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组织的工作

2024-04-21

民间环保组织的工作(精选6篇)

篇1:民间环保组织的工作

携手并进,共创绿色未来

——浅谈环保NGO运行模式

乐清市绿色志愿者协会 张良好

随着粗放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一些有志之士首先开始觉醒,并自发性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他们或单打独干,或在自己的学校、企业组建小团体开展活动,同时为发动更多的人参与环保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少数人的力量是单薄的,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在于广大民众的觉悟和主动参与。于是一种新生的力量开始在各地崛起,这就是民间环保组织,或者说环保NGO。

在中国当前,环保NGO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其运行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其社会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环保NGO是公益性社会团体,它不属于任何个人、任何单位,而是属于全人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关注和支持环保NGO的成长,每一个环保NGO都应该是合作伙伴,都应该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成功的作法,吸取其他环保NGO有益的经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在此,我希望能够借“青少年生态环保论坛”的机会,以乐清市绿色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绿协)为例,与在座的各位一起探讨环保NGO的运行模式。

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环保NGO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 有牢固的社会基础和高素质人才; 有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网络; 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有一定的资金保证。

针对上述条件,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环保NGO的两个关键问题:

二、外部合作

1、横向合作

横向合作是指与当地政府、宣传媒体、兄弟组织、企业等开展合作与交流,更好地整合本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自身的宗旨。

两年来,绿协受到乐清市环保局、教育局、农林局、团市委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赢得人民电器集团、雁荡山山庄、雁荡山金狮啤酒有限公司、杭州易派网络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乐斯化学、新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鼎立资助;与乐清市青年口才协会、心理卫生协会等民间社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得到乐清电视台、乐清日报、乐清广播电台多次报道和高度评价。

2、纵向合作

纵向合作是指与各级行政机关、宣传媒体、民间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部门、组织的优秀经验,传播自身的先进文化,在相互学习和切磋的过程中,以寻求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绿协自成立以来,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浙江环保局宣教中心等行政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受到了他们亲切的关怀;与“自然之友”、“绿色北京”、苍南“绿眼睛”等环保组织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与北京师范大学、温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浙江电视台、台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等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

环保NGO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它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专家的指导,离不开媒体的关注,更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共同参与和探索。各位,为了实现绿色文明和美好未来的伟大梦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保NGO。

篇2:民间环保组织的工作

摘 要:在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权利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环保权的概念,认为这是一项民间环保组织应有的权利,并对其概念、特点、类型、与其他权利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相关的论述与分析,使得该权利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界定,为今后进一步构建民间环保组织的环保权的实体内容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权;权利

一、研究的缘起

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不仅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不仅要讲经济发展,还要讲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政府要顺应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新要求,加快转变职能,实现一部分权力的社会化,发扬社会民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下,如何使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环境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公众集合体的民间环保组织把单个弱小的公民力量集合起来,以理性而有秩序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以其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舆论直接影响政府角色的转变、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公民环境权利的维护,可以说,民间环保组织已经成为公众参与机制中颇富研究和推广价值的一种方式。他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最了解群体(特别是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他们热心环境公益、主动参与环境事务,具备了较强的环保能力,这说明民间环保组织具有政府和市场以外的优势,是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股环保力量。近年来,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迅速并日渐成熟,特别是对环保方面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我国民间组织90%没有“合法身份”[1],随时面临被取缔的危险,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事务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其环境保护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界定

(一)民间组织的基本内涵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已成为扶贫帮困、社区服务、权利维护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矛盾及时合理解决,协调社会机体良性运作。在国内外文献中,我们经常看到与民间组织类似的称谓,其中以“第三部门”(Third Sector)、“非营利组织”(NPO,即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NGO,即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居多,但NGO、NPO和民间组织的内涵互相交叉,具有同一性质,在社会功能上也是共同的,均是介于国家、市场和公民之间的社会组织。这些不同称谓的产生主要与学者的生活背景、观察角度有关。第三部门是相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它是弥补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力量;非营利组织则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非政府组织又是相对于政府而言的,它不是政府的组成部门。

那么,从广义上理解的.不同种类的民间组织都具有怎样的一致性呢,也即如何具体定义民间组织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莱斯特·萨拉蒙以五个特征来定义非政府组织,即“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2]。这些特征把握了民间组织蕴涵的本质属性,并且已为发达国家所公认,因而以特征界定法来定义民间组织是科学合理的。其中组织性意味着民间组织内部组织结构、目标结构和活动的相对持续性;私有性意味着它不属于政府组成部门,也不受制于政府;非营利性意味着组织的利润须再服务于组织的基本使命,而不能搞内部分红;自治性意味着各个组织按照内部管理程序独立处理事务;自愿性意味着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均是志愿行为。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基本内涵

民间环保组织(Environmental NGOs,ENGOs)是民间组织的下位概念,是民间组织在环保领域的一个体现。民间环保组织除了具有民间组织的一些共有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个性,所以学界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与界定。通说认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环境保护为目标,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简言之,民间环保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民间组织。

由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以及从上到下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民间环保组织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民间环保组织热心环境公益,愿为环境保护付出的情怀迎合了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环境没有国界,任何局部环境的破坏都会使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受到损害,在环境问题上只有全球合作才有出路。因此,民间环保组织之间,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客观上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使民间环保组织之间合作交流的愿望很强烈。实质上,民间环保组织所有的个性特征都是由其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在基本特征上,民间环保组织具有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从成立方式来看,环保NGO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在民政部门合法登记注册;二是在工商部门注册为公司或者非营利机构;三是经内部机构批准或者备案且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环保NGO;四是没有登记或备案的环保NGO(其中三、四种类型学者通常形象地把它们称为“草根组织”)。

三、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权的概念与特点

篇3:民间环保组织的工作

环保民间组织 (Environment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简称ENGO) , 是指独立于政府政治的、致力于环境目标的、非暴力的、非营利的民间组织。

近年来,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的加大, 石家庄市的环保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队伍逐年壮大, 在石家庄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在运行机制和自身建设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2012年, 笔者借助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力量, 通过问卷、座谈、网络等形式, 对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 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1 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现状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 活跃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北京环保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等。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 石家庄市的环保民间组织也迅速发展起来, 主要有永忠环保、绿飘带、绿色方舟环保协会等。其活动项目涉及环保理念宣传、公众日常环保行为督导、公共场所环境维护等方面。笔者通过对石家庄市ENGO外部公众的调查以及内部人员的访谈, 了解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现状。

1.1 环保民间组织的主要活动形式和效果

一是环境意识的普及、教育、宣传活动。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在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其内容包括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倡议活动和实践活动, 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二是推动和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活动。目前, 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机制正在得到积极的培育。三是对环境保护的资助活动。主要由一批热心资助机构组织或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四是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项目活动。很多非政府组织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项目, 包括生态的维持和保护, 植树绿化, 水质净化, 大气污染的控制和处理等等。五是有关环境保护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普及活动。主要是由一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学会、研究会等非政府组织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它们集中了一大批省、市相关学术领域的权威和精英, 通过开展相关学科和技术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 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六是有关环境保护产品的生产和推广以及业界联合等活动。主要是由一批活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商会、行业组织等经济团体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包括促进环保产品的研制、生产、流通、消费等活动。七是有关对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援助活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 污染受害者开始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受到社会的关注。有关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对污染受害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

1.2 公众对环保民间组织的关注与参与程度

笔者通过高校社团和志愿者以发放纸质问卷以及网络问卷的两种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了调查。通过公众对环保民间组织的了解程度、参与意愿、看法建议等了解ENGO的发展现状。累计发放问卷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91份。在高校学生中, 除部分环保行为热衷者外, 大部分学生对于ENGO这个名词还很陌生, 在调查中, 近83.3%对ENGO不怎么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 仅有13.8%的学生比较了解, 2.9%的学生非常了解。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多数在校生认为, 校内环保组织仅仅是偶尔做些环保宣传, 在一些纪念日 (如地球日、植树节) 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 没有丰富多彩的形式, 更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没有实际效应, 而对于社会上的ENGO更是一无所知, 言其“几乎没见过自发的环保行为”。公众对环保民间组织所发挥作用的认识见图1, 图中1代表宣传环保, 捡垃圾, 回收废旧电池等, 2代表在做环保项目, 如开发有机肥料、污水处理等, 3代表动植物保护, 4代表没有做什么实在的事情。在石家庄市市民中, 了解ENGO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调查中49.9%的市民存在日常环保行为 (如:少用塑料袋、回收旧电池) , 42.0%的市民在生活中没有特别注重环境保护, 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环保活动, 但多数市民表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活动, 并对环保组织的发展寄予厚望。该市的各行政事业机关对ENGO发展态度各有不一, 由于各单位在社会生活中所肩负的责任不同, 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也不一致, 但统一的看法是:如有必要, 愿意给予大力支持。

1.3 环保民间组织运转情况

笔者将石家庄市的ENGO分为民间ENGO和高校ENGO两类, 采用电话、网络视频、QQ聊天、微博互动等方式对各ENGO负责人以及个别志愿者进行访谈, 获取信息如下:民间力量自发成立的ENGO, 以“张永忠环保热线”为例, 由环保爱好者张永忠组织发起, 拥有在册环保志愿者近万人, 而真正长期坚持参与环保事业的仅有十几人, 其活动以环保问题咨询、环保知识宣传、环保产业计划为主, 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组织者的个人资产以及极少数企业赞助。该类NGO组织活动不受限制, 相对灵活, 但由于没有系统管理、活动经费短缺而导致活动持续性不强, 活动成果无人问津等现象。高校环保ENGO, 以“河北师范大学绿色方舟”为例, 由在校学生自发组建, 受校内学生组织统一领导, 组织人员在百人以内, 有明确的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章程, 经费来源包括会员会费、学生外联和学校活动经费。组织活动以环保知识讲座、废物回收、环保创意大赛为主, 通过口头宣传、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 多数在校内进行, 在校生自愿报名参加, 活动效果受到校内广大师生及周边社区群众的认可。

2 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与分析, 笔者认为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度保障不完善, 缺乏正确引导

据调查, 石家庄市目前在法律层面没有明确的环保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支持性规章, 这使得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面临“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地位, 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增加了组织和实施大型环保宣传活动的难度。同时, 多数环保民间组织缺乏正确的引导, 盲目地开展社会活动, 导致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 效果不显著。在调查中, 一位环保志愿者表示:“自发的环保行为没有得到政府的明确认可, 很难让大家都参与其中。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打着公益的幌子谋取私利”。

2.2 组织结构涣散, 人力资源匮乏

环保民间组织内部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 人员缺乏统一、合理的组织管理, 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且人员流动性较大, 导致其稳定性、持久性差, 活动延续性存在问题。面对此问题, “张永忠环保热线”的负责人表示十分无奈:“组织拥有的志愿者很多, 因为没有明确规划管理制度使得绝大多数志愿者处于挂名的状态, 很多活动也因为无人问津而搁置”。

2.3 活动资金短缺, 节流有道开源无门

由于环保民间组织的非营利性特点, 普遍存在活动经费短缺现象, 进而影响活动的开展。大多数组织寄希望于群众捐款和会员所缴纳的会费, 极少数情况下获得政府拨款或者企业赞助。同时, 由于在经费方面“节衣缩食”, 导致活动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绿色方舟社团, 每学年初收入会费每人五元用于社团日常开销, 活动开销远远高于活动赞助, 因此社团在选择活动项目时以简单、省钱的活动项目为主, 很多大型活动因经费不足而缩枝减叶。

2.4 ENGO活动思路狭窄, 对公众需求与现实脱节

目前, 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的各项活动普遍以环保知识宣传为主, 极少数涉及日常环保行为引导, 没能从城市环境现状以及公众的切身需求出发, 活动多为“一锤子买卖”, 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导致其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状况作用不明显。

2.5 组织缺乏知名度与美誉度, 群众参与范围小

活动无人问津是导致环保活动未能达到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ENGO本身不被公众信赖;其二, 活动本身不能吸引大众参与其中;其三, 活动宣传范围狭窄, 不被公众所知晓。河北师范大学绿色方舟是石家庄高校内较为优秀的环保社团, 问及活动范围, 其负责人表示, “我们以校内活动为主, 主要是因为社团在校内享有较高的美誉, 比较容易号召大家参与其中, 而步入社会缺少信誉优势, 活动难以普及”。

3 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发展对策分析

3.1 调整组织结构

实行环保民间组织发展“副业化”。即ENGO组织以“业余人士”为主, 公众利用业余时间参与ENGO。ENGO副业化发展既不影响公众正常生活与我市经济发展, 同时也可减缓ENGO经济压力。其次, 将“会员制”改为志愿参与。会员制使得ENGO拥有固定的拥护者, 却无法避免“受众范围狭窄”的局限性, 而环保活动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公众的力量, 因此除ENGO的固定工作人员外, 其他均采用志愿参与制。可在活动前通过网络报名、社区宣传、企事业单位统一参与等方式招募当期活动的环保志愿者。

3.2 重视活动开展与成果

环保活动本身是ENGO发展的基础, 也是吸引公众参与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关键, 以往传统、陈旧的活动形式以及单薄的活动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这就要求ENGO做到:密切同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 汲取石家庄市环境状况的准确信息, 针对石家庄市的环境现状和公众需求明确活动目标、翔实的活动计划, 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 通过切实的环保行为为石家庄市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加强同类组织间的交流, 吸收优良的经验,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活动内容, 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如在宣传教育类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表演展示类、竞赛类等活动) 。

3.3 转变宣传方式

据调查, 石家庄市89%的公众有参与环保活动的意愿, 却常常与环保活动无缘。首先,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及时将组织信息反馈给广大公众;其次, 并密切同相关媒体的联系, 建立石家庄市环保生态环境建设专栏, 从而获取公众的广泛关注;再次, 将“灌输式”改为“推销式”, 摒弃传播无私奉献志愿精神的“灌输式”, 将环保理念和环保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推销给公众, 使得志愿者从神圣无私的志愿平台上走下来和公众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贴近公众从而吸引公众参与到环保行动当中。

3.4 建立高校ENGO联盟

高校ENGO是我市ENGO的主力军, 相比社会ENGO而言,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人员的聚集地, 是孵化环保NGO的最好土壤。因此, 建立高校ENGO联盟, 通过高校ENGO的发展带动社会环保有生力量, 是石家庄市ENGO发展的最佳途径。

3.5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做好方向引导工作

民政等相关部门应严明环保民间组织认证与注销程序, 明确其责任与义务, 定期组织相关会议了解环保活动开展情况, 听取环保民间组织对于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肯定ENGO的有效行为并对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 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摘要: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自90年代初发展, 至今已走过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环保民间组织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引导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 推动中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不断增加, 环保民间组织逐步跃入公众的视野, 并在引导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生态、低碳、环保的理念以及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不同层面的调查, 了解石家庄市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环保,民间组织,现状,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裕红.大力支持和培育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J].环境教育, 2009 (03) .

[2]陕树安.发挥高校环境保护社团的能动性[J].中国冶金教育, 2007 (2) .

[3]宋琪, 侯生刚.高校环保NGO发展现状及阻滞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8 (2) .

篇4:“4万亿”高压下的民间环保组织

“4万亿”带来的水电肉搏战

近期,“4万亿”带来了一系列冲突。让人揪心地看到一场场肉搏战正在上演。出场的一方,大概可以说是民间环保组织或者说中国自发的环境力量;出场的另一方,是水电、冶炼、资源开发、森林砍伐等各种利益集团或者说中国自发的经济发展力量——自然也是中国生态的破坏力量。表面上看,是民间环保组织在节节败退,而实际的后果,是几败俱伤,是多败,是中国江河被摧毁;是中国的森林被纯化;是中国的土地都被剥去外皮;是中国的所有村庄都面临泥石流的危险;是中国所有的人,都将继续生活在肮脏的空气中;是中国所有的富豪和穷民,都不得不喝污水。

中国所有省市都在以救市的名义出台了大量的投资拉动政策。云南省大概是“4万亿”热潮中最为疯狂的。他们居然设计了高达“3万亿”规模新经济发展规划,几乎所有都是水电开发、矿产开发、土地转让、木本油料作物种植这类毫无“聪明内涵”、根本不需要脑子就可开发的项目;在这些疯狂中,准备把云南所有江河都剁成小段的水电开发,又是最为疯狂的一类。为了让疯狂不太显眼,有关方面把水电打扮成了“清洁能源”,打扮成了“致富当地百姓的能源”,打扮成了“生态保护项目”。

2008年12月27日,在小雨夹着的大风中,我们站在六库电站小沙坝移民形成的“新农村”里,在村委会对面的一堵墙上,贴着六库电站的环境影响报告的简本,上面号召“公众”参与提供意见,时间期限是从12月15日至12月26日。一个年轻的村民走过来,我问他看过这个报告书没有?他说,我们都不懂这纸上说的东西是什么,怎么可能提出什么专业的意见?

接下来的信息更加的催人魂魄,金沙江的阿海电站要在12月29号召开评估会,很是负责任的邀请了环保组织参加。而实际上,在12月22日虽然没有获得任何许可,阿海电站的所有前期工作都全部就绪,说是搞三通一平,可连两岸的“导流洞”都已经修通,随时可以堵江合龙筑坝。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不得不强行把刚刚参加完江河十年行、仍旧生着病的民间地质专家杨勇给请到北京,因为她担心环保组织缺乏专业性,失掉给到手的机会。

与此同时,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网上发现金沙江的观音岩电站在云南省环保局的网上公示环评报告的简本,“通知”要求公众在12月31号之前拿出“有效参与意见”。同一时刻,同样位于金沙江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也开始在新华社上发出消息,正式开工建设。金沙江的鲁地拉电站,在“江河十年行”参加者眼皮底下,打着“三通一平”旗号建设着。大有把所有江河都在一夜间拦腰截断之势。

一切都像突如其来,一切又都像故意的布置。在水电大军这样发起集团式进攻面前,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和当地公众,显然一时难以招架。面对着装整齐、武器先进、番号高贵的各路正规军,民间环保组织多像一支支衣着破烂、“没有枪没有炮”,“没有吃没有穿”的游击队。关注中国江河命运的民间环保组织本来就不多,当地的公众即使关心也常常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组织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凑集需要大量的不同行业专家进行长期调研后才可能获得的“有效意见”?因此,我猛然像看到了一出陷阱上搭台的悲剧,听到陷阱后发出的冷笑,听到轻蔑的低语:不是要求程序正义吗,现在开始走程序了,看谁更有走程序的能耐?你们不是想强化公众参与吗?没有问题,就那几个少数公众,能参与到哪去?

一场场刺刀见血的环境保护肉搏战已经开始。考验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熔炉已经架好,炉壁缠着高能耗的电炉丝,内炉里烧着高能量的焦炭,哪些矿产有能力跃身进去,不被烧成灰烬,反而能借其熔温炉压,炼出一身好钢呢?

接下来的几年,中国有无数的水电大坝要野蛮开工,要无证上马;接下来的几年,所有试图非法伤害中国环境的项目全都可能假惺惺地走一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在这样的项目包围圈中,像绿家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这样少得可怜的敢于直面问题、诚恳表态的民间环保组织,少得可怜的敢说真话的专家,有多少精力去一一拼刺刀呢?

民间环保组织的零星声音

老有人怀疑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能力,据说中华环保联合会在2008年发布的与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有关的现状研究报告中,依旧把筹资能力差、人才来源窄、注册困难这三块牌子,悬挂在民间环保组织的胸前。

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民间环保组织被许可参加“金沙江阿海电站评估会”,算得上是中国环境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说起来,2008年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还联手做了另外一件事,自然之友、绿色和平等几家民间环保组织,充分利用环境保护部与中国证监会的有关“绿色证券”新风气,对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在环保审核期进行了“公众参与”,写了意见,派出队伍作了调查,还召开了“绿色证券研讨会”。这也算得上是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2008年的另一大成绩或者说突破。

但与“水电肉搏战”同样值得警惕的是:中国每年有无数家企业要上市审核,民间环保组织能参与得过来吗?2008年,只参与了一家企业的审核,如果进行真正的绩效评估,胜利的成绩单在哪里?2009年、2010年,又能有力有效地审核几家准备上市的公司?

比利用合法方式阻止某些企业上市更为艰难的是,中国已经到了环境污染事件高发期,全国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环境污染受害者,而全国所有的法院几乎都不敢接手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案件。中国所有的地方政府一见到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就赶紧关上公务的大门。这种时候,像王灿发教授领衔的“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污染受害者援助中心”这样的机构,能起到多少维护权益的作用呢?

“4万亿”下真正的野性成长

人海战术、车轮战、拖延,这些百试不爽的阴谋阳谋,在与中国的环境力量较量之中,屡屡被征用。随时用来对付民间环保组织、对付利益受损群众和自然环境。在严酷的战场硝烟中,必然有些环保人士体力不支而累倒,必然有些环保机构因为疲惫而运转混乱,必然有些专家经不起收买和恐吓而三噤其口,必然有些当地公众会转变原先的立场。

北京九汉天成公司董事长宋军,坐在“江河十年行”云南行的车上,对一车的环保志愿者说:“中国的环保没有敌人,水电集团不是环保的敌人,化工企业也不是环保的敌人,政府更不是环保的敌人,中国所有的企业和公众,都愿意为环保出力;因此,环保组织不应该预先设置敌人。一旦设置敌人,气局就小了,要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可转型的,都是可环保的。”

大家听后颇有同感,中国现在确实过了“你死我活”的时代,也不再像某些年代那样有着明显的阶级或者说阶层区分。政府虽然还没有从资源控制集团完全转向公共管理集团,但社会必然要带动他们早日蜕变;企业虽然是谋私利为主,但谋私利确实也不等于就不知天高地厚、不顾一切后果地肆意妄为;而公众一旦共同面对未来,大家选择的一定是真理和高雅,选择的是透明和公正。

但这样并不等于环保组织不需要“作战”。宋军同时是中国著名的民间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理事,他说:“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环保组织的敌人是环保组织自己。”用这句颇具禅理、同时也颇具现实意义的眼光来看,环保组织面临的障碍有两个:一是环保组织本身的野战能力,二是各区域性民间环保组织的萌发和成型。

就第一个障碍来说,当前的4万亿现象倒真是个升华的机遇。过去,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耽于“环境教育”,宏大的宣教和无目的的传播,让环保组织沉迷于某些“不存在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而在宣教的过程中,由于对所要影响的目标存在着心理畏惧,因此,总是选择“小手拉大手”、“演讲”、“作文”、“排戏”这样的绕道而行的方式。不敢面对成年人,不敢面对决策者,不敢面对陌生人,耽于环境教育延误了民间环保组织进行实质性调查的能力。而在中国,你要对任何的环境事件发表专业性意见,没有相关专家足够长时间的调研,都是空虚无力的。

就第二个障碍来说,4万亿也许同样是粒发酵剂。因为在中国,环境保护最要命的一个缺陷是大量的省会级城市都缺乏有活力的民间环保组织。而当地的环境只有当地人才可能进行最为有效的观察和体验,才有可能进行最有效的跟踪和记录。一份调查、一种公众参与意见,要想具有穿透力和说服力,必须有源于地方、超越于地方的调查报告。可惜,关注区域公益的就地型民间环保组织,在中国仍旧属于需要大力催发的状态。

篇5:关于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现状的调研

一、民间组织的由来1996年,中央从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格局的角度出发,决定把民办非企业单位(当时的“民办事业单位”)交由民政部门进行统一归口登记。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肯定了民间组织的作用,明确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和原则,提出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任务。这一文件明确了民间组织包括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组织,登记管理统一由民政部门负责。1998年6月,在xx机构改革中,批准成立了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10月,xx发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两个条例对社团和民非单位分别作了界定,确立了各自的组织特征和法律地位;规定了对社团和民非单位实行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分级登记管理体制,同时明确了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各自的职责;完善了登记条件和登记程序,保障了社团和民非单位的合法权益;规范了社团和民非单位的基本行为,强化了以章程为核心的自律管理机制;明确了对违法行为和非法组织的处罚措施。至此,我国民间组织管理有了重要的法规依据,走上了日益规范化的道路。按xx《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定性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二、我市民间组织管理的基本情况加强民间组织管理,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我市现有民办非企业单位3200多家(其中市属民办非企业单位282家),涉及教育、劳动、科技、体育、文化、卫生、民政、中介服务等多个领域,管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把工作重心从盲目追求数量转移到提高民间组织的整体质量上来。在做好日常登记管理和年检的同时,较好地贯彻了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和专项执法检查,促进了民间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

(一)抓好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民间组织体制建设。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民间组织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按民间组织活动地域分级登记管理。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对民非单位进行宏观管理和执法监督,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对民非单位进行日常业务管理。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民非单位管理的政策法规,经常主动与业务主管单位沟通情况,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加强了民非单位的管理。同时,严格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该哪一级登记管理的由哪一级登记管理,明晰责任,该上交的上交,该下放的下放。

(二)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工作。对民非单位进行检查是政策法规赋予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主要管理手段,同时,也是我们掌握民办非企业单位运转情况、加强与民间组织联系的必要措施。根据《暂行条例》的规定,每年年检我们主要检查民间组织的遵纪守法、照章(程)办事、履行登记手续、财务管理和从事活动的情况。今年是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年检的第三年和财务审计的第二年,针对不同情况,我们打破常规,采取了灵活的年检办法,区别情况分类对待,经与业务主管单位协商,分别牵头召开了文化、科技、体育、综合类民非单位年检动员部署会议,统一发放了年检材料、年检说明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明白纸”。通过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三家联合讲课的方式,将今年年检的要求、报送时间和有关事项以及财务审计的情况等有关内容一一说明。对其他未开年检会的民非单位,通过电话通知的办法,逐一解释年检要求和内容。

(三)开展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活动。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原则之一就是抓培育发展,帮助民间组织建立自律机制,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健全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意识不强,营利化倾向较重,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组织行为不规范,自律机制不健全,信誉缺失等。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民非单位健康持续发展,规范民非单位行为,提高民非单位社会地位,使其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精神和省厅的安排部署,我们在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开展了诚信建设活动。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市属民非单位响应了倡议,有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诚信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民间组织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抓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打击非法民间组织,确保民间组织队伍的纯洁性,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为营造良好的民间组织发展氛围,根据xx《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政部《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自5月中旬开始,我们会同政策法规处、县(市)区民政局,与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密切协同,对全市进行了民非单位管理执法集中查处活动。共查处200多个民非单位,有效打击了非法民间组织,进一步规范了民非单位行为,起到了教育、警示和威慑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省、市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篇6:民间环保组织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现状,摸清情况,掌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今后的工作,我局于9月12日至16日深入11个县(市)区开展了一次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我率队到商河县、济阳县和天桥区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掌握了一手的资料,了解到了基层民管工作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基层的问题和困难。总的来说,这次调研重点突出,时间紧凑,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我把情况简要作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结合调研内容,我们对三县区进行了调查走访。总体来看,各县区的民管工作都做得比较扎实、省市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建设活动和年检的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到位,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高。截至目前,三县区共有社团组织17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20个。其中济阳县分别为48个和756个;商河县分别为98个和44个;天桥区分别为25个和320个。今年年检率普遍较高,商河县、济阳县和天桥区分别为100%、90%和2/3。

二、调研体会

(一)基层民间组织机构建设、人员编制等情况亟待改善。调研发现,县区民间组织机构建设、办公设施和人员配备的情况差距很大,甚至我们走访了三个县区就存在三种情况、三个层次,且具有代表性,基本代表了我市11个县(市)区的现状。

一种是民间组织管理机构相对比较健全,有县编委下发的正式文件,如济阳设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规格为副局级,编制4人,尽管人员是由内部调剂,但基本做到了分工明确,管理、登记、档案、文印都有专人负责,且微机、打印机、档案橱等办公设施较为齐全,这次办公地址搬迁后,办公条件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种是有专门的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即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层次较低,为正科级单位,无专门编制,人员内部调剂,无专项经费,如天桥区民政局,由于编委只批了两科一室,11个人员编制(含公勤人员),在工作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增职不增编,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同时还兼了地名等多项工作,工作不独立,同时由于局里办公条件比较紧张,现与双拥办合署办公。

还有一种情况是既无专门的机构,也无人员编制,由其他科室人员兼职做这项工作,商河就是这种情况,由社会事务科代管民间组织管理工作。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申请机构和编制困难很大,如果不从上而下地解决,单凭县区的力量,实现设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是已经有了机构和编制的济阳县民管局,县财政也没有拨付专门的经费,仍然依靠民政局财务统一支配。

(二)“两委抓三会”的工作模式在农村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商河县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杨庄铺乡和玉皇庙镇,通过与书记、镇长座谈交流和实地考察,发现“两委抓三会、村民得实惠”是新形势下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最有效载体,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抓手。商河县是农村经济协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在探索农村经济协会的运作模式中最早提出了“支部+协会”的形式,即支部出思路,协会搞运作,村民得实惠,很好地找到了支部与农村经济协会的结合点,使协会与支部的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支部对协会的指导与监督,促进了协会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反过来又推动了支部的工作,使支部有了抓手,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断提高。

这次调研中,商河县又进一步提出了“两委抓三会”的新型工作模式,我认为这是在“支部+协会”形式上的总结和提高,是原有形式的拓展和延伸。以玉皇庙镇的成功做法为例,在开展“两委抓三会”工作中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找准、摆正“两委”与“三会”的关系。“两委”是主导,是“三会”开展活动的决策者,“三会”是桥梁,是纽带,“两委”出决策,“三会”抓落实;二是与农村重点工作相结合。以三农发展丰富三会内容,以三会机制解决三农问题,三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三是以产业协会带动村民有组织的进市场、应对市场冲击,以民主理事会提高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用村民道德评议会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管区组织协调、村干部积极引领、群众完全参与、协会具体运作的工作格局。自去年推行“两委抓三会”的工作模式以来,全镇农村经济协会发展到35个,58个行政村全部推行了村民理事会,活动232余次,累计为村民办好事、实事386件,58个村普遍开展了村民道德评议活动,评出“十星文明户”580户,科技致富户174户。这一模式的推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存在诸多问题。调研中,我们听到反映最多、最集中的就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问题。一是登记范围不明确,管理难度大。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不健全,现行登记管理条例在登记范围等具体问题上缺乏明晰的界定和可操作性的规定,致使在登记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协调得比较好就实现了在民政部门登记,如济阳民政局由于与县卫生局关系较好,全县卫生所全部在民政登记,占到了全部民非单位的90%以上,这也是济阳县民非单位登记数量大的主要原因。二是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阻碍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由于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而且登记程序又较工商部门繁琐,致使很多应该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非单位在工商部门登记。三是《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及定义(“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界定不准确。所谓非营利性活动没有一个固定的界定标准,导致工商部门与民政部门管理冲突频发,出现了工商部门查处民非单位的现象。四是民非单位自身发展不平衡,多数呈

现“散、乱、小”的特征。有些单位硬件设施齐全、规章制度健全、人员素质较高、服务规范,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如我们去检查的天桥区金色摇篮幼儿园、日月潭婚介所等;也有一些单位硬件设施不完备、从业人员素质低、活动开展不规范,影响了民非单位的整体声誉。

三、几点建议

1、调研发现,凡是民间组织机构健全的,工作开展就比较顺利,制度建设也比较好,如济阳县民管局编印了《济阳县民间组织管理局规章制度汇编》,各项工作制度、登记程序及职责分工非常健全和明确。基于上述原因和县区要求,建议市局协调市编委下文解决基层民间组织机构和编制问题,以便上下对口、理顺关系。

2、“两委抓三会”作为农村工作的新型载体和平台,已逐渐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坚强的生命力,它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作用将会日益突出。这种模式的运作和发展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村级民主的进程,有利于三个文明建设,做到了“民事民管民受益,民事民评民满意”。建议在进一步考察后,将这一模式在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推广。

3、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问题主要是制度上的问题,但不是目前我们所能解决的,也不能以此为借口等待观望,使民非工作停滞不前。建议从登记问题入手,争取与各业务主管部门协调后联合下文,规范济南市民非单位的登记范围。

上一篇:用善良做底色-美文故事下一篇:蒜宝宝的中班科学教案设计