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f1初中数学运行说明.doc

2024-04-24

数学f1初中数学运行说明.doc(精选3篇)

篇1:数学f1初中数学运行说明.doc

知识决定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本软件在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下运行

篇2:数学f1初中数学运行说明.doc

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课型:新授课课时: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从中体会探索结论的思考方法,理解对猜想进行证明的必要性,不断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

3、逐步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发展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1、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从中体会探索结论的思考方法,理解对猜想进行证明的必要性,不断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教学难点

学习探索问题的思考方法,理角对猜想进行证明的必要性。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回忆已探索过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打“√”

二、探索活动

问题一:你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可以考虑先证哪个性质?尝试说明证明思路。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问题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你能说说这几种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吗?

知识决定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引导学生画图,写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求证:AO=CO,BO=DO

C

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与表达方法

三、例题教学

例1 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BE=DF

四、巩固训练

课本P15练习1,2题

1、证明: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与AD、BC分

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C

五、体会与交流

我们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这是研究四边形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即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

六、作业

课堂作业:课本P25习题1.3第1,2题

篇3:数学f1初中数学运行说明.doc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附件4:

《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实践报告

(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本着“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的观点,重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知识和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模式由单一的知识型向复合的应用、实践型转变,采用“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问题——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工具。这种应用既体现在生活中又体现在整个知识网络中。教学手段由教师讲授的单一渠道拓展为多途径多手段的复合渠道,让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积极、协调的运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操作的理论依据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杜威的“活动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掌握方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积极的探索者,教师要精心设置一个个问题链,以活动贯穿,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探索的环境,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导其自主探索。本节课先建立比萨斜塔的问题情境,建立余角和补角的模型,然后探究(解释),在探究过程中,分为猜想—验证--证明--归纳(性质)--几何语言(如何写解题步骤),在应用拓展中设计了过关训练,每一个步骤都与课标紧密相联,真正地把新课程理念实到实处。

一、实践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让学生观看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图片,比萨斜塔是学生熟悉的建筑,而且有许多科学渊源,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后,学生合作探究自然引入余角、互余、补角、互补的概念,获得新知。

2、课堂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通过4道由浅入深的课堂习题,巩固深化学生对互余、互补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并且训练学生应用方程思想解决角及其关系角之间的问题。

3、深入探究、加深理解:

把互余、互补的概念讲清楚了,互余、互补的性质就容易了。因此,我把探索性质的过程交还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个别引导、最后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4、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通过活动4训练学生运用性质解决平面图形问题,活动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多种形式的拓展训练,巩固了相关概念和性质,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5小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教师设问“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

6、布置作业、当堂反馈:

课堂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

二、收获与体会

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和做数学。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本节课采用这种教学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消化当堂

知识决定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课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眼观察、动嘴讨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概括,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突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图形的“静”变“动”,增强了直观性,初步培养想象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里,运用了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起到变抽象为直观和化难为易的作用。

三、问题与建议

上一篇:日记作文讲评课下一篇:2023年物业公司经理个人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