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感恩会

2024-04-26

老员工感恩会(共14篇)

篇1:老员工感恩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这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欢送程老师、刘老师、李老师、韦老师四位同志光荣退休。在此,我谨代表蒲城中学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向四位同志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滴滴汗水滋润桃李芬芳满天下。四位同志从教数十载,爱岗敬业,辛勤耕耘,为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程老师工作40载,热心浓情无怨悔;刘老师工作41载,兢兢业业甘奉献;李老师工作39载,全心全意为师生;韦老师工作35载,满腔热情育桃李。再次向你们长期以来为教育事业和蒲城中学发展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希望几位同志退而不休,放松心情,注意保健,适度锻炼,劳逸结合,关注国是,关心社区,服务家庭,积极弘扬正能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学校的发展,常回家看看,继续为蒲城中学的的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坚信,有你们的关心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蒲城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愿各位同志健康快乐,阖家幸福!

篇2:老员工感恩会

员工感恩企业心得体会【1】

上两周我们聆听了方永飞和李强两位老师关于企业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措施全面细致的讲解,在谈到领导者道德修养和素质培养时,谈到了感恩,就此我浅谈一下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回报。

做人不但要有孝心、爱心、事业心,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感恩父母,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恩老师,他们教育了我们;我们感恩朋友,他们在困难时帮助了我们;我们感恩领导,他们培养了我们;我们感恩公司,给了我们施展才能的平台,给了我们稳定的经济收入,使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谈到感恩,他们都会脱口而出“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对公司我们又拿什么报答?你一定会回答“好好工作”。可是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好好工作了吗?当然,很多领导和员工都能够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可有多少人在尽心竭力的工作呢?方永飞老师在演讲中谈到工作就是“为自己做事”,可是有多少人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做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已经是普遍现象,在一些中层管理者中也存在这种自甘平庸、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领导者要知道“权力来自于公司要用之于公司”,这样才能对得起公司,也不会被公司淘汰。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在经济、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消极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已经解释为“无功便是过”,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种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得人又如何谈感恩公司?那不是空话、大话、假话吗?

更有甚者,在优越的办公环境中不好好工作,整天怨天尤人,不是嫌工作不好,就是说工资不高,不是说领导不重视,就是嫌同事不顺眼,总之,一切不如他意,久而久之,对公司产生一种对立抵触情绪,甚至借题发挥,故意找茬。这些人早已把感恩抛之九霄云外,莫说报恩,简直就是恩大仇深。如果你觉得公司让你不满意你可以炒公司的鱿鱼,扬长而去,另谋高就啊,干嘛在这里委曲求全?你不走,说明你不舍得,那么你就应该扪心自问:公司给了自己工作的机会,你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公司?有什么理由无理取闹,无事生非呢?知恩不报还招惹是非,这是小人之举!

当我们静下心来应该设想一下,我的今天是谁给的?如果离开了公司,我将何去何从?我的生活又将会是什么样?我常说没有豫龙公司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感恩公司,感恩领导。感谢公司给了我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重要而神圣的职位,给了我丰厚的工资待遇,也给了我宽敞、优雅的生活空间,我想我该拿什么又能拿出什么回报公司?既不能像对待父母那样去孝敬,也不能像对待老师那样去问候,更不能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帮助,除了努力用心地去工作别无回报之法。公司给了我一切,我将奉送自己的一份热情,一份真诚,一份勤劳和一颗对公司的爱心作为回报,衷心祝愿我们的公司红红火火、蓬蓬勃勃、长长久久地发展、壮大!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最爱的豫龙公司!

优秀员工感恩企业心得体会【2】

我不是雄鹰,却渴望完美的飞翔,是企业给了我广阔的天空和起点,让我展翅飞翔,记得那是XX年7月的一天,公司到我校招聘,我十分激动,准备好了所有的荣誉证书和技术资格证,开始了决定人生命运的应聘。当我通过了初试和复试、获得认可、在合同书上签上自己名字的时候。我哭了,泪水滚烫地滑过我的脸狭,我深深知道,这是幸福的眼泪,也是辛酸的眼泪,更是期待以久的眼泪。

我特别渴望获得一份工作,需要通过工作挑起全部家庭重担。我是来自山西农村的一个孩子,家里三代人居住的是经常进风漏雨的土坯房,直到我外出读书时也丝毫没有改变过。积劳成疾的父亲被严重的脊椎病变成了一把弯刀,深深扎进我的心里,在母亲那锉刀一样粗糙的双手里成长,我刺痛,我内疚,我自责。我所感知和所经历的一切困苦都需要改变,通过我获得一份工作来彻底改变。在我读书期间,父亲的一场大病,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无助,我不但无力提供医药费用,而且需要从他们微薄的农业收入里获取生活费。我需要有一个工作的机会,这个愿望是如此的强烈,这个愿望的基础是报答父母的恩情。

是企业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在内心深处感恩于企业:

当我通过工作获得第一份宝贵的工资收入时,我的手在颤抖,我终于独立了,在其他同事以上街购物来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候,我却把它一分不差地存入银行,我知道我们不一样。同样,在企业给我的这个起点上,我需要以最大限度的努力发起冲刺,期望比别人跑的更快,走得更远,也期望通过我的有效劳动来回报企业给我的这次工作机会。

在协助张士站技术组作资料的工作中,我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标准:当日事当日尽,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也决不动摇。在XX年年10月份,我经历了工作以来最大的挑战。由于检查部门对资料填写的不确定性,车站资料需要重新来过,也就是说从基坑开挖,到做底板,中板,共18段,每一段包括钢筋、混凝土检验批、隐蔽工程以及施工记录,检查证等都有50多页,只修改手写版的就上千份,还要修改电子版本,这是一个数量惊人的整改工作,15天时间我完成了任务。这15天我不断克服自己越来越急噪的情绪和无法入睡的痛苦,完成了工作对我的挑战,保证了资料及时、到位、和正常施工需要。

因为感恩的思想支配我的全部,我必须减少我的生活开支,也必须做好组织交给我的工作。

从女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认知上讲,我也有时尚消费和展示美好一面的需求,感恩父母改变家庭环境的愿望使其他东西显得无足轻重,每月薪水的积蓄在一点点上涨,改变家里现状的目标在一步步靠近;工作两年来,我光顾过沈阳大大小小的商场却始终未能为自己很好添置新衣或自己喜欢的东西。XX年年底当我的积蓄,离为家里盖新房还有一步之谣的时候,党组织为我圆上了报答父母恩情的梦想,作为困难党员,组织的经济援助使三代人住新房的梦想成为现实,当我看到父母惊喜的和难以置信的表情时,再一次为企业和组织的帮助流下了眼泪。

我必须努力工作,我知道报答企业的最好方式就是又好又快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XX年年10月组织调我到工程部管理内业资料,由于对业务的不熟悉,我以最短的时间从头至尾将55个档案盒的全部资料梳理了一遍,对一些漏登文件和容易混淆的公用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分类和存档,做到了资料随要随查。不仅如此,在经理部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都感怀报恩之心,从每一笤帚扫雪、每一铁锹除渣、每一次搽洗围挡中体会报恩的感觉,报恩是无疆界的。我自学了《工程造价管理》、《隧道施工》等书籍,我深深体会到,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回报企业,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员工,尽管,我从一名大学生变成了熟练业务的资料管理员,但这仅仅在企业给我的起点上迈出了第一步。

一首《感恩的心》激励着多少人的成长,“我来自何方?像一颗尘土。有谁知道我的脆弱?”是啊,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像一粒尘埃一颗草芥,在天地之间是那么的渺小。但是,进入公司这个强大的舰队后,我们的内心变得如此的强大,大到可以用微薄的力量去对抗那未知的命运。

当我知道我的一些分配到其他单位的同学,已经因为企业的缘故,被迫回家待岗或者即将面临失业的消息后,内心更加复杂,我一次次地告诉自己,能在这样宽容的企业里工作怎能不生发热爱之情、报恩之心,又怎能不加倍地努力工作?

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思考:责任和忠诚的背后是感恩,感恩的背后是动力和信念,它们为扬帆万里济沧海奠定了必胜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建设企业,共同创造财富,共同迎接挑战吧,我相信企业给个人创造的蓝天越辽阔,个人的飞翔就越自由越完美。让我们与企业一起创造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吧。

感恩企业心得体会【3】

怀着激动的心情,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我很荣幸成为义煤集团开祥化工的一员。带着对社会的好奇心,对公司的热情,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港湾,也开始了自己人生的一个新征程。对于一名新员工来说,岗前有很多知识和情况需要学习、熟悉、去适应。

刚进厂我们参加看公司为我们新员工安排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我们从中了解了化工企业防火防爆防毒防尘防触电和防机械伤害的重要性,更增加了我们的安全意识。一个企业的新员工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技能生疏,安全知识的贫乏,实现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所以安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安全教育知识,在遇到异样情况时才能采取措施,把事故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学会感恩,就会硕果累累。“做事,不只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的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老先生教育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去埋头实干。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当做一种义务。我们要努力工作,用心去干事,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职尽责实际上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行为,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会感到乏味;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会觉得工作是为自己;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会有敬业的情怀也会有收获的喜悦。学会感恩,硕果将挂满枝头。

篇3:老员工职场法宝──年轻心态

有一次在办公室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 一位初级职位的同事告诉她, 她应该换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客户。听起来不并像是建议, 这让她很意外, 因为她知道这位同事并不是特别熟悉这位客户。

后来她调来一名26岁的同事, 以使她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年轻同事的想法。他跟她说了每位同事的动机以及他们的预期。萨布尼斯说:“我发现我是以自己在他们那个年纪时的想法来猜测他们的情况, 但他们的真实情况似乎大相径庭。我不再总是以为我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现在如果需要知道的话, 我会直接问他们。”萨布尼斯说, 她觉得自己现在和年轻同事相处时能更多地理解他们了。

如今的职场有时多达四代人都挤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不同群体之间如果缺乏了解和同理心, 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压力, 从而使得同事之间渐渐疏远。因此, 专家们说, 通过参与导师项目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获得年轻的心态, 可以帮助老员工与年轻同事以及必然会出现的年轻老板更好地产生共鸣。年轻思维还会为了解新千年的职场以及客户趋势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力, 从而有助于事业发展。据商界及职业女性基金会估计, 出生于1981年至2000年初之间的千禧代人群将会在明年占美国劳动力人口的36%。有鉴于此, 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以新的姿态重新开始吧。不要让刻板印象影响你对年轻同事的看法。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兰格说, 人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 比如有的人很自然地认为所有20多岁的年轻人都自恋或者懒惰, 这样就很难建立有效的职场关系。兰格写过有关如何成功步入年老以及决策的书。

“人们认为应该妥协或容忍某些行为, 但相反, 我们应该去理解。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更重要。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兰格说。“在一个开车很慢的人后面开车你可能会生气, 因为他们老了。但实际上, 那个人可能已经尽最大努力开到了最快, 再快的话就有危险。如果你看到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你可能也会是同样的做法。”

参加逆向导师项目或团队培训, 弥补你觉得自己落下的东西。擅长跨代管理的加州何塞职场顾问丽萨·奥雷尔说, 很多公司都会将老员工和年轻员工配对, 后者可以在科技、沟通方式和社交媒体方面提供新鲜的见解, 帮助老员工洞察年轻员工的需求。她说:“逆向导师项目还可以让老员工了解同样是千禧代的新一代买家和决策者。社交媒体渠道是他们交流、合作和研究购买决策的平台。”

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公司为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将做出的组织调整。千禧代喜欢在协作性和分散管理的环境中工作, 比如不强调礼仪规范和等级的环境。奥雷尔说, 这或许包括建立更开放的职场文化, 鼓励频繁沟通和更多的直言不讳。

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人力资源公司Client Staf fing Solutions总裁拉斯·霍芬迪克说, 在办公室不要老沉溺于过去或者谈论过去怎么样, 除非你是用过去的成就来推动当下或今后的目标。他说:“你的年轻同事们还在职业生涯初期, 激励他们的是现在的状况。他们想的不是退休──即使你是在努力让自己的话与当时的情形建立关联, 你也不应该无所顾忌地表达。”

篇4:不“老”也会老花

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构,是一个双面凸起的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睛看清远、近各种距离的景物,而完成这一过程是依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睫状体收缩舒张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和紧张来达到的,医学上称之为调节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囊膜弹性降低,晶状体核增大变硬,睫状肌变弱,调节力减退而出现老花眼。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就像人到了一定年龄头发会变白一样。近视和远视患者的眼睛也同样要发生老花,只不过近视眼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眼比正常眼睛的人表现出来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远视眼的老花症状要比正常人来得早,远视度数越高,来得越早,一般远视100度,要比正常人提前5年左右出现老花症状。

关于老花眼的治疗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配戴老花镜,二是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还不是很成熟,一直没有广泛推广,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老花镜是一种双凸透镜,用它可以弥补眼睛调节力的不足,达到治疗老花眼的目的。配镜前首先要验光,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原来有近视的就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年龄45岁(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为100度),实际上只用戴100度的近视镜片就可以看清近处物体了;原来有远视的则应将远视的度数加上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同样是45岁,而原有200度远视,则实际上应戴300度的老花镜;如果有散光,那么配老花镜时需要要把散光度数融合在老花镜度数里。当然,配老花镜时还要结合病人平时所习惯的工作距离,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镜片的度数,如工作距离较近,应适当增加老花镜度数;反之,老花镜度数则应适当降低。

如果出现了老花眼,强撑着不戴老花镜,那么眼睛睫状肌过于疲劳一定会加重阅读时的困难,产生头昏眼胀等许多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这是很不明智的。所以,老花镜当配即配,不要单以年龄为标准。

听完医生的解释,张老师欣然选配了一副老花镜。

摘自39健康网

篇5:老团干成长感悟分享会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对作风建设提出的“三严三实”的重要要求和对团干部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指示精神,7月17日上午,在我县人大四楼会议室举办了“我的共青团岁月”老团干成长感悟分享会,特邀我县三位老团干现场进行分享和交流,各乡镇团委书记参加分享会,会议由支部书记马芳芳同志主持。

分享会现场,三位老前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了精彩、生动、幽默的成长感悟分享,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共青团干部的激情、智慧和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并阐述了“三个坚持”的共青团精神,即坚持党的领导、跟党走的政治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坚持群众路线、服务青年的优良作风。并从每个个人修身锻炼、工作层面、志愿服务和学习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随后,三位前辈与党员干部进行了互动交流,给大家的成长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篇6:感恩母校老老师作文

六年来,我们从天真浪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既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老师心血的结晶。

请告诉我,是谁在你成绩下降时,默默担心的`?是老师,是谁在你耳边响起谆谆教导的?是老师,又是谁帮你在与同学发生纠结时,帮你化解的?是老师,又是谁在你荣获奖章舒展开皱纹,默默高兴的?是老师。老师与我们心灵息息相通,让我们感谢老师,感恩母校。

我们的班主任是吕老师,像母亲般关怀我们,嘴角上总是挂着一丝微笑,而他的一席话语让我受益无穷。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天气,马上要轮到我进行4×100米接力赛,那时已经参加了多场比赛的我筋疲力尽地坐在草坪上一动不动,对老师讲:“老师我不想参加。”你猜,最后李老师回绝了我吗?不,她没有,你那时真在我前面,像一位知心朋友是的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怎么不参加呀!别气馁,你想一想,你看一看,有那么多的同学老师支持你,你一定能行的,重在参与,不论输赢,挑战自我迎接新的自我。”老师让我权衡一下,我已经被吕老师和蔼可亲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不错,我后来的确参加了,在岛上一想起老师的话语,奋斗奋斗,努力努力,将接力棒传给队友,跑完了终点。最终取得优异的团体奖,我莫大的光荣,多亏了吕老师循循善诱,让我在小学最后一次运动会上没有成为遗憾,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吕老师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与话语,让我重新站起来,有着希望,燃起了心中的火焰,激励着我前进,让我永不认输。

篇7:爱亲孝老感恩父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及在坐的每一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参赛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爱亲孝老感恩父母》。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父母的最好的礼物,从我们诞生的那天起,我们的父母就把我们当成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抚养成人。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播放幻灯片3-9)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系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教你梳头发;教你擦鼻涕、擦屁股;教你做人的道理。对于你学了很多遍还学不会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没有不耐烦过„„等你长大后,他们又为你的学习、工作、婚姻操心、奔波,他们的这一生都在为我们-他们最心爱的儿女奋斗着,可是他们从未计较过付出与回报的成本。当在我们慢慢长大的时候,他们却在悄悄变老。(插入幻灯片)他们开始遗忘、接不上话,开始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开始忘记绑鞋带、系扣子,开始吃饭弄脏衣服,当他们梳头时手开始不停的颤抖„„我们却开始嫌他们啰嗦、麻烦、甚至嫌他们碍事,可是我们却忘记了他们曾经为我们做过的一切!

长大后我们忙学习、忙恋爱、忙工作、忙婚姻就是没有时间去关心一下他们,他们成了空巢老人。(插入幻灯片29-31)4-2-1的家庭结构及不断增多的“老人”使现有的养老体系面临三大挑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据有关部门调查,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我们现代的人们做到了哪一点呢?前两天我刚在人民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插入幻灯片32-34)深圳不孝儿将97岁的的老母反锁在屋里,没水喝还吃不饱甚至天天诅咒母亲早点离开人世。另有一深圳公务员常因琐事殴打母亲,父亲找他理论他却又打骂嘴咬父亲。更有郓城县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张功省)不仅不赡养父亲反而以权谋私,非法拘禁父亲4个多小时,不让喝水,不让吃饭,不让上厕所。目的是要父亲自己经营40年的几千万资产企业。还偷换父亲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霸占父亲的企业,真是大逆不道啊!天理不容啊!!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看看上述的例子,他们的连饲养狗马都没做到啊„„

前两天我看到中国新闻网上这样报道“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草案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顿时感到很讽刺、也很悲哀。这本是道德上的义务却需要法律的强制才能实现,我真的很想问问我们中国人的良心怎么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始终以孝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荣,自古以来我们就在“百善孝为先”教育下成长,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的故事;今有陈毅探母、王凯王锐兄弟两人用三轮车拉老母亲游遍全国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佳话。为什么这么多典范还是感化不了那些不孝的逆子呢??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用说父母为我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们社会的财富,也不用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单是父母把我们从襁褓婴儿含辛茹苦抚养成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去回报啊!!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人类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会从子女变成父母,我们也会老去,人人都会老,难道我们希望我们老了的那天被自己儿女遗弃?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勒紧自己的裤腰,从自己的牙缝里省钱,给我们买最好的零食、读最好的学校、托关系找最好工作,他们从未在我们身上节约过一分钱,成人后的我们却总能找到不供养他们的借口,或者工资少。或者要买车、买房、总之我们总是想尽千方百计的在他们身上省钱甚至不仅不给他们钱反而还索要他们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的养老钱„„俗话说上行下效,我们只有赡养好我们的父母,以实际行动给我们的父母营造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给我们的孩子做好示范榜样,等我们老的那一天才不会老无所依啊!!

篇8:宝马的“老员工生产线”

这一数字令保罗非常费解,每年都会有这种新老交替的情况,虽然这次的规模相对较大,但生产效率怎么也不至于降低这么多吧?保罗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他还是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这可能只是暂时的情况,也许下月就会好的。

当下个月的报表呈上来时,保罗发现事情变得更糟。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提高,而且零件的报废率也大大增加。保罗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那天,保罗回到家发现淘气的儿子把他最爱的相机给拆了。第二天,保罗带着相机去修理部。一会,进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径直走进了修理间,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保罗的相机。

保罗不解,这么大年纪的人怎么还来工作?

聊天中保罗得知,老人在这个修理部干了将近40年,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就回家养老了。有一天修理部的经理找到他,希望他能再工作一段时间,经理也替老人的身体担忧,最终他和老人商定,可以为他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尽量照顾他的身体,老人愉快地答应了。

老人的话让保罗陷入沉思中,他走出修理部,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一条适合老年员工的新生产线,他向上级经理打了报告,经理很支持他的决策。在几次开会研究和保罗亲自走访老员工进行调查后,确定了70项适合老员工的措施。

这条新生产线为老员工配备了智能工作椅,这款工作椅可以随时调节员工身体的不同姿势,而且还可以有力地缓解身体的疲劳感。生产线操作台上的电脑也是经过特别设置的,显示屏上的字体比其他电脑的字号要大许多,而且屏幕的清晰度也更高,这些老员工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选择有放大效果的隐形眼镜。

除了生产线,车间的整体环境也焕然一新。最吸引眼球的还是生产线四周的墙上贴的健康提示海报,随时提醒老员工要注意身体健康,在工作间歇要活动身体,做一些伸展运动等。体能教练也会带领老员工做放松操,还会定期举办各种关于健康的主题讲座并安排老员工轮班工作。

老员工被相继请了回来,在这条特殊的生产线上,他们像年轻人一样充满了力量,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一个月后,保罗惊奇地发现,这条由42名平均年龄大于其他生产线员工8岁的“老员工生产线”的工作效率,竟与年轻员工组成的生产效率相同,一年后老员工生产线的效率竟提高了7%。

宝马集团总裁看到这一成绩后,立即将设在德国和世界各地分公司的生产线都做了改造,车间里的“老员工生产线”成为宝马集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9 年和2011 年,宝马集团也两次获得“全球最适合中老年工作的公司”称号。以适应员工老龄化的特点而建造的“老员工生产线”既关住了老员工的身体健康,顺应了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德国宝马集团在同行业竞争中遥遥领先。

德国宝马集团“老员工生产线”的成功运用,向全世界诠释了“今天为了明天”的健康管理观念,即使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宝马集团未雨绸缪的“老年战略”也会让其在这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9:老吃素,性爱质量会下降

专家告诉记者,如今很多人盲目减肥或刻意吃素,长此以往,性爱质量就会受牵连。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减肥者在最初一段时间,减少的都是水分,然后开始大量消耗脂肪,身体储存的能量在无形间流失,体力会明显下降。性爱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过度减肥后,夫妻在性爱时就容易力不从心。”专家解释,过瘦、缺少必要的脂肪,还使得夫妻无法尝试很多性爱体位,性爱质量明显下降。

此外,减肥后,人的气色、容貌都会差一些,视觉上的性吸引力也随之打了折扣。男性在性活动中,视觉非常敏感。有研究显示,从性角度而言,男人更易对曲线丰满、女性特征明显的异性产生反应。

长期吃素,则会直接作用于性欲。美国营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素食者大多性欲淡漠,男性更容易出现早泄、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这是因为动物脂肪能促进人体内的性激素分泌,而素食中蛋白质含量低,会影响大脑发出指令,性激素分泌就会失衡。性激素缺乏,人的性欲也会跟着走下坡路。

专家强调,要想提高性爱质量,在吃上一定要“讲究”,应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海参对男女都有好处,能改善性欲,还能增强性感受、促进女性分泌润滑液。”此外,在干燥的时节,人们尤其是女性,应该多吃山药、薏米、红豆、黄鳝、核桃、牛羊肉等健脾补肾的食物。“脾负责润滑功能,肾是先天之本,这些食物重在调理人体的润滑系统。多吃,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干涩、润滑不够等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专家说。

篇10:老员工带新员工制度

一、代理店长制

2、代理店长每月给予500元岗位津贴,暂按原有工资标准执行,上班时间为全天班。每月休息4天。

3、店长负责店务管理,包括与各方协调及店内形象、员工仪容仪表等。

二、老员工带新员工管理规定

1、新员工入职后,指定一名老员工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和指导销售。

1、新员工工资标准:底薪1000元+绩效(200-500)

2、新员工入职第一个月为见习期,由老员工带新员工,无保底任务,业绩归老员工。上班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2:30-7:30。

第一个月休息4天,休息时间由店长根据店内实际情况安排。

3、新员工第二个月可提出转正申请,合格后享受正常提成,保底任务为50%。转正后独立销售,上班时间为上下午倒班。

员工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申请提前转正,至少干满15个工作日以后提出。转正考试由店长负责,分为笔试和模拟销售。试卷及模式销售考评记录送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存档。

4、新员工入职第三个月,保底任务为正常任务的80%,正常提成。

5、新员工入职前三个月,未完成规定的任务,无提成,老员工无奖励;新员工完成保底任务的80%,奖励老员工100元,新员工完成保底任务100%以上,老员工奖励200元。

6、新员工入职三个月内,不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因此违规违纪受到处罚,老员工一同处罚。

7、新员工入职,须自行办理健康证,否则不予上岗。公司于下一报销本办理健康证费用。

8、新员工工齡工资从转正之日计算。

XX公司

篇11:老员工如何正确对待新员工

热情的欢迎他们的到来,一个企业或公司招进一批新员工,就等于给企业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年轻人有活力,敢想敢干,不畏首畏尾,勇于进取,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1、正确的引导,作为老员工,在业务上是轻车熟路,而新来的员工初来咋到,在技术上还是一窍不通,所以,老员工有时间是多带带他们,有人引导的情况下,既少走了弯路,又能快速成长。

2、宽容,不斤斤计较,有些年轻人,心高气傲,稍有点成就就沾沾自喜,懂点皮毛就觉得自己啥都会了,再加上年轻人自身具有的优势,不把老员工放在眼里,老员工对此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再背后议论别人,默默的关注就好。

3、慷慨,大方,不临设自己的技术,新员工有不会的地方向你请教,一定要耐心,而且毫无保留的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新员工学会了抢你的饭碗,只有自卑,不自信的人,才会有这种心理。

4、与新员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新员工缺乏技术,需要时间来慢慢熟练也需要不断向老员工请教,而老员工也不能光吃老本,不思进取,时间久了,新员工就会慢慢的超过你了,老员工要看到新员工的优势,向他们的长处学习。

5、新员工出现错误,要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所在,耐心的帮助他们,不要动不动就吵,那样是很伤人的,毕竟是新人,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告诉他们以后注意这样面的就行了,避免下次再犯。

篇12:HR工作智慧:老员工?新员工?

想想其实很正常。在公司内部调动,到新的业务组工作,有很多方面需要适应,也需要给新团队其他成员一定的适应期。例如:1)到新的业务组,组内的同事都不了解你,当然不知道如何对待你。

2)这个时代就是竞争时代,不管你曾经是什么背景,但当你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的时候,其他人也不可能非常尊重你。

3)进入新的团队,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作为新加入团队的你更需要把过去翻篇,重新归零融入团队。

4)对于新加入团队的成员,内部同事也担心你会分走他们的工作,最后取代他。也自然有防备心理,所以新加入团队的人员自然会有一种隔膜感。

所以对于新加入团队的老员工,更重要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在调入新的团队之前,需要大概了解一下团队的人员情况,工作内容等。对新团队的工作风格、工作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需要想清楚一个道理,不管曾经多少辉煌、曾经做到什么职位,始终需要有一个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上进心。

篇13:新老员工关系:冲突未起制度先行

企业在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或人力资源体系不太健全时,往往不会考虑对员工的职业规划与技能培训。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其他资源上的调配矛盾都要让位于这一主要矛盾,包括人力资源的调配。当一个员工所能创造的价值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时,企业只能选择直接淘汰员工来保证企业的生存。

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体现一些除了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道义、企业文化带来的其他价值导向等等。在这个阶段,企业面临的是做大做强的诱惑,而在壮大的过程中,一些曾经为企业做出贡献,高忠诚度的员工却往往跟不上企业前进的脚步。这些员工或者是先天不足——为企业出过力,流过汗,但没有必要的知识背景;又或者是时势造成——没有过人的能力阅历,只是在企业幼小时身处要职立下功绩,此后却不能进一步学习来跟上企业发展;又或者是已经过了职业生涯的学习黄金时——既难以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又没有精力和动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这些老员工的安置不当,很容易给其他员工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是会给一些年轻的员工,感到自己今后也是一样的命运,从而影响后来者对公司的忠诚度;二是人为地给新老员工带来职业发展的瓶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纵观国内企业在调和这一冲突时,所采用的方式大多是下述几种:

一是让老员工担任正职、总揽全局,新员工担任副职、扮演执行角色。这是目前多数企业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的初衷是新老员工能够共存共处,充分利用老员工的经验与忠诚度,以及新员工的激情与灵气,形成一对组合实现有效的工作配合。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旦老员工不甘屈居幕后、新员工无法忍受老员工的时候,极易激化为剧烈的矛盾。

二是调岗或轮岗。对这类不能适应管理岗位、技术职位或对知识性要求较高的岗位上的老员工,可采取调整到要求相对较低的支持性部门或岗位上的方式,在不调整薪酬的基础上,调整老员工的工作职责与内容,把重要的岗位与职责让位给新员工避免让老员工干涉新员工的决策与执行。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容易造成老员工的激烈反弹,新员工也会对薪酬的不公平而滋生不满情绪。

在大型的集团公司内部有一个培训中心,设置了自己的人才公司和一个专门的人才/劳务市场。把老员工调到一些支持性部门,或是可以让他们出来讲课,让他们给新员工进行技能上的培训,感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些新鲜的东西,反过来促进他自身的提升。

三是提供培训机会,为老员工创造新的发展机会。这种方式是将老员工从重要岗位上调离后,给付相当的培训费,将老员工送出培训,经过一番深造后,在企业内重新寻找新的位置。

通过培训方式,一方面使老员工暂时离开企业,给新人留出晋升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其再次充电,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而根据培训效果再决定任用,则给他们施加了相当的压力,迫使其用心对待培训机会。

四是提供优厚的措施,鼓励老员工离开企业创业或另谋他职。徐明认为,企业可选择一些业务,把老员工中的一部分调过去让他们来做,给他们提供、认购一部分的股份或者让享有一定的分红权,相当于公司支持他们再创业。这样就把老员工中的一些精英拉出来,让他们再带一些老员工到下面去进行二次创业。

五是设置虚职。如提拔老员工为企业的副总裁来辅助CEO制定整体发展战略,这样不仅满足了老员工的心理预期,也能发挥老员工的经验特长。徐明博士建议,企业不妨“可以成立一些监察委员会性质的部门。把一些老员工都送到那里去,让他们行使监督和建议职能。可以给他们设立一些名头叫他们专家或顾问,让他们来对决策进行建议和帮助。这样的一些过渡部门存在的时间不会很长,主要是针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对企业非常忠诚的元老员工,但他们的意见只能向公司的CEO提出,没有权力干涉具体的工作,不能干涉正常的生产经营。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新人提供出岗位,腾出位置。薪酬可以稍微提升,这个提升的成本可以来自于对新人的预期,认为他们能做得更好,企业今后的运营能有更好的预期。这样也可以让老员工们可以得到放弃权利的些许补偿”。

六是给足待遇,促其离开要职。老员工如果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可采取高管人员的待遇但有所区别的方式,这个待遇只是基薪的待遇,不给绩效薪酬,基薪和绩效工资6:4,老员工可以不用工作,可以担任咨询、顾问等职务,但必须离开实职,然后给待遇。这个待遇比下面的中层管理者还是要高的。这样老员工心里也平衡,同时他出去在新的市场中,也会找到新的位置。物质上精神上都有保障,对以前的贡献企业也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补偿,这样管理者职务更替也会比较顺畅。

沟通是第一位的

在上述四种方式中,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沟通都是第一位的。按照管理上的“二八原则”,如果员工处于一个“二”的位置却只能做出“八”的绩效,在一个一般的后勤支持部门也许能呆下来,但如果处在经营部门或研发部门就必须拿掉。这往往需要公司CEO出面来安抚这些老员工。由CEO来和他们沟通,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辅之以一些精神奖励制度,给这些员工授勋,让他们有荣誉感,让他们觉得他们为这个企业干了十年二十年没白干,这是一些精神上的内在激励。

在TCL,设有一个员工服务敬业奖,服务每满五年的员工,就有机会获得这样的授勋,会授予一个奖杯,感谢员工为TCL公司在过去五年来的付出。

新老员工冲突的解决,最终的归结点还是取决于与员工的沟通过程。比如根据公司的文化,公司提供了一些机会让其培训、学习,给了几次机会,如果还是跟不上来,可直接与其沟通,让其自己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达不到公司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自己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再对他做一些调岗,员工也不会有什么异议。调到支持部门后,如果还是没有进步,自己也会考虑离职了。

解决新老员工冲突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重要的是企业要学会正视这个矛盾,然后以人性化的方式去处理。首先是从心理层面上引导好,二是要解决好老员工的去向问题,因为这也是他们本身都在思考的难题,三是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与企业一起去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

防患于未然

要想真正解决新老员工冲突,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不论处于什么时期的企业,什么类型,对管理人员的晋升都应该注意其自身的能力瓶颈,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能力的牵引,至少也要促使其被动地学习进步。而不能坐视老员工的自生自灭到引进新员工、出现冲突苗头后才去处理这个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个非常理想化的思路,在操作过程中很难得到具体化的操作,毕竟组织都是金字塔结构的,越往上走越是个塔尖,机会越少,谁都想向上那机会给谁呢?这个更多的是员工自己要有一个职业危机意识,在组织的帮助下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单纯依赖企业为所有的员工都设计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也是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方式。在大型集团公司内部采用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老员工给待遇,中年员工给平台,年轻人给机会。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老人要得到这个待遇须看你的贡献,中年人要得到这个平台得看你的能力,年轻人要得到机会要看你的潜质。

对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过贡献、仍然呆在管理岗位上但却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老员工,保留管理人员的待遇,但这个待遇只是基薪而没有绩效工资,可以去做咨询或顾问工作,前提是必须离开这个管理岗位。由于这个待遇比中层管理者还要高,心理平衡得到了满足,能够让他们比较顺畅地离开实际的管理岗位而退居幕后。

对那些有能力、且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的中年人,知识、结构、经验各方面都不错,会提供实际职务及职责,压担子、承担责任,去完成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

对具有潜力的新入职的年轻人,会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挑一些后备人选到下属公司去做助理等职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一定时间后调回来给予实职承担责任。

摘要:解决新老员工冲突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重要的是企业要学会正视这个矛盾,然后以人性的方式去处理。首先是从心理层面上引导好,二是要解决好老员工的去向问题,三是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与企业一起去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员工关系,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14:父亲老了会自卑

我明白这一点,是从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晚上。

那时,父亲已经57岁。我考上了城里的高中,要离开家。那时,我们的小村好像还从未有过高中生。因此,在父老乡亲眼里,我就像中了状元一样。

一个多月后,学校放假,我回到了家。吃完晚饭,我在洗脚,父亲坐在旁边抽烟,母亲也坐在一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屋里的气氛有点冷。

父亲是一个话少的人,一辈子没有进过校门,也没出过远门,他的世界差不多就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那个小山村。大概是觉得这么沉默无语似乎不妥当,应该说点什么吧,父亲终于开了口,说:“你们那个学校里,可有女学生?”

“那当然有哦。”我随口回答。仿佛一潭死水里忽然冒出两个孤零零的泡泡,悄无声息地破灭。一问一答过后,屋里又寂然无声了。

那时,我自己也年轻,并不知道怎样找话题,打破僵局,甚至也没有感到这种冷场有什么不妥。过了好一会,父亲又说:“那……那……男学生、女学生还分开住哦?”还没等我说话,母亲立刻嗔他:“你讲啥废话!那不分开住,还能搁一起?”母亲说完,我就笑了,父亲很尴尬,也涩涩地笑。

我记得,当时路遥的小说《人生》正火。我一直记得小说中一段场景: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姑娘巧珍搭拖拉机到县城,看望恋人——高中毕业找门路进城做了广播电台记者的高家林。两人干坐着,无话可说。为了打破僵局,巧珍说:“我家老母猪下了十三个崽。”家林无语。巧珍继续说:“压死了一个,就剩十二个了。”家林沉默,巧珍没话找话,说:“又压死一个。”高家林还是无语。

想到这一段,我一下就明白了父亲当时的心情。他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对学校的一切一无所知。那时候,我这样的高中生在父亲周边小村里是极其稀罕的,他仿佛有点莫名的敬畏。

真正体会父亲的心情,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也成了一位父亲,我的儿子恰如我当年一样正在读高中,我发现自己在他面前渐渐有了自卑感。家里新买的手机、电视机、数码相机、电脑等等家用电器,他基本上不用看说明书,拿过来就会使用。我和他妈妈虽然都是大学毕业,却往往看了半天说明书,还弄不太明白。有时,不得不请教他,他幾句讲解,手把手一教,就是比看说明书来得快。有时,他妈妈在他讲了很多遍之后,还是不会,他就会笑着说:“妈,你好笨哦!”

每当此时,我就不由得会想起我的父亲。想当年刚解放那会儿,父亲20出头,当民兵,背步枪,穿着军服,担任生产队长……那时的父亲该是多么阳光帅气。虽然是文盲,父亲却能把样板戏从头唱到尾,会唱整部《孔雀东南飞》,会讲好多部大鼓书……从何时开始,他面对读高中的儿子感到了自卑?父亲当年在我面前与我今天在儿子面前,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

父亲离世已经五年了,他在世时,我很少回家,一年当中,也只能见上两三面。父亲早年的音容笑貌早已在我心中模糊了,但是,一想到二十多年前那个深秋的夜晚和父亲的对话,我心里就有隐隐的痛。父亲在世时,我怎么就没主动一点,陪他多说上几句废话……人总会老去,总会在孩子面前自愧不如,这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上一篇:兰坪分公司专卖管理人员技能鉴定培训总结下一篇:为酗酒者设计的警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