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2024-05-09

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共8篇)

篇1: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结婚, 古往今来都被人称为人生大事。婚礼, 作为步入新生活的开场白, 人们都把这一重大典礼看得神圣而庄重,无论是谁都想把婚事办得热闹、喜庆、体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精明的商家早已瞄准这一商机, 而婚礼也被这些商家进行了商业化包装, 拿来作为产业化运作的载体。新人们在热热闹闹、欢欢喜喜、甜甜蜜蜜中, 不知不觉成了拉动内需的贡献者, 也使婚庆市场这块“蛋糕” 越做越大。

一,婚庆产业及婚庆产业链定义 :

婚庆产业,又叫婚庆消费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婚庆产业链属于以产品与服务结合的需求拉动型产业链,而且有多种产品与服务。婚庆产业的核心活动是新建家庭,其产业链主要是围绕着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及婚后蜜月三个不同阶段形成。

婚庆产业链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新人消费需求为导向,所有企业部分或完全围绕新婚消费主题,以产品、服务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网链。二,婚庆产业市场容量 :

根据国家民政局的统计数据,全国2006年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预计到2008年将上升到5000亿元。婚庆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市场,涉及到相关的几十大类品种的产品,如服装、摄影器材、餐饮、旅游、珠宝、礼品、服务等等,婚庆市场前景乐观。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预计婚庆消费额有望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毫无疑问,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不少商家已经觊觎婚宴市场这一蛋糕了。

三,.婚庆产业结构:

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潜在商机。在婚庆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品牌服务和规模经营,婚庆的高层次服务也在增多,整个行业都在为满足当代青年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追求浪漫服务的需求而努力,婚庆产业大的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1)婚礼服务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广州在5年前只有80家婚庆服务公司,现在已经超过了500家。婚礼服务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扩大并日益丰富,已经包括了婚礼咨询、婚礼策划、婚礼化妆、MV设计拍摄、婚车出租等方面,从简单的服务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向文化层次发展,注重服务和多样性、个性化。不过,目前婚礼服务行业尚无标准,缺少行业规范行为,行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河南,无锡,成都等城市成立了婚庆协会,其余地区婚庆行业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正是因为素质不高、缺少创新,造成了整个行业的大范围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2011年成都市场现在注册的婚庆公司有376家,而有执照并且能够提供婚庆服务的机构大约可以达到60家左右,但实际上能保证长期正规经营的婚庆服务机构只有约30家,这其中真正有品牌、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型婚庆服务机构仅有10家左右。多数经营婚庆业务的公司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加上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造成了婚庆市场问题不少。

(2)婚纱摄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纱摄影也越来越得到广大青年的普遍关注和热忱参与。据2010年民政部相关资料统计,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998亿元人民币,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婚庆支出的比例约为15%。

全国结婚产业调查中心2010年3月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9万家婚纱影楼、摄影公司、图片社和摄影工作室,相关行业的人员近600万,中国婚纱摄影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且竞争与机遇同在在婚庆消费中,婚纱摄影是婚庆经济的亮点之一。与婚宴、喜糖等婚庆项目相比,婚纱摄影的利润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利润率大约在30%-40%。2007年10月19日,据商务部披露的最新统计,2006年全国大型婚纱摄影企业的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为800-2000万元,有的特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全国目前各类人像摄影企业已达45万多家,从业人员600多万人,年营业额900多亿元。目前婚纱摄影市场的特点如下:

A.婚纱照整体市场规模略有扩大,但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婚夫妇数量上的增加。

B.城乡的拍照率和拍照花费差距较大。价格原因在城市已经不是新婚夫妇拒绝婚纱照的主要原因;郊区和农村新婚夫妇不拍婚纱照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外,还因为本地婚纱照的质量较差;

C.影楼的知名度也是新婚夫妇选择影楼比较看重的因素;

D.中小城市的影楼经营还不太规范,自己拥有冲印车间的影楼还不多。用于促销方面的措施和费用也比较少。

(4)婚纱礼服:

在90年代以前,婚纱礼服价格高昂,婚纱消费基本上都以租借为主,近年来随着婚纱售价的下调以及对婚纱卫生和个性化的要求,引发了买婚纱的热潮,婚纱礼服的消费量猛增。目前,婚纱“以买代租”的消费时尚已经为多数新婚人群所接受。在很多新婚人群中,租用婚纱的价格为人民币180元/次~600元/次(视婚纱的新旧程度而定),高档的就要上千元,其实买一件新婚纱的费用也不过如此,而且对新人来说还有永久的纪念价值,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婚纱礼服。旧婚纱的消毒处理无法保证,许多新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选择了“以买代租”的消费模式。

世界80%以上的婚纱品牌都是在中国国内加工贴牌的,由于事前签有协议,这些婚纱是不会在国内销售的。目前中国婚纱礼服业中,具有一定规模、档次和效益的婚纱礼服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潮州、中山、深圳、广州、江苏苏州、福建厦门和泉州等地,他们主要从事贸易加工。现在中国的婚纱批发市场已形成广州、苏州两大集散地,国内从事婚纱礼服生产销售的经营体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曾经名噪东南亚的广州婚纱一条街,近年受苏州婚纱街冲击,影响式微。目前,国内的婚纱仿冒品过多、质量普遍较差,而品牌货又太贵,这些因素给中国的婚纱消费者带来了困惑。

(5)婚宴服务:

近年来,结婚的高峰年引发了婚宴市场的火暴。根据各大城市的报纸报道统计,从2005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各大饭店的全年婚宴就大多提前排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五一”“十一”两个大的婚宴市场消费旺季。婚宴利润相对比较高,即使酒店免费提供一系列新人蜜月套房、喜庆蛋糕、鲜花等优惠,婚宴的利润率也达30%~40%,大部分酒店50%以上的利润来自承办婚宴。与此同时,婚宴的档次也明显提升,这两年喜宴投资花费有明显上涨之势,据统计,成都婚宴消费20桌以下已是少数,大部分在30-80桌之间,有的则超过百桌。

4.婚庆产业的商业模式。

新兴的婚庆产业就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它不仅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服务综合性产业,而且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目前,婚庆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产品服务型商业模式,如独立的婚庆产品生产销

售商、婚庆服务提供商等;一类是品牌型商业模式,如品牌连锁、网络营销;还有一类是整合型商业模式,如婚博会、结婚展等。

四,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

(1)产业链逐步形成:

成都结婚产业在婚礼服务、婚纱摄影、婚纱礼服生产、婚宴服务四大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76个关联行业相互连接,逐步形成了以结婚消费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集群。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珠宝首饰等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并与新婚消费的其他行业如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40多个关联行业,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充满了巨大潜在商机。

(2)总量规模:

随着婚庆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已经形成了“五一”“十一”两个大的婚庆市场消费旺季,成都的婚纱摄影、婚礼服务、婚宴场所、蜜月旅游等企业早在每年的2、3月份和7、8月份就开始为这两大结婚旺季策划筹备。各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总量有所扩大。依据中国婚博会对相关行业专家的调研,全国婚纱影楼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影楼婚纱销量每年至少以20%的速度递增;北京2004年到2005年11月份有276家婚礼服务公司注册,2006年至少翻番。而位于西部时尚之都的成都,2005年至2011年,每年平均增加50家婚礼服务公司,并于每年总量的11.2%上涨,环比上涨18,9%。

(3)企业规模:

成都结婚产业的主要行业企业的规模较小,从业经营者水平参差不齐,从从业平均人数来看,婚庆企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均很少,婚礼策划企业平均每家从业人员10人左右,婚纱摄影企业平均每家40-60人,一些婚庆公司甚至只有一间办公室四处到处联系分项服务。尽管婚纱礼服生产企业具有大中型企业,但除中国潮州、厦门等大型生产基地外,手工定制和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企业还是占大多数。为了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规范,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质,2004年4月底,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出台一项政策:从2004年开始在国内婚庆行业推行婚庆策划人、主持人持证上岗制度。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出台一项政策,规定2004年五一前夕开始在国内婚庆行业推行婚庆策划人、主持人持证上岗制度。

(4)区域市场结构:

婚庆行业消费的区域性特点非常明确,婚庆产业的区域性特点也很明确,在全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知名的婚庆策划公司、婚纱摄影公司,在当地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区域分布上,结婚产业各行业的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区域性很强,很少出现跨地区经营的大型连锁企业。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相对发达城市,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及发达的大中城市,在小城市的分布较少。成都的婚庆企业相对来说还有巨大的完善,规范空间。

(5)地域性的行业品牌正在形成:

由于结婚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除原来相关行业的迁移品牌外,真正全国性结婚产业品牌各地尚未形成,但一批在当地市场份额大、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逐渐形成行业品牌,优势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将提升市场集中度和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洲、深圳等新婚消费能力很强的地区,已经出现了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这涉及到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等方面。例如色色摄影、金夫人摄影等知名影楼早就实现了全国连锁、本地分区布点的格局。成都的婚庆市场的多极格局也同步正在形成,以成都为核心,各级二,三线卫星城呈网状包围之势的覆盖面也在建立之中,行业整合,销售整合,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已成了不可回避的发展态势。

(6)成都缺少婚庆“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市场:

市场呈高度分散局面,全国婚纱市场呈广州、上海、苏州三角鼎力局面,但其他各地,即使成都,长沙等省级行政单位的婚庆产品主要参杂在服装、礼品、小商品市场内,高档产品,珠宝、服装等主要到百货商场、专卖店采购,婚庆公司、摄影公司、鲜花专卖店散居在城市的各角落,市场呈高度分散局面,目前没有真正意义做到婚庆服务“一条龙”服务市场。

(7)新市场建设热开始升温:

成都婚庆用品批发市场起步较晚,与消费需求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在政府的政策导向下开始新建各类婚庆用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新市场建设热开始升温。成都的新建婚庆市场已逐渐步入正轨,新建婚庆市场多数以摄影器材和婚纱礼物为主题,如西南摄影器材城,华星摄影器材城等,面积基本在2万平米以下,以中小型市场为主。

(8)婚庆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与巨大的商机和市场需求相比, 婚庆行业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服务水平上,还远远不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调查显示, 成都对婚庆公司表示基本满意的仅占60 %左右。婚庆市场的无序发展与巨大的产业链条形成了鲜明对比。婚庆行业市场巨大、利润丰厚, 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但是行业门槛却很低, 企业水平、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诚信缺失, 中国婚庆产业品牌成长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 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最终导致婚庆服务业鱼龙混杂, 缺乏品牌号召力。婚庆业的“ 红色投诉” 逐渐攀升, 许多新人对新婚消 费充满不信任。综合分析婚庆市场的症结所在之处不外乎以下几点:、产品服务同质化, 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高端消费市场不成熟, 缺乏为高收入新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缺乏符合产业发展的企业营销模式;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行业混乱无序, 服务规范缺失;行业标准欠缺,行业管理力不从心;、缺乏创新的理念和服务, 导致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

中国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认为, 市场无序是目前制约婚庆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会说几句台面话, 有一台摄像机, 掌握一点操作技术,三五个人便可成立一家婚庆公司了。很多司仪并没有经过培训, 只是在每个场合重复背诵网上就能下载的台词。服务品种单一, 低价恶性竞争。中国婚庆协会的成立,正式标榜婚庆行业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各省市关于婚庆合同的拟定、出台和推广, 也标志着婚庆业的管理正在逐步的规范化。为了减少婚庆服务纠纷、规范婚庆公司的服务, 2 0 0 7 年1 1 月1 6 日, 《 北京市婚礼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在西城区开始试用, 合同就付款方式、期限以及合同的解除、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都做了较明确的表述。婚庆合同明确规定, 如果事先约定好的服务项目临时取消, 违约方要支付违约金。也明确规定了策划、主持、化妆、摄影、摄像、鲜花、乐队、场地等各个服务环节的收费和服务要求, 并为双方留出商榷的余地, 避免双方在发生争议时纠缠不清。北京市工商部门表示, 这份合同首次将以往的婚庆“ 协议” 上升到合同的高度, 是规范婚庆市场管理的一个重大转折。由于婚庆产品及服务区别于其他商品, 大部分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量身定制,具有个性化和专属性,另外由于婚礼的过程不可逆转, 婚庆服务的质量就更显其重要, 以合同的形势将婚庆服务落实到具体的条款上, 这是必不可少的的程序。河南省婚庆协会和省消协联合拟定的《 河南婚礼庆典服务合同(草案)》 , 对婚礼过程的各个细节都有详尽的约定, 如婚礼的策划、场景布置、主持、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婚车租赁使用、新娘化妆、婚纱租赁和婚纱摄影、婚宴酒店。不难看出, 河南省消协和省婚庆服务业协会制定合同的目的,是想要获得婚庆公司和消费者双赢的结果。另外, 《 合同(草案)》 还经过了专家的审查和把脉, 法律专家、从事市场经济研究人员和工商局相关负责人, 对合同草案的内容提出了对新人精神损失赔偿的内容。河南省财经学院教授史璞说, “ 结婚对中国人而言是一辈子的大事, 婚庆公司的违约给新人造成的精神损失, 远大于物质损失。合同草案里关于消费者的权益内容,基本上是真空, 这会给消费者制造合同陷阱, 因此合同草案里应该把消费者的权益明细化。”2 0 0 8 年1 月2 4 日,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中民大厦举行, 民政部人教司科技处处长甄炳亮同志在会上宣读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的批复文件》。他指出, 全国婚庆婚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来之不易, 它的成立对于这个行业将来能够正规有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五、成都婚庆市场发展趋势

今后婚庆消费市场的发展将会是,摄影摄像器材、婚纱摄影、婚礼庆典服务、婚宴酒席、珠宝首饰、家电家具、床上用品、室内装修等由新婚消费辐射到的行业与婚庆公司相联手, 逐步形成令人瞩目的婚庆产业链。这些行业将在2 0 0 8 年开始逐渐实现强强联手的行业结合。不同类别的服务机构将汲取对方服务理念精髓、发挥多方行业优势、共享多方行业资源、互补行业局限性, 婚庆行业上下游企业间应该增加交流和整合, 丰富服务品种, 从而为结婚新人提供方便、全面、周到、细致的婚礼服务。业内有专家认为, 要提高婚庆产品和服务质量, 行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一条正确的出路。并且, 婚庆行业打破无序竞争, 充分利用资源, 跨行业联盟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多种文化的融合将紧密结合, 婚礼形式也将更多样、更时尚、更富有个性, 时尚多样的婚礼形式将成为都市婚礼形式发展的主流。千篇一律、模式化、套路化的婚礼现象将逐步被多样化、个性化的婚礼形式替代。婚庆行业未来发展特征 :(1)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提供的新婚消费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

(2)服务质量将不断提升,更注重服务档次和内容,有系统的职业取向序列;

(3)各类婚庆服务公司合纵连横、行业内与企业间“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共赢发展趋势;

(4)婚庆产业“掘金”行业不断扩充,新婚消费蛋糕持续增大;

(5)各地区婚庆协会不断成立,将大力提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

(6)政府更加重视婚庆文化,制定和完善新婚消费行业规范,整治行业市场;

(7)企业更加注重创建婚庆产业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行业经营管理水平;

(8)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婚庆产业中将发挥更大的宣传和销售作用

篇2:成都住宅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4年以来, 地价涨幅逐渐扩大并超过房价涨幅, 房企盈利空间收窄, 上市房企ROE下降, 全国房地产市场分化, 已有约37%的城市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 房地产行业由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 对房企发展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但是我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房地产行业适度恢复可拉动经济增长, 政府也一直努力调控。

从新一届政府上台到2014年4月, 中央始终致力于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呈现差异化、去行政化的特征, 并力求挤出房产泡沫、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中央对限购等行政化调控手段保持既不收紧也不放宽的态度, 主要调控动作集中在土地 (减少增量盘活存量) 以及加强保障房建设, 并提出“低端有保障, 中端有支持, 高端有市场”的长效调控思路, 房地产调控呈现去行政化;第二, “深八条”、“沪七条”取代以往的“国五条”、“国八条”, 地方政策因地制宜调控, 全国层面基本没有统一调整的政策出台, 差异化调控取代一切政策;第三, 以“金十条”等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政策严控房地产风险, 减轻经济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 力争挤出房地产泡沫。

为推动经济尽快复苏, 2014年4月开始中央展开一系列定向刺激动作。在下半年体现出对楼市的救市态度, 9月达到高潮。包括放松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 加强货币政策支持等。主要体现在这几点:首先, 中央提出房贷证券化基金化, 在扶持房地产复苏的同时转移房地产泡沫风险。即930政策中提到的“房贷证券化”与“房地产投资基金化”这两个新型工具, 是国外基本发展成熟的舶来品, 既是救市, 也是改革。其次, 央行在多重压力下于11月21日发布降息政策。最后, 提出不动产登记为房地产税开征铺路, 但短期内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有限, 仅部分投机、投资和改善类购房需求受抑制;长期来看, 通过不动产登记的大数据可实现房地产市场化手段调控, 是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好行业发展。

二、住宅市场的分析

(一) 供销年度特征

图1是2010年~2014年成都商品住宅年度供销价走势, 成都住宅市场供销两衰, 供应量缩水至近6年最低值, 全年以去库存为主, 价格涨幅收窄。全年供应面积1678万m2, 同比下降37.8%成交:全年成交面积1992万m2, 同比下降22.8%价格:成交均价7627元/m2同比上浮4%。造成市场低的原因主要有:2013年市场持续高位运行, 对需求形成透支;宏观形势不乐观, 市场价格持续震荡, 需求观望;十年调控下市场结构逐步回归合理, 投资需求减少。

(二) 供销月度特征

图2是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商品房住宅供销走势。图中可看出2014年3~5月成都住宅市场成交量相对较大, 可能是由于3月、4月市场降价热潮的推动, 5月市场呈现出价跌量涨, 或受90m2落户政策的影响, 部分小户刚需产品热销所致。下半年可能由于9月底开始包括限贷松绑、货币政策刺激等多方面救市政策的提振作用, 11月成交量再次冲高。除此以外其余各月市场成交表现均较为平稳, 传统“金九银十”已不存在。全年价格围绕7600元/m2的均价上下震荡, 市场盘整特征明显, 年底价格上扬。可见, 呈现主要的特征为:月度成交量主要受政策及开发商促销动作影响逐渐碎片化, 成都市场价格敏感性降低, 政策敏感度保持。

(三) 存量特征

图3中可见2014年全年去库存特征明显, 主城区与近郊商品住宅存量面积近5年来均首次同比下滑。主城区:截止2014年底, 主城区存量为781万m2, 同比下降16.2%, 按今年的月均去化速度, 目前存量还需一年完成去化。郊县:2014年郊县成交量下滑幅度较主城区相比更大, 存量虽有所下滑, 但存量压力仍然严重, 按今年的月均去化速度, 郊县目前库存量还需21个月才能完成去化。

(四) 需求特征

单位:m2

图4为成都主城区及近郊住宅单套面积变化趋势, 可见郊县住宅单套成交均面积逐年下降, 主城区逐年上升, 目前主城区单套成交均面积已高于郊县;图5为单套总价变化趋势分析:从总价方面看, 主城区与郊县总价差距逐年拉大, 表现出刚需向郊县外溢, 主城区改需逐步聚集的特征, 高端大平层产品迅速发展。

(五) 热销板块特征

2014年成都主城区热点板块中, 城东与城北热点板块成交量坚挺, 城南与城西成交量下滑明显, 其中南延线华阳段、站南板块及外光华板块成交面积下滑均超过35%。产生这样两极分化的原因有三:一是城市距离原因;二是价格;三是供求关系。

从近郊热门成交板块来看, 郫县老城区市场表现较为活跃, 2014年前三季度成交面积已超过去年总成交面积, 其次是温江光华大道板块。而去年销量靠前的犀浦及蜀都新城板块今年销量降幅均达5成以上。整体来看, 郊县热点板块下滑区域较为明显。

三、预测未来成都住宅市场趋势与发展建议

通过对近年数据在五个特征方面的分析, 预测未来成都住宅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市场发展趋向成熟, 节点性营销继续弱化。第二, 明年市场存在回暖条件, 幅度有限。市场经过一年盘整后, 在政策宽松的基础上明年市场存在回暖的条件, 但幅度有限, 价格反弹可能滞后于成交量的反弹。第三, 主城区与近郊分层明显。主城区由于资源稀缺, 地价高企, 未来以改善产品为主, 刚需受城区价格压迫持续向近郊外溢, 且近郊交通环境改善, 成为刚需主要聚集区域。第四, 郊县存量压力大, 明年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第五, 重点关注板块:地铁3号线、4号线将于明年开通, 沿线板块迎来巨大发展利好, 重点关注198板块、驷马桥板块、红牌楼板块、外光华板块、建设路板块、十陵板块。这些板块仍存在未开发的土地机会以及一定量的项目新增供应。

根据以上住宅市场的趋势, 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发展方向:

首先, 今年年底、明年上半年集中推量、控制价格以加快去化库存。因为此时是需求释放、经济恢复元气前政策的短期宽松时间, 会成为去化库存的最佳时机。

其次, 行业规模增长空间见顶, 地产白银时代, 一定要抓住未来三到五年的转型两级, 包括布局重划、产业拓展、模式切换三条路径。

最后, 利用好房地产金融化机会, 提高融资能力和融资效率, 保证资金链稳定性。中央政府提出鼓励和支持房贷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化, 有利于提高银行信贷能力和拓宽房企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肖楠, 刘欣.全国房地产分析报告 (2012年1月) [J].中国建设信息.2012.3:43-47.

[2]饶兰, 梁波, 陈明星.武汉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经济.2006.1:93-96.

篇3:微信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关键词】微信;微信历程;发展趋势

一、微信内涵及功能特点

(一)微信的内涵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二)微信功能

1.多人聊天。

2.发送语音信息,视频和图片的功能。

3.定位功能。

4.扫一扫。二维码。条形码等。

5.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可以交朋友。

(三)微信的特点

1.接受qq离线消息。

2.占据流量小。

3.支持多个系统运行。

4.语音功能减少电话费用。

5.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

二、微信的发展历程分析

1.微信的出现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1.0测试版。2011年5月10日,微信发布2.0版本。2011年10月1日,微信发布3.0版本。2012年4月19日,微信发布4.0版本。2013年8月5日,微信发布5.0版本。

2.微信的发展过程

1.0版本的微信功能比较单一,可以文字形式的聊天,不可以使用语音。2.0版本的微信加入了语音功能,被广大的用户所认知,这一版本的微信与qq划出了界限,随后的2.5版本更是增加了“附近的人”功能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同时也是微信的用户猛增。3.0版本的微信增加了“摇一摇”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了微信的社交影响力,繁体中文界面和支持5个地区手机号的绑定预示着微信迈入国际化的脚步。4.0版本的微信增加了视频的功能,并且发布了网页微信界面。网页界面的微信发布又一次增加了微信的用户量,使得微信能够蓬勃发展。5.0版本的微信新增了关注公众号,扫一扫,以及银行卡绑定的功能,三个功能融会贯通,把微信带到了一个崭新的营销界面,也让微信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微信的发展状态

(1)微信功能从单一的文字聊天逐渐发展成语音图片,随后的摇一摇扫一扫,以及今日的绑定银行卡观众公众号。其发展体现了微信从一个普通的大众社交软件逐渐演变成带有创新功能的逐步国际化的社交平台。

(2)微信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随着微信版本的逐渐更新,功能的逐渐增多,服务的逐渐完善,吸引着众多潜在用户群。微信营销也会成为微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及通过微信进行企业形象和新产品的宣传,微信的未来发展会更加的多元化和全面化。

三、微信及微信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微信可能面临的问题

1.微信有时会出现无法连接服务器的现象,网络敏感度较大。

2.微信对个人隐私保护不是很好。微信本身是一个基于位置信息的社交平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将个人位置信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泄露,这样的安全隐患使一些用户对微信持有反对的观点。

3.微信绑定的银行卡有很少数人使用。新事物的发展必将是漫长而受到旧事物的压制,微信被大众广泛熟知是因其交友平台,绑定银行卡很难让人信服。

4.相同软件的出现对微信有一定的影响。微信不是第一个公众平台也不是最后一个,微信的发展会受到其他相同软件的影响。

5.微信是一个相对较密闭的平台,圈子与圈子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速度快,但在两个圈子之间传播缓慢。

(二)微信营销面临的问题

1.从客观的企业及个人来看,微信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企业和个人是否真的有必要利用微信进行营销;盲目跟风状态是否存在;企业是否对网络营销、新闻媒体营销、社会化营销等有深入地了解;是否冷静的分析现状。

2.从微信自身主观来看,作为一个通讯服务工具,现在已经逐渐演化成一个营销工具,微信自身是否想变成这样,微信5.0版本的出现,限定群发短信的的数量,将公众号分为订阅号和媒体号。

四、微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很多,官方目前没有办法满足。而企业使用微信是为了进行服务和商品的推销,因此微信未来发展应基于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

2.满足商家的需求

对于消费者市场的精准定位,避免广告投放浪费的现象是时下商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未来的微信利用LBS功能,根据位置、性别、年龄选择发送商家广告。

3.确立稳定的盈利模式

微信的迅速成长使得微信用户数量猛增,靠的不仅是突破性的产品,更是口碑的力量。其用户的定位规模已经明确,但是商业模式还不完善,未来发展道路不清晰。

4.商业化长期靠O2O和电商

微信商业化绝对不是一个游戏行业这么狭窄,还有广告,电子商务,O2O以及更多全新创新的商业模式会涌现出来。

5.全球化发展

微信最新版本支持海外100多個地区利用手机短信注册微信账号,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新版本预示着微信将走进全球化,进入全新领域。

五、总结

微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从一个聊天工具逐渐变成一个交友平台,微信5.0的发布新增了关注公众号,扫一扫,以及银行卡绑定的功能,三个功能融会贯通,把微信带到了一个崭新的营销界面。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其发展空间也来越大必将趋于商业化和全球化!

篇4: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人口数量方面, 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底,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 占总人口的14.3%, 预计到202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消费能力方面, 据调查显示, 我国城市老年人中有42.8%拥有存款, 随着老年人的退休金不断增加, 老年人存款也将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8145亿元。

当前阶段, 进入60岁以上的人群, 出生于解放之前或解放初期, 该阶段出生的老龄人口由于受教育方式、传统文化、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影响, 其在消费时大多具有一定的经验判断性、习惯性和实事求是的特点, 一旦对商品或品牌形成了偏爱, 便很难改变去消费其他品牌的商品, 特别是老年人的习惯消费心理通常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商品的思考和判断。消费中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态度倾向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他们选择商品时往往选择的是以前光顾过的产品, 喜欢以自己的经验来评价商品的优劣。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较稳定的消费习惯, 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二、老年服装行业现状

1. 缺乏专业老年服装品牌

目前, 我国老年服装大多处于低档层次, 缺乏品牌化, 由于老年服装商品利润较低, 销量达不到预期, 几乎没有知名服装品牌愿意将目光投向老年服装市场。通过对两家网购平台京东商城和亚马逊的调查发现, 经营老年男装和老年女装的品牌分别为48个和42个, 其中绝大部分品牌经营服装类别针对中年消费者, 老年服装商品仅为其边缘商品。专业老年服装品牌的缺乏制约了该行业的整体进步。

2. 品类少、款式少、色彩单一

对于当前国内老年群体来讲, 在服装消费方面, 大多偏好于大众化的款式和颜色, 追求更低的价格, 合体舒适是其首要评价指标。对于一般老人而言, 大多比较节俭, 有的长年不添置衣服, 或者只买便宜的衣服, 这些特点在当前老年群体中具有普遍性, 因此, 国内老年服装市场一直难有突破。老年服装消费市场的不活跃, 很容易造成批量化生产追求更大利润的服装企业压货, 很多服装企业在设计上也就采取了保守的做法, 从而造成老年服装款式难有新的突破。品种少、款式旧、跟不上潮流变成为国内老年服装长此以往的特点。

对京东商城和亚马逊购物网站的调查发现, 京东商城老年女装655件, 老年男装1378件, 亚马逊的老年女装和男装分别为547件和135件, 数量和款式非常有限。根据商品的特征分析,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为中年服装。对淘宝网的调查发现, 搜索关键字“服装”, 搜到宝贝4118887件, 店铺138674家;而搜索关键字“老年服装”, 搜到的宝贝为123582件, 店铺仅有5494家。老年服装在淘宝网服装销售中所占比重约为3%, 销售老年服装店铺约占服装销售店铺的4%。

3. 零售终端不完善

当前服装行业零售渠道是线下与线上两种模式齐头并进, 但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 线上和线下所售老年服装的比例仅仅为整个服装行业的5%左右。在服装销售较好的商场里, 既没有老年服装专柜, 也缺乏专业老年服装品牌, 在各大城市, 要找到老年服装专卖店更是奢望。老年服装更多出现在地摊货、减价货, 式样多是肥大傻憨, 土气十足。老年人专有的服装品牌很少, 最常见的款式多是西装, 一些老年人反映, 他们在服装消费时也期盼更多的选择。

三、我国老年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 老年服装应向品牌专业化、品类精细化、销售合理化方向发展

据相关资料显示, 未来几年内我国中老年人服饰需求量将在10亿套以上, 而当前百货商店中青年服装占70%以上, 适合中老年人的服装所占比例不足10%。在未来十年时间, 50后和一部分60后将进入60岁, 成为国内老龄人群的主力军, 这部分老年人处于老生代和新生代中国人结点, 受教育与思想开放程度较高, 且大部分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力军, 这些因素促进了他们对于市场经济中各种商业因素诸如品牌、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的敏感力, 单纯追求低价格、实用性将在未来我国老年群体消费中逐渐淡化。国内服装行业对于专业老年服装市场涉足较浅, 国内老年男装与老年女装品牌专业品牌屈指可数, 且大多处于发展初期, 还在摸索阶段。然而, 老年消费者在服装追求方面已逐渐上升到个性化、多元化和品牌化。

2. 年轻子女将对老年人服装消费起到带动作用

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和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 特别是城镇老年人在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和奋斗之后, 有一定的财富积累, 多数有稳定的离退休金及养老保险收入。他们基本上没有债务负担, 没有抚养子女的支出, 相反, 其子女一般都会愿意支出一定的孝敬父母的费用, 年轻消费者在服装消费时用审美意识去挑选商品, 会对老年消费者服装消费时用价格、耐穿去挑选商品的消费心理产生冲击。

3. 消费需求向追求品位、讲究环保和健康的新趋势发展

篇5: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关键词:重庆市 婚庆市场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32-01

1 重庆市婚庆市场发展的现状

婚庆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商机。

据2010年春季婚博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共有1145.8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因结婚产生的直接消费总额已超6000亿元人民币。婚庆行业怎么样?由于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在这一时期的人群即将于2007-2012年前后进入婚龄。

来自重庆市民政局的消息称,2012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29.3万对,打破历史纪录。根据以上的数据充分说明重庆婚庆市场的前景很看好。

另外,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得到的很大的改变,在满足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已经向精神方面的需求发展,也促进了婚庆市场的火爆。婚庆经济已成为消费市场一个新的增长点。

2 重庆市婚庆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婚庆市场发展迅速,婚庆市场还不成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乏“一条龙”婚庆服务

目前重庆很多婚庆公司都是做着“一站式婚礼服务,让新人轻松去结婚”之类的宣传,但是所谓的“一站式”服务,仅局限在筹备婚礼过程的某一方面。这条甜蜜产业链上的几大核心消费:婚纱摄影、婚宴酒店、交通旅游、首饰礼品、婚纱礼服等各个环节都呈现着单打独斗的状态。即便有些婚庆公司提供这些服务,也只是做简单的推荐,还需要新人自己咨询寻找适合自己的。无论是行业中的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要分头应付和衔接众多环节,市场高度分散。这样给新人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所以说目前重庆市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龙”服务市场。

2.2 产品同质化,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现代的人追求个性,婚庆要求往往十分个性,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重庆市很多的婚庆公司服务产品同质化,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很多新人对婚庆消费充满了不信任,频频出现“红色投诉”的现象。甚至有些婚纱影楼用低价吸引客户,随后再变相层层加价,推出各种名目的“套餐”,让消费者陷入价格圈套;有些婚庆公司则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是皮包公司拿了钱就走人,或者无照经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这些公司与消费者签订相关的合同没有明确责任,或者只有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从而导致问题丛生纠纷不断。

2.3 行业缺乏专业人才,服务人员职业素养低

由于婚慶市场发展迅速,因此婚庆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婚庆行业人才总体看来是短缺的,并且婚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虽然有很多从事婚庆培训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一些的专业技能,但是其本身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欠缺。如一些婚礼主持,对婚礼婚俗了解不深,又缺乏经验,在婚礼现场除了用一些诸如天赐良缘、良辰美景、百年好合之类的套词之外,很难根据新人自身的特点设计主持词。一些婚庆公司对婚礼文化缺乏认识,只知道找一些浪漫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而没考虑到音乐的内涵,比如就曾有在婚礼上用“泰坦尼克号”“梁祝”这样的音乐。另外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服务意识,对新人不能做到专业、细致、周到、耐心。这些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和发展。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3.1 加强“一条龙”式的专业服务

企业最好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婚纱的选择、宴席的地点、司仪的选择、婚纱照的拍摄、婚车、喜糖、婚礼形式的策划、婚礼后的服务等,这些都是婚庆公司包含的内容。企业还要做到服务的延续和拓展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一些网站的做法延续和拓展服务,例如婚礼前的一些事物处理和婚礼后的一些后续工作等。员工要负责对自己带的顾客的拜访,做到每年过节和顾客的婚礼日子的当天给顾客发一个祝福短信等,这样给顾客留下深刻的映象就会给公司介绍顾客,老顾客还会来拍纪念照。这样的服务即留住老顾客也创造了新的顾客。还可以提供一些咨询服务,诸如,建议选购何种喜烟、喜糖,根据婚礼规模推荐举办婚宴的酒店,帮助制订婚宴菜单,提供新房布置方案等等。这样避免了新人一家家公司的跑,真正做到“一站式婚礼服务,让新人轻松去结婚。”

3.2 婚礼彰显个性,注重婚礼的内涵

80后这一代人有个性,因此婚礼就要充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建议新人根据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实际情况策划出与众不同的婚礼。多一些创意,少一些重复,从婚礼的形式、内容和主题上都要体现自己的特色,真正有创意、有意义的婚礼是只属于这对新人的独一无二的仪式,而不是把新人的名字换一下而已。

婚礼是一个过程,一场完美的婚礼是饱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仪式,以及新人和宾客享受这个仪式的过程。注重婚礼的内涵,享受文化意蕴和仪式感,这是最近几年80后婚礼的流行趋势,也是倡导的新型婚尚。从前新人把太多的精力用在婚礼的外在形式上,追求接亲车队、婚礼道具和服装、婚宴等,现在的80后新人越来越注重婚礼本身的内涵,新型的婚宴方式逐渐被采纳,婚礼的主题和环节都蕴含深刻意义,都市新人经历了重新认识婚姻的过程。婚庆公司在为新人操办婚礼是要深度挖掘婚礼的意义,并充分享受这个仪式的幸福感。

3.3 加强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

对于婚庆公司的服务人员,首先在招聘时要考虑文化素质这个问题,在具体进行上岗后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在婚庆服务过程的技能技巧。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你不及时的给自己充电,那么,你就会落到时尚潮流的后面。所以,一定要定期给自己冲电,这对于一名合格的婚礼服务人员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快速发展的婚庆产业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重庆市婚庆市场还有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重庆婚庆行业要把握好市场脉搏,提升文化内涵,开发出符合重庆市消费者需求的商品,打造有品牌效应的婚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凤.1.8亿单身男女的生意[J].中国经济周刊,2011(Z1).

[2]马振民.纳斯达克迎娶网络“红娘”婚恋网站迈开上市大步[J].上海信息化,2011(6).

[3]张惠.婚恋交友网站盈利模式如何突围[J].传媒,2010(6).

篇6: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1.东北物流市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分布

东北长期形成的长、大、厚、重产品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 形成了有密集的产业带。

2.东北市场物流总量

截止2007年东北三省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755.2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32.2%, 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982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7.9%, 水路货物周转量3968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66.5%;旅客周转量1531.1亿人公里, 平均比上年增长9.6%, 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689.9亿人公里, 同比增长11.7%;港口货物吞吐量20亿吨, 平均比上年增长13%;邮电业务量1629.7亿元, 同比增长25.0%, 其中邮政业务量83.73亿元, 同比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0.4亿, 同比增长17.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88.4亿元, 同比增长18.3%。

3.东北物流企业发展状况

东北物流企业数量众多, 目前东北物流企业的发展类型主要为以下几种:一种是传统储运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 如沈阳储运集团等, 仍占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新兴民营物流企业, 如沈阳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等, 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三是外资物流企业, 如DHL、TNT等, 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快速发展, 并且有并购。四是源自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企业, 如东药物流等, 占市场份额较小。此外还有快递行业, 如邮政物流、航空快递等角逐东北市场。

二、东北物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散、杂、乱

许多小型物流企业就是由几辆车、几个人、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组成一个企业, 企业实力弱, 信誉差, 省会城市每年都会发生2亿元货物或货款被物流企业卷走潜逃的事件。

2.缺乏政策支持

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 地方政府虽然在中央宏观政策指引下, 制订了相关鼓励物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但重生产轻流通, 重商流轻物流的思想仍然占据主流, 为了跟随全国如火如荼的物流热、物流园区热等, 也制订了相关发展规划, 积极建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等各种物流结点, 但规划及前期工作做完了, 具体的制度、条款并没有制定或实施, 一些物流节点出现了很高的空置率, 还出现了地皮它用, 变相投资, 一些物流节点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空白, 无人问津, 导致部分园区或物流节点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损坏, 大大降低了物流结点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另外在我国南方及沿海许多城市制订了鼓励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如信息化工程扶持基金、物流创新基金、税收的优惠政策, 都在认真落实, 有效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而东北三省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如沈阳市已经设立了服务业发展扶持基金, 但还没有具体落实分配到扶持和鼓励物流行业的发展。

3.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东北地区物流从业人员学历和素质偏低, 物流人才严重匮乏。据调查显示, 本地区主营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 直接经营物流者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15%, 但是物流专业毕业的人员还不足5%, 尤其是中高层系统规划运作人才。

4.物流业务单一, 技术应用落后

东北地区的物流企业大多提供仓储、配送、运输等单一的物流服务, 增值性服务较少, 顾客服务满意度低, 不能为顾客提供综合性、增值性服务。大多数企业物流运作效率低下, 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使用不广泛, 很难为客户提供货物的跟踪服务全方位查询业务, 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快速响应。在物流硬件设施设备方面落后, 现代化仓库并不普及, 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先进设施屈指可数, 许多企业叉车、运输车、集装箱、托盘等陈旧、落后、破损现象, 物流标准不统一, 不能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5.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发展规划不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为了振兴经济, 各省、市纷纷制订了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的措施, 政府规划用地、各种投资建设方式, 积极招商引资, 东北三省规划和建设中的大大小小物流园区不下40个, 有的物流节点将其设定的发展目标制定的过高, 如:打造成东北最大物流港城市、最大物流中心等夸大诱人的称谓, 一些物流园区从地理位置和服务区域、服务对象上看重复建设、相互竞争, 没有差异, 一些物流园区完全是当地政府的业绩工程, 完全脱离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需求规模, 物流园区或其它形式的物流节点远远超出了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规模, 导致许多物流节点空置率高, 园区规划用地挪作它用甚至炒作房地产, 没有实现物流园区应有的物流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 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地方物流畅通的目的。

三、东北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一) 辽宁省的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随着东北振兴效应的逐渐显现, 辽宁正成为国内投资热点, 南资北上势头迅猛。已经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 工业存量优势明显。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围绕打造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目标, 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以及临港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都将更多地依赖于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有力支撑, 这都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拥有沈阳、大连两个特大型城市, 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1. 建设沈阳近海东北亚国际物流园区

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已经规划和建设沈铁工业走廊服务产业带, 在沈阳经济区内重点培育沈阳望花物流园区、沈阳铁西物流园区等, 大力建设东北物流城、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专用车研发展销中心、职业教育基地、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和循环经济产业园, 重点建设沈海综合物流园区、铁西物流园区、望花物流园区、本溪钢铁物流园区、鞍山四达批发市场集中区和东北钢铁大市场、铁岭东北国家物流城, 将沈北新区建设成面向全国的区域性陆港物流中心, 其涉及物流领域有农产品、食品、医药、汽车、五金等。

2. 构建辽宁沿海服务产业集群

按照辽宁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思想, 以大连、丹东、营口、锦州、葫芦岛、盘锦为核心城市, 大力发展现代临港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升级换代, 积极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 加强港区与内陆腹地的联动建设。发挥大连的龙头带动作用,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等8大领域, 全面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辐射效应, 重点建设大连旅顺开发区羊头洼物流园区, 建设特色突出、国内一流的辽宁临港物流产业集聚区, 使大连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锦州城市南扩, 拓展商贸辐射区, 重点建设锦州港和锦州恒大国际物流园区, 使锦州湾成为东北及蒙东联结蒙古和俄罗斯的欧亚陆海物流主通道。营口沿海物流产业带规划120平方公里, 打造以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滨海生态文化科技新城区。规划葫芦岛绥中滨海经济带, 形成临港工业、物流仓储、商住等配套服务产业为一体的关外滨海新城区。

3. 构建辽西北服务产业集群

阜新和朝阳围绕农产品加工、煤化工、新型电子等经济转型产业, 重点发展配套的物流、科技、商务等服务产业, 建设辽、冀、蒙三边商贸物流中心,

(二) 吉林省的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吉林省围绕五大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

1. 建设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物流圈

利用长春市公路、铁路、机场立体交通运输条件, 在绕城公路以东、长吉铁路以南, 兴隆山镇所属13.1平方公里处建设覆盖全省、辐射东北及全国的空港保税物流园区。

2. 建设四平、辽源、通化、白山、延吉、白城、松原市作为物流结点的物流带

依托通化东宝、延边敖东等制药企业, 建设通化、延边现代中药和生物药物流基地;依托延边聚星货运站有限公司、珲春宇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吉林东北亚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公路、铁路货运站场, 重点发展对俄、对朝国际商贸物流;依托白城、洮南等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和粮贸市场, 发展农特产品贸易物流。

(三) 黑龙江省的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

黑龙江省围绕六大产业群:装备制造业产业群、石化工业产业群、能源工业产业群、食品产业群、医药工业产业群、森林工业产业群, 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交通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 继续推动江海联运、陆海联运和铁海联运的物流通道建设, 加大铁路建设力度, 提高黑龙江省铁路运输能力, 解决铁路运力不足问题。建设并开通25个口岸, 其中黑河、同江、绥芬河、东宁已发展成全国对俄经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在绥芬河市辟建了国内首家民营国际直升机 (货运) 机场, 形成一条通往俄境内的空中运输走廊。口岸的“一关三检”和流通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协调解决中俄双方交通部门查验项目和标准不一问题, 国际运输线路延伸受中国军事设施改造资金制约问题, 绥芬河、东宁、密山公路口岸开关时间不足问题, 虎林—马尔科沃口岸国际道路旅客运输恢复开放问题以及俄方对中方车辆不合理限制和收费项目过多等问题, 促进中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目前物流业称为振兴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已被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列入十大产业规划之一。而客观、全面了解东北物流市场的发展状况, 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北物流市场的调研与资料的收集、分析, 从而对东北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服务产业、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东北三省,物流市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赵洪丹.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49:31-32

[2]毛玉萍, 刘兰波.黑龙江省物流市场主体现状分析.物流科技.2008.7:93-94

篇7: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期,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但是,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将给橡胶行业创造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 000万辆,分别增长14.76 %和13.87 %,再创全球产销最高纪录。在中国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只要保持连续稳定增长,刚性需求的推动作用则将保证中国车市继续实现两位数增长。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延续增长率,加上全国汽车保有量,这都将给橡胶行业发展提供机遇(图1,表1)。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化与信息化,绿色、低碳等新趋势相结合,以及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所涉及的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为橡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行业龙头企业在调整和改革中不断进步,也将带动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橡胶制品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从中长期看,中国橡胶工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多种有利条件。

2014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收入达9 177.49亿元,同比增长6.4 %。从2010年以来中国橡胶制品行业销售收入呈不断上涨趋势,2014年的销售收入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但是增长率较2013年下降了7.5 %。

从2010-2014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呈稳定增长趋势,2014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利润总额为599.12亿元,为近几年最高,但是增长率急剧下降。2011-2013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都超过20 %,2014年仅1 %(圖2-3)。

中国橡胶工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时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增长,进行全面调整。所以,在增速减缓、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加剧、科技创新凸显、细分市场机制更强的新常态下,实现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02-29)

篇8:成都婚庆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估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商品化、产业化的全面推进, 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南昌市的住宅产业呈现跳跃式发展, 已完全按市场化模式启动。但这主要表现在住宅上, 商业批发市场的发展仍然较为落后, 主要表现在市场内部及外部环境不尽理想,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经营管理相对落后等方面, 加之前几年经济发展的落后阻碍了南昌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业大流通格局的形成, 制约了商业批发市场的发展。

随着南昌市兴建“花园城市”政策的出台, 市委领导班子加大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 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如北京华联、上海华联、上海农工商、深圳天虹、大连万达等纷纷进驻, 加速了大商业的发展。

2 南昌市批发市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1) 近几年借大搞城市商业流通的题材, 南昌新批建设 (或正在酝酿之中) 许多新的大型综合或专业交易市场, 总体商业地产供应偏大, 普遍存在投资经营方向难以把握的难题。

(2) 由于来自内外部各种压力, 原有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开始向专业市场转移 (或剥离) , 寻求经营门类上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以适应总体批发市场变革趋势, 确保经营的持续发展。

(3) 南昌的工业品批发市场缺乏产地优势, 属于零售型或中转型批发市场, 即便是转型也存在着门类选择和辐射区域的选择问题。

(4) 从商品分类统计中可以发现, 食品、烟酒、家电、医药、化工制品、建材等成交量放大, 且有上升势头。

3 南昌市主要批发市场供应特征

3.1 整体状况

目前, 南昌市主要的专业批发市场共十大类39家。其中建材类专业市场有7家、家俱类专业市场有5家、五金机电类4家、汽配类6家、电脑类4家、灯具类专业市场2家、服装类3家、皮具类1家、农产品类2家、家电类一家、综合类3家。南昌市房地产的大力开发带动了家居批发市场的发展, 近期家居类专业市场增量较大。

3.2 供应特征

(1) 市场出现龙头效应。

在经营过程中, 出现了明显的中心市场带动周边市场的效应, 如位居全国十大综合批发市场的洪城大市场吸引了五华大市场、省家电市场、联信大市场及华东商贸城云集周边, 人气最旺的新大地电脑城吸引了新华群电脑城在楼上楼下安营扎寨。

(2) 大众消费品行业独领风骚。

在所有的专业市场中, 大众消费品专业市场做得相当强大。如洪城大市场主营日用品、食品、服饰, 已经成为全国十大综合批发市场。南昌 (深圳) 农产品市场主营粮食、蔬菜、瓜果, 经过两年的发展也已经成为江西省重点批发市场。而且辐射到全省各地市、周边省市, 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3) 专业市场优势初显。

随着消费趋势的发展, 近几年出现了专业化专营市场, 该类市场定位明确, 发展迅速。如建材及家俱大市场, 其经营总面积已在专业市场中排名前列, 分别达到500000m2和200000m2。

(4) 非大众消费品市场出现瓶颈。

非大众消费品市场受区域及场地影响, 出现瓶颈效应。如五金机电类市场成市十多年都一直保持在300家以下。而汽配类经营户全部统计也只有300家左右的总量, 而且分布在三个诺大的市场, 导致三个市场都较为冷清。非大众消费品市场出现瓶颈现象, 是受全国消费品特性、市场容量及经济发展状况因素的制约, 加之前几年南昌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 故不足为怪。

4 南昌市主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现状及特点

(1) 功能分区模糊性。

现有批发市场的功能分区不够明确, 绝大多数都是杂乱无序。这对市场形象、物业管理带来很大问题, 如五华大市场。

(2) 市场规划滞后性。

现有批发市场的规划, 很多未具前瞻性目光。市场内道路规划、店铺格局、仓储方面出现了车无法通行、店内拥挤、仓储较远等问题。如:洛阳路建材市场, 五华大市场, 万寿宫。

(3) 物业管理疏忽性。

现有专业市场物业管理疏忽性比较普遍, 市场中包装袋、泡沫饭盒、瓜皮果壳随处可见。一些方便客户和顾客的配套设施极度匮乏, 公厕、休闲椅难觅踪迹, 极大的影响了购物环境和市场形象。如洪城大市场、万寿宫、五华市场、联信大市场。

(4) 自发市场的无序性。

三经路地板门框市场、叠山路机电五金市场、洛阳路机电水暖市场这些颇具规模的自发形成的市场, 虽然有多年来形成的商业氛围和知名度, 但受到临街条件的制约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加之自身经营管理的无序性,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5 南昌市商业批发市场未来发展态势

(1)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批发市场只有通过不断扩大规模、丰富经营品种来扩大商圈辐射半径, 从而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如洪城大市场、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肉联场等批发市场的不断扩建。

(2) 近期五华大市场、鸿顺德国际商贸城、盛世东方、江西国际家居港、京东鹿鼎以及即将推出的金润物流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的相继涌现, 导致南昌市批发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 尤其是酒类、肉类、粮油、副食品、服装鞋帽、小商品等批发市场已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政府应对批发市场进行指导性建设, 使专业市场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

(3) 将现代大型商场高雅、舒适的经营购物环境, 量贩超市的服务便利条件与批发市场的商品低价位, 智能化管理、新型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相融合。加上统一完善的经营管理, 良好的政府背景, 巨大的市场规模, 超前的规划设计, 准确的市场定位, 齐全的配套设施才是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进而推动南昌市整个批发市场行业从“瓶颈”走向持续发展。

(4) 政府将逐步形成以现代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为龙头, 以特色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商品市场建设新格局作为未来几年内商品市场建设的核心工作。从批发业总体的发展趋势来看, 日亦萎缩的市场必定要以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为手段。富有区域特色、全方位、多元化的市场业态才能在未来3-5年内给南昌市商业批发市场提供一个广阔的成长空间, 推动南昌市商业批发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6 结语

纵观南昌批发市场的分布现状及未来发展格局:一方面以洪城大市场为龙头的各大综合及专业市场涵括了各门类商品, 其市场容量趋于饱和, 部分综合市场供应偏大, 这就意味着南昌市批发市场必须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超跃;另一方面从江西省市场贸易额调查统计来看, 食品、烟酒、家电、化工制品、建材、汽车、摩托车、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上升势头, 我们可在上述具有市场潜质的商品门类中进行选择, 同时提升竞争力, 扩大目标市场辐射面, 市场的建设还要朝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才能适应批发市场的变革趋势, 确保经营的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对南昌市批发市场现状调研与分析, 总结出未来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加油站应急预案范本下一篇:audix化学实验室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