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2024-04-10

心理学的就业分析(通用9篇)

篇1: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目前由于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最近,有关部门对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在生活节奏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来自工作、家庭和感情上的压力,而由压力所带来的抑郁、焦虑、自卑、过度紧张等消极情绪,让人们无法正常地生活。自杀,情侣间相互残杀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心理救助会像生病吃药一样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需求。“心理学”这个专业也被许多职场人士以及还在拼搏中的学子所看好。

近年,社会各行各业对心理学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不仅从事心理学专业研究、心理咨询成为热门职业,商品营销、企业管理、人事管理、教育机构等都对心理学专业人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心理学专业成为广大考生争先报考的热门专业。

可以预计的是,心理学在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良好的,一是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心理辅导与帮助,二是心理咨询逐渐受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认可,正在引进。专家认为,在未来几年中,心理咨询顾问将成为一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独特风景,而到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仍然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

篇2: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和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为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心理,我采访调查了一些学生并做了如下的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和健康的。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定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自信,对职业前途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能正确面对并积极准备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有44%的同学树立了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向;45%的同学做了人生职业规划;32%的同学看过求职有关方面的书;21%的同学考过与职业相关的技术证书。但调查也反映出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等不良就业心理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成功率。有88%的同学现实地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有81%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前途感到茫然无措和悲观失望,有61%的同学不知道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

大学生的具体表现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焦虑急躁心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担忧自己不能达到就业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严重时带有恐惧色彩的就业情绪状态。对于就职毕业生来说,适度的焦虑可以增加其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情绪异常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在求职过程中无法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理性的思维,甚至会导致行为失控。根据统计显示,有40%的毕业生存在就业焦虑,这在众多就业不良情绪心理的选项中居于首位。产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原因是多种的,有的毕业生湮没在茫茫的求职人海中,所投的简历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因此感到失望和不安;有的毕业生因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来回报父母而感到紧张和急躁;有的毕业生在就职过程中屡次被用人单位拒绝,因失去了信心和动力而感到沮丧和懊悔。调查还发现,毕业生中女生较男生焦虑倾向更为明显。本科毕业生有焦虑倾向的占50%,而高职毕业生仅占22%,反映出在不同就业期望值下,本科生与高职生在就业心理上所产生的不同的就业心理压力。

第二种是抑郁孤独心理。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的、伤感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体验,常伴有孤独、无助等不良情绪反应。“处于抑郁状态的大学生认知灰暗、缺乏兴趣、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思维迟钝,对自我评价偏低,又对前途悲观失望,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就业抑郁孤独心理主要指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乃至悲观厌世的心理状态。调研中通过和部分学生闲谈,我发现毕业生就业抑郁心理的产生有的是由就业认知的偏差产生的自卑、自负心理转化而来的;有的是由就业利益诉求始终得不到实现的焦虑急躁心理转化而来的;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我行我素,缺乏同用人单位、学校老师及同学有效沟通,由心理自闭所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抑郁心理必然会产生心灵上的孤独感。调查还发现,有就业抑郁孤独心理的毕业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带着有色眼镜看社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持怀疑态度,在求职过程中听不进去任何意见,喜欢一厢情愿地行事。

第三种是知行矛盾心理。“知行”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知行”更多的被用于德育教育的探索实践中。笔者将“知行矛盾”引入大学生就业心理加以分析,其原因在于“知行矛盾”反映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科学的就业观念与现实的就业实践的矛盾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一种纯粹理想化的、传统的道义教化方式,而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大量的世俗化的价值选择。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离与割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冲突与错位,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认知与就业价值实践中产生了“知行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在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他们希望自主择业,但又不愿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竞争的勇气;胸怀远大理想,却不愿正视眼前现实。职业目标上理想和现实的反差,自我认知上自傲与自卑的并存,职业选择上独立感和依赖感的错位,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感到十分矛盾、迷惘和困惑。”调查中,多数学生对大学毕业后担任服务西部建设的志愿者表示敬佩,但具体到自己的职业选择时却倾向于环境好、待遇高的就业岗位。但是导致岗位空缺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知性矛盾”心理的存在。

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我觉得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像自我认识的偏差、知识面过窄等原因;家庭因素,主要是家长对子女寄予了过高的期望;社会因素,当前国际形势不容客观、社会一些单位或企业对应届生存在一定的偏见。

针对目前的情况,我觉得有如下较好的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己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大学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在择业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特别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三、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择业指导工作。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狭隘陈旧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校应设专门的择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

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要重点的努力方向是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精神、培育主体人格,大学生作为接受信息的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并不是被动的。之所以会形成就业心理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主体意识的缺乏。因为缺乏主体意识才导致主体目标模糊,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独立、能动、创新过程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篇3: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心理学分析

(一) 西部需要大学毕业生

众所周知, 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展, 大部分属欠发达区域, 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 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 学历低;人才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不尽合理, 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西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各级各类的人才。当前, 采取切实措施, 加快建立一支与西部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队伍, 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 西部就业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激增。更重要的是, 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诸多原因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在此就业, 无形中也增加了这些地区就业的压力,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有60%以上毕业生择业时的首选是东部地区大城市, 高收入、大公司、高效益, 其次是中小城市或农村。而西部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等急需毕业生的地方则要不到毕业生。由此可见, 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 拥挤的独木桥越来越窄;另一方面西部人才极度缺乏, 急需高校毕业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 西部就业有利于个人实现高层次心理需要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 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安全与安定、社交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这五个层次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成为个人的主导需要, 只有当主导需要得到满足时, 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很多资料表明, 现在的知识分子, 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 更侧重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 生活需要、安全需要将不再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导需要, 许多人才在选择工作单位时, 更多的是看重事业发展的空间、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因素及可能性。如果用人单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帮助他们在事业上不断进取, 当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时, 及时给予激励, 从而引导他们向更高目标和更大成就迈进, 就会形成一个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职位高低、知识水平是一种匹配关系, 要想满足高层次需要, 必须有较高的学识与能力和成功的职业生涯。在西部就业的大学生, 由于人力资源优势更容易进入高层岗位, 从而较早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的核心

(一)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有关人——职匹配的说法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1909年, 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谋职者选择职业的三大要素或步骤:

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性格、局限和其他特征;

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 所需知识, 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 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 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特点相匹配的职业。

人—职匹配, 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因素匹配, 多为活找人。例如, 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 需要有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二是特性匹配, 多为人找活。例如, 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 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可见, 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的基础条件,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一个不符合自己特点的工作, 则很可能劳心劳力, 事倍功半, 工作不顺心, 心情也不舒畅。

(二) 霍兰德的类型理论能较好地解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原因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基于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他本人的职业咨询经验, 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格与职业类型匹配的理论。有关人格与职业的关系, 霍兰德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在人类文化中, 大多数人的人格都可以归入六种类型中的一种, 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工作环境也大致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 往往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人们普遍愿意寻求能充分施展自己才能与满足自己价值观的职业环境;个人的职业动力取决于个人特征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霍兰德认为不同类型人格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 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的机会与奖励, 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类型与环境不和谐, 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

按霍兰德在1973年出版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的六种人格类型及其相应职业理论,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相同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东西部地区的生活文化环境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层级的用人单位之间也有不同的亚文化背景, 东部地区工作、生活的高节奏、高压力环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与适合, 而西部用人单位的成长空间未必就没有吸引力。

三、大学生西部就业的社会心理效应

(一) 避免从众效应成为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动力

从众效应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 从众就是“随大流”。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 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或独特主张。压力是从众的另一个决定因素。如果某个大学生因为多数人争相去东部大城市、大公司拥挤, 自己选择去西部就业, 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则是明智之举。如果某个大学生因为学校或政府的宣传, 或者因为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报名去西部就业而加入这个队伍, 则并非善事。

(二) 借用观众效应成为大学生西部就业的助力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观众在场时, 某一行为的当事人往往会认为旁观者会自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 这可能是较为重要的虚荣动机。在任何社会情境中, 人们害怕被抛弃, 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受。当我们确实与别人在一起时, 这些动机更为强烈。不少高校的团委、组织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会在大二、大三等中年级大学生中宣传去西部就业的好处, 并因此而组织学生报名, 一旦有学生报名就大加表扬与奖励, 或者让他们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作报告, 从而使这些报名者成为观众效应的崇拜者、仰慕者、效仿者。在被赞扬与被注意的情境下, 当事人会更加坚定自己志愿服务西部的决定。另一方面, 大量利用榜样人物做宣传还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起到暗示作用, 让他们确信去西部就业的确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 挖掘潜力, 拓展发展空间, 实现自身价值。

(三) 推进责任扩散效应成为大学生西部就业的保障屏

“责任扩散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其影响不可低估。在推进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就业的过程中,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中组部、共青团中央以及各高等学校都负有相应的责任。责任扩散效应使各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文件联合下发, 逐级宣传落实。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加, 执行的力度不断加大, 使得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成为推进西部用人制度改革, 提高西部科技、管理水平, 缩小东西部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摘要:西部受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 制约了当地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生合理定位是其成功就业的起点, 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的关键。在引导和鼓励应届大学生去西部就业的过程中应当利用一些积极的社会心理效应, 从而帮助大学生理性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西部就业,心理学分析

参考文献

[1]肖红伟等.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2]赵卫国.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模式案例实务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2003.

篇4: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关键词:就业指导 技师学院 就业心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技师学院的学生如何顺利实现择业、就业,并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成功踏出第一步,成了困扰很多学生和老师的问题,也成为很多技师学院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不良的心理误区进行有效疏导,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对当今技师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学院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技师学院学生成功就业的心理误区分析

1.过分依赖他人

在高校扩招、民办教育逐渐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和家长可选择的院校越来越多,技工类院校的招生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很多院校在招生宣传的过程中,打出了“包分配”“100%就业”的宣传旗号。招生人员在进行招生宣传时,主要介绍与学校合作的优势企业的情况,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形式介绍比较少,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就业情况了解比较片面,认为学生只要上学一定会有好工作,以后职业选择的事情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只要服从学校的安排即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过分依赖学校,一味等待,从不主动从自身出发寻找适合的岗位,对自己的条件和性格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家长出于无奈而将其送来“托管”的,学生本身无心求学,没有学习动力,连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老师“强行”灌输给他们的,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读书为了就业”的观念,到了该就业的时候,却不知所措,过分地依赖老师和父母。

2.忽视自身综合素质

在学生择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学生想去的单位面试不上,而能够接收的单位,学生又不愿意去。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认识不清,职业角色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高,过分关注单位的待遇、福利,忽视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否与岗位需求匹配,就业时挑肥拣瘦,导致自己无法顺利就业。

3.“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就业时,必然要面临着面试一关。在面试时,学生需要与同学竞争,有时还需要与社会其他人员一起竞争,许多平时在学校表现一般或者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屡战屡败,这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于是他们干脆不参加面试,也不积极找工作了,存在了一定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深化技师学院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对策

1.将职业指导贯穿到整个学生教育体系中

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不只是相关就业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所有活动,从校园环境、宿舍卫生到课程学习,都应该注入职业指导的思想。同时,在建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渠道的作用。

2.开展就业心理指导专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开办优秀毕业生讲座。邀请往届毕业学生返校做讲座,讲述自身择业的经验以及工作后的体会。学生与自己的学姐和学长之间比较容易拉近距离,因此也就能够认真倾听讲座的内容。以笔者所在的烟台工贸技师学院为例,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优秀毕业生讲座活动,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她们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与指导。

举办模拟招聘大赛。模拟求职综艺类型的节目,开展模拟招聘大赛,同学们在一个假定的环境下进行职位的选择,互相之间进行PK。使同学们通过比赛,了解择业的方式,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学会跟面试官打交道,迅速了解所应聘职位的发展方向。模拟比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指导,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综上所述,技师类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心理指导工作,全院上下,齐抓共管,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学生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理性地对自己进行剖析,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地选择职业岗位。就业率是许多技师学院宣传的一大砝码,只有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创立学校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男生学心理学专业好不好

男生学心理学特别吃香!现在在中国心理学的各科带头人都是男的!现在导师老师特别喜欢男研究生。因为少。而且,做实验、出差、开会都会带男生去。在大学期间,你要是选应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重用。以后的就业啊、考研啊都有优势的。

善于沟通、善于倾听、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可能更适合学习心理学,也就是善于与人交往的人。心理学中有很多分支学科,想要学习认知心理学,就要对计算机或是数学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当然,像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催眠术等都是属于心理学范围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学习。

篇6: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高校心理系中是佼佼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常年排名第一的地位也明确地反映了这一点。相比于北大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科研风格更偏向理论,也更接近心理学的内核,活力非凡,不愧为中国心理学界领军的一面大旗。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专业特色】侧重自然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方向都有硕、博招生点,还开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心理过程、规律、生理机制和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研究。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具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心理学研究所的图书馆是全国心理学文献中心,资料齐全、馆藏丰富,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综合评价】毕业生出国深造机会多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科研水平及人才资源和北京大学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但考虑到心理所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与普通高校相比,人文气氛并没有那么浓厚,比较适合有志于从事心理学科研,性格沉稳严谨、心智坚毅的学子。在中科院读研,毕业后无论继续读博还是出国深造都十分合宜,机会也较多。心理学是一门需要终身研究体会的学问,真正从事研究,硕士学历还是稍显欠缺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专业特色】认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国内领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是我国最早发展的5个心理学基地之一,代表着我国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较高水平,尤其在认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学术气氛浓厚,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作风严谨的专家教授,其中很多都是本研究领域的翘楚。如学术带头人杨治良老师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尤其是内隐记忆领域的研究方面享有盛誉;李其维老师在儿童认知发展学说,特别是皮亚杰学说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综合评价】良好的就业前景

可能对于多数学子来说,攻读心理系的研究生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高深的科研工作,而是看中了心理学良好的应用性及就业前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咨询、心理咨询师等都是毕业生们不错的.职业选择,这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经理职位。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竞争激烈,每年的录取比例都在10%以下,但众多学子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依然钟爱有加。虽然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强势学科较多偏重于基础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向,但其应用心理学实力近年来增长很快,实力不容小视的,从这里毕业的研究生,较多从事公务员、任教或到企业任职的工作,出路普遍不错。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

【专业特色】以工业及工程心理学见长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是四校合并后由原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更名而来,以应用心理学中的工业及工程心理学方向见长,相较偏向理工科,现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及相应硕士点。其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要研究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人机系统设计、智能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等。由于研究方向的特殊性,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在航空工程心理学领域中连续承担国防科研项目,在人机交互领域中连续承担“863计划”项目。

【综合评价】心理学研究偏向理工类

浙江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较为偏向理工类方向,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理逻辑基础与计算机、数学统计能力,比较适合于本科学习理工科的同学跨专业考取。工业与工程心理学属于新兴学科,但浙江大学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悠久的研究传统,人机界面的开发和航空工程心理学都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等待着莘莘学子发挥创造,填补空白。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突飞猛进,毕业生既可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发展,也可以凭借自身过硬的学术实力和知识素养出国深造。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专业特色】以认知神经科学为特色专业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部分主干课程聘请境外教师,采用英文教材或全英文授课。认知神经科学和文化心理学研究是中山大学的两大特色专业。中山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设施完善,包括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心理生理学实验室,心理健康实验室等,拥有专业书刊万余册以及42种心理学英文杂志,为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队伍中,杨中芳教授是蜚声港、台、大陆及国际心理学界的心理学家,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学,尤其是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进行研究。

【综合评价】具有医学院系的资源优势

由于本身带有医学院系的资源优势,中山大学心理系较为偏向认识和医学方向,在心理健康方面也较有成就,培养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也具备比较好的研究素养。毕业后,既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商业管理与策划以及各类学校与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专业特色】四个研究方向特色明显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齐全,其基础心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方面。基础心理学有四个研究方向:时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及工业心理学,这四个方向特色明显,研究优势突出。其学科带头人黄希庭教授着重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并开创了时间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时间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加工模型。

【综合评价】心理系雄霸川渝

西南大学心理系在中国心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雄霸川渝,毕业生在区域内竞争力强大。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专业特色】应用心理学紧贴市场需求

上海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根据市场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除开设心理学基础专业课程,同时设有心理辅导与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营销三个专业方向。各个方向都根据专业的应用特点,设置与市场要求相符合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综合评价】王牌理科专业

应用心理学可谓是上海师范大学最好的理科专业,应用心理专业的毕业生一部分活跃在诸如爱立信、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及各大市场调研公司的研发部,从事心理咨询、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查与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有一部分进入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咨询工作。

知彼第三步:就业选择

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由于目前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相对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普通高校

普通高校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优先考虑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公务员

公务员报考中主要招收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企业

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所互补。但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竞争力。此外,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中小学

中小学一般招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大多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不予首先考虑。中小学的心理咨询主要是关注厌学、打架、叛逆等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只要接受过心理学系统学习的大学生都能胜任该项工作。

心理咨询工作者

篇7: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处于就业弱势中的女大学生,除了受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外,很大程度受自身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就业中的心理弱势.女大学生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就必须从心理上进行调适.

作 者:王海丽 樊慧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心理弱势   调适  

篇8: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马太效应”这一说法源于《圣经》故事“马太福音”篇中的一段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代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发现这样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即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莫顿将此命名为“马太效应”。随后,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它是指一些个体、 群体或地区等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在某些方面产生的优势累积,从而在各自领域取得更多的迈向成功的机会或获取更大的收获,反之,则愈来愈差,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大学生就业中的“马太效应”一方面受制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密切相关。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应该充分正确的发挥就业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马太效应”的正面效应,合理的规避“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二、“马太效应”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表现

1、就业地域之间人才分布失衡

就业地域之间人才分布失衡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主要流向东部和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则明显不足。《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的分布上,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人数占26.1%;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 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人数占23.1%;泛珠江三角洲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1.1%。

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地域间人才分布不均还表现为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别。《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 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厦门、广州。 从2008—2011年三届大学毕业生的流向来看,中西部地区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没有增加,低于2008届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东部和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都较弱,属于人才净流出地区。同时大学毕业生对就学地有着较高的就业偏好。中西部地区对本科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前4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成都、 重庆、西安、武汉。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仍是大学生集中就业的地方,尽管这些地方已经人满为患,但还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吸引人才。相反,中西部地区求贤若渴却还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人才分布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

2、就业行业之间人才分布不均

大学生就业行业之间人才分布不均主要是指一些热门行业的就业人数多且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高,相反冷门行业的就业人数偏少且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以本科毕业生为例,从就业人数看,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的行业类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金融(银行/ 保险/ 证券)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教育业,建筑业和政府及公共管理(见表1)。本文数据均来源于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从就业满意度来看,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行业则为党政机关、国家垄断行业和金融行业(见表2)。

单位 :%

单位 :%

( 注 : 毕业生规模过小的行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 。 )

单位 :%

单位 :%

然而,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初级金属制造业,土品和纸品业,玻璃粘土、石灰水泥制品业的就业人数则位于排行榜后四位(见表3)。同样,在一些就业人数偏低的行业,已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存在偏低的现象。

由此可见,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声誉高以及人才流动相对稳定的行业成为大学毕业生热衷选择的就业类别, 而与这些行业相匹配的专业往往也是大学里的热门专业。因此,这类行业拥有丰富的就业人才资源以供筛选。相反,第一、 二产业中的冷门行业却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

3、就业者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首先,从家庭背景来看,经济条件好或是有权势家庭的学生,也就是如今的“富二代,官二代”,拥有丰厚的财力资源和广泛的人际网络关系,他们更容易寻找和获得较好的工作。而那些出身贫寒的学生,相比之下,就业难度较大。

其次,学历背景不同他们获得的就业机会也是不同的。从纵向来看,学历高的学生比学历低的学生在求职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8%,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9.6%,这说明学历高的大学生在就业中是有优势的, 而且他们在就业后的职位和工资水平上也具有优势。从横向来看,相同学历的大学生由于其毕业学校的知名度不一样,也会面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 2010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半年后还在继续找工作的人群中, “211”院校学生所占比例为47%,而非“211”院校的学生比例则为59%。这说明,“211”和“985”高校的毕业生比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而且他们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在2011届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为54%,非“211”本科院校为49%。

最后,从能力素质来看,能力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这些学生大都在学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适应能力,还有的学生拥有很多与专业相关的任职资历证书和荣誉证书等,这些资质优秀的毕业生更能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企业的青睐,脱颖而出。而其他普通的毕业生则容易在就业时面临困境和壁垒。

总体来说,家庭背景好,学历背景高,个人技能素养高的学生能拥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与之相反的大学毕业生则会面临更多的就业壁垒,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出现“马太效应”的原因

1、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容易受社会潮流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从众心理较为严重。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会盲目选择热门地区,热门单位,认为大家都去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大家都热衷于去竞争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于是,大批大学生毕业后涌向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涌向经济效益好、社会声誉高以及工作稳定的热门单位,而中西部地区和冷门行业却面临着人才流失和职位空缺的窘境,形成人才在就业地域和就业行业间分布失衡的“马太效应”。

然而,这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对就业中的大学生来说是有消极影响的。一方面,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大学生容易忽视对环境、对自己职业目标、能力素养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造成对自我认知和对外部环境认知的失调,从而使大学生们错过了许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导致的从众行为加剧了大学生在热门地区、热门就业岗位上的竞争,从而增加了大学生失业的风险。

2、满足成就需要

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是指争取成功, 追求优越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而成就需要并非全由童年经验预先决定,它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大学毕业生受过高等教育,因此他们是成就需要较高的群体。高成就需要的人喜欢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别人,而且高成就需要的人偏好立竿见影的工作,缺乏“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耐心。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常常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同样,知名度高,社会声誉好,工资待遇好的行业也饱受大学生的青睐,因为他们能较好的满足大学生的成就需要。相比之下,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和冷门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则明显不足。因此,满足成就需要的就业心理也是大学生就业中“马太效应”成因之一。

3、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这种暗示的效果主要受暗示者本身的信心、体力、身材、性别、年龄、知识、权力、地位以及威望等特征的影响。自我暗示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也能产生消极作用。本文认为,家庭背景好、学历背景好,还有个人能力高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与他们对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分不开的。因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更自信,更勇敢地迎接挑战,参与竞争,从而能获得等多的机会。相反,那些出身贫寒、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成绩平平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基于这种自卑感的心理暗示会让这些大学生更加自卑和消极,缺乏自信,不敢挑战自己,从而错失就业机会。

4、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指的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个人主观推断和泛化的结果。这种光环效应可以增加人们对未知事物认识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方面达到“好者越好, 差者越差”的效果。相较而言,名校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更多的偏好和喜爱,这也是为什么“211”和“985”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比普通高校学生更具优势的原因。在“双向选择” 的就业模式下,光环效应产生的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之间就业机会的均等性,进而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中“马太效应”的应对措施

基于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马太效应对大学生的就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马太效应”可以更好地让优质的大学生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好地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而言,马太效应可能会形成不公平的现象。然而,这种马太效应只是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 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

1、树立正确就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前提。大学生在就业前,一定要对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的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也更便于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从长远来看,对大学生发展并无坏处。沿海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人才密集,但是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并不适合所有大学生打拼。《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7届毕业时在“北上广”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有22.2%的人三年后就去往其他地区就业。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低收入阶层的2007届本科毕业生离开“北上广”比例最高,月收入在9000元以上的收入阶层的离开率仅次于2000元以下收入阶层的比例。报告还指出,离开“北上广”的人群自主创业率远高于留在 “北上广”的人群。由此可见,热门的就业区域并不都适合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此外,也并不是所有的热门职位都适合大学生的发展。那些知名度高、社会声誉好、工资待遇高的单位,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成功需要,但不一定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从长期来看,也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的。

因此,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更好地应对就业中的“马太效应”。

2、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

积极的就业心态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保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大学生应该及时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挑战,尤其是在同行业与名校和能力优秀的人才竞争时,处于弱势的大学生更应该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冷静从容地应对挑战,即使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应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积极地寻找和争取就业机会,最终会在求职的道路上收获成功。

3、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能力素养

大学生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能力素养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就业的主观能动性。俗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应该学好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其次,可以有选择性的考取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资历证书,为以后成功就业增加筹码。最后,在校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积累经验,学会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为以后踏入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做铺垫。此外,大学生还可以积极利用“马太效应”的正面效应,努力在大学期间成为出众和拔尖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企业和社会的注意力,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摘要:“马太效应”指代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也呈现出了“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就业地域和就业行业之间的人才分布失衡以及就业者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本文从心里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从众心理、成就需要、自我暗示以及光环效应是大学生就业中“马太效应”形成的原因。最后,从就业观、就业心态和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三方面提出应对“马太效应”的措施。

篇9:心理学的就业分析

一、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分析

1.功利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和设计,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过分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对个人发展前景的考虑。在择业时往往过分讲究实惠,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往大城市、大机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福利好、待遇高的单位挤,为了这些可以不顾专业对口与否。

2.攀比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受他人就业取向的影响,拿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目标,而不顾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总想挤进社会地位高、效益好、收入高的好单位,与同学一比高低,盲目攀比,结果往往落空。

3.依赖心理。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是主动出击、积极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把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家长和学校身上,希望通过拉关系、走后门或由学校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消极被动地等待,坐等家长、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

4.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各方面表现均不错,但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过低认识与评价自己,认识不到自身的长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在择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往往缺乏勇气,临阵退缩;或表现得畏畏缩缩,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或供需双方见面时表现得神情紧张、心神不定、面红耳赤、举止拘谨、谈吐失常,从而错失良机,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傲心理。部分大学生一方面不能理智、冷静、客观地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受陈旧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多身价高,自视高人一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目空一切,盲目自信、乐观。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的劣势和就业困难估计不足,把择业目标定得过高,在择业过程中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屡屡受挫、错失良机,影响其正常择业。

6.挫折心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一帆风顺,很少遇到大的挫折,因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求职失败,往往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对求职失去信心与希望。

7.享受心理。有些大学生自视是“天之骄子”,看重安定舒适的生活,图享受,怕吃苦,专门挑那些稳定、轻闲、待遇高的职业,畏惧风险大、节奏快、负荷重、管理严、压力大的职业。

以上这些心态是大学生成功择业的绊脚石,要顺利就业必须加以摒弃。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针对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功利心理、享受心理,要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择业活动。要教育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个人的主观愿望和社会的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自觉抵制不良的择业思潮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择业时除了考虑自己的意愿、兴趣等外,还要兼顾社会的需要,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正确地自我定位,合理设计成才之路,听从祖国的召唤,到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到中小企业、社区和农村基层去就业,为祖国建功立业。

2.确立适宜的择业目标。针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攀比心理、自负心理,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切实可行的求职目标。要引导他们对自我进行公正而客观的认识与评估,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适合干什么和不适合干什么,有何特长、兴趣、爱好,综合素质、能力如何,以及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社会需求总体状况、各专业的需求情况,等等。据此来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在求职中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此外,还要善于确立动态发展的择业观,要善于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择业目标,使之更加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求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3.激发独立与竞争意识。针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依赖心理,要培养、激发他们的独立与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竞争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竞争,社会就缺乏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就事业。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敢于竞争,主动出击,勇于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所以,要激发大学生的独立与竞争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勇于并善于推销自己,主动、独立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4.增强求职的信心。针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自卑心理,要指导他们客观认识自我,增强求职的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学习、事业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人们创新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求职的信心是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前提,求职时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就业目标,他才会充分展现自己,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要指导毕业生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尤其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优势、特长,以增强求职自信心。

上一篇:祝福老公生日的话语下一篇:工程测量学习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