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仁爱之师事迹体会

2024-05-16

学习仁爱之师事迹体会(通用2篇)

篇1:学习仁爱之师事迹体会

学习大连市“仁爱之师”事迹体会

一本感人至深的“仁爱之师”事迹让我受益匪浅。无论哪位老师,他们的事迹都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他们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告诉了我们,教师只有以“仁爱”为核心,尊重、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

那么,如何做一名仁爱之师呢? 我想,最基本的是做一名“真”教师。“真”教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心里有学生,无论是多还是少,总想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即使学生调皮、捣鬼得让你发了疯,最终都能因为他是学生而对他有所原谅。

如何做一名仁爱之师? 我想还要做一名“活”的老师。进一步来说,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敏感,对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敏感。在现实中我们有一些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事物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一颗敏感的教育之心在丧失,这意味着其作为教师这种职业的个体的生命正在死去。常怀一颗敏感的心,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去主动感受学生的鲜活与生动,从学生的调皮捣蛋中感受他们生命的旺盛与生机。

做一名“真”教师,要求我们心有学生;做一名“活”教师,则要求我们心系学生。最后,我认为还要做一名“美”的教师。当然这里不仅仅是教师要仪表美、心灵美,更在于要求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天生万物,物物不同。人贵为万物之灵,从其最原始的存在形态来讲就是美的。就如同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所说,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教师而言,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而你每天都要把自己看作一名发现美的伯乐。

做一名教师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好教师。而我认为,做一名好教师也不难,难就难在我们要做好每天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不要忘却脚下最普通的路。我要继续努力,向仁爱之师学习,从此刻做起,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也要争取做一名光荣的仁爱之师。

篇2:学习仁爱之师事迹体会

——记刘**老师十余年教学事迹

刘**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多年如一日,长期从事边远农村教学工作,忙忙碌碌,尽心尽力工作,用心血和汗水换来学生的尊重,家长的好评,社会的信任,领导的赞扬。现将刘**老师10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注重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水平。10多年来一直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师德规范”,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出现在社会活动中,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导学生,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堪称楷模。

2.加强课改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认真学习课程改革基本理论。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同时学习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

3、重视知识的更新。10多年来,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注重技能的学习,知识的深化学习真正实现了终身学习。

二、精心钻研教育教学,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从研、讲、听、评中推敲不断完善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做到“不打无备之战”,堂堂有准备,节节有教案。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有益的经验和启示。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1、课堂教学,注重师生、学生间交往互动,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基地。重视实验训练,让学生在试验中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精心设计作业,对作业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教学中结合实际布置弹性作业,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作业书写要求严格,教会学生排列作业,注重学生审美的培养

4、做好单元达标工作,及时总结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读写姿势地纠正指导。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控制学生的近视率放在首位,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研教改工作

10多年来,在担任化学教研组长期间,配合教务处带领全组成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组织化学教师学习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扎扎实实进行教学研究,多次组织组内互听互评课,组织化学教师练习实验操作,学习普通话,苦练教学基本功。带领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身为教研组长,多次为家长、学校做汇报课、上示范课。10年多来,配合教导处开展听评课活动,使我校化学教师整体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在教学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自己制作课件。在教学之余善于反思,撰写论文2余篇。

四、班主任工作

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刘**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重视班级管理,从平常的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加强班风建设,重视班干部的培养,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每学年都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稳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针对当前社会形式,本着联系生活实际,在班内开展以“相信我能行”为主题的活动,进行班干部竞选演讲比赛,由学生投票选出班干部。平时注重与班干部谈心,每两周开一次班干部会,汇报工作,提出问题。同时,不定期以纸条的形式反馈学生对班主任及班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重大节日进行思想教育。“三.八妇女节”开展“为妈妈做件事”的活动;“清明节”准备举行一次“追随先烈的足迹,立下报国大志”主题活动;“五一节”开展一次社会调查; “国庆节”开展了解家乡文化,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带领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充分展示学生的一技之长,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会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辩论、演讲赛,讲故事、小巧手比赛等。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展示栏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长期在班内开展“找榜样比一比”的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时时努力进取,时时树立心中学习的榜样;长期开展“爱绿护绿”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开展“安全在我心中”主体班会,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教育学生。架设好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及时协调沟通,使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处于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之下从而及时发现纠正他们的错误。挤时间家访,充分利用电话、电子邮箱、家校联系卡和家长及时联系,让学生健康成长。

自己尽心尽力的工作,换来丰硕的成果,几年来在校各项活动中,所教班级均表现出色,多次获得校“优秀班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习仁爱之师事迹体会】相关文章:

于丹仁爱之道范文06-03

孔子与仁爱之道范文06-13

仁爱之道的专题例文08-23

4千字仁爱之师宣讲稿09-29

仁爱中学04-08

仁爱05-04

孔子仁爱论文题目05-06

仁爱中考英语复习07-12

重庆仁爱医院好不07-28

重庆仁爱医院专业07-28

上一篇:名人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下一篇:学前教育体育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