是,大家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非常关注,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也比较高。调查显示,同学们对于学校相关工作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只有11.3%的受调查者认为“好”,而大多数同学(58.5%)认为只是“一般”,还有28.3%的同学认为相关工作“还应加强”。另外,在相关的座谈会上,许多学生提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加强以下工作:例如就业前景分析;各行业的概况分析;人际交往指导;面试的方法等。

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或就业指导工作的启动时间,受调查者普遍认为应尽早开始。主张从“一年级”开始相关工作的同学比例已高达44.2%,主张“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同学的比例则分别有33.8%和19.1%,只有2.9%的同学认为应从“四年级”开始启动该工作。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思考,因为传统上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只针对四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启动的时间实际上是过晚了。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建议

(一)指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并加以执行

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发现,学生们大多都认为制定学习计划并按学习计划来有步骤地安排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实际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学习计划,同时学生的自学时间和能力也普遍存在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已经发现,某些学生在一、二年级过于放纵自己,导致不少课程考试不及格,缺了不少学分,等到三年级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时已晚,不仅浪费了二年的学习时间,而且由于知识基础太差,很多学分实际上已经难以弥补,甚至导致有的学生在四年级就自动退学了,其结果令人痛心。我们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状况及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从小就处于被迫学习的状况,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更谈不上自我规划的能力,有部分学生甚至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要求学生自律的特点。

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以及自我规划、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专业的热爱,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督促、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加以完成,顺利地完成学业,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例如,学院可以每学年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宣讲培养计划,要求学生严格按培养计划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如经常开展课堂讨论,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如,学院可以制定统一格式的《学生学习计划书》,每一学年发放到学生手中,其内容可以包括历年成绩总表、选课计划表、选课注意事项等,同时对有大量学分未修完的学生提出“黄牌”警告,要求其立即加大努力,弥补未修的学分等。设计《学生学习计划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一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的责任感,让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目标、有计划。

(二)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已经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就业的预期也已经比较客观和理性,但苦于没有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或帮助,或者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如就业信息的提供、企业招聘会的召开等),或者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没有也难以制定明确、合理的职业规划,或者存在不少盲目、茫然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从理论上讲,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评、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产生规划想法,产生规划想法应从大一开始做起,通过与高年级同学交流、参加学校活动等方式逐渐对制定规划产生想法;二是进行自我评估,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等进行客观的评估;三是确立个人目标,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目标的确立;四是制定实施方案,包括目标和实施方法;五是执行已定方案,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这时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六是评估、调整方案,即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我们认为,当前我们应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1、学校应该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涯开始(即从一年级)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规划与发展的课程,让每一位大学生从理论还是都懂得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另外,教育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如模拟职业日、职业测评、社会实习等,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每隔一段时间邀请社会上的单位或个人到学校作各种职业专题讲座,如用人单位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因为归根结底,职业生涯规划是与学生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将来的发展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就在于,大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因此,大学生应针对自己的年龄、性别、个性、能力、兴趣、发展目标、经济水平等主客观条件,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规划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凭个人的经验是很难实现目标的,而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规划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总结现有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学生职业规划咨询与指导机构,该机构必须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这些专业人员将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来解决某些个性化的问题,帮助学生适当地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行动策略。当然,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还不具备开展职业咨询的条件,因此,我校当务之急是加快对有关人员的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实际操作培训,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师资力量,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3、学校应引进职业测评体系,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和水平。职业测评是心理测量技术在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它以心理测量为技术,对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客观的系统评价,从而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并向其提供有关潜力、不足和发展建议的指导。应该说,职业测评对于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大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适当的策评工具,尽快让学生在一年级时就接受职业测评服务,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自己合理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冉小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规划初探》,《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增刊。

[2]姜林康:《大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7年第1期。

[3]王泽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4]张生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人才开发》,2007年第2期。

[5]赵小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气。

[6]吴萱:《大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8期。

上一篇:个性爱情经典说说语录下一篇:说明文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