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2024-04-10

数学建模编程练习(共14篇)

篇1: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1.二分法计算fx = x^3-2*x-5 的零点;

functionT=lingdian()

m=2

n=3

whilem*m*m-2*m-5~=0 && n*n*n-2*n-5~=0t=(m+n)/2

if t*t*t-2*t-5<0

m=t

else n=t

end

end

if m*m*m-2*m-5==0

T=m

else

T=n

end

end

t =

2.0946

2编程求n1

function y=qiuhe(k)

n=1:k;

for y=sum(factorial(n));

end

y

end

y=qiuhe(5)

y =

153

3.设计一个算法求pi, 精确到10位

n!k

4求1到n的素数

functionY=sushu(n)Y=[];

for i=2:n

if factor(i)==i

Y=[Y,i];end

end

Y

> Y=sushu(19)

Y =

2357

13191117

篇2: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华中数控简单的编程做练习

螺纹的宏程序

%5

G54 G0 Z50

M03 S1200

#111=#(“#” 为刀尖的实际回转半径)

G0 X0 Y0

Z1.5(Z轴的起刀点定在正1.5是方便螺纹加工,向下加工的深度位置)

G42 G1 X19 Y0 D111 F100

M98 P11 L9(调用子程序9次)

G40 G0 X0 Y0

Z50

M30

%11

G91 G02 I-19 Z-1.5 F100(联动加工铣削螺纹)M99

篇3:计算机编程中数学算法优化探析

1 概述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二者紧密相连,在计算机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将计算机与数学整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推动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就计算机学科来说,其中包括多个分支领域,例如:分布式计算理论、算法设计和复杂性分析、并行计算理论及可计算性理论等,将这些计算机研究领域同数学算法整合起来,能够大大促进计算机课题的创新性研究。由于计算机的整体体系结构固定不变,所以在实践运用方面,计算机应用方式基本相同,无明显的差异。

数学学科中应用极为普遍和广泛的一种方法就是数学算法,该算法遵循的是基础的数学理论和规律,对计算量的降低有极大的帮助,还可以提高计算的整体效率。C++语言、C语言在数学算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将其应用到计算机编程设计方面可以明显地改进编程途径,借助数学算法中蕴含的建模理论和观念,还能够提升计算机编程的有效程度[1]。

2 数学算法优化分析

2.1 分析目的

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技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需要依次进行对数学问题构建抽象化的数学模型、设计数学模型算法、编写处理问题的程序、最终测试这几项工作,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对编程软件进行调整和改进,优化解答方案。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将优化的计算机编程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高效地处理和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开展各项计算机内部运行工作。

数学模型的构建是设计计算机编程的重要前提,具体指的是通过数学理论知识、技术来构建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将其运用到问题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将一些复杂程度较高、难以解决的计算机编程问题,转化成单一、便于运算的数学结构,这个过程就是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其中数学运算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计算难度较低[2]。在计算机编程中进行数学算法优化分析目的就是发挥数学理论知识的优势,构建计算模型,并求得问题的有效解答方式。在计算机编程的优化分析方面,数学算法的融入和使用意义重大,可以更好地对各方面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并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对象的特点,探寻及把握其中的规律,明确处理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关键性的问题来分析能够体现这种问题本质的数量关系,并高效地处理问题。

2.2 分析意义

在计算机软件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更加方便操作和运行的菜单程序来运算一些复杂和繁琐的数学计算,使得处理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升。计算机编程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要求在进行编程设计的过程中,在对语言编程代码进行设计时,发挥这种程序的优势和特点,依靠计算机运行途径高效地解决和分析问题[3]。基于数学算法基础上的计算机编程优化分析,要求对软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基于整体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模型,对设计算法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保证算法与问题的适应性,完成编程操作任务。软件编程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效的模型,而计算机实践应用同数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整合,这个融合的过程即为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为计算机编程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想实现编程优化的目的,就必须要选取正确、最佳的算法。由于计算机、编译程序的运行及编译各具差异,所以最终的编程优化效率和实际效用的发挥也相差较大,所以在对程序效率进行评判和衡量的过程中,应确保时间的合理运用。如果在分析过程中不考虑其他因素对计算机编程优化效果的影响,例如软件、硬件因素等,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数学算法,算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程序的运行工作量。这也就表明,计算机编程的重中之重就是数学算法的优化分析,要提高对数学算法的优化分析研究力度,才能增强短程序执行及运行效率[4]。

2.3 分析运用

在计算机编程中数学算法优化分析的实践运用方面,可以选取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选取的计算机编程优化分析的案例为:计算1×2×3×……×n结果的末尾数包括几个零。N在1000-10000之间,该计算过程就是将n!分解为b×10x,b是正整数,且无法被十整除,计算x[5]。

第一种计算方法:1-n相乘,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对含有零的结果中含有零的个数删去,并进行记录,计算零的个数。删去零的过程中需要将同零无关的数删除掉,消除干扰,根据最终有效数的计算结果来得出零的数目。计算机编程中,进行C++语言编写代码,进行数学算法的优化分析:

分析问题能够发现,应用这种传统的算法进行计算的话,计算量极大,而且计算过程比较繁琐,所得到的结果只需要对2、5的倍数进行考虑,这些结果才会产生零,该运算的效率较低。

第二种计算方法:2×5、4×5、6×和8×5这些数可以生成零,5的倍数为所得结果含有零的关键,而其中包括2的分解数的结果要比5的多。所以能够得知计算n!的分解数末位含有零的个数即为求分解数包括5的个数。而借助这种简化数学算法进行计算机编程的优化分析的解决方式为:

对该计算方式的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即求得末位含有零的结果的个数就是计算n!的分解数中包括5的个数,计算的过程大大简化,删去了大部分的计算操作,比第一种算法更加简便,然而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6]。

第三种计算方法:层层剥皮法,该计算方式的原理为通过包括5的结果的个数来计算0的个数。具体指的是将计算循环长度设为5,在剥皮过程中计算包括5的个数,对5、10、15、20、25、30…进行剥皮处理的结果为1、2、3、4、5、6…;之后将步长设置为52,再次循环可得包括52的数的个数,对25、50、75、100、125、150…进行剥皮处理的结果为5、10、15、20、25、30…;以此类推,可得步长为n的剥皮结果,最后可知循环过程中包括5的个次方数的数目总和。

对上述解决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发现3种计算方式之间是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最后一种方式最为先进,计算过程更加简便,根据这种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编程质量更高,软件性能也更强。数学算法为计算机编程的优化分析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参数估计、数据处理、数理逻辑和积分变换等多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都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7]。这也就表明依靠数学算法的逻辑思维和空想现象等能力对计算机编程进行设计,才可以得到优化设计结果,提高计算效率和质量。

3 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编程领域中数学算法的应用发展状况和数学算法优化分析研究,能够发现计算机编程的优化与数学算法的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数学中一种应用率较高的计算方式,数学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计算相对简便,计算过程较少。基于这种数学计算理论基础,对计算机编程进行优化分析,可以简化编程问题的难度,计算过程非常容易完成,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体计算效率。所以在对计算机编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数学算法进行高效的运用,对计算机编程逻辑分析的具体过程进行高效的设计。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机编程问题,需要发挥数学算法简化运算过程的优势,高效地处理编程的反复编译内容,最终达到优化计算机编程的目的,提升工作效率。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算法要求进行统一化的计算,在研究和分析各项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一种归纳总结的途径来获得最终的计算结果。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升计算机软件的运用效率,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编程质量。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编程中数学算法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编程中数学算法优化分析进行了研究,以期总结计算机编程的数学算法优化对策,构建出高效的数学模型,实现计算编程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借助计算机编程提升办公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编程,数学算法,优化分析

参考文献

[1]黄红霞.浅谈基于数学算法的C程序编程技巧[J].科技信息,2013,(02).

[2]李耀波.DSP环境下C语言的编程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3]李丰.在VC++6.0的环境下逐步求精实现编程优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4]杨文泰.古希腊数学理性思想与中国古代数学算法思想比较研究的综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5]王春茹.数学算法在工程领域应用的简述[J].硅谷,2009,(19).

[6]余振华.基于UG平台对测量数据剔除坏点的一种算法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机械,2012,(03).

篇4:让数学和编程在小学“牵手”

关键词:数学和编程;公因数;辗转相除法

一、在当今的数学界,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计算机的发明得益于数学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又为数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现代数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以至于许许多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计算机的帮助。例如,在圆周率的问题上,在没有计算机帮助的情况下,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9年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的军队弹道研究实验室首次用计算机(ENIAC)计算π值,并算到2037位小数,突破了千位数。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用克雷-2型和IBM-VF型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出π值小数点后4.8亿位数,后又继续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数,创下新的纪录。至今,最新纪录是小数点后25769亿位。另外,在数学史上著名的“四色问题”,也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解决的。

目前,国际上计算数学发展的前沿方向都离不开计算机的配合。计算机已经能够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添一双翅膀。因此,我想小学阶段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计算机的紧密联系,通过部分典型的例题,让小学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牵手”。

二、小学阶段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和计算机计算结合的土壤

我们认识到了目前数学发展与计算机学科联系紧密,计算机编程也需要数学算法的支持,某些多次循环的程序一旦应用数学的新算法会减少循环的次数,使程序更高效。小学阶段我们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五年级下册数学有公倍数的教学,其方法多样,题型丰富。小学阶段对部分学生提供了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机会,我们胜利教育提供的是pascal语言,五年级已经学过循环语句。这两方面的知识基础提供了我们可以编程计算公因数的环境。传统的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扎实而实用,但是效率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应用数学上的新算法,可以减少循环的次数,提高程序效率。

首先我们介绍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数学上对公因数的表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因数,那么这些因数就叫做它们的公因数。任何两个自然数都有公因数1(除零以外),而这些公因数中最大的那个称为这些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求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要把它们所有共有的质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需要从24开始递减,直到12为止,需要循环12次。能否使用其他的办法减少循环的次数呢?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数学上的算法。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数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上有多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其中相对比较简单的就是短除法。“短除符号就是除号倒过来。短除就是在除法中写除数的地方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然后落下两个数被公有因数整除的商,之后再除,以此类推,直到结果互质为止(两两互质)。”

例如:

这种短除法求公因数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被当做选修方法来讲解,应用方便。

三、学生的兴趣和祖国明天的发展需要我们适当地进行计算机和数学教学的结合课例

我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在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ascal的时候,多数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数学运算与计算机编程相结合不仅仅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尝试,而且在探索高效算法的时候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进而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尝试让部分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前沿阵地。不妨在小学的高年级段开设几个相关的例题。由小学阶段对计算机教学和数学教学都有一定能力的教师开展这几个例题的编写授课。让学生既有浓厚的兴趣,又可以达到数学和计算机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最后,我相信我们国家的数学发展需要我们的学生接触多方面的知识。教师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的学习拓展更多的思路,让他们能够见识更多的方法和思想。明天是孩子们的,我们只是他们的引路人,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孩子们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愿意献出我们毕生的精力。

附录:

四色问题简介:著名难题之一,简单说就是不管多复杂的平面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可以把所有国家区分出来。这个题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能够证明。当计算机被发明之后,有数学家用计算机通过大量运算把它证明了。

参考文献:

[1]石锦秋.计算机支持小学数学知识构建的研究[J].留学生,2016(1).

篇5: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论文概要:

数学文化课如何与专业课契合结合进行教学?中职计算机班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数学算法进行VB编程。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训练VB程序设计都有好处。以中职数学公式与VB编程的实践为契合点,在课后启发计算机班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进行VB编程。本文提供实例,介绍了如何让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契合。

本文提出以下论点:中职计算机班数学的学习可以伴随问题的解决进行。数学老师可以在课余启发学生完成编程题目。把VB中学到的编程知识,结合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论点。第一,首次编程应设置比较容易题目,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完成。让学生感受成功,提高兴趣。第二、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给出的编程任务逐步提高难度。第三、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学生的VB编程作业,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VB编程的理解。

论文结构:总分结构。

篇6: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本人机械研究生一枚,代做AutoCAD用lisp二次开发毕业论文,CAD二次开发程序编写。

机械三维出二维CAD图纸,CAD二维图纸变换三维模型,三维建模软件可以你来指定。联系 方式 扣扣252653705

篇7:数学练习课设计数学论文

一、方法多样“出彩”

1.练习形式出彩

有的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形式单一,这样的形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而形式多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随时有新鲜感,而且能让学生总是处于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如我在“减法认识”的练习中设计了这样的三道算式:80-50=80-=5030+()=80让学生在完成后比较三道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学生对“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又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练习时,设计了三个题空:13比8多()8比13少()13比()多8让学生对比思考,通过练习,学生明白了三个空都是用13-8来计算,只是所问的形式不同。

2.解法多样化出彩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同一道题的不同解题方法,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我让学生上台板演23-8的计算过程,结果学生做出了:23-3-5=15;13-8=5,10+5=15;10-8=2,13+2=15让学生动手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激励竞争“出彩”

每个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好胜心,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在数学练习课设计中,我引入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呈现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良好局面。所以,设计练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激励方式,让每个学生都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如我在“九宫格”的填空教学中,当学生读完题目后,我告诉学生我想到了12种不同的填法,然后让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个组能找到更多的填写方法,学生在竞争中不甘示弱,积极探究,主动思考。最后,令我没有想到的`是12种方法居然都有学生想到了。将自主探究权交给学习小组,组员们齐心协力、积极探索,个个都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这样的设计,比教师在课堂上一遍一遍地重复讲、学生不爱听、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相比,真是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三、多媒体辅助“出彩”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代替了原来简单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对于枯燥、抽象性强、逻辑思维性强的数学学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为学生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搭起了一座桥梁。许多教师在新授课中已经广泛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练习课中虽有使用,但很多仅限于习题的呈现,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其实,在练习课中灵活运用多媒体,不仅能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如在一年级学生做练习时,我会激励学生:看谁做得又快又对,谁书写最认真,谁坐得最端正,我就展示谁的作业。到了展示环节,我又激励学生: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发现同学的作业中有没有错误,谁最先发现,我又展示谁的作业。学生在教师一连串的语言激励中,都想表现自我,不仅完成作业的速度快、质量好,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纪律也至始至终保持良好。另外,一些有多种解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既能满足学生对白板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

四、结语

篇8:数学算法对计算机编程优化的研究

关键词:数学算法,计算机编程,优化

在进行计算机编程的过程中, 需要应用到数学算法, 数学可以说是计算机编程技术应用的基础学科, 要想能够有效的进行计算机编程, 就需要熟练的掌握数学算法。依据数学算法来实现对计算机编程的优化, 使得计算机编程可以更加符合实际的需求。下面就主要针对数学算法对计算机编程优化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 数学算法概述

所谓的数学算法就是指代的数学学科中的一个方法, 其主要指代的是数学的归纳法, 数学算法的合理应用, 可以使得相应的工作负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般来说, 数学算法就是严格的依照相应的数学原则和步骤来进行工作量的计算, 使得工作量可以尽可能的减少, 同时可以快速的获取相应的结果。在目前的计算机编程中, 或多或少的都会应用到数学算法, 由于数学算法所具有的实际效用, 使得计算机编程中, 已经将数学算法作为一个高级的编程方式来进行应用。数学算法对于C语言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可以使得啊语言实现转变, 并可以使得不同的语言实现优化。特别是数学算法所具有的建模思想, 进一步的使得计算机编程凸显出高效性的特征。

2 数学算法可以优化计算机编程

在计算机中, 具有专业性质, 并广泛应用的领域就是编程, 计算机技术中的编程, 是通过计算机语言所编写的, 合理的对计算机语言进行编写和翻译, 可以使得相应的应用功能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应用。就以计算器为实例进行分析, 计算器中的各种算法都是通过语言编写来展开计算的, 通过语言的编写来实现数值的加减乘除等计算。但是在计算机编程中, 数学算法的应用会起到的优化效果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数学算法对计算机C语言编程的优化

在计算机的高级语言中, 最基础的语言就是啊语言, 由于这种语言是基础语言, 所以应用的范围相对较广, 同时, 也能够为高级语言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啊语言的基础上实施计算机编程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编译上的难题。这种语言形式作为程序语言, 在进行编译的时候, 需要严格的进行代码逻辑的操作, 这是啊语言的一种独特优点, 但是这种语言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 这就需要运用数学算法对其进行优化, 以解决啊语言所具有的局限性。

合理的应用数学算法, 可以使得相应的代码更加的精简, 在数学算法的思维上, 可以使得代码程序也相应的简化, 这样就能够使得面向的过程自效率上可以得到良好的提升。在应用数学算法进行编程的时候, 需要先做好逻辑分析工作, 依据程序来进行流程图的设计, 使得程序能够按照逻辑进行。

对于C语言中比较常见的编程案例中, 通过对比大小或者是计算机是否为闰年的程序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通常对闰年的判断标准是每年的时间是366 天就是闰年, 或者是2 月份是29 天就是闰年。但是如何能够通过一个年份的数字就能直接知道该年是否是闰年呢?比如2014 年, 如何能够通过一种方法直接知道其是否为闰年。因此, 计算机编程是可以通过代码程序来实现的。但是, 就需要应用到数学算法。在数学的算法理念中, 对于闰年的定义是不能被100 整除但是能够被4 整除, 或者是100 的倍数或者是400 的倍数。这些年份都是闰年。通过这样的数学算法归类, 就可以直接通过程序进行编写, 从而实现对于闰年的判断。

就上述的分析来说, 在C语言中合理的应用数学算法, 可以有效的使得编程语言更加简单化, 并且使得编程流程更加的精炼, 本身的数学算法就具有相应的抽象性能, 在这一性能上, 编程流程会更加的精简, 相关的时间冗余问题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2.2 数学算法对面向对象语言的优化

所谓的面向对象语言就是指代的C++, 这种语言是在啊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一种语言。一般来说, 面对对象程序在进行语言设计的过程中, 会对对象实行封装, 使得啊语言中存在的弊端得以有效的转变, 这样就能够使得计算机编程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面对对象程序进行语言设计的时候, 充分的结合了类的理念, 同时融合了封装原理, 使得编程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然而, 封装以及类的继承同样需要数学算法进行优化, 并且能够进一步实现高效编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过程中, 需要进行类的定义, 以及不同类之间的嵌套、封装以及继承。一个庞大的程序如果需要进行继承处理, 就需要非常大的工程量。因此, 在数学算法中, 建模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数学思想, 能够通过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实现统一的数学计算, 从而高效的解决问题。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 可以充分使用数学算法的建模思想。通过建模思想的确立, 才能够进一步加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实效性和优势。建模是通过将不同的类进行统一的模型分类, 不同的模型之间, 通过逻辑继承来实现不同的程序设计。

总之, 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而言, 数学算法依然能够通过一定的建模思想来对计算机的编程进行优化, 从而在解决编程效率的同时, 也加强了对程序有效性的掌握。

2.3 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

合理的数据结构对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一个合理的数据结构可以使用算法中对变量的访问更加便捷、同时也能减少变量所需的内存空间、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例如、对于稀疏矩阵、如果矩阵中元素较多、那么就应该考虑压缩矩阵的存储空间、如果直接定义二维数组来存储矩阵、由于稀疏矩阵中存在大量零元素、那么势必会浪费大量的存储空间、此时可以考虑使用三元组 (行号、列号、元素值) 来存储稀疏矩阵、这样一来就能极大地压缩稀疏矩阵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同时遍历矩阵时也可以减少遍历次数、从而提高算法效率。此外、对于共享变量、通常可以使用联合体的方式、使多个变量共享同一段内存空间、这是通过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来提高算法效率的一种方法。

结束语

现阶段, 针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最佳办法就是应用数学算法, 依据数学算法来尽可能的降低工作量, 使得复杂的问题得以更加的简化, 从而可以将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在针对计算机编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 也需要合理的应用到数学算法, 实现计算机逻辑算法的设计, 可以说, 数学算法是计算机编程的基础, 其可以有效的起到推动编程优化的作用, 使得编程语言得到简化, 使得编程效率得以提升。总的来说, 就是应用数学算法, 可以使得计算机编程的优化效果更加的明显。

参考文献

[1]刘丹, 刘德山.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2 (9) .

[2]刘晓峥.浅析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之异同[J].科技信息, 2011 (3) .

篇9:探究软件编程中数学思想的应用

关键词 软件程序 翻译 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在计算机软件复杂的编程难题当中,需要利用程序设计实现理论知识与现实题目的灵活转化,借助数学工具来促进抽象具象化,以期达到简化流程、模拟编程设计、进而推动软件编程更新换代之效。编程设计可概括为“所需解决事析——数量关系模型的构建——程序翻译算法语言”的进程,所以,借助数学知识寻求程序关系成为分析逻辑关基。

1数学对于推动软件编程的促进作用

数学化的程序编译思想在传统程序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数量化、抽象性数据结构特征。在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象的过程中将编程划分为前期的信息查询收集、中期的程序设计开发以及后期的跟踪性反馈维护机制,其中,数辑推理显得至关重要,这对于合理考量数据内在体系展开科学描述具有深刻内涵。数据结构的有力利用能够在促问题解决的同时将其逻辑化整合,采取数据对象选择鉴定的模式,寻找其内含的數学关系,因而在最大限度上依机技术科学落实程序的语言化,达到优化编程逻辑效果的目的。

2数学开发编程的典范列举

下面给出利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的典型实例。

2.1递进法数学推理

例:假设团队中的五个成员,第5个人比第4个人大2岁。问第4个人多少岁?他说比第3个人大2岁。问第3个人多少岁?他2个人大2岁。问第2个人多少岁?他说比第1个人大2岁。最后问第1个人多少岁?他说是10岁。请问第5个人多大?

求解:

#include

int age(int n)

{ if(n==1) return(10);

else return age(n-1)+2;

}

void main()

{ int n;

n=5;

printf("The fifth age is %d.\n",age(n));

}

2.2方程法推理函数逻辑

例:法律相关条例中要求行李的限制小于等于20KG,收费为0.12/KG;如果行李重量大于20KG的话,东西超过的部分其重为0.2元/KG,求解函数关系。

求解:

根据文字要求可得,假设旅客的东西为w千克,总计需要交纳y元费用,则题目中的函数数量关系表述如下:

y=0.12w当w≤20时

y=2.4+0.2(w-20) 当w>20时

依据不同乘客所携带东西的w重量值存在差异进行计算方法的筛选,形成数学建模。

2.3假设的利用巧妙分解数据

例:如果题目在告诉我们abc+cba=1333的前提下,要求表示出所有满足a,b,c条件的数字排列组合,编程的求解如下。

求解: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num,a,b,c;

clrscr();

printf("Press any key to calculate!\n\n");

getch();

for(num=101;num<1000;num++)

{

a=num/100;

b=num%100/10;

c=num%10;

if(num+c*100+b*10+a==1333)

printf("\n%d+%d=1333\n",num,c*100+b*10+a);

}

while(!kbhit()) ;

}

3探究数学与编程交互性的捷径

要实现数学与编程的有机统一就要通过分析综合来概括对比两者的相通与差异之处,灵活使用演绎推理与类比猜测的思建二者的相关性。

3.1计算机编程设计的普适性架构

为解决现实需求的指令程序语言是软件编程。设计的过程由数学模型的构建、特定算法的编译等环节构成。数学思想抽可借鉴性与高效用性决定了从编程思想的数学化过程可以分析出,实现程序的具体化、现实化主要困境在于如何有问题抽象出数学假设进而构建模型;怎样依靠数学方法规划题目的治理;尝试论证数学思维的工具作用验证其度。

3.2落实数学编程的改良途径

编程中数学的运用直接决定于数学架构能否可靠精确地反馈现存的问题,进而推动计算机软件解决原有现象效用是实现终落实程序实用性与有效性的整合。建立在透彻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搭配数量间的关系,再将其转化为通用的数进行表述,最终实现系统性地抽象数学模型。

3.3数学性编程的价值实现机制

编程数学化的进程可简化为以下步骤:①在充分收集有效信息的前提下了解所构建程序之间的数量关系;②依据因果关设力图将程序题目数学数字化;③在已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逻辑结构表征程序间内在的关系;终究借内容的诠释推动程序关系的解释。

总之,编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学关系能否恰当构建,真正掌握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逻辑方法成为了程困境的捷径。因此,要在更新数学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技术系统性处理,最终推动现代软件编程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平, 苏小兵.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在 PLC 编程中[J]. 微计算机信息, 2011, (31): 223-224.

[2] 祝冰. 面向对象的现代工业控制系统实用设计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77-79.

篇10:三年级数学练习

2、甲数× 43 =乙数×60%,甲:乙=(:)

3、0.75:2/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甲数比乙数多 2/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5、一块长方形的周长是28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4:3,这块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A、192B、48C、286、一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的()

A、1/20B、20C、20倍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已知圆锥体和圆柱的高的比是9:1,圆柱体底面积和圆锥体底面积的比是()

A、9:1B、3:1C、6:18、做一批零件,甲需要4小时,乙需要3小时,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A、4:3B、5:4C、3:49、六年级(1)班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0本,它们的比可能是()

A、5:1B、4:1C、2:510、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A、10:1B、1:10C、1:11D、11:111、一种农药水是用药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这种农药水8080千克,需要药粉多千克?

12、盖一幢职工宿舍。计划使用6米长的水管240根。后来改用8米长的水管,共需要多少根?

篇11:数学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125-25)48+52÷4

160+40÷4(19-11)×125

(12+42÷7)×52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841-41)÷25×42.600×(1200-200÷25)

=800÷25×4=600×(1000÷25)

=8=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52.23×16=368

205×10=2050625-368=257

6000-2050=3950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95-1440÷24)

3.58870÷(105+20×2)

4.80400-(4300+870÷15)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625-23×16)

四、1.4552.2975

3.4064.76042

五、640×12×8=61440(册)

六、7200÷12÷12=50(千克)

七、320×8×3+1000=8680(元)

篇12:数学练习题

基础检测

1、填空:

(1)(-3)2的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

(2)-(-3)2的`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

(3)-33的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

2、计算:

(1)3x(-2)3-4x(-3)2+8

篇13: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关键词:数学算法,计算机编程,思考分析

近年来,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制造、还是大型运算, 都需要依靠计算机编程来实现。数学算法作为一项研究数字规律的思想, 主要通过利用数字规律来减少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将其用于计算机编程优化当中, 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编程代码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 数学算法在计算机编程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重视数学算法的存在。

1 对数学算法进行分析

1.1 数学算法在计算机编程中的地位

数学算法就是通过观察与思考, 寻找事物中的数字规律, 从而利用数字规律来减少工作量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数学算法的使用, 可以通过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成功。虽然, 在计算机编程的过程中, 数学算法的作用十分明显, 但是, 数字算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 所有的计算机编程方式中, 数学算法的效率是最高的, 而且拥有广阔的市场, 使用的人数众多, 在计算机编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计算机编程中, 使用数学算法,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使用数学算法对不同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优化。

1.2 数学算法在计算机编程优化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 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 在使用数学算法对计算机编程进行优化时, 应该先对即将优化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认真的检查, 充分的了解其相关信息, 分析其内在规律, 并做出简单的假设, 在这些前提工作结束以后, 便可以使用数学算法的语言和符号对其进行表述, 建立结构模型, 然而再将建好的数学结构模型放入计算机中进行运算, 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检验。而此时构建的数学结构模型, 我们可以姑且叫他数学模型建模, 数学模型建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编程的效率, 促进计算机编程技术不断的取得新的成就。

2 数学算法在计算机编程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社会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 对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研究, 尽可能的开发计算机技术的潜力, 使其更好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而计算机的编程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基础, 也是计算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但是, 即便如此, 在进行编程或优化的过程中, 依旧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作支持, 而数学算法则可以为计算机编程提供做够的理论支持, 因此, 数学算法在计算机编程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计算机编程的过程中, 无论使用哪个国家的语言或者是是哪个国家的技术, 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中的语言翻译系统将其翻译成统一的文字形式, 从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应用功能。计算机的出现, 大大降低了人力工作的难度, 复杂且较为繁琐的计算, 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超高速的大量计算, 是计算机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一。由于科学技术始终在不断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也要不断地更新, 只有不断对计算及进行优化, 对其程序进行升级, 才能使计算机始终保持高效运转。而数学算法作为一项寻找事物规律, 力求化繁为简的理论知识, 在优化计算机编程方面作用十分明显。然而, 要想使数学算法的优化作用得以实现, 就需要努力进取, 不断创新,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论证理论知识的严谨性, 只有建立良好的理论基础, 才能使其成为实践的依据, 而创新则是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也是确保计算机永远有着实用性的必要方法。

3 数学算法与C语言

C语言既是一种高级语言, 又是一种基础语言, 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而成的一种特殊语言, 不仅有着传统计算机高级语言的特点, 还有许多其他种类基础语言的特点。在实际的使用当中, C语言的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 受到各界关注最多的就是重复翻译的问题。C语言并非一种简单的语言, 而是一种面向整个编程的程序语言, 因此, 工作人员在试用期进行编程操作时,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代码逻辑的运行过程, 由于C语言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了其在语言程序的优势方面比较吃亏, 造成了程序不整洁的情况出现, 对计算机操作的效率影响较大。而数学算法的最大优势便在于, 使用最简单的方法, 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计算机编程, 先要对程序流程的设计进行逻辑分析, 然而使用代码进行编程操作;而使用数学算法以后, 可以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编程中使用代码所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 使用数学算法对计算机编程进行优化, 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计算处理效率,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编程代码需要解决的一切问题, 不仅有效的降低了计算机的工程量, 还提高了计算机的操作与计算速度。

4 总结

综上所述, 本文对数学算法的现状及其在计算机编程中的地位、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并通过数学算法与C语言之间的关系, 证明了数学算法对优化计算机编程起到的作用。数学算法是数学学习中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利用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计算量, 提高计算效率与工作质量,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性, 才使其在优化计算机编程过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计算机编程遗留的问题, 必须利用数学算法对计算机编程进行优化, 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稳和.浅谈数学中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 (07) .

篇14:数学建模编程练习

关键词:《孙子算经》;C语言;编程求解;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TP312

《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数学经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人聪明智慧的结晶。书中包括被西方数学史上称为“中国的剩余定理”的著名数学题“物不知数”等题目。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我们借用C语言编程可以趣味求解《孙子算经》中的这些题目,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计算机编程得变生动有趣。

1 物不知数

物不知数出自《孙子算经》,是该书卷下第26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意思是:一个数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求这个数。

C语言编程求解法:

如果我们利用C语言编程来求解这个问题,我们只需按逻辑思路,编写好程序,然后在装有C语言环境的计算机上运行一下,结果就出来了。

用C语言编程如下:

从结果列表中可以看出符合要求的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是23。

如果将程序中语句“while(m<=100)”中的“100”增大到“500”,再次运行程序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数:128、233、338、443。也就是随着m取值范围加大,给出的符合条件的数会更多。但其操用非常简单,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出自《孙子算经》,是该书卷下第31题,这道题后来传到日本就变成了“鹤龟算”。书中这样叙述了该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如果从上面数,有35个头;如果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出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下面我們用C语言编程求解如下:

如果我们在此程序运行过程中输入其它的头数和脚数,当输入的数值不正确,会出现提示“数据有错,不能作为鸡兔同笼问题”,当输入的数值是一组适合的数,就会马上给出新组合的兔子个数,鸡的只数。

《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较为普及的一本数学名著,其中许多的数学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在后世广为流传。上面所述二个题目是《孙子算经》中的二个代表,将数学解法改用C语言编程求解,可以省去了大量的人工计算,并且运算结果更快更精确,同时也是将古人智慧和现代科技进行的融合,运用在教学上,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还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枯燥的C语言编程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杨治明,雷亮.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12(03).

[2]周二强.新编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9).

[3]谢膺白.数据库基础与Visual FoxPro 9.0程序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07).

作者简介:刘顺清(1971-),男,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教学和研究工作。

上一篇:《婺源笔记》阅读理解和答案下一篇:关于童年的好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