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024-04-30

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用10篇)

篇1: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关于培养中学生自信心的思路

自信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什么呢?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别人不如的地方,所以要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早在七世纪初,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对一千多名儿童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并把其中成就最大者和成就最小者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两类人在智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最明显的差异来自心理特征方面。成就最大的一类人他们有理想、有进取心、自信、不怕困难和挫折、持之以恒,成就最小的一类人他们最明显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自信,培养一个充满自信的人非常重要。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有:学习方面,表现为懒惰,缺乏热情,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天生能力差,智力水平低;生活方面,胆小、孤僻、自卑、敏感;人际关系方面,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惧怕别人不接纳自己,自我封闭心理严重,交际范围狭窄;情感方面,感情脆弱,遇事悲观,常常表现出无助、空虚、苦闷;意志力方面,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缺乏进取心和应有的自制力。产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有:(1)家庭教育的原因,家长对子女要求太严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现实中他们通过努力难以得到父母的期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受挫。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学生不自信现象较为普遍。(2)学校教育的原因,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过多的失败,特别是在学业成绩不良及由此带来的老师同学的鄙视、教师有意或无意之中言语的中伤,都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3)学习困难的原因,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往往是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差距常使他们感到困惑,并容易把自己的受挫归因于自己天生脑子笨,智力低下,进而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4)自我认识不足的原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评价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常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进而产生自卑不自信。另外,学生个体的生理缺陷、容貌不佳、性格、兴趣爱好都将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不正确引导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和不自信。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自

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了解产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引导学生肯定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成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超越自己,成就自己。大可不必两眼总盯着自己的弱点,以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只能是越比越泄气,越比越没信心。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应成为对自己丧失信心的理由,要抱定“彼能为,我亦能为”的念头,要满怀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

2.引导学生积累自己的点滴成功,因为成功越多,就越自信,引导学生要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

3.引导学生排除心中的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中学生面临着许多问题,有的依靠他们自身的能力解决不了,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例如,个别学生长相丑陋、生理有缺陷,容易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形成自卑、孤独的性格;个别学生脑筋反映较慢,学习吃力,对升学有极大的心理负担,极易产生精神压迫症。对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发现其心理症结,帮助他们排除内心障碍。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对自己的生理缺陷非常敏感,教师就要尊重他们、迁就他们,千万不要刺激他们,以免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要与他们多交谈,鼓励他们向老师、同学诉说胸中苦闷,不要让委屈、抑郁压在心头;鼓励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用自我分心的方法转移对自己心理障碍的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长相和自己的笨拙行动作出幽默的解释,借以消除不快的情绪;对脑筋反映较慢,学习吃力,对升学有极大的心理负担的学生,给他们讲笨鸟先飞的道理,给他们讲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帮助他们排除心中障碍等等。

4.引导学生善于展示自己的自信,主动和同学交往,有问题主动向同学、老师请教,主动向同学、老师问好,站立、走路时挺直腰板,讲话、发言时声音洪亮,微笑面对老师、同学。

5.引导学生与自信的人多接触,引导学生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举止自信,注意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因为很多知名人士成名前的自身资质、外部环境并不好,如果多看一些这方面的材

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6.引导学生给自己制定恰当的目标,并且在目标达成后,制定更高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否则不易达到,如果达不到,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7.引导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尽量依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并且通过一次次的成功,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水平。

8.引导学生认识性格的可塑性,让学生有信心重新塑造自己。中学生自我分析能力已开始形成,当他(她)看到自己身上存有一些不好的甚至令人生厌的性格时,会感到非常沮丧。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引导,让他们相信性格的可塑性,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一定可以改掉哪些不好的性格,重新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

另外,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多鼓励,少批评。中学阶段是学生自信心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积极情感体验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同时学生发展中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自信的过程中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明显。教师的教育应坚持正面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多鼓励、多指导、少批评。

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特征,正确评价自己,评价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应根源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又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础。苏霍母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要悦纳自己,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有了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他才有可能去做,有恒心去做。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一不具备非凡的自信。所谓树雄心立大志,也就是建立自信。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有了自信,人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阻碍,克服卑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踏实学习,扬长补短;有了自信,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

2013.12.7

篇2: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讲“机械运动”一节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以不同的参照物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最好体验一下坐在汽车或火车上的情景。在学习“浮力”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水中戏蛋”的试验,即先让鸡蛋沉在清水杯底,逐渐倒入浓盐水,发现鸡蛋竟然会离开杯底,并且逐渐上浮,停止倒盐水,鸡蛋将“悬浮”在盐水里,这是为什么?若继续倒入盐水,就会看见鸡蛋又会向上浮,直到有一部分蛋壳露出水面,鸡蛋漂浮在液面上为止,这又是为什么?

2、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自制教具做演示实验:在一条橡皮带上放一小木块,小木块连着一个指针,观察皮带运动速度和指针偏转情况。当慢慢转动皮带时,指针由零逐渐增大,这是为什么?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开始时小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由小变大,达到最大时为最大静摩擦力。当皮带运动速度加大,小木块开始滑动时,小木块受到的是动摩擦力,说明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小。

篇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课堂自信心

关键词:中学生,课堂自信心,影响因素,相应对策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失败, 其实是自信的丧失。”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自信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学校生活中, 在校园里, 学生自信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而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最集中的。培养学生自信的策略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关注和培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途径, 但往往容易被忽视。事实证明, 一堂好课往往是教师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自信遨游的一节课, 也是师生自信心风采得到充分展现的一节课。根据课堂教学中的观察和实践, 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情况作专题调查和研究, 为此, 我就“学生对课堂自信心的认识”、“学生课堂自信心的体现”、“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等问题, 精心设计了《普通初中学生课堂自信心问卷调查》, 在驻马店十中对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各两个班共35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 提出了“共建自信于课堂”的相应对策, 以期为“打造自信课堂”提供参考依据。

一、学生对课堂上自信心重要性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 对“你认为在课堂上, 自信心是否重要?”, 81.92%的学生认为“重要”, 5.3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 12.71%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课堂上自信心的重要性。

二、在课堂上学生自信心的状况

问卷调查试图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几个主要学习表现来分析学生自信心的状况。在课堂上, 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主体意识比较强, 经常主动举手发言, 发言时声音洪亮, 敢于尝试回答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敢于提出质疑等, 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相反。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在课堂上“有自信”、“经常举手发言”、发言时“相信能答好”、发言时“声音洪亮”、“非常愿意尝试”回答难题、“敢于提出质疑”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这些结果表明,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还不够充分, 有明显的欠缺, 这个结果让我们感到在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影响学生课堂自信心的因素

影响学生课堂自信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的行为、同伴的行为等。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 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如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1. 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从调查发现, 69.7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心, 而“阅读的激情”、“回答问题的声音”、“举手发言的主动性”体现着学生的自信程度。77.12%的学生认为“举手发言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自信程度, 63.84%的学生认为“回答问题的声音”体现学生的自信程度, 42.37%的学生认为“阅读的激情”体现学生的自信程度。这些数据告诉我们,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课堂行为, 把学生看作主体。

2. 来自教师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 54.8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评价”是影响学生课堂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你认为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能增强你的自信心?” (可以同时选几个答案) , 70.90%的学生认为是“善于用激励的话语”, 67.51%的学生认为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只有30.7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你认为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挫伤你的自信心?” (可以同时选几个答案) , 68.08%的学生认为是“轻易否定你的发言”, 56.21%的学生认为是“忽视你的优点”, 42.09%的学生认为是“很少让你回答问题”。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有些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这就为我们调整教师的课堂行为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和突破口。对于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师课堂行为, 我们要通过“选择性强化和选择性淡化”的方法, 使教师课堂行为得以优化。

3. 来自同学的因素。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行为也对学生自信心产生微妙的影响, 尤其是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有深刻的影响。调查发现, 53.95%的学生认为“同学的看法”影响自己在课堂上的自信。“你认为同学的哪些课堂行为会挫伤你的自信?”, 81.64%的学生认为是“嘲笑你的发言”, 53.94%的同学认为是“不信任的目光”, 25.14%的学生认为是“总是抢在你之前发言”。这些情况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还应该着眼于班级的整体氛围, 要让自信与鼓励自信成为大家共同的习惯和风气。

四、培养学生课堂自信心的相应对策

1. 把自信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

为了促进自信教学真正向课堂教学拓展, 各学科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经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为实现这个特殊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课堂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觉努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2. 重视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研究,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事实证明, 教会学生知识, 让学生真正地学懂, 是提高学生课堂自信心的根本途径, 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技巧的同时, 要适当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提高其学习质量,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起自信。

3. 通过“选择性强化和选择性淡化”的方法, 优化教师课堂行为。

对于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师课堂行为,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 而对于那些产生消极影响的教师课堂行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和淡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 我们可以采取各种积极期待、鼓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太正确或错误时, 应该使用“发展性评价”语言, 注意把握评价的分寸, 不求全责备;通过“新型的课堂评价”方式, 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时时提醒学生发言时要有激情, 声音要洪亮, 相信自己能答好, 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回答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在鼓励方面, 教师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

4.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不要忽视了一部分学生, 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生比较踊跃发言, 一部分学生则非常胆怯。如果教师经常不对那些胆怯的学生提问题, 就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必须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 让他们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 逐步重塑自信。

5. 着力培育群体自信心理, 营造相互鼓励氛围。

教师应教育学生不对那些回答问题有错误的学生投以不信任的目光, 不对他们进行嘲笑。教师要让不够自信的学生在同学的鼓励中得到信心和力量。对于那些总是反应迅速、很快举手发言的学生, 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把一些更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6. 巧设“自信表扬单”, 张扬学生的自学亮点。

篇4:体育课堂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 自信心 培养

从教十几年来,我发现在体育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不爱动,对老师所教授的动作不感兴趣,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他们真的是无所谓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其实不然,在不爱动的群体中,有大部分学生其实心里很想融入集体,只是由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才不敢表现而已。怎样才能培养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呢?作为体育教师,我想,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比较直接有效的途径。

一、让学生在老师的关心下树立自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拍拍他们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使其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学生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二、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培养自信。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可以不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自己揣摩。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不知不觉投入到练习中去。一次次的尝试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会随之增强。

三、让学生在挑战中获得自信。根据高中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让学生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成功的配合都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他们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而看到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四、让学生在鼓励中增强自信。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用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时,首先要有丰富的评价语;其次要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首先它包括语气、语调等,同一个词语,教师运用的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如“加油”一词,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其次是动作行为,教师可以用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郑金洲《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与学》(2005.4)

2.吴 键《试论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艺术》

篇5: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甘肃教育》第14期

〔关键词〕 学生;自信心;培养;现状;重要性;评价;鼓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14―0049―01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心理品质,具有自信心这一人格特征的人有着很高的成就动机,他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这些人更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如果说对成功的追求是引力、奋斗是动力,那么自信就是内力,有了这样的内力才能驱动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竞争制胜的行为。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现代学生现状。在现代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进步,却很少考虑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是否有信心去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和期望。这就使得当代很多学生对什么事都不敢尝试、害怕竞争、害怕失败……

2.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性。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

篇6: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真心赏识,让自信起航

赞美和期待有着一种特殊的能量,他能改变人的行为。学生能不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与教师对他的赞美和期待有密切关系。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每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他们的心底就会种下自信的种子,在课堂上会更积极、主动。

我班的小曦同学学习成绩较差,他自己也很自卑。刚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家长对他放任不管。可是,在与家长交流中我发现,其实他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尽管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可他妈妈还是会耐心地指导他做作业,甚至坚持每晚帮他听写词语。我回去也进行了反思:要从培养他的自信心入手。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语文课上,小曦兴奋地举着手,看着他自信的表情,我心里想:等他回答完,我一定要好好地表扬他。可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表情反而迷茫,不知道怎样回答了,我让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是他绞尽脑汁还是说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太紧张才暂时遗忘?想到这些,我对学生们说:“小曦今天特别勇敢,能积极主动举手发言,让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曦显得很意外,腼腆地笑了。接下来的课堂,他听得特别专心。下课后,我摸摸他的头说:“吴老师知道你能答得出来的,只是一时太紧张了,今天你的表现真好,下次还会请你发言,老师相信你可以的。”看着他灿烂的笑容,我似乎看见他的进步了。从那以后,他的自信心起锚总会高高举起自信的手。我为他的转变而惊喜,而感叹:只要我们能平和心态,用真心的赏识让自信在孩子的心海中起航,我们也会收获快乐。

二、降低期望,用进步为自信领航

假若一个人对事物抱太高的期望,因各种原因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大失所望,情绪低落,产生更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假若一开始就能正确认识,合理期待。哪怕有一丁点的效果,你就能及时发现欣喜,收获快乐。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手段去强化、发展它。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厉害,不必担心人家歧视自己时,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

我班的小泳同学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课堂上很积极发言。可每次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都表现得很不耐烦。其他同学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她对自己的判断,影响了她对自己的信心。因此,有时候她明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却在其他同学的质疑中放弃了自己的看法。一次,我请她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刚一开口,下面的同学就开始不耐烦了,我让其他同学安静、耐心地听她讲完,原来她概括得既简单又完整。这时我对学生们说:“概括得多好啊!我们刚才差点失去这次学习的机会了。”慢慢地其他学生也跟着改变了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语言表达上有点困难。所以,孩子点滴的进步都能引领着自信之舟起航。

三、家校合作,用关爱为自信护航

有时走进学生的家庭,就是走近了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家里坐一坐,聊一聊,有时比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还有效果。所以,沟通要从心出发。

我班的小锋同学,开学时我发现他总是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完成,单元测试也不及格,其他同学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了解这些情概况后,我决定去他家进行家访。来到他家,我发现孩子的父母已经分开了,他跟妈妈一起生活。家长做饮食生意,每天早出晚归,把孩子放在外婆家照顾,平时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家经常偷钱买零食、玩具等,家长也很苦恼,不知如何管理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我听后心里对家长的做法也不满意的,但我有不能过多的表现出指责,怕适得其反。只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你看妈妈工作是多么辛苦啊,如果你不学一技之长,将来生活就艰难了,还怎么照顾妈妈呢?”我也跟家长讲清楚小学三年级过渡期的重要性,劝她多抽出点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孩子、家长都点点头。回到学校,我为小锋建立了一个联系本,记录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及有效的建议。不就之后,小锋就有了变化,上课认真听,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但是基础比较差,我又利用放学后时间给他辅导,渐渐的成绩就有了一定的提高。正如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的:“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后进生除了学习和行为习惯与一般的孩子有差异,更在于心理上处于脆弱状态,更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尊重。

有一句名言也说得好: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教育技巧的就在于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后进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和他们、思想沟通,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

篇7:职高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漾濞县职业高级中学杨春艳

摘要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中考的落榜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数学学习存在厌恶与逃避心理,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由兴趣、成功、赏识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人人成功,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自信心

数学作为职业高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课,其内容抽象、严谨、逻辑性较强,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需要一定的基础,然而在现有招生体制中,先重点普高,后一般普高,再职高,使得职业高中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入校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求知态度普遍很差,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弃学,这样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全面提高数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根据几年来在职中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职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心理分析

一方面,由于职高学生大多是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录取之后产生的亚失败者,对中考的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数学长期的角色地位,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因此为求得心理平衡,他们有意无意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与逃避学习的心理。

另一方面,大多数职高学生面对数学成绩不理想往往归结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对学好数学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有较强-1-的自卑心理。

第三,职高的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数学成绩差而成为“被爱遗忘的角落”,弱点与不足一次次暴露,而又丝毫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而师生关系的疏远使他们对数学完全失去了兴趣。而到了职中这一群体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以致形成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产生大家都一样的从众心理。

二、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

1.帮助学生调整心理,重塑信心

教师在每班学生入学初,要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正确归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内部来说,他们之间学习成绩自身差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因此对于数学成绩的不理想,我们应当从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等不稳定的可控原因上寻找突破,而不应简单地归结为智力差、能力差、难度大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过去的困惑(怕学、厌学),通过强化学习目的、主动关心帮助、有的放矢复习、适当放慢进度等使学生在一切从零开始的氛围中得到感染,使学生在失衡的情况下找到新的支撑点,端正学习态度,重塑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兴趣,提高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职业学校学生多数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情绪怠慢,呆板、焦虑、有弃学倾向,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教师再去硬逼学生认真学习数学,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要取得良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应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对新奇事物观察、探索和了解的一种原始的内在冲动,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认知内驱力,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由好奇、兴趣而得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以及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上都要注意满足学生的好奇、求新、求异、求知的需要,尽可能采用新颖直观的教学工具,创设多种问题情境,结合数学史、数学谜语、数学游戏等安排丰富有趣的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将学生的好奇引导到“入迷”的境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需要,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就会自发地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心。

3.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学生的勤奋主要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而愉快的成功体验则是产生兴趣和力量的源泉。职业教育不是强调选拔和淘汰,而是要帮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中考落榜进职业学校的学生都饱尝了过多的失败,一次次的失败更强化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偏执地认为自己是数盲,即使努力也没有用,数学能力与之无缘。因此,职高教师要有一团火来融化这座冰山,让学生重塑自信,不仅从兴趣入手,还要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应该从各方面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其失败体会,鼓起他们追求成功的勇气,由学生亲

身尝试成功的体验,产生“只要努力我也能成功”,“我不比别人差”的心念。只有不断的成功体验,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脑子才会越用越灵活,让不聪明的变聪明,让聪明的更聪明;只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学生获得的思想教育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也只有无数的成功体验,我们设计的教育目标才能具体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最终,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可见成功体验是使学生增加自信心的基础。

4.赏识学生,巩固信心

在兴趣、成功、体验教育的同时,教师还要跟进赏识教育。心理学家威廉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别人的赞美,这是因为只有获得别人赞美的人,才意味着被别人认可,被别人重视、被别人称誉,并意味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被发现了,若一个人终日被失败之阴影罩着心灵,怎能有雄心壮志,奋发向上的激情呢?职业高中的学生,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学生身上的每一点细小的成功和进步,适时的给予恰如其分的赞美和肯定,有了教师的认可、重视、称誉,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会倍增,就有信心去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就能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真正成为“我要学”的学习主人。因此,赏识教育是巩固自信心的保证。

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心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

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职中学生的自信心在经过多次失败后丢失,要将他们在职中的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开始,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找回成功的希望。

参考文献 :

3.月版

篇8: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信心

美国相关研究者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 主要特点是自我消极, 学习持久性差。刘京海校长团队认为:学习困难学生众多问题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 即一种失败者的心态, 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发展水平低, 简言之, 学习自信心差。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它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 更深远地影响到了学生的说话、做事、人际交往, 甚至将来的生活。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做事就不能持之以恒, 更难达到成功。自信心也是一把打开个人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 就无法挖掘人的潜能, 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人才。因此,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本着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注重师生关系

“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教师自身与学生的关系是否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老师发现了学生的优点, 才可能帮助学生把他的优点发挥出来, 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感到老师理解他、尊重他、关系亲近, 学生就感觉好, 往往就在你面前表现的活泼愉快, 积极热情, 与你交往的自信心强。相反, 如果老师对学生置之不理、粗暴、态度冷淡, 学生就情绪低沉, 对老师避而远之, 对周围相关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我的学生和我的关系都很好, 什么都给说。我经常与他们接触, 把每个学生的特点记录在笔记本上, 然后寻找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中有一个学生叫苗官保, 特点是自信心差、孤僻、脾气倔、留长发, 以小流氓为自己崇拜的偶像, 喜欢研究开锁。这个学生和我关系很好, 为增加对学生信任, 我忘带钥匙时就找他来打开我办公室的门。有一次, 学校要举办配钥匙比赛, 比赛的要求是:放一把标准钥匙在学生工作台上, 学生只能目测标准钥匙, 并以最短的时间用自己配的钥匙打开标准钥匙旁的那把锁。我认为这个学生在这次比赛中一定会取得名次, 于是让他去做这件令大家羡慕的事, 以鼓励他, 增加他的自信心。我给他买一把难开的锁, 再买一百个钥匙胚让他练习。全程陪着他, 给他做记录, 周六周日不休息, 从十五分钟到一分钟半打开锁。一般的学生就练习一两个钥匙胚, 其他班也有少数学生练习的比较多, 所以比赛前给他的要求是获得第一名。真正到比赛的时候给他的要求是比平常慢十五秒到二十秒, 保住前三名就是最大成功, 真正拿到第一名不算最大的成功。原因有二:其一钥匙万一锉过, 锁就彻底打不开了;其二在这次比赛中尽量避免他再受到失败的打击, 在校期间我可能很难再找到令他感到自信的事情了。为了减轻他的精神负担, 真正比赛时我没去比赛现场, 结果他获得第一名。从此这个学生彻底变了, 开始和其他同学交往了, 头型也换了, 衣服也常洗了, 其他方面也比以前优秀了。超越自己的过去就是他的成功。

2 要经常表扬

常常表扬学生和激励学生,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 不管学生做成功事情的大小, 都要郑重其事地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因为学生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老师的评价, 老师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学生, 他就会逐渐的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 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 我也能做的很好。我们班有个学生叫耿瑞玲, 她的特点:胆怯、内向, 脸上有青春痘, 头发盖着自己的脸, 待人真诚, 做事积极, 有耐心。其他同学的失败给了她培养自信心的机会。班级的卫生怎么都搞不好, 换了几个卫生班长, 还是不行。这时, 我想到她的优点, 就认命她为卫生班长。她当卫生班长后, 任劳任怨, 陪着每组的同学打扫卫生, 其他同学打扫不好的地方, 她亲自去打扫, 其他同学打扫卫生也认真起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 我每天去班里表扬卫生。每次班里的卫生受到学校表扬时, 我就在班会时给她发个小奖品。我发现这个学生真的变了。因为当卫生班长和其他同学接触多, 她和同学交往也多了, 也扎起了辫子, 参加班级管理的事物也多了。

3 树立学生的自尊

多尊重, 少鞭笞,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有自尊心的学生, 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都充满信心, 而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的学生, 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往, 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 总想找点另类的事情表现自己, 其实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因此, 作为老师切忌用尖刻的语言挖苦那些经常犯错的学生, 不要说他做的不是最好的, 只要他能超越自己就可以, 接受学生进取心, 尽管这个学生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并不是很好, 但老师可以帮助他做成功。不能在学生面前惩罚或不尊重学生, 特别是那些不小心犯错或已经尽力而没有做好的学生, 要特别注意。一个学生叫边胜根, 自尊心强, 脾气暴, 敢说敢干, 做事没耐心, 自尊心经常受到伤害, 缺乏真正的自信。学校举办了一次制图比赛。每个班五个人去参加学校比赛。他的制图老师没有给他报名。他找到我说他想参加学校的比赛。我看着他的样子笑了, 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说可以。给他争取了一个名额。然后给他制定训练计划。从基础给他讲制图的要求, 每天让他制两份图, 认真给他批改每份图。第七天的时候, 他选择放弃, 我给他鼓励。第十五天的时候, 把他画的图和班级前五名比较, 他赶上来了。一个月的时候, 他的图已经相当规范。参加学校比赛, 他拿了个二等奖, 有了一定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这件事, 他明白了任何事情都要下功夫, 需要耐力。不是凭借自己一句“我能行”就可以成功的。

4 让学生在集体的成功中获得自信心

让班集体的荣誉成为个人成功和树立自信的空间和舞台。教师应该通过班集体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影响。学生个人和班集体是相互影响的, 班集体的优秀代表了学生的优秀, 学生的优秀促进了班集体的优秀。马卡连柯提出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班集体的成功是全体同学的共同追求, 它可以促进大家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班集体的成功和自信实现对学生个人的影响。让班集体的成功形成对个人的巨大教育作用。通过学校的制图比赛, 班级的学生得知他们的每个人的制图水平比其他班级能够参加比赛的学生的制图水平还要规范。他们做到了, 成功了, 明白他们是优秀的。只要努力, 他们可以做到最好。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他们拿到了学校第一, 再次证明他们是最好的。通过集体劳动、宿舍文化建设等他们都获得了第一名, 同学们的自信心都增强了。

篇9:音乐课堂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让学生从微笑中学会自信。没有信心的人,经常眼神呆滞,愁眉苦脸;而雄心勃勃的人,则眼睛总是闪闪发亮,满面春风。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笑是快乐的表现。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快乐,是创造的火种;而音乐,则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荡漾着“歌声”“掌声”和“笑声”。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能自信地面对学生,以自身的自信心去感染学生,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自信、培植自信。所以我注重言传身教,面带微笑进课堂,微笑面对学生,用自身的乐观去影响他们,让学生学会微笑,让我的每一位学生消除心理紧张感和自卑感,学会用微笑来削弱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自信心。

二、让学生从赏识中增强自信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音乐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因此,对学生的演唱、演奏及创造性的表现,恰当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不太贴切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感受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只要得到老师的赏识,就会被学生看作是生命的闪光,永远珍藏在心头。

篇10: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论文)

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同江市第一中学于占海

我校是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一所普通高中,随着我校连年的扩招,“问题学生”多、“问题学生”中的不自信甚至自卑的现象严重。自信是一种想念自己能力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可以促进学生勇敢地创造,积极进取,这是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但在教育教学中,“问题学生”由于自身的成绩、条件,往往产生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大力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本人积极探索研究,以《促进“问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为研究课题,首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然后按计划分步骤进行实施。采取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课题:

促进“问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研究时间:2004年9月——2005年5月

课题概念的界定: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选择的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问题学生”:指在学习上成绩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同学关系不和谐、1思想道德品质有一定缺陷的学生。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采用观察法,调查了解“问题学生”缺乏自信的表现

1、学习方面

“问题学生”在学习方面,成绩较差,学习不主动,最后往往失去学习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2、同学关系

由于成绩落后,导致“问题学生”在同学关系上有一定的偏差。往往形成不良的群体。在同学交往中往往表现为过度的自卑或过度的“自尊”(即过度脆弱)。

3、师生关系

“问题学生”一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另一方面对教师却提出更高的要求,往往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二、追根溯源,寻找“问题学生”不自信的原因

从家庭、学校、心理等方面,“问题学生”的不自信从根本上说是源自本身失败的经历过多。“问题学生”家庭条件往往比较优越,使他们从小在学校、心理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感,而在学习方面往往较差,这种较大的落差长期得不到解决,逐渐形成“问题学生”既过度自负、自尊,又过度自卑的心理。

三、实验分析阶段:深入分析,采取培养提高“问题学生”自信的措施

1、一视同仁,关注“问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创造研究性学习中“问题学生”成功机会,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与

动机

3、赞扬与鼓励

4、调整学生心理、心态,让学生真正自信起来。

四、应用验证:教学实验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大

部分“问题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

中大部分“问题学生”能积极参加到师生与动中来,提高了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有较大的改善。

结论

通过深入分析调查、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的对策

1、尊重与信任

要培养“问题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一个教育原则,叫做“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据称:“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个人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马卡连柯:《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136页)从马卡连柯的记载中,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实践这一原则的事例,足以显示他是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那么如何能使学生自信呢?自然要从学生自信或不自信的原因谈起。学生的自信心是他们从自己成功的实践中得到的体验。他正是从自己成功的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力量,这种体验的积累,凝结为自信心。反之,不断的挫折,便可能导致自信心的弱化、缺失。所以,要使学生自信,就得为他创设使其获得成功机会的环境、条件,同时尽可能排除造成学生挫折的那种环境、条件。所以,针对“问题学生”,教师应理解、和尊重、信任学生,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为学生创设一些使其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并助其排忧解难,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2、评价与鼓励

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对“问题学生”客观地评价并以适当鼓励为主。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问题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问题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权威人物和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评价,对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具有很大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和重要他人,其评价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力。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影响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形成了较好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产生了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变化。皮亚杰出曾经说过:“人格的形成受到对价值一贯性和组织性的追求所支配,从而防止内部的冲突。”所以教师客观地评价学生并以适当鼓励为主,学生就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自我价值感,这种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之上的良好自我价值感才能排除人格中持久的、强烈的、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的内心动机冲突,使得健全人格的塑造得以完成。反之,教师过分抬高或贬低学生,要么使学生由于达不到教师对他的期望而产生否定自我的消极情绪;要么会使学生极端自卑,觉得自己在教师和同学心目中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破罐子破摔”,引起行为退化。这些都对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不利。②

3、关注与认同

没有一个学生不愿被关注,老师的善意关注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幸福感,加深师生情感沟通。对待缺乏自信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走进学生心里,转换①

思维角度,从“问题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认同,使学生有更科学的自我评价,形成向上的心理,促进其成长。

4、环境与心理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坚持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为“问题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引导与沟通。通过心理调整培育学生的平和心态。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等于成功与抱负之比。换言之,一个人要提高他的自我价值感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加他对成功的体验;一是降低他的抱负水平。一般来说,成功作为客观实现值比较稳定,但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却大不相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要使学生保持平和心态,就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关系体系中辩证地看问题。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平常心的写照。例如,引导学生在与别人横向比较的同时,也不忘与自己以往取得的成绩进行纵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进而肯定自身价值,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③同时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效果,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环境,面向全体学生,给“问题学生”更多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走进研究性学习的大门中来。

参考资料:

*①《教育科学研究》2004--3《漫话“教学生自信”》(华东师大教育学系 陈

桂生)

*②《教育科学研究》2004—5《学习情感的培养策略》

*③《教育科学研究》2004—5《试论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培育》龚艺华 *④《创新学习》杂志2001年第9、10期合刊

上一篇:家长会工作方案下一篇:捡树叶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